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人民币》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同时培养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交易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培养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交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人民币实物、幻灯片、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定数量的人民币,以便进行课堂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使用人民币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幻灯片或教学课件,呈现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
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二、探究新知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2、认识人民币(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2)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学生活动)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2)我说面值,你举起相应的面值;(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认识人民币》教案3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3篇《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小明长大了)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电脑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见过的人民币。
生:①纸币、硬币。
②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人民币)探究新知1.认识人民币。
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
生2说几分,几毛,几块。
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数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师:“你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吗?”学生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认识。
师:“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小组合作:拿出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组内互相交流。
师:(电脑出示2元、10元、5元、5角、1角)。
“谁能给同学介绍一下这几种人民币?”c.归纳整理。
师:“同学们把学具人民币拿出来,在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
”师:“你能把人民币分类吗?”学生可能按材料分为纸币、硬币;可能按面值分为元、角、分;也可能把元、角、分再细分。
《认识人民币》教案

《认识人民币》教案《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环节预设:一、认识人民币: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
(较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
(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
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设计思路: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活动目标: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对人民币有直观的认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对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了解不够系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系统地认识人民币,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2.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币,珍惜货币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2.难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人民币实物、图片和课件。
2.准备购物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人民币的图片,让学生来说一说他们认识的人民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让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观察人民币上的图案,了解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游戏,运用人民币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老师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达到要求。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谈谈他们对人民币的看法,以及如何珍惜货币。
同时,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货币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篇一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对于钱币的知识并不陌生,他们经常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于人民币的外观、面值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谈到真正的钱币交易,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单独出去买东西的机会几乎没有,他们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所以我以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光头强”为主线,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2:运用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进行买卖游戏,探究交易游戏的方法。
重点难点能够运用1元、5元、1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买卖游戏,探究交易游戏的方法。
活动准备PPT、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盘子、红包、区角活动布置等活动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有一个故事要和小朋友们来分享!仔细听!在一个酷热的晴天里,光头强带着锯子去深山砍树,他砍得正起劲儿时,被去深山避暑的熊大发现了:“光头强,又在砍树,快给我住手”!吓得光头强一哆嗦,扔掉锯子拔腿就跑。
这可怎么办呢?锯子丢了,工资又没发,没钱买锯子愁死光头强了。
正当这时,嗖的一股风吹过来,哇!这么多张钱,可是光头强不认识钱,你们认识吗?二、认识人民币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逐一出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面值的人民币)(1)这是几元钱,谁认识,来告诉他(1元)(2)这张呢?哦!(5元)(3)我们看还有哪张钱小朋友都认识?(10元)(4)来,我们看下一张吧!(我竖一下大拇指)(5)最后,这张小朋友都认识吧!(对!100元)小结:小朋友刚才认识的这些钱,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
人民币分为纸币和硬币:圆圆的,硬硬的,用金属做的'叫硬币;硬币可以干什么?(坐摇摇车)对,在我们这里硬币可以坐摇摇车,但是在大城市里硬币和纸币一样,都可以买东西。
长方形的,用纸做的叫纸币,我们平时买东西大多用的是纸币。
三、探索方法:今天光头强,也需要用纸币去买一把新的锯子,这把锯子多少钱呢?我们去超市看看。
《认识人民币》教案(精选17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精选17篇)《熟悉人民币》教案篇1第一课时熟悉人民币(一)教学内容:一班级数学上册第52-53页)教学目标:1.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会进行简洁的人民币兑换2.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了解简洁的货币文化,培育同学爱惜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洁的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教学教具:人民币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由主题图引入教学老师:同学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张图片。
请你们仔细观看,看查看图片里的仆人公都在做什么。
同学观看图片,汇报发觉。
同学1:第一张图片的仆人公在购买文具。
同学2:其次张图片的仆人公在拿钱买票。
同学3:第三张图片的仆人公在拿钱买报纸。
同学4:第四张图片的仆人公在往储蓄罐里存钱。
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要用到钱,钱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钱?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常用的钱叫什么名字吗?同学沟通自己在生活中什么状况下用到过钱,体会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介绍人民币。
老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人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我们要疼惜它,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乱画。
今日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人民币。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初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老师:老师给大家预备了一些人民币,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将你熟悉的人民币介绍给同组的同学听,看谁认得多,认得准。
小组汇报: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人民币,老师准时补充。
假如有不熟悉的人民币,请小组的其他成员帮忙识别。
老师:识别人民币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
对于人民币上的繁体字,如壹、贰、伍等,老师应赐予指导,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学问。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学问。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5篇)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5篇)认识人民币幼儿园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二、活动准备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
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
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四、活动反思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P66-6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取币、付币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3、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养成爱护人民币、节俭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掌握1元以内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来猜个谜语:
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
买书、买笔、买玩具,都要用到它。
(钱)
哪些地方要用钱?钱的用处还真大。
这是泰国人用的钱,叫泰铢;这是美国人用的钱,叫美元;这是法国人用的钱,叫法郎;
那你们知道咱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你认识哪些人民币?(让学生任意说:100元、50元)
若说到:20块或5毛(提醒块和毛是生活中说的,数学中我们不说块或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同学一定会知道数学中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谁来做光荣的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
(1)认识1元纸币
你认识的人民币是----1元
怎么看出来的?
(指着课件一元)你们看:这个一是大写的汉字壹,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成这个元(板书:元)
(指着课件一元的国徽)你们看这是什么?(国徽)
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惜人民币,那我们怎么做就是不爱护人民币表现啊?
哦,说的真好,所以我们人人都要爱护人民币!
你们也带来了一些人民币,请把1元举起来。
它是用纸做的,我们叫它纸币,跟老师说-----纸币。
有的小朋友举的是这种,它是用金属做的叫硬币。
小朋友们看仔细了。
课件出示一角,试错:老师这还有一个1元。
(1角)不是明明有数字一吗?
哦,“壹”后面有一个“角”,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这里有1角吗?
这个人民币是多少面值?(1分)
小结:每一个人民币上都有一个数字和一个汉字,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来判断它是多少面值。
这里的元角分都是人民币的单位,其中元是人民币最大的单位,其次是角,最小的是分。
3、认识1元=10角
老师这里有一本练习本是1元钱,如果你想买,请你从盒子里拿出相应的人民币。
(1元、2张5角、10张1角)
我们数一数这里是多少钱?
这是一张1角,来:1角、2角。
10角,我能卖给他吗?(能)
为什么呀?(因为10角就是1元)
对了,10角就是1元,也就是说,1元和10角相等!
我们可以说:1元=10角(板书:1元=10角)(多叫几个人说)
一起读~ 反过来也可以说成:10角=1元
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我考验吗?
课堂小练习(调节课堂气氛)
1元 =()角男生问,女生答
2元 =()角女生问,男生答
10角=()元老师问,学生答
40角=()元学生自问自答
你们真了不起,已经掌握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看看角和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谁来猜一猜?(1角=10分)
课件展示:1角=10分
“分”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很少用了,不过在银行里算汇率的时候会用到“分”可是你们的爷爷奶奶,他们在过去就是1分钱1分钱的攒,要攒多少个1分才是1角呀?(10个)
对了,1角=10分,10分=1角,和我一起说一说。
瞧,森林里真热闹。
大象爷爷给小动物们发红包了!
课件出示小猪、小狗:
(小猪和小狗每人都得到了一个红包,小狗很得意,它有好多张。
小猪哭了,只有一张)
小猪小猪你别哭,我们小朋友来帮他看一看好不好?
课件:小猪里面是一张1元,小狗红包里出示一张1角,问:猜一猜小狗红包里一共有几张1角?
一起数一数:1角、2角、3角······一共10角,
你觉得小猪该不该哭啊?
小猪还在哭呢,谁来安慰它。
(小猪小猪你别哭。
)
课件展示:我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
谁到前面来介绍介绍?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一边指一边读出人民币的面值。
(她说对了,你们就说对;不对,就赶快举手,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好,那你判断一下这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看上面的数字和汉字)非常棒!
既然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判断人民币的面值,那你能把下面的商品和相应的人民币连一连吗?(课件出示:“想1”)
谁到前面来指一指?示范:(例子:火柴盒1角钱,和1角连)
小猴也得到了一个红包,里面装着几个相同的纸币,合起来是1元。
你们猜猜你面是几张多少面值的人民币?(10张1角的人民币)给予鼓励
抽出一张看一看,是一张5角。
猜猜小猴的信封里一共有几张5角?为什么?两张5角是10角, 10角=1元。
顾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红包,里面有一些相同的硬币,合起来是1角,猜猜看是几个多少面值的人民币?(10个1分的)给予鼓励!
提醒:这里面呀没有这么多,很少,再猜猜看是几个多少面值的人民币?(2个5分的)
为什么是2个5分的呢?
(因为2个5分合起来是10分,10分=1角)
咱们班的小朋友太爱动脑筋了,而且在发言的时候也很自信,其余小朋友也能认真倾听这是多好的习惯呐!给自己鼓鼓掌。
有一首歌和我们学的人民币有关,歌名就叫1分钱。
全体起立,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轻松一下,动起来!
三、巩固练习
我们看,小动物们有了钱,是怎么做的呢?
1、小狗把它的钱存进了——银行
第一次存了两张,一共几角?(6角)为什么是6角?(5角和1角合起来是6角)
第二次又存了一些,一共几元几角?(1元8角)
2、小猪有了钱,没有存进银行,而是去逛超市
它看到了这个——棒棒糖
①棒棒糖1元2角一个,怎么付呢?从你准备的人民币中拿出1元2角
小朋友你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付1元2角钱”这一个问题,多么善于思考啊!
②咱们再到小商品店去看看
哪两件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
问“哪两件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其实就是问-----“哪两件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0角”
为什么能这样换?(因为1元=10角)
③学做小买卖
你们做营业员,我来做顾客。
我要买一支铅笔,给你5角,你要找我多少钱?
给你1元,你要找我多少钱呢?
四、总结延伸
故事结束:时间过得真快,一个月过去了。
小猪大吃大喝,把钱花光了!小狗把钱存进储蓄罐舍不得用,每天都要数一数。
小猴攒了一笔钱,开了一家小商品店,生意红火,还帮助有困难的小动物。
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
布置小任务,请小朋友周末到超市里去看看,哪些商品是1元?1元、1角以及1分能买哪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