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随心唱响《中国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演唱:☆我的祖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演唱:☆我的祖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演唱:☆我的祖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我的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欣赏《我的祖国》,简要地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a、b两部分的对比。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会聆听与分辨乐曲的结构以及学唱歌曲的a部分,注意速度、力度、情绪。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孩子们还记得吗?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首歌,是电影《祖国的花朵》里的插曲,歌名叫《让我们荡起双桨》。

三、欣赏《我的祖国》。

(一)、初步了解作品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将欣赏一首传唱了半个世纪的老歌,也是一部电影插曲、歌曲名叫《我的祖国》。

师:为了节省时间,在课前我已经给同学们布置了作业,回家上网查找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相关的内容,为了检验同学们的自学成果,请同学们来回答几个问题:
词作者?曲作者?原唱?电影名?时代背景?
师小结: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支援朝鲜人民打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当时我志愿军战士与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反攻,坚守着阵地,缺水、断粮、忍着伤痛,在女卫生员的带领下,唱起了这首优美的,荡气回肠的《我的祖国》。

(二)、完整欣赏作品(播放视频)。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国乐飘香国乐飘香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国乐飘香国乐飘香教案

国乐飘香一、教学目标1、能够在欣赏的基础上,乐于感受、体验、理解中国民族器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2、欣赏《雨打芭蕉》,引导学生感受体脸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并认识了解丝竹乐。

3、欣赏《小放驴》,能通过音响听辨管子特有的音色,感受《小放驴》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吹歌的主要风格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体验广东音乐和河北吹歌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民族管弦乐队图片,并聆听一小段音乐,让学生来判断由哪些乐器演奏?(二)进入新课1、民族管弦乐队介绍(1)拉弦乐器:板胡、高胡、二胡、中胡、低胡(2)弹拨乐器:柳琴、琵琶、三弦、阮、扬琴、筝、古琴(3)打击乐器:云锣、木鱼、钺、锣、鼓(4)吹管乐器:笛、箫、喷呐、管子、笙2、《雨打琵琶》(1)初听全曲设疑:①全曲的速度和音乐情绪特点?②该川I的主奏乐器?③全曲表现的音乐场景?(2)分析乐曲①全曲速度轻快;音乐情绪清新明快②整首乐曲描绘出雨滴打在蕉叶上清脆的声音,反映出人们愉悦的心情。

③该曲的主奏乐器为高胡(扬琴、琵琶、洞箫等)高胡:(高音拉弦乐器),是一种高音乐器,是“高音二胡”的简称,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同,只是琴筒(共鸣箱)比二胡略小,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演奏。

(3)再次聆听全曲,看三幅图片为《雨打芭蕉》音乐场景面排序。

(2、1、3)(4)场景分析①第一部分以流畅明快的旋律展现出岭南风光的诗情画意。

②第二部份节奏顿挫,短促的断奏,犹似雨打芭蕉淅沥之声。

(聆听第二部份)③第三部分为气氛热烈的快板段落,给人雨后清新愉悦之感。

(5)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我国南方等城市。

主要乐器有高胡、扬琴、洞箫等。

音乐具有活泼轻快、流畅动听的特点。

⑹丝竹乐以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核心的器乐合奏。

(广东音乐、江南丝竹)3、《小放驴》(1)初听全曲,并设疑:①全曲的速度和情绪特点?②该曲的主奏乐器?③全曲表现的场景?(2)乐曲分析①全曲速度轻快;情绪活泼热烈。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随心唱响《国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随心唱响《国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随心唱响:国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用附点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国家》。

2、通过演唱此曲,激发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一节课手语学习,掌握这首歌的手语舞蹈。

2学情分析整首歌曲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太难演唱,但由于歌曲中旋律的变化都是细微变化,对于稍粗心的学生来讲,就很容易混淆,特别是自学过这首歌,并且养成习惯的学生,不宜唱准确,所以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分析乐谱。

而且作为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学生还不会手语舞蹈,手语舞蹈相对简单,学生会特别感兴趣。

3重点难点【重难点】:1、指导学生唱好《国家》歌曲,学习手语,以表达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在识谱过程中初步掌握切分音节奏型,提高识谱演唱能力。

3、手语学习与舞蹈性相结合。

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播放开国大典珍贵录像。

师:知道这是什么么?学生:开国大典录像。

3、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国家包括三十多的省市及行政区,虽然面积很大很大,其实它是由无数个家庭、学校、工厂的“小家”组合而成的。

这个家的兄弟姐妹很多很多,他们团结友爱,勤劳、勇敢,用自己聪明的才智战胜了一切困难,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家,建设成了伟大的具有现代化的强国。

那么,这个国家的名字叫什么呢?一起说——中国。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学唱歌曲《国家》,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二、歌曲教学:国家(播放课件)要求:请同学们初步感受歌曲。

师:听了这首歌,歌词上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4、词曲作者介绍王平久词小柯金培达曲5、朗诵歌词:。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唱歌:依呀呀噢咧噢》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唱歌:依呀呀噢咧噢》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唱歌:依呀呀噢咧噢》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演唱扎伊尔民歌《依呀呀噢列噢》,并能准确表现音乐的风格。

2、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魅力。

3、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4、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

2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简单易唱,我准备通过翻译成生动有趣的中文来教学生学唱,相信一定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

3重点难点
1、会唱扎伊尔民歌《依呀呀噢列噢》,学习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2、能运用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3、能模仿和学习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伊呀呀噢咧噢
一、情境导入:
1、师:很高兴大家又如约来到了我这音乐王国,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去环游世界。

我请来了一位朋友给大家做向导,我们来看看他是谁?他要带我们去哪儿?(播放成龙影视视频)
2、在环球之旅这个板块中我们六年级学过亚洲、欧洲、大洋洲的音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去了解非洲的音乐。

——(出示本课教学目标)。

初中音乐中国话教案

初中音乐中国话教案

初中音乐中国话教案篇一: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时安排表第1课时大海啊故乡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能运用恰当的艺术处理手段(力度演唱情绪速度)自信有感情的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海的音乐形象,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16册《大海啊,故乡》。

三、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四、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音乐作品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1:老师做一个海鸥式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联想其动物形象然后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提示,我们会联想到海鸥,那海鸥一般生活在那里呢?(大海)提问2: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表现大海气势的:海纳百川、汹涌澎湃;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在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二)歌曲欣赏:作品介绍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1、作者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2、创造背景: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交流讨论后师小结:这首歌的情绪:由深情到激动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强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三)教学活动学唱歌曲分析音乐要素1、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完整版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优质教案

完整版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优质教案

完整版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材第二单元《民族音乐巡礼》中的第4课时《京剧的声腔与行当》。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及其声腔特点;学习京剧的主要行当及其表演特点;欣赏并学唱京剧经典选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发展、声腔和行当。

2. 通过学唱京剧选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的声腔特点和行当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京剧选段,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京剧脸谱面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京剧脸谱,引导学生猜测并讨论其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地位。

3. 声腔学习:讲解京剧的声腔特点,如西皮、二黄等,并举例演示。

4. 行当介绍:介绍生、旦、净、末、丑等主要行当,通过视频资料展示各行当的表演特点。

5. 选段学唱:选取《沙家浜·智斗》选段进行教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京剧的韵律、唱腔和表情。

6.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演唱《沙家浜·智斗》选段。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的声腔与行当》2. 内容:(1)京剧的起源与发展(2)声腔特点:西皮、二黄(3)主要行当:生、旦、净、末、丑(4)经典选段:《沙家浜·智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课后查找并了解一部自己喜欢的京剧作品,写一篇简短的介绍和心得体会。

答案示例:作品名称:《霸王别姬》作品简介:《霸王别姬》是京剧的经典剧目,讲述了楚汉争霸时期,霸王项羽与爱妃虞姬的生死离别。

该剧以悲壮、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唱腔著称。

心得体会:通过观看《霸王别姬》,我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尤其是虞姬的唱腔和表演,让人为之动容。

这部剧让我更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也让我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的魅力1.2 生活中的音乐2. 第二章:民族音乐2.1 中国民族音乐概述2.2 外国民族音乐概述3. 第三章:音乐家与名作3.1 巴赫与莫扎特3.2 贝多芬与柴可夫斯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对我国及世界民族音乐的认识。

3. 通过学习音乐家与名作,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其分类,古典音乐名作的欣赏。

2. 教学重点: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音乐家的生平与创作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PPT等。

2. 学具:音乐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言:通过实际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举例说明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

(2)介绍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分类,播放代表性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

(3)讲述音乐家的生平与创作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名作的背景及内涵。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内容:(1)音乐与生活的关系(2)民族音乐特点与分类(3)音乐家与名作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举例说明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分类。

(3)介绍一位你喜欢的音乐家及其名作。

2. 答案:(1)音乐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的身影,如电影、电视剧、广告等。

(2)民族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各异,如我国的京剧、昆曲,印度的拉格音乐等。

(3)示例: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第九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唱歌:洪湖水,浪打浪》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唱歌:洪湖水,浪打浪》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唱歌:洪湖水,浪打浪》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唱歌:洪湖水,浪打浪》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

(2) 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打浪》。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的片段,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 通过欣赏和学唱《北风吹》《扎红头绳》片段,感受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 以及独唱和对唱这两种演唱形式的音乐表现。

3.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知道歌剧、歌剧音乐的含义。

(2) 能够对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和《白毛女》的剧情有一定了解,能够说出作品及作者名字。

(3) 能够分辨独唱与对唱这两种演唱形象。

(4) 能够了解中国歌剧与中国民间音乐之间的联系。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学习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纯民族的音乐欣赏的话还行,演唱起来难度较大。

3重点难点
通过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的片段,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 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 通过欣赏和学唱《北风吹》《扎红头绳》片段,感受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 以及独唱和对唱这两种演唱形式的音乐表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随心唱响《中国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
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中国话》;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学生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以说中国话而自豪的自豪感。

2学情分析
1.山区的学生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差。

2.山区的好些学生不知道rap(说唱)是什么,更不要说会rap了。

3.现在很多年青人物质欲强、崇洋媚外、什么都觉得外国的东西好,忘了自己国家的国粹性东西。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中国话》的旋律及节奏和乐感
教学难点: 歌曲的绕口令部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1、打开电脑及电子白板,插入U盘,叫学生聆听并可以跟着唱老师播放的歌曲《国歌》、《国家》、《我的中国心》。

2、问学生:“这三首歌的主题是什么?中心思想唱什么?”学生肯定都能回答“爱国”等。

顺着学生的回答就自然进入新课《中国话》的学习。

老师接着说;“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有关中国和中国人的歌曲,请大家翻到音乐书第六十页《中国话》,然后先听这首歌,并看电子白板上的思考题,听后回答问题。

2【讲授】中国话
问学生:“这三首歌的主题是什么?中心思想唱什么?”学生肯定都能回答“爱国”等。

顺着学生的回答就自然进入新课《中国话》的学习。

老师接着说;“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有关中国和中国人的歌曲,请大家翻到音乐书第六十页《中国话》,然后先听这首歌,并看电子白板上的思考题,听后回答问题。

同时,老师出示思考题在电子白板上,并播放歌曲《中国话》。

老师说:“大家知道这首歌的主题后,我们现在就来开始学习这首歌,在学这首歌之前,老师简单地来介绍一下这首歌:这首歌作词是郑楠,作曲是施人诚和郑楠。

这首歌深受青少年喜欢,因为它把中国的绕口令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