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晏殊(定用)
晏殊《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翻译及赏析晏殊《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翻译及赏析《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表现了作者晏殊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寞怅惘的心绪,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翻译及赏析,更多宋代诗人诗词鉴赏请关注。
【原文】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⑵,晚花红片落庭莎⑶。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⑷,几回疏雨滴圆荷⑸。
酒醒人散得愁多⑹。
【注释】⑴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⑵过:飞过,过读平声。
⑶晚花:春晚的花。
红片:落花的花瓣。
庭莎:庭院里所生的莎草。
莎草为草本植物,叶条形,有光泽,夏季开黄褐色小花。
⑷一霎:一会儿,一阵子。
⑸几回疏雨滴圆荷:指的是一日之间好几次下雨,雨点打在圆圆的荷叶上。
词句化用五代孙光宪《思帝乡》词:“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⑹愁:在词中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作品介绍】《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是北宋著名诗人晏殊的一首词作。
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寞怅惘的心绪。
【白话译文】小楼重重门帘外面有燕子飞过。
晚上红花的花瓣落在了亭子里。
独自一人在栏杆边而感到寒冷。
因一阵轻风才看到那碧绿帘幕。
几次稀稀疏疏的雨滴在荷叶上。
酒醒来人都走了又有了忧愁。
【赏析】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
’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
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
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⑺。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字词解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阅读答案:试题:(1)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2)“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案:(1)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构成“来”与“去”对比。
表达作用: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两者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伤春之情与人生哲理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伤春之情与人生哲理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宋词,全词以伤春为主题,却蕴含了对人生、自然的深刻哲思。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填一曲新词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留恋。
2、注释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三、创作背景此诗一般认为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晏殊知应天府时所作,根据是“张寺丞”与“王校勘”应为晏殊在应天府时的下属张公寿与王君玉,以及《能改斋漫录》《苕溪渔隐丛话》等书上所载的,“晏元献赴杭州,道过维扬,憩大明寺,瞑目徐行。
使侍史诵壁间诗板,戒其勿言爵里姓名,终篇者无几。
又使别诵一诗云:‘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
仪凤终沈影,鸣蛙只沸羹。
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徐问之,江都尉王琪诗也。
召至同饭,又同步游池上。
时春晩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书墙壁间或弥年未尝强对,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也。
《浣溪沙》(宋晏殊)赏析

《浣溪沙》(宋晏殊)赏析宋晏殊⼀曲新词酒⼀杯,去年天⽓旧亭台。
⼣阳西下⼏时回?⽆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园⾹径独徘徊②。
[作者简介]晏殊(991-1055)北宋政治家、⽂学家。
字同叔。
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港乡(今属进贤县)⼈,北宋前期著名词⼈。
晏殊⾃幼聪明,七岁能⽂,被称为“神童”,⼗四岁以神童⼊试,赐进⼠出⾝,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舍⼈、翰林学⼠、左庶⼦,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夫兼侍读学⼠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加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殿⼤学⼠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他以词著于⽂坛,尤擅⼩令,有《珠⽟词》⼀百三⼗余⾸,风格含蓄宛丽。
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破阵⼦》、《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他亦⼯诗善⽂,原有诗⽂⼆百四⼗卷,现存不多,⼤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平详见《宋史》卷三⼀⼀。
有胡亦堂辑《晏元献遗⽂》⼀卷。
他的词作很有成就,虽然内容上不过是歌⼉侍⼥、风花雪⽉的,⽽且充满了富贵⽓息,但表现⼿法很含蓄,⽤词造句⼯稳,意境优美⾼雅,风格蕴藉绮靡。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
浣:⾳(huàn)②⾹径:散发着花⾹的⼩路。
旧亭台:昔⽇的亭台楼阁。
徘徊:在⼀个地⽅来回地⾛。
[译⽂] 我填上⼀曲新词,倒上⼀杯美酒,这时的天⽓,与去年相同。
当⼣阳西下,何时才能回转?令⼈⽆可奈何,看见花⼉⼜残落了;似曾相识,春燕⼜飞回。
美好的事物⽆法挽留,只不过是似曾相识⽽已,想到这些令⼈感伤。
我独⾃在⼩径⾥徘徊,感觉很伤感。
[赏析] 这⾸词抒写光阴流逝的感伤。
词⼈以有限的⽣命来体察⽆穷的宇宙,把⼈⽣放到时空这⼀⼴⼤范畴中来进⾏思考,于是,这⾸词便具有某种厚重的哲理韵味了。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读: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⑺。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字词解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阅读答案:试题:(1)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2)“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案:(1)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构成“来”与“去”对比。
表达作用: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两者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晏殊的诗词《浣溪沙

【导语】《浣溪沙•⼀向年光有限⾝》是北宋词⼈晏殊所作。
这是⼀⾸伤别之作,叹⼈⽣有限,抒写离情别绪,所表现的及时⾏乐的思想,反映出词⼈的⽆奈与洒脱。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晏殊的诗词《浣溪沙•⼀向年光有限⾝》,欢迎阅读! 《浣溪沙•⼀向年光有限⾝》 宋•晏殊 ⼀向年光有限⾝,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河空念远,落花风⾬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
【赏析】 起句语甚警炼,感慨韶华易逝,⼈⽣短暂,撼⼈⼼魄。
起句写离别之悲,⼈⽣容易离别,⽽每⼀次离别都让⼈黯然销魂。
如此看来⼈的⼀⽣是充满悲哀的,但晏殊是有反省有节制的,他不沉溺于这种悲伤中,⽽说“酒筵歌席莫辞频”。
既然⼈⽣的快乐是如此短暂的,就应该对酒当歌,及时⾏乐。
“满⽬⼭河空念远,落花风⾬更伤春”两句虽然仍写念远伤春,但眼界较⼤,感慨颇深,意境莽苍,以健笔写闲情,兼有刚柔之美。
词⼈从放眼河⼭“念远”是他感情的抒发,⼀个“空”字却是他对这种感情的⼀种理性的反省:念远⼜有什么⽤呢?“落花风⾬更伤春”紧承上句,由“空”字贯穿,写的是词⼈对伤春的感受。
这两句是说我已经有了念远的悲哀⼜加上伤春的悲哀,但这⼀切都是徒劳的,念远不⼀定就能相逢,伤春也留不住春光。
所以“不如怜取眼前⼈”,意谓去参加酒筵歌席,好好爱怜眼前的歌⼥。
词⼈懂得只有爱惜了今天,珍惜了眼前⼈才能真正拥有美好的未来。
扩展阅读:⽂学成就 晏殊⼀⽣写了⼀万多⾸词,⼤部分已散失,仅存《珠⽟词》136⾸。
《全宋诗》中收其诗160⾸、残句59句、存⽬3⾸。
在《全宋⽂》中仅存散⽂53篇。
《东都事略》说他有⽂集240卷,《中兴书⽬》作94卷,《⽂献通考》载《临川集》30卷,皆不传。
传者惟《珠⽟词》3卷。
汲古阁并为1卷,为《宋六⼗名家词》之⾸集,计词131⾸。
有清⼈所辑《晏元献遗⽂》⾏于世。
世称“抚州⼋晏”(晏殊、晏⼏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
晏殊在⽂学上有多⽅⾯的成就和贡献。
他能诗、善词,⽂章典丽,书法皆⼯,⽽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之称。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篇1浣溪沙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注释】①一向:一晌,片刻。
②有限身:意思是人生短暂。
③等闲:平常,一般。
④消魂:灵魂离开肉体。
意思是极度悲伤、痛苦,或极度快乐。
⑤怜:珍惜,怜爱。
⑥取:语助词。
频:多次。
译文1年华易逝,人生是多么的短暂,一次平常的离别也会引起极度的悲伤和愁苦,还是及时行乐欢歌筵饮吧,不要嫌歌舞酒宴太多太频而推辞。
登高望远,放眼辽阔的河山,便怀思远别的亲友;看到风雨摧落繁花,更是伤感春光易逝。
空念远亲和落花伤春都是徒劳无益,还不如去怜爱眼前这轻歌曼舞的美人吧。
译文2易逝的时光有限的人生,平常的离别也让人断肠伤心。
饮宴歌舞莫要嫌它频繁。
放眼山河徒然怀念远方亲友,看见风雨中落花纷纷更让人伤春。
不如赶紧怜爱眼前的亲人。
译文3: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
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别离是不只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
痛苦是无益的,不如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
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的河山,徒然地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摧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倒不如怜惜眼前曼舞的歌女。
译文4:芳年易去,人生苦短,平平常常的离别也会使人消魂断肠。
对酒当歌,及时行乐,不要推辞这频频而来的歌舞欢宴。
极目辽阔无际的山河,会加重对远方亲友的怀念,见到风雨吹落鲜花,更加感伤春光的短暂。
倒不如放开情怀,怜爱眼前这俏丽的佳人,她会给我带来快乐无限。
【评点】本篇为晏殊的代表作品,是春日感怀之作。
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

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迭印时空,重在思昔;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初中古诗,婉约,伤春,惜时,抒怀,人生,哲理译文及注释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赏析】
• 1.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图。把自然 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 情怀,这是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 夕阳 落花 归燕 感时伤春 以景传情 •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 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 (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 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 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 句(千古奇偶)。
• 8、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 是 。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9、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 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 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本 词中也有表达这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 是 , 。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3、“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 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 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 逝的情思。
• 4、这首词是怀人之作,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至少写 两句)
•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似曾相识燕
• 5、“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的 情 感;词中“ ”一句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 义,社会人生中无法言喻的无奈,都可以用此语感叹一番。
如果上片是从时空这一大
的范畴来提出问题,思考
问题,那么,下片则是通
过时空中的某些生活细节 来深化意境的。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 伤别,“去”是花落去,“来”是燕 归来。再次形成对比,增加了对时光 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 发了青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
浣溪沙
晏殊
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 (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被后 人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著有 《珠玉词》,今存140首。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是晏珠《珠玉词》中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词抒写对 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 时光流逝的悼惜。
思想感情:
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 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 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 惆怅。
衔接中考
• • • • 【理解默写】 1.表现作者怅然若失的句子是: 小园香径独徘徊。 2.本词中被后人传唱引用来表达思人之情的 千古名句是: • 夕阳西下几时回? • 3.本文中被后人誉为天然奇偶的词句是: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赏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 杯”,孤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是唱新词,旧是喝酒唱词的环境— —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 是昨非的惆怅情思。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词面 上写的是“西下”的“夕阳”,暗 示的却是整个人生。其中涵蕴着时 间永恒而人生短暂的叹息。
小园香径独徘徊
面对这一自然现象,作者止不住要在 铺满落花的小路上徘徊沉思了。这似 乎是对上片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实 际上又似乎什么问题也没有回答。作 者把这一问题留给读者去沉思了。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点明主旨,写出了 词人的形影相吊,孤寂冷落的感 觉,更表明词人惜春,怀旧, 感伤,惆怅等心情。
翻译诗文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 几时回?
• 唱一曲新词便饮一杯酒助兴,去年相聚也是这个天气, 也在这个亭台,眼前太阳将西沉,夕阳啊,你几时才 能回来再照天际?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
• 花儿凋谢了,忍看着它伴随残春消逝,谁也无可奈何; 燕子又回来了,似曾相识,是新朋还是旧友,过眼迷 离。我在小园的花间小路上独自徘徊,满腔的孤寂怎 么也无法排除。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 关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由来,还有一个 传说: • 一次,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他转来看去,忽然 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晏殊跑进 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 大明寺附近。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 写诗,所以,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 王琪来了以后,发现晏殊善于赏诗论文,态度还很谦虚;晏 殊见王琪性格开朗,言谈投机,又请王琪入席用餐。二人边吃 边谈,心情特别舒畅。饭后,又一同到池边游玩。晏殊望着晚 春落花,随口说道:“我想了个诗句写在墙上,已经想了一年, 还是对不出来。”那个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王琪思索了 一下,不慌不忙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对句不但在词 面上对得切合时宜,很有特点,而且在含义上使二人的思想感 情如挚友重逢,一见如故。这怎能不使人格外高兴?因此,晏 殊一听,急忙称好!
• 孤寂伤感
无可奈何花落去
• 6、“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 哪一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 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 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 • 无可奈何花落去 • 落寞,孤独
• 7、词人通过什么时节哪些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 的情感?
• 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 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
• 4.本词中表现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 之志,有含蓄地表达作者感伤怀旧之一的 词句是: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5.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中 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 句是: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6.《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着重写 今日的感伤的诗句是: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联写出了人们心中所有但为笔 底所无的细腻感受,其中包含着看法阻止其消逝, 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 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 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 “似曾相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