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国《好东西在哪里》阅读练习及答案
散文阅读高三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5期)(解析版)

1.(14届湖南十三校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记鸟语林语堂到了日月潭,每一个毛孔都舒服起来了。
毛孔可以泄汗,泄汗就可以使汗化气,汗化气即减少热度,所以这是一副天然冷气机.人身有三万六千毛孔,就有三万六千架的小型冷气机。
所以出得汗,就爽快。
避暑要诀,倒不一定在不出汗,是必要出汗时,汗出得来。
你穿上洋服,挂领带就有十一层布封在脖颈上,把冷气机堵住,汗出不来,气泄不得,非造物之罪也。
(外衣领处必是夹的,故两层,再翻领是四层;衬衫此处又翻领又为四,合为八,领带二,又加当中铺垫一层为三,故为十一,即十一道封条,不许泄气。
)假定不被封锁,清风徐来,轻轻吹过毛孔上小毛,就非常适意。
若是不居山上而居城市,山风吹不到,是人为的,又非造物之罪也。
领带之为物,乃北欧寒带演化出来的服装,与热带最不相宜。
有时入乡随俗,不得不戴,真是无可奈何。
这且表过不提,单说日月潭的鸟语。
公冶长懂鸟语,这不是不可能,只是常人不大理会而已。
语言发源于诗歌,先有感叹吟唱,然后有文字语言。
这是语言学上的Sing—SongTheory。
世界文学史,都是先有诗歌,才有散文,所谓“诗亡然后春秋(散文)作”,本来是应当如此的。
所谓语言,只是传达意思的方法.蜜蜂觅到好花盛开处,回来巢中向他蜂作特别跳舞,报道消息,并指示花园方向,是一种语言。
两蚁相遇于途中,交须一会,亦是传达的意思。
所以中文说鸟语,不说鸟歌,是对的,是能特别体会鸟类的生活。
新近我家买几只鸡来养。
有一早晨一小雄鸡忽然学唱,负起他司晨的责任了。
其声音嘶而促,绝不像大雄鸡的响澈。
你绝对想不到,这一唱,把笼中的小姐都发昏了,个个心里乱跳,发出温柔缱绻的声音,说“我在此地"。
其声音,有母鸡呼小鸡的温柔,而却没有老母鸡的粗鄙.日月潭有各种野鸟。
在晨光熹微、宇宙沉寂,可恶的人类尚在梦寐中之时,众鸟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开他们的交响乐会。
大概日月潭的鸟语可分四五种,而最特别的是一种我所谓时哉鸟,唱的主调是“时哉-—时哉!”重叠的唱,而加以啁啾的啭喉音。
黄建国--青年干部健康成长应该把握好五个“度”

青年干部健康成长应该把握好五个“度”——在团省委机关全体干部会议上的讲话黄建国(2010年3月9日,根据录音摘要整理)青年干部健康成长这个题目是值恒同志给我出的,之前没有专门讲过,自己客观上忙一点,主观上不想太多讲话,也怕耽误大家的时间。
尤其大家都是青年干部,70后、80后的比较多,90后的也有,给大家讲话也是个压力。
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谈一些想法和建议,同各位作个交流,考虑还不太成熟,讲完以后请大家共同来完善。
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院长傅斯年想请语言学家李方桂到民族研究所当所长,李方桂坚决不去,“愚以为,第一流的人才应当去做学问,第二流的人才应当做教师,第三流的人才应当去做官”。
李鸿章说过,“天下最容易的事情便是做官。
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
八十年代沿海一带父母亲教育孩子,流行过这样一句话,“你再不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就只能去当官了”。
最近上海周立波在电视里面讲,“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东西是非逻辑性的,比如不会写作的成了作家,不会演戏的成了演员,不会唱歌的成了歌星,什么都不会的成了领导”。
这些说法,反映了某种社会现实和社会心态,其中有客观的部分,但是也有不实之处。
当官的并非都是无用之才,愿意当官的人现在也还是不少,想当官并不都是坏事,当好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美国通用公司总裁在回答什么是最重要的领导职责和最高明的领导艺术的时候说,“把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招揽到自己的身边,是最重要的领导职责;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是最重要的领导艺术”。
这个话对我们也是适用的,我们党要成就大业,必须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党内和党的周围,必须让优秀的人才去担当重要的使命和职责。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也是干部队伍的摇篮。
有志于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有志于为党承担重任的青年干部,应当着力加强自身修养,着力完善和提升自我,使自己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领导能力,接受党和人民的选择。
青年干部的成长,各人有各人的经历,在不同环境下,会有很大差别。
高三每日一练(二十三)含详细答案

高三每日一练(二十三)时间:50分钟分值:50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汉的升旗仪式江岸市晚报记者黄豫光跟随驴友骑行到黄泥湾,在一个农家小院前停了下来。
他注意到,小院外面竖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顶端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
小院的主人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
老黄对老大爷说:“这里既然挂着国旗,就应该是单位吧,但我看这里不像单位,所以停下来问问情况。
”老大爷说:“你说的不错,这里并不是什么单位,是我的家。
”“那么,”老黄斟酌了一下,迟疑地问,“您家门口为什么要挂国旗呢?”老大爷反问:“难道不允许吗?”“不是不允许,我是觉得好奇。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原因吧?”“说来话长,三言两语也跟你说不清楚。
你不是还要赶路吗?你的同伴都走得不见影儿了。
”老黄掏出手机,拨通了以后说:“你们别等我了,我想在这里做个采访,完了自己回去。
”收了手机,老黄对老大爷说:“我不赶路了,想陪您聊聊天。
”老大爷说:“那就进屋坐吧。
我泡壶茶,咱俩慢慢聊。
”老黄跟在老大爷身后进了屋,在桌子前坐下。
老大爷拿出一把茶壶,沏上茶,倒在两个茶杯里,递一杯给老黄,自己也在桌子旁边坐下来。
茶水袅娜地飘散着淡淡的清香,弥漫在两个人中间。
老黄啜了一口茶,感觉茶水虽有些苦涩,但口鼻生香。
这种茶应该是农村人自己采摘自己炒制的粗茶,但是没有农药和化肥的污染,绝对是绿色食品。
老大爷慢悠悠地呷了一口茶,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这位老大爷名叫王宝柱,有一手好厨艺,年轻的时候,响应县政府号召,跟随劳务输出建筑队,陆续到亚非一些国家务工,给建筑队做饭。
后来年龄大了,才安心在家养老。
儿子和儿媳在竹园镇开饭馆,老伴去照看孙子,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他不是不想去给儿子打下手,而是他每天早晨要在家门口升国旗,所以坚持留在了农村。
最后那次回国的时候,他在北京下了飞机,专程去天安门广场看了一次升国旗仪式,看得热泪盈眶。
他当即从北京买了一面国旗带回黄泥湾。
八月菊阅读答案

八月菊阅读答案【篇一:小学标点符号练习题以及答案】好呢还是不去好呢2、你看到什么了孩子6、全体立正9、这回翻山使部队养成了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煮东西吃10、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一问正中了我们的心思11、他时而默读时而朗读时而背诵12、我在市场里买了桔子苹果青菜锤子钉子等东西13、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工作16、推开门一看呵好在的雪呀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18、图书馆里的书真多梅林童话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我都喜欢看23、往前没走多远就听到小丽叫快来呀姐夫我跑到跟前扒开草丛一看是个不大的水泡子水面上波光粼粼仔细一看挨挨挤挤地都是鱼我不禁叫起来啊这么多鱼他连忙脱掉鞋袜跳进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24、散会了大家想想我是孩子应该照顾就把糖呀蜜饯呀橘子呀拿过来给我说带回去吃吧我连连摆手说不要不要我家里有可是爸爸却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似的不客气地拿出塑料袋把糖果一把把地装进去边装边说不拿白不拿二、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说”后标点符号的几种用法。
)1、小伟说我爸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2、我爸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小伟说3、我爸上班了小伟说只有我一个人在家三、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我们小学生要做到上课时积极动脑动笔下课时积极参加有益的活动2、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是水浇得不够是肥施得不够足还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达兵在生产队当过副队长他找到了答案瓜秧开了花要受粉3、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4、在我国分布最广的家燕又名玄鸟拙燕越燕它体态轻捷伶俐飞行快如流星常结群横飞田野在水面掠过追捕蚊蝇等害虫燕群所过之处蚊蝇为之一扫5、黄山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奇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黄山四绝6、山是靜的海是动的山是壮观的海是活泼的7、敌人来了我们就到地道里去敌人走了我们就出来照样种田过日子8、六一前夕我订了中国少年报故事大王少年文艺等许多书9、儿童文学选这本书里有一首诗名叫时光老人的礼物10、我家种着许多花有八月菊紫罗兰石榴花我最喜欢的是那株八月菊看着八月菊我就想起陈毅爷爷写的秋菊这首诗来答案1、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2、你看到什么了,孩子?6、全体立正!9、这回翻山使部队养成了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煮东西吃。
王琼华《那年头的小九九》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那年头的小九九王琼华那时候,裕后街还有生产队。
整个生产队里,常惹社员眼红的人物不是生产队长驼背叔,而是队里唯一的手扶拖拉机手黄建国。
驼背叔能当上生产队长,有人说是背驼改运——大队支书在沙漠里当过运输兵,对驼峰颇有好感,也许是驼背叔背部隆起的样子一下子让支书看中了他。
支书倒也没看走眼,驼背叔已经做了五六年的劳动模范。
黄建国当上拖拉机手,倒不是驼背叔的选择。
公社当时说,这一台手扶拖拉机谁能开回去,它就归属拖拉机手所在的生产队。
结果,黄建国把它开回了裕后街。
也许,黄建国由于侍弄过碾米机还是悟到了机械的窍门。
往日有一规矩,帮生产队得了荣誉,都会被队长戴上一朵纸扎的大红花;如果帮集体得了大实惠,更该如此。
但驼背叔瞅了拖拉机一眼,背起手,转身回了家。
当然,他还甩下一句话:“那张红纸,留着冬修时写标语用吧!”众人愕然。
黄建国耸耸肩膀,也没当成一回事。
驼背叔早就无数次手指着他说:“你就是一个偷懒取巧的人!”上水库清淤,驼背叔让社员们用木桶去挑。
黄建国却嘀咕道:“用箩筐簸箕挑,一路走,一路沥水,越挑越轻。
”驼背叔瞪起眼:“你想当队长,我愿意交公章!”黄建国赶紧摆手。
哪怕社员们都改用簸箕或者箩筐挑淤泥,驼背叔仍坚持用木桶。
集体吃“忆苦思甜餐”时,粗糠做成的糍粑让社员们难以咽下。
黄建国想了个办法,将糠重新细磨一道,揉成糍粑后,再让它往粗糠上打一个滚儿。
表面看上去这糠糍粑跟别的生产队所做的糍粑没两样,但吃起来好下咽多了。
“这谁干的?”驼背叔倒是有点儿生气。
他问了三遍,没人回答。
驼背叔从另一个生产队端来一碗粗糠糍粑,忽地递给黄建国,嚷道:“你就吃这个!”“为……为啥?”“你说呢?”黄建国没搭话。
“你给老子吃这一碗。
”黄建国一脸无奈。
最后,驼背叔陪着黄建国将这碗粗糠糍粑吃了下去。
“一根筋!”黄建国气哼哼地说道。
驼背叔冷冷地回一句:“少一根筋!”黄建国扫了驼背叔一眼,好像没听明白,也懒得琢磨。
后来,驼背叔得知他们队受到了表扬——九个生产队中,他的生产队接受再教育的态度最好,一大锅糠糍粑被社员们吃了个精光。
通用版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专题二“散文技巧语言鉴赏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散文技巧、语言鉴赏题”配套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万鞋墙梁衡陕北多山,千山万壑。
有村名赤牛,世代农耕,名不见经传。
近年有退休回村的干部老高,下决心搜集本地藏品,建起一农耕博物馆。
我前去参观,不外乎锄、犁、耧、耙、车、斗、磨、碾之类,也未有见奇。
当转入一巨大窑洞时,迎面一堵高墙,齐齐地码着穿旧了、遗弃了的布鞋,足有两人之高,数丈之长。
我问:“有多少双?”答道:“13 000双。
”我脱口而出:“好一堵万鞋墙!”这鞋平常是踩在脚底下的,与汗臭为伴,与尘土、泥水厮磨,是最脏最贱之物,穿之不觉,弃之不惜,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今日突然被请到墙上,隆重聚会,就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顿然感到它的宏大。
不管什么鞋,都已经磨得穿帮破底、绽开线头,鞋底也磨成了薄片。
细致看,还能依稀辨出原来的形态、针脚、颜色。
每一双鞋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从女人做鞋到男人穿它去种田、赶脚、打工等,一个长长的故事。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穿着母亲亲自做的布鞋长大的,又穿着布鞋从乡下走进城市,每一双鞋都能勾起心底一段甜蜜或辛酸的回忆。
这鞋墙就像是一堵磁墙,又像是一个黑洞,我伫立良久,一时无语,半天,眼眶里竟有点潮湿。
在回县里的车上,大家还在说鞋。
想不到这个最一般的穿戴之物,经今日这样一上墙,竟牵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
一种鞋就是一个时代的标记。
中国革命是穿着草鞋和布鞋走过来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建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才发觉脚上还穿着延安的布鞋,匆忙到托付店里买了一双旧皮鞋上路。
大约在上世纪60年头以前,北方农村的人一律穿自家做的布鞋,小时穿妈妈做的鞋,成家后穿老婆做的鞋。
布鞋是维系农耕社会中的男女关系、农夫与土地关系的一根纽带。
我想,做鞋也成了农村妇女生命的一部分,从少女时学纳鞋底起先,始终到为妇为母,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她们一针一线地纳着青春,纳着生命。
遇孩子多的人家,做鞋成了女人的沉重负担。
男人们很珍惜这一双鞋,夏天干活尽量打赤脚,出门时穿上鞋,到地头就脱下来,两鞋相扣当心地放在田垄上,收工时再穿回来。
2021-2022年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 骆+++++驼

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
我以前常到动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惑。
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瓴之势,凭窗远盼,一片油绿的田畴,小川蜿蜒其间,颇可使人目旷神怡。
另一值得看的便是那两只骆驼了。
有人喜欢看猴子,看那乖巧伶俐的动物,略具人形,而生活究竟简陋,于是令人不由地生出优越感,掏一把花生米掷过去。
有人喜欢看狮子跳火圈,狗作算学,老虎翻跟斗,觉得有趣。
我之看得骆驼则是另外一种心情,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
它的槛外是冷清清的,没有游人围绕,所谓槛也只是一根杉木横着拦在门口。
地上是烂糟糟的泥。
它卧在那,老远一看,真像是大块的毛姜。
逼近一看,真可吓人!一块块的毛都在脱落,班驳的皮肤上隐隐地露着血迹。
嘴张着,下巴垂着,有上气无下气地喘。
水汪汪的两只大眼睛好像是眼泪扑簌的盼望着能见亲族一面似的。
腰间的肋骨历历可数,颈子又细又长,尾巴像一条破扫帚。
驼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只麻袋搭在背上。
骆驼为什么落到这种悲惨的地步呢?难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即不过如此么?我心目中的骆驼不是这样的。
儿时在家乡,一听见大铜铃丁丁当当响,就知道是送煤的骆驼队来了,愧无管宁的修养,往往夺门出视,一根细绳穿系着的好几只骆驼,有时是十只九只的,一顺的立在路边。
满脸煤污的煤商一声吆喝,骆驼便乖乖地跪下让人卸货,嘴角往往流着白沫,口里不住的嚼——反刍。
有时还跟着一只小骆驼,几乎用跑步在后面追着,面对着这样庞大而温顺的驮兽,我们不能不惊异地欣赏。
是亚热带的气候不适于骆驼居住。
动物园的那两只骆驼不久就不见了.标本室也没有空间容纳它们,我从此也不大常去动物园了。
我常想:公文书里罢黜一个人的时候常用“人地不宜”四字,总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下台的借口。
这骆驼之黯然消逝,也许就类似“人地不宜”之故吧?生长在北方大地的巨兽,如何能局促在这样的小小圈子里,如何能耐得住这炎热的郁焦?它们当然要憔悴,要悒悒,妥委顿以死。
我想它们看着身上的毛一块块地脱落,真的要变成“有板无毛”的状态,蕉风椰鱼,晨夕对泣,心里多么凄凉!真不知是什么人恶作剧,把它们运到此间,使得它们尝受这一段酸辛,使我们也兴起“人何以堪”的感叹!其实,骆驼不仅是在炎热之地难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大陆,其命运也是在日趋于衰微。
高考(人教)语文一轮课外练习(9)及答案

2019年高考(人教)语文一轮课外练习(9)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2019·广东省揭阳市一诊)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长城保护维修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严格各类干预措施的实施范围和工程质量,妥善保护长城遗存的历史风貌。
B、二胎家庭中,父母应当在“二宝”诞生后,多创造机会,让“大宝”参与到照顾弟妹的过程中,而不是让他觉得自己被冷落了,是多余的。
C、开发商尽管仍然宣称购房者“在燕郊买房就能落户”,但随着三河市落户政策的收紧,在燕郊买房马上就能落户已成为过去时。
D、尽管学校三令五申,要求学生自觉爱护学校环境,然而随手乱丢垃圾,人走关灯,损坏桌椅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解析:选B。
A、成分残缺,“严格”后加上“控制”。
C、语序不当,“尽管”要放在“开发商”前、D、不合逻辑,“人走关灯"不属于“令人担忧”的现象。
2、(2019·安徽十校联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如何把肿瘤抑制基因p53准确送到癌细胞中去呢?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种类似于铁传递蛋白的抗体断片。
铁传递蛋白是一种向细胞中传输铁元素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准确地“引导"它们进入到癌细胞中。
①在实验中科学家将装载有p53的脂质体附着在具有铁传递蛋白特性的抗体断片上②这些受体的作用就是引导铁进入细胞中③将它们注入患有癌症的老鼠体内④由于肿瘤细胞的迅速生长需要大量的铁⑤让老鼠身体中癌细胞的受体“吸引”这些纳米脂质体⑥因此许多种类的癌细胞都为铁传递蛋白预备了大量的受体A、①③⑤④⑥②ﻩB、①④③⑥②⑤C。
④⑥②①③⑤ﻩD、④⑤②①③⑥解析:选C。
文段主要介绍p53如何抑制癌细胞,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介绍其原理,第二个层次主要介绍实验。
①表述的是实验的开始部分,依照“装载有p53的……”内容分析可知,接下来的步骤就是③;然后是有关实验中老鼠体内的活动,即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好东西在哪里
黄建国
胡军胜在外头打了两年工,然后回来了。
他对人说:“城里好是好,但好东西全是别人的。
好吃的好喝的是别人的,女人是别人的,轿车是别人的,连拉屎尿尿的地方都是别人的。
好有什么用?不如回到村子里,我是我自己的。
”话虽这么说,可过了几天之后,胡军胜觉得梅庄其实很没有意思。
梅庄跟其他村庄一样,早上天一亮,家家打开头门,用扫帚在门前划拉几下,接着,你出来我进去,一整天忙忙碌碌的不知干些啥名堂;太阳一落山,暮色四合,家家门户紧闭,街上一片漆黑又悄无声息,好像整个村庄钻到地底下去了,好像地球上没有这个村庄了。
所以,胡军胜觉得梅庄真的很没有意思。
上午十点多钟,胡军胜走出家门,穿过街道,离开村子径直到北边的阳峪岭去。
他想在那儿寻一阵子清净。
事实上家里也够清净的,麦子已经下种,又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不过,胡军胜不喜欢家里的感觉,因为他父亲胡庄庄总吊着个长脸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不时为布尔山羊的事唉声叹气,让人不舒服。
节令已过寒露,搭眼望去,四周一片乱糟糟的。
果园的树叶还没有落尽,玉米杆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地里,麦苗只探出一点黄芽,连土坷垃都遮不住。
胡军胜不看地上,看天空。
他看见空中有一只鸟在飞,他仰起脸朝它吹了一声口哨。
翻过底角沟,又过一道梁,沿着一条弯曲的小路就到阳峪岭的最高处了。
胡军胜找到一个合适的斜坡半躺下去,用胳膊肘支着头,眯起眼打量梅庄。
他从来还没有隔开这么一段距离认真地打量过梅庄呢。
冬天尚未到来,太阳依然温暖,明亮的光线如同绸缎一样又柔软又光滑。
从眼缝望出去,梅庄渐渐模糊,变成了一条黑色的细线;睁大眼,它又清清楚楚了。
哎,这个梅庄哎。
在深而远的天空下,在岭坡平缓的地方,梅庄被树木遮盖着,不像一头牛,也不像一只羊,而像一块贴在地上的膏药。
哎,膏药,胡军胜说,真的像膏药。
胡军胜想,梅庄夜晚的街道太黑太静了。
胡军胜想,梅庄应该有点什么事,它不能老没有事。
胡军胜这么想着,睡着了一会儿。
胡军胜呼的一声坐起来。
胡军胜揉揉眼走下阳峪岭。
胡军胜推开他家果园房庵的门。
胡军胜愣住了。
屋子里烟雾缭绕,四五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围在一起玩扑克牌。
胡军胜惊讶地说:“你们干什么?”很显然那是几个逃学的初中学生,个个嘴里叼着烟,扭过头,表情怪异地对胡军胜笑。
一个说:“上午的课没意思,老师胡讲呢。
”另一个说:“我们死活念不进脑子里去。
”胡军胜像他父亲那样哦了一声,说:“你们,看看这梅庄,像一块膏药。
我以前没有用功念书,不然,城里的好东西就有我一份了。
你们,自毁前程啊。
”几个初中生哗的一声笑起来,说:“考不上学的人一茬子呢。
我们跟你一样。
管屎那么多。
”胡军胜也笑了。
但胡军胜忽然一挥胳膊吼了一声:“出去!”他又说:“都滚出去!”他从墙角扛起一根木椽走出来,他是到房庵里去取那根木椽的。
下午,胡军胜在他家门前的街道边竖起一根木杆,然后找到村上的电工梅跃进说:“
扯二十米电线,接一只电灯挂起来。
“
梅跃进眨巴着眼睛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
胡军胜说:“村子里应该有点事。
夜晚太黑了,没一点人气。
”
梅跃进绕着胡军胜转了一圈,上下打量着他说:“你给街上扯电灯,让梅庄变得亮堂?”“我不想让黑夜淹没了村子,看上去像一块膏药。
”
“胡军胜哎,你进城打工两年,叫人认不得你了。
”
“城里没有黑夜,街道和广场彻夜通明。
”
“地方不一样哎。
”
“好地方都这样。
依我看,梅庄应该发生点什么事情。
”
“好,你弄嘛。
”电工梅跃进说,“我现在就给你接线。
你哪怕在灯下耍猴呢。
不过,电线得从你家电表里走。
”
这时候,胡军胜的父亲胡庄庄突然冲了过来。
他说:“我不同意!”左手在屁股上拍打了两下。
他右手牵着一只布尔山羊,刚从双庙镇赶集回来。
这只羊让他伤透了脑筋,五个月前两千多元买进,今天买主只出到三百元。
他两眼通红,愤怒地瞪视着胡军胜。
胡军胜对他父亲说:“这是我自己的事,你回。
”
“我不同意!”胡庄庄说。
他倒了一下手,右掌又拍打在屁股上。
“鳖大头才耗财呢!”
但是,胡军胜的父亲胡庄庄没有能够阻止胡军胜。
当天晚上,梅庄的街道上亮起了一盏黄灿灿的电灯,一群猴子追逐打闹到小半夜。
不久,梅庄果然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一只布尔山羊被吊死在灯下的木杆上。
(选自《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黄建国卷》)
50.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胡军胜的形象。
如他对逃学孩子的呵斥,梅跃进对他的评价,父亲的反对等,具体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B.小说多处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如“觉得梅庄其实很没有意思”“觉得梅庄真的很没有意思”等,表明他对家乡现状的绝望。
C.小说叙事简洁,描写生动,语言质朴,多用口语,又掺入方言,如“管屎那么多”“鳖大头才耗财呢!”等,呈现出鲜明的乡土色彩。
D.小说结尾写“果然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 ——吊死布尔山羊,呼应上文,暗示胡军胜试图改变一潭死水的梅庄的愿望落空,耐人寻味。
51.小说中的胡军胜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52.小说以“好东西在哪里”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50.B
51.小说中的胡军胜是新时期一个渴求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而又迷惘的农民工(1分)。
具体表现为:(1)有想法而无明确目标:他羡慕城里的生活,渴望改变梅庄膏药式的现状,却没有明确的目标;(2)见过世面,有忧患意识却找不到好的出路:在城里打工的他为梅庄的死寂而担忧,为玩扑克的逃学孩子而着急,而无具体对策;(3)有主见、敢实践却无良方:他不顾父亲反对,从自家电表接线给街上扯电灯,结果也改变不了梅庄的落后。
52.(1)标题设问,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2)点明线索,推动情节发展:“好东西在哪里”的念想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是行文线索。
(3)呼应结尾,形成反差:胡军胜怀揣“好东西在哪里”的困惑,试图改变梅庄“老没有事”的“膏药”般的现状,结果却
事与愿违。
(4)突出主人公思想性格:胡军胜渴望梅庄拥有“好东西”并执意而为,而现实却与其愿望相悖,为此他惶惑、纠结。
(5)暗示小说主题:小说围绕胡军胜为梅庄寻找“好东西”而努力一事展开叙述,揭示当下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引发人们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思考。
【解析】
50.试题分析:B项“表明他对家乡现状的绝望”这一说法不当,由下文给村庄安露天电灯,希望村庄像城里一样,教训几个逃学的初中生,可知他对家乡现状应是“失望与不满”。
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四个选项既涉及了对人物心理、写作手法的分析,也涉及了对小说情节和主题的探讨,解答时注意整体阅读小说,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总结写作技巧,概括小说的主题,然后对照选项一一排除,找出答案。
51.试题分析:由胡军胜进城短暂打工后又返回了农村的情节可知,他是一个生活在新时代的农民工形象。
他感到城里的东西虽好却没有自己的,他想让自己的家乡也变得和城里一样,自己花钱安路灯,表明他渴望改变家乡梅庄的现状。
然而他却不知道改变家乡不是安一个路灯这么简单,小说结尾也暗示,安了路灯家乡也没有什么变化,说明胡军胜的方法是不正确的;他批评几个逃学的初中生,然而面对他们的反问却无言以对,这些都表明他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不知道应改把家乡改变成什么样子,也没有具体的对策。
然而与在家的父亲、电工相比,胡军胜敢于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家乡现状,又表明他有自己的想法,见过世面,敢实践。
52.试题分析:首先说,标题“好东西在哪里”是一个疑问句,用疑问句作标题,也就在标题中设置了悬念,很好地激发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小说开篇就写到主人公胡军胜因为“城里好是好,但好东西全是别人的”而回到家乡梅庄,接着写他希望把城里的好东西带回到家乡来,并且有了改变家乡的行动,所以“好东西在哪里”既是行文的线索,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人公的思想性格。
标题是“好东西在哪里”,结尾却写到胡军胜自认为的好东西不被认可,前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揭示了城乡送别,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点睛: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的理解。
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
看标题是否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主要事件;第二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小说主题,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第三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第四看手法: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五,思考与情节的关系:是否起到线索作用;第六,综合上述思考所得总结出答案。
本文的标题“好东西在哪里”既是行文线索,又突出了人物性格和主题,另外还要考虑到这个句子是疑问句,因此还要答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