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_第十三章_DNA生物合成作业及答案

合集下载

DNA的生物合成,生物化学习题与答案

DNA的生物合成,生物化学习题与答案

第十三章DNA的生物合成一、A型题1.下列分子结构中,可携带遗传信息的是()P.257A.氨基酸的R基B.核酸的核苷酸序列C.脂蛋白的脂质组成D.胆固醇的侧链碳原子E.多不饱和脂肪酸双键的位置2.基因组代表一个细胞或生物体的()P.257A.非转录序列B.可转录序列C.部分遗传信息D.全部遗传信息E.一套遗传物质3.将脱氧核苷酸序列信息转化为互补脱氧核苷酸序列信息的过程是()P.257A.翻译B.复制C.转录D.逆转录E.复制和转录4.下列选项符合复制特点的是()P.257A.DNA→RNAB.RNA→DNAC.DNA→DNAD.RNA→cDNAE.RNA→蛋白质5.DNA复制时,以TAGA为模板,合成产物的互补结构为()P.257A.ATCTB.TCTAC.AUCUD.GCGAE.UCUA6.合成DNA的原料是()P.257A.ADP、GDP、CDP、TDPB.AMP、GMP、CMP、TMPC.dATP、dGTP、dCTP、TTPD.dADP、dGDP、dCDP、TDPE.dAMP、dGMP、dCMP、TMP7.关于DNA聚合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257A.需模板DNAB.需引物RNAC.以NTP为原料D.延伸方向为5′→3′E.具有3′→5′外切酶活性8.在DNA合成时不消耗的高能化合物是()P.257A.GTPB.GDPC.GMPD.dGTPE.cGMP9.DNA复制是按半保留方式进行的。

如将一个完全被放射性标记的DNA分子置于无放射标记物的溶液中,进行两轮复制,产生的四个DNA分子()P.258A.半数分子没有放射性B.所有分子都有放射性C.四个分子都没有放射性D.半数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E.一个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10.若将一个完全被放射性标记的DNA分子置于无放射性标记的环境中复制三代,所产生的全部DNA中,无放射性标记的DNA分子的个数是()P.258A.1个B.2个C.4个D.6个E.8个11.关于真核生物DNA复制特征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259A.冈崎片段较短B.RNA引物较短C.仅有一个复制起点D.片段连接时由ATP供能E.在复制单位中,DNA链的延伸速度较慢12.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过程,都能看到伸展成叉状的复制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P.259A.单向复制所致B.DNA有多个复制起点C.DNA双链被DNA解旋酶解开D.属于连接冈崎片段时的中间体E.DNA拓扑异构酶起作用形成的中间体13.冈崎片段是指()P.259A.两个复制起始点之间的DNA片段B.DNA连续复制时合成的DNA片段C.复制起始时,RNA聚合酶合成的片段D.DNA半不连续复制时合成的DNA片段E.E.coli复制起始点oriC的跨度为245bp的片段14.冈崎片段的合成是由于()P.259A.DNA连接酶缺失B.RNA引物合成不足C.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D.真核生物DNA有多个复制起点E.后随链合成方向与其模板的解链方向相反15.下列酶中,DNA复制不需要的是()P.260A.引物酶B.逆转录酶C.DNA聚合酶D.DNA连接酶E.DNA拓扑异构酶16.关于DNA复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260A.属于半保留复制B.需两股DNA分别作为模板C.需RNA依赖的RNA聚合酶D.需DNA依赖的DNA聚合酶E.不需RNA依赖的DNA聚合酶17.DNA的合成方向是()P.260A.3′→5′B.5′→3′C.C→ND.N→CE.从左到右18.有外切酶活性、能去除RNA引物、在DNA复制发生错误时起修复作用的主要酶是()P.261A.逆转录酶B.DNA解旋酶C.RNA聚合酶D.DNA聚合酶ⅠE.DNA聚合酶Ⅲ19.下列酶中,有3′→5′外切酶和5′→3′外切酶活性的是()P.261A.DNA聚合酶ⅠB.DNA聚合酶ⅡC.DNA聚合酶ⅢD.DNA聚合酶ⅣE.DNA聚合酶Ⅴ20.下列酶中,常用于合成cDNA第二股链的是()P.261A.碱性磷酸酶B.末端转移酶C.DNA连接酶D.Klenow片段E.限制性内切酶21.常用于标记双链DNA3′端的酶是()P.261A.碱性磷酸酶B.末端转移酶C.DNA连接酶D.Klenow片段E.限制性内切酶22.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261A.有3′→5′外切酶活性B.有5′→3′聚合酶活性C.有5′→3′外切酶活性D.是复制延伸阶段起主要作用的酶E.是由多亚基组成的不对称二聚体23.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Ⅱ、Ⅲ()P.261A.DNA聚合酶Ⅰ含7种亚基B.DNA聚合酶Ⅰ含量最高,活性最高C.DNA聚合酶Ⅱ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校对D.DNA聚合酶Ⅲ是在复制延伸阶段起主要作用的酶E.DNA聚合酶Ⅲ有5′→3′外切酶活性,因而能进行切口平移24.关于DNA复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261A.DNA解旋酶负责DNA解链B.单链DNA结合蛋白保护DNA模板C.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D.DNA聚合酶需NAD+或ATP才有活性E.单链DNA结合蛋白维持DNA模板单链状态25.下列因素参与维持DNA复制保真性的是()P.262A.密码子的简并性B.DNA的SOS修复C.tRNA译码的摆动性D.DNA聚合酶的核酸外切酶活性E.氨酰tRNA合成酶对氨基酸的高度专一性26.DNA复制过程中DNA双链的解开主要靠()P.262A.引物酶B.DNaseⅠC.DNA解旋酶D.限制性内切酶E.DNA拓扑异构酶27.下列因子与DNA解链无关的是()P.262A.DNaseB.DNA解旋酶C.Ⅰ型DNA拓扑异构酶D.Ⅱ型DNA拓扑异构酶E.单链DNA结合蛋白28.下列因子具有DNA解旋酶活性的是()P.262A.DnaAB.DnaBC.DnaCD.DnaGE.DnaH29.在DNA复制过程中,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P.262A.切口平移B.辨认复制起点C.解开DNA双链D.松解DNA超螺旋E.催化合成RNA引物30.关于DNA拓扑异构酶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262A.参与识别复制起点B.复制时参与DNA解链C.只在复制起始时起作用D.稳定已解开的DNA单链E.松解DNA解链时形成的超螺旋31.下列酶中能切断和连接DNA主链的是()P.262A.光解酶B.DNA解旋酶C.DNA聚合酶D.DNA连接酶E.DNA拓扑异构酶32.DNA合成需要一段RNA为引物,合成该引物的酶是()P.263A.复制酶B.引物酶C.逆转录酶D.DNA聚合酶E.RNA聚合酶Ⅰ33.下列复制起始相关蛋白中,负责合成RNA引物的是()P.263A.DnaA蛋白B.DnaB蛋白C.DnaC蛋白D.DnaG蛋白E.RNA聚合酶Ⅱ34.RNA引物在DNA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是()P.263A.激活引物酶B.提供起始模板C.激活DNA聚合酶ⅢD.提供复制所需的3′-羟基E.提供复制所需的5′-磷酸基35.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不包括()P.263A.催化合成引物B.切除错配核苷酸C.切除引物或损伤DNA片段D.催化引物的3′-羟基与dNTP反应E.催化DNA的3′-羟基与dNTP反应36.关于RNA引物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263A.以NTP为原料合成B.以DNA为模板合成C.在复制结束前被切除D.为DNA复制提供3′-羟基E.由RNA依赖的DNA聚合酶催化合成37.关于DNA连接酶()P.263A.不参与DNA复制B.催化合成冈崎片段C.切除引物,填补缺口D.连接游离的单链DNAE.连接双链DNA的单链切口38.大肠杆菌DNA连接酶催化反应需要的供能物质是()P.263A.ATPB.GTPC.NAD+D.cAMPE.NADPH39.DNA复制需要:①DNA聚合酶Ⅲ;②DNA解旋酶;③DNA聚合酶Ⅰ;④引物酶;⑤DNA 连接酶参加。

普通遗传学第十三章基因突变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

普通遗传学第十三章基因突变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

普通遗传学第十三章基因突变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一、名词解释:1、基因突变2、移码突变3、错义突变4、无义突变5、中性突变6、沉默突变7、转换与颠换8、致死突变二、填空题:1、分子遗传学上的颠换是指的替换,转换是指的替换。

2、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将导致多肽链合成提前结束,形成无功能的多肽链。

3、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接近,往往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突变具有、、、、、性等特征。

5、诱发基因分子结构改变的方式之一是替换,它包括了碱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是指__________类型碱基间的替换,而后者是指________类型间碱基的替换。

6、自然或诱变因素作用使DNA分子的碱基次序发生改变,主要有两种方式:(1)______的改变:包括了碱基的_______和碱基的________;(2)________;包括了碱基的_________和碱基的_______7、能有效地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有、、8、在化学诱变剂的作用下,碱基会发生变化,其中亚硝酸具有的作用,使腺嘌呤变成,最终引起9、紫外线照射后,DNA发生的最明显的变化是形成,其最常见的是10、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的修复大致通过,和三条途径完成的。

11、根据化学诱变剂对DNA的作用方式,可将其分成3大类:、、三、选择题:1、一个碱基的插入或缺失造成的移码突变,最有可能由下列哪项因素引起()A、原黄素B、亚硝酸C、5-溴尿嘧啶D、羟胺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β链发生突变所致,这种突变属于()A、同义突变B、无义突变C、点突变D、移码突变3、根据基因突变的可逆性,A可以变成a,a可以变成A。

如果A→a的突变率为U,a的突变率为V,则在多数情况下是()。

A、U〈V;B、U〉V;C、U=V;D、U≠V。

4、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A、三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5、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特点是()A、都能产生新基因B、都能产生新基因型C、都能产生可遗传变异D、在显微镜下均可见四、判断题:1、颠换指得是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替换;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置换。

DNA复制 复习题

DNA复制 复习题

第十三章核酸的生物合成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DNA合成,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生物合成即DNA的半保留复制B.必须以DNA为模板C.必须由依赖DNA的DNA聚合酶催化D.DNA合成是不连续复制E.DNA合成包括DNA的半保留复制、损伤DNA的修复与逆转录2、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的细菌培养试验,其结果为:A.15N-DNA带增加B.14N-DNA带减少C.一度出现15N-DNA与14N-DNA的中间带D.出现中间带,且随细菌繁殖,比例减少E.出现中间带,且随细菌繁殖,比例增加3、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为半保留复制B.为不对称复制C.为半不连续复制D.新合成链的方向均为5′→3′E.需要引物4、 DNA复制过程中的解链酶是A.DnaA蛋白B. DnaB蛋白C. DnaC蛋白D. DnaG蛋白E. SSB蛋白5、关于拓扑异构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连接酶活性B.拓扑异构酶1催化反应需ATPC.拓扑异构酶II催化反应不需ATPD.拓扑异构酶II能切断双链DNA中的一股链E.拓扑异构酶1能切断双链DNA中的两股链6、原核生物复制过程中,催化新链延长的聚合酶主要是A.DNA聚合酶ⅠB. DNA聚合酶IIC.DNA聚合酶IIID. DNA聚合酶Ⅰ和IIIE. DNA聚合酶II和III7、以下是关于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pol I活性最高,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B.DNA-pol II活性最高,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C.DNA-pol III是主要的DNA复制酶且具3′→5′核酸外切酶作用D.DNA-pol III催化填补空隙的DNA聚合反应E.DNA-pol II活性高,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具5′→3′核酸外切酶作用8、真核生物DNA聚合酶具有引物酶活性的是A.DNA聚合酶αB. DNA聚合酶βC. DNA聚合酶γD. DNA聚合酶δE. DNA聚合酶ε9、 DNA上某段碱基序列为5′-ACTAGCTCAT-3′,其相对应的转录产物碱基序列是A. TACTCGATCA B. ATGAGCTAGT C. AUGAGCUAGUD. ATGAGCTAGUE. UACUCGAUCA10、镰刀型红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β链发生的突变是A. 点突变B. 插入C. 缺失D. 重排E. 移码突变11、 SSB蛋白的作用是A. 辨认复制起始点B. 理顺DNA链C. 催化引物RNA生成A.在原核细胞只有一个B.在原核细胞有多个C.在真核细胞有一个或多个D.由引物酶辨认E.由DNA-pol III的β亚基辨认13、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A. DNA→RNA→蛋白质B. RNA→DNA→蛋白质C. DNA→蛋白质→RNAD. RNA→蛋白质→DNAE. 蛋白质→RNA→DNA14、为了保证复制中DNA的稳定性和高保真性,必须依赖于DNA聚合酶的下列活性A.5′→3′聚合活性B. 缺口填充活性C. 3′→5′核酸外切酶活性D. 5′→3′核酸外切酶活性E. 填补空隙活性15、冈崎片段产生的原因是A. DNA 复制速度太快B. 双向复制C. 复制中DNA有缠绕打结现象D. 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E. 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同16、下列病症与DNA修复过程的缺陷有关A. 痛风B. 黄疸C. 蚕豆病D. 着色性干皮病E. 地中海贫血17、 DNA聚合酶Ⅰ具有“缺口平移”作用,主要依赖于下列活性A. 5′→3′聚合酶和5′→3′外切酶活性B. 5′→3′聚合酶和3′→5′聚合酶活性C. 5′→3′聚合酶和3′→5′外切酶活性D. 5′→3′外切酶和3′→5′聚合酶活性E. 3′→5′聚合酶和3′→5′外切酶活性18、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A. 形成嘧啶二聚体B. 导致碱基缺失C. 发生碱基插入D. 使磷酸二酯键断裂E. 引起碱基置换19、逆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A. DNA → RNAB.RNA → DNAC. RNA → RNAD. DNA → DNAE. RNA →蛋白质20、下列哪个过程中不需要DNA连接酶A. DNA复制B. DNA损伤修复C. DNA重组D. 基因工程E. 逆转录21、关于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说法错误的是A. 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B. 前导链和随从链合成中均有一半是不连续合成的C. 随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D. 不连续合成的片段称为冈崎片段E. 随从链的合成迟于前导链的合成22、DNA分子中被转录的链是A. 正链B. 模板链C. 编码链D. 互补链E. 前导链23、不对称转录是指A. 同一mRNA分别来自两条DNA链B. 一条单链DNA转录时可从5′→3′延长或从3′→5′延长C. 不同基因的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条DNA单链上D. DNA分子中有一条链不含结构基因E.DNA分子中两条链都被转录24、真核生物中催化生成45S rRNA的转录酶是A. RNA聚合酶ⅠB. 逆转录酶C. RNA聚合酶ⅡD. RNA聚合酶全酶E. RNA聚合酶Ⅲ25、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A.ρ因子B. 核心酶C. 聚合酶α亚基D. σ因子E. dnaB蛋白26、转录与复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例外的是A. 均以DNA为模板B. 所产生的新链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均为磷酸二酯键C. 可同时合成两条互补链D. 所用的酶均为依赖DNA的聚合酶E. 在转录和复制过程中,均遵循碱基配对的原则27、在真核生物中,经RNA聚合酶II催化的转录产物是A. hnRNAB. 18S rRNAC.tRNAD. 28S rRNAE.45S rRNA28、原核生物中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由数个亚单位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是A. α2ββ′B. α2ββ′σC. α2β′σD. α2βσE.αββ′29、转录需要的酶有A.引物酶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E.依赖RNA的RNA聚合酶30、以下关于转录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双链中指导RNA合成的链是模板链B.DNA双链中不指导RNA合成的链是编码链C.能转录出RNA的DNA序列又称结构基因D.染色体DNA双链中仅一条链为模板链E.基因DNA双链中一条链可转录,另一条链不转录二、多项选择题1、具有形成3′,5′-磷酸二酯键酶活性的是A.拓扑异构酶 B. DNA聚合酶 C.引物酶D. 逆转录酶E. DNA连接酶2、 DNA复制是A.需要DNA模板,RNA引物 B. DNA新链延伸方向是5′→3′C. 半不连续复制D.一般是定点开始,双向复制E.阅读模板链碱基的方向为5′→3′3、逆转录酶具有下列酶活性A.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活性 B. 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活性C. 依赖DNA的RNA聚合酶活性D.RNA水解酶活性E. DNA水解酶活性4、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与DNA模板的结合是A.全酶与模板特定位点结合B. 核心酶与模板特定位点结合C. 核心酶与模板非特异结合D. 结合状态相对牢固稳定E. 结合状态松弛而有利于RNA聚合酶向前移动5、 DNA聚合酶I的作用是A.参与损伤DNA的修复作用 B. 具有5′→3′外切酶活性C. 具有连接酶活性D. 除去复制过程中的RNA引物E.填补合成片段间的空隙6、有DNA连接酶参与的反应包括A. DNA复制B. RNA的转录C. DNA重组D. 损伤DNA的修复E. 逆转录7、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A. 都用dNTP作底物B. 都需RNA引物C. 都沿5′→3′方向延伸新链D. 都有pol I, II, III 三种E. 都兼有引物酶活性8、下列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B. 具有5′→3′聚合酶活性C. 是唯一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聚合酶D. 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E. 具有小缺口填充能力9、DNA拓扑异构酶在复制中的作用A. 能切断DNA双链的某一部位造成缺口B. 能合成引物RNAC. 使超螺旋变成松弛型D. 有外切酶的活性E. 有碱基选择的功能10、 Klenow片段含有下列酶活性A. 5′→3′聚合酶活性B. DNA连接酶活性C. 3′→5′外切酶活性D. 5′→3′外切酶活性E. 3′→5′聚合酶活性11、关于DNA指导的RNA聚合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它能利用NTP为原料合成RNAB. 需要引物,并在其5′末端添加碱基C. 以RNA为模板合成RNAD.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E. 有多种类型12、关于冈崎片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导链没有形成冈崎片段B.由于复制中有缠绕打结而生成C.因为有RNA引物,就有冈崎片段D.由于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在随后链生成E.复制完成后,冈崎片段被水解13、参与转录的酶或因子有A. σ亚基B. DNA聚合酶C. 核心酶D. RNA连接酶E.ρ因子14、关于RNA转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模板DNA两条链均有转录功能B. 需要引物C. 是不对称性转录D. 核心酶识别转录的起始点E. σ因子识别转录的起始点15、下列关于Pribnow盒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点上游的共有序列B.其典型的共有序列为TATAATC.是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点上游-10区的共有序列D.其典型的共有序列为TTGACAE.是RNA聚合酶对转录起始的辨认位点16、原核生物中参与DNA复制的酶及其作用是A.拓扑异构酶,松解DNA超螺旋B.解链酶,打开DNA双链C.催化转录的RNA聚合酶,促进引物合成D.主要由DNA pol I催化DNA链延长E.连接酶水解引物,填补DNA空缺17、损伤DNA的修复方式有A.切除修复B.光修复C.重组修复D.SOS修复E.互补修复18、逆转录酶催化A.以RNA为模板合成 cDNA单链B.“RNA--DNA”杂交链中的RNA水解C.cDNA 单链作为模板合成cDNA 双链D. 以5′→3′DNA为模板合成3′→5′RNAE.以DNA为模板合成RNA19、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A.全酶由α2ββ′σ组成B.核心酶的各亚基均能单独与DNA结合催化转录C.核心酶由α2ββ′组成,催化RNA链延长D.σ亚基识别转录的起始点,然后催化转录过程E. 能催化与模板互补的2个相邻NTP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20、真核生物mRNA 是转录后经以下加工过程而形成的A. 5′端加m7GpppN帽子结构B. 3′端加多聚A尾C. 去掉内含子,连接外显子D. 去掉启动子E. 3′端加CCA三、填空题1、复制过程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有、和。

《生物化学原理》张洪渊主编 课后习题及答案(三)

《生物化学原理》张洪渊主编  课后习题及答案(三)

w w w .k h d 课第十一章 DNA 的生物合成一、课后习题1.怎样确定DNA 复制的主要方式是双向复制,以及一些生物的DNA 采取单向复制?2.假定在D 环式的复制叉上,螺旋的解开会引起未复制部分的缠绕,当缠绕继续到不可能再进一步缠绕时,主链的增长便停止,然后随从链的延长才会被引发。

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更可能观察到大小与前体片段相似的D 环?3.试述滚动机制有哪些主要特征?怎样鉴别环状与线状DNA?4.已知大肠杆菌DNA 的长度为1100μm,其复制叉式在一个世代大约40min 内通过一个复制叉完成的,试求其复制体的链增长速度、正在复制的DNA 分子的转速。

参考答案:1.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和质粒,真核生物的细胞器DNA 都是环状双链分子。

实验表明,它们都在一个固定的起点开始复制,复制方向大多是双向的,即形成两个复制叉或生长点,分别向两侧进行复制;也有一个是单向的,只形成一个复制叉或生长点。

2. 叶绿体和线粒体DNA(除纤毛虫的线粒体线性DNA 分子外)的复制方式。

双链环在固定点解开进行复制,但两条链的合成是高度不对称的,一条链先复制,另一条链保持单链而被取代,在电镜下看到呈(取代环,D 环)形状。

待一条链复制到一定程度,露出另一链的复制起点并开始复制。

两条多核苷酸链的起点不在同一点上,当两条链的起点分开一定距离时就产生D 环(如线粒体DNA 的复制)。

双链环两条链的起点不在同一位置,但同时在起点处解开双链,进行D 环复制,称为2D 环复制(如叶绿体DNA 的复制)。

这时,更可能观察到大小与前体片段相似的D 环。

3. Walter Gilbert(1968)提出滚环模型来解释φX174DNA 的复制:首先由特异核酸内切酶在环状双链DNA(称为RF 型、增值型,即单链DNA 已复制一次成双链)的一条链上切开切口产生5′—P 末端和3′—OH 末端。

5′—P 末端与细胞质膜连接,被固定在膜上,然后环形的双链通过滚动而进行复制。

生化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化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化习题及参考答案(附一份真题)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选择题(A型题)1.各种蛋白质平均含氮量约为( )A. 0.6%B. 6%C. 16%D. 26E. 36%2.关于蛋白质结构的下列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至少有100个以上的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每一蛋白质都含有2条以上的多肽链C.每种蛋白质都有种类不同的辅基D.不同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同E.组成蛋白质一级结构主键的是肽键3.蛋白质一级结构中的主要化学键是( )A. 氢键B. 盐键C. 肽键D. 疏水键E. 范德华引力4.蛋白质的等电点是()A.蛋白质溶液的pH等于7时溶液的pH值B.蛋白质溶液的pH等于7.4时溶液的pH值C.蛋白质分子呈正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D.蛋白质分子呈负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E.蛋白质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值5. 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产物氨基酸,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A.合成某些含氮化合物B.合成蛋白质C.氧化供能D.转变为糖E.转变为脂肪6.蛋白质变性不包括( )A.氢键断裂B.肽键断裂C.疏水键断裂D.盐键断裂E.二硫键断裂7.蛋白质分子中,生理条件下,下列那种氨基酸残基的侧链间可形成离子键:A.天冬氨酸,谷氨酸B.苯丙氨酸,酪氨酸C.赖氨酸,天冬氨酸D.天冬氨酸,苯丙氨酸E.亮氨酸,精氨酸8.蛋白质高级结构取决于( )A.蛋白质肽链中的氢键B.蛋白质肽链中的肽键C. 蛋白质肽链中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和顺序D.蛋白质肽链中的肽键平面E.蛋白质肽链中的肽单位9.下列提法中错误者是()A.所有的蛋白质分子都具有一级结构B.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局部构象C.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整条肽链的空间结构D.所有的蛋白质分子都有四级结构E.蛋白质四级结构中亚基的种类和数量均不固定10.肽链中有下列哪种氨基酸时易发生β-转角( )A.HisB.AlaC.GluD.ProE.Arg11.蛋白质肽键的提法何者是正确的( )A.肽键是典型的单键B.肽键是典型的双键C.肽键带有部分双键的性质D.肽键平面可以扭转E.可由任何氨基和羧基缩合形成12.蛋白质在溶液中带负电荷时,溶液的PH为( )A.酸性B.碱性C.PH=PID.PH>PIE.PH<PI13.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 )A.肽键B.盐键C.二硫键D.氢键E.疏水键14.蛋白质变性时( )A.肽键断裂B.二硫键断裂C.次级键断裂D.普遍发生沉淀E.生物学功能可能增减15.蛋白质对紫外光的最大吸收峰是由于含有下列哪些氨基酸所引起的( )A.甘氨酸和赖氨酸B.谷氨酸和精氨酸C.色氨酸和酪氨酸D.丝氨酸和胱氨酸E.丙氨酸和苏氨酸16.在下列各种pH的溶液中使清蛋白(等电点4.7)带正电荷的是A. pH4.0B. pH5.0C. pH6.0D. pH7.0E. pH8.017.稳定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 )A.肽键B.氢键C.疏水键D.二硫键E.范氏力18.在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中,每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是( )A.辅基B.辅酶C.亚基D.寡聚体E.肽单位19. 下列哪种氨基酸含有苯环( )A.PheB.ArgC.ThrD.AspE.His20. 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碱性氨基酸( )A.精氨酸B.丙氨酸C.苏氨酸D.亮氨酸E.甘氨酸二、填空题1. 在镰刀状红细胞贫血中血红蛋白的β亚基的第六位___ _ 残基变异成 __ _。

生物化学第十三章蛋白质生物合成习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第十三章蛋白质生物合成习题含答案

一、判断题一、判断题 1. 细胞中三种主要的多聚核苷酸tRNA 、mRNA 和rRNA 都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

都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

2. 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顺序是由氨基酸与mRNA 携带的密码子之间互补作用决定的。

携带的密码子之间互补作用决定的。

3. fMet -tRNA fMet 是由对fMet 专一的氨酰tRNA 合成酶催化形成的。

合成酶催化形成的。

4. 一条新链合成开始时,fMet -tRNA fMet 与核糖体的A 位结合。

位结合。

5. 每一个相应的氨酰tRNA 与A 位点结合。

都需要一个延伸因子参加并需要消耗一个GTP 。

6. 蛋白质合成时从mRNA 的5′→3′端阅读密码子,肽链的合成从氨基端开始。

′端阅读密码子,肽链的合成从氨基端开始。

7. tRNA fMet 反密码子既可以是反密码子既可以是pUpApC 也可以是也可以是 pCpApU 。

8. 人工合成一段多聚尿苷酸作模板进行多肽合成时,只有一种氨基酸参入。

人工合成一段多聚尿苷酸作模板进行多肽合成时,只有一种氨基酸参入。

9. 氨酰tRNA 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 的密码子相互识别,以便把它所携带的氨基酸连接在正确位置上。

正确位置上。

10. 每个氨基酸都能直接与mRNA 密码子相结合。

密码子相结合。

11. 每个tRNA 上的反密码子只能识别一个密码子。

上的反密码子只能识别一个密码子。

12. 多肽或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被另一个氨基酸取代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结果。

13. 蛋白质正确的生物合成取决于携带氨基酸的tRNA 与mRNA 上的密码子正确识别。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 原核细胞中新生肽链N 端的第一个氨基酸是端的第一个氨基酸是 ,必须由相应的酶切除。

,必须由相应的酶切除。

2. 当每个肽键形成终了时,增长的肽链以肽酰tRNA 的形式留在核糖体的的形式留在核糖体的 位 3. 在 过程中水解ATP 的两个高能磷酸酯键释放出的能量足以驱动肽键的合成。

核酸生物合成部分的练习题参考答案

核酸生物合成部分的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填空1、RNA聚合酶有Ⅰ,RNA聚合酶有Ⅱ,RNA聚合酶有Ⅲ2、 3,DNA聚合酶III,DNA聚合酶II3、5’,3’4、前导,滞后5、连续,相同6、DNA,(多)肽链7、m,t 8、起点,双 9、相同;相反 10、内含子切除,3’端尾巴的生成11、模板,编码 12、模板链,负链或无意链1、大多数真核生物RNA聚合酶有Ⅰ、Ⅱ、Ⅲ三类,其中_________与核糖体RNA合成有关,________mRNA与合成有关,___________与tRNA及5SRNA合成有关。

2、大肠杆菌中已发现种DNA聚合酶,其中负责DNA复制,负责DNA损伤修复。

3、DNA复制的方向是从端到端展开。

4、DNA复制时,连续合成的链称为________链;不连续合成的链称为______链。

5、前导链的合成是的,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

6、基因是_________的一段序列,一条_________由一个基因编码。

7、_________RNA分子指导蛋白质生物合成,_________RNA分子用作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8、真核生物DNA的复制从固定的_________开始并且_________向进行。

9、DNA前导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________;随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________ 。

10、mRNA转录后加工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5‘端帽结构的生成, __________ ,__________ 。

11、DNA 双链中,可作模板转录生成 RNA 的一股称为,其对应的另一股单链称为。

12、DNA分子中指导合成RNA的那条链称为或。

第二部分单选题1、逆转录酶是一类:( C )2、mRNA的5’—ACG—3’的密码子相应的反密码子是( C )3、比较复制和转录过程,可以发现错误的是( E )。

4、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的催化特点是( C )。

5、逆转录酶是一类:( A )6、关于DNA复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7、DNA复制需要:(1)DNA聚合酶Ⅲ;(2)解链蛋白;(3)DNA聚合酶Ⅰ;(4)DNA指导的RNA 聚合酶;(5)DNA连接酶参加。

第十二章 生物化学DNA合成

第十二章 生物化学DNA合成

复制叉
复制泡的两个复制叉向相反方向移动,双链不断解开, 复制不断向两侧推进。新合成的子代链与亲本链互补,并 形成双螺旋结构的子代DNA。
复制叉会合 处复制终点
连续合成
复制起点
复制起点
亲代 亲代 DNA DNA
不连续合成
复 制
三、DNA是半不连续复制的
3′
5′
新链合成是从5′→3′端进行 的其中一条链从起始点开始连 续合成,并与复制叉前进方向 一致——前导链
DNA复制起始必须精确受到调控,因为每个生命周期复制只 发生一次。现已知,复制起始的时序受到DNA甲基化和细菌 细胞质膜相互作用的影响。
E.Coli 的 oriC DNA是由Dam甲基化酶甲基化的,而甲基化
发 生在回文顺序(5′)GATC的腺嘌呤N6 (m6A),大肠杆菌的
oriC区密布GATC顺序(在245bp的DNA链中含有11个GATC)
P ~ P ~ P
5′
A
5′→3′聚合酶活性
3′ 5′
P P P P P P P P P P P
PPi
P P P P P P
A G C A T C G T A G C A T C G T T C G T A 3′-OH
P P P P
5′
聚合酶催化形成3′磷酸酯键使
单核苷酸随即被添加到3′端
Ⅰ型DNA聚合酶用胰蛋白酶温和处理,可以把5′→3′核
亚基数
1 6(同亚基) 1
功能
识别原点,在特异位点打开DNA双链 DNA解螺旋酶 辅助DnaB与原点结合
HU
引物酶(DnaG) SSB RNA聚合酶 TopoⅡ Dam甲基化酶
19
60 75.6 454 400 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学号姓名12 第十三章DNA生物合成作业及参考答案通过复制将亲代的遗传信息传到子代,转录和翻译是将遗传物质表达为执行各种生物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生物细胞内的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是遗传信息准确传代的保证。

复制以dNTP为原料,在DNA聚合酶()催化下生成磷酸二酯键使dNTP逐一聚合生成DNA子链。

原核生物有DNA-pol I、II和III三种DNA-pol;真核生物有α、β、γ、δ、ε5种DNA -pol,各有独特的功能。

复制还需多种其他酶和多种蛋白质因子,染色体复制能维持应有的长度,复制的终止需要端粒酶延伸端粒DNA。

逆转录是RNA病毒复制方式,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需逆转录酶催化。

DNA复制过程中出现错误是突变发生的原因,突变除了自发发生的外,还可因各种物理、化学因素而诱发。

物理因素诱发突变如常见的嘧啶二聚体。

化学诱变剂种类繁多,而且往往与致癌作用有关。

细胞内存在各种修复措施,使损伤的DNA 得以复原。

主要的修复方式有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SOS 修复等。

一、选择题(单选)1 DNA在复制中所需的底物是A.AMP、GMP、CMP、UMP B.ADP、GDP、CDP、TDPC.dAMP、dGMP、dCMP、dUMP D.dADP、dGDP、dCDP、dTDPE.dATP、dGTP、dCTP、dTTP2催化DNA半保留复制的酶是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RNA指导的RNA聚合酶C.RNA指导的DNA聚合酶D.DNA指导的RNA聚合酶E.细胞色素氧化酶3有关DNA的半保留复制,若将两条链均有同位素标记的DNA 分子置于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代,试问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放射性情况如何A.四个分子均有放射性B.四个分子中,分别有一条链含有放射性C.两个分子有放射性,两个分子无放射性D.四个分子均无放射性4 DNA复制时,与核苷酸链5’-dTpApGpAp-3’互补的链是A.5’—dTpCpTpAp-3’B.5’—dUpCpUpAp-3’C.5’—dGpTpGpAp-3’D.5’—dApTpCpTp-3’E.5’—dGpCpGpAp-3’5 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复制及修复过程中的空隙进行填补B.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C.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D.以dNTP为底物E.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6 DNA连接酶作用是A.催化DNA两条链间形成磷酸二酯键B.将螺旋解链C.催化DNA链两段间形成磷酸二酯键D.去除引物,填补空缺E.催化DNA两条链间形成氢键7下列哪种过程需要RNA引物A.RNA复制B.DNA复制C.RNA 转录D.逆转录E.RNA翻译8 关于DNA聚合酶I,错误的说法是A.催化合成的方向是5’→3’B.具有修复损伤的能力C.催化冈崎片段的形成D.具有核酸外切酶活性E.是原核生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DNA聚合酶9 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A.将DNA双螺旋解链B.合成RNA引物C.稳定分开的双螺旋D.将复制中不连续的两段链连接起来E.使DNA解链旋转时不致打结10在DNA复制中,关于RNA引物错误的说法是A.由引物酶合成B.合成方向5’→3’C.提供3’-OH 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的起点D.RNA酶将引物水解去除E.提供5’-P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的起点11单链DNA结合蛋白的作用是A.解开双链B.松弛DNA超螺旋C.稳定和保护单链模板D.合成冈崎片段E.合成RNA引物12关于冈崎片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968年,日本学者冈崎发现的B.只在随从链上产生C.是由于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而产生的D.复制过程将终结时,冈崎片段互相汇合E.是由于DNA复制速度太快而产生的13下列能引起移码突变的是A.点突变B.转换同型碱基C.颠换异型碱基D.缺失E.插入3个或3的倍数个核苷酸14紫外线照射造成的DNA损伤并形成二聚体主要发生在下列哪一对碱基之间A.A-T B.T-T C.T-C D.C -C E.U-C15与DNA修复过程缺陷有关的疾病是A.卟啉症B.着色性干皮病C.黄疸D.痛风症E.苯酮酸尿症16根据F.Crick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是A.蛋白质→RNA→DNA B.RNA→DNA→蛋白质C.DNA→RNA→蛋白质D.RNA→RNA→DNA E.DNA→DNA→蛋白质17 H.Temin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内容是A.RNA→蛋白质B.DNA→rRNA C.DNA→DNA D.RNA→DNA E.DNA→mRNA18 M.Messelson和F.W.Stahl用15NH4Cl证明的机制是A.DNA混合式复制B.DNA转录为mRNA C.mRNA翻译为蛋白质D.DNA半保留复制E.DNA全保留复制19现有15N标记DNA双链,以NH4Cl作为氮源复制DNA时,开始产生不含15N的子代DNA分子时是A.第1代B.第2代C.第3代D.第4代E.第5代20现有15N标记DNA双链,以NH4Cl作为氮源复制DNA,生长三代所产生的子代DNA比例应该是(L代表14N-DNA链,H 代表15N-DNA链)A.7LH/1HH B.6LL/2LH C.1LL/7LH D.7HH/1LH E.2HH/6LH21 15N标记DNA双链分子,以NH4Cl作为氮源复制,用提取的第1代子代DNA分子做密度梯度离心分析,其密度应位于A.普通DNA带B.普通DNA带下方C.普通DNA带上方D.“重”DNA带E.普通与“重”DNA带之间22 DNA半保留复制使子代保留了亲代DNA的全部遗传信息,其表现形式是A.有规律间隔的碱基序列一致性B.代与代之间DNA碱基序列的一致性C.互补链DNA碱基序列的一致性D.隔代DNA碱基序列的一致性E.每代都有一条链碱基序列是一样的23 DNA复制起始复合物引发体的成分不包括A.SSB B.DnaB C.DnaC D.引物酶E.DNA复制起始区24 DNA复制时,合成5’-TAGATCC-3’的互补序列是A.5’-GGATCTA-3’B.5’-CCTAGAT-3’C.5’-GGAUCUA-3’D.5’-GGAUAGA-3’E.5’-ATCTAGG-3’25 模板链DNA序列5’-ACGCATTA-3’对应的mRNA序列是A.5’-ACGCAUUA-3’B.5’-TAATGCGT-3’C.5’-UGCGUAAU-3’D.5’-UAATGCGT-3’E.5’-UAAUGCGU-3’26合成真核生物线粒体DNA的DNA-pol是A.DNA-polαB.DNA-polβC.DNA-polγD.DNA-polδE.DNA-polε27关于DNA解螺旋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rep蛋白是解螺旋酶B.DnaB蛋白是解螺旋酶C.rep 蛋白作用时需ATP供能D.DnaB蛋白能辨认oriC E.DnaC蛋白辅助DnaB发挥作用28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从链生成冈崎片段B.领头链复制与解链方向一致C.拓扑酶作用时可能需ATPD.随从链复制方向是3’→5’E.连接酶作用时需ATP29着色性干皮病的分子基础是A.Uvr类蛋白缺乏B.DNA-polδ基因缺陷C.DNA-pol ε基因突变D.LexA类蛋白缺乏E.XP类基因缺陷30关于逆转录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单链RNA为模板B.以单链DNA为模板C.水解杂化双链中的RNAD.促使新合成DNA转入宿主细胞E.能生成cDNA双链31亚硝酸盐引起分子的突变是A.形成嘧啶二聚体B.Glu→Gln C.A→G D.C →U E.碱基甲基化32胸腺嘧啶二聚体阻碍DNA合成的机制是A.DNA的合成将停止在二聚体处并使其合成受阻B.使DNA 聚合酶失活C.使DNA模板链断裂D.使两股DNA链间形成负超螺旋E.使dNTP无法进入DNA合成链33镰刀状红细胞贫血与β链有关的突变是A.插入B.断裂C.缺失D.交联E.点突变34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DNA复制,二者的相同之处是A.引物长度较短B.合成方向是5’→3’C.冈崎片段长度短D.有多个复制起始点E.DNA复制的速度较慢(50dNTP/s)35着色性干皮病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经阳光照射后易发展为皮肤癌,该病的分子机理是A.细胞膜通透性缺陷引起迅速失水B.在阳光下使温度敏感性转移酶类失活C.因紫外线照射诱导了有毒力的前病毒D.细胞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型化合物E.DNA修复系统有缺陷36 DNA复制时需要松弛DNA的双螺旋结构,参与此过程的酶是A.DNApol I B.DNApol II C.DNApol IIID.端粒酶E.拓扑异构酶(多选)1关于DNA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解螺旋酶的作用下,DNA双链间氢键断裂,双链打开B.只有前导链可作为模板C.均为不连续复制D.新链合成的方向是5’→3’E.最后切去引物,由连接酶连接2关于DNA复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B.为半保留复制C.以四种NTP为原料D.有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E.有引物酶参加3关于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聚合酶Ⅲ由10种亚基组成B.DNA聚合酶Ⅱ是真正起复制作用的酶C.以4种脱氧核苷作底物D.都有核酸外切酶活性E.有α、β、γ、δ和ε5种4在DNA复制的延长过程中,可以出现的现象有A.形成复制叉B.形成RNA引物C.形成冈崎片段D.RNA 引物水解E.生成磷酸二酯键5点突变包括A.转换B.颠换C.插入D.缺失E.倒位6嘧啶二聚体A.由紫外线照射引起B.由相邻的两个核苷酸组成C.是一种点突变D.若不能修复,易引起着色性干皮病E.这种突变不能修复7基因表达是指A.用基因的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包括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C.包括转录和翻译的过程D.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给子代E.翻译过程8 DNA聚合酶Ⅰ的作用是A.参与DNA的损伤与修复B.具有3’→5’外切酶活性C.具有连接酶活性D.Klenow片段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酶E.填补合成片段间的空隙9 DNA聚合酶Ⅰ具有A.3’→5’外切酶活性B.5’→3’外切酶活性C.5’→3’聚合酶活性D.3’→5’聚合酶活性E.连接酶活性10关于DNA聚合酶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Pol Ⅰ在DNA损伤的修复中发挥作用B.Pol Ⅲ是主要的复制酶C.Pol Ⅱ是主要的复制酶D.Pol Ⅱ具有3’→5’聚合酶活性E.Pol Ⅰ同时有3’→5’及5’→3’外切酶活性11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有固定的复制起始点B.需引物RNA C.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较原核生物的短D.催化子链延伸方向为5’→3’E.是连续等速复制12关于DNA复制起点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复制起点是任意的B.复制是从一个特定位点开始的C.原核生物的DNA复制只有一个起点D.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有多个起点E.以上都是13关于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叙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NA聚合酶Ⅰ不是主要的复制酶B.DNA聚合酶Ⅱ是主要的聚合酶C.DNA聚合酶Ⅲ是主要的聚合酶D.DNA聚合酶Ⅰ能从缺口开始合成新的DNA链E.都具有5’→3’外切酶活性14 DNA损伤的光修复需A.DNA聚合酶B.糖基化酶C.光修复酶D.转甲基酶E.核酸内切酶15下列关于DNA聚合酶正确说法是A.真核生物的DNA-polε与原核生物的DNA-polⅠ作用相似B.在原核生物细胞内真正起复制作用的酶是DNA-polⅢC.α和δ-DNA聚合酶是真核生物DNA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酶D.原核生物的三种DNA聚合酶都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E.DNA-pol II 只有3’→5’外切酶活性16下列叙述与逆(反)转录有关的是A.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B.以RNA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C.需逆(反)转录酶催化D.必须有引物存在才能合成E.dNTP是合成原料17 DNA损伤修复机制包括A.切除修复B.SOS修复C.光修复D.重组修复E.嘧啶二聚体修复18下列关于端粒与端粒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端粒酶是由RNA与蛋白质两部分组成B.端粒酶是由DNA与蛋白质两部分组成C.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D.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DNA的末端结构E.端粒与DNA复制及染色体的稳定性无关19在DNA复制中,对DNA-pol正确的说法是A.必须有DNA模板B.催化子链合成方向只能是5’→3’C.底物是dNTP D.引物提供3’-OH末端E.使DNA双链解开二、填空题1.1958年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证实了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