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的故事

合集下载

詹天佑的爱国事迹【6篇】

詹天佑的爱国事迹【6篇】

詹天佑的爱国事迹【6篇】詹天佑的爱国事迹【6篇】爱国事迹往往体现了崇高的品德和价值观,如忠诚、勇敢、奉献等。

通过这些事迹的宣传,可以弘扬正能量,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对社会产生正面影响。

以下是带来的詹天佑的爱国事迹,欢迎大家一起来收看!詹天佑的爱国事迹(篇1)今日,我们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本文主要写了詹天佑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帝国主义国家的要挟下勇敢地理解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并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当我读到詹天佑勘测线路时,深深的被他这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所打动。

和他比起来,我真是惭愧得无地自容。

在学习中我是一个十足的“马大哈”,考试时总是因为做完卷子不认真检查而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

爸爸妈妈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我认真一点,可这个毛病就像一个魔鬼一样缠着我。

此刻,我下定决心必须要向詹天佑爷爷学习,努力把这个“魔鬼”驱逐走,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詹天佑在遇到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的困难时,采用了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遇到八达岭这种长隧道时采用了中部凿井法;在遇到火车爬坡难的困难时,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他遇到这么多困难都一一克服了,想想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就退缩了,其实这和詹天佑遇到的困难相比,又能算什么呢?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必须要学习詹天佑这种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读完这一篇文章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之心,长大后我也要像他那样为祖国做出自我的贡献!詹天佑的爱国事迹(篇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05年,詹天佑顶着重重压力,在一些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讥笑和要挟下,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毅然理解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詹天佑为了出色地完成任务,他凡事总是亲力亲为,他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的说法不应当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必须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詹天佑与张绥铁路

詹天佑与张绥铁路

员, 详请奏留詹天佑仍办京张路工前来 。”
铁路主持 作。 京张铁路竣工后 , 詹天佑名声倍增 , 答应主持粤汉铁
济要 _ [ 。所有张绥第一大段改定路线暨预算逐月需款缘 由 , 理合具
1 9 1 0年 1 1 月间 , 詹 天 佑 又 亲 往 大 同 实 地查 勘 , 确 定 路 线 。在
赖詹天佑精心缔造 , 一力经营。偿调赴粤中, 则该路工程 即须停办。 三百九十五万九千 四百余两 分月开单附呈 。其两次领过银四十万
且再四访求 , 并就各华员 中切实考校 , 实无熟 精路工 , 堪 以接办之 两, 并前详订购大宗材料之款 , 一并统计在内 , 应 恳查照按期拨 给, 俾
塑垂
mi n g r e n d a n g a n
口 内蒙古 师范大学科 学技 术史研 究院 段海 龙


关键词
詹 天佑 在 完成 京 张铁 路 后 继任 张绥 铁路 总 工程 师 一年 多 , 家 口经太师庄 , 渡大羊河 , 循洪汤水沟, 过怀安县, 越枳儿岭 , 以抵天 主持 勘 定 了张 家 口到 天镇 之 间的路 线 。 他 时刻 关 心 张绥铁 镇。 沿路上下坡度甚大 , 仅有七十之一 , 开山工巨, 并须多建大桥 , 有 路 的 工程进 展 , 对 张绥 铁 路 的修 建起 到 了重要 作 用 。 长五千余尺及高十余丈者, 费工旷时, 路成行车诸多危险。 当饬副总 詹天佑 张绥铁路 铁路 史
程师 。其实在修建京张铁路期间, 粤汉铁路就邀请了詹天佑 。1 9 0 6 据此 , 天佑遂于二月初复由张家 口驰诣天镇 , 勘得所改之线 , 实较妥
年( 光绪三十二年) , 当袁世凯听说朝廷要调詹天佑到粤汉铁路任总

詹天佑修铁路

詹天佑修铁路

詹天佑修铁路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詹天佑简介(zhanTianyou1861—1919) 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他还是中国最早的一位工程师。

字眷诚。

原籍安徽婺源县(今属江西),出生于广东南海县。

1872年(同治十一年),随中国第一批幼童飘海赴美留学。

1878年(光绪四年)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考取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道工程学。

1881年又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学士学位回国。

然而当时的中国,由于封建顽固派极力反对修造铁路,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被迫改学驾驶海船,耽误了七八年。

1887年,“中国铁路公司”在天津成立。

第二年,经留美同学邝孙谋推荐,才得以干他精通的铁路工程工作,成为中国第一名铁路工程师。

开始负责修筑塘沽到天津的铁路,仅用80天就完成铺轨工程。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中国的早期铁路是与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名字分不开的。

詹天佑为我国铁路事业艰苦奋斗了一生。

在他从事铁路事业的30多年中,几乎没有一日离开过铁路,当时我国修建的每一条铁路,也差不多都和他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联系。

詹天佑1861年出生在广东南海县。

12岁时,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到香港考取幼童出洋预备班,赴美国留学。

1881年6月以考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铁路专修科,同年8月返回祖国。

在学生时代他就立志要通过修筑铁路,使祖国富强起来。

在他回国之后担当的铺筑塘沽到天津之间的铁路和修建滦河大桥的工程中,就初露锋芒,使那些自命不凡的外国工程师也不得不叹服。

詹天佑一生的贡献很多,其中最突出的当属修建京张铁路。

那是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我国人民纷纷要求保卫路权,自修铁路。

清政府不得不改变主意,决定自己修筑第一条重要的铁路——京张铁路。

1905年5月,清政府派詹天佑任京张路会办(后升总办)兼总工程师。

京张铁路长约200多公里,经过长城内外的燕山山脉。

这一带到处是崇山峻岭,南口到岔道城的“关沟段”尤为险峻,八达岭是最高峰。

詹天佑负责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刚一传出,帝国主义分子马上挖苦说:“会修铁路通过关沟段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攻击詹天佑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自不量力”。

当时国内不少人对自建这样的铁路也是缺乏信心的。

詹天佑一心为国争光,顶住了来自国内外的一切怀疑、非难和诬蔑。

1906年10月24日,他在给他在美国求学时的一位老师的信中表明了他的决心和信念:“中国已经醒过来了。

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我好像是列在最前线的中国工程师。

所有中外人士都在注视我所主持的京张路工程。

如果京张路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个人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将会带给中国很大的损失。

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等艰巨工程,但是我坚持我的工程,现第一段工程已经完工……。

中国铁路詹天佑故事及读后感

中国铁路詹天佑故事及读后感

中国铁路詹天佑故事及读后感一、詹天佑的故事。

詹天佑那可是咱中国铁路史上的超级大英雄啊!在那个时候,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人自己修不了铁路,尤其是像京张铁路这么难搞的工程。

这京张铁路啊,地形那叫一个复杂,到处是高山峻岭的。

可詹天佑就不信这个邪,他就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他在修建过程中遇到了好多麻烦事儿。

比如说,居庸关那一带山势特别险峻,要是按照常规的办法来打隧道,不知道要挖到猴年马月去。

詹天佑就想出了一个超酷的点子,他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这就好比是两队人马同时朝着一个宝藏挖,速度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还有八达岭那儿,隧道更长,詹天佑又琢磨出了新招。

他在中间打了一个竖井,然后再分别向两头开凿。

这就像是在隧道中间开了个小天窗,从这个天窗两边同时动工。

这可把那些外国工程师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他们想破脑袋都没想到还能这么干。

而且啊,在青龙桥那儿,火车要爬上陡坡可不容易。

詹天佑就设计了“人”字形铁路。

火车先顺着一个方向开上一段,然后再掉头,利用火车头和车尾的动力,轻轻松松就爬上陡坡了。

这就像给火车装了个超级助力器一样。

詹天佑带着工人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风里来雨里去的。

那些外国人本来等着看笑话呢,结果京张铁路就这么顺利地修成了。

这可给咱中国人争了老大的面子,让全世界都知道,咱们中国人自己也能建造出了不起的铁路。

二、读后感。

读完詹天佑的故事,我就觉得这人简直太牛了,是个不折不扣的“铁路大神”。

从他身上,我首先看到的是那种不服输的劲儿。

当时外国人那么小瞧咱们中国人,他心里肯定憋着一股气呢。

他就像是一个武林高手,别人说你不行,他偏要用自己的实力来打脸那些看不起他的人。

这种精神在咱们生活里也特别重要。

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要是有人说咱不行,咱就应该像詹天佑一样,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成绩说话。

再就是他的创新精神。

遇到那些难搞的地形,他没有按照老一套的方法死磕,而是动脑子想出了新的办法。

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总是守着旧的东西,要敢于尝试新的思路。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时的背景资料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时的背景资料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故事,是中国所有的学生都熟知的。

不过多数人不知道,在接手京张铁路工程之前,詹天佑已经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工作了近二十个年头。

其间,他参与了李鸿章计划修筑的天津至通州铁路(即那条引起激烈争议的津通铁路)的测量设计;参与了天津到山海关铁路的修筑;参与修建了至今犹存的滦河大铁桥。

准确地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不是京张铁路。

1901年,慈禧结束逃亡返回北京,途中第一次坐火车。

火车给她留下良好的印象,她提出,两年后要坐火车到西陵祭陵。

于是清廷紧急筹措修建京汉铁路高碑店站到梁各庄皇陵的支线。

时任关内外铁路总办的“留美幼童”梁如浩主持此事,他推荐了詹天佑。

詹天佑崭露头角,在不易施工的冰天雪地,指挥工程迅速竣工。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独立修筑的铁路,虽然只有37公里,而且具有讽刺意味:它是为一个人祭祖修筑的铁路。

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京张铁路有显而易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价值。

修路的消息传出,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也不相让,双方争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外债,不用洋匠,全由中国人独立修筑,双方可都不伸手。

在英、俄看来,落后的中国完全无此能力,他们等待着中国人陷入僵局时向他们求救。

1906年5月3日,詹天佑写信给在美国读书时的“家长”诺索布夫人,信中说:我现为七个孩子的父亲———三女四男!我现任“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本路长约125英里,将凿隧道三处,其中最长的为四分之三英里。

本路为第一条全部由中国工程师负责兴建之铁路,企望吾人能顺利完成!詹天佑勘测了三条路线。

第二条绕道过远不可取。

第三条就是今天的丰沙线,因从北京城南向西修筑,经过大量坟地,阻碍太多。

由于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决定采用第一条路线,即从西直门经沙河、经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到张家口,全长360华里。

全线的难关在关沟,这一带迭峦重嶂,悬崖峭壁,工程之难在当时为全国所没有,世界所罕见;坡度极大,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相差近60米。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三个爱国故事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三个爱国故事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三个爱国故事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三个爱国故事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都听过不少故事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三个爱国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故事一:留美九载英才早成140年前,上海港,一艘轮船鸣笛启锚。

船上有30名穿统一马褂的幼童,12岁的詹天佑就在其中。

他留给父亲詹兴洪一纸“倘若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文书,奔向此行目的地——当时被称为“花旗国”的美国。

做为第一批留美幼童,1872年,詹天佑和同伴们在海上飘行了40天,抵达旧金山,7天后搭乘横贯美国中部的大铁路,抵达留学的目的地康涅狄格州。

彼时,大洋彼岸的大清帝国,还没有一寸铁路。

在美国家庭中生活、学习了几个月后,第二年春天,詹天佑进入“海滨男生学校”学习。

他的数学成绩极其优秀,老师们鼓励他今后投身科学技术事业,毕业后报考耶鲁大学的理工科专业。

14岁的詹天佑从“海滨男生学校”毕业后,进入“山房高级中学”。

他进入山房高级中学学习的第二年,正值美国建国100周年。

美国各地举行了各式各样的纪念庆祝活动,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在费城举办的百年博览会。

就在这个规模巨大的博览会上,詹天佑被集中了当时世界尖端科学技术、威力巨大、魅力无穷的铁路机车深深迷住了。

这也成为他日后报考耶鲁大学学习理工科的重要原因。

高中毕业后,詹天佑报考了耶鲁大学,选学土木工程系的铁路工程一科。

之所以选择铁路建造作为一生的事业,是因为他受到了西方以铁路起飞带动经济起飞的理论以及他所亲见的美国铁路的迅速发展与巨大作用这一经济现实的影响。

詹天佑感悟到,闭塞贫穷的中国,要走上近代化之路,首先要建成四通八达、遍布全国甚至连接世界的铁路网。

詹天佑如愿以偿进入耶鲁大学。

大学的学习实践提高了詹天佑的实践工作能力,也养成了他求实、细致的作风与学风。

他刻苦钻研、好学深思,在一二年级时两次获得数学课的奖学金与奖章,大学毕业考试,他的数学成绩考了全校第一名。

就在此时,一则意想不到的消息令这些留美学生沮丧气愤:清政府下令要求他们立即回国。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故事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故事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故事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故事编者按:詹天佑及时、大胆吸收外国先进经验,为我所用的胆识,令人敬佩。

火车在“人字形”折返线上行驶,为了安全、平稳、采用两部机车,一部在前面拉,一部在后面推,这却是詹天佑的一个创造。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京张铁路,1909年全线竣工。

这是近代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这也是詹天佑率领全体筑路工人,将精准审慎的科学态度与艰苦奋斗的民族传统相结合,为振兴中华,谱写成的一曲壮丽凯歌。

詹天佑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后,国内有人讥笑他“不自量力”,“胆大妄为”;国外有人讥讽说:“中国造此铁路之工程师尚未诞生。

”詹天佑勉励大家,说;“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不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而是我们的国家!”我们要世界知道,能够建造京张铁路的中国人,“不仅已经出世,且现在存于世也。

”詹天佑不辞劳苦勘察了三条线路,然后综合考虑经济价值、资金状况和工程期限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决定采取走关沟这条线路。

在复勘定线时,詹天佑“昼则茧足登山,夜则绘图记工,无一息之安”。

他告诫大家:“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

‘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

”有一次,詹天佑带着仪器对一个测量过的地点进行复勘。

一位青年技术员很不高兴,背后说:“总工程师既然不放心,自己还要测量,又何必叫我们测量呢?”詹天佑得知后,严肃而和蔼的对他说:“并不是我不信任你们,科学的工作,多一个人检查,总是好的。

诸位的责任是太重大了!”这个青年技术员深受感动,就一次又一次地复勘来校正错误。

詹天佑率领工程技术人员,背着标杆、经纬仪,在悬崖峭壁上定点制图。

塞外经常狂风怒吼,灰尘满天,在悬崖峭壁上工作,不小心就会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但詹天佑始终站在第一线。

他总是想:京张铁路是中国人用自己的人力财力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如果选线不好,不仅延长了里程,增加了造价,被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自筑铁路的信心,必须出色完成这个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的故事
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时间不满四年。

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

现称为京包铁路,以前的京张段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

清朝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后,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

最后提出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接受任务后,亲率工程队勘测定线。

由于清政府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从勘测过的三条路线中选定由西直门经沙河、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至张家口。

当年修建京张铁路最困难的一段是南口至八达岭一带的,不单地势险峻,而且坡度很大。

全程分为三段,第一段丰台至南口段,于1906年9月30日全部通车,第二段南口至青龙桥关沟段,关沟段穿越军都山,最大坡度为千分之三十三,曲线半径182.5米,隧道四座,长1644米,采用“人”字形铁路,工程非常艰巨。

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于1908年9月完成了第二段工程。

由于詹天佑正确地指挥,1909年9月24日通至张家口市,胜利完成了第三段工段。

京张铁路从1905年9月4日正式开工,到1909年10月2日在南口举行通车典礼,仅用了4年的时间,京张铁路的建设期比预定计划提前了两年。

按当初预算,京张线施工以及购置机车、车辆的费用为白银729万两,实际仅用了约700万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