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合集下载

遗传学

遗传学

农业推广硕士遗传学考试大纲(50分)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第一节染色体1、染色质与染色体:掌握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明确二者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何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二者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的区别?2、染色体的形态:掌握着丝点、染色体臂、主缢痕、次缢痕、随体等染色体基本形态;根据着丝点位置将染色体按形态分为不同类型,在细胞分裂后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了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依据。

3、染色体的数目: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性细胞中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了解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的数目。

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1、细胞周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由可分为合成前期、合成期、合成后期,后者又可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阶段。

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了解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3、减数分裂: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可分为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每次分裂又分为前、中、后、末4个时期,减数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了解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了解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三节配子的形成和受精1、雌雄配子的形成:掌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本概念;了解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每个胚囊母细胞形成1个雌配子体,每个花粉母细胞可形成4个雄配子体。

2、植物的授粉与受精:掌握授粉、受精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双受精的概念,了解通过双受精发育成的种子其各组成成分遗传组成来源的不同;掌握花粉直感与果实直感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各举实例。

3、无融合生殖:了解无融合生殖基本概念及其几种主要类型(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不定胚、单性结实)第二章孟德尔遗传第一节分离规律1、性状分离现象及解释:在熟悉单位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发现及合理解释。

(整理)刘庆昌普通遗传学答案-

(整理)刘庆昌普通遗传学答案-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刘庆昌第二版)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32页)1.中期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 染色体的形态有哪些类型?着丝点、染色体臂、主缢痕、随体。

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顶端着丝粒染色体。

2.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

⑴减数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⑵减数分裂遗传物质交换(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⑶减数分裂中期后染色体独立分离,而有丝分裂则着丝点裂开后均衡分向两极;⑷减数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减半;⑸分裂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上的排列有差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排列于赤道板两侧,而有丝分裂时则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3. 简述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

核小体是由组蛋白核心和盘绕其上的DNA构成,是一个八聚体。

DNA包装成染色体需要经过三级压缩,其具体过程是:1)首先组蛋白组成盘装八聚体,DNA缠绕其上,成为核小体颗粒,两个颗粒之间经过DNA连接,形成外径10nm的纤维状串珠,称为核小体串珠纤维,是为染色体一级结构。

2)核小体串珠纤维在酶的作用下形成每圈6个核小体,外径30nm的螺旋结构。

是为染色体二级结构3)螺旋结构再次螺旋化,形成超螺旋结构,此为三级结构4)超螺线管(或者说微带),形成绊环,即线性的螺线管形成的放射状环。

绊环再非组蛋白上缠绕即形成了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结构。

4.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时期中的有关数据:(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48(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24(3)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数;24(4)减数分裂末期1I的染色体数。

125.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假设在减数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被拉向同一极,那么:(1)二分子的每个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单体?(2)若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所有的姊妹染色单体都分开,则产生四个配子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3)用n表示一个完整的单倍染色体组,应怎样表示每个配子的染色体数?(1)一个子细胞有10条染色单体,另一个子细胞中有6条染色单体(2)两个配子中有5条染色体,另两个配子中有3条染色体。

普通遗传学重点内容

普通遗传学重点内容

普通遗传学重点内容第一章绪论1. 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是遗传,变异和选择2.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露其内在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为人民谋福利。

名词解释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2.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3.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当染色体组型为aa的植物给染色体组型为AA的植物授粉时,其种子有什么样染色体组型的胚和胚乳?胚 Aa 胚乳AAa2有丝分裂分裂过程分为哪几步?试述各部分特征?(16-17页)书本上概括主要要点即可3试述双受精过程?两个精核与花粉管的内含物一同进入胚囊,这时1个精核与卵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将来发育为胚。

同时另1精核与两个极核受精结合为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名词解释1.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2.非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3.姊妹染色单体:在二价体中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成为姊妹染色单体4.非姊妹染色单体:不同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互成为非姊妹染色单体5.无性生殖:通过亲本营养体的分割而产生许多后代个体,这一方式也称营养体生殖6.有性生殖:通过亲本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受精而形成合子,随后进一步分裂,分化和发育而产生后代。

7.自花授粉: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授粉叫自花授粉8.异花授粉:不同株的花朵间授粉叫异花授粉9.胚乳直感:如果在3x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想象称为胚乳直感10.果实直感: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则称为果实直感11.孤雌生殖:凡由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有机体的生殖方式,称孤雌生殖12单性结实:它是在卵细胞没有受精,但在花粉的刺激下,果实也能正常发育的现象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名词解释1.异染色质:是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深的区段常染色质:是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浅的区段2简答:DNA作为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和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四个1)含量:DNA含量恒定。

遗传学课后答案

遗传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p32-33)4. 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期中的有关数据:(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

(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3)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数。

(4)减数分裂末期II的染色体数。

[答案]:(1)48;(2)24;(3)24;(4)12。

[提示]:如果题目没有明确指出,通常着丝点数与染色体数都应该指单个细胞或细胞核内的数目;为了“保险”(4)也可答:每个四分体细胞中有12条,共48条。

具有独立着丝点的染色体才称为一条染色体,由复合着丝点联结的两个染色体单体只能算一条染色体。

5. 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假设在减数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被拉向同一极,那么:(1)二分子的每个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单体?(2)若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所有的姊妹染色体单体都分开,则产生的四个配子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3)用n表示一个完整的单倍染色体组,应怎样表示每个配子的染色体数?[答案]:(1)两个细胞分别为6条和10条染色单体。

(2)四个配子分别为3条、3条、5条、5条染色体。

(3)n=4为完整、正常单倍染色体组;少一条染色体的配子表示为:n-1=3;多一条染色体的配子表示为:n+1=5。

[提示]:正常情况下,二价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配到两个二分体细胞。

在极少数情况下发生异常分配,也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形成的原因之一。

6. 人类体细胞染色体2n=46,那么,(1)人类受精卵中有多少条染色体?(2)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答案]:(1)人类受精卵中有46条染色体。

(2)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分别有46条、46条、23条、23条染色体。

7. 水稻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小麦中有42条染色体,黄瓜中有14条染色体。

理论上它们各能产生多少种含不同染色体的雌雄配子?[答案]:理论上,小稻、小麦、黄瓜各能产生212=4096、221=2097152、27=128种不同含不同染色体的雌雄配子。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图 真核生物细胞周期示意图
Figure 3-1. Stages of the cell cycle.
S期,40% 2-4nDNA
G2期,25% 4nDNA
M期,10%
G1期,25% 2nDNA
nucleolus
间 期 (interphase)
有丝分裂的过程
可分为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一些生物的染色体数目
真核生物染色体数目的一般特点: 1.数目恒定。 2.体细胞(2n)是性细胞(n)的两倍。 3.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无关。可用于物 种间的分类。 4.染色体数目恒定也是相对的(如动 物的肝、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胚乳)。
二、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形态、 结构和数目
通常原核生物细胞里只有一个染色体,且DNA 含量远低于真核生物。 例如: * 大肠杆菌(E.coli)只有一个环状染色体, 其DNA分子含核苷酸对为300万,长度1.1mm。 * 蚕豆配子中染色体(n=6)的核苷酸对为 200 亿,长度6000mm。 * 豌豆配子中染色体(n=7)的核苷酸对为 300 亿,长度10500mm。
Introduction
孟德尔定律重新发现后,有大量的杂交实 验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这样就迫使人 们去思考、去研究孟德尔的遗传因子究竟 是什么,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它们在细胞 的什么地方,细胞中什么样的结构与假设 的遗传因子(基因)是相一致的等等。
Introduction
在孟德尔的工作被重新发现后不久的 1903 年, W.Suntton和T.Boveri各自独立地认识到,染 色体从一代到一代的传递方式与基因从一代到一 代的传递方式有着密切的平行关系。为了解释这 种相关性,他们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设, 即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Chromosome theory of heredity)。

(整理)-2012上学期选课普通遗传学复习题-zxm.

(整理)-2012上学期选课普通遗传学复习题-zxm.

2011-2012上学期选课普通遗传学复习题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名词解释:染色体: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便卷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与形态的染色体。

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有丝分裂二倍体二价体姊妹染色单体核型分析2、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可将染色体分为哪几种类型?3、玉米体细胞10对染色体,它的根、叶、胚乳、胚、卵细胞、精细胞中分别有多少条染色体?4、假定一个杂种细胞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而a、b、c来之母本,经过减数分裂后,该杂种可以形成几种类型的配子?5、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何异同?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细胞分裂各有何意义?6、马是二倍体(2n=64),其中包括36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驴也是二倍体(2n=62),其中包括22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请你说明马和驴的杂种后代骡子为何高度不育?7、假定一个体细胞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Aa和另一条染色体B(无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并假定该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被丢失),该个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可以产生哪些类型的配子?第二章孟德尔遗传1、名词解释相对性状单位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型表现性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纯合体、杂合体、回交、自交、测交、复等位基因、共显性。

2、请你简要说明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4、假定某个体具有AaBbDd基因型,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

请你写出该个体所产生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如果该个体自交,在子代群体中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基因型个体的概率分别是多少?5、假定某个体具有AaBbDd基因型,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

若果该个体自交,在其子代群体中携带有3个显性性状、2个显性性状、一个显性性状和3个隐性性状的个体的概率分别是多少?6、假定某个体具有AaBbDd基因型,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原核细胞:染色体→DNA/RNA细胞核→染色质:DNA2、真核细胞叶绿体:DNA细胞器线粒体:DNA核糖体:40% propro合成场所60% RNA二、染色质/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质/染色体上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看到许多用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纤细网状物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核内出现的用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结构,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异染色质(区):染色很深的区段常染色质(区):染色很浅的区段,转录活跃(核酸的紧缩程度及含量不同,异染色质的复制时间总是迟于常染色质)异固缩现象染色体的形态:染色体的形态表现形式(臂比):中间着丝点染色体(等臂):V近中着丝点染色体:L近端着丝点染色体:近似棒状端着丝点染色体:棒状颗粒状染色体:颗粒状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同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染色体组型分析(核型分析):根据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特点,对各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分类、编号,研究一个细胞的整套染色体1、染色体分子结构(1)原核生物染色体: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的染色体要简单得多,其染色体通常只有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2)真核生物染色体2、染色质的基本结构DNA: 30%(重量)染色质RNA: 少量组蛋白:1H1、2H2A、2H2B、2H3和2H4 (重量相当于DNA)非组蛋白:少量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2H2A、2H2B、2H3、2H4 --- 八聚体连接丝:串联两个核小体1H1:结合于连接丝与核小体的接合部位3、染色体的高级结构染色体→染色单体—1DNA+pro —染色质线是单线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线到底是怎样卷缩成为一定形态结构的染色体?现在认为至少存在三个层次的卷缩:核小体→螺旋管→超螺旋管→染色体卷缩机理不清楚4、染色体数目就一物种,其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表1-3 (P15) :熟记主要生物的染色体数A染色体:正常染色体B染色体:额外染色体、超数染色体、副染色体三、细胞的分裂与细胞周期间期:G1, S, G21、细胞周期分裂期M:核分裂、胞质分裂第一类基因主要控制细胞周期中的关键蛋白质或酶合成细胞周期基因控制第二类基因直接控制细胞进入各个时期(控制点-失控-肿瘤)2、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直接)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时期的主要特点,特别是DNA量的变化染色体计数时期,举例说明有丝分裂遗传学意义:形成的二子细胞与母细胞的遗传组成、染色体数量与质量完全相同,保证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多核细胞:核分裂、质不分裂特殊有多倍染色体:染色体分裂,核不分裂(核内有丝分裂)丝分裂多线染色体:染色线连续复制,染色体不分裂3、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成熟分裂)主要特点:1)前期I 联会2)两次分裂:第一次减数,第二次等数减数分裂遗传学意义:1)精子(n) +卵细胞(n)= 2n,保证染色体数目恒定性、物种相对稳定性2)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后期I 同源染色体随机分离,创造变异、生物进化四、配子的形成和受精无性生殖(繁殖),1、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繁殖)2、雌雄配子的形成重点说明高等动植物雌雄配子形成性母细胞与配子数目的关系,雌雄配子体及性细胞3、植物授粉与受精自花授粉:同一花朵或同株异花授粉方式异花授粉:不同植株间受精:雄配子+雌配子→合子精核(n)+卵细胞(n) →胚(2n) 双受精精核(n)+2极核(n) →胚乳(3n)4、直感现象花粉直感(胚乳直感):3n胚乳果实直感:种皮、果皮(由母体发育而来)5、无融合生殖营养的无融合生殖单倍配子体:孤雌生殖,孤雄生殖无融合结子二倍配子体不定胚单性结实:子房不经受精发育成果实(无籽果实)作用:创造单倍体、固定杂种优势五、生活周期生活周期:生物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世代交替:有性世代/无性世代,配子体世代/孢子体世代低等植物(红色面包霉),注意单倍体世代与二倍体世代高等植物(种子植物)高等动物(果蝇)。

遗传 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遗传 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四、 低等生物(微生物)的生活周期
分生孢子
红色面包霉的生活周期
第五节 无融合生殖(自学)
植物组织培养中体细胞胚的形成
一个果蝇染色体是一个DNA分子
纺锤丝与染色体的连结
核小体 连接丝
连接
染色质线
螺旋化
螺线体
再螺旋化
超螺线体
螺旋加折叠
染色体
DNA染色体(四级结构模型假说)
串珠模型假说—— 核小体形成染色体示意图
(引自Klug and Cummings, 2002)
中期染色体扫描电镜图
3、 染色单体:
着丝粒(着丝点),染色单体模式图
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
染色单体组成:
后期又染色很浅或不染色的区段。 间期处于凝缩状态,无转录活性, 细胞周期中表现为晚复制、早凝缩。 一般不编码蛋白质, 只对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起作用。
二者化学性质相同,结构上相互连续,只是核酸的紧缩程度及含量上的不同。
二、 从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1、 染色体:
獐耳细辛中期染色体 (2n=14)
2、 染色体形态形成——四级结构模型假说 (R. D. Kornberg, 1974; J. T. Finch, 1976)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6、染色体组型分析(核型分析)
女性
男性
正常人染色体核型(模式图)
正常人的核型 (实例)

(二)数目特点
1、 2、 3、
一些生物的染色体数目
普通小麦 2n=42 n=21,(如图1-13b)
4、B染色体 玉米的额外染色体——B染色体
5、原核生物染色体特点
•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是结构简单的一条双链DNA分子或单链 RNA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蛋白:1H1、2H2A、2H2B、
2H3和2H4 (重量相当于DNA)
非组蛋白:少量
35
八聚体
36
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
核小体: 2H2A、2H2B、2H3、2H4 ----八聚体
连接丝 :串联两个核小体
1H1:结合于连接丝与核小体 的接合部位
37
核小体结构模型
一个核小体及其连接丝约含180-200bp约146bp盘
23
染色体的大小
一般 长度:2.2-50 微米 宽度:0.2-2.0微米
杆菌长约0.5-10μm,宽0.2-1.0μm; 球菌直径0.3-1.2μm; 螺形菌的长3-50μm。
24
• 染色体的基本形态和类型
25
4 染色体有关的概念
• 1.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 : 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内形态结构和功能相同 的一对染色体。
中着丝粒染色体 M metacentric chromosome 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M 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 acrocentric chromosome 端着丝粒染色体T telocentric chromosome
22
染色体的形态类型
染色体类型
Øx174单链 DNA环状
phage双链线性----环状
大肠杆菌
32
原核生物染色体的大小
大肠杆菌的染色体
DNA分子伸展有1100µm长,细菌直径1-2µ33m
环由DNA双链与蛋白质组成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模型 34
(二)真核生物染色体
(1)染色质的基本结构

染色质
DNA: 30%(重量)
RNA: 少量
• 非活动染色质
• 异固缩现象
(heteropycnosis):同一染
色体上所表现的染色(状态)
12
差别。
异染色质(核内深染部分)和常染色质(核内浅染部分)
13
• 组成型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在 所有细胞内和都呈异固缩的染色质,多定位于卫星DNA、 着丝粒区,端粒,次缢痕,只与结构有关,一般无表达功 能。
符号
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M
臂比①
着丝粒指 数②
后期形态
1.00-1.67 0.500-0.375
V
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SM
1.68-3.00 0.374-0.250
L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ST
3.01-7.00
0.249-0.125
I
顶端着丝粒染色体
T
7.01-∞
0.124-0.000
I
注:①臂比:长臂长度/短臂长度;②短臂长度/染色体总长度
真核细胞
细胞核→染色质:DNA 叶绿体:DNA
细胞器 线粒体:DNA 核糖体:40% pro
pro合成场所 60% RNA
5
遗传物质在原核生物和在核生 物中存在形式的异同
相同:核酸……
不同:
染色体组成:裸露; -------与碱性蛋白结合 分布区域,核区------化学组成, DNA ,RAN; -----DNA 结构:双链、单链 ------形状:线性、环状------遗传信息:少-------
• 常规形态分析法 • 带型分析技术上
28
人类染色体核型
29
三、染色体的组成及分子结构
30
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原核生物染色体是以 DNA裸露的形式存在。 ●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以 DNA与碱性蛋白质结合 的形式存在。
31
(一)原核生物染色体
染色体组成:裸露; ------分布区域,核区------化学组成, DNA ,RAN; ----结构:双链、单链 ------形状:线性、环状------遗传信息:少-------
次缢痕与随体
●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 随体(satellite)
即: ●核仁组织中心(nucleolus organizer)。
不是所有染色体都有次缢痕(染色体数)
玉米20条染色体, 有6条具备;小麦,1B, 6B;人类,13,14,15,21,22具 有
21
3. 染色体的类型
绕在核小体表面1.75圈,其余bp为连接丝,其长
❖识别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17
染色单体 染色质线
18
2.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主缢痕 臂(长和短) 次缢痕 随体
染色单体 染色质线
19
主缢痕
●着丝粒(centromere):CS 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
●着丝点(kinetochore,着丝点蛋白) : 纺锤丝
20
• 2.非同源染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on-homologous
chromosome形态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
之间互称非同源染色体。
26
• 3.组型分析,核性分析genome analysis: 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 进行的分析。
一种蝉(Platypleura kaempferi)的有丝分裂核型
27
• 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 巴氏小体(barr body)。
荧光原位杂交显示的着丝粒卫 星DNA
白细胞中的巴氏小体(鼓槌状结构) 14
• 有关染色体的几个概念 • 基因gene 与染色体的关系
15
二、染色体的形态
16
1. 染色体的形态观察时期
8
9
10
腹水癌细胞染色体·胃癌
11
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
• 间期染色质:
• 常染色质(euchromatin) :染色浅,进行活跃转录的 部位,单一序列或中等重复序列,呈疏松的环状,易被核 酸酶降解。
• 异染色质
(heterochromatin ) :染色深,在间期核中处
于凝缩状态,无转录活性, 是遗传惰性区。
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染色体 第三节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第四节 生物配子的形成和授精 第五节 生活周期
1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原核细胞 主要结构特点
2
二、真核细胞: 结构特点: 细胞核
3
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比较
4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原核细胞:核区 → 染色体:DNA/RNA
6
第二节 染色体
一、染色质和染色体 二、染色体的形态 二、染色体的组成和分子 结构 四、染色体的数目
7
一、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染色色质质线chromosome fiber
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 看到许多用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纤细网状 物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核内出现的用 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结构,是遗传物 质的主要载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