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散热器技术要求
4.2室内采暖系统散热器及辅助设备

室内采暖系统散热器及辅助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050402-2004)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灰铸铁长翼型,圆翼型、柱型和M132型散热器组对与安装,钢制扁管型、板型、柱型和串片型散热器及辅助设备的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散热器(铸铁、钢制):散热器的型号,规格,使用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散热器不得有砂眼、对口面凹凸不平,偏口、裂缝和上下口中心距不一致等现象。
翼型散热器翼片完好。
钢串片的翼片不得松动、卷曲、碰损。
钢制散热器应造型美观,丝扣端正,松紧适宜,油漆完好,整组炉片不翘楞。
2.1.2 散热器的组对零件:对丝、炉堵、炉补心、丝扣圆翼法兰盘、弯头、弓形弯管、短丝、三通、弯头、油任、螺栓螺母应符合质量要求,无偏扣、方扣、乱丝、断扣。
丝扣端正,松紧适宜。
石棉橡胶垫以1mm厚为宜(不超过1.5mm厚),并符合使用压力要求。
2.1.3 其它材料:圆钢、拉条垫、托钩、固定卡、膨胀螺栓、钢管、冷风门、机油、铅油、麻线、防锈漆及水泥的选用应符合质量和规范要求。
2.2 作业人员要求参加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质量验收人员及安装工人,均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岗位证书,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2.3 主要机具:2.3.1 机具:台钻、手电钻、冲击钻、电动试压泵、沙轮锯、套丝机。
2.3.2 工具:铸铁散热器组对架子,对丝钥匙、压力案子、管钳、铁刷子、锯条、手锤、活扳子、套丝板、自制扳手、錾子、钢锯、丝锥、煨管器、手动试压泵、气焊工具、散热器运输车等。
2.3.3 量具:水平尺、钢尺、线坠、压力表。
2.4 作业条件:2.4.1 根据设计要求开箱核对热水器的规格型号是否正确,配件是否齐全。
2.4.2 组对场地有水源、电源。
2.4.3 铸铁散热片、托钩和卡子均已除锈干净,并刷好一道防锈漆。
2.4.4 室内墙面和地面抹完。
2.4.5 室内采暖干管、立管安装完毕,接往各散热器的支管预留管口的位置正确,标高符合要求。
钢制散热器施工方案

钢制散热器施工方案一、引言钢制散热器是工业领域常用的散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站、石油化工、冶金、造纸等行业。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钢制散热器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优化散热效果。
二、施工准备1. 设计方案评审在施工前,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评审内容包括散热器布置、支撑结构、材料选用等。
2. 施工队伍组建根据施工规模和时间要求,组建一支具备相关经验的施工队伍,包括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和安全监控人员等。
3. 施工材料准备确保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齐全,并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测和验收。
常用的施工材料包括钢板、焊条、螺栓等。
三、施工过程1. 基础处理首先需要对散热器的基础进行处理,清除基础表面的污垢和杂物,确保基础平整并满足施工要求。
2. 散热器安装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散热器的安装。
首先安装支撑结构,确保结构牢固稳定;然后按照散热器的布置要求,安装钢制散热器,并进行连接和固定。
3. 焊接工艺散热器的焊接工艺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根据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焊条,进行焊接工艺设置和操作。
4. 检测与调试完成散热器的安装和焊接后,进行检测和调试工作。
主要包括检查焊缝质量、散热器密封性、支撑结构的稳定性等。
四、安全保障措施1. 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2. 周边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警示标识,实施安全隔离措施,确保周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危险源排除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危险源排查,如烟花爆竹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电气设备等,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4. 防止事故发生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监控,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记录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记录,包括施工进度、施工人员名单、施工问题和解决措施等,以备查证。
2. 质量检测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测,包括焊接质量检测、散热器密封性检测等。
钢制柱型散热器 标准

钢制柱型散热器标准钢制柱型散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散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领域。
它通过将热量传递到空气中,实现散热的效果。
在使用钢制柱型散热器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本文将就钢制柱型散热器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钢制柱型散热器的选材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选择合适的材质对于散热器的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钢制柱型散热器的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以确保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老化、腐蚀等问题。
其次,钢制柱型散热器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
在安装钢制柱型散热器时,需要确保其与管道连接牢固,密封性良好,以免发生漏水等安全隐患。
同时,安装位置和方法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和使用寿命。
另外,钢制柱型散热器的使用和维护也需要按照标准进行。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清洁散热器表面的灰尘和杂质,以保持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同时,需要定期检查散热器的连接件和密封件,确保其完好无损,避免因松动或老化导致散热器故障。
此外,钢制柱型散热器的维修和更换也需要遵循相关标准。
当散热器出现故障或损坏时,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维修过程符合相关安全标准,避免因维修不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钢制柱型散热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散热设备,其标准化使用和维护对于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才能保证钢制柱型散热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钢制柱型散热器标准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选材、安装、使用、维护和维修,确保钢制柱型散热器能够发挥最佳的散热效果,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钢制柱型散热器的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在使用钢制柱型散热器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其安全、高效地运行。
散热器技术要求

名泉春晓F地块散热器选用标准及技术要求一、散热器选用原则:1、客厅、卧室、餐厅、书房、更衣室内散热器采用钢制双塔散热器,型号为GZT6-10/16-1.5,温差为Δ=52℃时散热量为205w/片,散热器片数按设计图纸确定。
2、部分卫生间内(设于窗下且图纸中标注片数)的散热器采用钢制双塔散热器,型号为GZT6-10/6-1.5,温差为Δ=52℃时散热量为88.7w/片,散热器片数按设计图纸确定。
3、卫生间卫浴专用散热器采用钢制梯式散热器,型号为GT600*1200,温差为Δ=52℃时散热量为813w/组;厨房卫浴专用散热器采用钢制梯式散热器,型号为GT500*1200,温差为Δ=52℃时散热量为700w/组二、钢制双塔散热器技术要求:1、根据厂家不同,散热器型号可不同,但需保证每片散热量。
2、散热器接口形式为底进底出,在第1柱和第3柱下设DN20供回水接口,供回水接口中心距为120mm。
3、散热器制作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厂家应提供检测报告。
散热器内壁需作防腐处理,外表面静电喷塑(乳白色)。
4、散热器需配手动放气阀、托钩、丝堵等附件,放气阀及丝堵为镀铬件,托钩表面为静电喷塑(乳白色)。
5、钢制椭圆管双塔散热器应符合国标GB/T13754-92及JG/T148-2002的要求;6、散热器采用的原材料(包括钢管、防腐涂料、喷塑粉末涂料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7、散热器相关配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8、采用钢制片头椭圆管双塔柱式散热器,中心距高度1600mm和600mm两种,并且不改变原设计柱数,高度1600mm每柱散热量不小于205w,高度600mm每柱散热量不小于88.7w。
必须附每种样式散热量检测报告。
9、钢制散热器材质采用低碳钢及以上级别的优质钢,成型片头壁厚≥1.8mm,成型椭圆管壁厚≥1.5mm,钢圆管壁厚≥1.5mm。
10、钢制散热器焊接工艺要求:要求采用机械化闪光焊、氩弧焊等焊接技术。
钢制采暖散热器新国家标准解读

1 2 00
极 限偏 差
±3 土4
极 限偏 差
±2 . 0 ±3
.
±3 ±4 ±5
散热器 、 钢 制柱型散 热器 、 钢管散 热器 、 铝制柱 翼型散 热器等 , 而2 0 1 3 年 以前钢 制采暖散 热器产 品没有 国家标 准 , 因此 , 这 种产 品标准 的制 定迫 在 眉 睫 。2 0 1 3 年1 1 月 钢 制 采 暖 散 热 器 产 品 的 国 家 强 制 性 标 准 发 布 并 实
式 散热 器 主要技 术 要求 不 同之 处 进行 阐述 。
2 . 1标 准散 热量 和 最 小金 属 热 强度
在《 钢管散热器》 J e , I ’ 1 4 8 — 2 0 0 2 中规定 ,型式检验项 目包含压力试验 、 外
形 尺寸 、 涂层 附 着效 果 及 热工 试 验 , 判 定 原 则 是型 式 检 验项 目全 部合 格 判 定
建筑 节能
钢制采 暖散 热器新 国家标准解读
摘要 : 本文对钢制采暖散热器产品标准的发展进行 了简要阐述, 并对新发布的国家标准《 钢制采暖散热器》 Ⅲ 与其包含 的钢制柱 型散热器和钢管散热器的行业标准《 钢制柱型散热器= 》 【 2 】 和《 钢管散热器 的主要区别进行了阐述 。 关键 词 : 钢 制 采 暖散 热器 标 准散 热 量 最小 金 属 热强度
1 . 概 述
随着我 国采暖散热器 技术水平 的发展 , 市场 对 散 热 器 品 种 的要 求 越 来越多 , 传统 的铸铁散 热器 的应用 已经减少 , 一 些 新 型 的采 暖 散 热 器 在 市 场 上 有 了 大 量 的应 用 , 如: 铜铝 复合散 热器 , 卫浴型 散热器 、 钢 铝 复 合
散热器技术要求

散热器技术要求一、规范要求各投标方按照合同供应的产品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现行版的国家及行业标准:1.GB/T 13754-2008《采暖散热器热量测定方法》2.JG/T148—2002《钢管散热器》4.GB 1764 《漆膜厚度测定法》5.GB/T 1735 《漆膜耐热性测定法》6.GB/T 173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7.GB/T 1732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8.GB/T 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9.GB/T 1727 《涂膜一般制备法》10.JG/T6-1999《采暖散热器系列参数、螺纹及配件》11. 05K405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新型散热器选用与安装》二、技术要求1.散热器应按标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散热器材质采用优质冷轧钢。
散热器采用钢管散热器,高度为800 mm,单片散热量为85W,散热器计算公式为Q=0.7671(ΔT)1.3。
钢制散热器材质应符合GB/T699或GB/T700中镇静钢的要求,钢制散热器成品流道壁厚不小于1.5 mm,片头厚度2.0 mm。
堵头或堵头排气阀标准为纯铜锻造,外表镀铬,丝扣长度不小于7 mm。
3.散热器工作压力不小于1.0MPa, 且应满足采暖系统的工作压力要求。
散热器供回水温度为不高于90℃的热水。
标准散热量:钢制散热器的标准散热量不应小于制造厂商明示标准散热量的95%。
4.散热器进水方式为同侧上进下出,进出口中心距为600mm。
5.单片散热器厚度136mm,长度70mm,重量不小于1.95kg/单片,单片散热量不低于172W/片(国标工况Δt=64.5℃下测定)。
钢制散热器单柱重量要求:WGT-2-300大于1.0㎏/柱,WGT-2-600大于2.0㎏/柱,WGT-2-1800大于5.0㎏/柱。
6.散热器安装方式为落地安装。
7.暖气片外表面应在良好的预处理后采用静电喷塑工艺,涂层为白色,漆膜表面应光滑、平整、均匀,不得有气泡、堆积、流淌和漏喷;底漆厚度不得小于15μm,漆膜厚度不得小于60μm;漆膜附着力应达到GB/T 1720规定的1-3级要求;漆膜耐冲击性能应符合GB/T 1732的规定。
散热器技术要求

散热器技术要求一、规范要求各投标方按照合同供应的产品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现行版的国家及行业标准:1.GB/T 13754-2008《采暖散热器热量测定方法》2.JG/T148—2002《钢管散热器》4.GB 1764 《漆膜厚度测定法》5.GB/T 1735 《漆膜耐热性测定法》6.GB/T 173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7.GB/T 1732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8.GB/T 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9.GB/T 1727 《涂膜一般制备法》10.JG/T6-1999《采暖散热器系列参数、螺纹及配件》11. 05K405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新型散热器选用与安装》二、技术要求1.散热器应按标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散热器材质采用优质冷轧钢。
散热器采用钢管散热器,高度为800 mm,单片散热量为85W,散热器计算公式为Q=0.7671(ΔT)1.3。
钢制散热器材质应符合GB/T699或GB/T700中镇静钢的要求,钢制散热器成品流道壁厚不小于1.5 mm,片头厚度2.0 mm。
堵头或堵头排气阀标准为纯铜锻造,外表镀铬,丝扣长度不小于7 mm。
3.散热器工作压力不小于1.0MPa, 且应满足采暖系统的工作压力要求。
散热器供回水温度为不高于90℃的热水。
标准散热量:钢制散热器的标准散热量不应小于制造厂商明示标准散热量的95%。
4.散热器进水方式为同侧上进下出,进出口中心距为600mm。
5.单片散热器厚度136mm,长度70mm,重量不小于1.95kg/单片,单片散热量不低于172W/片(国标工况Δt=64.5℃下测定)。
钢制散热器单柱重量要求:WGT-2-300大于1.0㎏/柱,WGT-2-600大于2.0㎏/柱,WGT-2-1800大于5.0㎏/柱。
6.散热器安装方式为落地安装。
7.暖气片外表面应在良好的预处理后采用静电喷塑工艺,涂层为白色,漆膜表面应光滑、平整、均匀,不得有气泡、堆积、流淌和漏喷;底漆厚度不得小于15μm,漆膜厚度不得小于60μm;漆膜附着力应达到GB/T 1720规定的1-3级要求;漆膜耐冲击性能应符合GB/T 1732的规定。
产品标准化部件--散热器

住宅产品部品标准(散热器)一.总则1.目的为使开发的住宅项目设计满足居住舒适、造价经济、便于管理、维修方便的要求,提高住宅设计质量,设计院选用散热器时必须按常用散热器进行选型,为此制订本标准。
2.依据本标准是在国家相应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之上,结合以往住宅项目开发的实践经验,对本部品部件设计中的一般要求和常用做法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后编制而成。
3.适用范围集团所有住宅开发项目。
4.解释权本标准的解释权属集团产品管理中心。
二.散热器2.1分类2.2技术条件和性能要求2)性能要求(1)基本要求:工作压力,散热量,水阻特性,耐用性能和工艺外观。
(2)钢制椭圆管散热器散热器,必须有可靠的内表面防蚀保护。
2.3相关标准汇总表2.4常用散热器技术性能参数和基本尺寸(表2.4-1)表2.4-1常用散热器性能参数2.5设计选用要点:1)散热器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需包括:产品工艺状况、规格型号、外形尺寸、不同温差和流量下的散热量表,散热器阻力系数或不同流量时的水流阻力,价格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保证等。
2)热器的散热量按GB/T13754-1992《采暖散热器散热量测试方法》,采用上进下出连接方式,在闭式小室条件下通过检测确定。
检测给出散热量Q(W)与计算温差ΔT(℃)的关系式为:Q=AΔT。
按进水温度T1=95℃,出水温度T2=70℃和室内温度T3=18℃的设计条件,计算出ΔT64.5℃时的散热量,称为标准散热量,作为散热器散热能力的指标。
若设计使用条件(如计算温差、设计流量)不同,则应根据设计条件按上述关系式,对散热量Q重新计算。
3)钢制椭圆管散热器内壁应做真空灌装内防腐,采用专用金属材料保护的防腐涂料。
4)散热器外表面为静电喷涂。
应符合GB/T17740的规定。
5)散热器宜配套使用产品的专用配件。
6)暖气片数的确定应以设计院计算的采暖负荷确定,不得由厂家估算确定。
7)散热器应采用钢制椭圆管或铜铝复合散热器。
一般采用DN15镀锌钢管散热器同侧上供下回连接支管;散热器高度大于800时,考虑美观,散热器支管采用下供下回,且散热器内部设置上供下回导流装置,加强传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制散热器技术标准
1、材质:本体材料选用冷轧低碳钢板,钢制散热器使用的钢材及各种管件的性能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要求。
2、工作介质:循环水的PH值为7-9。
3、采暖水温度:95/70℃热水。
4、工作压力:≤1.0MPa;试验压力:≤1.5MPa;
5、表面涂装及内部防腐处理:每组散热器要保证暖气片外表面光滑亮泽、持久防腐,磷化、电泳、树脂静电喷涂、高温烘烤,涂层表面平整光滑,颜色均匀,漆膜附着力强,耐冲击性好;暖气片内经过内防腐处理。
6、质量检测: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及节能检测要求。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在产品明显位置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日期等。
8、散热器采用瓦楞纸外包装气垫内包装或其它能保证产品在搬运时不变形、不损伤产品质量的包装措施,产品运输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磕碰及其它重物挤压,运输过程应有防雨、防晒的措施。
9、颜色标准:亮白
10、散热量:散热器量是在标准的情况下进水温度为95 °C出水温度为70°C,室温18°C,计算温度差△T=64.5°C时的测量值。
(散热量标准按国际规定允许偏差≤3%范围)。
散热器单柱最小散热量符合技术参数表中的规定。
设备性能技术参数
11、散热器安装方式为挂式。
12、散热器的进出口尺寸及进出水方式:进出口尺寸为DN20,进出水方式为同侧进出水,上供下回。
13、结构尺寸与形位公差
散热器结构尺寸与形位公差:接口中心距±2.0mm,高度±3.0mm,宽度±1.0mm,同侧进出口平面度≤3.0mm,进出口平面与中心线垂直度≤2.0mm。
14、本技术要求作为合同附件。
*******************项目部
201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