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填写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具体填法,以及用简单方式的核对方法(中税网)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具体填法,以及用简单方式的核对方法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具体填法,以及用简单方式的核对方法专家回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
调整时总体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
内容及填列方法(1)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
本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记入当期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减少了净利润,但实际上并未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因此,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将其加回到净利润中,若恢复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应从净利润中将其扣除。
本项目可根据“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2)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有的计入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有的计入制造费用。
计入期间费用部分已列入了利润表,计入制造费用部分则可能通过销售成本列入利润表,也可能形成企业的存货。
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并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
当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包含在存货中时,虽然未影响净利润,但是增加了存货,这里也将其加回,然后在“存货的减少( 减: 增加)”项目中再将其以相同净额扣除,形成自动平衡。
本项目可根据“累计折旧”、“累计折耗”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填列,或根据有关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中的折旧费计算填列。
(3)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摊销时,有的计入管理费用,有的计入制造费用,计入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计入制造费用部分则可能通过销售成本列入利润表,也可能增加期末存货,调整思路同“固定资产折旧”,均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
现金流量表补充材料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编制方法一、以净利润为基础的编制原理补充资料中的“净利润”项目来自利润表,该表的净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理计算得出的。
而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则要求以净利润为基础,根据“收付实现制” 原理,增减有关项目后求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为此,需要对利润表中的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投资筹资活动的收入、成本费用等予以剔除。
如:(1) 其他业务中的固定资产出租的收入和成本费用;(2)投资收益和损失;(3) 财务费用中的筹资活动的利息支出、购置进口设备和外币借款中产生的汇兑收益和损失,以及期末所持外币现金因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汇兑损益;(4) 营业外收支中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及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和损失等等。
经过以上调整后,利润表中的收支项目均属于经营活动范畴。
在此基础上再将利润表中的经营活动事项从“权责发生制”调整为“收付实现制” ,如提取的财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长期资产的摊销等,虽已记入成本费用,但没有付现,所以要调增净利润,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二、各项目具体编制方法1、“净利润”项目:根据利润表中列示的净利润数额直接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根据提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入有关费用并减少利润的数额填列。
如资产市价上扬,冲减已提减值准备减少“管理费用”时,则以扣除冲减数填列。
又如本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共30000 元,同时冲减上期已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00 元,则该项目应填为20000 元。
3、“固定资产折旧”项目,根据“累计折旧”科目贷方当期提取、直接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而减少了利润的数额填列,不包括因固定资产盘盈、接受捐赠、投资收回和评估增值时增加的“累计折旧” 科目贷方发生额,也不扣除盘亏、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和评估减值时冲减的“累计折旧”科目借方发生额。
4、“无形资产摊销”项目,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贷方发生额、每月摊销计入“管理费用”减少了利润的数额填列,不包括处置无形资产时的贷方减少额。
现金流量表补充 项目的内容及填列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项目的内容及填列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实际上是以间接法编制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间接法是以净利润为出发点,通过对若干项目的调整,最终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其基本原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
对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影响净利润的业务,一般应通过调整"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确定,此类业务涉及的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两类业务。
如无形资产摊销业务,应调整"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账户;对与净利润无关但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业务,应通过调整"经营性流动性类"账户本身的发生额确定。
如收回客户前欠账款业务,应分析调整"应收账款"账户的发生额确定。
具体项目内容说明如下:(1)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本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记入当期的利润表中的"损益类"项目。
但实际上并未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因此,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将其加回到净利润中,若恢复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应从净利润中将其扣除。
?(2)固定资产折旧?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有的计入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有的计入制造费用。
计入期间费用部分已列入了利润表,计入制造费用部分则可能通过销售成本列入利润表,也可能形成企业的存货。
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并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
当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包含在存货中时,虽然未影响净利润,但是增加了存货,这里也将其加回,然后在"存货的减少(减:增加)项目中在将其相同净额扣除,形成自动平衡。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编制

• 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 量时,需要予以加回。 • 该项目可以根据“累计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 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 主要的原因是该项目属于投资活动产生 的损益,所以应该剔除。如为损失,应 当加回;如为收益,应当扣除。本项目 可根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等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 列。 • 例1:2008年度,甲企业处置设备一台, 原价18万元,累计折旧11万元,受到现 金8万元。 9
18
• 10、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减 少) • 如果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使计入所 得税费用的金额大于当期应交的所 得税金额,其差额没有发生现金流 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扣除, 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 量时,应当加回。
19
• 如果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使计入所得税 费用的金额小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额, 其差额没有发生现金流入,但在计算净 利润时已经包括在内,在将净利润调节 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 本项目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 税负债”项目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附注
一、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编制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包括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 量;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 资活动;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变动情况等 项目。
1
(一)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 流量 1、资产减值准备 包括: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 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 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 减值准备、工程物质减值准备、生 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 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
14
• 8、投资损失(减收益) • 企业发生的投资损益,属于投资活 动产生的损益,所以,需要剔除。 如为净损失,应当加回;如为净收 益,应当扣除(-)。本项目可根 据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目的数 字填列。如为投资收益,以“-” 号填列。
现金流量表填列方法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2.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编制方法有哪些

现⾦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编制⽅法有哪些现⾦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所表达的是在⼀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或每季)内,⼀家机构的现⾦(包含银⾏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形。
下⾯店铺⼩编就带⼤家去了解⼀下现⾦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编制⽅法。
⼀、以净利润为基础的编制原理补充资料中的“净利润”项⽬来⾃利润表,该表的净利润是根据“权责发⽣制”原理计算得出的。
⽽现⾦流量表补充资料则要求以净利润为基础,根据“收付实现制”原理,增减有关项⽬后求得“经营活动产⽣的现⾦流量净额”。
为此,需要对利润表中的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投资筹资活动的收⼊、成本费⽤等予以剔除。
如:(1)其他业务中的固定资产出租的收⼊和成本费⽤;(2)投资收益和损失;(3)财务费⽤中的筹资活动的利息⽀出、购置进⼝设备和外币借款中产⽣的汇兑收益和损失,以及期末所持外币现⾦因汇率变动⽽发⽣的汇兑损益;(4)营业外收⽀中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及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和损失等等。
经过以上调整后,利润表中的收⽀项⽬均属于经营活动范畴。
在此基础上再将利润表中的经营活动事项从“权责发⽣制”调整为“收付实现制”,如提取的财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和⽆形资产、长期资产的摊销等,虽已记⼊成本费⽤,但没有付现,所以要调增净利润,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的现⾦流量净额”。
⼆、各项⽬具体编制⽅法1、“净利润”项⽬,根据利润表中列⽰的净利润数额直接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根据提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有关费⽤并减少利润的数额填列。
如资产市价上扬,冲减已提减值准备减少“管理费⽤”时,则以扣除冲减数填列。
⼜如本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共30000元,同时冲减上期已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00元,则该项⽬应填为20000元。
3、“固定资产折旧”项⽬,根据“累计折旧”科⽬贷⽅当期提取、直接计⼊“制造费⽤”、“管理费⽤”⽽减少了利润的数额填列,不包括因固定资产盘盈、接受捐赠、投资收回和评估增值时增加的“累计折旧”科⽬贷⽅发⽣额,也不扣除盘亏、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和评估减值时冲减的“累计折旧”科⽬借⽅发⽣额。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如何填

本文由梦想会计学院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抓紧了!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如何填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的规定,现金流量表的基本部分要采用直接法,即以现金流入、流出的主要类别列示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现金流量。
同时要求采用间接法,以净利润作为起点,将其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并与现金流量表基本部分的同一指标核对相符,这一部分的列报内容称之为补充资料。
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
一、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调节内容以净利润作为起点,将其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其调节内容共15个项目,可以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与净利润有关,但不涉及现金流的项目;第二类是与净利润有关,不涉及经营活动现金流,而是涉及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的项目;第三类是与净利润无关,但涉及经营活动现金流的项目。
第一类:与净利润有关,但不涉及现金流的项目。
这类项目是因为计算基础不同而进行的调节。
计算净利润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时则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这就需要在净利润的基础上扣除没有流人现金的收入,加回没有流出现金的成本、费用和损失。
属于这一类的调节项目有: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存货等11项。
第二类:与净利润有关,不涉及经营活动现金流,而是涉及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的项目。
这是因为计算口径不同而进行的调节。
净利润的形成不仅包括经营活动,而且包括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如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和发生的利息支出都是形成净利润1。
现金流量表的填写

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2.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格式及其填写企业应当采用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准则应用指南列示的现金流量表附注披露格式(具体格式参见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适用于一般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各类企业。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包括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变动情况等项目。
(一)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l.资产减值准备这里所指的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物性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
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在利润表中,属于利润的减除项目,但没有发生现金流出。
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
本项目可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2.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有的包括在管理费用中,有的包括在制造费用中。
计入管理费用中的部分,作为期间费用在计算净利润时从中扣除,但没有发生现金流出,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加回。
计入制造费用中的已经变现的部分,在计算净利润时通过销售成本予以扣除,但没有发生现金流出;计入制造费用中的没有变现的部分,既不涉及现金收支,也不影响企业当期净利润。
由于在调节存货时,已经从中扣除,在此处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加回。
同理,企业计提的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也需要予以加回。
本项目可根据“累计折旧”、“累计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例1:20×7年度,甲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金额200 000元,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
3.无形资产摊销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摊销时,计入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时,有的计入管理费用,有的计入营业费用,有的计入制造费用。
计入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和计入制造费用中的已变现的部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从中扣除,但没有发生现金流出;计入制造费用中的没有变现的部分,在调节存货时已经从中扣除,但不涉及现金收支,所以,在此处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加回。
这个项目可根据“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例2:20×7年度,甲企业计提了无形资产摊销5 000元,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
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发生的损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剔除。
如为损失,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如为收益,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本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收人”、“营业外支出”等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如为净收益,以“-”号填列。
例3:20×7年度,甲企业处置设备一台,原价180 000元,累计已提折旧110 000元,收到现金80 000元,产生处置收益10 000元[80 000-(180 000-110 000)]。
处置固定资产的收益10 000元,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5.固定资产报废损失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报废损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剔除。
同样,投资性房地产发生报废、毁损而产生的损失,也需要予以剔除。
如为净损失,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如为净收益,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本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等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例4:20×7年度,甲企业盘亏机器一台,原价130 000元,已提折旧120 000元;报废汽车一辆,原价180 000元,已提折旧110 000元;共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损失为80 000元[(130 000-120 000)+(180 000-110 000)]。
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损失80 000元,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
6.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反映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衍生工具、套期等业务中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企业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常与企业的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有关,而且并不影响企业当期的现金流量。
为此,应当将其从净利润中剔除。
本项目可以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如为持有损失,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如为持有利得,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例5:20×6年12月31日,甲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0万元,20×7年度未发生投资性房地产的增减变动,20×7年12月31日,该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5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万元。
这5万元的资产持有利得,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7.财务费用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中不属于经营活动的部分,应当将其从净利润中剔除。
本项目可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收益,以“-”号填列。
例6:20×7年度,甲企业共发生财务费用350 000元,其中属于经营活动的为50 000元,属于筹资活动的为300 000元。
属于筹资活动的财务费用300 000元,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
在实务中,企业的“财务费用”明细账一般是按费用项目设置的,为了编制现金流量表,企业可在此基础上,再按“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分设明细分类账。
每一笔财务费用发生时,即将其归入“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或“投资活动”中。
8.投资损失(减:收益)企业发生的投资损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剔除。
如为净损失,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如为净收益,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本项目可根据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目的数字填列;如为投资收益,以“-”号填列。
例7:20×7年度,甲企业发生投资收益230 000元,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将这部分减去。
9.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减:增加)如果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使计入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大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额,其差额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扣除,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
如果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使计入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小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额,二者之间的差额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入,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包括在内,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本项目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例8:20×7年1月1日,甲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5 000元;20×7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14 900元,增加了9 900元,经分析,为该企业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 000元,使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的9 900元,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减。
10.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减少)如果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使计人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大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额,其差额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扣除,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
如果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使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小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额,其差额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入,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包括在内,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本项目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11.存货的减少(减:增加)期末存货比期初存货减少,说明本期生产经营过程耗用的存货有一部分是期初的存货,耗用这部分存货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扣除,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
期末存货比期初存货增加,说明当期购入的存货除耗用外,还剩余了一部分,这部分存货也发生了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没有包括在内,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扣除。
当然,存货的增减变化过程还涉及应付项目,这一因素在“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中考虑。
本项目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期初数、期末数之间的差额填列;期末数大于期初数的差额,以“-”号填列。
如果存货的增减变化过程属于投资活动,如在建工程领用存货,应当将这一因素剔除。
例9:20×7年1月1日,甲企业存货余额为200 000元;20×7年12月31日,存货余额为360 000元;20×7年度,存货增加了160 000元(360 000-200 000)。
存货的增加金额160 000元,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12.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长期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以及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
经营性应收项目期末余额小于经营性应收项目期初余额,说明本期收回的现金大于利润表中所确认的销售收入,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
经营性应收项目期末余额大于经营性应收项目期初余额,说明本期销售收入中有一部分没有收回现金,但是,在计算净利润时这部分销售收入已包括在内,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扣除。
本项目应当根据有关科目的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如为增加,以“-”号填列。
例10:20×7年1月1日,甲企业资料为:净利润为300 000元;应收账款为750 000,元,应收票据为230 000元;20×7年12月31日,甲企业资料为:应收账款950 000元,应收票据为200 000元;20×7年度内,经营性应收项目年末比年初增加了170 000元[(950000-750 000)+(200 000-230 000)]。
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金额170 000元,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