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形成因素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气候判别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气候判别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气候判别知识点总结一、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1.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同一地区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地表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同一个地区冬冷夏热的气候变化也主要是由于冬季获得太阳辐射少、夏季获得太阳辐射多的缘故。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在气候的形成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各地气候;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三圈环流不断地把纬度较低地区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地区,调节和平衡低纬地区和高纬地区的热量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量的影响很大。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其移动对中纬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气候特点。

季风环流是大陆东岸因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一种大气环流,同时季风环流本身就是一种气候——季风气候。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的陆风比较干燥,降水较少。

3.地面状况: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比热容主要影响到气温变化的大小、海陆风和季风的形成;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地形因素影响水热分布;地面反射率影响着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

4.洋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起增强作用;秘鲁西岸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在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

另外,暖流对马达加斯岛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5.人类活动:人类影响和改变了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从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高中地理课件 气候的形成因素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

高中地理课件  气候的形成因素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
干燥
湿 干燥
(1)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
副高或信风带—————— 热带沙漠气候; 单一控制 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交替控制
极地高气压带或极地东风— 极地气候; 副高与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
✓ 植树造林——绿洲效应 ✓ 修建大型水库——湖泊效应 ✓ 城市建设——热岛效应 ✓ 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人造尘埃——阳伞效应 ✓ 人为释放热量——火炉效应
4.人类活动
(1)影响大气温度
问题:人类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向大气释放废热? • 使用空调 • 使用家庭炉具 • 使用汽车 • 开办工厂
较湿润。 海陆位置
(4)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地形
(5)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是终年不冻港。
北大西洋暖流
几处特殊气候
四处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 了热带雨林气候,
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再加上地形的抬 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判2.若断N依位据于是太平洋中,等 由中温 等国线 温大南 线陆东凸 的部一 分盛侧 布行判N为断东陆该南地图风区域风为北半球,N处海
判断依据是
洋等温线南凸说明低于同纬度大陆气温,应为北 半球夏季,中国大陆东部盛行东南风
20℃
25℃
M
N
(2)地形地势(气温和降水)
❖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山地阳坡热量多,阴坡热量少。 ❖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如世界雨极),背风坡降水稀少

气候形成的具体原因

气候形成的具体原因

气候形成的具体原因: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1)纬度决定了热量带(2)海陆位置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3)气压带、风带和气团①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甘共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②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③气团: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各不相同。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5)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

全世界的气候类型好像一共有9种,其中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温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气候判别知识点总结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气候判别知识点总结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气候判别知识点总结一、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1.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同一地区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地表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同一个地区冬冷夏热的气候变化也主要是由于冬季获得太阳辐射少、夏季获得太阳辐射多的缘故。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在气候的形成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各地气候;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三圈环流不断地把纬度较低地区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地区,调节和平衡低纬地区和高纬地区的热量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量的影响很大。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其移动对中纬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气候特点。

季风环流是大陆东岸因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一种大气环流,同时季风环流本身就是一种气候——季风气候。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的陆风比较干燥,降水较少。

3.地面状况: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比热容主要影响到气温变化的大小、海陆风和季风的形成;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地形因素影响水热分布;地面反射率影响着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

4.洋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起增强作用;秘鲁西岸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在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

另外,暖流对马达加斯岛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5.人类活动:人类影响和改变了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从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气候的形成因素

气候的形成因素

气候的形成因素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平均气温、气压、土壤和湿度等环境条件的状态,是地球上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的形成受到极端的自然原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季风、高原效应、海洋性气候以及其他自然因素。

一、季风一个由季节性气压变化引起的大气现象,称为季风。

全球受到太阳的照射,对地球的气压和温度产生影响,当某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时,会产生气压和温度的不同,这就会形成季风。

季风包括冬季风、夏季风等,主要受到太阳光照射强度、热带大陆地形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地球气候形成影响较大。

二、高原效应高原效应指一个地区的一些重要的地形和大气的综合作用对影响地区气候的现象。

高原地区气温比海平面低,高原效应引起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气温较低、风速较高、湿度较低等。

上海地区是高原效应的典型例子,高原效应大大影响了上海地区的气候。

三、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是一种热带、温带、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低温、湿度高、风平和、降雨多等特点。

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海洋引起的,受到海洋的影响,该地区的气温、湿度、风速等都会受到海洋的影响。

海洋性气候的变化有时也会影响陆地气候。

四、其他自然因素除了季风、高原效应和海洋性气候外,还有其他自然因素也会影响气候的形成,如地形、地壤、生物、火山爆发等。

地形影响到气候的变化,一些高地和山脉可以形成一个“屏障”,阻挡云层和雨水,使该地带气候特别干燥。

地壤特性也会影响气候,土壤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会不同,例如泥炭地和沙漠地带气候完全不同。

另外,生物的影响也是构成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植被覆盖会产生不同的气候。

此外,火山爆发也会影响气候,它会导致大气层组成的改变,从而影响气候现象。

总结而言,气候的形成受到季风、高原效应、海洋性气候、地形、地壤、生物以及火山爆发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导致气候的变化,影响地球的生态状况。

因此,研究气候形成的因素,对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气候形成有哪些因素

气候形成有哪些因素

气候形成有哪些因素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它与气温不同它具有稳定性。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气候的形成呢?下面就让店铺来告诉你气候形成的因素吧。

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因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1、纬度位置。

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2、海陆位置。

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地形因素。

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4、洋流因素。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中国冬季(一般指1月份)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北极乡,1月份平均气温为-30、6度。

那里曾出现过-52、3度的极端最低气温。

这是中国现有气象记录中的气温最低值。

中国夏季(一般指7月份)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3度,人称“火洲”。

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7度。

号称“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和南京,7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28、6,29和28、2度。

比起火洲吐鲁番来,还是得甘拜下风。

中国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中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省东部的火烧寮,年降水量平均值6557、8毫米,年最大值8409毫米。

那里在台湾山脉的迎风坡,同时受夏季风与台风的影响,故降水十分丰富。

中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麓的托克逊,年降水量平均值5、9毫米,年最小值0、5毫米。

托克逊深居大陆内部,来自海洋的水汽受重山阻挡,难以深入,故降水稀少。

辐射因素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热能的源泉,地面热量收支差额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

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地面热量的收支差额为零,但对于不同地区,地面所接受的热量存在差异,因而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描述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描述

气候专题资料一、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影响气候最基本的影响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的季节交替,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纬度位置不同,太阳高度不一样形成热量的地区差异——五带2、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2)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不同●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雨)●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副高)——热带草原气候——干温季明显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受季风影响: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6—9月为雨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地面状况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故地面状况不同,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标准1)海洋和陆地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了同纬度上由于海陆分布不同,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2)平原和山地(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的影响。

)3)裸地和植被覆盖地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发射率不同,使地面获得的热量不同。

例:“雪后寒”“南极洲形成世界极端最低气温的原因”。

4)迎风坡与背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

5)暖流与寒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4、人类活动与气候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a、人类设法改变地面状况,进而改造和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标准标准例:“人工造林”与“滥伐森林”对气候的不同影响b 、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大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 重点分析:“温室效应”“臭氧破坏”“酸雨”等现象的产生原因, 污染物质的来源及所造成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什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什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什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什么1影响气候的五大因素1、纬度位置。

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

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大气环流。

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

大气环流的表现形式有行星风系、季风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人们平常讲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行星风系。

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气候特征,尤其是降水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

加之风带和气压带随季节的移动,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3、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

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海洋增温慢,陆地增温快;阳光减弱以后,海洋降温慢而陆地降温快。

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在相同的纬度,处于同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的地区,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形成的气候特征也不同。

4、地形地势。

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

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

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5、洋流因素。

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的形成因素【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读图,影响多年0℃等温线分布东西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全球变暖2.导致在瑞士降泥雨的主要原因是( )A、自东向西的海洋气流与含有沙尘的气流在山地相遇B.含有沙尘的北上气流与冷空气在山地相遇C、由东向西的含沙气流在迎风坡被抬升D、含沙气流在阿尔卑斯山的背风坡下沉以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3~4题。

3.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风带南移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C、信风强盛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4.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势C、洋流D、人类活动以下图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全年干燥少雨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大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炎热干燥6.关于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B、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有关的是a和d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7题。

7.在图1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2019年上海高考卷〕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读图,回答8~9题。

8.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 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 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9. 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

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B. 东南信风带C. 西风带D. 东北信风带以下图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

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

读图回答10~12题。

10.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B、地形的影响C、热带气旋过境D、地面强烈增温11.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A、北京到南昌一带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C、青岛到西安一带D、上海到重庆一带12.图中,①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C、成都平原D、河套平原【二】非选择题。

13. 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

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重要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有众多国际著名酒店进驻。

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黑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海,海水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且在100~150米深处存在密度跃层,形成〝双层海〞。

〔1〕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冬季,黑海西北部海区常常波涛汹涌,景象壮观。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黑海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且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

其原因是什么?14.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 _____和热带沙漠气候。

(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3)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和7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

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1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1.C解析:图中多年0℃等温线东部地区向北移动较多,而西部地区除西安附近移动较多外,其他地区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东部以平原为主,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而西部受山地影响,南北变化不大。

2.B解析:考核考生对大气环流背景下,不同区域降雨过程形成的理解程度。

依据瑞士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的背景,排除A项。

瑞士在西风带内,不可能有由东向西的含沙气流,即C项不可选。

从降雨形成的条件看,下沉气流不会形成降水,故D项所说的气流〝下沉〞也不正确。

解析:上述三城市均位于北纬30°~40°之间,冬季西风带南移控制三地,降水较多。

4.B解析:哈布尔位于内陆高原地区,地势高,冬季气温较低。

5.B解析:据图可知,a为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b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为北半球的热带雨林气候,d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a、b两种气候夏季雨热同期;c气候全年降水丰富;d气候位于北半球,降水集中在冬季。

6.A解析: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7. A解析:先读图名--北京西山地形剖面示意图,图名中有〝北京〞、〝西山地形〞、〝剖面图〞三个关键词。

北京为东亚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甲地为迎风坡,降水最多;丁地在四地中居东南季风最远,且位于背风坡,所以降水最少。

结合给出的四个选项,A正确。

8. D解析:根据气温曲线,7月份气温最低,故在南半球;低温期少雨,高温期多雨,且最低温度在15ºC以上,故排除地中海气候,选D.9. A解析: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位于低纬度,降水多是受低压带的控制,应选A.西风带在中纬度;信风带控制干燥。

10.A解析:本组题考查中国东部季风区气候的相关知识。

由于资料中明确了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故四地都位于中国东部的季风区。

所以夏季降雨均来自海洋,因此只A答案正确。

解析:主要是考查中国降水带推移规律,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长江流域一带,上海到重庆一带刚好是长江流域。

12.B解析:①地属于温带季风,可能是位于〝松嫩平原〞或者是〝华北平原〞,从其降水量数据集中在7、8两个月,最冷月气温比②高,所以四地分别是位于中国的华北平原、松嫩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13.〔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冬季中纬西风势力强盛;黑海西北部的山脉和高地,加剧了风力〔3〕海域封闭,受大洋影响小;周边有大量淡水河注入,降低了盐度;受西风影响大,降水多,气温低,蒸发弱;海水垂直交换弱,底层盐分难以到达表层。

解析:黑海地区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同时汇集了欧洲一些较大河流的径流量,年平均入海水量达355立方千米〔其中多瑙河占60%〕,这些淡水量总和远多于海面蒸发量,淡化了表层海水的含盐量,使平均盐度只有12~22‰。

黑海淡水的收入量大于海水的蒸发量,使黑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盐度较小的黑海海水便从海峡表层流向地中海,地中海中盐度较大海水从海峡下层流入黑海,由于海峡较浅,阻碍了流入黑海的水量,使流入黑海的水量小于从黑海流出的水量,维持着黑海水量的动态平衡。

〔1〕从纬度位置分析,该城市属于地中海气候。

〔2〕波涛汹涌是受风的影响,联系该地冬季风向回答。

〔3〕影响坡度因素是降水、蒸发和径流,主要从这三个角度分析其原因。

14.(1)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2)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水汽的影响。

(3)1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

7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

(4)表现: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

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对较小。

解析:(1)直接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北、东、南气候较湿润,中部和西部气候干旱。

120°E经线穿过的气候类型依次是: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自南向北)。

(2)从大气环流、洋流、地形分析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3)从以下方面分析: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季陆地和海洋高低气压中心的变化,从而引起风向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引起行星风系的南北移动;来自海洋的风湿润,来自大陆的风干燥。

(4)上海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有较明显的大陆性。

与其相比悉尼气候海洋性特征更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大小导致了两地季风性气候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