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阿奇霉素研究进展

阿奇霉素研究进展
基金项 目: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 划( 2 0 1 3 Y D1 8 0 1 8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感染 、 皮肤软组织感染 和生殖泌尿系感染等临床疾 病, 并且取得 了不错的临床疗效。已有研究发现, 阿 奇霉素罗红霉素相比, 其抗大肠杆菌、 肺炎链球菌的 抗菌能力强 5 倍 以上 , 而与红霉素相 比, 其抗流感嗜 血杆 菌 的能力 强 1 0倍 以上 。 1 . 2 药动 学研 究 阿奇 霉 素经 口服 给药后 , 可 以被 人体快 速 吸收 , 可 较 快 的 自血 液进 人 至 细胞 间质 进 而发挥 治疗 效果 。 目前 已有 药 理 学研 究 发 现 , 阿 奇 霉素生物利用率达 3 7 %I s ] 。阿奇霉素可在 口服 2 . 5 2 . 6 h 后达到血药峰浓度 , 且血药峰浓度达 0 . 4— 0 . 4 5 m g / L 。阿奇霉素在人体内分布广泛 , 在多种组 织 内血药浓度均 比同期血药浓度高 1 0— 1 0 0倍 , 由 此显示该药可与组织量有效结合。此外 , 阿奇霉素 在给药后可在巨噬细胞或多彩核 白细胞 内聚集 , 致 使阿奇霉素相较于 同类抗生素而言分布容积更广 , 细胞渗透性更广 , 更加便于 口服给药。另外, 由于阿 奇霉素在人体组织内的滞 留时间较长 , 释放较缓慢 , 所以患者单 剂服用两周之后仍 可检测到该药物原 形 J 。有研究发现, 阿奇霉素在用药 7天 内经尿排 泄率不足 6 %, 肾清 除率 为 1 . 6 7— 3 . 1 5 6 m l / s , 由此 可知只要阿奇霉素给药量足够多 , 通常只需每 日给 药一次便可发挥疗效 , 且药物能够较长时间的维持 其有 效浓 度 。 1 . 3 药效学研究 阿奇霉 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 碍细菌转肽过程来抑制细菌蛋 白质的合成。经体外 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阿奇霉素对 以下多种致病菌有 效: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酿脓链球菌、 溶血 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需氧菌。阿奇霉素对于耐红霉 素 的革兰 阳性 细菌 菌 株 呈 现 交 叉 耐药 性 , 其 中包 括 粪链球菌以及耐 甲氧西林 的多种葡萄球菌。此外 , 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 、 莫拉菌、 脑膜炎奈瑟菌等 革兰 阴性 菌 的作用 最强 。

阿奇霉素的合成工艺研究

阿奇霉素的合成工艺研究

阿奇霉素的合成工艺研究张建州(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河南郑州450044) 摘 要:以红霉素6,9-亚胺醚为原料,采用硼氢化钾还原,以简单方法制备结晶9-脱氧-9a-氮杂-9a-同型红霉素A水合物,然后再将其甲基化得到阿奇霉素,收率为92%,并确定了还原反应的温度、时间、以及甲基化水解反应的试剂和催化剂。

关键词:阿奇霉素;红霉素6,9-亚胺醚;结晶9-脱氧-9a-氮杂-9a-同型红霉素A水合物Study on the Synthesis Route of AzithromycinZHA N G Jian2z hou(Department of Chemistry,Zhengzhou Teachers College,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By using erythromycin6and92imino ether,a straightforward procedure was taken to obtain92 deoxo29a2aza29a2homoerythromycin A that was methlated to obtain azithromycin with92%high field.Tempera2 ture of reducing reaction,time of reducing reaction,field of NaBH4different mole equivalent,dissolvent of metla2 te hydrolyse reaction and catalyst of metlate hydrolyses reaction were ascertained.K ey w ords:azithromycin;erythromycin6;92imino ether;92deoxo29a2aza29a2homoerythromycin A hydrate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AZI)(3)是对红霉素A结构进行修饰后产生的衍生物;是新型红霉素的两个最具代表的药物之一,是将9位酮基肟化后进行Beckman重排和N上甲基化反应,内脂环被插入了一个氮原子而扩大的15圆氮杂环内脂类抗生素。

阿奇霉素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进展

阿奇霉素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进展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 eryt hromycin) 在化学结构 上和作用机制上具有共同性, 均通过与细菌细胞中 核糖体 50S 亚基结合, 阻碍细菌转肽过程和( 或) m - RNA 转位,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达到抗菌作用。 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却截然不同。阿奇霉素对某些 难对付的细菌具有杀菌作用, 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 菌作用增强。它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第 38卷 第 4 期 2009 年 4 月
化工技术与开发 T 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Vol 38 No 4 Apr 2009
阿奇霉素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进展
赵佳苗1, 施介华1, 2 , 许 超1
( 1.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32; 2. 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浙江 杭州 310032)
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美国 FDA 批准替代青霉素类 药物作为抗感染药物的一线药物, 还可以治疗艾滋 病患者分支杆菌感染。阿奇霉素的另一个突出优点 是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吸收后可被转移到 感染部位, 达到很高的组织浓度, 一般可以比细菌外 浓度高 300 倍。阿奇霉素的化学稳定性增强, 降低 了红霉素因为酸性降解而失去活性的问题, 提高了 血药浓度, 大大延长了半衰期。阿奇霉素制剂在目 前国内的抗感染类药物的应用中前景非常广阔。
关键词: 红霉素 A ; 红霉素 A 肟; 红霉素 A6; 9 亚胺醚; 9 脱氧 a 氮杂 9a 类红霉素 A ; 阿奇霉素; 合成
中图分类号: T Q 46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9905( 2009) 04 0028 07
阿奇霉素( azit hromycin) 是一个 15 环含氮大环 内酯类 药物, 是新型 红霉 素的 最具代 表的 药物 之 一[ 1] , 由克罗地亚的普利瓦( Pliva) 制药公司在 20 世 纪 70 年代末开发, 1981 年美国辉瑞( P fizer) 公司获 得其专利使用权, 并开 始在全世界销 售, 商品 名为 Z it hromax( 希舒美) 。

阿奇霉素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阿奇霉素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阿奇霉素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张静霞;唐克慧;李喆宇;王宇驰;张春然;徐明琴;邓思思【摘要】本文对阿奇霉素有关物质的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常用的检测法有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LC-MS)及气相色谱法(GC).GC法和固相萃取—微柱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挥发性残留溶剂的检测.【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5(040)011【总页数】5页(P876-880)【关键词】阿奇霉素;有关物质;检测方法【作者】张静霞;唐克慧;李喆宇;王宇驰;张春然;徐明琴;邓思思【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成都610052;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成都610052;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成都610052;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成都610052;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成都610052;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成都610052;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成都61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阿奇霉素化学名为9A-甲基-9-脱氧-9A-氮杂-9A-红霉素A,是由红霉素A经过化学修饰衍生而得到的,结构如图1,属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该抗生素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皮肤感染等,与其他抗生素相比,阿奇霉素具有给药次数少、疗程短、副作用少的优点,因此更适合于混合感染的治疗,临床应用更广泛。

在我国,阿奇霉素目前已经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剂型最全面、临床应用最量大面广的品种。

随着阿奇霉素临床用药的不断增加,建立合适的方法对其有关物质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本品用药的安全性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而目前,国内外药典及文献报道方法又都存在缺陷,如检测灵敏度低,方法重复性不好,峰形差,同品牌不同批次的色谱柱重现性差;国外药典方法对色谱条件要求苛刻,如需要特定的色谱柱,并且在测定含盐的阿奇霉素品种时,主峰出峰时间非常迟后,且流动相中的盐容易析出造成色谱柱堵塞等。

阿奇霉素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进展

阿奇霉素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进展

及 皮肤 软组织 感染 等 , 国 F A批准 替代 青霉 素类 美 D 药 物作 为抗感染 药 物 的一 线药 物 , 可 以治疗 艾 滋 还 病 患者 分支杆 菌感 染 。阿奇霉 素 的另一个 突 出优点
l 1 J

由克罗 地亚 的普利 瓦 (l a制 药公 司在 2 Pi ) v 0世
醚 ( rtrmyi 6 9eoehr , 后 1 E yho c A ,-n l e) 然 n t 2位 的 羟 基进 攻 C一 C 8 9双 键 , 生成 6 9 9 1一 缩 酮 ( r— , : ,2螺 E y trmyi 6 9 9 1一 i kt1。在 更 强 的 酸 性 ho c nA , : ,2s r ea) po
赵 佳 苗 施 介 华 一许 , , ,
(. 1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 江 杭州 浙 摘

303 ) 10 2
3 0 3 ; . 江工业大学绿 色合成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江 杭州 1 02 2 浙 浙
要: 以红霉素 A为原料 经肟 化反应 、 贝克曼 ( e 咖 ) Bc 重排反应 、 还原反应 和 N一甲基化还 原反应 制备大
酸, 中等极性 的异丙醇代替 甲醇制备 红霉素 A肟 , 使红霉素 A肟收率大幅度提高 , 达到 9 . %。并首 89 次提及 了红霉素 A肟合成过程 中 E式和 z式 的比 例 问题 , 讨论了不同的重结 晶条件对于产品收率 纯
度、 晶型特别 是 E Z比例 的影 响 , 为用异丙醇 一 / 认 水体系重结 晶可提高产品 E Z比例 。 / 20 0 1年 , 岩 等 人 【J 用 盐 酸 羟 胺 一三 乙 胺 石 l采 0 乙酸体系将红霉素 A转化为红霉 素 A肟 , 主要考 察 了酸度 对 反应 的影 响 。在 最 佳 反 应 条 件 下 , 霉 红

阿奇霉素的合成研究

阿奇霉素的合成研究

ratio of acetone
and water is 1.45:1,the molar ration
hydrochloric aid and the salt of Erythromycin
A(E)oxime
is 1:1 5;The reaction time
is 3 hours and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0~5。C.The yield of Erythromycin A 6,9一iminoether is 82.86%.and the content of HPLC is 90.1 3%when reacting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method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reduction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互飞
签字日期:
枷7年 f月吗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苤鲞态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墨盗盘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tO
of the
Erythromycin A 6,9-iminoether with potassium hydride.The effect of the acid
reaction has been studied.And the most optimization condition is:the molar ratio of Erythromycin A 6,9一iminoether and potassium hydrid is 1:3,acidized with

阿奇霉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阿奇霉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3 倍 以上 , 因此被称 为“ 导弹霉素 ” , 这点较其 它抗 生素有很大 的优势。
心等。对于其 机制的研究 , 有推测跟
红霉素相似 ,可能依赖 C a 2 + 泵 系统 直接作用于 胃肠道 平滑肌 口;有认
由于阿奇霉 素味道苦涩 、 水溶性差 , 为 了制剂方便 ( 如增 加溶解度) 或改善副作用( 减少刺激性) , 有 时候需要将 药物转
阿奇霉 素化学结构 中有可被质子化 的叔胺基 , 对组 织的
亲和力强 , 在 白细胞 、 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 内浓度较高 。 通
用。
效果非常理想 。 国外研究发现阿奇霉素对家畜有促生长 的作 用, 提示存在应用 于家禽临床药物 的潜能 。但 国内 目前还没 有全面开展阿奇霉索在养殖动 物上的应用研究 , 缺乏兽 医l 临 床上 的全 面了解 ,为此 中国农业部在 2 0 0 5年 8月发布 5 6 0 号令取 消阿奇霉素地方标 准 ,宣布 自 1 O月 2 8日起 至 2 0 1 0
化成盐 、 酯, 它们的活性成分没有根本改变。 比较常见 的有普 通片 、 缓释片 、 分散片 , 还可 以将将药物制成栓 剂和凝胶剂等
半固体制剂 。脂质体作为 一种新 型药物载体 , 能使药物靶 向 定位于特 定的组织 , 激 活机体 自身的免疫 功能 , 减少 或降低
药物的毒性 。
为红霉素和 阿奇霉 素同为 胃动素受 体激动剂 ,可作用 于 胃窦平滑肌 和 肠神经系统 的 胃动素受体 。研究发
子, 彻底 解决红霉素 因酸缩 酮化形成 8 . 9 一脱水红霉 素 一 6 . 9 一 半缩酮 的致 命缺点 ,有效地 阻止 了红霉素 的酸催化失 活反
临床 上也 发生过 过敏 性休 克现像 。

阿奇霉素的合成工艺研究

阿奇霉素的合成工艺研究

阿奇霉素的合成工艺研究张建州(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河南郑州450044) 摘 要:以红霉素6,9-亚胺醚为原料,采用硼氢化钾还原,以简单方法制备结晶9-脱氧-9a-氮杂-9a-同型红霉素A水合物,然后再将其甲基化得到阿奇霉素,收率为92%,并确定了还原反应的温度、时间、以及甲基化水解反应的试剂和催化剂。

关键词:阿奇霉素;红霉素6,9-亚胺醚;结晶9-脱氧-9a-氮杂-9a-同型红霉素A水合物Study on the Synthesis Route of AzithromycinZHA N G Jian2z hou(Department of Chemistry,Zhengzhou Teachers College,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By using erythromycin6and92imino ether,a straightforward procedure was taken to obtain92 deoxo29a2aza29a2homoerythromycin A that was methlated to obtain azithromycin with92%high field.Tempera2 ture of reducing reaction,time of reducing reaction,field of NaBH4different mole equivalent,dissolvent of metla2 te hydrolyse reaction and catalyst of metlate hydrolyses reaction were ascertained.K ey w ords:azithromycin;erythromycin6;92imino ether;92deoxo29a2aza29a2homoerythromycin A hydrate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AZI)(3)是对红霉素A结构进行修饰后产生的衍生物;是新型红霉素的两个最具代表的药物之一,是将9位酮基肟化后进行Beckman重排和N上甲基化反应,内脂环被插入了一个氮原子而扩大的15圆氮杂环内脂类抗生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 红霉 素 A 硫 氰酸 盐价格 比红 霉素 A 低 30% , 为了降 低生产成本, 邓志华等人 以红霉素 A 硫氰酸盐为原料, 经碱游离后与盐酸羟胺在乙酸介 质中反应合成 红霉素 A 肟, 红霉素 A 肟的收率达 64 7% , 其中红霉素 A 肟含量 93% ( 包括 E 式和 Z 式) 。刘小尊[ 14] 以红霉素 A 硫氰酸盐为原料, 在冰 醋酸为催化剂下与羟胺溶液反应, 系统考察了碱液 浓度、反应时间、结晶温度对红 霉素 A 肟合成的影 响。在选择的 工艺条 件下, 红霉 素 A 肟的收 率为 51 5% , 并应用于生 产。覃宁[ 15] 以红 霉素 A 硫氰 酸盐为原料, 在无水醋酸钠 甲醇体系中与盐酸羟胺 反应制备红霉素 A 肟, 收率达 91 2% , 含量 97% 以 上。徐冬东等[ 16] 以 硫氰酸红霉素 A 为原料, 在三 乙胺- 乙醇体系中与盐酸羟胺在 50~ 55 ! 反应 24 h, 红霉素 A 肟的收率达 85% 。
最近, 孟彩虹[ 17] 比较了 3 种不同合成红霉素 A 肟的方法, 发现预先从 盐酸羟胺、硫氰酸红霉 素 A 中游离出羟胺和红霉素 A, 然后在 pH = 6 7 条件下
30
化工技术与开发
第 38 卷
羟胺和红霉素 A 于 58~ 60 ! 反应 28 h, 红霉素 A 肟的收率为 81% , 红霉素 A( E) 肟含量为 91 1% 。 1 3 红霉素 A 肟的纯化
2001 年, 石岩等人[ 10] 采用盐酸羟胺 - 三乙胺 - 乙酸体系将红霉素 A 转化为红霉素 A 肟, 主要考 察了酸度对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 红霉 素 A 肟的收率为 97% , 纯度达 87 9% 。2002 年, 廖 国礼等人[ 11] 报道了在合成克拉霉素过程中以红霉 素碱为原料在甲醇 乙酸钠体系中回流反应 24 h, 红 霉素 A 肟的收率 90% , 含量为 95 1% 。
由于红霉素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不稳定易发
生降解, 为了避免传统红霉素 A 肟制备方法中红霉 素 A 易降解问题, 1997 年, 美国雅培( Abbot) 公司[ 9] 采用羟胺水溶液代替盐酸羟胺, 甲酸或乙酸代替盐 酸, 中等极性的异丙醇代替甲醇制备红 霉素 A 肟, 使红霉素 A 肟收率大幅度提高, 达到 98 9% 。并首 次提及了红霉素 A 肟合成过程中 E 式和 Z 式的比 例问题, 讨论了不同的重结晶条件对于产品收率、纯 度、晶型特别是 E/ Z 比例的影响, 认为用异丙醇水体系重结晶可提高产品 E/ Z 比例。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 eryt hromycin) 在化学结构 上和作用机制上具有共同性, 均通过与细菌细胞中 核糖体 50S 亚基结合, 阻碍细菌转肽过程和( 或) m - RNA 转位,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达到抗菌作用。 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却截然不同。阿奇霉素对某些 难对付的细菌具有杀菌作用, 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 菌作用增强。它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阿奇霉素是以红霉素 A 为原料, 经过肟化、贝 克曼重排、还原和甲基化反应得到的( 见图 1) 。本 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阿奇霉素及其关键中间体合成 的新进展。
图 1 阿奇霉素合成路线
作者简介: 施介华( 1961 ) , 男 , 博士, 教 授, 硕士生 导师, 主要从 事于药 物中间 体合 成和 药物分 析等 教学和 研究, 电 话: 057188320064, E mail: shijh@ zjut . edu. cn
关键词: 红霉素 A ; 红霉素 A 肟; 红霉素 A6; 9 亚胺醚; 9 脱氧 a 氮杂 9a 类红霉素 A ; 阿奇霉素; 合成
中图分类号: T Q 46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9905( 2009) 04 0028 07
阿奇霉素( azit hromycin) 是一个 15 环含氮大环 内酯类 药物, 是新型 红霉 素的 最具代 表的 药物 之 一[ 1] , 由克罗地亚的普利瓦( Pliva) 制药公司在 20 世 纪 70 年代末开发, 1981 年美国辉瑞( P fizer) 公司获 得其专利使用权, 并开 始在全世界销 售, 商品 名为 Z it hromax( 希舒美) 。
为了避免使用价格较贵的盐酸羟胺, 以及在使 用盐酸羟胺过程中产生大量无机盐所带来的问题, 1989 年, T akehiro 等人[ 7] 采用羟胺的水溶液作为肟 化试剂合成红霉素 A 肟, 收率达 82% 。1991 年, 法 国罗素( Roussel) 公司 Gasc 等人[ 8] 在合成罗红霉素 过程中, 提出了用三乙胺作为游离盐酸羟胺的碱制 备红霉素 A 肟。
收稿日期: 2008 10 27
第 4期
赵佳苗等: 阿奇霉素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进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9
1 红霉素 A 的肟化反应
由于红霉素 A 是一个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具有 多羟基和 9 位的羰基, 且在其 3 位和 5 位有分别连 接的糖类化合 物。在氢离子作用下, 红霉素 A6 位 的羟基进攻 9 位的羰基形成红霉素 A 6, 9 半缩酮 ( Eryt hromycin A 6, 9 hemiacetal) , 接着 9 位的羰基 与 8 位的氢在酸催化下脱水形成红霉素 A 6, 9 烯醇 醚( Erythromycin A 6, 9 enolether) , 然后 12 位的羟 基进攻 C8 C9 双键, 生成 6, 9: 9, 12 螺缩酮( Ery t hromycin A 6, 9: 9, 12 spiroket al) 。在 更强的酸 性 条件下( pH 3) , 红霉素 A 会进一步水解生成红霉 素胺和克拉定糖。在碱性体系下, 这个内酯基团容 易发生开裂, 或 11 位的羟基与 13 位发生酯交换反 应从而 生成十二 元内酯环 的假红霉 素( pseudoery t hromycin) 结构。因此, 以红霉素 A 或红霉素 A 盐 为原料通过与盐酸羟胺反应制备红霉素肟需要在极 其苛刻的反应条件下反应, 才能保证不发生红霉素 A 降解, 从而得到好的转化率。关于红霉素 A 肟的 合成工艺改进, 长期以来化学工作者主要围绕反应 溶剂和介质 pH 值对肟化反应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研 究。 1 1 以红霉素 A 为原料
图 2 红霉素 A ( E) 肟贝克曼重排反应 过程
1979 年, 德国赫尔布兰德大药厂的 Gabrijela 等 素 A( E) 肟重排中 的异构化 现象进行 了系统 的研
人[ 21~ 22] 首次提供了一种在丙酮 水介质中, 碳酸氢 究, 发现以乙醚作溶剂, 在吡啶存在下对甲基苯磺酰
钠作为碱, 在 5 ! 下以对甲基苯磺酰氯作离去基团 氯与红霉素 A( E) 肟反应时, 低温有利于红霉素 A9,
1966 年, Djokic 等人[ 2~ 3] 首次报道在无水甲醇 介质中, 以碳酸钡游离盐酸羟胺与红霉素 A 反应合 成了红霉素 A 肟盐酸盐。1984 年, 辉瑞( Pfizer ) 公 司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红霉素的衍生物时, 用吡啶作 溶剂制备 红霉素 A 肟[ 4] 。1987 年, A dachi 等 人[ 5] 用咪唑游离盐酸羟胺, 于室温下在甲醇溶液中与红 霉素 A 反应 4 d, 制得红霉素 A 肟, 收率达到了 87 6% 。但由于反应时间过长以及咪唑价格比较昂 贵且不易处理, 所以没有投入工业化生产。接着, 他 们进一步进行了改进, 用醋酸钠代替咪唑游离盐酸 羟胺, 得 到令 人 满意 结 果, 红 霉素 A 肟 的收 率 达 84 9 % [ 6] 。此法对实现工业化比较有利。
2004 年, 楼科侠[ 20] 研究了以碳酸氢铵为 游离 碱, 甲醇为溶剂, 以红霉素 A 硫氰酸盐为原料, 盐酸
羟胺为肟化试剂, 在 70 ! , pH = 6 1~ 6 2 反应制备 红霉素 A ( E) 肟。并 比较了 不同体 系对红 霉素 A ( E) 肟纯化的影响, 发现在二氯甲烷体系中进行纯 化处理, 纯化收率达 92% , 红霉素 A( E) 肟含量大于 90% ( HPL C) 。
摘 要: 以红霉素 A 为原料经肟化反应、贝克 曼( Beckman) 重 排反应、还原反应 和 N - 甲基化 还原反 应制备 大 环内 酯类药物阿奇霉素是一条合理的合成技术路线。本文着 重评述 了阿奇 霉素和 关键中间 体红霉 素 A ( E) 肟、红 霉素 A 6, 9 亚胺醚、9 脱氧 a 氮杂 9a 类红霉素 A 的合成方法, 提出今后阿奇霉 素及其关键 中间体合 成工艺研究 方 向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999 年, 西班牙的 Immaculada 等人[ 18~ 19] 对各 种红霉素 A 肟盐的中和反应进行了详细研究, 认为 红霉素 A 肟盐碱化时适宜在芳香类溶剂 水的混合 溶液中进行, 碱化试剂为氨水、氢氧化钠等, 反应温 度 50 ! 左右, 终点 pH = 9 0~ 10 0。在此条件下, 红霉素 A 肟盐转化为红霉素 A 肟的收率为 93% ( 纯 度为 98 5% ) 。
2003 年, 邓志华等人[ 12] 经过系统 地考察反应 体系的 pH 值、反应温度以及盐酸羟胺用量等影响 因素, 提出了在缓冲体系中合成红霉素 A 肟, 收率 可达 95% 以上, 纯度 92% , 产品中红霉素 E 肟 红霉 素 Z 肟= 7 82 1( 82 9 10 6) 。
最近, 汪松美等人[ 13] 报道了以红霉素 A 为原 料, 在甲醇 三乙胺( pH = 6 4) 体系中与盐酸羟胺回 流反应 24 h, 红霉素 A 肟盐酸盐的收率为 90% 。 1 2 以红霉素 A 硫氰酸盐为原料
第 38卷 第 4 期 2009 年 4 月
化工技术与开发 T 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Vol 38 No 4 Apr 2009
阿奇霉素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进展
赵佳苗1, 施介华1, 2 , 许 超1
( 1.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32; 2. 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浙江 杭州 3100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