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法
古今民间刺血疗法验方摘录

古今民间刺血疗法验方摘录第一节头颈部疾病的刺血验方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晴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晴,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血出,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骨清凉始见功。
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用芦叶或竹叶搐入鼻内,出血为妙.不愈再针合谷(《针灸大成·玉龙歌》)。
赤眼迎香出血奇,口舌生疮舌下窍.三棱刺血非精卤(舌下两边紫筋)(《医学入门》)。
东坦日: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
盖此经多血少气,故目翳与赤痛从内眦起,刺晴明、攒竹,以宣泄太阳之热(《针灸聚英》)攒竹:两眉头陷中。
《素注》针二分,留六呼,灸三壮。
《铜人》禁灸,针一分,留三呼,泻三吸,徐徐出针。
宣以细三棱针刺之,宣泄热气,三度刺,目大明。
《明堂》宜细三棱针三分出血,灸一壮(《针灸大成》)。
虢太子尸厥,扁鹊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
唐高宗头痛,秦鸣鹤日,宜刺百会出血.武后曰:岂有至尊头上出血之理。
已而之刺,微出血,立愈(《针灸大成》)。
(治喉蛾神方)将病头上看有红点.用外挑破即愈(《良朋汇集》)。
喉痹:觅头上红疙瘩,用针挑破即愈(《串雅外编.针法门》)。
耳尖,以耳翼卷折,取耳尖上。
主治沙眼,眼有翳膜。
灸五壮。
目疾久不愈,眼红肿者可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
耳后静脉出血,治目疾,目赤痛俱效,亦即瘈脉之分枝(《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
赤目。
眼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但刺晴明鱼尾穴,太阳出血病全消(《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太阳二穴,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是穴,治眼红肿及头痛,宜用三棱针出血。
出血之法用帛一条紧缠其项,紫脉即见,刺见血立愈。
又法以手紧扭其领令紫脉见,却于紫脉上刺见血,立愈(《奇效良穴》)。
鼻准穴,在鼻柱尖上,专治鼻上生酒醉风,宜用三棱针出血(《针灸大成》)。
鼻准穴,鼻柱尖上,三棱针出血.治疗鼻上生酒渣风(《针灸输穴索引》)。
喉闭:竹纸渗巴豆令满,作纸捻点灯旋之,以烟熏喉间,即吐恶血而消。
放血疗法(绝妙经验方)

放血疗法我一直在用见效最快的中医刺血疗法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恕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
也叫放血疗法。
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
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
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
一般刺血后再拨罐。
如恕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手法一、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二、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浅到刺血后的反应一、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
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二、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时间一、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二、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刺血的禁忌一、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二、严重的心脏病。
三、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四、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五、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六、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一、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二、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三、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四、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从出血看病法一、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
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二、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临床经验教材中的刺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
放血疗法及放血穴位

放血疗法及放血穴位放血疗法及放血穴位本文转载自实干盛邦《放血疗法及放血穴位》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 ,是用针具刺 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 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放血疗法(一)流行性腮腺炎三棱针疗法,处方分三组。
一组:在耳下腮腺红肿处,上、中分钟,起罐后贴拔毒膏一张。
二组:在耳轮上、中 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一次。
三组:耳背第二条血管放血。
甲状腺机能亢进三棱针疗法:取穴:颈肿块局部。
治疗时患者端米,长10〜20厘米,根据肿物大小选用)向肿块腺体横刺, 快速进针,以恰到对侧壁为宜,进针后不捻针、不提插,迅 速退针至皮下, 再向上下左右刺四针, 深度均恰到对侧壁 (即五针呈锥体形) ,每次拔针切忌偏斜,迅速出针后用消毒棉 断皮下纤维组织,深度 0.3一 0.5 厘米即可,挑了 3 后,外涂以碘酒,敷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次治疗时取 直线上,常规消毒,用三棱针 点刺挤出血,拔火罐10〜20坐稍仰头,用左手固定肿物,右手持三棱针(直径0.9〜2毫球压迫针孔 3 一 5 分钟,以防出血。
每日针刺一次, 7〜10 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休息 3一 7 日(此法也适应于单纯性 甲状腺肿)。
截根疗法:取穴;肺俞、 心俞。
穴位消毒后局 麻,用小刀片切开穴位表皮,刀口长1 厘米,并用三棱针挑4次穴,各穴交替运用,每 7-10 日截根一次。
三叉神经痛皮 肤针疗法取穴一组:颈后,脊椎两侧、耳颞前、颌下,眼或口周围;二组:痛点、耳前、耳下、太阳、鼻区、两手掌、初病者),三棱针放血或用刀片割治,使之出血。
皮肤针疗 脊椎两侧(以颈椎、胸椎 l 一 5 为主)、耳前、罐,以投火或闪火法拔罐 10 分钟左右,或在穴位用皮肤针 刺络后再拨罐, 3 日治疗一次,宜配合其他疗法,此法在炎 指端。
面神经麻痹三棱针 疗法取穴:患侧口腔粘膜(适宜法取穴一组:颞部、眶上、 眶下、颌下;二组:后颈部、耳前、颌下、颞部、眶上孔、 眶下孔,配合谷。
刺络放血疗法大全

刺络放血疗法大全刺络放血疗法大全1.口眼喎斜:足跗上放血。
此症若口内(脸颊之内侧)见青筋亦应放血。
2.眼皮上长疮:后心五、六椎间放血。
3.青春痘:可于后心五、六椎间放血。
4.肥厚性鼻炎:膏肓附近放血。
5.牙痛:原则上如上牙痛则青筋现于小腿外侧,下牙痛则青筋见于足跗。
应用时,但见小腿外侧或足背外侧青筋,便可放血而取效,不必拘泥于上下牙分属之部位。
6.舌下腺发炎:脚背放血。
7.舌闇不能言:尾骶骨放血(尾骶骨见不到青筋,故不必泥之)。
8.高烧哑巴不能言:后背心见有黑青异色处放血。
(此乃小儿高烧之重者;若轻症,但少商、大椎放血即可)。
9.凡打伤、摔伤或被点穴不能言语:五、六椎间放血立解。
10.自高处下坠不语:五、六椎放血(董师曾治一例,放血三次即愈)。
11.后脑痛:尾骶骨放血,或委中见青筋放血亦效。
12.耳后之头部疮瘤:昆仑穴附近放血。
13.中耳炎:三重穴与丘墟附近寻青筋放血。
14.咽喉炎、气喘:尺泽及小腿见青筋放血15.幽门阻塞呕吐:脚背及四-六椎放血。
16.呕吐不止或舌僵硬不适:金津、玉液放血。
17.脊椎扭伤:在伤部放血,或委中、阴陵泉、足跗见青筋处放血。
18.后肩痛、肩胛骨痛、背痛:承山、委中见青筋处放血。
19.各种肝病:解溪上七寸胫骨旁放血。
20.胸口两旁痛闷:解溪上七寸,其下放血。
21.肋膜炎、肺结核:阳陵泉下九寸为肺胃神经通处放血。
22.各种急慢性肠炎:小腿外侧及足跗上见青筋即放血,若无青筋则无效。
此法亦治高血压、十二指肠溃疡。
23.一切心脏心皆:可于五、六椎间及阴阳泉附近放血。
24.急性心脏麻痹:曲泽放血。
25.心脏肥大:膏肓附近放血。
26.心脏病、痔疮,一次轻,多次愈:委中、阴陵泉附近放血(阴陵泉见青筋非心脏即痔疮)。
27.低血压过高:十六椎外开六寸放血。
28.癫痫病:后背见红色血管放血。
29.疔疮类:如手背疔、脚背疔……等…后背五六椎间放血立效。
30.小儿高烧:若委胁部见红点成对出现,即在红点上放血。
民间针灸绝技大全

民间针灸绝技大全民间针灸绝技一、感冒第一方头疼发烧,鼻流清鼻涕或者鼻塞不通。
取穴,大椎。
手法,用毫针捻转进针,剌四至五分深,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半个小时,每天针一次,一般针一次即可痊愈的。
第二方预防流行性感冒取穴,风池,风门,身柱。
手法,针风池穴,进针六分至一寸深,使有酸麻感,留针30分钟,风门,身柱用艾灸五分钟,隔日针灸一次,连续针灸三次。
第三方流行性感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
取穴,风门,陶道。
手法,先将患者风门,陶道穴的皮肤提起,用三棱针刺一、二分深,使出血。
不留针,不灸二、呕吐第一方主治呕吐不止。
取穴:间使双,中脘,足三里双。
手法:用毫针刺间使穴,向上斜方进针一寸,中脘穴直刺一寸,足三里穴向下方斜刺一寸,用捻针,平补平泻,留针一个小时。
,第二方主治呕吐不止取穴,金津,玉液。
手法,用三棱针刺金津玉液,使出血,妊娠如呕吐剧烈可刺金津玉液有效第三方急性胃肠炎,呕吐不止,口渴。
取穴,双劳宫,双大陵,双内关穴。
手法,先用毫针直刺劳宫穴大棱穴各五分,用泻法,大拇指外捡:留针半个小时。
然后再直刺内关穴一寸,用补法,大拇指向捻。
三、痢疾第一方取穴,奇三取穴法,奇三穴在足府后三分之一稍向内二分处为刺激点,男左女右。
手法,用毫针在刺激点斜向足跟方向进针,刺入五分,约一呼一吸捻针一下,再进针五分,如此三次,热性痢疾用泻法,重刺激,寒性痢疾用补法,轻刺激,留针三十分钟,每日一次,三次可愈。
第二方急性痢疾取穴,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
手法,用毫针刺中脘穴一寸,夫枢穴五至八分,足三里八分至一寸,均直刺,捻转进针,用平补平泻,留针半个小时,每日一次三次可愈。
第三方痢疾腹痛取穴,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
手法,用毫针先刺小肠俞,大肠俞,后刺足三里,均至有酸麻感时去针,不留针。
轻者一次,重者二至三次即愈。
第四方里急后重,粪便中含有白色粘液。
取穴,尺泽,合谷穴,足三里。
手法,先用三棱针刺尺泽穴放血二至三毫升,再以毫针刺合谷穴,足三里各三分,合谷穴用补法,足三里用泻法,留针捻针一小时,一次可愈。
实用刺血疗百病

实用刺血疗百病刺血疗百病痔疮1、三棱针刺血法。
取穴:龈交穴或唇系带上形状不同,芝麻大小的结节。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对准上述部位点刺放血1滴即可。
亦可用小剪刀或手术刀将其结节剪掉或切除,并使出血少许即可,每天2次。
2、针刺加挑治法取穴:(1)长强、次髎、会阳、承山;(2)痔根、裂穴二白。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两组隔天交替使用,施泻法,留针10分钟。
加挑治,一般针刺治疗1周后进行,在1-5腰椎间靠近脊住处寻找略带色素而压之不退的丘疹样反应点,用三棱针挑破(深0.5-1厘米),将皮下脂肪挑断,挑出乳白色纤维物;在龈交穴处找到绿豆大小白疙瘩后,用三棱针挑破放血少许,然后以盐水嗽口。
斑秃1.梅花针刺血法取穴:病灶处、百会、上星、头维。
操作方法:以梅花针于上述部位叩刺至皮肤充血、渗血为度,隔天1次。
2.七星针配合旱莲酊法取穴:病灶处。
操作方法:旱莲酊(旱莲草20克,蒸20分钟,候冷,加75%酒精200毫升浸泡后去渣取汁)搽患处待干,用七星针轻叩打,至皮肤潮红为度。
开始搽药每天3次,叩打2次。
待新发增生时,改为每天搽药2次叩打1次。
早秃梅花针刺血法取穴:病灶处、百会、上星、头维、颈椎两侧。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以梅花针于病灶及穴位处叩至皮肤充血、渗出为度,隔天1次。
寻常性痤疮1.三棱针挑刺出血法取穴:背部胸椎夹脊两旁反应点。
操作方法:取反应点l-2个,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挑破表皮,并挑断皮下纤维组织,挤出少量血液即可。
5-7天治疗1次。
2.梅花针刺血法取穴:背部督脉经穴及病灶处。
操作方法:消毒后用七星针弹刺至局部出血,督脉经穴处拔罐。
3.耳穴或耳背静脉刺血法取穴:耳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肺、交感、耳背静脉。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以三棱针或手术刀尖将耳穴或耳背静脉刺破,使出血少许即可。
隔天1次,10次为1疗程。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1.三棱针刺血法取穴:耳尖穴、耳垂“眼区”、耳背静脉。
操作方法:任选1穴,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数滴即可。
神奇的中医方——针刺放血疗法

神奇的中医方——针刺放血疗法神奇的中医方——针刺放血疗法本文转载自月月《放血疗法及放血穴位》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放血疗法(一)流行性腮腺炎三棱针疗法,处方分三组。
一组:在耳下腮腺红肿处,上、中、下直线上,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挤出血,拔火罐10~20分钟,起罐后贴拔毒膏一张。
二组:在耳轮上、中、下三点,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一次。
三组:耳背第二条血管放血。
甲状腺机能亢进三棱针疗法:取穴:颈肿块局部。
治疗时患者端坐稍仰头,用左手固定肿物,右手持三棱针(直径0.9~2毫米,长10~20厘米,根据肿物大小选用)向肿块腺体横刺,快速进针,以恰到对侧壁为宜,进针后不捻针、不提插,迅速退针至皮下,再向上下左右刺四针,深度均恰到对侧壁(即五针呈锥体形),每次拔针切忌偏斜,迅速出针后用消毒棉球压迫针孔3一5分钟,以防出血。
每日针刺一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休息3一7日(此法也适应于单纯性甲状腺肿)。
截根疗法:取穴;肺俞、心俞。
穴位消毒后局麻,用小刀片切开穴位表皮,刀口长1厘米,并用三棱针挑断皮下纤维组织,深度0.3一0.5厘米即可,挑了3一4次后,外涂以碘酒,敷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次治疗时取一穴,各穴交替运用,每7-10日截根一次。
三叉神经痛皮肤针疗法取穴一组:颈后,脊椎两侧、耳颞前、颌下,眼或口周围;二组:痛点、耳前、耳下、太阳、鼻区、两手掌、十指端。
面神经麻痹三棱针疗法取穴:患侧口腔粘膜(适宜初病者),三棱针放血或用刀片割治,使之出血。
皮肤针疗法取穴一组:脊椎两侧(以颈椎、胸椎l一5为主)、耳前、颞部、眶上、眶下、颌下;二组:后颈部、耳前、颌下、颞部、眶上孔、眶下孔,配合谷。
拔罐疗法取穴:下关、牵正、太阳、阳白,均患侧。
每次选1-2个穴,用小号火罐,以投火或闪火法拔罐10分钟左右,或在穴位用皮肤针刺络后再拨罐,3日治疗一次,宜配合其他疗法,此法在炎症期或后遗面部有倒错现象时,效果明显。
放血疗法及放血穴位

放血疗法及放血穴位放血疗法及放血穴位本文转载自实干盛邦《放血疗法及放血穴位》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放血疗法(一)流行性腮腺炎三棱针疗法,处方分三组。
一组:在耳下腮腺红肿处,上、中、下直线上,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挤出血,拔火罐10~20分钟,起罐后贴拔毒膏一张。
二组:在耳轮上、中、下三点,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一次。
三组:耳背第二条血管放血。
甲状腺机能亢进三棱针疗法:取穴:颈肿块局部。
治疗时患者端坐稍仰头,用左手固定肿物,右手持三棱针(直径0.9~2毫米,长10~20厘米,根据肿物大小选用)向肿块腺体横刺,快速进针,以恰到对侧壁为宜,进针后不捻针、不提插,迅速退针至皮下,再向上下左右刺四针,深度均恰到对侧壁(即五针呈锥体形),每次拔针切忌偏斜,迅速出针后用消毒棉球压迫针孔3一5分钟,以防出血。
每日针刺一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休息3一7日(此法也适应于单纯性甲状腺肿)。
截根疗法:取穴;肺俞、心俞。
穴位消毒后局麻,用小刀片切开穴位表皮,刀口长1厘米,并用三棱针挑断皮下纤维组织,深度0.3一0.5厘米即可,挑了3一4次后,外涂以碘酒,敷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次治疗时取一穴,各穴交替运用,每7-10日截根一次。
三叉神经痛皮肤针疗法取穴一组:颈后,脊椎两侧、耳颞前、颌下,眼或口周围;二组:痛点、耳前、耳下、太阳、鼻区、两手掌、十指端。
面神经麻痹三棱针疗法取穴:患侧口腔粘膜(适宜初病者),三棱针放血或用刀片割治,使之出血。
皮肤针疗法取穴一组:脊椎两侧(以颈椎、胸椎l一5为主)、耳前、颞部、眶上、眶下、颌下;二组:后颈部、耳前、颌下、颞部、眶上孔、眶下孔,配合谷。
拔罐疗法取穴:下关、牵正、太阳、阳白,均患侧。
每次选1-2个穴,用小号火罐,以投火或闪火法拔罐10分钟左右,或在穴位用皮肤针刺络后再拨罐,3日治疗一次,宜配合其他疗法,此法在炎症期或后遗面部有倒错现象时,效果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法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
1.急性腰扭伤:针刺人中向鼻根15度进针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转动腰部。
1次即愈!
2.失语:刺双侧涌泉,亦可电针。
一般1-2次即可痊愈。
3.偏头痛:颔厌透悬颅、悬厘。
针患侧或双侧,留针30分钟。
一般1次愈。
4.急性心肌梗死:直刺双侧内关,强刺激2分钟再留针15分钟。
1次即显效或痊愈。
5.落枕:后溪透劳宫。
病程短者1次即愈。
6.舌伸不缩症:针内关,直刺或齐刺。
1次显效或痊愈。
7.心悸:神门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气后予中等强度刺激。
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日1次。
3-5次即愈。
配合针刺内关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显效,3-10次痊愈。
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体炎:刺血双侧少商,放血1ml左右。
一般1-5次痊愈,有效率97%。
亦可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各穴注入0.1ml,日2次。
4-6次愈。
有效率100%。
10.自闭:舌针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带根部凹陷中),日2次。
6次为1疗程。
3-20次愈。
11.流泪不止症:针承泣(患侧)、肝俞、太冲,日1次1-3次显效。
配合内服中药可较快痊愈。
12.呃逆:艾灸中脘、胃俞,每穴7-49壮。
一般1次愈。
13.鸡眼:火针烧红快速刺入鸡眼根部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将针拔出,针后局部涂碘酒,贴上胶布,1-4周鸡眼会自行脱落,有效率96%。
14.闭经:针长强,进针1.5-2寸,留针30分钟。
1-2次愈,若未愈为无效。
15.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针刺隐白。
1-2次愈!
16.脱肛:百会进针2寸沿皮刺,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
一般1次即痊愈。
17.强直性脊椎炎:针刺人中、长强、涌泉,配合舌针肝穴、心穴。
1次显效,1-5次痊愈。
18.癫闲:舌针心穴、肝穴,日1次。
轻者一般3-10次痊愈。
重者加服中药。
19.喉风闭塞:针刺双侧合谷透劳宫,一般1次即愈。
或刺内关穴亦效,也可以配合三棱针刺血双侧少商效果更佳!
20.胃痛:针刺血海,可以当即止痛。
胃下垂痛者针刺升胃穴(脐侧2指寸的天枢穴上方2寸处即是)斜刺。
刺血心得体会
一、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
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
如超
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
极难治疗。
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二、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三、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四、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五、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
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七、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
(2)肾脏周围。
(3)脐周围刺血。
(脐中间不能刺)
八、肝炎刺血:阳交,足三里,曲泽,阳陵泉,三阴交。
九、肝硬化腹水:用肝炎的穴位加:肾俞,腰俞,条口穴(上0、5外0、5寸),肝俞。
十、痔疮特效穴:(1)龊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点,1—3次即愈。
(2)对肛门红肿溃烂者刺血委中,其痛即减。
十一、失眠:(1)神门,行间,足三里。
(2)大椎,神道,中脘,刺后拨罐。
十二、颈椎病:压痛点,天宗,肩贞,尺泽穴。
十三、凡胸部内伤必须要刺血:大椎,肩井,然后才是伤部。
十四、肩周炎:肾关穴,(阳陵泉下1、5寸)尺泽穴,1次见效。
十五、急慢性咽喉病:大椎,耳尖,耳背静脉,少商,曲池,太阳,血出痛减。
十六、阳萎病:(1)肾俞,复溜刺出血,关元,膀胱俞拨罐15分钟。
(2)刺血三阴交,命门,拨罐肾俞,血海。
十七、高血压:太阳,大椎耳尖,耳背静脉曲池,刺血后血压即降,注意:刺血后一小时内不能喝水,否则效差。
十八、哮喘病:(1)大椎,肺俞,风门,膏盲,列缺刺血。
中府,大椎拨罐15分钟。
十九、高血脂病:大椎,太阳,腰俞,委中,曲池。
二十、风湿心脏病:阳交,尺泽,太阳。
二十一、眼睛羽状一肉:少泽,至阴,耳尖,大椎,隔天一次,十天一疗程。
二十二、中耳炎:外踝关节刺血。
二十三、癫间:方1、太阳,曲泽,委中,阳交。
方2、少商,人中刺血。
肝俞,大椎拨罐15分钟。
方3、后颈骨低部找出痛点及内关穴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二十四、精神病:太阳,曲泽,委中,术冲,阳交,丰隆,心俞,刺血后拨罐。
二十五、背诊要点:脊背不应有血管突出,如有则为病灶,久病的人背部必有黑痣。
刺血的不传之秘
久治不愈的疾病,当用什么方法都无效时,就应在双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漆关节,找那些恕张的血管刺血,可有意想不到之效。
这是本人的经验。
刺血一般不要在晚上,应在上中午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