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溶液_23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3.走进溶液世界3.1水水的组成》1

水第1课时天然水和自来水、水的构成〔共两课时〕一、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天然水的自然水循环和自然净化,以及自来水净化的原理。
2〕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3〕掌握水分解的特点,加深从微观角度剖析这个反应的理解2〕体验研究物质构成的两种根本科学方法──剖析和综合。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觉世界水日、全国水法宣传周,感悟到“自来水〞来之不易,节水的重要性。
三、要点和难点教课要点:水的循环和水的净化。
教课难点:水的构成。
四、教课用品仪器药品:水、电解水装置、烧杯、酒精灯、集气瓶、木条、火柴。
媒体:多媒体电脑。
五、教课过程教课内容天然水和自来水教师活动[发问]天然水是贞洁物仍是混淆物?一、天然水和自来水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水的自然净化[叙述]自然含有杂质的天然水经过蒸发、挥发、过滤、氧化而获得净化。
可是水的自净水平是有限的,跟着现代生产和工业生产,人们向水中排放废气、废水、废物,已经远远超出了水的自净水平,被严重污染的水一定经过人工净化才能作为生活、生产用水。
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发问]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氯气的作用是什么?明矾起到什么作用?凝集剂:明矾消毒杀菌:液氯[发问]自来水生产过程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叙述]由于我们四周水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在合国环境规划署规定每年3月22日日〞我国于1998年开始,规定每年的3月22日“全国水法宣传周〞。
[展现]节水宣传画:学生活动学生回复。
观看录像?水的人工净化?〔观光污水办理厂〕学生观看录像?自来水生产流程?。
学生阅读并回复。
水的构成[发问]水,我们知道它是化合物,它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学生回复: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发问]如何推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呢?元素构成的。
[叙述]在电解器的水槽里装满水,两头分别接通直流电源的两极。
[演示实验]水电解察看实验:水的电解并记录观[板书]二、水的构成察的现象。
1.水电解通电2H2↑+O2↑2H2O[发问]依据水通电化学方程式指出水,氢气、氧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质量之比?学生依据化学方程式回复。
3.2 溶液(讲)-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版)同步精品课题(上海专用)

解: c%
m(溶质) m(溶液)
100%
C%= S
=
100
9 ×100% =26.5%
34
9
S = 9 ×100 =36 (g/100g水)
34-9
34-9
答:这瓶食盐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26.5%,20℃时的溶 解度是36克/100克水。
溶液的组成和溶质质量分数
例题3: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 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 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 硫 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物质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
(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 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 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 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
总结: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2.应明确溶质的种类:因为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里形成的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这种物质,但还 能溶解其他溶质 3.饱和与不饱和溶液不是固定不变的,外界条件改变时, 溶液的饱和状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有晶体存在 (过饱和)
饱和溶液的状态
无晶体存在 (刚刚饱和) 怎样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物质从溶液中析出
人们利用以上原理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得到含有大量化工 原料的母液(叫做苦卤),其大致过程如下:
海 水
贮 水 池
蒸
结
发
晶
池
池
食盐 氯化钠
母液
多种化 工产品
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结晶。 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
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册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上海)

第3章 走进溶液世界 知识清单考点1 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实验 简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或者(负氢多二)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化学化学方程式为2H 2O=====通电2H 2↑+O 2↑,属于分解反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如果实验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小于1:2,原因可能是:氧气的溶解性比氢的大;或氧气可能和金属电极发生反应。
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2.通常情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以看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该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2H 2O=====通电2H 2↑+O 2↑3.不纯的氢气(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遇明火可能会爆炸,氢气的爆炸极限的体积分数为4%~74.2%,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如图所示操作)。
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此时点燃较危险);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考点2 水的净化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①静置沉淀,让水中的不溶性固体颗粒下沉到底部;②吸附沉淀,加入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悬浮杂质,使之沉降。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者不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③仪器和用品: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用品(滤纸)④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⑤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处理方法:清洗仪器,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不能交换位置(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色素和异味等可溶性杂质。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册)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册)第一章:绪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化学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
教学难点:化学科学的概念和理论。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室用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化学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实践: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体验化学科学的魅力。
5. 总结:强调化学科学在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知。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室用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物质的性质,引发学生对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思考。
2. 讲解:介绍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实践:学生进行物质性质的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
5. 总结:强调物质组成和分类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三章:原子和分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结构、性质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分子概念的认识。
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性质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分子概念的形成。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室用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引发学生对原子和分子思考。
2. 讲解:介绍原子的结构、性质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解释分子概念。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实践:学生进行原子结构模型的制作,观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5. 总结:强调原子和分子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电子课本

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电子课本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该单元主要介绍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原子、元素、化合物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并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特征。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该单元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并了解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第三单元:金属与非金属该单元主要介绍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不同类型的物质。
学生将学习金属和非金属的基本性质、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电与化学该单元讲解电与化学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
第五单元:化学与能量该单元主要介绍化学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以及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过程。
第六单元:化学与环境该单元讲解化学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将学习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并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第七单元:化学与生活该单元主要介绍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化学在食品加工、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了解化学技术对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改变。
第八单元:化学与工业该单元讲解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化学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学工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电子课本的简要内容概述。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2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同步练习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一、单选题1.铝元素的符号是A.Cl B.cL C.Al D.aL2.元素符号Hg 表示A.贡元素B.汞元素C.银元素D.钡元素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空气B.水蒸气C.氧气D.天然气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KMnO4B.Na2O C.O3D.CaCl25.国内首条单晶纳米铜实现国产化量产,单晶纳米铜是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的关键材料,下列有关铜元素说法正确的是A.铜原子中子数为29B.属于金属元素C.铜原子质量为63.55D.单晶纳米铜中原子体积变小6.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蔗糖溶液石灰石B.干冰农夫山泉矿泉水C.洁净的空气冰水混合物D.酱油液氧7.生活中常遇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是指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子数X>Y B.核外电子数X=ZC.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D.Y和Z处于同一周期9.钽元素(Ta)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钽属于金属元素B.钽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钽原子质量为180.9 D.钽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310.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31.3”是原子质量B.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Xe”是元素符号D.常温下它的单质是固体11.从如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硒属于金属元素B.硒的原子序数是34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D.硒原子中的中子数是3412.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单质...的是..,后者是化合物A.氧气、矿泉水B.双氧水、二氧化碳C.冰,稀盐酸D.液态氧、冰水混合物13.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④是原子B.②③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②是阴离子D.②④属于同种元素14.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催化剂的作用: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 。
催化剂的特点
2024/1/25
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应用:广泛应用 于化工生产、环保治理等 领域,如合成氨、汽车尾 气处理等。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反应前后不变。
22
05 定量研究在化学中的应 用
2024/1/25
气体净化和干燥
了解气体净化和干燥的原理和方法,如通过洗气瓶、干燥管等装置 实现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实验技术注意事项
掌握气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检查气密性、防止倒吸等,确保实验 安全顺利进行。
2024/1/25
17
04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探究
2024/1/25
18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辨析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或形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 升华、凝华等。
常见玻璃仪器的使用
学习烧杯、试管、量筒等玻璃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轻拿轻 放、避免破损。
加热仪器的使用
掌握酒精灯、电加热套等加热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火源安全、 避免烫伤。
测量仪器的使用
学习天平、滴定管等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测量准确。
2024/1/25
15
药品取用、称量、加热等操作规范
药品取用规范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 学全册ppt课件
2024/1/25
1
目录
CONTENTS
• 化学基础知识 • 常见的化学物质 •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技能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探究 • 定量研究在化学中的应用 • 有机化学初步认识
2024/1/25
2
01 化学基础知识
2024/1/25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

1.第一单元:基本物质结构与性质
-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与结构,如溶解性、化学反应等;-化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2.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与能量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烧和酸碱中性化反应的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传递的过程。
3.第三单元:金属元素与金属化合物
-金属材料的常见性质和用途;
-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结构;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
-金属离子的还原与氧化反应。
4.第四单元: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结构;
-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酸的性质与用途。
5.第五单元:盐与化肥
-盐的性质与应用;
-酸与盐的反应;
-化肥的成分与作用。
6.第六单元:溶液的性质与应用
-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和性质;
-溶液的浓度计算;
-溶液的酸度和碱度;
-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的应用。
7.第七单元:空气与水净化
-空气中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的净化方法;
-水的净化方法和水的重要性;
-酸雨的成因和对环境的危害。
这是根据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的章节顺序列举的知识点,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概念,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性质、反应过程等内容,并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没有胜他的把握。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穷人的苦恼在于没有选择,富人的苦恼在于有太多选择。 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培根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巴尔扎克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人一旦觉悟,就会放弃追寻身外之物,而开始追寻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诀窍。
3.2-6 物质从溶液中析出
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是怎样一个过程?
演示实验
1、新制少量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2、将该饱和溶液浸入冷水中,观察现象
白糖晶体
一、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图形的固体 二、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
是不是所有的固体都能形成晶体?
橡石胶蜡
面 粉
演示实验
1、新制少量热的硫酸铜饱和溶液 2、将该饱和溶液浸入冷水中 3、并将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过滤,观察
滤纸上残留固体
析出的固体是晶体吗?是什么物质?
胆矾
石碱
明矾
三、含结晶水的晶体
胆矾 CuSO4·5H2O 石碱 Na2CO3·10H2O
明矾 KAl(SO4)2·12H2O
结晶水合物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 是否会分解?
演示实验:
1、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于试管中 2、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四、胆矾分解
CuSO4·5H2O
身体健康, 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是温柔甜蜜的。——奥古斯汀
学习进步!
工业上常使用结晶的方法进行生产,例如 甘蔗汁中提取蔗糖,从海水中得到粗盐
溶解度(克/100克水)
400
350
300
蔗糖
250
200
150
100
食盐
50
0
20
40
60 80 100 温度( ºC )
四、结晶方法
降温(冷却热饱和)(S受T影响大)
蒸发
(S受T影响小)
巩固练习
3、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烧杯 ②试管 ③胶头滴管 ④搅拌 ⑤蒸发
⑥过滤 ⑦降温
(1)可用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①__②__, (2)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速度的操作是___④___, (3)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的操作是___⑥___, (4)由食盐水制得食盐晶体的操作是___⑤___,
(5)由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制得硝酸钾晶体的
操作是__⑦____。
4、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让水分慢慢 蒸发,溶液先达到__饱__和___,继续蒸发就会 有_固__体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 固体物质,一般就_蒸__发__的方法得到固体。 5、多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 _固__体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 固体物质,要得到晶体一般就采用_降__温___的 方法。
CuSO4 + 5H2O
现象:蓝固变白固
巩固练习
1、填表
物质名称 氯化钠
硝酸钾
胆矾
化学式 NaCl
物质名称 无水硫酸铜
KNO3 CuSO4·5H2O
石碱
化式
CuSO4 Na2CO3·10H2O
2、具有__规__则__的__几__何__图__形__的__固__体___叫做晶体, _形__成__晶__体__的__过__程__的过程叫结晶。
6、如何将下列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去除? (1)Na2CO3中混有少量CaCO3
溶解、过滤
(2)KNO3中混有少量NaCl 溶解、降温结晶
(3)NaCl中混有少量KNO3 溶解、蒸发结晶
7、在我国西部的有些地区,有“夏天捞盐、 冬天捞碱”的做法,请指出这句俗语中所 包含的结晶方法,并说明理由。(提示: 盐指食盐,碱指碳酸钠,化学式Na2CO3 ,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变化 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