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钠的应用护理
低分子肝素钠(克赛)的使用

注射部位的选择
• 选择皮下脂肪较多的部位, 特别是脐周的 部位较其他部位吸收好且快。多采取左右 腹壁的前外侧或者后外侧皮下组织内交替 给药。
• 2 次注射点间距 2cm 以上 ,避免在同一部位 重复注射导致皮下硬结 ,还应避开有皮下淤 血、 皮下结节或有其他皮肤疾病或任何有 损伤的地方。
.
• 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 2.无需排出注射器内以防的止气乳头泡内的,只液体需流入将针气尖处泡。弹
管破裂。
.
• 5. 按压时应轻轻按于注射部位 ,力度要 轻重合适 ,如果力度过大除了会给患者带来 不适,还会损伤到皮下细小血管,引起局部皮 下淤血;力度过轻则起不到按压的作用。另 外避免注射部位受压和热敷以免增加出血 的危险。
.
注射部位
无需排空气
避免瘀斑瘀点 垂直进减入轻疼痛
按压时间 和力度
匀速推注
.
• 4. 注射完毕之后 . 应让针头在皮下停留 10 s左右, 使乳头部的药液全部流入皮下 , 防止浪费, 同时也可防止拔针时针尖的 药液带入周围的毛细血管内, 引起皮下出 血。注射完毕后应快速退针 , 且边退针边 按压, 防止因按压不及时引起皮下出血。 拔针后按压时间应在 8 —15 min, 对凝血 功能差的患者可视病情轻重延长按压时间 。注意按压时不可揉搓 , 以免引起皮肤毛细血
.
用法:
• 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深部静脉 血栓、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时 应采用深部皮下注射;
•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时为血管内途径给药; • 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初始的治
疗为静脉注射,随后改为皮下注射治疗。
.
Hale Waihona Puke 下注射方法.. 首先要确定患者对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有无 过敏史。 与医生沟通 ,了解患者有无严重凝 血功能障碍, 有无出血倾向或有无出血倾 向的器官损伤, 有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有 无严重的肾功能损害等。如有以上情况, 应禁止使用克赛或肝素类制剂。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注意事项

淤血
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可能会 出现淤血的副作用。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低分子肝素注射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腹泻
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可能会 出现腹泻等肠胃不适的副作 用。
用法和剂量
用法 剂量 使用频率
皮下注射
根据患者体重和病情确定剂量,一般每日 1-2次,3~7天为一个疗程
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可随时更改 使用频率。
是的,可以长期使用低分 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注意事 项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简称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用于防治血 栓性疾病。在使用该药物前,有一些重要的事项需要知道。
适应症和用途
1 适应症
2 用途
预防和治疗血栓
用于手术后、临床诊断、住院治疗等情况下的预防和治疗。
3 优点
具有较高的效力和安全性,并且注射时无需频繁监测凝血功能。
保存和贮存
• 低分子肝素应保存在室温下,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 开封后应在48小时内使用。 • 过期或污浊的注射液应丢弃。
常见问题解答
可以同时使用其他药 物吗?
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时,应 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影响凝 血的药物。
如果错过注射该怎么 办?
如果错过了用药时间,请 尽快注射下一次药物。
可以使用低分子肝素 进行长期治疗吗?
1
肝功能受损
2
肝功能受损的病人应注意使用该药
物的剂量,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3
口服药物
4
口服药物可以影响低分子肝素的吸 收,必须引起关注。
出血风险
低分子肝素注射可能导致出血,使 用时请注意出血风险的增加。
肝和肾功能异常
肝和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注意低分 子肝素的使用,因为它们会影响药 物的清除速度。
减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循证护理

减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循证护理摘要低分子肝素钠是常用的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皮下注射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然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能出现部位不良反应,包括疼痛、淤血、血肿和皮下坏死等。
本文旨在综述目前减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循证护理措施,帮助护士减少部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Introduction低分子肝素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常用的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有效地降低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风险(Warkentin TE,2015年)。
与普通肝素相比,LMWH有更佳的药动学特性和生物利用度,且不需要常规的血液学监测。
皮下注射是LMWH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安全、方便,受到广泛应用。
但是,皮下注射LMWH也可能出现局部不良反应,包括疼痛、淤血、血肿和皮下坏死等。
这些不良反应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治疗的中断。
因此,减轻LMWH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是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综述目前减轻LMWH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循证护理措施,以期为护士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部位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LMWH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复杂,与局部组织的导管压力、药物量和药物浓度等因素有关。
LMWH的分子量相对较小,有时会透过局部微小的血管或静脉,引起组织、神经或深静脉内出血,导致血肿或皮下坏死。
此外,LMWH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进一步地导致部位充血、淤血和疼痛。
部位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技术和注射次数等因素有关。
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 皮下注射的深度和位置不当;- 皮下注射次数过多;- 长时间使用同一注射部位;- 注射药量过大;- 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抗凝药等。
循证护理措施1. 注射部位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皮下注射部位可以减少部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
注射范围小 皮下脂肪层相对薄 皮下组织菲薄 易刺入肌肉层 肌层毛细血管丰富 刺破后易形成深部血肿
腹部
注射面积大 皮下脂肪多 毛细血管相对少 皮下温度恒定 药物吸收快 不受运动的影响
范围选择
为腹部脐上5cm至脐下 5cm为上下边界,左右为 锁骨中线内外5cm范围 (避开脐周1-2cm),左 右交替注射,2次注射点 间距2cm。
不良反应的处理
穿刺抽吸
如果血肿很大,经上述治疗仍不能吸收消 退的血肿,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或给予皮下血 肿切开清除术,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操作完后用无菌辅料加压包扎。如一次抽吸不 净,可进行多次抽吸,直至血肿消退为止。
健康宣教
• 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时,护士除了严密观察病情 外,还应教会患者重视并进行自我监测,包括注 意大便,尿液颜色,皮肤粘膜,牙龈有无出血倾 向。用药期间嘱患者不要热敷腹部以免增加出血 危险性,勿抠鼻,用软毛刷刷牙;注意安全,尽 量避免发生碰撞或跌倒,如有异常,及时汇报。
原因分析
注入药液速度过快:注入速度过快使局部浓
度过高,产生疼痛形成硬结。
注射部位:未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方法,
如肌肉内注射会引起疼痛,使皮下血肿的症状 更加明显。
原因分析
拔针方法欠准确:拔针速度过慢或未沿注射
角度拔针,导致部分药液渗入皮下造成疼痛和 瘀斑。
按压时间和力度:该药虽抗凝作用较弱,但与
阿司匹林等药联合应用,会影响血小板聚集造成 皮肤瘀斑。
பைடு நூலகம்
不良反应的处理
自行吸收
1.0~1.5m㎡ 不等的固定结节,为局部小血肿
不良反应的处理
冷敷
当发现有血肿形成时,立即报告医生停 药,局部按压30分钟,以防继续出血,后用 毛巾包裹碎冰块放局部冷敷,因低分子肝素 的抗凝作用,局部冷敷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在冷敷时注意防冻伤。
低分子肝素钠(克赛)的使用

• 4. 注射完毕之后 . 应让针头在皮下停留 10 s左右, 使乳头部的药液全部流入皮下, 防止 浪费, 同时也可防止拔针时针尖的药液带入 周围的毛细血管内, 引起皮下出血。注射完 毕后应快速退针 , 且边退针边按压, 防止因 按压不及时引起皮下出血。 拔针后按压时间 应在 8 —15 min, 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可视 病情轻重延长按压时间。注意按压时不可揉搓
染性心内膜炎及有无严重的肾功能损害 等。如有以上情况, 应禁止使用克赛 或肝素类制剂。
注射部位的选择
• 选择皮下脂肪较多的部位, 特别是脐 周的部位较其他部位吸收好且快。多采 取左右腹壁的前外侧射点间距 2cm 以上 ,避免在同一 部位重复注射导致皮下硬结 ,还应避开 有皮下淤血、 皮下结节或有其他皮肤 疾病或任何有损伤的地方。
匀速推注
和力度
注射或按压不当会引起注射部位局部淤血 、淤 斑, 形成所谓的“ 花肚皮” , 有的可出现紫 癜 , 皮下硬结或红斑甚至局部皮肤坏疽等严 重后果 , 影响美观, 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一定 的身心痛苦。如何预防皮下出血, 成为临床 工作者的关注焦点。
谢谢大家!
, 以免引起皮肤毛细血管破裂。
• 5. 按压时应轻轻按于注射部位 ,力 度要轻重合适 ,如果力度过大除了会给 患者带来不适,还会损伤到皮下细小血 管,引起局部皮下淤血;力度过轻则起不 到按压的作用。另外避免注射部位受压 和热敷以免增加出血的危险。
注射部位
无需排空气
避免瘀斑瘀点 垂直进减入轻疼痛
按压时间
• 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 2.无需排出注射器内以的而防在气止进乳泡针头时内,只带的入液需周体将围流组入气织针泡的尖毛处弹细。至
注射器乳头部。
血管引起皮下出血。
减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循证护理

减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循证护理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能引起局部不良反应,如疼痛、红肿、淤血、瘀斑等。
减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需要通过循证护理来解决。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护理实践,旨在通过有效管理临床问题来优化护理结果。
在减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方面,循证护理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问题识别、专题调查、证据评价、护理实践和结果评估。
问题识别是循证护理的第一步,需要对减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进行定义和界定。
该问题的界定包括什么是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如何识别和评估这些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以及如何确定减轻这些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专题调查是循证护理的第二步,旨在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证据。
需要查阅相关的科学文献、临床指南和实践指南,了解已有的研究和建议。
可以与其他临床护士和专家进行讨论,获取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可以进行病例研究或问卷调查,了解护理实践和患者体验。
证据评价是循证护理的第三步,需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评估和筛选。
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和指南来评估证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如GRADE、CASP和JBI。
对于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问题,可以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护理实践是循证护理的第四步,根据评估的证据来制定和实施护理方案。
可能的护理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合理的注射技术和注射速度、采用冰敷或麻醉凝胶缓解疼痛、术前用药或护理措施等。
在实施护理方案时,还需要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和偏好,以及其他临床条件的影响。
结果评估是循证护理的最后一步,用于评估护理实践的效果和质量。
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病例对照研究等方法来评估减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效果。
还可以将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改进护理实践。
通过循证护理的过程,可以为减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护理

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护理。
方法对我科196例需要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病人给予脐周注射,对注射部位、方法、按压时间、局部淤血的处理以及全面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
结论通过对低分子肝素钠脐周注射的科学整体护理,减少了出血、皮下淤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出血护理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新型抗凝血药物,是普通肝素经过化学分离方法制备的一种短链制剂,平均分子量1到12KD。
用于有轻至中度血栓栓塞危险的病人,预防术中及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栓塞的治疗;血液透析肝素化治疗;以及PTCA后预防再梗塞治疗。
我们选择腹部注射,由于腹部皮下脂肪少,毛细血管相对少;皮下注射面积大,不受运动的影响,便于操作,特别适宜卧床患者。
通过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排气方法、按压时间、淤血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评估、观察、健康教育等动态、连续、全面的整体护理。
使得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不良反应减轻。
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对196例需要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采用脐周注射。
1.2 方法 196例患者均采用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0.4ml,每12h一次。
1.3 结论 1例发生严重腹部血肿,5例出现脐周皮下淤血。
2 操作方法2.1做好皮下注射部位评估评估病人腹部皮肤,有无瘢痕、硬结、瘀斑、皮肤破损等,并做好记录,以便与注射后皮肤情况对比。
在注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注射部位选择。
一般触摸有小血肿、硬结及瘀血斑处要避免,另外还要结合患者胖瘦决定注射深度。
对个别极瘦弱患者,腹壁无法捏起皱褶者以刺入针头的三分之二(4号半针头)为宜,避免直接伤及肌层,引起出血加重。
2.2 注射的部位及方法①部位:取脐周左右两侧10cm内的部位(脐周lcm除外),将其分成从左向右、自上而下4个象限,顺时针轮换注射[1],注射点间距2cm以上[2],可减少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
选择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减轻不良反应的循证护理

sdu o im.Meh d 4 ainsw t y o emi ne t no O lc lr ih e ai o im w r a d mie q al nojtr t o s 0p t t i h p d r e iici f W moe ua g t p rnsdu eern o zd e u l it ne— e h o l we h y
维普资讯
20 0 8年 1月
护
理
学
报
J n ay 2 0 a ur,0 8
Vo . 5 No 1 11 . 31
第 1 5卷 第 1期
J un l f u s g Chn ) o r a o ri ( i a N n
【 循证 护理 】
D c 2 0 . o hc c od d t t tn ad : h i s1 m r h rl t ou ic s eeslc d f h rai n ci s e . 0 5 1 f i a c re e s d r s T es e a g t f t mbl u r ee t r en t ei e t n . 3 w h oh a t 0 i o e i w e oa v j o
L U B n , HANG u - o g L U S — o g L U Zh— u , I ig I ig Z J n h n , I itn , I iq n L n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低分子肝素 主要内容
1 药物作用
法安明
2 适应症和禁忌症 3 操作方法
4 操作重点
速碧林
克赛
2
药物作用
3
下一页 克赛用法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 痛和非Q波心梗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 成及肺栓塞
适应症
预防血液透析时体外循 环中血栓的形成
治疗已形成的静 脉血栓
4
禁忌症
对肝素及低分子肝素过敏 凝血障碍 ,血小板减少症史 出血倾向的器官损伤
操作方法 9
上一页 操作方法
操作重点
交替
10
下一页 总结
讨论
拔针后是否需要按压?
不需要!
11
总结
12
FOR
WATCHING
13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5
严重肾功能不全 出血性脑卒中 难控制的动脉高压
6
药物用法
除了血液透析体外循环 时为血管内途径给药外 ,其余用于预防及治疗 目的而使用低分子肝素
时均应采用深部皮下
注射给药。
禁止肌肉内注射!
7
如何深部皮下注射?
8
体位
消毒 药物
准备
部位
注射
拔针 丢弃
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 毒> 5cm 垂直角度拔出针帽。预填充针管不需 注射拔射排注缓完出部出射慢毕针位气时注后头泡针药,,。头,将不垂注注需直射射要刺完器按入毕丢压皮后弃,肤停入避约留锐免大1C器搓约M盒揉1,0中注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