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练习总结.doc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算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算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算练习1. 乘法口算的基本概念乘法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运算方式,它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过程。

在乘法口算中,我们通过口算的方式进行乘法运算,无需使用计算器或写下算式。

乘法口算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乘法口算的练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乘法口算能力,可以采取以下练方法:a. 逐位乘法逐位乘法是乘法口算的基本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被乘数和乘数的各位数字相乘,并依次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积。

逐位乘法的练可以从简单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b. 集中乘法集中乘法是通过将乘法运算的数字集中在一起进行口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乘法运算,可以通过观察数字的特点和运算规律,简化口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c. 练题例子以下是一些乘法口算的练题例子:1. 63 × 5 = ?2. 47 × 8 = ?3. 26 × 3 = ?4. 89 × 4 = ?5. 72 × 9 = ?3. 乘法口算的重要性乘法口算是数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乘法口算的练,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乘法口算也是研究更高级数学知识的基础,如分数、小数、代数等。

良好的乘法口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4. 总结乘法口算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逐位乘法和集中乘法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口算技能,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乘法口算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练习(含答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练习(含答案)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4.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

3.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难点: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温故知新【复习典例01】填空。

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位对齐;再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起来。

【答案】个,个,十,十,加【思路引导】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导航的数去乘,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复习典例02】张奶奶家的果园里有128棵桃树,平均每棵桃树每年产46千克桃子,这些桃树一年可产多少桃子?【答案】5888千克【思路引导】128与46的积就是一年产的桃子。

解:128×46=5888(千克)【复习典例03】下面的竖式对吗?把不对的改过来。

【答案】【思路引导】13中十位上的1与255的乘积的得数的末尾,应给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42中个位上的2与446个位上的6的乘积:2×6=12,满十应该向十位进1,本题中没有进1;42中十位上的4与446个位上的6的乘积:4×6=24,满十应该向前一位进2,本题中没有进2。

【复习典例04】把正确的答案用直线连起来。

【答案】【思路引导】156×88=13728; 352×45=15840;243×64=15552;417×32=13344;36×792=28512。

互动探索知识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1.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课文和练习三及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课文和练习三及复习课件

37037×( 12 )=444444 37037×( 18 )=666666 37037×( 24 )=888888
课堂小结
1.计算器不仅是计算的工具,还是探索数学 和学习数学的工具。
2.从简单情形寻找规律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重 要策略。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乘法
第6课时 复习课
知识梳理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那些知识? 1.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估算及应用 3.计算器及计算工具的演变 4.探索乘法算式中的规律及应用 5.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梳理 下面各题你会做吗?
302×54= 16308
302×54= 16308 47×210= 9870 408×17= 6936
探究新知
99×99= 9801 999×999= 998001 9999×9999= 99980001 99999×99999= 9999800001 999999×999999= 999998000001
探究新知
1×9+2= 11 12×9+3= 111 123×9+4= 1111 1234×9+5= 11111 12345×9+ 6 = 111111 123456× 9 + 7 = 1111111
交流你的做法。
每排大约20株花苗,一共有10排,大约200盆花。 (答案不唯一)
练一练 2.估一估图中有多少粒黄豆,你是怎样估计的? 在小组或全班交流。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12=600(粒)
练一练 3.下面是一幅草坪图,如果图中方框代表1平方米,
练一练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除法练习题各200道(带答案)5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除法练习题各200道(带答案)5

第341题:808÷72= 第342题:372÷87= 第343题:612÷94= 第344题:700÷54= 第345题:250÷63= 第346题:443÷39= 第347题:501÷85= 第348题:444÷13= 第349题:753÷65= 第350题:377÷54= 第351题:396÷99= 第352题:249÷73= 第353题:811÷24= 第354题:238÷63= 第355题:735÷18= 第356题:883÷28= 第357题:355÷33= 第358题:233÷60= 第359题:700÷77= 第360题:634÷27=
第93题:295×59=
第94题:863×55=
第95题:234×43=
第96题:208×56=
第97题:268×43=
第98题:541×24=
第99题:556×40=
第100题:779×46=
第101题:924×87= 第102题:876×13= 第103题:537×73= 第104题:946×79= 第105题:452×31= 第106题:606×98= 第107题:631×16= 第108题:490×27= 第109题:123×65= 第110题:525×80= 第111题:404×27= 第112题:861×61= 第113题:558×51= 第114题:693×61= 第115题:917×83= 第116题:716×59= 第117题:324×21= 第118题:559×54= 第119题:527×58= 第120题:334×17=
第1题:634×81=
第2题:985×93=
第3题:791×55=
第4题:218×38=
第5题:233×69=
第6题:492×78=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每单元练习题及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每单元练习题及知识点总结.
=300 =220
例2:148-48×2148-48×2
=100×2(错误!)=148-96
=200 =5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检测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18分)
1、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法;算式里有括号的,应先算。
2、在○里填上“〉”、“〈”或“=”。
①35×20÷70○35+20×70②810÷27○810÷9÷3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则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2、计算下面各题。(18分)
14×18+520780÷26+73
546-9×3496×(325-295)
(28+62)×23900÷(90÷2)
3、列式计算。(12分)
(1)84与72的和减去35,差是多少?
(2)250减225除以25的商,所得的差是多少?
(3)按下面的要求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上面的数-前面的数)×侧面的数
3、120÷3×5=120÷(3×5)。……………………………………()
4、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也有除法,应先做乘法,再做除法。…………()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42分)
1、口算。(12分)
50+37=150÷30=27×3=75÷5=
130-90=560÷70=31×30=70×60=
7×110=17×4=480÷80=51÷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乘法结合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乘法结合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4.4 乘法结合律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含答案)一、填空题1.47×25×4=47×(_________×_________)98×125×8=_________×_________×9857×5×8=57×(_________×_________)521×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57÷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7×25×4=17×(25×4)=17×100=1700。

这道题应用了乘法的_________律。

3.运用简便运算的方法,25×32的积与25×_________×_________的积相等。

4.三个数相乘,先把_________相乘,再和_________相乘;或者先把_________相乘,再和_________相乘,它们的结果不变,这叫做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_。

二、选择题5.在计算23×25×4时,先算()比较简便。

A.23×25B.25×4C.23×46.25×16与()的结果相等。

A.25×10×6B.25×4×4C.25×10+6D.20+5×16 7.在计算44×25时,小明是这样计算的:44×25=11×(4×25)。

这样计算的依据是()。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8.125×25×32=(125×8)×(25×4),这里运用了()。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

密码就是:6174
恭喜你们,连闯四关,终于赢了!
谁是小小数学 家?
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与收获?
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观察探索、爱动脑筋的 小小数学家!
家庭作业
找一找,比一比 1.收集或者自编一些有规律的有趣算式。 (五个以上,做在作业本上) 2.阅读有关数学家小时候的智慧小故事。
下一节课进行交流。
返回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48×125 32×6+68×6
102×41
57×29-57×9
两个生物小组15 天共制作蝴蝶标 本690个。第一组 每天制作20个, 第二组每天制作 多少个?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位 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同学 们要掌握计算的方法,能够 正确的计算相关的计算题。
导 入
新 授
练 习
作 业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 千上万的人将亲临比 赛现场,对体育场馆的 建设者来说将面临很 大的挑战。 返回
下面是体育场一个看台,你能估计出 大约有多少名观众吗?
一万
将看台座位平均 分成6份,数一数,其 中一份有_ _人,估 计这个看台有 名 观众。
(2)数一数,这个看台
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尝试练习:
302×54= 16308 302 × 54 1208
+ 1510
16308
先用乘数中个位上的数去乘被乘 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中的个位数 对齐,再用乘数中十位上的数去乘被 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中的十位 对齐,最后再把得数相加。
返回
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从云南香格里拉到陕西秦始皇 兵马俑一个人的单程车票需要 460元,我们这个旅行团一共是 27人,共要多少元?
2002年12月30日“神 舟”四号航天飞船,它环 绕地球107圈后返航,每一 圈的时间约是89分。 估计从起飞到返 航约是多少分?

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练习题(含答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练习题(含答案)

第2课时乘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本课导学知识点:掌握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列竖式计算。

205×40= 360×54=特别提醒:计算乘数中间有0 的乘法,遇到0的时候,直接和0相乘,该进位就进位。

要是0 在末尾,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快乐训练营】一、想一想,填一填。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任何数乘1都得( )。

2.200×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计算420×40时,可以先算( )×(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最后得数是( )。

4.计算520×50要先算( )乘( ),再在积的末尾添( )个0,积是( )位数。

5.200个18是( ),125的40倍是( )。

6.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6小时可行( )千米。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计算乘数中间有0 的乘法的时候,可以直接划掉乘数中间的0。

( )2.203×32和302×23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 )3.计算440×35的时候,先计算出44×35的积,再在后面加一个0就可以了。

( )三、选择。

1.250×80的乘积的末尾有( )个0.A.2B.3C.4D.52.24的103倍是( )。

A.2272B.1712C.2472D.34723.240×50的积是( )。

A.12000B.1200C.120D.12000004.300×62,口算时应该先算( )。

A.30×62B.3×62C.3×6D.300×2四、把下面的竖式补充完整。

2 3 0 1 8 0× 4 0 × 2 58 4 0 4 4 0× 5 0 × 7 05 8 0 3 0 6× 1 4 × 7 56 0 9 2 0 5× 5 7 × 8 7【知识加油站】五、列竖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练习姓名一、列竖式计算(1)135×45= 108×25= 54×312= 47×210=(2)138×54= 126×89= 203×32= 312×255=(3)437×28= 82×403= 208×24= 36×137=(4)406×23= 460×23= 305×57= 624×78=(5)46×589= 353×56= 45×240= 479×8=5(6)24×126= 84×678= 623×45= 85×530=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336÷21 858÷39 372÷45645÷32 432÷46 966÷23980÷28 828÷36 689÷34888÷37 731÷79 618÷88三、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300÷25 4000÷125 240÷25600÷25 3200÷50 400÷251500÷250 2000÷1259000÷125小学赠送以下资料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

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

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

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

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

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

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

圈点关键字词,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

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

要避免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

4. 答题不要犹豫不决选择题做出选择时要慎重,要关注题干中的否定用词,对比筛选四个选项的差异和联系,特别注意保留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过程。

当试题出现几种疑惑不决的答案时,考生一定要有主见,有自信心,即使不能确定答案,也不能长时间犹豫,浪费时间,最终也应把认为正确程度最高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不要在答案处留白或开天窗。

5.试卷检查要细心有序应答要准确。

一般答题时,语言表达要尽量简明扼要,填涂答题纸绝不能错位。

答完试题,如果时间允许,一般都要进行试卷答题的复查。

复查要谨慎,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反向推理论证,联系生活实际,评估结果的合理性,选择特殊取值,多次归纳总结。

另外,对不同题型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

选择题可采用例证法,举出一两例来能分别证明其他选项不对便可安心。

对填空题,则一要检查审题;二要检查思路是否完整;三要检查数据代入是否正确;四要检查计算过程;五要看答案是否合题意;六要检查步骤是否齐全,符号是否规范。

还要复查一些客观题的答案有无遗漏,答案错位填涂,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

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做出的选择。

6、万一记忆短路可慢呼吸考试中,有些考生因为怯场,导致无法集中精神,甚至大脑忽然一片空白,发生记忆堵塞。

此时不要紧张,不妨尝试如下方式:首先是稳定心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率。

先慢吸气,当对自己说放松时缓慢呼气,再考虑你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你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选做其他会的试题,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

第二,积极联想。

你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并努力回忆与发生记忆堵塞问题有关的论据和概念,把回忆起的内容迅速记下来,然后,看能否从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

第三,进行一分钟自我暗示。

即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使自己能心情平静和增强信心的话,在心中默念3至5遍。

比如:我已平静下来,我能够考好、我有信心,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等等。

第四,分析内容,查找相关要点。

借助试卷上其它试题,也许会给考生提供某些线索。

因此不要轻易放弃,查看试题中的相关要点,看看是否能给考生提供线索或启发。

赠送以下资料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二、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

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

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

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

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

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

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

圈点关键字词,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

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

要避免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

4. 答题不要犹豫不决选择题做出选择时要慎重,要关注题干中的否定用词,对比筛选四个选项的差异和联系,特别注意保留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过程。

当试题出现几种疑惑不决的答案时,考生一定要有主见,有自信心,即使不能确定答案,也不能长时间犹豫,浪费时间,最终也应把认为正确程度最高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不要在答案处留白或开天窗。

5.试卷检查要细心有序应答要准确。

一般答题时,语言表达要尽量简明扼要,填涂答题纸绝不能错位。

答完试题,如果时间允许,一般都要进行试卷答题的复查。

复查要谨慎,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反向推理论证,联系生活实际,评估结果的合理性,选择特殊取值,多次归纳总结。

另外,对不同题型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

选择题可采用例证法,举出一两例来能分别证明其他选项不对便可安心。

对填空题,则一要检查审题;二要检查思路是否完整;三要检查数据代入是否正确;四要检查计算过程;五要看答案是否合题意;六要检查步骤是否齐全,符号是否规范。

还要复查一些客观题的答案有无遗漏,答案错位填涂,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

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做出的选择。

6、万一记忆短路可慢呼吸考试中,有些考生因为怯场,导致无法集中精神,甚至大脑忽然一片空白,发生记忆堵塞。

此时不要紧张,不妨尝试如下方式:首先是稳定心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率。

先慢吸气,当对自己说放松时缓慢呼气,再考虑你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你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选做其他会的试题,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

第二,积极联想。

你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并努力回忆与发生记忆堵塞问题有关的论据和概念,把回忆起的内容迅速记下来,然后,看能否从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

第三,进行一分钟自我暗示。

即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使自己能心情平静和增强信心的话,在心中默念3至5遍。

比如:我已平静下来,我能够考好、我有信心,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等等。

第四,分析内容,查找相关要点。

借助试卷上其它试题,也许会给考生提供某些线索。

因此不要轻易放弃,查看试题中的相关要点,看看是否能给考生提供线索或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