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美女西施的悲惨下场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梗概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梗概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悲剧故事,这些故事或许曾经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但它们所蕴含的悲情和悲壮却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灵。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历史上十大悲剧故事的梗概,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悲壮的历史篇章。
1. 西施沉鱼。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貌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然而,她的美貌最终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沉沦。
当时的吴王夫差为了追求西施,将国家大权交给了权臣伍子胥,结果导致了吴国的灭亡。
西施沉鱼,便是这场悲剧的标志。
2.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中国古代最盛世之一,然而,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却饱受家族悲剧的折磨。
他的两位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因争夺皇位而相互残杀,最终导致了唐太宗心力交瘁,悲痛欲绝。
3. 岳飞被害。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他以忠诚和爱国精神闻名于世。
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斗争,岳飞被奸臣所害,最终被处以冤死的命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4. 秦桧灭宋。
宋朝的灭亡,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极为悲惨的事件。
而秦桧作为南宋的宰相,他的奸诈和谋略导致了南宋的覆灭,这场悲剧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痛。
5. 杨贵妃的沉沦。
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她的美丽和才情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然而,由于朝廷的尔虞我诈和杨贵妃的私情纠葛,最终导致了唐玄宗的政治危机和杨贵妃的悲惨结局。
6. 曹操与刘备。
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政治家和军事家。
然而,由于争夺天下的野心和政治斗争的残酷,最终导致了曹操与刘备的悲剧结局,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永远无法抹去的痛楚。
7. 秦始皇的暴政。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他的暴政和残忍手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他的统一成就了中国的繁荣,但他的暴政也让无数百姓饱受痛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大悲剧。
8. 宋江的覆灭。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位仗义疾贫的英雄人物,然而,他的覆灭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悲壮的故事。
他的忠义和仁爱最终无法抵挡朝廷的权力和腐败,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春秋战国四大美女结局 西施一人晚年善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春秋战国四大美女结局西施一人晚年善终
导语:褒姒,褒人所献,姓姒,所以称褒姒,西周末期人,周幽王第二任王后,周平王的后母。
公元前779年,西周攻打褒国,褒国不敌兵败,献出褒姒投
褒姒,褒人所献,姓姒,所以称褒姒,西周末期人,周幽王第二任王后,周平王的后母。
公元前779年,西周攻打褒国,褒国不敌兵败,献出褒姒投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次
年褒姒生下儿子姬伯服,周幽王更是宠爱万分,竟废除原王后申后以及原太子姬宜臼(后来的周平王),立褒姒母子为王后和太子。
这样引起了大臣及王公贵族的不满,申后的父亲申候对周幽王不满,为了让外孙重登太子之位,联络了方国鄫国,西方犬戎族,里应外合攻入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原太子姬宜臼在大臣们的扶持下,登基王位,即位东周的周平王。
“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来源于褒姒。
褒姒平常不爱笑,周幽王为了让她笑使出各种办法都没成功,有一次周幽王无意中点燃烽火台,各诸侯都率兵匆忙赶来支援,可当来到城下时没看到任何敌人,褒姒看到诸侯们惊慌失措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
周幽王看到褒姒笑了,非常开心,于是多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慢慢的诸侯们不肯再来。
直到后来申候联合缯国、犬戎族攻打镐京,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台,没有诸侯前来救援,致使西周灭亡。
因此有古语说:褒姒一笑千金,一方霸业失手。
镐京城破后,周幽王被杀,褒姒被犬戎掠走,不知所踪。
骊姬,或称丽姬,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国君主奚齐的母亲,人称“一代妖姬”。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有一个大缺陷

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有一个大缺陷说到古代美女,信任大家肯定会想起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吧。
其实,西施原名叫施夷光,是越国的美女。
诞生于春秋末期,而由于她的漂亮是天生的,在当时基本无人能敌,故当时她的名字就是美的代名词。
所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就是特地用来形容西施的美貌的。
而这也是西施浣纱时候的经典写照。
而西施在四大美人中,是位居榜首的。
而当时,越国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为了复国,西施却在国难之际,忍辱负重,舍身救国,将自己献给了吴王,当了吴王的爱妃,暗中扰乱吴后宫,扶持越国完成复国霸业。
而西施的名字其实有一段由来。
由于其诞生于夷光,居住在西村,故名被称为西施。
而西施的父亲是一个柴夫,特地卖柴的,母亲从事浣纱,因此,西施也常在溪浣纱。
而其浣纱时的姿势常被史书记载,西施在河边浣纱,清亮的河水倒影着她的倩影,使她看起来更加漂亮动人,而在这时候,河中的鱼观察她的倒影,却由于被她吸引遗忘了游泳,故沉入了水里,这就是所谓的“沉鱼”。
据说,当年西施是在越国美女排行榜中位列第一的,而当年选美进城途中,由于老百姓都想一睹西施的美貌,大家都争相围观,因此交通一度拥堵。
而护送西施进城的相国,当时灵机一动,于是叫西施干脆住在进路旁边的旅社小楼里,然后张贴榜单,如想见美女,请付1文钱。
而告示一出,果真不失所望,全城都轰动了。
个个都付钱观看,队伍排得长长的。
几天后,范相国就捞得一笔了。
这范相国,果真有经济头脑。
但具有“沉鱼”之称的西施,其实也有一个缺陷。
虽然其容貌美不行说,但她却拥有一双大脚,而且比一般人的要大。
为了掩盖这个缺点,而本身她特别喜爱跳舞,因此西施经常穿上长裙遮掩。
为此,她还特意为自己制作了一双木屐,而这木屐是比其他鞋子高出一块,类似现在我们的高跟鞋,这样一来,不止把她脚大的缺点掩盖了,走起路来也左右摇摆,加上长裙裙摆的摇摆,令西施看起来更加婀娜多姿了。
这是西施聪慧的地方。
而西施的聪慧和她的报国之心连在一起,更加是完善。
四大美女西施是怎么死的

四大美女西施是怎么死的西施,是越国人,生活在春秋末年,并且在古代历史上被称为四大美女之一,那么西施怎么死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西施怎么死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西施之死西施即为施夷光,家是住在当时的西村,所以又被大家叫为西施。
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是当时越国的一个美人。
她当时被当做政治牺牲品,也就是越国向吴国求和的礼物带到了吴国。
在吴国差不多生活了10年。
后来吴王荒淫不务政事,时机成熟,越王反击,一举打败吴国,重新夺回越国。
自古以来对于西施死的原因,有许许多多的说法。
有人说,西施在助越国灭了吴国之后,虽然感到自己完成了对于越国的使命,但是另一个方面来说,吴王对她的真情实意,让她感觉自己对不起吴王,一种纠结矛盾的心理,造成她羞愧难当,无法解脱。
最后,西施自缢而死。
还有一种说法存留于民间,说是吴国被灭了之后,吴人把亡国的仇恨全部发泄于西施。
他们一帮人气势汹汹,用锦缎把西施一层一层的包裹住,让她无法动弹。
而后,将西施扛起扔入了扬子江。
任其如何呼喊,都不顾,最后西施沉入扬子江的江心而死。
后来又有书籍称,扬子江出产美人鱼,又被叫做西施鱼,一天之内这种鱼可以改变好几种颜色。
据说西施鱼的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妇女吃了之后,可以增加自己的美貌。
据说这种鱼就是西施被沉入扬子江江心死后幻化而成的鱼。
另一种说法是越王恩将仇报。
他虽然知道西施在灭吴国中有功,但是为了红颜祸水,怕西施殃及越国,故将西施抛江而死。
西施的生肖西施的原名叫做施夷光,因为家住在西村,所以大家一般都叫她西施。
西施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美人,她天生丽质,几乎就是美的代名词。
西施出生的地方是在浙江省绍兴市的诸暨,在那里的一个苎萝村。
苎萝村分为东西两个村,西施在西村。
西施姓施,当时一般施姓的后裔大多生活在浣纱溪畔的自然村落。
西施的父亲是一个靠卖柴为身的老实人,她的母亲是以浣纱作为生计的。
所以西施自然从小跟随母亲在溪边浣纱,所以西施又被称作浣纱女。
根据史书《吴越春秋》记载,西施10岁的时候是公元前494年,那么可以推算出她出生的时间是公元前504年,然后吴国灭亡的时候,西施当时是31岁,也就是公元前473年的时候,那么由此可以推算出西施的生肖是属狗的。
历史上四大美女的结局如何?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上四⼤美⼥的结局如何?⼀个⽐⼀个惨沉鱼、落雁、闭⽉、羞花,指的是我国古代流传已久的“四⼤美⼥”: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环。
除了貂蝉只在民间故事中记载外,其他三位均在正史中有载。
但是,四⼤美⼥的结局,却鲜有⽂献记载。
那么,她们的结局到底如何呢?⼀、“沉鱼”西施西施,四⼤美⼥之⾸,传说西施在河边洗⾐服,把河⾥的鱼都迷得神魂颠倒,定住了,⼀条条沉⼊到⽔底,因此得名“沉鱼”。
西施出⽣于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为了帮助越王勾践复仇,来到吴国蛊惑吴王,靠“美⼈计”让勾践⼤仇得报。
不过,正史中没有记载西施的归宿,在民间史料中,有说她被吴国沉⼊了江底,有说她⾃缢,也有说她隐居。
最后成为了千古之谜。
⼆、“落雁”王昭君⼀提到王昭君,就会让⼈想到“昭君出塞”。
王昭君本是西汉元帝的宫⼥,姿⾊出众,但因为得罪了宫廷画师⽑延寿,便被他画得姿⾊平平。
汉元帝因为⼀般是先看画上的宫⼥,再决定侍寝,所以王昭君⼀直不被皇帝宠幸。
当时的⼤汉屡受匈奴威胁,为了缓和两国的⽭盾,汉元帝要找⼈与匈奴和亲,王昭君眼看在宫中⽆出头之⽇,便⾃告奋勇报了名。
在汉元帝召见王昭君,为她送⾏时,才发现王昭君是位绝⾊⼤美⼥。
但覆⽔难收,王昭君还是不远万⾥,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但红颜命苦,呼韩邪单于没两年就病故了。
根据当地的习俗,王昭君⼜嫁给了单于的⼉⼦。
再后来,单于的⼉⼦也死了,王昭君开始寡居,⼀直到病逝,也没能回到⼤汉。
三、“闭⽉”貂蝉貂蝉在正史中并⽆记载,之所以名⽓这么⼤是因为《三国演义》(《三国志平话》)。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是第⼀美⼈。
如果是在现代社会,可能是顶级流量的明星。
但是在⼩说的世界⾥,貂蝉命运悲惨,在阴谋阳谋的推动下,曾委⾝董卓、吕布。
在吕布死后,貂蝉被曹操占有,不过最后的结局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交代。
⼀说被曹操强占,貂蝉不从,⾃杀;⼀说貂蝉被曹操送给了关⽻,关⽻认为貂蝉红颜祸⽔,直接将其斩杀。
四、“羞花”杨贵妃杨贵妃是唐朝⼈,所以是四⼤美⼥⾥⾯最“年轻”的,也是在正史中记载相对较多的。
历史上的四大美女最终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四大美女是指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她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因为她们的美貌和智慧而被后世人们传颂不衰。
这四位美女最终都是怎么死的呢?西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美女,她被誉为“天下第一美人”。
据说,她的美貌不仅能够倾倒众生,还能够驱赶蚊虫。
西施的美貌也给她带来了不幸。
当时,吴国的国君夫差为了追求西施,不顾国家大事,导致吴国遭受了惨败。
最终,夫差将西施赶出宫门,西施绝望之下自缢而死。
王昭君是汉朝时期的一个美女,她被誉为“国色天香”。
据说,她的美貌不仅能够倾倒万千男子,还能够让鸟兽失声。
王昭君的美貌也给她带来了不幸。
当时,匈奴的国君单于为了追求王昭君,不惜以千里之地换取她的归来。
最终,王昭君被迫离开故乡,跟随单于生活,最终在异乡病逝。
貂蝉是三国时期的一个美女,她被誉为“闭月羞花”。
据说,她的美貌不仅能够倾倒众生,还能够让鬼神失魂。
貂蝉的美貌也给她带来了不幸。
当时,曹操为了追求貂蝉,不惜放弃了自己的妻子。
最终,貂蝉被迫背叛自己的心意,成为了曹操的情妇。
后来,曹操死后,貂蝉也在悲伤中离世。
杨玉环是唐朝时期的一个美女,她被誉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据说,她的美貌不仅能够倾倒万千男子,还能够让天上的仙女自惭形秽。
杨玉环的美貌也给她带来了不幸。
当时,唐玄宗为了追求杨玉环,不惜放弃了自己的妃子。
最终,唐玄宗的行为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最终,杨玉环在乱军中惨遭杀害。
通过对历史上四大美女的生死经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美貌虽然可以让人们倾倒,但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幸。
这告诉我们,不要只看重外表,更要注重内在的品质和才华。
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为了追求美貌而做出不负责任的决定,否则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历史上的四大美女虽然都拥有绝世的美貌,但最终都遭受了不幸的命运。
这告诉我们,美貌虽然重要,但内在的品质和才华同样重要。
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不要只看重外表,这样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历史趣谈揭秘史上六大未解谜案 西施的生死之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史上六大未解谜案西施的生死之谜导语:1 西施的生死之谜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
而做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
有人1.西施的生死之谜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
而做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
有人说被勾践沉江,《墨子·亲士》篇就说:“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
”《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
”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
“鸱夷”,就是皮袋。
在后人的诗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
”这说明在唐代,人们是认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说法的。
这与上述记载相同。
而民间传说较多的是被越国大夫范蠡暗暗接走。
《越绝书》却如此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而在《史记》这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里,尽管有范蠡的详尽记载,却找不到有关西施的只言片语,难解的谜团让人倍感缺憾。
又有人说被仇恨的吴国人民乱棍打死,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2.老子的出关之谜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着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着五千言《道德经》。
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
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则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
有人说出散关,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
生活常识分享。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西施生死之谜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西施⽣死之谜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般称其为西施,后⼈尊称其“西⼦“。
春秋末期出⽣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幼随母浣纱江边,故⼜称“浣纱⼥”。
她天⽣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和代名词。
下⾯⼩编给⼤家讲⼀讲上下五千年的故事-西施⽣死之谜。
西施⽣死之谜 她,有沉鱼落雁之美;她,⼀个柔弱⼥⼦,在⼤敌当前之时,为了国家的前途,肩挑⼤任。
她,就是西施。
作为贫民之⼥,她何以赢得吴王的宠爱?国泰民安之时,她的处境⼜将如何? 危难之间担⼤任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本姓施,名夷光,因家居村落的西边,⽽得西施之称。
西施出⾝寒微,⽗亲卖柴,母亲给别⼈浣纱。
西施天⽣丽质,传说西施⼩时候常随母亲到江边浣纱,江中鱼⼉见到她的容貌会因羞愧⽽沉落,因此,西施便有了“沉鱼之貌”的美誉。
西施所处的时代正逢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表⾯上对夫差俯⾸称⾂,暗地⾥却计划如何反败为胜。
欲亡⼀国,先痹其君。
只要让⼀国之君远贤⾂,不问朝政,这个国家就会不取⾃亡。
只不过如何让夫差不思朝政,这还需要作番思量。
勾践的⾂⼦们经过⼀番商讨,认为没有⽐美⼈计更好的办法,古来红颜皆祸⽔,不管是沉迷妲⼰的商纣王,还是躲在褒姒温柔乡⾥的周幽王,都是因⾊误国。
此时的夫差早已在胜利中得意忘形,⾝边只要再多个百媚千娇的美⼈,就更加容易忘乎所以。
于是,勾践命⼈在民间⼴搜美⼥。
西施之貌如同沙中之⾦,⽆论如何也遮盖不了她的光芒。
顺理成章,这位⼿⽆缚鸡之⼒的美貌⼥⼦,成了担当勾践复国梦想的重要⼈物。
勾践找到西施后,不惜重⾦请⼈教她歌舞,培养她⾼贵⽽魅惑的⽓质。
三年之后,西施出落得婀娜多姿,妩媚妖冶,勾⼈⼼魄。
勾践不失时机地让夫差看到了西施,⼀切顺利,夫差在看到西施的第⼀眼便萌⽣爱意,打算迎娶西施为妃。
西施的归宿 传说,吴王夫差派宫⼥带着龙凤宝镜和锦缎丽服到边境去迎西施,请她更⾐时,她因眷恋故乡,说道:“我多么希望故乡的清⽔为我照镜,故乡的青叶为我梳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第一美女西施的悲惨下场说吴越争霸,不可不提西施;说勾践从奴仆到霸主的曲折而又辉煌的奋斗史,也不可不提西施。
这倒不是西施为勾践灭吴献上了什么锦囊妙计或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是因她乃勾践实施文种亡吴九术中的一件重要工具,并且是个名满天下,流芳百世的绝色美女。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而西施又名列四美之首。
其实,这四个姑娘,既未留下照片,也未留下画家写真,别说她们美到什么程度,连鼻子眼睛嘴巴是啥样儿,都没谁见过。
咱们对这几位美女的认识,全靠后世文人墨客的文字描写,或一些画家凭借自己的想象所作的四美肖像。
西施等人之美,其实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成为一个中国人公认的美的名牌。
桑榆先生以为,这四位超级美女之所以艳名百代不衰,皆因其卷入了国内外政治斗争的漩涡,并且上了帝王老爷或乱世枭雄的床也,而其美貌,却不一定就是古代之前四名。
读者阁下试想,王昭君若不是被汉元帝误当作一般宫女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成为汉朝缓和国际关系的一枚棋子,很可能默默无闻,老死宫中;杨玉环嫁给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李瑁之后,若不是被公爹横刀夺爱,又与安禄山有一腿,且于安史之乱爆发后被缢死于马嵬坡,恐怕也不会有多高的知名度;西施姑娘若不是被范蠡发现,仍然在小山村中靠浣纱度日,恐怕只能嫁给一个山里小伙终其一生。
至于貂蝉,是和西施一样不见于正史的人物,若不是与三国英雄吕布闹上了恋爱,恐怕只是汉宫中的一名宫女或董卓的一名侍婢,最后无名而终。
中国几千年来,美女何其多哉,而因时乖运骞终被埋没者又何其多哉!可见,她们的千年不衰的艳名,并非仅靠超绝当代的美色博得。
西施未被儒家学派或冬烘文人列入施妺喜、妲己等祸水的行列,实在是天大的幸运。
施妺喜与妲己,都是被是帝王老爷抢去,当作纵淫泄欲的工具,她们在未上桀王和纣王的龙床之前,并未有谁向她们托付什么复仇救国的使命。
再说,夏王朝并非被施妺喜的祖国所灭,而是被诸侯国商国所灭;商王朝也并非被妲己的祖国所灭,而是被诸侯国周国所灭,因此推翻暴政,创立新朝,或复仇灭敌的功劳,她们一点也沾不上光。
而西施则不同,只因吴国终被越国所灭,而且西施是被越国派往吴国的,她肩负着让吴王夫差荒淫腐败沉湎色欲与刺探吴国政治军事机密的光荣使命,因此,被后世赞之为巾帼英雄、爱国女杰……然而,若勾践复仇并未成功,吴国乃为晋、齐、鲁、楚等国所灭,西施恐怕就不会有上述美名,而很可能被正统史学家、文学家打入“祸水”的行列。
西施入吴后,夫差被她迷得神魂颠倒,春秋宿姑苏台,冬夏宿馆娃宫,整天与西施玩花赏月,鸣琴赋诗。
灵岩山上有一眼清泉,夫差常让西施对泉水梳妆,他亲为美人梳理秀发,想那为西施梳理秀发的镜头,恐怕与周润发、刘德华做的“百年润发”洗发膏的广告相似。
他又与西施泛舟采莲,或乘画船出游,或骑马打猎,总之沉醉于美色,以姑苏台、馆娃宫为家,把国家大事丢在脑后。
伍子胥求见,往往被拒之门外,惟太宰伯嚭常侍左右。
因此他所能听到的,皆阿谀奉承之声。
无数史例证明,大家伙一旦到此地步,也就离垮台不远矣。
西施既然与夫差形影不离,对于吴国的政治斗争、军事机密,也就无所不知,且伺机向越国传递她所得到的情报,以致被今天一些精于考证的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头号色情间谍。
她挑拨吴国的君臣关系,特别是夫差与伍子胥的关系,只要稍微吹一吹枕头风,杀伤力比伯嚭说上一大堆谗言谮语不知大上多少倍。
夫差赐剑令伍子胥自杀,恐怕也少不了她一份功劳。
勾践的大军能长驱直入,直抵吴国都城,让夫差无还手之力,与西施小姐把夫差迷得晕头转向荒废军政密切相关。
因此可以说,西施是勾践灭吴雪耻的功臣之一。
明代西施祠有楹联云:“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
”便是对西施在越国灭吴中的功劳的肯定。
然而,当勾践灭了吴国,夫差被逼自杀之后,西施这位中国古代第一美女,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而她的下场,比文种还要悲惨。
西施的英雄事迹或曰传奇经历,正史不载,故越国灭吴后,西施的下落,只能从其他史籍中寻得踪迹:《墨子·亲士》称:“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吴越春秋·佚文》称:“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吴地记》称:“(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
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
《越绝书》称:‘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东周列国志》称:“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
越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桑榆先生将五部书按作者所处时代顺序,集中排列,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
四部书中,唯唐人陆广微所著《吴地记》,说西施随范蠡私奔,后世文人也据此写出了许多戏剧、小说,或影视剧,说范蠡初识西施,两人就动了情矣;或说勾践为了使西施能够身在吴国心在越,时刻不忘为国复仇的神圣使命,特地将她许配给范蠡,以栓住她的芳心。
如此一来,吴国灭亡后,西施与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也就成了一个才子与佳人的爱情故事,并且有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也是景仰英雄爱慕美人的大众所最愿意看到的喜剧。
然而,《吴地记》这段文字却经不起推敲。
吴越两国的首都,相距仅数百里,范蠡奉勾践之命,送西施入吴,竟然走了三年,并且在途中生下一子,而且在孩子长到一岁能说话时,才走到嘉兴县南一百里处。
若如此,范蠡岂不拿国家大事当儿戏?生过孩子的西施是否还有把夫差迷倒的魅力?范蠡回国如何向勾践复命?而“西施灭吴后,复归范蠡……”一语,也不见于《越绝书》,作者不过是假托此书,编自己的故事。
可见作者是根据民间传说,一厢情愿地解释“语儿亭”这一地名的来历而已。
《史记》与《吴越春秋》均称,范蠡出逃时连妻子都未带走,若他却带着西施“同泛五湖而去”,也未免太不近情理。
其余三书,都称西施沉江而死,只是凶手将她沉江的手段有所不同。
东汉范晔所著《吴越春秋》称:“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去。
”鸱夷,是皮革制成的口袋。
当年夫差派人送属镂剑,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于自刎之前对执友说:“我死后,你一定要在我坟头种上梓树,等树长大后好做棺材;再挖出我的双眼,挂在吴都东门上,我要看着越人入都灭吴!”夫差闻之大怒,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袋,投入江中,拍掌笑曰:“这下你可就什么都看不到啦!”越国处死西施的手段,与其相似,也是将她装入皮袋,投入江中,令其在江涛中漂流直到沉没。
至于是将她缢死后装进皮袋,还是活活塞进皮袋投入江中,范晔未作交代。
西施既是绝色美女,又是越国灭吴的功臣,没有勾践之命,越国的文臣武将是不敢随便将其处死的。
勾践为何要处死西施?也许是因他觉得为达到复仇目的而使用美人计,过于下作,要杀人灭口;也许是因为本国的绝代佳人被夫差占有,而自己却不能享受,心怀嫉妒;也许是西施知道吴越之间的秘密太多,不杀恐留后患;也许是范蠡与西施确有旧情,灭吴后,西施将重新回到范蠡的怀抱,勾践觉得作为一国之君,自己得不到的,他人也别想得到……总之,无论是何原因,西施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再留着她,说不定会再惹祸端。
范蠡出逃后,改名为“鸱夷子皮”,他取如此古怪的名字,很可能与西施在关,他或许是要以此名表示对西施的怀念,或许是要以此名来牢记勾践的卑鄙与残忍,牢记勾践杀其所爱的仇恨。
清代蔡元放所著《东周列国志》的记述,就不仅仅是处死西施的手段,而是蕴含着令人想象的故事情节了。
勾践早在范蠡将西施从苎萝山载回都城时,就垂涎她的美色,但为了雪耻灭吴,只好强忍色欲,让夫差那小子占便宜啦。
而吴国已灭,夫差已死,大仇已报,也就可以大张旗鼓地把美女接回来,供自己享受。
假设西施被送往吴国时十八岁,接回时不过三十八岁。
西施身为吴国王后,整天喝各种滋补养颜的高级口服液、使用各种美白去皱的高级化妆品,一定保养得很好,美色不减当年。
反正西施既是越国派往吴国做地下工作的爱国女青年,又是越国的战利品,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把她接回祖国。
然而,勾践有了新宠,而且是闻名天下的美女,那滋味固然很美,王后大人却受不了也。
你勾践在吴国养马尝粪时,我跟着你受罪;你回国后卧薪尝胆,整天为报仇废寝忘食,我跟着你吃苦,现在胜利了,你却把我丢在一旁,我岂能容你胡来。
但她怨归怨,恨归恨,毕竟不敢把勾践怎么样——在国君头上动土,那是找死,于是她便把一双妒眼盯上了西施女士,趁勾践出国参加诸侯高峰会议,或率群臣在国内视察时,暗中派人把西施骗出来,把她的娇躯绑上石头,将她沉于江中。
她怕干掉了老公的心头肉,以后不好交待,便打出爱国的旗号,发表告老公及满朝文武书:“这种亡国的祸水,还留着她干啥?”她一把干掉情敌的行动上升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不但勾践先生干瞪眼,满朝文武也干瞪眼矣。
呜呼,从古至今,以爱国或革命的名义公报私仇者,何其多哉!而谁若一祭起爱国或革命的法宝,即使干出再残忍下流的勾当,都没人敢说个不字。
《东周列国志》毕竟是历史演义,蔡元放先生又是清朝人,居战国时代太远,所述故事虽然顺理成章,但西施是否被勾践的太太所杀,却缺乏有力的史证。
而墨翟先生则生活于战国末期,勾践灭吴后数年,又把国都迁至琅邪(今山东省诸城市),墨翟先生对吴越争霸的历史应有很多的了解,书中所言,更有权威性。
他将西施之死与比干、孟贲、吴起并列,以证他们都是因为自己过人的美德、才干、长处而死,而西施的惨死,是因其美貌所致。
文种死后,勾践为了做表面文章,还为他造了高规格的巨墓,而西施却被沉于江中,死不见尸,连她为之献身效命的祖国的一抔黄土都不占有,因此她的下场,比文种更加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