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前会管理办法范本

合集下载

班前会管理制度(5篇)

班前会管理制度(5篇)

班前会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强化区队(班组)建设,规范各单位班前会程序,提高班前会质量,实现班前会程序化、规范化,特制定如下规定:一、班前会目标通过不断规范班前会、开好班前会,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区队管理和班组建设进一步加强,对班前会内容要做到“五必讲”,即:区队长、值班干部在班前会上必讲上一班安全情况和问题;必讲现场主要安全措施和质量标准;必讲存在的问题、地点和作业人员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必讲特殊工种的岗位要求;必讲当班区队长和施工负责人所负的安全责任和必须把握的安全环节。

班前会要突出讲任务、讲安全、讲培训三大主题。

讲任务,做到任务目标明确,职工对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达到什么质量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讲安全,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通过安全教育,职工知道安全注意事项,掌握操作技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讲培训,通过每周两题、安全知识学习,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技能水平,构筑长效的安全生产机制。

二、班前会程序1、班前签到。

主持人在召开班前会前,对当班职工进行点名签到,主持人点名前大家要正规坐好,点名时起立立正,大声答“到”。

2、班前危险人物排查。

在布置安排当班生产任务之前,要从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出发进行班前排查。

主持人和区队长在每名员工起立时要认真排查,排查要做到察言观色,看当天来上班、昨天轮休或请假的职工是否休息好、班前是否有人饮酒、邻里或家庭是否发生矛盾产生思想波动、职工是否身体不适等,确保出勤的职工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消除职工思想上、体力上存在的不安全隐患。

对排查出的危险人物要问明原因,有思想隐患或其他原因不能保证工作安全的,要责令其休班。

3、讲任务。

简要传达公司或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把上一班工作现场情况讲清楚,对存在的隐患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解析,提出应急措施和整改办法。

通报上班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详细布置当班生产任务,明确本班要完成的任务指标并落实到人头,分析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合理布置当班生产工作量。

班前会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班前会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班前会管理制度范文班前会是每个班级都需要进行的一项管理活动,旨在帮助班级成员更好地了解班级的动态、解决问题和协调团结。

为了有效进行班前会,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班前会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班前会的目的、组织流程、参会人员、会议议程以及会议纪要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班前会的目的班前会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提高班级凝聚力和执行力而设立的。

班前会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传达信息:班前会是班级管理者向班级成员传达重要信息和事项的重要渠道,可以有效地将学校或者班级的相关政策、通知、安排等及时传达给全体成员。

2. 沟通交流:班前会为班级成员提供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可以讨论和解决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听取成员的建议与意见,促进班级内部的良好互动与合作。

3. 监督考核:班前会可以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落实学生的学习计划和任务,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4. 提高凝聚力:班前会可以增强班级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二、班前会的组织流程班前会的组织流程应该合理、高效,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一个常规的班前会组织流程:1. 定期召开:班前会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召开频率,一般每周召开一次,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具体的召开时间和地点由班级管理者提前通知全体成员。

2. 提前准备:班级管理者需要提前准备好会议的议程和材料,并将相关信息通知给全体成员。

会议前,班级管理者还应该收集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记录。

3. 召开会议:班前会应该准时开始,并严格遵守议程的安排。

班级管理者主持会议,对每一项议程的内容进行介绍和解释,鼓励成员参与讨论。

4. 记录会议:会议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记录会议的要点和决策结果,以便后续的跟进和落实。

会议纪要应简洁明了,涵盖关键信息。

5. 反馈及复盘:会议结束后,班级管理者应对会议进行总结和反馈,将会议纪要发送给全体成员。

公司班前班后会管理制度

公司班前班后会管理制度

公司班前班后会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公司员工的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公司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班前会制度1. 班前会目的:(1)传达公司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2)安排当天的生产任务和重点工作;(3)检查员工的工作准备情况;(4)强调安全事项和注意事项。

2. 班前会时间:(1)上午班前会:每天早上上班前10分钟召开;(2)下午班前会:每天下午上班前10分钟召开。

3. 班前会参加人员:(1)公司全体员工;(2)班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

4. 班前会主持人:(1)上午班前会: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主持;(2)下午班前会:由生产部经理或副经理主持。

5. 班前会内容:(1)公司领导传达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2)生产部安排当天的生产任务和重点工作;(3)各部门汇报工作准备情况;(4)安全员强调安全事项和注意事项;(5)其他需要讨论的事项。

6. 班前会要求:(1)员工必须准时参加班前会,不得迟到、早退;(2)员工必须认真听取会议内容,做好记录;(3)员工必须遵守会议纪律,不得擅自离场。

二、班后会制度1. 班后会目的:(1)总结当天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2)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4)布置下一天的生产任务和重点工作。

2. 班后会时间:(1)上午班后会:每天下午下班前10分钟召开;(2)下午班后会:每天晚上下班前10分钟召开。

3. 班后会参加人员:(1)公司全体员工;(2)班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

4. 班后会主持人:(1)上午班后会:由生产部经理或副经理主持;(2)下午班后会: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主持。

5. 班后会内容:(1)生产部总结当天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2)各部门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4)生产部布置下一天的生产任务和重点工作;(5)其他需要讨论的事项。

6. 班后会要求:(1)员工必须准时参加班后会,不得迟到、早退;(2)员工必须认真听取会议内容,做好记录;(3)员工必须遵守会议纪律,不得擅自离场。

班前班后会制度实施细则范本

班前班后会制度实施细则范本

班前班后会制度实施细则范本一、会议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会议召集人:会议召集人为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协调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和议程的制定。

三、会议召开频率:1.班前会议:每天早晨上班前召开一次,时间为上班前半小时。

2.班后会议:每天下班后召开一次,时间为下班后半小时。

四、会议议程制定:1.班前会议议程:(1)工作总结:各部门负责人汇报上一天的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

(2)今日工作安排:各部门负责人分享每个部门当天的工作计划和重点任务。

(3)资源需求与支持:各部门负责人提出对其他部门的资源需求和支持。

(4)问题反馈与解决: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5)其他事项:其他需要讨论的事项。

2.班后会议议程:(1)工作总结: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当天的工作成果和完成情况。

(2)明日工作安排:各部门负责人分享每个部门的工作计划和重点任务。

(3)问题反馈与解决: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4)表扬与奖励:对工作出色表现的员工进行表扬和奖励。

(5)其他事项:其他需要讨论的事项。

五、会议纪要与跟进:1.会议纪要记录:会议纪要由会议秘书负责记录。

纪要主要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与会人员、讨论内容和决策事项等。

2.会议纪要的传达:会议纪要需在会议结束后的24小时内发送给与会人员,确保每位与会人员都能及时了解会议的内容和决策事项。

3.决策事项的跟进:决策事项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跟进执行,并在下一次会议上进行反馈和总结。

六、会议纪律:1.会议准时召开,不得迟到或早退。

2.会议期间不得私自接打电话,或处理与会议无关的事务。

3.提问和讨论需尊重他人,不得互相批评和攻击。

4.主持人负责控制会议的时间和议程,确保会议高效、有序地进行。

七、会议评估与改进:1.定期评估会议的效果和影响,收集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班前会议制度(5篇)

班前会议制度(5篇)

班前会议制度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的方针,向管理人员、工人具体灌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特拟定以下制度:一、班前会主持人:带班矿领导,当班安全员、瓦检员辅助主持。

二、参加人员:当班安全员、班长、瓦检员、绞车司机和作业人员。

三、班前会必须在上班前____分钟召开。

四、班前会必须执行到会点名制度。

五、会议程序及内容:1、总结上班(乃至上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交待当班需要注意的问题。

2、带班矿领导对本班(乃至上班余留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责任人,说清楚本班安全注意事项,安排好本班具体工作。

3、班前会主持人必须作好会议书面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4、班前会参加人员,迟到一次,罚款____元;缺席不让上班,按旷工处理。

特殊情况除外。

5、班前会必须做到有针对性,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避孕出现内容空乏,记流水账,有其名而无其实。

6、本班中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解决,严禁互相推诿,将安全隐患推迟给下一班处理,给矿井安全生产工作带来威胁。

班前会议制度(2)是组织和管理班级活动的一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班级事务的协调与安排。

下面是一个班前会议制度的简要介绍:1. 定期召开班前会议:班前会议通常在每周或每月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召开,确保所有班级成员都可以参加。

2. 班前会议议程:每次会议前,班级管理者或班长应提前准备好会议议程,明确会议的主题和讨论内容,以便提高会议效率。

3. 参会成员:班前会议应邀请所有班级成员参加,包括学生和教师。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邀请家长或特定的嘉宾参与会议。

4. 会议纪律:班前会议应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进行,所有参会成员都应遵守会议纪律。

包括不迟到、不早退,保持秩序和尊重他人的发言权等。

5. 会议议题:班前会议的议题可以包括班级活动的安排、学习计划的讨论、班级问题的解决等。

议题应该与班级事务紧密相关,并尽可能地涵盖所有成员的需求。

6. 会议记录:每次班前会议都应有人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和讨论结果,以便后续追踪和执行。

班前班后会议的制度范本

班前班后会议的制度范本

班前班后会议的制度范本一、会议目的班前班后会议旨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及时了解班组工作情况,解决问题,达成工作目标。

通过会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团队凝聚力,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会议时间和地点班前班后会议每日均定时举行。

具体时间为:班前会议在每天工作开始前的固定时间,班后会议在每天工作结束后的固定时间。

会议地点设在指定的会议室或工作区域内,确保参会人员的便捷参会。

三、会议参与人员1. 每次班前班后会议应由主管或代理主管主持,确保会议的高效进行;2. 参会人员包括该班组全体成员,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其他相关部门的代表参加;3. 会议室秘书负责会议记录并汇总后交予主管。

四、会议议程1. 班前会议议程:a. 会议开始,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b. 回顾前一天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成果和问题;c. 互通信息,分享各自负责的工作进展和计划;d. 分析问题,共同讨论并找出解决方法;e. 确定当天的工作重点和目标;f. 宣布会议结束。

2. 班后会议议程:a. 会议开始,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b. 查看当天工作完成情况,总结成果和问题;c. 汇报工作,分享各自负责的工作进展和计划;d. 分析问题,共同讨论并找出解决方法;e. 确定第二天的工作重点和目标;f. 宣布会议结束。

五、会议要求与准则1. 准时参会,确保会议的正常进行。

2. 参会人员应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汇报。

3. 会议期间要保持专注,不得进行私人事务。

4. 会议纪要应尽快整理归档,以便必要时查阅。

5. 会议期间要遵守会议纪律,尊重他人发言权,积极参与讨论。

六、会议效果评估为了确保班前班后会议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定期进行会议效果评估,具体参考以下指标:1. 参会人员对会议内容和形式的满意度调查;2. 工作进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查明原因;3. 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或明确解决方案;4. 工作计划是否按时和顺利执行;5. 参会人员对会议管理和组织是否有建议或意见。

班前会八部曲制度(5篇)

班前会八部曲制度(5篇)

班前会八部曲制度一、“班前会八部曲”内容第一步,班前签到。

主持人在召开班前会前,按照当班班组花名册进行点名考勤,并让班组成员在记录或签到表上签字。

第二步,班前排查。

由当班值班队管、现场带班队干和班组长对每位职工进行认真排查,排查要做到察言观色,看当班上班、昨天轮休或请假人员是否休息好、是否饮酒、邻里或家庭是否产生矛盾产生情绪波动,职工是否身体不适等,确保当班的职工精神饱满,心情舒畅,确保职工在身体上、思想上、体力上不存在安全隐患。

对排查出的不放心的职工要问明原因,有思想隐患或其他原因不能保证工作的,要责令其休班。

第三步,讲任务。

简要传达上级或矿上有关文件、会议精神,把上一班的现场情况讲清楚,对存在的隐患或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分析、提出解决措施或整改办法。

通报上一个班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详细布置当班安全生产任务,明确当班要完成的生产任务指标,分析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合理布置当班生产任务。

第四步,讲安全。

根据当班生产任务和井下工作现场实际情况,针对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作业点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使每位作业人员知道作业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处理方法,以及作业环境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提高每一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当班安排的零散工作,要明确一名安全负责人,负责该项工作的安全。

第五步,讲培训。

根据本队的培训计划,每天指定____名职工分别讲解“每日一题”、一个典型事故案例。

结合工作实际,准确掌握作业点的规程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断提高职工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

第六步,抽查。

每班至少抽查一名职工本工种岗位工作标准、“手指口述”操作要领、安全注意事项、常见的安全隐患及违章行为,对回答正确的职工由连队进行适当奖励(奖励____元),对答错的职工要进行处罚(处罚____元)。

奖惩均要建立台账。

第七步,安全生产任务确认。

在安全生产任务布置完后,地面值班队干要对当班的工作任务中的安全内容情况对职工确认,职工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班前会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班前会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班前会管理制度范文班前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班前会的组织与管理,能够有效地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班前会管理制度,对于促进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班前会管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一、班前会的目标与任务1.目标:通过班前会的组织与管理,促进学生的素质综合提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建立和谐、团结、有活力的班级氛围。

2.任务:(1)传达班级重要信息:包括学校通知、班级活动安排、纪律规范等。

(2)分享学习经验:学生可以自愿分享课堂上取得的进步和心得体会,共同进步。

(3)讨论班级事务:集思广益,共同研究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班前会的时间与地点1.时间:每周一至周五的早上第一节课前15分钟。

2.地点:班级教室或指定会议室。

三、班前会的组织方式1.主持与记录:由班干部主持,固定轮值,班主任或学科老师参与并指导。

2.会议形式: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班干部提前准备好讨论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3.班级会议纪律:学生需按规定时间到达会议地点,服从主持人的指挥,保持会场秩序。

四、班前会的内容安排1.庄严宣誓:会议开始前,全体学生一起起立,齐声宣读学生守则,并手持右拳向着国旗和校旗宣誓。

宣誓完毕后,全体坐下。

2.主题演讲:每周安排一名学生进行主题演讲,主题可与学校活动或班级工作相关,时间限制在5分钟以内。

3.通报事项:学生干部传达学校通知、班级活动安排等事项。

4.班级活动分工:根据班级工作需求,分配班级活动的各项任务,学生自愿报名,根据兴趣和擅长选择。

5.学习分享:自愿的学生可以分享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和心得体会。

6.问题讨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班会成员可以提前准备好问题,并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案。

7.其他事项:包括班级新闻播报、班级荣誉表彰、团队合作活动等。

五、班前会的记录与总结1.会议记录:会议期间,班级干部需要做好会议记录,包括讨论的话题、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班前会管理办法(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8798
班前会管理办法
Management measures before clas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班组建设,规范班组班前会程序,提高班前会质量,实现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化、法制化,根据《**集团有限公司规范车间、班组安全管理模式指导意见》金集发【2009】95号文件,特制定**班班前会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车间**班。

第三条**班作息时间:六小时工作制(时间为上午7:30--13:00)
第四条班前会要求:
1、班组参加排班的全体人员提前穿戴齐全劳保用品,衣着整齐,规范,按班前会时间要求到排班室参加班前会,坐姿端正,精神饱满。

2、当班员工上岗前必须参加班前会,不得无故迟到、早退、缺席,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班前会的人员,必须提前
向班长请假。

3、参加班前会人员提前将电话调至振动或静音状态,不得在排班时随意拨打或接听电话。

4、当班员工在参加班前会时,认真听取班长(副班长、主操作手)发言,不得交头接耳、大声喧哗,不得随意打断班长(主操作手)讲话。

5、班长(副班长、主操作手)在排班时讲话要宏亮有力,注意语气,礼貌用语,以激励为主,不得随意批评,责骂员工。

6、班长(副班长、主操作手)在排班时必须做好排班记录。

7、班长(副班长、主操作手)因故不在班组时,可指派其他人员代为排班。

第五条班前会内容
(一)班前礼仪
1、问好。

班长(副班长、主操作手)向大家问好,职工答“好,好,好”,齐声击掌“123、123、1234567”,声音洪亮、动作整齐。

2、点名。

班长(副班长、主操作手)根据考勤表点名,点
名时职工起立并答“到”,对安全准入五项内容(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劳保用品穿戴、安全规程掌握、特种作业持证上岗)进行确认,动作熟练、规范、标准。

3、排查。

班长(副班长、主操作手)排查确认当班职工有无班前饮酒、身体不适或思想情绪低落现象,抽查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薄弱人员进行特别安全交代。

(二)安全宣教
1、分工。

班长(副班长、主操作手)布置当班生产计划任务,根据任务分工,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关键岗位(平台吊岗位)安全防范重点。

涉及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必须按车间相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2、确认。

参加班前会员工以逐一签字形式进行安全责任确认。

3、学习。

班长(副班长、主操作手)简要传达上级关于做好安全工作的最新精神,讲解“每日安全一题”学习内容,职工在本人安全学习笔记本上做好笔记。

4、宣誓。

全班人员起立,举起右拳进行安全宣誓,精神
饱满,声音整齐洪亮(誓词:“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企业、遵章守纪、自律自控、做安全人。

第六条考核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将按《**班安全绩效考核细则》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绩效考核。

1、无故不参加班前会者;
2、不按规定正确穿戴劳保用品者;
3、班前会迟到、早退者;
4、不遵守班前会纪律者;
第七条本办法如与厂、车间相关管理制度、办法相抵触的,遵照厂、车间相关管理制度、办法执行。

第八条本办法由***车间**班班委会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