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网络系统整体认识实验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交换三级网络综合实验

计算机网络交换三级网络综合实验

交换三级网络综合实验(简化)【实验名称】交换三级网络综合实验【实验目的】了解交换三级网络架构掌握各层相关协议的配置方法。

【技术原理】三层架构:三层网络架构采用层次化模型设计,即将复杂的网络设计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着重于某些特定的功能,这样就能够使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变成许多简单的小问题。

三层网络架构设计的网络有三个层次:核心层(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汇聚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接入层(将工作站接入网络)。

核心层:核心层是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对整个网络的连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层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性:可靠性、高效性、冗余性、容错性、可管理性、适应性、低延时性等。

在核心层中,应该采用高带宽的千兆以上交换机。

因为核心层是网络的枢纽中心,重要性突出。

核心层设备采用双机冗余热备份是非常必要的,也可以使用负载均衡功能,来改善网络性能。

汇聚层:汇聚层是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的“中介”,就是在工作站接入核心层前先做汇聚,以减轻核心层设备的负荷。

汇聚层具有实施策略、安全、工作组接入、虚拟局域网(VLAN)之间的路由、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过滤等多种功能。

在汇聚层中,应该采用支持三层交换技术和VLAN的交换机,以达到网络隔离和分段的目的。

接入层:接入层向本地网段提供工作站接入。

在接入层中,减少同一网段的工作站数量,能够向工作组提供高速带宽。

接入层可以选择不支持VLAN和三层交换技术的普通交换机。

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形成一个拥有较大宽带的端口,从而形成一条干路,增大链路带宽,可以实现均衡负载,并提供冗余链路。

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作用是在交换网络中提供冗余备份链路,并解决交换网络中的环路问题。

是利用SPA(生成树算法),在存在交换环路的网络中生成一个没有环路的树型网络,运用该算法将交换网络冗余的备份链路逻辑上断开,当主链路有问题时能自动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数据的正常转发。

软交换网络实验课

软交换网络实验课

http://192.168.3.9/admin 实验内容:
1.设计软交换系统分级结构及拨号规则; 2.在Tekelec T6000软交换系统平台下创建用户和拨号规则, 为之后的各类终端通信实验和创建热点业务应用作准备; 3.在创建用户及拨号规则后测试初始化配置的可用性。
软交换控制器管理界面
软交换网络实验系统 实验二
软交换网络实验系统介绍
实验1 软交换控制系统实验 实验2 综合接入设备及自动话务台实验 实验3 各类通信终端应用实验 实验4 语音信箱业务实验 实验5 呼叫转移业务实验 实验6 一号通业务实验 实验7 软交换SIP终端的开发
软交换基本概念
下一代网络是IP承载的网络,如何实现各种网络与IP
互连,核心技术是软交换。
http://192.168.1.5
http://192.168.1.6
Pw:mx8
软交换网络实验系统 实验三
各类通信终端应用实验
各类终端通信网络拓扑
实验三
实验目的 1.了解模拟电话、数字电话、软电话、无线IP手机四类通信设备的 原理和配置方法; 2.了解软交换系统终端设备间的通信过程及所支持的通信协议。 实验内容 1.熟悉模拟电话、IP电话、软电话、无线IP手机四类终端的原理与 配置; 2.在PC机上安装软电话及摄像头软件; 3.建立 IAD、模拟电话、数字电话、软电话、Tekelec T6000语音 通信网络; 4.实现基于软交换的模拟电话、IP电话、软电话语音和视频通信; 5.在通信过程中使用Ethereal软件抓取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
Packet Network
Edge Routers IN Services
Edge Routers
PSTN
STP

(完整版)软交换网络的测试

(完整版)软交换网络的测试

软交换网络的测试田守辉信息产业部数据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 1000831 引言随着全球信息化、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发展及互联网的广泛使用,IP 数据业务急剧迅猛增长, 用户对语音、数据、图像和视频的多媒体业务产生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传统的PSTN 公共电话网络必须要过渡到以IP 数据和多媒体业务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而软交换(SoftSwitch )则是下一代网络(NGN )中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视频业务呼叫、控制、业务提供的核心设备,也是电路交换电信网向分组网演进的重要设备。

软交换的基本含义是把呼叫处理和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设备中分离出来,实现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的分离;软交换提供了包交换网中与电路交换相同的功能,因此,软交换也称为呼叫代理或呼叫服务器。

软交换与业务无关,它是在基于IP 的网络上提供电信业务的技术。

在电路交换网中,呼叫控制、业务提供以及交换矩阵均集中在一个系统中;而软交换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分开,各实体间通过标准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以便更灵活地提供业务。

即软交换是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控制平台,它将呼叫控制功能从网关中分离出来,从而方便了在网上引入多种业务。

也就是说软交换设备独立于底层承载协议,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并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业务以及多样化的第三方业务。

图1为国际软交换联盟(Internet Softswitch Consortium )提出的软交换网络参考模型,一般来说共分为4个平面:传送平面、控制/信令平面、业务/应用平面和管理平面。

图2是软交换的基本框架结构图。

2 软交换网络的测试模型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整个软交换系统或网络的测试首先应该针对相关的网络设备实体进行测试,然后对网络设备实体之间的接口和协议进行测试,再对整个软交换网络所能实现的各种业务、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

网络系统集成与实践实验报告

网络系统集成与实践实验报告

实验一路由器交换机综合实验一一、实验目的:掌握NetSim模拟器的安装配置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以及交换机各项基本配置。

二、实验内容及测试结果:您设计的拓扑图:测试结果:三、算法或核心技术思考体会:在实验的过程中,让我体会到了,不仅仅要熟悉掌握命令,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小心在小心和谨慎在谨慎,必须要注意配置的模式,,不论在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脱轨,就意味着你必须重新配置,一个不小心导致的是全部的重新开始,也许造成的就不是重新开始这样的小事故,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和工作的时候,打起精神,一定要认真仔细,有耐性。

在实验的时候,应该先分析实训题目,看清楚实训要求,比如,第一个项目要求R1,R2,由于我的不细心没认真审题没有把路由器名字改为R1,R2,导致从做一遍,这就是教训。

四、附件(源代码)(可选)conftRouter(config)#hostnameR1R1(config)#interfacee0R1(config-if)#ipaddressR1(config-if)#ipnatinsideR1(config-if)#noshutdownR1(config-if)#interfaces0R1(config-if)#ipaddressR1(config-if)#clockrate64000R1(config-if)#ipnatoutsideR1(config-if)#noshutdownR1(config-if)#exit实验二路由器交换机综合实验二一、实验目的:掌握NetSim模拟器的使用掌握复杂情况下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及测试结果:您设计的拓扑图:测试结果:三、算法或核心技术思考体会:是把自己的配置方法写下来还把拓扑图画下来按题的要求标记好尽可能的不出不必要的错误,按着分析和要求去配置,按着分析和要求去配置时,特别要注意的是每个IP地址配置后要激活才可以生效按着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去配置,细心的执行每一个命令,就可以减少因为粗心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软交换实验报告1

软交换实验报告1

《软交换系统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室名称:现代通信网络实验室实验日期:年月日学院(系)信息院专业、班级通信0703 姓名丁俊杰成绩实验项目MGCP协议的认识及呼叫追踪分析实验指导教师康松林老师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月日一、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等)1.设备配置实验记录设备名称设备IP地址短号设置长号设置EIA0 192.168.0.3 33300-02-02-00-86-A4 198.168.0.133 8332.呼叫跟踪实验记录(1)主叫信息群号:1短号:833长号:(2)被叫信息群号:1短号:832长号:(3)呼叫消息(包括:主叫方和被叫方与EIX交互的信令消息)①创建连接流水号时间方向类型端口号CRCX 512001825@14@2 MGCP 1.0 134-14:36:18:390call 1000010000 INIP4255.255.255.25recvonly audio 65535RTP/AVP 4 18 8②振铃,摘机流水号时间方向类型端口号RQNT 512001826@14@2 MGCP 1.0 135-14:36:18:440<===200512001825I:29360200L/dl 200 512001825NTFY 7340396 @14@2 MGCP 138-14:36:26:530X: 472O: D/7K: 7340394L/hd 200 73403941.0 ③挂机 流水号时间方向类型端口号MDCX 512001835 @14@2 MGCP 1.0 144-14:36:30:830 call 10000 10000 IN IP4192.168.0.7sendrecv audio 8060 RTP/AVP 4① 删除链接 流水号时间方向类型端口号RQNT 512001841 @14@2 MGCP 1.0149-14:36:34:420 <===200 512001841 ASSERT happen 624 times first[13:12:58:250]last[14:36:32:720] audio 8060 RTP/AVP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呼叫流程图及说明:NTFY ACK RQNT ACK NTFY ACK CRCX ACKACKDLCX MDCX ACKRQNT ACKNTFY ACK ACKRQNT Conversation12163579154CRCX ACKNTFY ACKDLCX ACK NTFY ACK MDCX ACKRQNT ACK6810111314UserMGMGCMGDial tone Off-hookRQNT ACKDialingUserBusy tone On-hook12Ringback toneRinging Off-hookOn-hook两个电话用户在同一个MGC 的控制下的不同MG 成功呼叫,呼叫流程应用实例如所示。

软交换技术实训报告

软交换技术实训报告

软交换技术实验报告第一组组长:彭海量组员:王璨、黄针、王立东、曾静、李永鹏班级:5121201实验教室:YF309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熟练掌握以下内容:1、锐捷软交换数据配置过程,能实现基本端局通信。

2、锐捷语音网关数据配置过程。

3、锐捷网络电话配置过程。

4、熟悉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数据配合。

5、对实验室VoIP系统的高级功能进行配置,内容包括电话会议功能、计费功能、附加业务等,学习电话会议、电话会议室、管理员、计费的概念,以对软交换平台的高级功能有全面了解。

6、学习多个软交换系统之间的互联方法。

7、掌握VoIP软交换系统之间互联的方法。

8、掌握VoIP组网配置和调试流程。

二、实训环境:实验室硬件设备:软交换、语音网关、网络电话、PC维护台设备搭建如下图所示:三、数据规划:修改:软交换ETH0 IP地址172.24.10.10四、实训操作步骤和内容:一、软交换服务器RG-VX9000E配置1、网络参数配置RG-VX9000E提供Web配置管理。

前3个以太网口ETH0-ETH2可作为应用端口,默认情况下ETH0口处于激活状态,其默认IP地址为192.168.33.9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可通过IE登录软交换服务器的web管理界面。

步骤如下:(1)用网线将软交换服务器第一个以太网口与网络连接并确认物理连接正常。

(2)将PC的网络端口IP地址配置为192.168.33.10,掩码为255.255.255.0。

如果软交换设备已经设置了IP地址,则把PC机的IP地址和软交换现在的IP地址设置在同一网段。

(3)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访问地址:192.168.33.90并按回车键,即可进入Web登录界面。

如果软交换不是默认出厂地址,而是已经设置了IP地址,则在Web中输入软交换现在的IP地址,便可以登录。

(4)输入默认登录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单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Web管理主界面。

通网软交换实验报告

通网软交换实验报告

通信网络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一、软交换的概念:从广义上看,软交换泛指一种体系结构,利用该体系结构可以建立下一代网络框架,其功能可以涵盖下一代网络的4个功能平面。

从狭义上看,软交换指软交换设备,定位在控制层。

二、软交换的体系结构:软交换的核心思想是将传统的电路交换机按功能分解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实现业务提供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连接分离,不同的功能层次之间通过开放的接口连接。

因此,其位于下一代网络分层结构中的控制层面。

业务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传统交换机的业务及其他增值业务。

该层主要包括业务管理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业务生成服务器,它们互相配合,对业务提供完全的生命周期支持和管理支持。

控制层(Control Layer):实现呼叫控制和连接管理,控制各种媒体网关,完成计费和数据采集、网间互联等功能。

传送层( Transport Layer):采用分组技术,提供高可靠、端到端的QoS保证的综合传送平台。

接入层(Access Layer):提供丰富的接入手段,将各种用户终端、用户驻地网和传统通信网连接到分组网络,并将信息格式转换成能在分组网络上传送的信息格式。

软交换位于分层结构的控制层,控制各种呼叫和业务的提供。

通过软件实现原来交换机的控制和业务处理功能,各实体通过标准化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

三、软交换的功能四、软交换的技术原理软交换技术是在传统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或一个新的概念。

在传统IP电话网中,考虑到网关功能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高效性,提出了分解的网关功能的概念,将控制功能(呼叫和信令控制)、信令处理和媒体接入功能相分离。

进而,软交换技术借鉴了呼叫与控制相分离的思想,提出了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提供增值业务的体系结构。

在电路交换网中,呼叫控制、业务提供以及交换矩阵均集中在一个“黑盒式”的交换设备中,而软交换的主要设计思想则要实现业务提供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以及呼叫控制和媒体传输的分离。

软交换(2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

软交换(2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

第14页 14页
现代通换网络中, 在软交换网络中 , 业务提供与用户接入属于 两个独立的层面, 业务可以与接入介质完全分离。 两个独立的层面 , 业务可以与接入介质完全分离 。 用户可以自行配置和定义自己的业务特征, 用户可以自行配置和定义自己的业务特征 , 不必 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及终端类型, 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及终端类型 , 使得业务 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灵活性。 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灵活性。 直接的例子就是现在的PSTN PSTN上实现的服务很 直接的例子就是现在的 PSTN 上实现的服务很 难同时放在宽带网上, 而在软交换的概念下, 难同时放在宽带网上 , 而在软交换的概念下 , 无 论用户用什么方式接入, 得到的业务是一样的。 论用户用什么方式接入 , 得到的业务是一样的 。 电话系统里的特殊业务同宽带网络或无线网络的 业务相同。 业务相同。
传送层
接入层
第 3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1)接入层 接入层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各种接入设备实现 不同用户的接入, 不同用户的接入 , 并实现不同信息格式之间的转 接入层的设备没有呼叫控制功能, 换 。 接入层的设备没有呼叫控制功能 , 它们必需 和控制层设备相配合,才能完成规定任务。 和控制层设备相配合,才能完成规定任务。 信令网关( SG, Gateway) 信令网关 ( SG , Singnaling Gateway ) , 它 的作用是与No 信令网相连, 将窄带的No No. No. 的作用是与 No.7 信令网相连 , 将窄带的 No.7 信令 转换为可以在分组网上传送的信令, 或反之, 转换为可以在分组网上传送的信令 , 或反之 , 并 与控制层设备交互。 与控制层设备交互。 中继网关( TG, Gateway) 中继网关 ( TG , Rrunking Gateway ) , 它一 侧与传统电话网相连, 一侧与分组网相连, 侧与传统电话网相连 , 一侧与分组网相连 , 与控 制层设备配合,在分组网上实现语音汇接业务。 制层设备配合,在分组网上实现语音汇接业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实验报告二
实验室名称:现代通信网络实验室实验日期: 2012年 5 月10 日
3.记录并比较不同用户终端之间通信所采用的呼叫信令协议和呼叫过程。

(1)接入EIA的模拟话机呼叫另一台模拟话机
通过ETA网关找到另一台模拟电话机用户,No.7信令方式
(2)两台SIP话机之间相互呼叫
在以太网寻找IP,找到相应的IP电话,IP协议
(3)模拟话机呼叫SIP话机,或反之
IP电话通过互联网,网管客户端,从以太网交换机找到需要的模拟电话拨打。

(4)软交换网络中的话机呼叫公用电话网(PSTN)中的话机
IP电话通过以太网交换机找到中继网关,接入电信中的网络寻找公用电话网中的话机。

4.画图说明一种基于软交换的企业级VoIP系统的组网方案及特点:
整个网络采用统一的拨号方案,具体而言,该企业的每个网点的每部电话都实现了直拨功能,不再转接,首先就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公效率。

每部电话的前四位号码由办公总部按照一定的顺序统一分配号段,可以根据每个门市的地理位置来排序,对号码进行编号。

其次,每部电话的后四位由各门市自己分配,从而,可以对整个人员进行编号,统一安排,从而让每个员工的号码都有一定的规则,方便记忆与查找。

经过这样的整理排序后,该电器企业可以在总部,根据排号原则,非常快捷地找人具体的人员,大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二、实验思考题解答
1.画图说明一个基于软交换的IP电话系统的组成和网络结构,其性能特征如下:
a)将智能终端/数字话机直接接入Internet,即可拨打IP电话;
b)直接联网的智能话机也能呼叫公用电话网中的模拟话机;
c)公用电话网中的模拟话机可以拨打长途IP电话,只收取市话费;
d)不经过公用电话网,用普通模拟话机也能拨打IP电话。

要求如下:
1)画出整个系统网络结构,说明各网络设备的名称和主要作用。

2)在图中标明各网络设备之间的高层通信协议。

2.软交换设备还有哪些称呼?实验平台系统中的EIX设备担当哪些功能角色?
3.软交换系统和程控交换系统有何区别?软交换系统具有哪些优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