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中医护理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对策对高血压鼻出血好发时间的影响

中医护理对策对高血压鼻出血好发时间的影响
3 讨 论
2 饮 食 护理 : 吃含 粗 纤 维 丰 富 的蔬 菜 和水 果 , . 1 多 多饮 水 及 饮料 , 多食富含 B族 维生素及润肠 的食 物 , : 如 黑芝麻 6g 捣碎 , 0, 用蜂 蜜 调 服 , 日 1 ; 木耳 每天 3 6 , 水 炖 服 ; 豆 6g煮 烂 , 每 次 黑 — g加 绿 o, 合 粳米 6g煮 粥食 服 。也 可用 番 泻 叶 3 5 , 水 当 茶 喝 , 日 1 0, ~ g泡 每 剂 。 同时忌酒 、 茶 、 、 浓 椒 咖啡 等食 物 。 2 . 2平素饮食 : 便秘患者应给予糊状饮食 , 如蛋羹、 肉末菜末煮稠 粥、 烂面条、 牛奶冲藕粉、 水果泥等。 宜以清淡、 易消化的柔软营养 均衡 的膳 食 为 主 , 吃些 蛋 清 、 肉 、 类 及 豆 制 品 , 常 瘦 鱼 多吃 新 鲜蔬 菜 和水果 , 盐 , 酒及 刺 激性 强 的调 味 品。饮 食 不 易过饱 , 少 忌 易少 量 多餐 , 过 饱 易致 食 滞 , 响 脾 胃运 化 功 能 ; 持 大便 通 畅 , 饮食 影 保 以 防腑气 不通 , 响气机 升 降 , 利 于患 者康 复 。 影 而不 2 情 志护 理 : 持精 神 愉快 , 志调 畅 。 情 志失 和 . 3 保 情 若 忧愁 思虑 过 度, 可致气机郁滞而传导失职造成便秘。 平时多听柔和的音乐 , 避 免观 看感 官刺 激及情 节 紧 张的影 视 。心 胸应 豁 达 , 勿怒 。 遇事
脑 中风患者 大便不 通畅 时 , 道便不 能顺利 地排 污去 浊 , 肠 另一 方 面 , 道分 解 出来 的胺 大量 积聚 , 吸收入 血液 , 对 中枢神 肠 被 于是 经 系统 便会产 生毒 害 ,从 而可 以严重 影响脑 梗塞 患者大脑功 能 的 恢复 。因此 , 治疗 便秘对 于脑 中风病人 的康复起着 推动作用 。 积极 参 考文献 … 曹铁 民, 燕 . 1 孙 针刺 治疗 脑 卒 中后 便秘 3 例 『.陕西 中 医, 0 J ] 2 0 ,0 )19 10 09 3( :9- 2 . 2 [ 胡学军, 2 】 崔玉玲, 胡文娟. 运动按摩及行为疗法干预老年脑卒 中 长期 卧床 的便 秘 患者【冲 国临床 康复 , 0, 1) 10 J ] 2 4 (6: 5 . 0 8 3

老年人鼻出血的护理

老年人鼻出血的护理

老年人鼻出血的护理
黄小青 关键词: 出血; 鼻 临床观察
中图 分类 号 : 4 3 R 7. 6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6 0 7 ( 0 2 1 — 1 4 0 10— 992 1)80 3— 2
鼻 出血 是耳 鼻喉 科 常见 的急症 之一 , 不是 独 立 的疾病 。出 而 血原 因有局 部 和全身 两种 , 时 出血过 多可 能 引起 贫血 、 克 , 有 休 甚 至 死亡 , 及时 、 确 的治 疗 外 , 除 正 加强 护 理 对治 疗 鼻 出血 , 别 是 特 老 年性 鼻 出血 更是 至关 重要 。 科 收住 的鼻 出血 患者 采用 鼻腔 填 我 塞、 栓塞 压 迫 、 微波 烧 灼 等不 同方 法止 血 , 通 过全 面 、 并 细致 的护 理 , 病例 均治 愈 , 出现 严 重并 发症 , 率 为 10 现将 我 全部 未 治愈 0 %。 科 2 0 年 3 2 1 3月收治的 8 例老年鼻 出血分析报告 08 月一 00年 0 如下 。
高, 初次由 3 度开始, 0 逐渐加大抬腿幅度 , 第三天应鼓励患者做 主动抬腿动作 , 患者平卧腰关节伸直 , 脚上举 , 先单腿后双腿 , 抬 腿幅度适 当, 日二次或三次练习, 每 每次抬 5 1 — 0回( 每抬 1 次为 1 ) 回 。在直 腿抬 高 练习 同时 , 助 患者 做压 膝 压髋 等被 动 活 动 。 协 由于 下 肢身 躯活 动 可牵 拉 神 经根 ,使其 有 1 米左 右 的 移动 范 厘 围 , 而防止 神经 根再 次粘 连 。这是 术后 康 复最 为重 要 的一点 。 从
8 小பைடு நூலகம்结
5 术后活 动 通过 结合 术后 康 复 护理 , 院所 收 患者 中,2例患 者 症状 体 本 4 首先 应 向患 者 讲 明活 动 的 目的 ,让 患 者 意识 到 锻炼 的重要 征 消失 , 复了正 常工作 和生活 ; 例 患者症状 体征减 弱 , 能 自 恢 6 生活 3 对术后预 防复发效果 明显 , 性 , 困难 而主动 进行 锻炼 。 克服 ①术 后 卧床期 间 , 持 四肢活 动 理 ,例 患者症状 体征无 明显 改善。此外 , 应坚

鼻出血临床路径表

鼻出血临床路径表

鼻出血临床路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住院天数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管医生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管护士____________________鼻出血临床路径表(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鼻出血姓名:___________性别:_______年龄:_______住院号:_________门诊号:_________ 住院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出院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标准住院日:_____天住院第1天目标初步诊断、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案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制定诊疗计划□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大病历辅助检查必查项目:□血常规+血型□小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凝血四项□血生化常规□肝功能八项□乙肝二对半□EB病毒□HIV □RPR □全胸片□EKG□ENT常规检查(前鼻镜检查,鼻咽镜检查,间接喉镜检查)□鼻咽CT(拔除鼻腔填塞物后,入院前已做则不开)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鼻衄证型:□肺经风热□胃热炽盛□肝火上逆□心火亢盛□肝肾阴虚□脾不统血西医诊断:鼻出血入院评估全身情况评估:治疗一般稳定病人情绪,取半卧位或坐位中医特色辨证使用中药汤剂:(急则治标、标本兼治)□桑菊饮加减□凉膈散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泻心汤加减□知柏地黄丸加减□归脾汤加减对于胃热炽盛或肝火上逆者,点刺少商、少冲、耳尖放血中成药:云南红药胶囊 0.5 口服 Tid西医□止血剂止血敏1.5、止血芳酸0.3+5%GS 250ml 静滴 qd□镇静剂安定针10mg 肌注□抗生素特殊局部处理口填塞法口烧灼法合并症对合并症作相应处理饮食□普食□清淡饮食□高蛋白饮食□低脂饮食□低盐饮食□低糖饮护理工作护理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其它:□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医院规章制度及医护人员等□入院护理评估□建立护患关系,□执行医嘱活动□限制剧烈活动健康教育健康宣教、饮食调理病情变异□无□有原因:知情告知□入院告知□手术告知□家属及患者术前签字执行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__ 执行护士:_________________鼻出血临床路径表(2)填表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住院号:______________住院第2至3天目标明确诊断、评估治疗效果、必要时根据检查结果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确定诊断□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辅助检查前鼻镜检查诊断中医诊断:鼻衄证型:□肺经风热□胃热炽盛□肝火上逆□心火亢盛□肝肾阴虚□脾不统血西医诊断:鼻出血治疗中医特色辨证使用中药汤剂:(急则治标、标本兼治)□桑菊饮加减□凉膈散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泻心汤加减□知柏地黄丸加减□归脾汤加减对于胃热炽盛或肝火上逆者,点刺少商、少冲、耳尖放血中成药:云南红药胶囊 0.5 口服 Tid西医□止血剂止血敏1.5、止血芳酸0.3+5%GS 250ml 静滴 qd□抗生素特殊前鼻孔填塞合并症对合并症作相应处理饮食□普食□清淡饮食□高蛋白饮食□低脂饮食□低盐饮食□低糖饮活动□限制剧烈活动护理工作护理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专科护理□其它□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心理与生活护理会诊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健康教育健康宣教、饮食调理病情变异项目:原因:知情告知□住院期间沟通备忘录执行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__ 执行护士:_________________鼻出血临床路径表(3)填表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住院号:______________住院第4至7天目标巩固及评估治疗效果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向患者交待出院注意事项□开出院诊断书□完成出院记录辅助检查前鼻镜检查诊断□同上□其它治疗中医特色辨证使用中药汤剂:(急则治标、标本兼治)□桑菊饮加减□凉膈散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泻心汤加减□知柏地黄丸加减□归脾汤加减中成药:云南红药胶囊 0.5 口服 Tid西医□止血剂止血敏1.5、止血芳酸0.3+5%GS 250ml 静滴 qd□抗生素特殊鼻腔填塞物拔除合并症对合并症作相应处理饮食□普食□半流食□清淡饮食□高蛋白饮食□低脂饮食□低盐饮食□低糖饮活动□正常活动体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无特殊要求护理工作护理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专科护理□其它□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心理与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健康宣教、饮食调理病情变异项目:原因:知情告知□住院期间沟通备忘录□出院告知执行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__ 执行护士:_________________。

鼻出血患者的护理 王敏

鼻出血患者的护理  王敏

鼻出血患者的护理王敏发表时间:2012-02-09T16:41:25.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1期供稿作者:王敏[导读] 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其早日康复。

王敏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646000)【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1-0317-02 【摘要】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72例鼻出血患者的对症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早期行鼻孔填塞,并应用药物治疗及配合临床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结论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鼻出血护理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鼻病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所致。

儿童及青年人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中老年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后部的鼻-鼻咽静脉丛及鼻中隔后部动脉。

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为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致窒息或失血性休克。

做好鼻出血的护理工作对预防窒息及失血性休克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除及时正确的诊疗外,加强护理,对治疗鼻出血,特别是对抢救出血较多的患者,也是十分重要的。

1 临床资料我院五官科病区在2009年9月~20010年9月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鼻出血患者72例,其中男48例,女24例,年龄9~80岁。

其中鼻腔局部出血46例,外伤所致出血15例,高血压患者11例;32例有鼻出血病史,40例首次出血。

收住院后针对出血部位及病因行前鼻孔填塞术、后鼻孔填塞术、鼻腔烧烙术、鼻腔血管瘤刮除术以及颈外动脉结扎术等治疗方法,并配合应用止血药、抗生素,治疗原发病,72例患者经积极的抢救,精心的护理后,均康复出院。

2 护理2.1 心理护理热情接待病人并给予心理安慰,沉着冷静地协助医师进行体格检查及止血处理。

鼻出血患者常常由于出血较多,导致精神紧张,困倦乏力,失眠,体质较差,护士要安慰病人,使之镇静,减少心理恐惧,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如苯巴比妥钠等,让其卧床休息。

老年性鼻出血中西医护理30例分析

老年性鼻出血中西医护理30例分析
山西医药杂志2 1 0 0年 1 0月第 3 9卷第 l 下半月 S ax Me , c br 0 0 V 13 N .0teScn 0期 hn i dJ O t e 1 , o.9, o 1 eod o 2 h
・1 2 0 7・

临床 护 理 ・
老年 性 鼻 出血 中 西 医护 理 3 分 析 O例
患 者 在治 疗 , 龄 、 别 、 情 等 方 面 经 检 验 差 异 无 统 计 年 性 病 学 意 义 ( 0 0 ) 护 理 具 有 可 比性 。 P< .5 , 2 出 血 特 点
急则治其标 : 无论虚证实证 , 都必 须做好相关 的体 格检
查, 测量脉搏 、 呼吸 、 血压 ; 评估出血部位及出血量 , 短时间 内
失 血 量 达 50mL时 , 出 现 头 晕 、 0 可 口渴 、 力 、 色 苍 白 ; 乏 面 失
血量在 50~ 0 L时 , 出现 出汗 , 0 l 0m 0 可 血压下降 , 脉速无力; 若收缩压低于 8 i H 0ml g提示血 容量 已损失 约 14 长期反 l /, 复出血可导致贫血。此 时 , 士应熟悉 抢救程序 , 护 准备好鼻 腔填塞 的凡士林纱条 , 纱球及抢救 器械 ; 即协 助医师做好 立
岁 , 均7 平 2岁 ; 出血 时 问 3 n至 l周 , 血 量 2 0mi 出 0~15 0 0
出血量在 5 0mL以上 的热症实 症 , 按 中医理 论 , 0 应 热 者寒之 ; 给予冷敷 , 用冷水浸湿 的毛 巾或冰袋敷于患者 的前 额或颈部 , 血液 遇寒 凉而凝泣 , 流动缓慢 , 减其 涌溢之 势 ; 虚 证 应抬高头部 , 双足 浸泡 于热水 中 , 引热下行 , 减少上炎 , 协
陕西 中医学院 附属 医院( 10 3 侯亚莉 7 28 ) 我科 自2 0 08年 6月至 2 0 0 9年 6月 , 常规治疗 的同 在 时 , 老年性鼻 出血 患者配合中西医护理措施进行观察 , 对 结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一、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对于内科急症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基本的护理工作,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患者的体温、保持患者的清洁卫生等。

2、高热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8.5℃,此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退热药物、进行物理降温等。

3、神昏神昏是一种意识障碍,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4、中风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包括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进行康复训练等。

5、中暑中暑是由于高温、高湿度等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降温、补充水分等护理措施。

6、急性出血急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止血处理、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护理措施。

7、痛证痛证是指各种疼痛性疾病,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使用止痛药物、进行物理疗法等。

8、暴泻暴泻是指突然出现的腹泻,需要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等,避免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

9、脱证脱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虚弱、晕厥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如保持患者的安静、进行康复训练等。

10、中药中毒中药中毒是指由于中药使用不当引起的中毒症状,需要及时采取解毒措施、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护理措施。

二、中医内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中医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与其他患者类似,需要做好基本的护理工作,如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患者的体温、保持患者的清洁卫生等。

2、XXX风温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包括降温、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等。

3、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如使用药物、进行物理疗法等。

4、内伤发热内伤发热是指由于内伤引起的发热症状,需要进行中药治疗、调理饮食等护理措施。

5、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使用止咳药物、进行物理疗法等。

6、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如使用药物、进行物理疗法等。

鼻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鼻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的血液 吐人痰杯 , 不要吞咽 , 本组 2例存 在活动性 出血 , 检查
咽 后壁 有 鲜 血 从 上 方 流 下 , 者 把 咽 部 的 “ 泌 物 ” 出来 , 患 分 吐 及 时通 知 医生 重 新 止血 。
下安定下来 , 出血 患者常伴 有精神高度 紧张 、 鼻 惊恐焦虑 加 上填塞止血等造成的鼻部疼痛 、 呼吸及吞咽 困难等 肉体 上的 痛苦 。患者紧张 , 医护人员一 定不能在 患者面前惊 慌失措 , 要镇定 自若 , 有条不紊 地进行 检查和治疗 , 尽量 减轻患者 的 痛 苦, 增强其 战胜疾病 的信心 , 请治愈 的患者现身说 法。即
科 护理知识相结合, 配合医疗使患者生命健康指数维 持在 正
常范围内。
3 护 理措 施
法等 。鼻出血手术治疗 : 包括鼻 中隔手术 、 血管结扎术、 管 血
一定告诉患者将后鼻孔 流入咽部
3 1 观察 出血原因部位 .
栓塞术及鼻 内窥镜 手术 等。
38 注 意 心 理 护 理 . 尽 快 让 患 者 从 焦 虑 、 张 的 心 理 状 态 紧
秘 。禁 止 吸烟 、 喝酒 。
血性休克、 贫血、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 严重者危及生命 。笔者 以心理护理的科学理论 作指导 , 结合 实际 , 做好基 础护理 在 的前提下 , 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等 , 对一年来收治的 8 5例鼻
出血患者实施科学 的护理 , 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 护理体会 将
配合局部止血 。结果 一次治愈 8 , 3例 2例仍有少量出血 , 给予第 二次鼻腔填塞后未再 出血 , 并 通过 医 鼻出血根据患者 疗和护理共同配合 , 提高鼻 出血 的止血效果 , 降低 鼻出血 的并发症是有帮助 的。结论

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

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

1 护理评估1)流行病学史及预防接种史。

2)咳嗽性质, 伴随症状, 神志及意识等。

3)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4)患儿心理状况。

5)辩证: 初咳期, 痉咳期, 恢复期(脾气亏虚证, 肺阴亏虚证)2 护理要点1 一般护理1)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执行呼吸道隔离3)避免接触异味, 煎炒, 辛辣, 烟熏等刺激物, 以免加重咳嗽。

4)避免直接吹风。

5)对幼小患儿在阵咳时要轻轻抱起, 轻拍背部。

2 病情观察, 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咳嗽的时间, 性质及痰的色, 质, 量以及呼吸, 神志, 面色等情况。

2)出现高热不退, 气急鼻煽, 紫绀, 烦躁不安, 喉间痰鸣时, 应报告医师, 并配合处理。

3)出现痰中带血, 目睛及鼻腔出血时, 应报告医师, 并配合处理。

4)咳时两眼凝视, 屏气或抽搐不停者, 报告医师, 并配合处理。

3 给药护理中药汤剂或成药均在饭前服, 药丸或药片药碾成粉末, 温开水调服。

4 饮食护理1)饮食易消化, 富于营养, 以少食多餐为原则。

2)忌油腻, 海腥发物或过甜过咸之品。

5 情志护理1)组织轻症儿童游戏娱乐, 以分散注意力, 保持心情愉快, 减少发作。

2)做好烦躁哭闹患儿的情绪调护, 可采用患儿喜欢的方式, 如讲故事, 听儿歌等。

6 临证(症)施护1)初轻咳时, 可将患儿坐起或站立, 或侧卧位, 必要时吸痰。

2)服药, 哺乳, 以防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3)出现剧烈咳嗽, 呼吸困难时, 及时给氧。

3 健康指导1)合理计划免疫接种, 预防传染病。

2)让患儿家属了解本病知识, 将患儿及时隔离。

3)掌握缓解咳嗽的简单方法。

4)加强营养, 增强体质。

5)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 应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

十九瘾疹多由禀性不耐或对某些物质敏感所致。

以皮肤瘙痒, 搔之出现红斑隆起, 形如豆瓣, 堆累成汁, 发无定处, 忽隐忽现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皮肤。

荨麻疹可参照本病。

1 护理评估1)感受外邪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出血的中医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07T14:20:09.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1期供稿作者:肖宇清袁丽娟[导读] 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

肖宇清袁丽娟(樟树市人民医院 331200)【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198-02
【摘要】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症状之一,本文通过对患者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中医分期分型辩证护理,在提高止血效果和降低鼻出血并发症上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用健康教育和饮食调护的方法,使患者掌握鼻出血的处理原则,从而避免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

【关键词】鼻出血中医护理
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

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从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

中医称为“鼻衄”, 多由肺经热盛,胃热炽盛,肝火上逆,肝肾阴虚,脾不统血引起。

1 临床资料
本组44例,选取在2010-2011年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年龄在40-65岁之间,男28例,女16例,病程2-7天。

后鼻孔填塞术20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4例,微波治疗5例,前鼻孔填塞15例。

患者均治愈出院。

2 分期治疗
2.1 出血期中医“急则治其标”,所以止血是急性期的首要原则。

2.1.1 应急处理(1)冷敷法:用冷水浸湿手或冰袋敷于患者额部或颈部,有抑阳降火,凉血止血的作用。

《太平圣惠方•第三十七卷》道:“盛新汲水淋颈后宛中,淋不止。

一两罐即瘥。

”(2)指压法:以手指掐压患者正中发际1~2寸处,或将两侧鼻翼向中线方向压迫止血。

(3)穴位按摩法:以手捏住出血侧的迎香或太溪穴,或于患者的头部入发际正中线1-2寸处加压揉按(发中线为督脉所经,督脉为阳脉之海,按压督脉经穴,可泄热降火止血)。

(4)中药局部外用法①将云南白药、白及粉或三七粉吹入鼻腔出血处,同时压迫止血或将上述止血药或马勃,百草霜,血余炭等涂于棉片上,贴于出血处或塞于鼻腔。

②用棉球浸透复方薄荷油再蘸西瓜霜(桂林西瓜霜主要成分为西瓜霜,黄连,贝母,罗汉果、广豆根、梅片等)填塞局部1小时后取出,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内服中药清肺止血汤(由黄芩、山栀、生地、丹皮、茅根、藕节炭、侧柏炭、茜草、桑白皮、当归、黄芪、甘草组方)取得较好效果。

[1] ③将大黄碾成粉末,过筛后炒制成炭,用2%甘油水溶液浸制纱条或棉片,止血时应用。

[2]④取蒲黄炭,麻黄素粉、氯霉素针以4:2:1比例,加维生素A、D滴剂适量,调成糊状,将其涂于出血点或糜烂面上。

[3] ⑤复方枯痔液鼻粘膜下注射:复方枯痔液由明矾、雄黄、血竭、赤石脂、黄连、朱砂,加盐酸普鲁卡因组成,鼻出血时将复方枯痔液注入出血部位粘膜下,用药量以注药后隆起面积略大于出血范围为宜。

[4] 2.1.2 基础和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汗出,血压、脉搏全身情况,选取坐位或半卧位,注意保暖,保持环境安静,做好安慰,解释和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感,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

[5]备好各项止血设备例如干棉片、凡士林纱条、麻黄碱液、丁卡因、鼻孔填塞纱球、鼻腔气囊或水囊、备好电吸引器及鼻用吸引管等。

2.1.3 健康教育嘱患者将口腔中的血液或痰液轻轻吐出,以免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并可同时观察出血量和有无再出血。

并告知若咽下血液有可能造成柏油样大便,不要紧张和恐慌,尽量避免打喷嚏,可张口呼吸,舌抵上颚缓解出血,病室内严禁摆放可引起过敏的花粉类植物,遵医嘱口服抗过敏药物,防止填塞纱条松动或脱落再次出血。

各种日常活动动作缓慢,轻巧,不应弯腰低头时间过久。

[6] 鼻孔填塞术后注意观察有无咽痛,耳痛,发热等合并咽炎,中耳炎的症状。

术后保持口腔清洁,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含漱,每日3-4次,防止感染。

遵医嘱给予流质,偏凉服下,鼓励进食,增强抵抗力。

抽取纱条后勿用力擤鼻,以免再次出血。

2.1.4 针灸治疗
《景岳全书》云“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

中医可分为四型(1)邪热犯肺 :多有外感病史,血色鲜红,血量较少,点滴而出。

(2)胃热炽盛 : 血色鲜红,血量较多,口干口臭。

(3)肝火上炎: 血量较多,头晕头痛口苦咽干。

(4)气血虚弱:血色较淡,时作时止。

急性出血以前三型为主,酌选针刺患侧之迎香、合谷、上星、印堂以清热泻火止血,用泻法。

若患者不能耐受针刺者,可灸少商,身柱以清热降逆,理气止血,用迅灸迅离之法。

2.2 缓解期
患者经填塞止血或局部处理后,鼻血已止。

若护理不当,易引起再次出血,因此在缓解期,根据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应予以调理脏腑。

2.2.1 生活护理(1)注意保暖,防止打喷嚏。

(2)多饮水,勤漱口,口唇发干者可用油脂涂抹。

(3)保持大便通畅,适当可给予开塞露治疗。

2.2.2 饮食护理中医“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

因此饮食宜清淡和清润,避免使用煎炒辛辣之品。

出血期间应食用偏凉性的食物如雪梨、冬瓜、芹菜等。

此外可食用藕汁、萝卜、绿豆百合粥等清热生津的食物。

血止后用健脾益肾,补气养血的食物如牛奶、山药、瘦肉、花生等等。

2.2.3 耳穴疗法
取内鼻、外鼻穴,肺热者加取肺穴;胃火者加胃穴;肝火上炎者加肝穴。

耳穴用酒精棉球消毒后,用王不留行子贴压,隔天更换一次,并嘱患者用手按压穴位加强刺激,使耳廓有热,胀或微痛的感觉。

每日按压四次,每穴每次2-3分钟。

3 预防
3.1 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心情愉快,情绪平稳,饮食规律。

3.2 在鼻出血高发的春秋季节应多喝水,防止感冒引发的鼻部炎症。

禁食辛热燥火之品,秋冬季节外出应戴口罩减轻冷空气对鼻粘膜的刺激。

3.3 鼻部炎症及时处理,若鼻粘膜干燥,可用黄芩油膏或金霉素眼膏;也可用棉签蘸麻油少许外涂,每日2-3次。

温开水熏蒸或用加湿器使鼻粘膜湿润。

3.4 注意锻炼身体,加强体质。

4 讨论
通过对44例鼻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到护士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应急能力,准确判断病情轻重,针对鼻出血的分期分型特点,通过西医基础护理,中医针刺,艾灸,穴位按摩,情志疏导等护理方法,辩证施护,取得较好效果,通过健康教育对本病的预防保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4(1):46.
[2]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1):673.
[3]湖北中医杂志,1991;13(5):40.
[4]人民军医,1994;6:72.
[5]房民琴.顽固性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当代护士学(学术版),2008,(12):40.
[6]张庆銮.老年顽固性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国医学创新,2009,6,(36):143-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