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编排体例探究
_说文解字_部首体例研究

时候也能说得过去,甚至有些只能从他的以义相次上去
分析,如齿部下次以牙部。
段玉裁是不同意小徐观点的,段氏在《说文解字
注》十五卷下中注释“据形系联”一句时说“系者,悬
也,联者,连也。谓五百四十部次第以行次连,使人
记忆易检寻。如八篇起人部,则全篇三十六篇皆由人
候形成的。在各种字型中,形声字的结构最明显,《说
文》部首的产生很可能是受到形声字的启发,毕竟形声
字占了当时文字的绝大部分。
二、《说文》部首的次第
部首即一部之首,在编撰字书时,为了排序的需要,
把具有共同成分的字归为一部,而这个共同的部分(一
般为简单字)就列在最前端,因而称为部首。然而不是
连是把具有相同形体的依次相连,还有一种就是在不具
备相同的形体的情况下,以相似形体依次相连,但这只
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为了整个部首编排的系统性,迫不
得已罢了。义连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字形上可以连
系的,却不以形连,是因为有些字人们已经习惯性地把
它们联系在一起,为了检索方便,许慎便把它们按义序
“今叙篆文,合以古摘”,篆文即小篆,是指战国中期
至秦统一的秦系文字;古文,是指战国时期用于东方六
国的文字;摘文即大篆,是指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西
土文字,在当时甲骨文等一些文献还没有被发现,许慎
编撰《说文》
’
时所能收集到的主要就是这几种,这些文
字字形都未经隶变,还尚存古文字的旧貌,所以许慎根
社,2006.
〔7〕关树法.说文部首性质探讨〔J].辽宁大学学
报.1990年.第3期:68一70.
《说文解字》大小徐本阜部字比较探究

加以说明ꎮ 如:
« 说文解字系传» 则带有较强的学术性、 自发 性ꎬ
析大小徐本阜部字的异同ꎮ
陵ꎬ大
也ꎮ 从
阞ꎬ地理也ꎮ 从
一、大小徐本阜部字相同之处
夌聲ꎮ 力膺切ꎮ ( 大徐本)
力聲ꎮ 盧則切ꎮ ( 大徐本)
附ꎬ附 □ꎬ 小 土 山 也ꎮ 从
( 一) 收字数量相同
大徐本注明:文九十二ꎬ 重九ꎮ 小徐本注明:
第 72 位
第 73 位
第 79 位
第 80 位
第 90 位
第 91 位
第 33 位
第 65 位
第 72 位
第 73 位
第 71 位
第 80 位
第 79 位
第 91 位
第 90 位
词排在一起ꎮ
( 三) 释文字数略有差异
对照大小徐本ꎬ可以发现徐铉、徐锴对同一个
字的注释ꎬ释文字数略有差异ꎬ但二者表达的意思
通之言洞也ꎮ 洞者ꎬ疾流也ꎬ故其字讀若洞ꎮ 大徐
洞作瀆ꎬ非也ꎬ此許所聞舊音ꎮ” « 段注» 与小徐本观
点一致ꎮ
( 二) 少量字序略有差异
合理的ꎮ
大小徐本对“ 陶” “ □ ” “ 阽” 的解释:“ 陶ꎬ再成
丘也ꎬ在濟陰ꎮ” “ □ꎬ耕以臿浚出下壚土也ꎮ 一曰
耕休田也ꎮ” “ 阽ꎬ 壁危也ꎮ” 大徐本认为“ 陶” 应该
现在通行的« 说文解字» 是由徐铉校订的ꎬ被
( 三) 解说体例相同
称为大徐本ꎬ徐锴的« 说文解字系传» 被称为小徐
大小徐本的解说体例都是先解释字义ꎬ再说
本ꎮ 徐铉奉旨校订« 说文» ꎬ“ 述而不作” ꎬ而徐锴的
明形体ꎬ最后标注读音ꎮ 说形依据六书理论ꎬ注音
“ 有述有作” ꎬ更侧重于疏证和阐释ꎮ 下面具体分
《说文解字》“酉”部字分类及编排情况

《说文解字》“酉”部字分类及编排情况[摘要]《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六书理论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
本文从类别分类和编排体例两个方面对《说文解字》的“酉”部字进行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说文解字》;“酉”;类别;编排《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东汉许慎撰写的,按照六书理论分析字形,解说字义的字典。
书中所收文字包括篆文(小篆)、古文壁中书、籀文(大篆)、或体、俗体。
首创540部首编排法,收字9353个,其中“酉”部字有67个,重文8个。
本文就《说文》“酉”部字从类别分类、编排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按类别分1.酒之名:酉、酒酉:“就也。
八月黍成,可为酎酒。
象古文酉之形。
凡酉之属皆从酉。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从水从酉,酉亦声。
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
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仪狄。
杜康作秫酒。
”罗振玉《殷墟文字类编》:“酒,象酒由樽中挹出之状、《说文解字》酉与酒训略同,本为一字,故古金文酒字皆作酉。
”酉”与“酒”本无区别,“酉”作为干支字后,“酒”才专用作“酒饮”的“酒”字。
我们现在所说的酒是指酒是用粮食或水果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品。
醴:“酒一宿孰也。
从酉豊声。
”在中国古代,酒最先用于祭祀,源于祈福。
古代祭祀是重大的活动,还特别设立了官职,就像许慎,就是祭酒。
3.酒之造:有酴、酉蒙、酉甚、釀、醞、釃、、酉鬲八个字。
我们都知道,我国造酒最初就是靠自然发酵的,从“酴”字我们不难看出,是粮食有剩余才用来造酒的。
而“酉蒙”和“酉甚”就是不同的酿酒方法,“”、“酉鬲”则是沥酒的方法。
4.酒之味:釃、醇、醹、酎、醲、、、醴、醪、醠、、酷、醆、醫、醨、酏、醇、醍、酤、醰、酸、、酨、醶、酢、酪、醐我们都知道,白酒都是有度数的,清酒多为纯度较高的醇酒,浊酒则相对甜淡。
从时间上来说,酿制时间越久,酒味越厚重。
例如:“醇:不浇酒也。
”“酎:三重醇酒也。
”都是区别酒的纯度,也就是度数的。
论《说文解字》汉字构造分析与编排体例

论《说文解字》汉字构造分析与编排体例摘要:《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史上第一部对于字形分析、辨识声读以及说解字义的书。
《说文解字》是由东汉古文经家、训话家许慎对于当时所见古典经典材料编写而成的。
全书收罗是空前的、考证也是非常的严密,其共有15篇,收录的文字共有9000多个。
通过这本书很多汉字的古音、形义以及古代社会很多的历史、生产资料有赖于他得到保存,多年来对于《说文解字》的研究已经大大的超出了文字训话的范畴,其也渐渐的成为各类图书馆必备的工具书。
因此,本文对于《说文解字》汉字构造分析与编排体例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求对于今后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说文解字字形分析构造分析编排体例Abstract: "Shuowen Jiezi" is the first language in China's history ofthe shape analysis, identifying sound reading and explains themeaning of the book. "Shuowen Jiezi" is composed of Eastern Han Dynasty ancient classics, "Jia Xu Shen for saw classical materialsprepared. The book collection is unprecedented, textual researchis also very close, the total of 15, collection of text in a total of more than 9000. Through this book a lot of Chinese characterspronunciation, form and meaning of ancient society, and manyhistorical production data depends on he preserved, for so many years "research Shuowen Jiezi" has greatly exceeded the text"category,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essential tool for all types ofLibrary books. Therefore, this paper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fthe "Shuowen Jiezi" Chinese characters structure analysis andlayout,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relevant research work in the future.Keywords: Shuowen Jiezi shape analysis of tectonic analysis layout目录引言 (4)一、传统的“六书”说法 (4)1.象形 (4)1.1整体象形 (4)1.2附体象形 (5)2.指事 (6)2.1象形字加指事符号 (6)2.2约定的记号形成指事 (6)2.3会意字 (7)4.形声 (7)5.转注 (8)6.假借 (9)二、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 (9)1、部首之例 (9)2、字序之例 (10)3、字体之例 (10)4、说解之例 (10)5、计数之例 (11)结束语 (12)致谢 (12)参考文献 (13)引言汉字的构造实际上分为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就是平面静态地分析汉字结构的类型,其可以称作“结构类型”;其二就是动态发展地考察某个字是怎么形成的,可以叫做为“造字方法”。
《说文》的体例

通论一《说文解字》的体例凡所著述,都有一定的体例。
不明一书的体例,则难以理解一书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意旨。
许慎在其叙言中,只就是简略地提到《说文》的体例:“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其建首也,立一为耑。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
杂而不越,据形系连,引而申之,以究万源。
”历代学者,对《说文》的具体内容都曾有所探讨,分析、归纳了不少条例。
其中以王筠《说文释例》较为完备。
但王氏所涉及的东西太广,所总结的有“正例”、“变例”,条目繁多,初学者不易掌握。
我们拟简介一些对理解《说文》内容有帮助的体例。
一、《说文》的字体(书体)《说文》全书分为字头与说解两部分。
《说文》的字头就是以小篆为主,除小篆以外,还包括古文与籀文,即《说文·叙》所谓“今叙篆文,合以古籀”。
另外,在说解中,间或列有“或体”、“奇字”、“俗书”等。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小篆据许慎所说,小篆乃就是“秦初兼天下”,丞相李斯对于战国时期不同的文字形体加以统一,这就是“省改”《史籀》大篆的一种形体,这就就是《说文》据以说解的大多数形体。
2、古文、籀文《说文》所说的古文与籀文,究竟就是什么,历代有争论。
我们根据《说文》所列的古文与籀文加以分析,可以断定它们就是战国时期的文字,取材于《史籀篇》者、谓之籀文;取材于壁中书者,谓之古文。
关于籀文,许慎以为就是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亦即秦书八体中的“大篆”。
但王国维在《史籀篇疏证》中认为“籀文”不就是书体之名,而只就是取材于《史籀》一书,故谓之籀文。
并认为:《史籀篇》,“考其字体,乃战国文字,秦人作之以教学童。
”该说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3、或体、俗体、奇字《说文》凡9353文,又说解之中间列重文1163。
所谓重文,即一字的不同形体。
此不同的形体,包括有古文、籀文、或体、俗体等。
古文、籀文与篆文就是属于不同时期的形体上的差异,而或体、俗体、奇字则就是同一时期的不同形体,我们可通称其为异体字。
《说文解字·衣部》的编排体例

个在 最 后 。 同是表 示 衣领 义 的 “ ” “ 裸 ”和 “ 福” “ 裢”分 别在 本 部 的前 后 位置 。这类 例子 还 有 :
同是 表王 后之 服 的 “ 榆” “ 禧” ; 与死 丧有关 的 “ 裴”
并没 有放 在最 末 ;同是 裤 子义 的 “ 襻” 与 “ 褰” “ 谎 ”“ 褶” ;同表衣缝 义 的 “ 率 蠢”和 “ 襄” ;表 示衣 服重 的’ ‘ ‘ 圈” “ 梭 ”与 “ 亵” ;表示 好 坏 的 “ 株”和 “ 衰” ;表示袒 露 义 的 “ 袒 ”和 “ 脯” “ 裎 ”“ 裼” ;表示地 位低 贱之 人衣 服 的 “ 裢”和
第2 2卷
第1 0 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M u d a n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V o1 . 2 2 N o .1 O 0 ct . 20 1 3
2 0 1 3 年 1 0月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7 1 7( 2 0 1 3 )0 1 0 - 0 0 6 I 一 0 2
关键 词 :衣部 ;据 形 系联 ;编排 ;体 例 中图 分类 号 :H1 2 1 文献 标识 码 :A
《 说文解字 》 是我国语言文字学史上第一部
分 析字 形 、 解 说字 义 、辨识声 渎的字 典 。许 慎把 9 3 5 3个 字 ,合 乎规 律地 排 放在 一起 。其 “ 据形
都是 动 物类 的 , 故 编排在 一起 。 第 十 四卷 下的表
示天干地支的部首也都放在一卷 中。有些部首 ,
既考 虑字 形 ,又考虑 字义 。如卷 二下 “ 齿 ”“ 牙”
相 次 ,则是 以词义相 近 为序 。 同一 部首 内字 的编排 用 “ 以义 相贯 ” 的方 法 ,
论《说文解字》汉字构造分析与编排体例

论《说文解字》汉字构造分析与编排体例摘要:《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史上第一部对于字形分析、辨识声读以及说解字义的书。
《说文解字》是由东汉古文经家、训话家许慎对于当时所见古典经典材料编写而成的。
全书收罗是空前的、考证也是非常的严密,其共有15篇,收录的文字共有9000多个。
通过这本书很多汉字的古音、形义以及古代社会很多的历史、生产资料有赖于他得到保存,多年来对于《说文解字》的研究已经大大的超出了文字训话的范畴,其也渐渐的成为各类图书馆必备的工具书。
因此,本文对于《说文解字》汉字构造分析与编排体例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求对于今后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说文解字字形分析构造分析编排体例Abstract: "Shuowen Jiezi" is the first language in China's history ofthe shape analysis, identifying sound reading and explains themeaning of the book. "Shuowen Jiezi" is composed of Eastern Han Dynasty ancient classics, "Jia Xu Shen for saw classical materialsprepared. The book collection is unprecedented, textual researchis also very close, the total of 15, collection of text in a total of more than 9000. Through this book a lot of Chinese characterspronunciation, form and meaning of ancient society, and manyhistorical production data depends on he preserved, for so many years "research Shuowen Jiezi" has greatly exceeded the text"category,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essential tool for all types ofLibrary books. Therefore, this paper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fthe "Shuowen Jiezi" Chinese characters structure analysis andlayout,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relevant research work in the future.Keywords: Shuowen Jiezi shape analysis of tectonic analysis layout目录引言 (4)一、传统的“六书”说法 (4)1.象形 (4)1.1整体象形 (4)1.2附体象形 (5)2.指事 (6)2.1象形字加指事符号 (6)2.2约定的记号形成指事 (6)2.3会意字 (7)4.形声 (7)5.转注 (8)6.假借 (9)二、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 (9)1、部首之例 (9)2、字序之例 (10)3、字体之例 (10)4、说解之例 (10)5、计数之例 (11)结束语 (12)致谢 (12)参考文献 (13)引言汉字的构造实际上分为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就是平面静态地分析汉字结构的类型,其可以称作“结构类型”;其二就是动态发展地考察某个字是怎么形成的,可以叫做为“造字方法”。
大小徐本《说文》口字部研究

ANHUIWENXUE安徽文学安徽文学2018年1期总第414期作者简介:张雨,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古汉语、古文学方向。
大小徐本《说文》口字部研究张雨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是我国语言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
作者是东汉许慎。
现在通行的《说文解字》是由徐铉校订的,被称为大徐本;徐锴的《说文解字系转》被称为小徐本,其中徐锴增加了许多个人观点。
本文从中选取口部字作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异同,力求对研究《说文解字》起到一点促进作用。
关键词院《说文解字》二徐本口部字一、相同点(一)编排体例大小徐本的编排体例都是依据许慎《说文解字》“据形系联”原则编排。
即根据小篆形体相近的原则来编排部首的前后顺序。
口前一部首是告,后一部首是凵。
告: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
从口、从牛。
口:人所以言、食也。
象形。
凡口之属皆从告。
凵:口也。
象形。
凡凵之属皆从凵。
每部中的部属字的排列方式是“以类相从,不相杂越”,即把意义相关联的字排列在一起。
这是为了便于检索,同时也便于研究词义。
[1]203与小儿有关的字,呱、啾、喤表示小儿的声音、咺、唴、咷、喑表示小儿的哭声、:小儿有知也,从口疑声,诗曰:克岐克售谁也。
从口、语古文畴。
(大徐),又声。
(小徐本)2.部分用字虽不同,但整体意思不变。
例如“也”“或”“下”。
呼:外息也。
从口、乎声。
(大徐)呼:外息。
从口、乎声。
(小徐)哙:咽也。
从口、会声。
读若快。
一曰:嚵哙也。
(大徐)哙:咽也。
从口、会声。
或读若快。
一曰:嚵哙也。
(小徐)唴:秦晋谓儿泣不止曰唴。
从口、羌声。
(大徐)唴:秦晋谓儿泣下不止曰唴。
从口、羌声。
(小徐)部分用字不同,但整体意思改变,这部分最为复杂。
吮:欶也。
从口、允声。
(大徐)吮:嗽也。
从口、允声。
(小徐)《说文·欠部》:“欶,吮也。
从欠,束声。
此加口旁字,俗。
”钮树玉:系转欶作嗽,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编排体例探究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字典,也是一部汉字学的经典著作。
在文献学研究中,《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字典的历史背景、编纂目的、编排原则等方面探究《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以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部伟大著作。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说文解字》的编撰始于汉朝,完成于魏晋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汉字的形体和用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既要考虑到早期汉字的形态和含义,也要兼顾后期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其次,从编纂目的来看,《说文解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阐释汉字的意义和用法。
因此,编排体例要符合汉字的结构和组合规律,同时也要注重字形和字义的关系。
在《说文解字》中,每个字都有详细的解释和注解,既包括形体解释,也包括音韵解释、义项解释等多个方面。
最后,从编排原则来看,《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主要遵循通假、通义、通音的原则。
通假是指同音或近音字排在一起,通义是指同义或近义字排在一起,通音是指同音或近音字的注音相同。
同时,《说文解字》还遵循“小篆大篆并列、异形异义分别”的原则,即将同一个字的不同形体和不同含义分别排在一起,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是一种既符合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又注重字形、音韵、义项等多方面的综合体例。
这种体例不
仅体现了古代汉字学的学术水平和思维方式,也为后人研究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