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对口语文月考试题
四川偃师二职高高三十二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偃师二职高高三十二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姓名班级成绩一、(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谬(niù)种央浼(měi)付梓(zǐ)租赁(lìn)B.笑靥(yè)撷(jié)取细胞(bāo)发轫(rèn)C.刹(shā)车殷(yān)红岑(cén)寂角(jué)色D.窠(kē)臼坍(tān)塌手帕(pà)恫(tòng)吓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组是A. 叱咤/惊诧悖逆/薄情臂膀/胳臂稗官野史/纵横捭阖B. 炽热/整饬箴言/缄默喘息/揣测抵押/扺掌而谈C. 参见/参差剽窃/骠悍亲昵/拘泥质朴/风尘仆仆D. 恫吓/胴体绮丽/旖旎诘问/拮据刹那/质量差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振辐布置跻身穷兵黩武B 沉湎厮打安祥忧柔寡断C 重叠影碟肄业绿树成荫D 装璜胁从气概无微不至4、选出最恰当的一组词是()秋蝉的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我只想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A、低落忽然鼓吹B、低沉忽然声明C 衰弱忽而鼓吹 D衰弱忽然声明5、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7、下面各句没有语病或歧义,表述准确的一项是()A.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了。
B.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D.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8.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他这个人太果断,什么事都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
四川省2012年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

机密★启用前四川省2012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两部分。
第一部分1 一4页• 第二部分4—6页,共6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荅题均无效。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三大题,十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形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和蔼.(ǎi)谒.见(yè)褐.色(hē)B.合格.(gé)恪.守(ké)璎珞.(guó)C.綴.学(chuò)点缀.(zhuì)拾掇.(duō)D.揣.急(tuān)揣.手(chuài) 喘.气(chuǎ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枉费心机民生凋弊文山会海绚丽多姿B.交相辉映势如破竹遂心如意记忆尤新C.品头论足明辩是非天涯海角原形毕露D.迫在眉睫随遇而安推二阻四铭感于心3.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93%的教师认为,对中职学生进行择业和升学指导,在目前是“非常必要”。
(认为“可有可无”的占5%,认为“没有必要”的占1%。
)B.这次去南京除了你能去,还有谁能去呢?陈刚吗?他能去吗?我看他不能去吧?C.升学率这根指挥棒指挥着教育行为的一切环节:音、体、美—所谓“小三门”成了次要的课程。
D.当异地高考,保障入学机会平等迈出宝贵的“一小步”时,我们希望,与之相关的户籍、人口管理、公共财政等改革也能迈出相应的“一小步”,助教育一臂之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早在2008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和国家CN域名数量,就已拔高世界首位,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B.著名大学之所以成为名校,应该主要靠的是大师之大,而非大楼之大的结果。
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东营市2012年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4个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24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要求的选项选出)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潜力(qiǎn)提防(dī)麻痹(pì)情不自禁(jīn)B. 刹那(shà)琴弦(xuán)干涸(hé)叱咤风云(zhà)C. 应用(yìng)殒身(yǔn)戏谑(xuè)茅塞顿开(sè)D. 剖析(pōu)悄然(qiǎo)奖券(juàn)挑拔离间(ji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不假思索万籁俱寂有条不紊好高鹜远B 拖沓冗长励精图治怨天忧人惟妙惟肖C 指桑骂槐焕然一新弥天大罪贻笑大方D赏心阅目众口铄金游目骋怀大相径庭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加拿大一年一度的商业捕杀海豹活动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反对。
②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防止灾区疫病流行和水源污染已经到了的地步。
③美好的东西常常产生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事物的成长,未必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A. 遭受刻不容缓即使/也B. 遭到迫不及待即使/也C. 遭到刻不容缓虽然/却D. 遭受迫不及待虽然/却4.选出下列加横线的词使用恰当的一项()A.一时间,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B.西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进入攻坚期,全市人民不懈努力,志在必得....。
C.“2008抗击雪灾募捐慈善协会”的负责人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
D.你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是前一刻的你,你战胜了前一刻的你,就战胜了你的外强中干....的对手。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级二部高二12月份月考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清代的袁枚的《随园诗话补遗》里有这么一则记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欣然至。
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
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李大笑,款留数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
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
汪伦故意把深十里的桃花潭说成“十里桃花”,把姓万的主人开的酒店说成是“万家酒店”,终于迎来了李白。
他这样做,到底是求贤若渴还是沽名钓誉且不论,其巧妙运用同一律的做法则不能不让人赞叹,怪不得李白听了后也“大笑”不已并赠诗予他了。
作为逻辑基本规律之一的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性。
也就是说,在推理或论证某一思想的时候,前面的推理或论证中该思想出现时是什么时间、什么关系、哪个对象,后面推理或论证时也要是这一时间、这一关系和这一对象。
这三个要素中有任何一个不同一,都会违反同一律。
比如下面这句话:唐代以后,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转韵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等。
一般来讲,时间、关系和对象都可以通过概念或判断表现出来。
所以,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时间、关系和对象的同一性就是保持概念和判断的同一性。
这也是同一律的基本要求。
保持概念的同一性就是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都要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性,即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具有确定性。
这主要是因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极为丰富的,如果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前面用的是某概念的这一内涵或外延,而后面用的则是该概念的另一内涵或外延,那么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不确定的。
这就违反了同一律,必然造成思维的混乱。
保持判断的同一性就是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判断都要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性,即每一个判断的内容都要具有确定性。
高2012级高职班月考参考答案

高2012级对口高职11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A 讣告fù晕车yùn 书声琅琅láng C 说服shuō扭捏ní怏怏不乐yàng D 召唤zhào 间隔jiàn 锲而不舍qiè含英咀华jŭ2.C.解析A 痊愈委曲求全B嬉戏沉湎既往不咎D躁动宣泄甘拜下风3.D解析:A.蒸蒸日上: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用在这里不恰当。
B.汗牛充栋:形容藏书极多。
C.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
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这里应用“真刀真枪”,比喻毫不作假,实实在在。
D.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4.A解析:B.“使”导致主语残缺。
C.“缺乏”和“不”连用,否定词不当,语意不明。
D.有歧义。
5.B6.B7.C8.C9. A 10.D11.(1)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2)若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破灭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12.暮霭沉沉楚天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13. (1)一、二句描绘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
红红的桃花花瓣上还凝着昨夜的雨珠,碧绿的柳丝还萦绕在早晨若有若无的烟雾中。
(2)在桃红柳绿的明媚景色中,在花落莺啼的宁静环境中,“山客”睡得酣恬安稳,对身外之境一无所知,体现了“山客”闲适恬静的心境。
14.答:(1)闭锁严密;黯淡阴冷。
(2)1.由黯淡阴冷的感受起笔为下文出现的“一方阳光”作铺垫;2.由室内阴冷的环境起笔为后文写母亲受寒积下的脚痛埋下伏笔;3.由四合房的闭锁、严密起笔为后文写孩子必将“成长”、“远行”或“挣脱”奠基。
15.(1)含笑:母亲从儿子话语中感受到一种温馨和幸福。
(2)凝视:母亲希望儿子成器,又夹杂着牵挂和焦虑。
16.①焦虑,恐惧。
母亲担心在这个世界当中无法保护我。
②希望、安慰。
母亲希望我能在“一方阳光”的净土中迅速地健康地成长。
2024年成都职业中专对口升学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年成都职业中专对口升学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慰藉.(jiè)狡黠.(xiá)刚愎.自用(bì)B.殷.红(yīn)炮.制(páo)莘莘.学子(shēn)C.提.防(tí)发酵(jiào)面面相觑.(qù)D.称.职(chēng)嗔.怒(chēn)戛.然而止(ji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提纲挈领好高骛远再接再励B.出其不意声名狼藉谈笑风生C.迫不急待走投无路世外桃源D.川流不息仗义直言一愁莫展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的演讲内容丰富,______生动,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②在困难面前,我们要保持______的心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③这部小说故事情节______,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喜爱。
A.简洁冷静跌宕起伏B.简捷冷静抑扬顿挫C.简洁镇静抑扬顿挫D.简捷镇静跌宕起伏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校庆,同学们处心积虑地准备着各种节目。
B.他在学习上总是能够举一反三,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大义凛然,首当其冲地坚守着党的秘密。
D.这本小说的情节引人入胜,让人读起来津津乐道。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
D.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是否努力学习。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雷雨》等。
12级《语文》三四单元月考试卷250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12级《语文》三四单元月考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造诣.(zhǐ)债券.(juàn)端睨.(nì)居心叵.测(pǒ)B 黏.着(nián)干瘪.(biě)荒谬.(miù)面面相觑.(xù)C 天堑.(qiàn)兀.立(wù)忖度.(dù)摧山坼.地(châ)D亵.渎(xiâ)抚恤.(xù)蛤.蟆(há)高屋建瓴.(lí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举世闻名炯然不同饮誉中外情不自禁B.不偏不倚气宇轩昂物美价廉烽拥而至C.名不虚传忧心忡忡梦寐以求奄奄一息D.坐收渔利蒸蒸日上大名顶顶长驱直入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个是( )A 疏疏朗朗:形容线条稀疏的样子。
B 细琢细磨:仔地研究和思考。
C推陈出新:推出陈旧的,创造新的。
D 专心致志:心思专一,一心一意,精力集中地做事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所谓老字号,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说,其实就是。
②不知为什么,内心深处,我对同事总有一种职业之外的。
③世界上到处着失败者,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
A、名牌靠近充满B、品牌亲近充满C、品牌靠近充斥D、名牌亲近充斥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尽管专家称欧洲急性肠道病疫情或将缓解,但人们对此依然诚惶诚恐....。
B. 南方的持续低温使得今年江南的春天姗姗来迟....。
C. 音乐会上,中国爱乐乐团惟妙惟肖....地演奏了二十多首中外名曲。
D. 对于小学生来说,严肃认真的说教有时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适时的讲故事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小朱不听大家的劝告,就难免不犯错误。
湖南省2012年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1

南县职业中专高三语文月考试卷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班级姓名计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
其中,1—6题,每小题3分;第7题,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迸.发bâng 不屈不挠. ráo B.跻.身jī岿.然不动kuīC.创造.cào 风调.雨顺tiáo D.教诲.huì千篇.一律bi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抱欠山清水秀 B.迟缓通肖达旦C.扫描历精图治 D.洋溢一如既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目前,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疏忽大意。
B.瀑布从悬崖上奔腾而下,冲击着大小石头,飞溅着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C.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使我茅塞顿开....,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D.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成为了卓有成就的企业家。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任务虽然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和本质是基本稳定不变的。
B.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问题奶粉”事件的处理工作。
C.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藏书多的家庭里,孩子往往阅读兴趣较浓,阅读习惯较好,阅读量较大。
D.优秀科普作品不但能传播科学知识和弘扬科学精神,而且还能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5、下面对联中,适合作春联的一项是()A.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B.白马素车愁入梦青天碧海怅招魂C.坐看溪云忘岁月笑扶鸠杖话桑麻D.皓月描来双影雁寒霜映出并头梅6、下列作家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将进酒》 B.孙梨——《雷雨》C.关汉卿——《窦娥冤》 D.荀况——《劝学》7、2010年教育部公布了国内中小学校园禁烟令。
如果你是学校值日生,发现有人在校园内抽烟,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的对象,分别写出劝阻的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级对口部月考试题一、选择题(32分)1.下面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gé) 飞翔(xiáng) 遒劲(qiú) 咽(yè)B.橘子(jú) 廖廓(liáo) 漫江(màn) 急燥(zào)C.携手(xié) 静寂(jì) 遏制(è) 苍茫(máng)D.峥嵘(zēng) 沁园春(qìn) 砥柱(dǐ) 姓曾(zēng)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挥斥(奔放)方遒怅(失意)寥廓漫(满)江B.浪遏(阻止)飞舟主(主宰)沉浮鹰击(搏击)长空C.百侣(僧侣) 激扬(激浊扬清) 万户侯(此指大军阀,大官僚)D.击(击打)水峥嵘(不平凡) 岁月稠(多)3.下面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这寒冷的秋天,我看着湘江静静地向北边的橘子洲头流去。
B.我孤独地立于寒冷的秋天,看着湘江向北流去,经过橘子洲头。
C.在这深秋季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眼看滔滔的湘江,日夜不息地向北流去。
D.我独自伫立于深秋,看着湘江绕过橘子洲头,向北流去。
4.对词的下阕中“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粪土”用法说明正确的是( )A.使动用法B.名词活用一般动词C.意动用法D.名词做该句主语5.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6.下面是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词的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
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
C.《沁园春·长沙》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D.本词“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都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和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
由此转入写游泳,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
7.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踱(duó)斑斓(bān)倩影(qiàn)点缀(zhuì)B.蕴藏(yùn)幽僻(bì)脉脉(mó)弥望(ní)C.蓊郁(wěng)袅娜(niǎo nuò)梵婀玲(fàn)参差(cēn cī)D.哼(hēng)酣眠(hān)媛女(yuàn)渺茫(miǎo máng)8.下列每组词中加点字的字形及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颇(很;相当地)不宁静满月(圆月)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B.丰致(美的姿态)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宛然(仿佛)C.酣(兴尽,畅快)斑驳(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袅娜(柔美的样子)D.妖(艳丽)童媛(美女)女沾裳(古代指裙子)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条幽僻的小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寂寞:孤单冷清)B.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弥望:满眼)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似的。
(渺茫:声音因遥远而模糊不清)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10.下列对加点的叠音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表示荷塘的广度)B.荷塘的上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描写树木茂盛)C.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形容叶子很大)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描写叶子多,且远近高低错落)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的句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化用这句诗。
B.《采莲赋》是南朝梁代皇帝萧绎的作品,诗歌表现了古代少男少女借采莲传情的动人场面。
C.《西洲曲》是南朝乐府诗,其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方法。
D.《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作品中的“荷塘”就在当时的北大燕园内。
12.下列对《荷塘月色》一文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文眼”,写了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感受。
B.文章以“我”的游踪为线索,先写力图摆脱哀愁而去观荷塘、赏月色,而后写被美景吸引,产生淡淡的喜悦,最后写回到现实,哀愁依旧难以排遣。
C.文章情景交融,借描绘荷塘月色的朦胧美景,寄托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D.文章先侧重写“月色下的荷塘”,继而写“荷塘上的月色”,营造出一片素雅、朦胧、静谧的意境。
13.指出下面修辞手法有所不同的一句:()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C、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娥玲上奏着的名曲。
D、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14、A、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1916年9月28日生,北京通州人。
他是现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
B、刘白羽散文集《芳草集》,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长篇传记文学《心录的历程》。
他与杨朔、秦牧被称为“现代三大散文家”。
C、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D、《长江三峡》节选自《刘白羽散文选》中的《长江三日》,是三峡大坝建成后作者畅游长江写成的。
15、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漩涡(wō)隽秀(jùn)婀娜(nuó)峭壁(qiào)B.秭归(zǐ)朝辉(zhāo)眺望(tiào)苍鹰(yīng)C.轮廓(ɡuó)翡翠(fěi)夔州(kuí)绛紫(jiàng)D.瑰丽(guī)澎湃(pài)缤纷(fēn)朦胧(ménɡ)16、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A.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俊修婀娜。
B.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C.看到万仞高峰之巅,有一细石耸立,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充满神奇漂缈传说的美女峰了。
D.山峡却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寺,看去连一扇大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8分)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7、《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
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18、“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这些语句为读者提供了、、、、六个意象,这些意象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尤其是一个“”字,写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
19、词的下阕的统领字是“”,该字主要统领了几句,这几句从、、三个方面写中心意象,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三、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10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0、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本段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
B、本段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塘。
C、本段描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
D、本段描写了月下荷塘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1、下面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段文字写景顺序的概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从天上到水里B、从上到下C、由静到动D、荷叶、荷花、荷香、流水22、作者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荷塘上的荷花呈圆形而且闪闪发光;B、塘上的荷花是名贵的品种,而且朵儿不大;C、这种荷花能像“明珠”和“星星”那样光芒四射;D、在月光的照射下,白色的荷花给人一种如“明珠”般润泽的感觉,在绿叶的映衬下,又像碧天里的星星了。
23、作者将荷花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请指出二者的相似点。
答:24、从全文看,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四、写作(40分)2012级对口部月考试题答题卷一、选择题(3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8分)17、《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
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18、“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这些语句为读者提供了、、、、六个意象,这些意象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尤其是一个“”字,写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
19、词的下阕的统领字是“”,该字主要统领了几句,这几句从、、三个方面写中心意象,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