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状元榜

合集下载

历朝文武状元列表

历朝文武状元列表

历朝文武状元列表展开全文中国历代文状元,总共664位,隋唐160位,五代十国36位,两宋118位,辽56位,西夏1位,金39位,伪齐2位,元32位,明90位,大西1位,清114位,太平天国15位。

武状元共293位,记有286位武状元,4位失考,文武状元共有957位。

隋代进士(状元)榜(7人)1张损之:江苏人,隋大业中进士,官至侍御史诸曹员外郎。

2孙伏伽(-658)河北故城人,607年赐进士,大业中所置。

622年考中状元,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3侯君素:名侯白,字君素,隋魏郡(今河南临漳)人,大业间赐进士,大业中所置。

4杨纂(-650)陕西华阴人,隋唐大臣。

父文伟,仕隋官至温州刺史。

大业中进士,授朔方郡司法书佐。

5房玄龄(579-648)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山东淄博)人,唐初名相。

18岁举进士,授羽骑尉。

入唐后,官至太子太傅,参与玄武门之变,官至门下省事,为相十五年。

6温彦博(573-635)字大临,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宰相。

出生书香之家,父温君悠曾任北齐林馆学士,隋泗州司马。

开皇末年,通过对策及第,授为文林郎,直内史省。

入唐后,官至尚书右仆射。

7黄凤麟(555-626)字魁熹,号江夏逸叟,湖北江夏(黄冈县黄鹤乡)人。

605年中状元,历任弘文馆编撰,直学士,比部员外郎,侍御史。

唐代状元榜(153人)孙伏伽:贝州武城(河北清河)人,卒于显庆三年。

622年壬午科状元,唐代第一科状元,官至大理卿。

1娄师德(630-699)字宗仁,郑州原武(河南原武)人。

二十岁时考中进士,任为江都县尉,累迁至监察御史。

唐高宗,武则天两代大臣。

2宋守节:籍贯和生平不详,670年庚午科状元及第。

同榜有杜审言等。

取进士79人,又取57人,曾任雍州司功。

3郭震(656-713)字元振,魏州贵乡(河北邯郸大名)人,出生太原阳曲,唐朝名将,宰相。

刺史郭善爱子,少有大志,十八岁举进士,初任通泉县尉。

因写《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奉宸监丞。

历史状元名单

历史状元名单

历史状元名单一、初唐状元:魏征魏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他生活在唐朝初年,被誉为“初唐状元”。

魏征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文化名流,他对唐朝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才华和智慧使得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唐朝第一位状元,被皇帝赐予了金榜题名。

二、明代状元:文徵明文徵明是明代杰出的文化人物,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

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获得状元的称号,被尊称为“明代状元”。

文徵明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明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清代状元:郎廷槐郎廷槐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乾隆年间多次获得状元的称号,被誉为“清代状元”。

郎廷槐是一位卓越的才子,他在科举考试中展现出了超群的智慧和才华。

他的诗文作品独具风格,对清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民国状元:陈寅恪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学家和文化名人,他在民国时期多次获得状元的称号,被尊称为“民国状元”。

陈寅恪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他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历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史学界的泰斗。

五、当代状元:李开复李开复是中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和企业家,他在当代多次被誉为“当代状元”。

李开复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学生之一。

他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曾担任微软和谷歌中国的高级职位。

李开复的成功经历和创业心态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榜样。

六、未来状元:未知未来的状元名单尚未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将会涌现出更多杰出的人才。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知识和能力将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有更多的机会成为状元。

未来的状元可能来自各个领域,如科学、文化、艺术等,他们将以自己的才华和贡献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历史状元名单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了状元,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苏州历代状元

苏州历代状元

苏州历代状元一、唐代状元(5人)1、归仁绍,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祖父归登为宪宗朝工部尚书,封长沙县男。

父归融,官至兵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晋陵郡公。

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己丑科状元。

僖宗乾符四年(877)十二月为侍御史。

中和间(881—905)官礼部侍郎。

后历官祠部郎中、度支郎中。

2、归仁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归仁绍弟。

唐懿宗咸通十五年(874)甲午科状元。

官至观察使。

3、归黯(?—892),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归仁泽子。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壬子科状元。

4、归佾,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归仁绍子。

唐昭宗光化四年(即天复元年,901)辛酉科状元。

5、归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归仁绍子,归佾弟。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乙丑科状元。

ZYB点火增压燃油泵二、南宋状元(7人,其中武状元3人)6、朱起宗,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壬辰科武状元。

7、黄由(1150—1225),又名世保,字子由,又字居正,号寅斋,自号盘野居土,平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状元。

光宗绍熙间,权礼部尚书兼吏部尚书。

缘事被劾,知成都。

宁宗嘉定间,官至刑部尚书兼值学士院天章阁侍制学士。

理宗时卒赠少师。

8、卫泾(1160—1226),字清叔,号后乐居士,平江昆山人。

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科状元。

宁宗开禧三年(1207),自吏部尚书拜御史中丞,封昆山开国伯,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以诛丞相韩侂胄功,封秦国公。

后出知潭州等。

卒谥文节。

ZYB型增压燃油泵9、周虎(1161—1229),祖籍泗州临淮(今江苏泗洪南),南宋靖康年间迁平江常熟。

宁宗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武状元。

历任光州、楚州与和州(今安徽和县)知州。

指挥和州抗金保卫战获胜。

升武功大夫、成州(今甘肃成县)团练使。

贬知徽州。

理宗时卒谥忠惠。

10、刘必成,字与谋,自号爱闲翁,祖籍福建福安,南宋初迁平江昆山湓浦(今千灯镇)。

中国历朝历代状元名单及名字

中国历朝历代状元名单及名字

中国历朝历代状元名单及名字
中国历朝历代的部分状元名单及名字如下:
●孙伏伽:隋朝开皇年间生于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

隋朝末年,孙伏伽便涉足官
场,做了一名官职卑微的小吏,几经升迁,成为京畿万年县(今陕西西安)的法曹。

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文天祥: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提名状元,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陈宏谟:明朝嘉靖年间的状元,他以其才华出众和高尚的品德而闻名于世。

●徐渭:明朝万历年间的状元,他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高尚的品德深受赞誉。

●杨继盛:明朝天启年间的状元,他通过科举考试展示了他的卓越才华和学术成就。

●董其昌:明末清初的状元,他以其广博的学识和艺术才华享誉后世。

以上是中国历朝历代的部分状元名单及名字,不包括所有朝代的全部状元。

供参考。

全国古代状元排名一览表

全国古代状元排名一览表

全国古代状元排名一览表古代状元是指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

自唐代开始,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状元,他们的名字一直被后人传颂。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一下全国古代状元的排名一览表。

1. 唐朝状元榜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也是科举制度最为兴盛的时期。

在唐朝,首次出现状元的排名。

最早的唐状元是白居易,他在贞观十八年(644年)中举状元,后来成为了一位文坛巨擘。

其他唐朝状元有:卢仝、虞世南、王之涣、杜牧等。

2. 宋朝状元榜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科举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在宋朝,出现了一些备受赞誉的状元。

宋朝状元有: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辛弃疾等。

3. 元朝状元榜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科举制度在这个时期也相对较少受到重视。

虽然元朝的状元数量较少,但也不乏一些才华横溢的人物。

元朝状元有:徐祯卿、陈康肃等。

4. 明朝状元榜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完善、考试规模庞大的时期。

在明朝,状元更加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尊崇。

明朝状元有:陈贞观、瞿式耜、李时中、祁彪佳、吴中行、冯梦龙等。

5. 清朝状元榜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清朝时期,状元的地位更加凸显出来,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

清朝状元有:郑观应、曾国藩、左宗棠、杨度道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状元们大多以其高才华、卓越的文学造诣,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他们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名列榜首,更在文化界、政治界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上述列举的状元,还有许多其他古代状元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关注。

他们的故事和成就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全国古代状元排名一览表记录了几个朝代中的顶尖秀才,他们凭借卓越的才华和勤奋的努力,成为了科举考试中的冠军。

他们的名字被广泛传诵,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希望通过这个排名一览表,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代状元们的风采,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神。

唐朝所有状元列表

唐朝所有状元列表

唐朝所有状元列表导读:622年武德五年孙伏伽?-658年贝州武城人649年娄师德651年颜康成670年宋守节671年弓嗣初675年郑益682年许且685年吴师道687年陈伯玉702年张九龄706年姚仲豫崔液712年常无名714年李昂716年范崇凯721年王维701年-761年724年杜绾726年严迪727年李嶷728年虞咸729年王正卿733年徐征734年李琚735年贾至736年王季友739年崔曙742年王阅743年刘单744年赵岳746年羊袭吉747年杨护748年杨誉杨仲昌751年李巨卿753年杨儇754年杨纮755年常衮756年卢庚763年洪源764年杨栖梧765年萧遘769年齐映770年李博771年王溆772年张式774年杨凭777年丁泽778年黎逢778年杨凝779年王储780年魏弘简781年崔元翰三元及第783年薛展785年郑全济786年张正甫787年牛锡庶789年卢顼791年尹枢792年贾棱793年苑论794年陈讽796年李程797年郑巨源798年李随799年封孟绅800年陈权801年班肃802年徐晦806年武翊黄807年王源中808年柳公权778年-865年809年韦瓘810年李顾行811年元和六年孔敏行孔子三十九代孙,孔述睿子812年元和七年李固言有口吃813年尹极814年张又新三元及第816年郑澥818年独孤樟819年韦谌820年卢储822年白敏中823年郑冠824年李群825年柳璟826年裴俅827年李郃828年韦筹830年宋刓831年杜陟832年李圭833年李余834年陈宽835年郑确837年李肱838年裴思谦839年崔囗840年李从实841年会昌元年崔岘842年会昌二年郑颢843年会昌三年卢肇844年会昌四年郑言845年会昌五年易重846年会昌六年狄慎思847年大中元年顾标848年卢深849年于圭850年张温琪851年李郜851年莫宣卿钦点状元852年李超853年于镶854年颜标855年赵蒙856年崔铏858年李亿859年大中十三年孔纬孔子四十代孙,孔缄之兄,孔84堂兄弟860年刘蒙861年裴延鲁862年薛迈863年咸通四年孔振孔子四十代嫡长孙,袭封文宣公,孔拯之兄866年韩衮867年郑洪业868年赵峻869年归仁绍871年李筠872年郑昌图873年咸通十四年孔84孔子四十代孙,孔纬、孔缄堂兄弟874年归仁泽875年郑合敬876年乾符三年孔缄孔子四十代孙,孔纬之弟,孔84堂兄弟878年孙偓880年郑蔼882年崔昭纬883年中和三年孔拯孔子四十代孙,孔振之弟885年许佑孙886年陆扆888年郑贻矩889年李瀚890年杨赞禹891年崔昭矩892年归黯893年崔胶894年苏检895年赵观文896年崔谔897年杨赞图898年羊绍素899年卢文焕900年裴格901年光化四年归佾905年天佑归系906年裴说907年崔詹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榜名录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榜名录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榜名录中国历代文状元榜名录中国历代状元共532人(隋代不计)。

唐149人五代十国35人两宋118人辽56人西夏1人金39人伪齐2人元32人明90人大西1人清114人太平天国15人一、隋代状元(进士)榜张损之江苏人孙伏伽河北人侯君素杨纂陕西人房玄龄山东人入唐后,官至太子太傅、知门下省事,为相十五年。

温彦博山西人入唐后,官至尚书右仆射。

黄凤麟湖北人比部员外郎二、唐代状元榜(149人)1孙伏伽河北清河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唐代第一科状元,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官至大理卿2宋守节673年(唐高宗咸亨四年)状元。

取进士79人,又取57人,重试11人。

曾任雍州(今陕西西安西北)司功。

3郑益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状元。

取进士沈佺期、宋之问等45人。

4许且682年(唐高宗开耀二年)状元。

取进士刘知几、陈子昂55人,重试及第11人.。

5吴师道河北临漳685年(唐则天武后光宅二年即垂拱元年)状元。

先取22人,后又取5人。

官至吏部侍郎、户部郎中。

6陈伯玉687年(唐则天武后垂拱三年)状元。

同榜进士共65人。

7姚仲豫706年(唐中宗神龙二年)状元。

进士共32人。

8常无名河南温县712年(唐睿宗景云三年)状元。

官至礼部员外郎。

9崔液河北定县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状元。

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封安平县男。

10 李昂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状元。

官至吏部郎中。

11范崇凯四川内江716年(唐玄宗开元四年)状元。

进士薛邕等16人。

12杜绾陕西西安724年(唐玄宗开元十二年)状元。

进士祖咏等21人。

官至京兆府司录参军。

13严迪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状元。

进士31人。

14李嶷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状元。

王昌龄、常建等19人。

曾任右武卫录事参军。

15虞咸728年(唐玄宗开元十六年)状元。

贺兰进明等进士20人。

16王正卿729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状元。

17王维山西祁县731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状元。

中国历代状元考3——唐代状元(一)唐代科举制度下的状元概览

中国历代状元考3——唐代状元(一)唐代科举制度下的状元概览

中国历代状元考3——唐代状元(一)唐代科举制度下的状元概览唐代科举是哪一年开始的?这个问题学术界看法不一,这里说说我的看法,供朋友们参考。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九《选举》二记录了武德元年“上书拜官一人”,二、三、四年均“不贡举”,五年有“进士四人”。

看来他认为唐代科举始于武德五年。

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二则记武德元年有状元孙伏伽,这就是说唐代科举始于武德元年。

清·徐松《登科记考》卷一所载几乎全依《文献通考》,并将孙伏伽移为武德五年状元,在其名下注曰:“惟唐贡举始于武德五年”,还说《玉芝堂谈荟》“言元年者误”。

但是,其卷二二大中十年引郑颢为进《诸家科目记》所上的《表》却有“《诸家科目记》撰成十三卷,自武德元年至于圣朝……”等语,显然《诸家科目记》所记自武德元年始,《登科记考》于此处未提出异议,则与第一卷自相矛盾。

郑颢是当朝人,状元出身,且奉命专门组织人搜集整理过科举资料,不至于信口开河。

他的说法最早,应该有依据,也最可靠。

唐代科举特色唐代将科举制度化,几乎年年开考,在科举考试的选拔层次、国家主考的级别、考试内容及方法、考试科目的划分、考试程序的制定、录取后何时授职及起点官阶等方面都作了艰苦的探索,对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的确立有奠基之功,同时也表现出了早期的幼稚与不规范,科举还不是补充官员的主要手段,政府及国民对科举考试及其中选者的重视程度亦远不如宋、明、清诸朝,对科场案查处不力,选才亦远未扩展到中下层。

一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繁多[1],而人们最重视的又是“进士”科,当时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2]。

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毕竟处于早期,尚为探索阶段。

其他科目且不论,其进士科考试就始终不糊名,更无誉录之说,考试并不严格。

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其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3,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状元榜(149人)1孙伏伽河北清河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唐代第一科状元,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官至大理卿2宋守节673年(唐高宗咸亨四年)状元。

取进士79人,又取57人,重试11人。

曾任雍州(今陕西西安西北)司功。

3郑益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状元。

取进士沈佺期、宋之问等45人。

4许且682年(唐高宗开耀二年)状元。

取进士刘知几、陈子昂55人,重试及第11人.。

5吴师道河北临漳685年(唐则天武后光宅二年即垂拱元年)状元。

先取22人,后又取5人。

官至吏部侍郎、户部郎中。

6陈伯玉687年(唐则天武后垂拱三年)状元。

同榜进士共65人。

7姚仲豫706年(唐中宗神龙二年)状元。

进士共32人。

8常无名河南温县712年(唐睿宗景云三年)状元。

官至礼部员外郎。

9崔液河北定县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状元。

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封安平县男。

10 李昂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状元。

官至吏部郎中。

11范崇凯四川内江716年(唐玄宗开元四年)状元。

进士薛邕等16人。

12杜绾陕西西安724年(唐玄宗开元十二年)状元。

进士祖咏等21人。

官至京兆府司录参军。

13严迪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状元。

进士31人。

14李嶷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状元。

王昌龄、常建等19人。

曾任右武卫录事参军。

15虞咸728年(唐玄宗开元十六年)状元。

贺兰进明等进士20人。

16王正卿729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状元。

17王维山西祁县731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状元。

进士25人。

官终尚书右丞。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 杜(甫) 而下,当为第一”。

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18徐征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状元。

进士25人。

曾任少监。

19李琚河南清丰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状元。

进士颜真卿等27人。

官至洛阳尉。

20 贾至河北冀县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状元。

进士李颀、萧颖士等17人。

曾任兵部侍郎,死于右散骑常侍任上。

赠礼部尚书。

21王季友江西南昌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状元。

22崔曙河北定州738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状元。

进士23人。

授河内尉。

23王阅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状元。

进士23人。

24刘单陕西歧山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状元。

进士26人。

官至礼部郎中。

25赵岳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状元。

进士榜眼岑参等29人。

26羊袭吉746年(唐玄宗天宝五年)状元。

进士21人。

27杨护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状元。

进士23人。

官至水部郎中。

28杨誉748年(唐玄宗天宝七年)状元。

进士何幼嗣、李嘉佑等24人。

曾任慈州刺史、汾州刺史。

29李巨卿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状元。

进士钱起等20人。

30杨儇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年)状元。

进士张继、鲍防、皇甫曾等56人。

31杨纮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状元。

进士元结、韩君平等35人。

常衮陕西西安755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状元。

授补阙起居郎。

曾任礼部侍郎。

拜相,封河内郡公。

官终福建观察使。

32卢庚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状元。

33洪源763年(唐代宗宝应二年)状元。

进士27人。

34杨栖梧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状元。

进士13人。

35萧遘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状元。

进士27人。

36齐映河北高阳东769年(唐代宗大历四年)状元。

累官至中书侍郎、御史大夫。

追赠礼部尚书。

37李博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状元。

进士27人。

38王溆771年(唐代宗大历六年)状元。

进士章八元等28人。

39张式河南南阳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状元。

进士33人。

官至户部郎中。

40杨凭河南灵宝774年(唐代宗大历年九年)状元。

进士32人。

官终太子詹事。

41丁泽775年(唐代宗大历十年)状元。

进士王建等27人。

42黎逢777年(唐代宗大历十二年)状元。

进士12人,曾任监察御史。

43杨凝河南灵宝778年(唐代宗大历十三年)状元。

进士21人。

官终兵部郎中。

44王储779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状元。

进士20人。

曾任詹事。

45魏弘简河北巨鹿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状元。

进士22人。

历官户部侍郎等。

46崔元翰河北定州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状元。

进士17人。

官至知制诰。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三元”状元。

47薛展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状元。

进士武元衡等27人。

48郑全济785年(唐德宗贞元元年)状元。

进士33人。

49张正甫河南南阳786年(唐德宗贞元二年)状元。

进士27人。

曾任检校兵部尚书、太子詹事。

官终吏部尚书,追赠太师。

50牛锡庶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状元。

进士33人。

51卢顼河北涿州789年(唐德宗贞元五年)状元。

进士36人。

52尹枢阆中791年(唐德宗贞元七年)状元。

进士30人。

53贾稜河北冀县792年(唐德宗贞元八年)状元。

进士韩愈、欧阳瞻23人。

官至大理详事。

54苑论山西朔县793年(唐德宗贞元九年)状元。

进士柳宗元、刘禹锡32人。

55陈讽794年(唐德宗贞元十年)状元。

进士李逢春28人。

56李程陇西796年(唐德宗贞元十二年)状元。

57郑巨源797年(唐德宗贞元十三年)状元。

58李随798年(唐德宗贞元十四年)状元。

59封孟绅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状元。

官终太常卿。

60陈权800年(唐德宗贞元十六年)状元。

白居易中进士。

61班肃祖籍四川三台801年(唐德宗贞元十七年)状元。

进士18人。

曾任坊州刺史、司封员外郎。

62徐晦福建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状元。

63武翊黄河南偃师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状元。

进士23人。

64王源中807年(唐宪宗元和二年)状元。

任户部郎中、侍郎。

终官刑部侍郎。

65柳公权808年(唐宪宗元和二年)状元。

官至太子少师。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

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 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兆页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66韦瓘陕西西安809年(唐宪宗元和四年)状元。

进士20人。

67李顾行810年(唐宪宗元和五年)状元。

进士32人。

官至监察御史。

68王质山西河津811年(唐宪宗元和六年)状元。

授秘书省正字。

曾任给事中、权知河南尹。

赠左散骑常侍。

69李固言812年(唐宪宗元和七年)状元。

官至太子太傅。

70尹极813年(唐宪宗元和八年)状元。

71张又新814年(唐宪宗元和九年)状元。

官终左司郎。

历代状元中,最嗜饮茶并对我国茶道研究作出贡献。

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72郑澥816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状元。

进士33人。

历任开州刺史、金部郎中。

73独狐樟818年(唐宪宗元和十三年)状元。

74韦谌陕西西安819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状元。

进士31人。

官祠部员外郎,武昌节度使。

75卢储820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状元。

进士29人。

76白敏中山西太原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状元。

进士29人。

任翰林学士、兵部侍郎。

77郑冠823年(唐穆宗长庆三年)状元。

828年又中武状元。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人。

78李群安徽合肥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状元。

进士韩琮33人。

曾任县丞、拾遗、户部员外郎。

安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79柳璟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状元。

进士33人。

曾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礼部侍郎。

80裴俅河南济源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状元。

进士35人。

官至谏议大夫。

81李郃湖南道州827年(唐文宗大和二元年)状元。

进士33人。

初授河南参军。

曾任吏部侍郎,授正议大夫。

82韦筹828年(唐文宗大和二年)状元。

进士杜牧37人。

曾官博士。

83宋830年(唐文宗大和四年)状元。

进士25人。

曾任补阙、河清县令。

84杜陟湖北襄阳831年(唐文宗大和五年)状元。

进士25人。

曾官度支郎、杭州刺史。

85李珪832年(唐文宗大和六年)状元。

进士许浑25人。

86李余四川成都833年(唐文宗大和七年)状元。

进士25人。

87陈宽834年(唐文宗大和七年)状元。

进士25人。

曾任阳翟县令。

88郑确835年(唐文宗大和九年)状元。

进士贾驰25人。

89李肱甘肃秦安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状元。

进士40人。

曾任岳州、齐州刺史。

90裴思谦陕西闻喜838年(唐文宗开成三年)状元。

进士40人。

曾任节度判官、卫尉卿。

91崔囗河北839年(唐文宗开成四年)状元。

进士30人。

92李从实840年(唐文宗开成五年)状元。

进士喻免31人。

93崔岘河北清河841年(唐武宗会昌元年)状元。

进士30人。

94郑颢河南荥阳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状元。

曾任吏部侍郎、河南尹。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

其妻为唐宣宗之女万寿公主。

95卢肇江西宜春843年(唐武宗会昌三年)状元。

江西第一个状元。

96郑言844年(唐武宗会昌四年)状元。

进士25人。

任翰林学士、礼部郎中、知制诰。

97易重江西宜春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状元。

进士27人。

98狄慎思846年(唐武宗会昌六年)状元。

进士薛能16人。

99顾标847年(唐宣宗大中元年)状元。

进士23人。

100卢深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状元。

进士23人。

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101于珪祖籍陕西高陵,徙居河南洛阳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状元。

进士30人。

102张温琪850年(唐宣宗大中四年)状元。

进士曹邺等30人。

103李郜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状元。

进士郑嵎等27人,又3人。

104莫宣卿广东封开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钦点状元,赐内阁中书大学士,死于台州别驾任上。

105于瓖陕西高陵853年(唐宣宗大中七年)状元。

进士30人。

106颜标854年唐宣宗大中八年)状元。

进士30人。

107崔铏山东聊城东北856年(唐宣宗大中十年)状元。

进士30人。

108李亿858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状元。

进士30人。

授补阙。

109孔纬山东曲阜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状元。

进士30人。

曾拜相,后加司徒,封鲁国公;被贬又拜相,卒于相位,赠太尉。

110刘蒙860年(唐宣宗大中十四年)状元。

进士30人。

111裴延鲁河南济源861年(唐懿宗咸通二年)状元。

进士30人。

授中书舍人,后历金部郎中,又加左散骑常侍。

官至浙东观察使。

112薛迈862年唐懿宗咸通三年(862)状元。

进士30人。

曾任摄观察巡官、司勋员外郎。

113孙龙光863年(唐懿宗咸通四年)状元。

进士35(一说25)人。

114韩衮河南孟县南866年(唐懿宗咸通七年)状元。

进士25人。

115郑洪业867年(唐懿宗咸通八年)状元。

进士皮日休、韦昭度等30人。

116赵峻陕西乾县868年(唐懿宗咸通九年)状元。

进士30人。

117归仁绍江苏吴县869年(唐懿宗咸通十年)状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