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外国文学)

合集下载

00540外国文学史 知识点 补充

00540外国文学史 知识点 补充

第一章古代文学【00540外国文学史】1、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是:萨福2、古希腊文艺论著《诗学》的作者是:亚里士多德3、第一部文人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作者维吉尔是:古罗马诗人4、古希腊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工作与时日》5、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神话诗是:《变形记》6、古希腊最早的较系统地叙述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神谱》7、古希腊文学的特征: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

8、古希腊神话的特点:神是高度人格化的,神、人同行同性。

他们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而且具有人的七情六欲,世俗化的色彩极浓;希腊神话中体现中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

希腊神话“神人合一”,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希腊神话想象丰富,其故事生动优美。

既有浪漫的夸张,又有现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力。

9、维吉尔主要的作品有:《牧歌》《埃涅阿斯纪》《农事诗》10、新喜剧:古希腊“希腊化”时期的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11、《埃涅阿斯纪》:维吉尔的代表作,欧洲文人史诗的开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颂扬罗马帝国的神圣,表现先王建国的艰辛。

12、“戏剧艺术的荷马”指的是:索福克勒斯13、希腊神话中,取金羊毛的英雄是:伊阿宋14、古希腊悲剧之父指的是:埃斯库罗斯15、被马克思称之为“永久的规范和高不可及范本”的文学是:古希腊文学16、被称为古典主义艺术法典的理论著作是:《诗的艺术》17、阿里斯托芬的《鸟》表达的是:乌托邦思想18、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19、古希腊戏剧的起源是:酒神祭祀20、被亚里士多德视为“十全十美的悲剧”的作品是:《俄狄浦斯王》21、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索福克勒斯22、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诗人是:埃斯库罗斯23、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的古希腊悲剧作家是:欧里庇得斯24、马克思所赞誉的“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指的是:普罗米修斯25、欧里庇得斯以反对侵略战争为主题的剧作是:《特罗亚妇女》26、“寓教于乐”源于:《诗艺》27、古罗马著名小说《金驴记》的作者是:阿普列尤斯28、古希腊早期文学的成就主要是:荷马史诗、神话29、古希腊著名的抒情诗人是:萨福、阿娜科瑞翁、品达30、古罗马著名的戏剧家有:普劳图斯、泰伦斯31、古罗马的诗人有:奥维德、贺拉斯、维吉尔32、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史诗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他们“没有一个不具有特殊的性格”;史诗结构紧凑,安排巧妙;史诗的语言流畅自然,优美动听,比喻生动形象,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

《李尔王》中人性与权力抗争论文

《李尔王》中人性与权力抗争论文

《李尔王》中的人性与权力的抗争摘要:《李尔王》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在文学史上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誉,有人认为这是莎翁最伟大的作品。

《李尔王》主要围绕着李尔和葛罗特斯两家人的人性和权益展开。

其中人性主要包括爱、欲望、道德。

而在爱中主要是父子之爱、君臣之爱、男女之爱。

面对这一切复杂的感情,他们不同的对待方式使他们的命运发生改变,造成了最后的悲剧。

关键词:李尔王人性权力悲剧《李尔王》这一个名字是在高中历史课本上出现的,作品中的内容其实不必多说。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尔王同他的女儿们的命运转变,葛罗斯特和他俩儿子的悲欢离合。

故事是从李尔王对女儿们进行权力和领土的分割开始的。

爱是人类的一种本性,是人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亲情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尔王对女儿的爱我们有目共睹,他想分割他的国土是对女儿爱的具体表现,这种爱在我看来是伟大的。

作为一个国家元首,一个过惯了被拥戴,被尊重生活的老人,要让放弃这一切是多么不容易,可是他做到了。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伟大的牺牲,无论在活动背后有怎样的目的。

他是如此爱自己女儿,当然也想获得女儿同样的爱。

李尔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政治面前感情只能让步,所以李尔王丧失了辨别真假的能力,他习惯并且喜欢别人的遵从和附和,而不是与他背道而驰,所以科迪莉亚触犯了他的龙颜,挑战了他的尊严,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颜面尽失,所以无论如何他是不会给小女儿土地的,尽管他最疼爱小女儿,尽管他本打算把最好的领地分给她。

李尔王要表达爱没有错,错的是不该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他把唯一拥有的东西拱手送出,自认为会得到女儿的精心照料,颐养天年。

可是他太不了解自己的女儿了。

对两个女儿来说,失去权力的父亲已不再有利用价值,想摆脱都还来不及,何来的爱?一个虚伪元首早已失去往日的光辉,自然也不再有得到爱的保障。

而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的小女儿对父亲的爱却丝毫没有改变,在对比之下我们看到了爱和人性中的真善美。

作品中另一个家庭对于亲情和爱情也有了新的诠释。

外国文学史(填空题)

外国文学史(填空题)

外国文学史(一)试题库(简要版)一、填空1、(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流,文学史上称为“二希”传统。

2、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

3、(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4、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度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

5、(宙斯)是雷电神,(赫拉)是天后。

6、(波赛东)是海洋神,(得墨忒耳)是农神。

7、(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瑞斯)是战神,8、赫淮斯托斯是(火神),(赫耳墨斯)是神使。

9、(雅典娜)是女战神,(阿佛洛狄忒)是爱神。

10、阿耳忒弥斯是(月神),(赫斯提亚)是家神。

11、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

12、以某一英雄为中心,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如俄狄浦斯传说系列,(赫拉克勒斯传说)系列,(奥德修斯传说)系列等等。

13、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想象力极强)2、(故事性极强)3、(哲理性极强)14、(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15、(《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16、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完整的古希腊三连剧是(《俄瑞斯忒亚》),这个三部曲的基本主题是反映(父权制)对母权制的斗争和胜利。

17、(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

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

18、(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

19、(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是流传迄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共3100余行。

20、骑士抒情诗种类很多,其中以(《破晓歌》)最为有名。

21、中古西欧民谣中最著名、也是最好的一组是英国的(“罗宾汉谣曲”)。

22、(《列那狐传奇》)是中世纪市民文学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13、(《新生》)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

外国文学评论:从女性生态视角看莎翁的《李尔王》

外国文学评论:从女性生态视角看莎翁的《李尔王》

外国文学评论:从女性生态视角看莎翁的《李尔王》 外国文学评论从女性生态视角看莎翁的《李尔王》 作者洪梅 文学作品《李尔王》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著作的四大悲剧之一,无论 经过多少个漫长的岁月,《李尔土》仍然散发出熠熠光辉,成为脍炙人口 的优秀作品。

本文把视觉集中于女性的历史角度上来探析原著作品,把当时英国社 会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思想揭露出来,在霸权独裁的男权制度下的自然 与女性的迫害历史得以揭发,而这种悲剧历史的产生正是因为女性对所处 的社会环境毫无知觉。

一、莎士比亚与《李尔王》 莎土比亚生于 1564 年,是当时英国文坛中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

在他一生的创作生涯中, 著有多部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一般情况下, 把他的戏剧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的创作主要集中于历史剧和戏剧, 代表作品有《查理二世》《驯悍记》等;第二时期莎土比亚更加注意时代 带给人们的生活影响, 著有四大悲剧、 三大罗马剧等, 最具代表性的有 《李 尔王》《哈姆雷特》等;第三时期莎士比亚的文学风格已经走向成熟,所 著的作品都带有幻想般的传奇剧以及悲喜剧, 如 《冬天的故事》 《暴风雨》等。

本文以《李尔王》作具体分析,它也是历年来备受文学大家和评论学 者所关注的。

卢梭在作品《爱弥儿》中提到过《李尔王》是爱弥儿幼年时期的启蒙 作品;雪莱也曾经在他的作品中引用其中的一段人物对话来表达他的思想 见解; 著名的评论家诺斯诺普· 弗莱等人也会通过列举其中的人物关系来表 达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但也有对《李尔王》提出相反意见的,如著名诗人托尔斯泰,他曾经 对其中的故事情节持有不赞同的意见。

及至到今天,《李尔王》所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思想意识上的启迪,富 有张力的作品被现今的许多思想研究家所阐释,并对作品带有浓厚的研究 兴趣,而且从多个层面出发,探究其中所体现的历史、语言等艺术魅力。

一、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的提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容纳了大范围的底层人 们,主要指资产阶级社会下被统治的人们,特别是女性与自然的地位随着 父权制度的膨胀而遭受到迫害,于是在逐渐进化的状态中,男女性的社会 矛盾愈加突出,要求实现两性权利的平等地位。

文学:外国文学真题及答案(题库版)

文学:外国文学真题及答案(题库版)

文学:外国文学真题及答案(题库版)1、单选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中的主人公最后自杀,根本原因是()。

A、爱情的失意B、痛恨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与丑恶C、事业上的失败D、金钱上的困窘正确答案:B2、单选马克。

吐温所写(江南博哥)的以十六世纪英国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是()A、《镀金时代》B、《王子与贫儿》C、《傻瓜威尔逊》D、《竞选州长》正确答案:B3、填空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作()是描写小人物的名著,他的代表作()描写了大学生()犯罪及其所受精神惩罚的过程。

正确答案:《穷人》;《罪与罚》;拉斯柯尼科夫4、填空题《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理想的贵族妇女形象。

正确答案:塔吉亚娜5、单选《马可•波罗游记》推动了15世纪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直接受到这部书影响的航海家是()。

A.麦哲伦B.达•伽马C.哥伦布正确答案:C6、问答题肖洛霍夫笔下的农民形象有哪些新特点?正确答案:俄罗斯文学曾经塑造了许多成功的农民形象。

肖洛霍夫塑造的哥萨克农民形象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肖洛霍夫虽不是第一个将农民引进文学的作家,然而他却在文学中第一次真正把农民推上历史舞台的中心,使他们站在最醒目的地方,让大家清晰地看见他们的形象,听见他们在革命的暴风雨年代前进的脚步声,感觉到他们心灵的跳动,理解他们的复杂的性格,把握他们充满矛盾和不断变化的心理。

肖洛霍夫笔下的农民是历史的积极创造者,是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的感受者、思考者、行动者、追求者。

肖洛霍夫笔下的哥萨克农民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感受爱情、友谊、欢乐和痛苦的丰富情感。

这在俄国文学的农民形象塑造方面的确标志着一个新水平。

肖洛霍夫的人物都生活在丰富的感情当中。

对劳动、对自然的热爱,是肖洛霍夫的优美品格之一。

他们的感情不只局限在个人的狭小圈子里,这些感情同时也融汇在社会生活中,并具有显著的主动性和进取性。

7、问答题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正确答案: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外国文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外国文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外国文学(1)》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1、古希腊神话中主宰天空,能抛闪电的神是。

2、悲剧一词的最初意义就是“”。

3、“历史之父”是;“悲剧之父”是;“喜剧之父”是。

4、中世纪文学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教会文学和世俗文学,而世俗文学又包括、和三种类型。

5、“欧洲小说之父”是,代表作是。

6、新喜剧主要作家米南德只流传下、和一些残篇。

7、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它的作者是。

8、亚里斯多德的是欧洲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文艺理论著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艺观点。

9、是十四行诗的始祖,后来大胆在结构方面做了革新,由意大利的格式建立和发展了英国式14行诗。

10、的《诗的艺术》是法国古典主义文艺的法典,第一部古典主义的标准悲剧是拉辛的。

11、莫里哀把普劳图斯的《一坛黄金》改编成一剧,塑造了阿巴贡这个著名的吝啬鬼形象。

12、希腊社会和文明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以文明和文明为中心的爱琴文明。

13、希腊神话包括和两个部分。

14、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缪斯”,被昆提利安称为“抒情诗人之魁”的是。

15、《美狄亚》的作者是。

16、“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代表作是。

17、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代表作是。

18、但丁的《神曲》分为、和三部。

19、“英国诗歌之父”是,他的代表作是。

20、《十日谈》的作者是。

21、《罗蜜欧与朱丽叶》的作者是英国的。

22、高乃依一生谨守古典主义法则,除了代表作品《熙德》外,他还创作了悲剧,和。

23、桃丽娜是戏剧中的人物形象。

24、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是。

25、是西方唯心主义哲学的鼻祖,他的文艺观和美学观对欧洲文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开了西方文艺理论的先河。

26、传奇体诗《疯狂的奥尔兰多》是的作品。

27、古典主义时期最符合三一律创作原则的作品是。

28、《哈姆雷特》的故事发生在。

29、新喜剧作家有70多人的名字流传下来,其中最著名的是。

30、《安提戈涅》是希腊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悲剧之一,它是创作的重要作品。

31、罗马文学中有三大著名诗人,他们是、和。

《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外国文学)

《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外国文学)

《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李尔王》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非常重要的戏剧作品。

《李尔王》作于十七世纪初的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期,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

但当时封建势力尚未清除,萌芽的资本主义已经显露出罪恶的端倪。

封建社会被奉为神圣的纲纪伦常受到冲击,各种私欲开始膨胀,英国社会出现了各种丑恶现象。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代表,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莎士比亚对人和人性问题有着异常的关注和敏感。

莎士比亚痛感于社会的黑暗与混沌,人与人之间的凶残和冷酷,传统价值和美好信念的颠覆,深刻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呼唤人们从噩梦中醒来。

《李尔王》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下而完成的作品,深刻的反映和揭露封建王权的腐朽和人伦社会的黑暗,并且在戏剧中将其放大和突出,增加了戏剧的冲突,形成了更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了更加生动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

而《李尔王》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就是国王李尔和他的小女儿考狄利娅。

一、被自私和虚荣淹没的李尔王李尔王的一出场就是给三个女儿分配国土的场景,他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相信了口蜜腹剑言不由衷的高纳里尔和里根,却对正直纯洁、不愿阿谀奉承的小女儿考迪利娅大发雷霆,没有分给她一寸土地和嫁妆,就把她远嫁到了法兰西。

然而,后来李尔王的命运却是急转直下,与曾经的尊贵奢华竟是天壤之别。

他失去土地后,被两个女儿轮番的羞辱虐待,最后被赶出去,流落荒郊野外,没有栖身之所。

然而,最终一直深爱着他,为他发兵夺回王权的却是当初那个被他抛弃的小女儿考狄利娅。

最后,考狄利娅被杀害了,李尔怀抱着女儿,深深的忏悔,并跟随心爱的女儿悲痛的死去了。

结局是那样的令人悲伤和惋惜,而这个自食苦果的结局完全是拜李尔自己所赐,曾经拥有至高无上的王权,人人阿谀奉承,致使他的虚荣心日益膨胀,再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他从不考虑女儿们真正的想法,只是自私的要求所谓的“孝顺”,来满足自己那可笑又可悲的虚荣心。

外国文学史-Chpt3-K

外国文学史-Chpt3-K
(展开论述)
本章重要考点总结
文艺复兴:14-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人文主义,反封建和宗教。 七星诗社:16世纪法国诗人团体,采用民族语言,学习古希腊。代表诗人龙沙。 《坎特伯雷故事集》:文艺复兴英国乔叟代表作;反映14世纪社会生活,批判封建和 教会,追求世俗爱情。 大学才子派:16世纪英国人文主义剧作家,戏剧创作有创新。代表李利、格林、马洛。
53.“大学才子派”: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多 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 代表人物有李利、格林、马洛。
48.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 (1)以人性反对神性。 (2)以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3)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4)主张统一,反对封建割据。
第二节
塞万提斯
54.历史剧《奴曼西亚》的作者是:塞万提斯。 54.属于塞万提斯的作品有《堂吉诃德》《奴曼西亚》《惩恶扬善故事集》。
54.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作者是塞万提斯。
54.塞万提斯创作《堂吉诃德》讽刺的是骑士小说。 55.塞万提斯笔下患“游侠狂想症”的人文主义者形象是堂吉诃德。
56.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塑造的侍从形象是桑丘。
D.托马斯·莫尔 ) D.龙沙
55.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同名主人公是( ) A.个人主义者形象 B.无产者形象 C.人文主义者形象 56.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塑造的侍从形象是( ) A.靡非斯托 B.雷欧提斯 C.史嘉本 D.桑丘
D.封建主形象
61.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洋溢着乐观主义气氛的悲剧是( ) A.《奥瑟罗》 B.《李尔王》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雅典的泰门》
分析哈姆莱特形象。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以人文主义观念指导爱情友谊。 理想和信念破灭时行为犹豫。深沉思想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非常重要的戏剧作品。

《李尔王》作于十七世纪初的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期,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

但当时封建势力尚未清除,萌芽的资本主义已经显露出罪恶的端倪。

封建社会被奉为神圣的纲纪伦常受到冲击,各种私欲开始膨胀,英国社会出现了各种丑恶现象。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代表,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莎士比亚对人和人性问题有着异常的关注和敏感。

莎士比亚痛感于社会的黑暗与混沌,人与人之间的凶残和冷酷,传统价值和美好信念的颠覆,深刻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呼唤人们从噩梦中醒来。

《李尔王》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下而完成的作品,深刻的反映和揭露封建王权的腐朽和人伦社会的黑暗,并且在戏剧中将其放大和突出,增加了戏剧的冲突,形成了更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了更加生动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

而《李尔王》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就是国王李尔和他的小女儿考狄利娅。

一、被自私和虚荣淹没的李尔王
李尔王的一出场就是给三个女儿分配国土的场景,他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相信了口蜜腹剑言不由衷的高纳里尔和里根,却对正直纯洁、不愿阿谀奉承的小女儿考迪利娅大发雷霆,没有分给她一寸土地和嫁妆,就把她远嫁到了法兰西。

然而,后来李尔王的命运却是急转直下,与曾经的尊贵奢华竟是天壤之别。

他失去土地后,被两个女儿轮番的羞辱虐待,最后被赶出去,流落荒郊野外,没有栖身之所。

然而,最终一直深爱着他,为他发兵夺回王权的却是当初那个被他抛弃的小女儿考狄利娅。

最后,考狄利娅被杀害了,李尔怀抱着女儿,深深的忏悔,并跟随心爱的女儿悲痛的死去了。

结局是那样的令人悲伤和惋惜,而这个自食苦果的结局完全是拜李尔自己所赐,曾经拥有至高无上的王权,人人阿谀奉承,致使他的虚荣心日益膨胀,再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他从不考虑女儿们真正的想法,只是自私的要求所谓的“孝顺”,来满足自己那可笑又可悲的虚荣心。

而正是他这次荒唐的选择也就注定了结局的悲剧,可以说,李尔王就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

两个女儿的背叛完全颠覆了他一直信奉的传统伦理观念,大臣们的背叛也让他对封建王权至高无上的精神信仰瞬时毁灭,一切都发生的太过突然,仿佛是命运顷刻之间倒转了过来,他在暴风雨肆虐的荒原上陷入了疯狂,他想质问命运的残忍,想救赎自己是罪恶,可是一切都太晚了,他已经失去了自己国家,失去了自己的权利,更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儿,所以,他要以生命的终结,来结束这场悲剧。

二、不能改变命运的天使考狄利娅
小女儿考狄利娅的出场也是在三个女儿分配国土的场景,她没有像姐姐们那样的甜言蜜语,以至于自己最后一无所有,还被父亲抛弃,远嫁到法兰西。

而深爱她的丈夫、法兰西的国王却可以发现这个女孩如天使般纯洁美好,对于考狄利娅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确实有如此的天壤之别,这也就在两个国王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这两个人也对她的命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后来,父亲被两个姐姐赶出来,流落荒野,她却不计前嫌出兵帮助父亲,最终被姐姐们处死,父亲也跟随她悲痛而死。

这个结局也可以看作是对李尔对当初所犯罪恶的一种惩罚和忏悔,但是对于考狄利娅来说,她是那样的无辜,那样的令人心疼和惋惜,为了捍卫对父亲的爱和忠诚,她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也是作为一个天使的无私和伟大。

考狄利娅无疑是剧中正面人物的代表,他出场次数不多,但却是黑暗中的太阳,把人心温暖、照亮。

她忠诚、善良、高尚、纯洁,具有高贵的天性和品
质,她似温柔美好的天使,以无限的热爱对待曾经无情抛弃她的父亲,以满怀的仁慈眷顾世上万物。

在莎士比亚看来,骨肉亲情是人性的底线,考狄利娅表达了人性中最本质的一面。

她对父亲的爱是不讲价钱的、无条件的,它不仅是一种父女之情,而且包含着一种人类的博爱精神。

三、命中注定悲剧的父女形象
这两个人物形象都可以称为悲剧的人物形象,在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社会萌芽的时代转型时期,两种制度的对峙和厮杀,造成了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衰退和沦丧,而他们都是为那个黑暗腐朽社会而牺牲的人。

但是不同的是,李尔王的悲剧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他既是那个社会的反抗者,却也是它的捍卫者和妥协者,他的性格中存在着人性黑暗、丑恶、自私的那一部分。

而考狄利娅却是善良、纯洁、高尚人性的象征,是与黑暗社会完全对立的一个形象,是天使的化身。

两人最终的结局都是走向死亡,李尔之死深刻地表现了人类最大的恐惧,那就是担心悔改无用,担心与神的誓约一旦毁掉,就不可能重新建立。

李尔也是衰落的封建王权的象征,他的命运必将是消亡,结局必将是悲剧,即使他曾经一度疯狂、一度反抗,但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够阻止历史的车轮向前行进,他的肉体被碾压,灵魂被毁灭,他的死也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考狄利娅之死,与其姐姐的贪婪丑恶而自相残杀截然不同,它反映了人性和生命在那个黑暗社会的面前,是那样的渺小而又伟大,可怜可悲而又可歌可泣。

考狄利娅是新生的资产阶级的象征,她拥有最高尚的人性光辉,拥有天使一般纯洁善良的灵魂,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光明的未来,却也始终难逃命运的魔爪,但即使是被命运扼住喉咙,她也要积极的反抗和救赎。

与她父亲的死恰恰相反的是,她的死预示了一个新时代的降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