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常见病中医养生方法
老年人中医养生方法

老年人中医养生方法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种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机体的代谢水平逐渐降低,内分泌功能也逐渐减弱,身体免疫力也随之下降。
因此,老年人容易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
老年人还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孤独、抑郁、焦虑等。
二、老年人的中医养生方法1、饮食调理老年人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主,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以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同时,老年人还应该多喝水,以保持身体健康。
2、运动锻炼老年人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来增强身体素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免疫力。
但是,老年人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睡眠充足老年人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应在7-8小时左右。
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老年人还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4、心理调节老年人容易出现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老年人应该多与家人和朋友交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同时,老年人还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5、中药调理在中医理论中,老年人的身体特点为“肾虚精亏”,因此可以通过一些中药进行调理,如枸杞子、黄精、杜仲等。
这些中药可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健脑益智等功效,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益。
在使用中药调理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老年人应该根据自身的生理特点和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睡眠充足、心理调节和中药调理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老年人中医养生一、中医养生的概念和原则中医养生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养生措施,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94岁老中医养生方法

94岁老中医养生方法中国古老的中医学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和使用。
中医理论认为,健康的状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
通过身心健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传统的中医学有许多让人们长寿的方法,以下是一些94岁的老中医的养生方法。
1. 注意饮食在中医中,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均需要适宜、均衡的饮食。
当人们年纪渐长,身体逐渐变得虚弱,而不得不采取更加清淡、调和的饮食。
老年人应该选择新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蔬菜、水果、粥、豆类等。
此外,老年人应该少吃动物脂肪、糖份高的食物、油腻食物和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2. 锻炼身体中医认为,身体的健康与呼吸、血液、肌肉等机能是否正常有关。
老年人虽然精力有所下降,但还是应该适当地进行身体锻炼。
可以静坐、走路、做一些缓和的练习,并逐渐增加运动量。
比如,晨练时间应该在早上,如散步、呼吸练习、推拿等,对身体有好处。
3. 保持心态平和在中医中,人们的精神状态与身体状态有极其重要的联系。
心情愉快、平和、舒适的人们,有助于减轻头昏、失眠、神经症等症状。
并且有些振奋的音乐可以帮助调节心情。
4. 充足的休息老年人的身体需更多的休息,以帮助身体恢复力量。
睡眠是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身体及脑部健康。
如果你深夜不睡,整天疲劳和头昏脑胀。
5. 按摩中医认为,在身体各种不适的情况下,按摩可以帮助在短时间内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比如,搓捏耳垂、拍打肚子、揉捏双手、适当按摩身子表面可帮助身体排毒,增强抵抗力。
6. 水疗中医学认为,水能够使身体的毛孔打开,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有效治疗许多病症。
亚洲传统的水浴已经千百年来被认为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治疗方式,其中包括足浴和浴缸浴。
7. 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的核心之一,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许多药材被用于提高身体中气氛和血液循环,减轻身体不适和疼痛。
比如,枸杞、人参、麦冬、山药、当归等。
总之,中医养生方法是一个全方位的保健措施。
中老年常见病中医养生方法

中老年常见病中医养生方法由于医学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防病治病知识的广泛普及,近半个世纪中国人的寿命普遍提高。
根据“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至74岁为青年老年人,75岁至9O岁为老年人,9O岁至120岁为高龄老年人。
在我国,60-64岁为“初老年人”,60-79岁为“低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9O岁以上为“长寿老人”,100岁以上为“百岁老人”。
近年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渴望健康长寿。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其壮大昌盛至今,祖国中医药学起到很大作用。
老年病有很多种,诸如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老年骨关节病,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白内障等等。
当今最受关注的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脑梗塞、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其发病率居高,预后险恶,致残率及死亡率高。
老年病中最重要的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生。
祖国医学早于现代医学两千多年就提出:“治未病,不治已病”,就是预防为主的科学措施。
也就是无病早预防,有病早治疗、抑病强身,防微杜渐。
预防老年病的要素是乐观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乐观情绪;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膳食,保证充足营养;良好生活习惯,有规律的生活,戒烟,限酒,劳逸结合。
1.乐观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绪是预防老年病的重要因素。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消极情绪能致病,而积极情绪却可以防病治病。
愤怒总是伴随着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利尿素分泌的增加,因而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胃肠蠕动减慢,新陈代谢率增高等。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有这样一句话:“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心理学家认为,消极因素往往会过分刺激人体器官,肌肉或内分泌腺,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积极因素则给人体以适度刺激,有益于身体的健康。
中医对老年人健康的养护与治疗

中医对老年人健康的养护与治疗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疗法,对老年人的健康养护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中医基本理念、养护方法和常见疾病治疗等方面探讨中医对老年人健康的养护与治疗。
一、中医基本理念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是“通则不病,病则不通”,即通过保持人体的整体平衡状态,促进气血畅通,以达到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老年人而言,中医更加注重维护和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平衡寒热,湿燥等体质。
二、中医养生方法1. 饮食调理: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体质特点,中医提倡合理饮食调理。
比如,寒性体质的老年人应该多吃温热食物,如姜、陈皮等;湿热体质的老年人应该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如薏米、柠檬等。
2. 草药调理:中医善于运用草药来调理身体。
老年人常见的一些亚健康问题,如失眠、便秘、关节疼痛等,中医会采用中草药进行调理。
比如,可以使用菊花泡水来改善睡眠质量,采用芦荟来缓解便秘问题。
3. 推拿按摩:中医推拿按摩是通过对人体的特定穴位进行刺激,调整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老年人经常进行适当的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
三、常见疾病治疗1. 高血压:中医常采用针灸、艾灸等疗法来治疗高血压。
针灸和艾灸能够调整人体的气血循环,降低血压,减少对降压药的依赖。
2. 骨质疏松:中医认为骨质疏松主要与肾气虚损有关。
因此,中医常采用中药补肾益气的方法来治疗骨质疏松。
常用的中药有淫羊藿、菟丝子等。
3.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气虚血瘀、痰湿阻络等引起。
因此,中医常采用活血化瘀、祛痰开窍的方法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常用的中药有丹参、桑葚等。
4. 关节炎:中医认为关节炎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湿邪内结引起。
中医通常采用活血化瘀、祛湿祛邪的方法来治疗关节炎。
常用的中药有秧草、狗脊等。
通过中医的治疗,老年人可以达到身体保健和疾病治疗的双重目的。
中医老年保健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老年保健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保健养生又称摄生,目的是长寿延年,常见的中医老年养生方法有以下6种。
(1)顺应自然的保健。
根据地理环境、气候复化、昼夜更替来养生。
(2)精神保健。
良好的精神状态可增进人体健康、延年益寿,不良的精神刺激可招致疾病,这就是所谓的"行神相因"。
注重养生就要不胡思乱想,须心旷神怡、乐观愉快。
(3)饮食保健。
老年人脾胃功能下降,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故饮食要五味调和、烹调有方,饮食有节、饮食以时,因时调节。
食宜清淡、熟软,进食时专注、畅怀、细嚼,饭后缓行、摩腹等。
(4)气功保健。
气功保健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学说为基础,以气为动力,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通过调身、调心、调息)进行自我控制和调控,从而防治疾病、健康延年。
(5)起居调理。
起居有常、安卧有方,慎防劳伤、防帏醒慎,居处适宜、衣着合体、洗漱所宜等。
(6)药物保健。
针对自身体质阴阳之偏,药食常服、
丸散缓图,膏滋频服,冬令进补等。
简单中医养生方法助百病不侵 中老年人养生小窍门

简单中医养生方法助百病不侵中老年人养生小窍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为健康问题感到担忧,特别是中老年人更是需要关注健康问题。
中医养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健康保健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中医养生方法,助力百病不侵,中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养生小窍门,帮助自己更好地保护健康。
一、调整饮食,涵养身体中医强调的是“药食同源”,因此调整饮食,是一种非常好的中医养生方法。
中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自己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吃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谷类食品等,以及适量的肉类食品,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
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身体的锻炼是中医养生的一大主旨。
可以适当地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练气功等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三、合理调节心理,保持愉悦心态情绪的稳定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很重要。
通过毅力让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态,可以增强抵御压力和疾病的能力,保持身心表里的协调。
要注意调节过度的压力,在生活中通过相应的方式维持平衡,从而保护身心健康。
四、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作息规律和充足的睡眠是中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在生活中,中老年人应该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以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体力。
合理休息可以缓解身体疲劳,恢复体力,保持身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五、适当的中医保健中医的保健方法有很多,如针灸、拔罐、推拿等,可以使用保健品、吃药调理身体机能,以积极防治各种疾病。
如果您打算适当进行中药保健,建议选择正规的中医机构,注意身体状况,不得乱用药物,防止因错误的用药造成更大影响。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是一种非常健康有效的保健方法。
中老年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起居习惯,锻炼身体,修身养性,科学补充营养,改善自身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重建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大环境下,更需要关注身体健康。
中医养生中老年人生活养生指南

中医养生中老年人生活养生指南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中医养生作为一种传统的健康保健理念,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养生指南,帮助中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医养生的方法和指导,帮助您度过健康、幸福的晚年。
一、合理饮食中医养生注重合理饮食,食物的选择和搭配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老年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 均衡饮食:传统的中医养生强调五谷杂粮的摄入,如大米、小米、玉米、燕麦等,以保证身体各种营养元素的平衡摄取。
2. 控制饮食量:中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减缓,因此应当适当减少饮食量,以避免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3. 避免过咸过甜:中医认为咸味和甜味过多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所以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食用咸、甜食物。
4. 多吃温补食物:中老年人体质虚弱,宜多食用一些温补食物,如山药、枸杞、红枣等,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二、适量运动中医养生中,适度的运动对中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中医推荐的养生运动:1. 散步:散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可以锻炼心血管系统,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还能让您呼吸新鲜空气。
2.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它能够通过舒缓而有节奏的动作,调节身心,增强肌肉和骨骼的灵活性。
3. 水中运动:水中运动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适宜,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同时还能增强心肺功能,缓解关节问题。
三、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中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规律作息:尽量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不熬夜,以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充足的休息。
2. 正确认识午睡:午睡对中老年人来说是有益的,但应控制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3. 睡前放松:睡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读书、冥想等,以帮助您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
四、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中医强调情绪和心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心理健康的养生建议:1. 积极乐观: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减轻压力,提高心理抵抗能力。
中医中老年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中老年养生保健方法关于《中医中老年养生保健方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老年是很重要的一类群体,由于在那样的年龄层内非常容易出現高血压,也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针对中老年而言,中医养身健康保健便是很开心的事,那麼用哪些的方式开展保健养生呢,在健康养生的全过程中有什么需要留意的地区呢,下边就详细介绍一些中医养身健康保健层面的专业知识。
1.健壮心脏法常常轻按手掌心劳宫穴,有健壮心脏的功效。
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之荣穴,在手掌心纵纹中,第二、三骨掌中间(即手掌心)。
其方式是用双手大拇指相互之间轻按,也可以将双手顶于桌角上按劳宫穴,時间随意把握,长期性坚持不懈可使内火降低。
2.健脾胃.和胃法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全身健壮要穴,出外膝眼直下三寸,距踝关节外缘两侧一横指处。
常常推拿此穴有健脾和胃之效,滋补血气之功。
3.有助于睡眠法中医学觉得失眠多是心肾不交,火水不好引发。
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坐落于足掌前1/3与后2/3交汇处出現凹处(即足心)每天晚上睡前三十分钟,先擦热两手掌,右掌推拿左涌泉,左掌推拿右涌泉各36次,可有助于睡眠,使内火降低,肾水升高,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4.牙齿护理法每日早中晚各叩36次,可医治各种各样牙齿疾病,爱牙护齿,使其牢固,不容易掉下来。
5.预防流感法发烧感冒是一种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抓牢呼吸系统这一口,病毒感染便会避之不及。
每日缓缓的嗅杯中酒味,可维持鼻嗅的灵巧。
长期性坚持不懈对预防流感有特效。
6.预防头痛法每日早中晚用两手大拇指和无名指捏耳朵垂100次,可防止医治各种各样原因造成的头痛。
一个人到了年龄以后假如人体不留意,就非常容易出現各种各样病症,因此需要搞好保健养生才算是最重要的事儿,那麼用中医方法保健养生是否有非常大的功效呢,有哪些的方式开展健康养生呢,非常是中老年人盆友能够做上边的几类保健方法,协助中老年人盆友更强的预防传染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老年常见病中医养生方法由于医学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防病治病知识的广泛普及,近半个世纪中国人的寿命普遍提高。
根据“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至74岁为青年老年人,75岁至9O岁为老年人,9O岁至120岁为高龄老年人。
在我国,60-64岁为“初老年人”,60-79岁为“低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9O岁以上为“长寿老人”,100岁以上为“百岁老人”。
近年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渴望健康长寿。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其壮大昌盛至今,祖国中医药学起到很大作用。
老年病有很多种,诸如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老年骨关节病,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白内障等等。
当今最受关注的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脑梗塞、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其发病率居高,预后险恶,致残率及死亡率高。
老年病中最重要的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生。
祖国医学早于现代医学两千多年就提出:“治未病,不治已病”,就是预防为主的科学措施。
也就是无病早预防,有病早治疗、抑病强身,防微杜渐。
预防老年病的要素是乐观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乐观情绪;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膳食,保证充足营养;良好生活习惯,有规律的生活,戒烟,限酒,劳逸结合。
1.乐观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绪是预防老年病的重要因素。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消极情绪能致病,而积极情绪却可以防病治病。
愤怒总是伴随着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利尿素分泌的增加,因而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胃肠蠕动减慢,新陈代谢率增高等。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有这样一句话:“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心理学家认为,消极因素往往会过分刺激人体器官,肌肉或内分泌腺,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积极因素则给人体以适度刺激,有益于身体的健康。
2.适当运动是健康非常重要的因素。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强健身体、延年益寿的基本条件。
生命的规律是动则不衰。
经常运动,可以加强心肌力量,使心脏每分钟的搏动次数减少,每次的搏血量增加。
这既有利于全身的血液循环,又有利于改善冠状动脉对心肌的供血。
运动能增强肺功能,使肺活量增大,增加氧气吸入,二氧化碳排出。
运动能改善老年人肌肉萎缩,减少脂肪堆积。
糖尿病人经常适当运动和膳食调节可以维持血糖正常。
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肝脏、胰腺功能。
运动可以延缓老年人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和骨质疏松。
运动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活动的适应能力,协调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提高神经细胞的工作效率,有助于休息和睡眠。
运动可以调动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能力,使免疫器官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功能。
可见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对人类健良长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最适合中老年的运动是走路。
最近科学家研究表明,动脉硬化不是不可逆的病变。
走路就能使动脉硬化从硬化变软化。
所谓适量就是运动到你的心跳次数加上你的年龄等于170。
运动的方式很多,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游泳,跳舞等都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运动项目。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著名的老年病学专家大卫〃苏罗曼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后指出:散步是适合于老年人的最佳运动。
对促进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尤有好处,是老年人减缓衰老最有效和最简单的方法。
散步健身必须持之以恒,长年坚持,方能显效。
既可以晨起散步,也可以在每日晚餐后半小时以后去散步,从缓步前行中获取健康和快乐。
但需要提请老年朋友注意的是:不要在严寒季节晨起锻炼,因为剧烈的温差会加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可以选择早上10点以后,或午后天气暖和一点的时候去锻炼,刮风下雨、严寒天气可暂停锻炼。
3.合理膳食: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中老年人的疾病,60-80%与饮食有关。
我国明代名医李时珍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科学家把我们经常吃的东西都作了分析研究,发现长寿饮食主要是吃杂粮,粗细结合,荤素搭配,三分之一荤,三分之二素。
让你的身体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血凝度不粘也不稀。
这样就能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牛奶:有优质蛋白,含钙量也很高,中国绝大部分老人缺钙,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腰痛,背痛,腿痛,老年仰郁症。
2)海带,含有一种叫硫酸多糖的物质,它能吸收血液中的胆固醇,并把它排出体外,使血中的胆固醇保持正常的含量,还含甘露醇高达l7%,有利尿作用,含有藻酸能排出体内过量的盐,含碘能治疗甲状腺肿,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海带能轻坚散结,消痰平喘,通行利水,去脂降压。
可防治痰热咳喘,肾病水肿,高血压,冠心病,白血病和骨痛病。
3)黑木耳,有良好的抗癌作用,并且能够清洁血液的毒素,有解毒作用。
经常食用能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污染物质,有降低血糖度,预防冠心病和脑梗塞。
4)洋葱,含有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矿物质和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尼克酸等维生素,多种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物质。
它所含有的前列腺素A 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降低人体外周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的阻力,对抗体内儿茶酚胺等升压物质的作用,促使可引起血压升高的钠盐等物质的排泄,具有降低血压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含有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少量含硫氨基酸则具有抗血管硬化及降低血脂的奇异功能。
洋葱与油脂食品同时食用时,还能避免发生由于油脂食品使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上升的现象。
还有降血糖、利尿、抑菌、防腐和刺激消化腺分泌的作用,有健胃和助消化的功效。
4)地瓜抗癌蔬菜中排行第一,地瓜能预防动脉硬化及冠心病发生。
防止便秘,预防结肠癌。
5)豆腐,它的主要营养成分超过牛奶,是植物食品中含蛋白质最高的,其蛋白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老年人牙齿脱落及胃肠机能降低,所以它是老年人的理想食物。
豆腐所含脂肪属植物性的,其中不含胆固醇。
在点豆腐用的石膏和卤水中含有较高的钙和镁,镁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因而豆腐对动脉硬化和心脏病人十分有益。
豆腐含碳水化合物极少,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豆腐有优异的医疗价值。
李时珍称,豆腐具有宽中益气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及清热散血等功效。
6)西红柿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蕃茄素有助消化和利尿作用。
对治疗坏血病,过敏性紫癜,感冒和促进伤口愈合都有重要作用。
高血压,眼底出血的病人,每天早晨吃新鲜西红柿l~2个可收到降压、止血之效。
预防前列腺癌。
7)茄子,有清除自由基作用,能保护心血管。
紫色茄子中还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 和皂甙等物质。
常吃茄子可以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并能提高微血管抵抗力,因而有很好的保护心血管功能。
8)韭菜含较多的纤维素,能增强肠胃蠕动,对预防肠癌有积极作用,它含有的挥发性精油及含硫化物更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食用韭菜对高血脂及冠心病者颇有好处。
滋补肝肾,助阳固精的作用也很突出。
总之,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都属于心脑血管病,它们的饮食原则非常接近,主要是清淡、低热量,少荤多素,低盐,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多食富含铁、钾的食物以及富含钙的食品。
我国2型糖尿病的特点多数为中老年人,占95%以上。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第一步。
合理安排饮食,以淀粉类食物、优质蛋白(即鱼肉、鸡肉、牛奶、鸡蛋、瘦肉)和蔬菜为主。
水果除哈密瓜、香蕉等高糖量的水果外,其它均可适当享用。
糖尿病基本食谱歌:多腿的不如少腿的,少腿的不如没腿的,多吃鱼少吃肉,多吃素油少吃大油,多吃带皮的,少吃带壳的,多吃叶少吃茎。
4.积极思维:除了饮食、起居要定时。
积极思维可长寿,人随着年龄增长,脑细胞数量虽然减少,但只要予以适当刺激,活的脑细胞仍然可以增生新的分枝。
老年人要积极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多做动脑筋的事,多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多与人交往,千万不要退缩在家中无所事事,这样会加快脑的老化,发生老年痴呆和认知功能的减退。
同时积极治疗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从而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
5.戒烟限酒: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著名《维多利亚宣言》,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之一就是戒烟限酒。
吸烟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不仅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且也增加了患肺炎、动脉硬化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危险。
中国是个有悠久酒文化历史的国度,适量饮酒(每日不超过l5克酒精)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所帮助。
然而过量饮酒不仅会伤心、伤胃、伤肝、伤神,且会抑制食欲,导致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乳酸血症及低血糖,对痛风,糖尿病等病情的控制也非常不利。
6.中医食疗:饮茶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杰出贡献。
古人说:人饮清茶能止渴、消食、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
喝茶能延年益寿,减少肿瘤,减少动脉硬化。
建议每天用4~6克绿茶(相当于2-3杯/袋泡茶)用天然矿泉水冲泡,长期饮用,对患者有益。
古人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辅,五畜为益,五莱为充:谨调五味,骨正筋柔,气血如流,腠理以蜜。
就是以食养老延年。
而中国食保健中的粥则是一大代表。
7.太极拳、气功:气功保健,则是利用大自然的气,使之对人体进行保健,延长益寿,防治疾病,提高素质,这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目前中国气功学的发展已从过去自发阶段,进入到一个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研究的一个崭新的时期。
可使机体提高免疫力,可以提高和恢复老年人智商和体能,更为优势的是,太极拳、气功保健是是一种投资很小,受益很大的保健方法。
衰老是自然规律,人的寿命是有限的,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善客观环境,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我们当代老年人都应该争取达到生命最大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