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 简单的排列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1课时 简单的排列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是简单的排列。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理解简单的排列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和交流,找出简单的排列规律。
2.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简单的排列规律。
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图片,如:红、黄、蓝、绿四个颜色的气球,按照红、黄、蓝、绿的顺序排列。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请问下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2. 观察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找出排列规律。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气球的颜色是按照红、黄、蓝、绿的顺序排列的,每个颜色的气球都出现了一次。
3. 发现和理解规律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他们发现的排列规律,如:“每个颜色的气球都出现了一次,而且是按照红、黄、蓝、绿的顺序排列的。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其他类似的排列,如:数字1、2、3、4的排列,字母A、B、C、D的排列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请按照红、黄、蓝、绿的顺序,给下面的气球排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数数的方法,找到每个颜色的气球的位置,然后按照顺序排列。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导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颜色位置红 1黄 2蓝 3绿 4七、作业设计1. 请按照红、黄、蓝、绿的顺序,给下面的气球排序。
答案:2. 请用数字1、2、3、4给下面的图片排序。
实验学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实验学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简单的排列》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简单的排列规律。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有序排列物体,认识排列的规律,以及用语言描述排列的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排列现象。
但是,对于排列的规律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和总结排列的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和理解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和理解简单的排列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排列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引导发现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些生活中的排列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和总结排列的规律。
3.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总结: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排列的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其他排列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1.有序排列2.排列的规律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终结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排列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情况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优化。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01课时_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01课时_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简单的排列》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排列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排列方法来解决问题。
本课时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排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排列的概念和规律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排列的概念,知道排列的顺序。
2.培养学生用排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的方法和规律。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排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具。
2.准备与本课时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感受排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让学生按要求排列座位,感受排列的顺序和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排列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排列。
然后,呈现一些生活中的排列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排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实际的排列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操作,运用排列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排列的知识还可以应用到哪些方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排列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说课流程
(一)教材分析
(二)目标分析 (三)教法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分析
(五)板书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承上启下)
(2)学情分析(感性,无序)
(3)教学的重、难点(有序,全面思 考问题)
二、目标分析
观察
通过 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学数学,用数学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 情境教学法 操作发现法 直观演示法 2、学法: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学会
会学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三)总结延伸,畅谈感受 (四)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活动一:数字排列
问题一:(自主探究)猜一猜可以组成几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问题二:(交流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写 的个数多?有的同学少? 问题三:(合作探究)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 不遗漏呢?
活动二:搭配颜色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三)总结延伸,畅谈感受 (四)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五、板书设计
简单的排列
交换位置 12 21 13 31 23 32 先确定十位 12 13 21 23 31 32 先确定个位 21 31 12 32 13 23
1 简单的排列(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1 简单的排列(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教科书第97页例1及相关内容。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调换位置法和固定法这两种方法解决排列的问题。
2.在经历探索排列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排列问题。
会用调换位置法和固定法这两种方法解决排列的问题。
体会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分别写有0~9这10个数的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师:这是神秘的数学王国。
大家想进去参观吗?看,大门上设置了两位数的密码锁,旁边还有两张密码卡片,原来只有用密码卡片摆出正确的密码,数学王国的大门才能打开。
快来想一想,这两张密码卡片可以怎样摆。
预设1:可以1放左边,2放右边。
预设2:可以交换一下这两张卡片的位置,2放左边,1放右边。
师:还有其他的摆法吗?预设:没有了。
师:对,只有这两种摆法,我们把所有的情况都找全了。
密码到底是哪一个呢?课件出示:密码是这两个数中较大的数。
师:现在你知道密码是多少了吗?预设:是21。
师:没错,密码就是21。
刚刚我们通过对1和2这两个数字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很快就找到了大门的密码。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简单的排列。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课件出示: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1.分析题意,尝试写数师:读一读,你都知道了哪些重要信息?预设1:用1、2、3这三个数,没有4、5等其他的数。
预设2:要组成两位数。
预设3: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也就是不能组成11、22、33这样的数。
师:你能组成几个两位数?你是怎么想的?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搜集典型案例。
2.成果展示,分析方法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想法?(1)错例分析错例1:组成3个两位数。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1

3、小朋友你知道盒子的密码,就要先对5、6和7组成的两位数进行有序的排列,找出用5、6和7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哪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排列”。
4、提示课题:“简单的排列”
学生观察动画图片,欣赏歌曲《生日快乐》。
学生口答。
学生口答。
听小故事,交流讨论箱子的密码,思考并猜想箱了的密码。
1、导入情境情趣化,充满悬疑。充教学开始课件出示漂亮的生日动态图片,并伴随学生熟悉而喜欢的《生日快乐》歌创设导入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紧接着以小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情境中由密码箱的生日礼物让学生对密码箱中的生日礼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对破解密码的方法产生探究欲望。为揭示课题作下了较好的铺垫。
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巩固提高
四、知识巩固应用
1、让学生独立做课本第97页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1题,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给学生练习伴奏。待学生做完后教师播放课件:通过播放这两题动画,并在动画中进行操作,给学生进行订正。
2、教师请两名学生上台拿书,演示练习二十四第2题送书活动
3、利用实物卡片指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练习二十四第3题穿衣活动。
课件出示:通过以上三种不同的方法都能得出1、2、3中两个数字摆成的两位数,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做到有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排列问题》教案设计(公开课)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排列问题》教案设计(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排列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排列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方式表示排列,并能运用排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排列这一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排列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排列的概念,知道排列的两种形式:顺序排列和无序排列。
2.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方式表示排列。
3.培养学生运用排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排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排列的知识。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排列的图片、实例等。
2.教学道具:小卡片、玩具等。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排列方式。
引导学生发现排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实例,让学生了解排列的概念,学会用语言和符号表示排列。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排列的两种形式:顺序排列和无序排列。
3.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小卡片或玩具,让学生实际操作,尝试不同排列方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学生进行分享,让大家互相评价和借鉴。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简单的排列问题

用1、2和3能组成6个两位数,分 别是12、13、21、23、31、32。
排列与事物的 顺序 有关。
不论哪种方法,都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 这些都是有序思考的方法。
巧识妙记
数字排列很简单,两个数字排列时。 交换位置就可以;三个数字排列时, 每个数字作十位,其余数字依次组, 十位数字0除外,要牢记在心里边。
能组成 个两位数。
探究方法
调换位置法:
123
12 13 23
12 21 13 可以组成
6个不同
31 的两位数。 13 31
探究方法
固定十位法: 十 位
1
2 3
也可以固定个位,再分别 与十位的两个数组合。
个
组成的
位
两位数
2或3
12或13
1或3
21或23
1或2
31或32 能组成 6 个两位数。
解决问题
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时: (2)固定十位法
让每个数字(0除外)先作十位数,然后其余 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1、2、3
12 13;21 23;31 32
1 从 、 和 3种颜色中选出2种颜 色,给地图上的2个城区涂上不同的 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北城 南城
答:一共有6种涂色方法。
2 2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坐法? 3名呢?
①②
两名同学
②①
三名同学
答:2名③ ②③① ③①② ③②①
林林家的保险箱密码可能是:
4、6、8 4、8、6
6、4、8 6、8、4
8、6、4 8、4、6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 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无论采用哪1种方法2 ,都要3 做到有序。
方法一:调换位置法
① 12 21 ② 13 31
方法二:固定十位法
十个
十个
位位
位位
①1 2 13
②2 1 23
方法三:固定个位法
十个 位位
十个 位位
①2 1 31
②1 2 32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
简单的排列
学习活动一:猜一猜
一个密码箱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 猜一猜:密码箱的密码可能是多少?
可能是12。
12
还可能是21。
密码个位上的数字比十 位上的数字大。
学习活动二:探究新知
任务: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 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流程: 1、动手试一试,可以摆一摆,也可以写一写、画一画。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代表补充式分享展示。
要求:1讨论时做好记录。 2、积极质疑。
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 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怎样做1才能不2重不漏3 ?
方法一:调换位置法
① 1122 1212 ② 1133 1313 ③ 2233 2323
有多少种送法?
②
③
④
⑤
⑥
任务四:应用拓展
有几种穿法?
每次上衣穿1件, 裤子穿1条。
四、总结延伸,畅谈感受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了什么?你有什 么收获?以后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③ 23 32
③3 1 32 ③1 3 2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习活动三:动手练习
任务一:用 、 和 3种颜色给地图上的两个城 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方法一: 北城 南城
方法二: 北城 南城
方法二: 北城 南城
任务二:应用拓展
任务三:应用拓展
下面3本书,送给小丽、
小丽 小清 小红
小清和小红各1本,一共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