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桂林人文历史简介

桂林人文历史简介
桂林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桂林的人文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的秦朝。
以下是对桂林人文历史的简要介绍。
一、秦朝
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中国后,桂林成为南方的重要军事据点。
秦始皇时期,桂林建立了县治,并开始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这一时期的桂林人口增长迅速,经济繁荣。
二、唐朝
唐朝时期,桂林成为广西的州府,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桂林的城墙、宫殿和寺庙建设蓬勃发展。
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诗句,使桂林的美景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三、宋朝
宋朝时期,桂林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商贸城市之一。
桂林的米、茶、丝绸和药材等特产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此外,宋朝的文化繁荣也使得桂林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许多文人都在桂林留下了各种诗文和书画作品。
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桂林成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桂林的城市规划
进一步完善,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得到保护和修复。
这一时期的桂林是一个商业繁荣、文化昌盛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商人、文人和旅行者。
五、现代
20世纪初,桂林成为了广西省的省会。
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桂林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旅游业成为了桂林的支柱产业,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桂林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
桂林的人文历史丰富多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通过对桂林人文历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个美丽的城市。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桂林市正阳路东西巷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桂林市正阳路东西巷为例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T ake the East-west Lane of Zhengyang Road in Guilin as an Example■邓春凤 DENG Chunfeng 吕佳文 LYU Jiawen摘 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历史簿与会客厅,具有重要的存留与宣传意义,亟待加强保护利用与更新研究。
桂林正阳路东西巷是这个历史文化名城遗留至今的少数几条风貌相对完整的巷子之一。
文章以桂林市正阳路东西巷的更新为背景,梳理该街区历史脉络,结合伴随着历史发展过程东西巷出现的问题,评析更新保护现状,以致力于实现桂林东西巷更原真、更完整、更具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东西巷;更新保护Abstract: A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ts existence and publicity.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protection, utilization and renewal. The East-West lane of Zhengyang Road is one of the few relatively complete lanes left in Guilin,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newal of the East and West lanes of Zhengyang Road in Guilin,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 and evalu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newal and protec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uilin East-West Lane more original, more complete and mor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Key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East-west Lane; renewal and protection0 引言老建筑和老街区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物化体现和标志。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价值的探究——以桂林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83CULTURE区域治理作者简介:李霄冰,生于1973年,本科,副教授,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旅游文化。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价值的探究——以桂林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中共桂林市委党校 李霄冰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地域文化的存在形式,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和发展动力。
桂林有着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根基。
挖掘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价值,对于塑造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命力,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的核心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桂林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五个方面,要尊重历史价值,深入发掘文化内涵;突出文化价值,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创新;强化街区功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
关键词: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价值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1)01-0283-0003桂林是一座有着两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桂林在两千年历史中形成的历史文化特色,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根基。
2014年3月,桂林市委提出大力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建成桂林正阳街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
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厚植文化根基,激发文化自信,是提升桂林旅游文化水准的一次良好契机。
挖掘其文化价值,对于塑造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命力,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的核心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挖掘桂林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价值的意义在桂林数千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桂林独特的历史文化。
桂林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展现了桂林数千年的历史风貌,延续了桂林的历史文脉,丰富了桂林旅游文化内涵,体现了城市文明和正能量,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一)展现桂林历史风貌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记载着桂林悠久流长的历史文化。
据《桂林通史》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大唐名将李靖出任桂州总管,营建了桂林历史上第一座有详细记录的城池桂州城。
桂林王城文化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思考

桂林王城文化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思考桂林王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心,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皇家园林之一,也是桂林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因此,保护性开发桂林王城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也可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本文将对如何进行保护性开发桂林王城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保护桂林王城文化遗产桂林王城作为一处历史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不可估量,因此,保护其文化遗产显得非常重要。
保护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1.进行文物修缮与维护桂林王城的建筑群是明清时期皇家园林建筑群的优秀代表,现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建筑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
因此,进行文物修缮与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不仅可以避免进一步损坏,还可恢复建筑的原貌和历史特点。
2.加强文物保护桂林王城内保存有许多古代文物,这些文物的保护和管理非常关键。
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规,加强文物保护的意识,增加文物的保护力度,防止因管理不当,或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损坏文物。
3.规划考古工作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桂林王城的历史文化,需要对其进行考古研究和规划。
通过考古工作,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生活状况、文化风貌和建筑风格,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并且为游客提供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由于桂林王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除了进行文物修缮、加强文物保护和规划考古工作外,保护文化遗产还需要加强宣传,提高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重要性。
二、开发桂林王城文化旅游资源如何开发桂林王城的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也可以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1.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桂林王城是一处融合了文化与旅游的场所,如果要开发出文化旅游资源,就需要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
例如通过美化环境、改善旅游设施与安全措施、优化旅游服务等方式提高游客满意度以及旅游体验感,使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王城文化,并体验其中的特色文化项目,增加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2.加强营销推广市场是决定旅游业成败的关键,王城文化旅游资源的营销推广非常重要。
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17年桂林市中心城区历史建筑名录的通知

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17年桂林市中心城区历史
建筑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桂林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04.13
•【字号】市政〔2018〕5号
•【施行日期】2018.04.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
正文
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17年桂林市中心城区历史建筑名
录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临桂新区、漓江风景名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中央、自治区驻桂林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为做好我市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桂发〔2016〕18号)等文件精神,经全面普查、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市人民政府确定将我市日月双塔等21处近现代建(构)筑物纳入《2017年桂林市中心城区历史建筑名录》,现予公布。
历史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历史建筑,对于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各县区、各部门要依照有关规定,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各司其职,切实做好我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
附件:2017年桂林市中心城区历史建筑名录
桂林市人民政府
2018年4月13日附件
2017年桂林市中心城区历史建筑名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界首古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1古镇概况界首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城以北15km处,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
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中就有关于界首“乃千家之市,南半属兴安,东半属全州”的记载,而全州县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以前受湖南管辖。
由于从前地处湖南与广西交界,界首可能因此而得名。
界首镇是兴安、全州、灌阳和资源四县的交通枢纽,其位于湘江畔,顺着湘江向胆可以到达湖南湖北地区,而湘江通过灵渠与漓江相连,漓江最终汇入西江,并进入珠江流域,所以向南可以到达两广地区。
因此,这里自古是湖南、广西、广东商人往来的重要通道,是湘桂航运的必经之地。
界首镇人口汇聚,商贾云集,素有“上界首,下庙头”之誉,号称“桂北四县乡镇第一街”“桂北版清明上河图”。
界首古街于2006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界首古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古镇布局古镇主体沿着湘江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发展,呈带状分布。
最主要的古街位于湘江西岸,沿着与江岸平行的方向一字排开。
以湘江上的大桥为界,古街的上游段被称为上街,下游部分则被称为下街。
从古镇上千米的骑楼古街可见当年商贸交易的繁华景象。
以前这里的河道宽深,往来贸易频繁,与古街垂直的众多巷道直接通向江边,形成了许多水路转运的码头,例如有萧家码头、彭家码头、四排街码头和五排街码头等。
与古街垂直的还有一条较为宽阔的一家巷。
3建筑特色界首古镇最具有特色的就是古街,古街始建于明朝,全长1000m有余,街上有数百间骑楼,上千个廊柱沿着湘江一字展开,既遮阳避雨,又便于商品交易,盛极一时。
古街曾分有五排、四排、青龙、黄龙和红龙5条街。
界首古街是广西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骑楼古街之一。
在古街的上街段,还分布有湖南会馆和老粮仓,而关帝庙、江西会馆和红军堂则位于下街。
古街上的骑楼沿着江面一字展开,而屋顶又高低不同,在沿江面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天际线。
同时,骑楼建筑两边的檐口线也在不同的高度将双坡屋顶分为了长坡和短坡,垂脊还带有一点弧度,从山墙面看过去,古镇局部鸟瞰淞上砂代庫氯古镇平面示意骑楼建筑外廊道1骑楼建筑外廊道2骑楼建筑正立面古镇鸟瞰屋顶参差有致,展现出优美的建筑形象。
桂林简介

桂林位于亚热带北侧,是世界上岩溶地貌最为集中、典型、复杂的风景区。
这里孤峰耸立,洞穴深透,溪流环绕。
桂林各个风景点现存的碑刻等历史文物有两千多件。
桂林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桂林山水美学价值可以概括为“四性”,即奇特性、集中性、多样性、平易性。
桂林独秀峰之奇特,早有“甲天下”之美名;而峰林和洞穴,又是高度集中地以漓江为轴心,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胜地。
夏商周时期,桂林为百越人的居住地,春秋战国时为越地,后附于楚。
秦王朝统一岭南后,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桂林正式纳人中国的版图。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桂林一带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期属始安郡,郡县治所都在今天的桂林。
南朝刘宋时期,颜延之被贬为始安太守。
隋唐统一中国后,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民族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广西政治和军事统治中心逐渐北移。
中原王朝在桂林筑城建衙,置帅宿兵,拱卫南疆,桂林的地位变得愈来愈重要,逐步成为统治广西的政治中枢之一。
宋时,桂林先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洪武元年改静江路为靖江府,后改为桂林府,以后又将旧属湖南永州府的全州、灌阳、资源划拨桂林;清沿明制;民国以后,桂林一度成为广西省会;新中国成立后,广西政治中心南移,但桂林在广西文化格局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中央王朝有意识地迁徙中原人至岭南地区,加强了越人与中原人的联系。
汉族与壮族先民相互融合的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秦设三郡到赵伦南越国时期,以汉人融人壮族先民(即汉人越化)为主;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势力的不断延伸,汉人又陆续在当地建立学校,汉文化正式进人壮族先民腹地,开始有少量越人汉化;元明清时期,中原汉文化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壮族文人学汉文,作汉诗,说汉语,壮族先民特别是壮族上层人物全面接受了汉族文化。
(1)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人类文化。
(2)以灵渠为代表的古代军事水利文化。
(3)以桂海碑林为代表的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一.历史文化名城定义根据《》,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112个。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
二.历史文化名城分类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地方及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1.概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以确定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设计。
2.简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从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文物管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标志人类所处时代和所处地域的社会缩影,它反映了某个时代和地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最高成就,是一批长期积累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保护这些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了保护政策,加强保护规划,并专门为之立法。
意大利的威尼斯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法国巴黎旧城区基本保存了原有的布局。
美国恢复和保护了18世纪殖民地时期的古镇。
苏联在1949年公布了历史名城名单,把这些城市置于建筑纪念物管理总局的特殊监督之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名城保护体系
3、名城保护体系
4、王城历史保护街区
谢谢观赏
1、灵渠
灵渠又名秦凿渠,兴安运河。它以灵巧著称于世。 灵渠建成与秦始皇三是三年(公元前214年)。它与陕西 省郑国渠、四川省都江堰一道并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 程”,同时,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灵渠风景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是以灵渠古代水利文化 为核心的古代文化游览区。
2、靖江王城 靖江王城,也叫桂林的大圆寺修行。朱元璋称帝封藩时,将其 侄孙朱守谦封藩于桂林,称靖江王。王城就是靖江王的王府。为一 组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被评为中国5A景区。靖江王府是 中国为数不多的集大学院校、风景名胜区(独秀峰)、完整历史建 筑物、历史背景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王城景区由明靖江王城和独 秀峰组成。王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城市保护规划
1、保护指导思想 根据《桂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我市对历史文化名城 的保护范围已逐步由“两江四湖”拓展到以尧山、桂海峰丛为背景 的城市内环线,名城保护的空间体系进一步完善。 严格按照要求控制建筑物高度,从规划上引导新优势资源向临 桂新区聚集,并通过降低人口密度、减轻周边环境和设施负荷等手 段,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腾出新的空间。借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重要节点景观设计和建筑特色风貌改造等方法,老城的环境和 品质正在逐步提高。 要适度扩大对城区的保护范围,加强对漓江沿岸的风貌建设, 积极寻找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建设现代城市的协调发展道路,重 视对文化遗址、文化街区的保护和管理。除了在资金投入和法制建 设规范等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还应以创新思想为桂林国家历史文 化名城的建设多做贡献。
桂林历史文 化名城保护 规划
桂林,简称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大城市,世界 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广西最重要的旅游 城市,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是国务院命名的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一、城市概况
桂林历史文化名城之七大主要特色文化:以甑皮 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人类文化;以灵渠为代表的古代军 事水利文化;以桂海碑林为代表的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 文化;以靖江王府、王陵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化;以西 南剧展为代表的抗战文化;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和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为代表的中国革命文化; 以李宗仁官邸及故居、徐悲鸿故居为代表的名人故居文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