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习题集与答案第5章

(完整版)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习题集与答案第5章

第5章土的压缩性一简答题1.通过固结试验可以得到哪些土的压缩性指标?如何求得?【答】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 , 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2.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可以得到哪些土的力学性质指标?【答】可以同时测定地基承载力和土的变形模量3.室内固结试验和现场载荷试验都不能测定土的弹性模量,为什么?【答】土的弹性模量是指土体在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

他的变形包括了可恢复的弹性变形和不可恢复的残余变形两部分。

而室内固结实验和现场载荷试验都不能提供瞬时荷载,它们得到的压缩模量和变形模量时包含残余变形在内的。

和弹性模量由根本区别。

4.试从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等方面比较压缩模量、变形模量与弹性模量,它们与材料力学中杨氏模量有什么区别?5.根据应力历史可将土(层)分为那三类土(层)?试述它们的定义。

【答】正常固结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的先期固结压力等于现有覆盖土重。

超固结土(层)历史上曾经受过大于现有覆盖土重的先期固结压力。

欠固结土(层)先期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覆盖土重。

6.何谓先期固结压力?实验室如何测定它?【答】天然土层在历史上受过最大固结压力(指土体在固结过程中所受的最大竖向有效应力),称为先期固结压力,或称前期固结压力。

先进行高压固结试验得到曲线,在用A.卡萨格兰德的经验作图法求得。

7.何谓超固结比?如何按超固结比值确定正常固结土?【答】在研究沉积土层的应力历史时,通常将先期固结压力与现有覆盖土重之比值定义为超固结比。

8.何谓现场原始压缩曲线?三类土的原始压缩曲线和压缩性指标由实验室的测定方法有河不同?【答】现场原始压缩曲线是指现场土层在其沉积过程中由上覆盖土重原本存在的压缩曲线,简称原始压缩曲线。

室内压缩试验所采用的土样与原位土样相比,由于经历了卸荷的过程,而且试件在取样、运输、试件制作以及试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因此,土样的室内压缩曲线不能完全代表现场原位处土样的孔隙比与有效应力的关系。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后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后答案

mw 129.5 − 121.5 m − ms * 100% = * 100% = * 100% =6.6% ms ms 121.5
3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参考答案
由 ds =
m 121.5 ms ⇒ vs = s = = 45 ds 2.7 vs ρ w
vv = v − vs = 72 − 45 = 27
粒比重为 2.7,试计算该土样的含水量 w、孔隙比 e、饱和度 sr 、重度 r、饱和重 度 rsat 浮重度 r ' 以及干重度 rd ,并比较各重度的数值大小(先导得公式然后求解) 。 解: v = 72cm 3 m=129.5g (1) w = ms = 121.5 g d s = 2.7 ρ = m 129.5 = = 1.799 g / cm3 v 72
w= 2.8
粒分析结果如下表 土粒组的粒径范 2~0.5 0.5~0.25 0.2 ~0.075 <0.075 >2 围(mm) 粒组占干土总质 21.0 9.4 18.6 37.5 13.5 量的百分数 (%) 试求: (1) 确定该土样的名称; (2) 计算该土的孔隙比和饱和度; (3) 确定该土的湿度状态; (4) 如该土埋深在离地面 3m 以内,某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N=14,试确定该 土的密实度。 解: (1)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为 9.4%+18.6%+21.0%+37.5%=86.9%超过全 重的 50%因此为细砂。 (2) e =
2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参考答案
由e =
d s (1 + w) ρ w 2.70(1 + 0.322)1.0 −1 = − 1 = 0.87 ρ 1.91
(1) v v = e = 0.87 cm 3 (2) vw = wd s = 0.322 *2.70=0.87 cm 3 (3) v = 1 + e = 1 + 0.87 = 1.87 cm 3 (4) ms = d s ρ w = 2.70 *1.0=2.70g (5) mw = wd s ρ w = 0.322 * 2.70 * 1.0 = 0.87 g (6) m = ms + mw = 3.57 g (7) sr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五版课后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五版课后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五版课后答案一、单向选择题(每题1分,共13分)1.下列哪种地基不属于人工地基(A)。

[第一章]A.第四纪沉积土地基为B.换填碎石土地基C.弱夯粘土地基2.在一般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造价约占总造价的(B)。

[第一章]A.5%B.25%C.55%3.下列三种粘土矿物中,(A)含量高的土可塑性最高。

[第二章]A.蒙脱石B.伊利石C.高岭石4.对于级配连续的土,(C)级配良好。

[第二章]A.Cu<5B.Cu=5C.Cu>55.满足条件(B)的土为级配良好的土。

[第二章]A.Cu<5,cc>3~6B.Cu>5,Cc=1~3C.Cu<5,cc>2~56.若将地基视为均质的半无限体,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只能产生(A)。

[第三章]A.横向变形B.侧向位移C.剪切变形7.单向偏心荷载作用在矩形基础上,偏心距e满足条件(C)时,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

(L为矩形基础偏心方向边长)[第三章]A.e>L/6B.e=L/6C.e8.上软下硬双层地基中,土层中的附加应力比起均质土时,存在(A)现象。

[第三章]A.应力集中B.应力扩散C.形变维持不变9.土的压缩之中,下列三个部分中,(C)所占的压缩量最大。

[第四章]A.液态土颗粒被放大;B.土中水及封闭气体被压缩;C.水和气体从孔隙中被抽走。

10.土的压缩试验中,压缩仪(固结仪)中的土样在压缩过程中(B)。

[第四章]A.只出现侧向变形B.只发生竖向变形C.同时出现横向变形和侧向变形11.土的压缩系数a1-2位于(A)范围时,土为低压缩性土。

[第四章]A. a1-2<0.1MPa-1B.0.1MPa-1≤a1-2<0.5 MPa-1C. a1-2≥MPa-112.采用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时,沉降经验系数ψs与(C)无关。

[第四章]A.基底额外压力值B.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C.基础底面形状13.超固结比(OCR)指的是(A)。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习题集与答案第6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习题集与答案第6章

第6章土中应力一简答题1.成层土地基可否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基础的最终沉浸量?【答】不能。

利用弹性力学公式估算最终沉降量的方法比较简便,但这种方法计算结果偏大。

因为的不同。

2.在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地基最终变形量)以及确定地基压缩层深度(地基变形计算深度)时,为什么自重应力要用有效重度进行计算?【答】固结变形有效自重应力引起3.有一个基础埋置在透水的可压缩性土层上,当地下水位上下发生变化时,对基础沉降有什么影响?当基础底面为不透水的可压缩性土层时,地下水位上下变化时,对基础有什么影响?【答】当基础埋置在透水的可压缩性土层上时:地下水下降,降水使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有效资中应力增加与降水前比较犹如产生了一个由于降水引起的应力增量,它使土体的固结沉降加大,基础沉降增加。

地下水位长期上升(如筑坝蓄水)将减少土中有效自重应力。

是地基承载力下降,若遇见湿陷性土会引起坍塌。

当基础埋置在不透水的可压缩性土层上时:当地下水位下降,沉降不变。

地下水位上升,沉降不变。

4.两个基础的底面面积相同,但埋置深度不同,若低级土层为均质各向同性体等其他条件相同,试问哪一个基础的沉降大?为什么?【答】引起基础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基底附加压力,附加压力大,沉降就大。

(〈20)因而当基础面积相同时,其他条件也相同时。

基础埋置深的时候基底附加压力大,所以沉降大。

当埋置深度相同时,其他条件也相同时,基础面积小的基底附加应力大,所以沉降大5.何谓超固结比?在实践中,如何按超固结比值确定正常固结土?【答】在研究沉积土层的应力历史时,通常将先期固结压力与现有覆盖土重之比值定义为超固结比。

超固结比值等于1时为正常固结土6.正常固结土主固结沉降量相当于分层总和法单向压缩基本公式计算的沉降量,是否相等?【答】不相同,因为压缩性指标不同7.采用斯肯普顿-比伦法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考虑次压缩沉降?【答】对于软粘土,尤其是土中含有一些有机质,或是在深处可压缩压缩土层中当压力增量比(指土中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比)较小的情况下,此压缩沉降必须引起注意。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机工版)习题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机工版)习题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二版)选择题及计算题参考答案(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编 陈晋中)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思考题 2-10(1)A 、(2)C 、(3)B 、(4)C 、(5)D 、(6)B B B E 、(7)B 、(8)C 、(9)D 、(10)D习 题2-1 某办公楼工程地质勘察中取原状土做试验,用体积为1003cm 的环刀取样试验,用天平测得环刀加湿土的质量为245.00g ,环刀质量为55.00g ,烘干后土样质量为170.00g ,土粒比重为2.70。

计算此土样的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天然含水率、孔隙比、孔隙率以及饱和度,并比较各种密度的大小。

解:已知:V=100 cm 3;M=245-55=190g ;M s =170g ;土粒比重Gs=M s /V s =2.70; M w = M - Ms=186-170=16g ,ρw=1 g/cm 3;所以V w =16cm 3; 土粒比重G s =M s /V s =2.70;所以V s = M s /2.70=62.96cm 3; V=100 cm 3;Vs=62.96cm 3;Vw=16cm 3;所以V v =V-V s =100-62.96=37.04cm 3;V a =V v -V w =37.04-16=21.04 cm 3; 因此:天然密度Vm=ρ=190/100=1.90 g/cm 3; 干密度/d s m V ρ= =170/100=1.70 g/cm 3;饱和密度()/sat s v w m V V ρρ=+=(16+170+21.04×1)/100=2.07 g/cm 3; 天然含水率%42.9%10017016%100=⨯=⨯=s w m m w 孔隙比/v s e V V == 37.04/62.96=0.588孔隙率()/100v n V V =⨯%=V v /V=37.04/100=37.04% 饱和度()/100r w v S V V =⨯%=16/37.04=43.2% 综上所述:ρsat >ρ>ρd2-2甲、乙两个土样的物理指标见表2-12,问:(1) 甲土与乙土中的粘粒含量哪个更多?分别属于何种类型的土?(2)甲土与乙土分别处于哪种稠度状态?解:对于甲土样:ω=31%、W L =35%、W p =16% 191635===--w w I P L p 79.0191631I L ==-=-I w w Pp因 P I >17,0.75<L I ≤1,所以该土为粘土,处于软塑状态。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篇一: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1]】txt>第二章2.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土中水分为哪几类?其特征如何?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如何?土体一般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部分组成(即土的三相)。

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液态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自由水又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特征:固态水是指存在于颗粒矿物的晶体格架内部或是参与矿物构造的水,液态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气态水是土中气的一部分。

影响:土中水并非处于静止状态,而是运动着的。

工程实践中的流沙、管涌、冻胀、渗透固结、渗流时的边坡稳定问题都与土中水的运用有关。

2.2土的不均匀系数cu及曲率系数cc的定义是什么?如何从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形态上,cu和cc数值上评价土的工程性质。

不均匀系数cu反映了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

曲率系数cc描述了级配曲线分布的整体形态,表示是否有某粒组缺失的情况。

评价:(1)对于级配连续的土:cu5,级配良好;cu5,级配不良。

(2)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同时满足cu5和cc=1~3,级配良好,反之则级配不良。

2.3说明土的天然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和干重度的物理概念和相互联系,比较同一种土各重度数值的大小。

天然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和干重度分别表示单位体积的土分别在天然、饱和、湿润、干燥状态下的重量,它们反映了土在不同状态下质量的差异。

饱和重度天然重度干重度浮重度2.4土的三相比例指标有哪些?哪些可以直接测定?哪些通过换算求得?为换算方便,什么情况下令v=1,什么情况下令vs=1?三相比例指标有:天然密度、含水量、相对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

直测指标:密度、含水量、相对密度。

换算指标: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

当已知相对密度ds时令vs=1,当已知天然密度时令v=1,如若两者都已知,设v=1或vs=1都行2.5反映无黏性土密实度状态的指标有哪些?采用相对密实度判断砂土的密实度有何优点?而工程上为何应用得并不广泛?指标:孔隙比、最大孔隙比、最小孔隙比。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练习答案详解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练习答案详解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练习册习 题 一一、填空1.土的物理性质是土的最基本的工程特性。

2.土的结构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凝结构三种。

3.土的构造主要有层理构造和裂隙构造两种。

4.反映土单位体积质量(重力)的导出指标有浮密度、饱和密度和干密度。

5.土的基本指标包括土的密度、土粒相对密度和土的含水量,在试验室中分别用环刀法、比重瓶法和烘干法来测定。

6.土的不均匀系数Ku 越大,曲线越平缓,粒径分布越不均匀。

7. 基底附加压力求得后,可将其视为作用在地基表面的荷载,然后进行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

8.土粒比重是土粒的质量与同质量相同体积纯蒸馏水在4℃时的质量之比 。

用比重瓶方法测定。

9.土的密度是质量与单位体积之比。

四、计算1. 某粘土的含水量w=36.4%, 液限wL=48%、塑限wp=25.4%,要求: 1).计算该土的塑性指标Ip ; 2).确定该土的名称; 3).计算该土的液性指标IL ; 4).按液性指标数确定土的状态。

解: ]为粘土;176.224.2548 =-=-=p L p W W I 为可塑态;487.06.224.254.36=-=-=P P L I W W I习 题 二一、填空1.某点在地下水位以下,当地下水位下降时该点自重应力将增加;地下水位上升时该点自重应力将减小。

四、计算1.某构筑物基础如下页图所示,在设计地面标高处作用有偏心荷载680KN ,偏心距1.31m ,基础埋深为2m ,底面尺寸为4m ×2m 。

试求基底平均压力P 和边缘最大压力P max ,并绘出沿偏心方向的基底压力分布图。

解:KPa ab G F P 5.3002)89.02(320003)(2max =⨯-=+=89.02422068031.1680=⨯⨯⨯+⨯=+=G F M e KPaA G F P 1254320680=+=+=习 题 三三、填空1.总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孔隙水压力等于总应力与有效应力之差。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参考答案 (新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参考答案    (新版)

2-3 如图2-16,本题为定水头实验,水自下而上流过两个土样,相
关几何参数列于图中。
解:(1)以c-c为基准面,则有:zc=0,hwc=90cm,hc=90cm
(2)已知hbc=30%hac,而hac由图2-16知,为30cm,所以:
hbc=30%hac=0.330=9cm

hb=hc-hbc=90-9=81cm
1-15 试证明。试中、、分别相应于emax 、e、emin的干容重 证:关键是e和d之间的对应关系: 由,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emax和dmin是对应的,而emin和dmax是 对应的。
第二章 土的渗透性及水的渗流
2-3 如图2-16所示,在恒定的总水头差之下水自下而上透过两个
土样,从土样1顶面溢出。
1-8 解:分析:由W和V可算得,由Ws和V可算得d,加上Gs,共已
知3个指标,故题目可解。
(1-12)
(1-14)
注意:1.使用国际单位制;
2.w为已知条件,w=10kN/m3;
3.注意求解顺序,条件具备这先做;
4.注意各的取值范围。
1-9 根据式(1—12)的推导方法用土的单元三相简图证明式(1-
图2-18 习题2-6图 (单位:m) 2-6 分析:本题只给出了一个抽水孔,但给出了影响半径和水位的 降低幅度,所以仍然可以求解。另外,由于地下水位就在透水土层内, 所以可以直接应用公式(2-18)。 解:(1)改写公式(2-18),得到: (2)由上式看出,当k、r1、h1、h2均为定值时,q与r2成负相关, 所以欲扩大影响半径,应该降低抽水速率。 注意:本题中,影响半径相当于r2,井孔的半径相当于r1。
3-1 分析:因为,所以为主应力。 解:由公式(3-3),在xoy平面内,有: 比较知,,于是: 应力圆的半径: 圆心坐标为: 由此可以画出应力圆并表示出各面之间的夹角。易知大主应力面与x 轴的夹角为90。 注意,因为x轴不是主应力轴,故除大主应力面的方位可直接判断 外,其余各面的方位须经计算确定。有同学还按材料力学的正负号规定 进行计算。 3-2 抽取一饱和黏土样,置于密封压力室中,不排水施加围压 30kPa(相当于球形压力),并测得孔隙压为30 kPa ,另在土样的垂直 中心轴线上施加轴压Δ=70 kPa(相当于土样受到— 压力),同时测得 孔隙压为60 kPa ,求算孔隙压力系数 A和B? 3-3 砂样置于一容器中的铜丝网上,砂样厚25cm ,由容器底导出一 水压管,使管中水面高出容器溢水面 。若砂样孔隙比e=0.7,颗粒重度 =26.5 kN/m3 ,如图3-42所示。求: (1) 当h=10cm时,砂样中切面 a-a上的有效应力? (2) 若作用在铜丝网上的有效压力为0.5kPa,则水头差h值应为多 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r
=
vw vv
*100%=100% ⇒
vw
=
vv
w = mw ms
*100%= vwρw = vvρw
ms
ms
⇒ ms
= vv ρw w
ds
= ms vs ρw
⇒ ms
= dsvs ρw

vv ρw w
= dsvs ρw
vv = dsvs w
Qe =
vv vs
=
dsvs w vs
=
dsw =2.68*0.32=0.86
土的密实度。
解:(1)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为 9.4%+18.6%+21.0%+37.5%=86.9%超过全
重的 50%因此为细砂。
(2) e = ds (1+ w)ρw −1 = 2.68∗(1+ 0.285) ∗1 −1 = 0.81
ρ
1.9
sr
=
wds e
=Hale Waihona Puke 0.285 ∗ 2.68 ∗100% 0.81
e = ds (1+ w)ρw −1 = 2.67 ∗ (1+ 0.098) −1=0.656
ρ
1.77
4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参考答案
Dr
=
emax − e emax − emin
=
0.943 − 0.656 0.943 − 0.461
= 0.595
Q 0.67> Dr >0.33 ∴为中密
2.7 某干砂试样密度 ρ =1.66g/ cm3 ,土粒比重 ds =2.69,置于雨中,若砂样体积不
0 1 2 3 4-7 剖面 点号 Z(m)
0
0
2
2
4
4
6
6
z/b(aefc) αc1
0.250 0.137 0.076 0.052
z/b(befd) αc2
ms
ms
121.5
3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参考答案

ds
=
ms vs ρw

vs
=
ms ds
= 121.5 2.7
= 45
vv = v − vs = 72 − 45 = 27
(2) e = vv = 27 = 0.60 vs 45
vw
=
mw ρw
= 129.5 −121.5 1
=8
(3) sr
=
vw vv
解:(1) i = h1 − h2 = 23.50 − 23.20 = 0.015
L
20
(2) v = ki = 5 *10−2 * 0.015 = 7.5 *10−4 mm / s
Q = rst = 7.5*10−4 * 3600 *1*106 = 2.7 *10−3 m3 / h * m2
(3)v = k(i − ib ) = 5 *10−5 *(0.015-0.005)=0.05 *10−5mm / s = 5 * 10−7 mm / s = 1.8 *10−6 m/h
粒分析结果如下表
土粒组的粒径范
围(mm)
>2
2~0.5 0.5~0.25 0.2~0.075 <0.075
粒组占干土总质 量的百分数(%) 9.4
18.6
21.0
37.5
13.5
试求:
(1) 确定该土样的名称;
(2) 计算该土的孔隙比和饱和度;
(3) 确定该土的湿度状态;
(4) 如该土埋深在离地面 3m 以内,某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N=14,试确定该
ρd =1.925
ρd =1.936
ρd
=
2.03 1+ 0.088
=1.881
ρd =1.760
可见最大干密度为 ρd max =1.936 其对应的含水量为 10%
7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参考答案
第3章 土中应力计算
3.1 某建筑场地的地质剖面如图3.31所示,试计算各土层界面及地下水位面的自 重应力,并绘制自重应力曲线。 3.1 解: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参考答案
第 2 章 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
2.2 试证明下列换算公式
(1)
ρd
=
dsρw 1+ e
(2)
γ = srerw + dsrw (3) 1+ e
sr
=
wdS (1− n) n
证明:
令 vs
=1,则由 e =
vv vs
得 vv
=e
, v = vs
+ vv
=1+e ,由
ds
=
ms vs
(7) sr
=
wds e

vw vv
*100%
=
0.87 0.87
*100%
= 100%
(8) r'
=
ρ'g
=
ds −1 1+ e
ρ
w
g
=
2.7 −1 1+ 0.87
*10
=
9.1kN
/
m3
2.4 用体积为 72 cm3 的环刀取得某原状土样重 129.5g,烘干后土重 121.5g,土
粒比重为 2.7,试计算该土样的含水量 w、孔隙比 e、饱和度 sr 、重度 r、饱和重
ρ
1.91
(1) vv = e = 0.87cm3 (2) vw = wds = 0.322 *2.70=0.87 cm3
(3) v =1+ e =1+ 0.87 =1.87 cm3
(4) ms = ds ρw = 2.70 *1.0=2.70g (5) mw = wds ρw = 0.322 * 2.70 *1.0 = 0.87g (6) m = ms + mw = 3.57g
度 rsat 浮重度 r ' 以及干重度 rd ,并比较各重度的数值大小(先导得公式然后求解)。
解: v = 72cm3 m=129.5g ms = 121.5g
ds = 2.7
ρ = m = 129.5 = 1.799g / cm3 v 72
(1) w = mw *100% = m − ms *100% = 129.5 −121.5 *100% =6.6%
σ cz1 = r1h1 = 17 *2.0=34.0kpa
σ cz2 =34.0+ r2h2 =34.0+19*3.8=106.2kpa
r'=
(ds −1)rw 1+e
=
(ds −1)r ds (1+ w)
=
2(.27.(4741−+10).1481.2)=8.197kN/ m3
σ cz3 = 106.2 + r ' h3 = 106.2 + 8.197 *4.2=140.6kpa
ms + mw1 =180
∴ ms =152.54g mw1 =27.46g
m2
=
mw2 ms
*100%=25% ⇒
mw2
=
0.25 *152.54=38.135g
需加水 38.135-27.46=10.7g
2.12 将土以不同含水量配置成试样,用标准的夯击能使土样击实,测定其容量 ,得数据如下表:
=
8 27
*100% =29.6%
(4) r = ρ g = 1.799 *10=18.0kN/ m3
(5) rsat
=
ms
+ vv ρw v
g
= 121.5 + 27 *10=20.6kN/ m3 72
(6) r ' = ρ 'g = ms − vs ρw g = 121.5 − 45 *10=10.6Kn/ m3
·
1 pw

ms = dsvs ρw = ds ρw
由w=
mw ms
·100% 得 mw
=
wms
=
wds ρw
所以 m = ms + mw = ds (1+ w)ρw
(1)由
ρd
=
ms v

ρd
=
dsρw 1+ e
(2)由 sr
=
vw vv
·100% 得 sr
=
wds e

wds
= sre
则 r = ρ g = m g = ds (1+ w)ρw g = ds (1+ w)rw = dswrw + dsrw = srerw + dsrw
按各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计算图 2.50 中 6 个括号内的数值及 sr 和 r' 。
解:因 vs = 1 , ds = 2.70 , w=32.2%, ρ =1.91g/ cm3 , ρw = 1.0g / cm3
2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参考答案
由 e = ds (1+ w)ρw −1 = 2.70(1+ 0.322)1.0 −1 = 0.87
v
1+ e
1+ e
1+ e
1+ e
(3)由 n = vv ·100% v

n
=
e 1+ e

e
=
n 1− n
,则
sr
=
vw vv
·100%
=
wds e
=
vds (1− n) n
2.3 在土的三 相组成示意图中,取土 粒体积 vs = 1 。已知某土样的 土粒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