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巨人读后感
《自私的巨人》读后感

《自私的巨人》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短文:《自私的巨人》。
《自私的巨人》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个巨人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可是巨人就是不准人们到花园里玩,一天巨人到一位怪物家串门,一去就是七年,在这七年有许多小朋友来到花园玩,花园边的多姿多彩,可巨人一回来花园里就只有冬天,最后巨人后悔了,把围墙推到,真诚地邀请小朋友来花园玩。
没几天,花园又变成了原来灿烂的摸样。
这篇童话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自私的人为什么总是抱怨朋友太少过于孤单,那是因为他们的自私关上了一扇通往友谊快乐的大门。
为什么自私的人会没有友谊没有朋友呢?那是因为自私的人只会为自己着想,不会为别人着想,有好吃的不会给朋友吃,有好玩的不给朋友玩,所以自私的人会缺少友谊缺少朋友,如果人不自私,愿意和朋友交往中学会分享,就像文章中的巨人一样推到阻拦友谊最大的障碍:自私,建立起坚固浓厚的友谊。
《自私的巨人》读后感

《自私的巨人》读后感《自私的巨人》是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一部短篇童话,收录在他的《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中。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自私的巨人禁止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耍,结果导致春天无法进入他的花园。
直到有一天,巨人看到孩子们再次回到花园,他意识到了自己错误的行为,并最终得到了救赎。
读完这个故事后,有以下几种感受和思考:无私与自私的对比:故事通过巨人的行为展示了自私与无私的对比。
最初,巨人因为自己的私欲而剥夺了孩子们的快乐。
然而,在故事的结尾,他学会了分享和关爱,从而带来了真正的幸福。
悔改与救赎:巨人的转变提醒我们,无论过去犯下了什么错误,都有机会悔改并获得救赎。
他的最终牺牲,让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也象征着对爱的奉献和对生命的尊重。
爱的力量:孩子们代表着爱和纯真,他们的回归带来了春天,这象征着爱的力量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甚至改变最冷酷的心。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故事中的花园也可以看作是自然界的一个缩影。
巨人的自私行为导致了花园的凋零,而他的改变则带来了新生。
这反映了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成长与教育的主题:故事可能还暗示了成长的过程,其中巨人的成长是通过他对孩子们的态度改变来体现的。
这也可以被看作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教育,即学会分享和关心他人。
美学体验:王尔德的语言优美,故事情节感人,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美学上的享受。
同时,它也激发了读者对道德、人性和社会价值的深层次思考。
宽恕与理解:巨人在故事的最后得到了孩子们的宽恕,这传达了一个信息,即宽恕和理解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元素,它们有助于修复破碎的关系并重建信任。
《自私的巨人》是一个关于爱、悔改和救赎的深刻故事,它鼓励人们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关爱他人,并且相信改变总是可能的。
通过这个简单而有力的故事,王尔德传达了深刻的道德和人性的真理。
自私的巨人英语读后感

自私的巨人读后感
读完《自私的巨人》这篇故事后,我深感它带给我很大的触动。
故事中的巨人,虽然一开始是自私的,但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着爱和关怀。
最终,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难之后,他学会了慷慨和善良,并在天主的指引下走入了天堂。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明白了“快乐要大家一起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的道理。
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像巨人一开始那样自私、冷漠,无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相反,我们应该学会关心他人,与他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和成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快乐的滋味。
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认识到了宽容和善良的力量。
当巨人看到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无处可去时,他心软了,把孩子们接进花园,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快乐。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善良和慷慨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此外,这个故事还教会了我关于分享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害怕失去或者担心得不到回报而变得自私。
但是,正如故事中的巨人最终领悟到的那样,真正的快乐来自于与他人分享我们的资源和快乐。
当我们慷慨地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经验时,我们不仅能够帮助他人进步,也能够收获更多的友谊和快乐。
总的来说,《自私的巨人》这个故事带给我很多启示和感悟。
它让我认识到善良、慷慨和分享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一个人的行为和态度可以影响到他人的生活。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时刻铭记这些道理,用我的行动去传递爱和关怀,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自私的巨人读后感

自私的巨人读后感《自私的巨人》是一部由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巨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故事后,最终明白了友情和慈爱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通过巨人的成长,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变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以一个巨人独占了一个美丽的花园为开端,这个巨人因为自私自利,不愿意和孩子们分享花园,结果导致了春天永远不会来到花园里。
这一情节就像是在提醒人们,自私自利只会导致孤独和寂寞,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通过这个巨人的例子,作者给人们上了一堂深刻的道德课,让人们意识到友情和慈爱的重要性。
故事的另一个亮点是巨人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发生的转变。
一开始,巨人对孩子们非常凶恶,不允许他们进入花园,但是在小男孩的引导下,巨人渐渐地变得友善和慈爱。
这个转变让人感到非常震撼,也让人深思,友情和慈爱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它能够让人变得更加善良和宽容。
这也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友情和慈爱是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人变得更加美好。
另外,故事中的小男孩更是一个令人动容的角色。
小男孩无私地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爱心,他的行为让巨人感到震惊和感动。
小男孩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人们意识到,无私的奉献和慈爱是多么的珍贵和宝贵。
小男孩的形象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友情和慈爱的力量,也让人们明白了友情和慈爱的真谛。
总的来说,《自私的巨人》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童话故事,它通过巨人的成长和转变,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变化。
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人们明白了友情和慈爱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部童话故事,更是一部寓意深刻的道德寓言,它让人们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也让人们意识到友情和慈爱的珍贵和宝贵。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故事,从中汲取力量,让友情和慈爱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陪伴。
《自私的巨人》读后心得

《自私的巨人》读后心得作品名:《自私的巨人》作者:奥斯卡·王尔德作品简介:《自私的巨人》是奥斯卡·王尔德所写的一篇童话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巨人,他有一个非常美丽的花园,让许多孩子们通过他的墙洞进入花园玩耍。
但是,由于巨人自私的心态,他最终把自己的花园关了起来,直到有一个小男孩回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重新打开花园,以及让春天和欢乐回到他的花园中。
读后体会:这篇故事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其中,巨人因为自私,关上了自己的花园,拒绝了孩子们的进入。
这使得孩子们无法在美丽的花园中玩耍,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变得黯淡与孤寂。
这时,春天和欢乐也慢慢远离了花园。
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之中描写的巨人的形象。
虽然他有一颗单纯善良的心,但他却因为自私而犯了许多错误。
他没有想到自私的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多大的损害,直到小男孩的到来,他才意识到自己错了。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时刻保持良好的习惯和良心,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自私的行为。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我们不能让自己的自私和小小的利益影响到他人的幸福。
有时候,一点点的善意的行为,不仅可以温暖他人的心,也会给我们带来收获。
这个故事不仅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爱与美的原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私和善良的代价。
阅读这篇故事之后,让我更加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关系和所应该表现出来的真正的人性。
不亏为一篇典型的童话故事,它教育了人们如何友善,如何互助。
人应该互相帮助,彼此珍惜,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只有我们在生活中时刻要警惕自私的“巨人”,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总结:《自私的巨人》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童话故事,它通过巨人的故事给我们启示,教育我们如何要去珍惜和善待他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而影响他人的幸福。
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去传播友爱,尽职尽责、无私无疑。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从幸福之中获得真正的自由,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之处。
《自私的巨人》阅读心得

《自私的巨人》阅读心得
我读完了《自私的巨人》这本小说,对于这个神奇的故事情节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故事讲述了一个巨人的故事,他一开始非常自私,不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美丽的花园。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觉得孤独,并决定将花园开放给孩子们。
然而,一个自私的孩子却拒绝了巨人的好意,并赶走了其他孩子,最终导致巨人的花园荒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拥有和分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东西,他们可以随意分享或保留它们。
但是,如果我们过于自私,反而会让自己失去更多。
巨人最终学会了这一点,并通过给予他人才找到了真正的幸福。
这个故事也带有一些宗教和哲学的元素,包括关于慷慨、爱和宽恕的思想。
这些思想为故事添加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也使故事更加生动。
整体来说,《自私的巨人》是一个充满智慧、寓意深刻的故事。
它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和道德,即让我们远离自私,学会思考和关心别人。
这个故事值得每个人看一看。
自私的巨人读后感

自私的巨人读后感《自私的巨人》,这是一个让我感触颇深的故事。
故事中的巨人,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
起初,他自私地将孩子们拒之门外,不让他们在花园里玩耍。
每当春天来临,他的花园依旧被寒冬笼罩,毫无生机。
而墙外的世界,却是春意盎然,充满欢声笑语。
当我读到巨人自私地把孩子们赶走的时候,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你想啊,那花园多漂亮啊,有五颜六色的花,绿油油的草地,还有会唱歌的小鸟。
可这巨人呢,就因为自己那点小心思,愣是不让孩子们进去享受这份美好。
孩子们多无辜啊,他们只是想在花园里快乐地奔跑、嬉戏,笑声能传遍整个角落。
但巨人却不懂,他只想着这是他的花园,他说了算。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附近有个小公园,里面有个滑梯。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正玩得高兴,来了个大孩子,他非要自己霸占着滑梯,不让我们玩。
当时我们都特别生气,觉得他怎么能这么自私。
现在想想,那大孩子和这故事里的巨人还真有点像。
后来啊,巨人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看到孩子们在别处玩得那么开心,花园却一片死寂,心里开始后悔。
当他主动把孩子们迎回花园时,花园瞬间恢复了生机,春天也回来了。
看到这,我心里特别欣慰,就好像自己也跟着巨人一起明白了分享的重要性。
其实在生活中,像巨人这样自私的行为还真不少见。
比如说,在公交车上,有人占着好几个座位,不让别人坐;在学校里,有的同学把自己的学习资料藏着掖着,不愿意和大家分享。
这些行为,不就和故事里的巨人一开始一样嘛。
再说说我自己,有时候我也会有点小自私。
比如,我有一盒特别好看的彩笔,朋友想借的时候,我会犹豫一下,担心她给我用坏了。
但读完这个故事,我就觉得自己这样不太好。
东西就是要用起来才有价值,分享出去,不仅能让别人开心,自己也会收获快乐。
巨人的转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私只能带来孤独和冷漠,而分享和宽容才能带来温暖和快乐。
我们不能像一开始的巨人那样,把美好的东西都藏在自己怀里,这样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
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大花园,如果每个人都能打开心扉,把快乐和美好分享给别人,那这个花园一定会四季如春,充满生机。
《自私的巨人》阅读心得

《自私的巨人》阅读心得《自私的巨人》是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一篇童话。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自私的巨人在和孩子们相遇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成长,在最后体现出一种爱和友谊的精神。
通过阅读《自私的巨人》这篇童话,我深受启发。
首先,故事中的巨人一开始是一个自私的人,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毅然决定把自己的花园与孩子们隔绝开来。
这一幕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自私行为,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可能是为了心底深处的不信任。
而在故事的展开中,巨人遇到了一个叫做“小男孩”的孩子,这个孩子引领着巨人的内心发生了转变。
巨人开始逐渐打破了与孩子们之间的隔阂,为他们开放花园。
这一幕提醒我们,即使我们曾经有自私的行为,我们仍然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加慷慨和宽容。
故事中还有一个场景,是巨人与小男孩之间的对话。
小男孩告诉巨人,“你不了解爱。
爱就是给予。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巨人,使他开始关注其他人的需要。
这一幕提醒我们,爱是一个给予的过程,我们需要学会听从他人的需求,为他们付出,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最后,在故事的结尾,巨人意识到他犯的错误,他因为自己的自私而影响了众人的快乐。
他开始关注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提醒我们,偶尔回顾自己的行为是必要的,我们应该经常检视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是否曾经犯了错误,是否有影响别人的行为,以及我们能否与他人和睦相处。
总之,故事中所描绘出来的人物和场景都使我深受启发。
故事的主题是人类这个群体最基本的思想和精神。
我们需要对自己进行自我反思,学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关注社会和平与和谐,走向更加宽容和关爱的道路。
让我们跟随巨人的脚步,深入人心,传递和平与爱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物美好我在中央
——读《花田半亩》有感
教师教育学院2011021438 李琳
书的封面是一朵蓝色的龙胆花,开得耀眼,右上角是一只蓝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极其富有诗意。
打开书,扉页是田维自己写的一段话:“是谁说过,生命是一片纯白的空地,孤独的人们反复徘徊。
在这一片纯白之上,我哭了又笑了,一点点明白人世所谓的道理。
当生命终于也随浮华远去,我终于得到安宁。
”
翻过来,也是田维的一首诗:
倘若,这世上,从来未有我
那么,又有什么遗憾
什么悲伤
生命是跌撞的曲折
死亡是宁静的星
归于尘土
归于雨露
这世上不再有我
却又无处不是我
也许,光听我说了这么多,你还不懂,为什么,这样一个普通的女孩会感动这么多人。
那就让我慢慢跟你介绍一下田维本人。
关于田维:北京女孩,家人和朋友喜欢叫她田田。
1986年4月5日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
15岁时身患绝症,开始书写博客,追问生命与青春的意义,文字充满了爱、感恩、坚忍与真诚。
2004年考入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她的博客在同学中广为流传。
2007年8月13日,田维离开人间。
去世前一天,仍在写作。
留下一部《花田半亩》,感动和激励着无数人……
她点点滴滴书写着成长的感动,没有任何的抱怨。
田维在书中写道:“妈妈说,如果再次孕育你该多好。
你仿佛是在怨恨自己,将我生成多病的身躯。
妈妈,我时常感谢你,你给我的生命。
即使这身躯,有许多不如意,但生命,从来是独一无二的、最可宝贵的礼物。
我感谢,今生是你的女儿,感谢能依偎在你的身旁,能够开放在你的手心。
妈妈,不幸是我们共同的命运。
幸福,却是更深切的主题。
”
即使田维她身患疾病,却依旧不忘去安慰她的母亲。
在田维短暂的生命中在与死神波澜不惊的对视中,我们感谢她留下的文字……
我们还要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
直到读了这本书,才觉得原先那遇到挫折而去选择逃避的自己,是那么的可笑。
书中的子尤,那个身患癌症,依然昂起头来问一句“谁的青春有我狂”的天才少年,他的文字,他的痛苦。
他是真正懂得了生命的人。
他没有怨恨命运的安排。
他将自己的病,称为上帝
赠予的一颗金色肿瘤。
偶尔,我会躺在床上,想想,或许是我们活得过于娇气,不够坚强,瞧瞧现在网络中,那些成日选择逃避问题,选择自杀的心理能力极差的人们,他们懂得珍惜生命吗?他们懂得为自己生他们养他们的父母感恩吗?生命就像一朵花,生命之花是绚烂的,也是脆弱的,稍不珍惜就会枯萎,凋零。
人既然富有生命,那就要懂得去感恩与珍惜,这样,人们的生活才更充实与有意义。
其实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高三。
高三的我,和每一个即将经历高考的人一样,内心矛盾、不安,整天都很焦躁,不断追问自己,这样努力地奋斗,值吗?会不会功亏一篑?那时候,这样一本书摆在了我的面前,让我静下心来,慢慢地品读,体味生命的真谛,受到感动,她告诉我,心存感恩地生活。
每一个人来到这世间都是偶然,生命是最宝贵的礼物,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戚,爱你所爱的人,温柔地对待一切。
无论前途怎样凶险,都要微笑着站定,因为有爱,我们不应该恐惧。
就这样,原本焦躁的心逐渐安定下来,随着高考日期的来临也逐渐地进入状态,在最后的日子,我很坦然地面对高考,面对这个也许会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考试。
最后的最后,我终于可以骄傲的告诉自己,我通过啦,虽然,文综还是出了意外,但毕竟还在我承受的范围之内。
至少,现在看来,考到这里也并没有什么不好。
“迎接所有安排,而无所怨恨和悲戚,从容淡定。
这样的生命,将是骄傲而尊贵的。
我于是决定拒绝狼狈,拒绝一切忧伤。
虽然,我落下了眼泪。
那是因为切肤般感同身受的疼痛,因为太多的深爱。
我要记得。
我将遗忘。
”
再次看田维的文字,更多的是一种心疼,你会看到她敏感内心的深处,你会发现,许多你以前未曾注意到的细小的生命,世界在田维的眼中是美丽的,即使有瑕疵,那也是生命的本真,我们仅仅需要的就是带着一颗好奇的心,真实地看待这个世界。
相信生命,相信一切美好的事物。
淡绿、朴素、明媚、忧伤。
这是生活,我们不容逃避。
她喜欢格子布裙,她喜欢开的鲜艳的龙胆花,她喜欢别人叫她田,声音轻轻的,像捧起一掌水。
我们这个年纪的男孩女孩,却很少有像田维一样的,静下心来,思索生命与生活,我们更多的是忙碌和忙碌之外的无聊郁闷。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沉醉于自己的小悲伤小伤感中不能自拔。
“花田里的文字,不是生活真实的热闹,是飘在半空中的寂寞。
我爱那凌空的寂寞,因寂寞而冷静,而人却不能够不用双脚去行走。
生活终究是热闹的,世俗,喧嚣,甚至肮脏,但这就是我所眷恋的生活,我不该拒绝它真实的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