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_1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⑵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⑶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⑷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初读课文,读准读通;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研读,体会特点;深读探究,领悟方法;归纳总结,感受文化;拓展延伸,迁移练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领悟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课件(关于各地民居,如土楼和竹楼的图片;中国民居邮票图片);2、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对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资料展示,揭示新课1、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风俗各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2、出示民居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3、简介中国民居(见附录)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
2、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
3、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4、检查词语认读及理解情况: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3、初步交流:⑴交流阅读感受,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各具特色的民居》word版教案【可编辑】

《各具特色的民居》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各具特色的民居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民居的定义和特点。
2. 强调民居在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民居的理解。
2.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引发学生对民居的兴趣。
章节二:中国传统民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特点。
2. 分析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性建筑。
教学活动:1. 展示中国传统民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章节三:云南民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南地区民居的特点和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介绍云南地区民居的典型特点。
2. 分析云南地区民居的特色建筑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展示云南地区民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云南地区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点。
章节四:福建土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福建土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介绍福建土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分析福建土楼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展示福建土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福建土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
章节五:内蒙古蒙古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古蒙古包的生活环境和建筑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介绍内蒙古蒙古包的生活环境和建筑特点。
2. 分析内蒙古蒙古包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展示内蒙古蒙古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蒙古蒙古包的生活环境和建筑风格。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的概念,理解民居与人们生活环境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民居建筑特色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民居的定义与特点2. 民居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民居建筑特色。
2. 讲解民居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民居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中国民居建筑特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包括布局、结构、装饰等方面。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居建筑特色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2. 不同地区民居建筑的特色分析教学活动:1. 讲解中国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包括布局、结构、装饰等方面。
2. 分析不同地区民居建筑的特色,如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民居等。
第三章:民居与地域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差异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民居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2. 不同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案例分析教学活动:1. 讲解民居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2. 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案例,如客家围屋、土家族吊脚楼等。
第四章:民居与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理解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教学内容:1. 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 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的特点教学活动:1. 讲解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的特点。
2. 分析具体案例,如云南蘑菇房、西藏碉房等,展示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的智慧。
第五章: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理解民居建筑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各具特色的民居》说课稿

《各具特色的民居》说课稿三坡学区桑园涧小学张生娟【说教材】《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一篇展示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的说明性散文。
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族的竹楼文章分两部分,有各自的标题,独立成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向人们描述了独具特色的民居。
【说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奇葩、酷热、蜂拥而至、和睦”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说重点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说教学方法】本文是一篇非常有趣味的说明性散文,在介绍客家人的住宅时,用了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所以在教学时,采用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教师点拨引导。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通过欣赏各地民居图片,了解各地都有鲜明的民风民俗。
表现在民居的住宅上同样也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读词语:2、交流初步感受三、概括特点,体会方法1、交流客家民居的特点师:我们先来看一看客家民居有什么特点?首先把体现客家民居特点的语句找出来,然后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民居的特点。
(学生提炼关键词)师:客家民居之所以有这样的特点,与生活的环境和他们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是分不开的。
那么生活环境以及文化特征表现在哪里?(学生找句子谈体会)正是这些特征,造就了客家民居如此独特的风格,怪不得被誉为是——世界奇葩!知道葩是什么吗?那奇葩呢?说明客家民居在世界民居中是最闪亮的!(把这句话读一读)走进客家民居,就走进了客家的历史与生活,走进了客家的传统文化!2、交流傣家竹楼的特点.师:那么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方法学习这部分。
师:你们发现了吗?傣家竹楼也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生答)师:这也是傣族文化的象征,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在傣家竹楼的体现。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民居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民居特色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民居的定义,解释民居在人类居住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二:中国民居的特点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居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认识。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民居的建筑风格、结构特点、装饰艺术等。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三: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居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民居建筑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等因素。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户外观察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四:民居的社会文化意义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民居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民居建筑中的社会文化元素,如家族观念、社会等级等。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文化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五: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民居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
教学内容:介绍民居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措施,分析民居保护的意义。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家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六:民居建筑实例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民居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实例,如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分析其建筑风格和特色。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七:民居建筑实例分析(二)教学目标:通过更多实例,加深学生对民居建筑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内容:继续分析其他地区的民居实例,如云南丽江古城、四川羌族碉楼等。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八:民居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民居建筑如何反映地域文化,增强学生对地域差异的认识。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优秀6篇)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来聊聊我国的民居,你们都知道我国都有哪一些有特色的民居呢?(生交流)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孕育五十六个古老民族,织就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受特点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快速阅读全文,边读边画出他们各自的特点。
2、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画出了他们怎样的特点?师:老师在下面看见咱们同学都找得非常好,那你能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客家民居──宏伟壮观世界民居奇葩,那么奇葩是什么意思?坚固傣家竹楼别致美观绿色之家同学们掌握得不错,那么,让我们再次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细细地体会他们独特的风格吧!(课件出示民居图片)三、小组交流了解民居特点1.老师这里有一些自学的要求,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活动。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对各具特色的民居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1. 民居的定义:民居是指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建筑,包括房屋和附属设施。
2. 民居的重要性:民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图片,引起学生对民居的兴趣。
2.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民居的了解和印象,引导学生思考民居的作用和特点。
第二章:中国民居的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居的特点和特色。
2. 引导学生对中国民居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1. 地域性: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民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 传统建筑风格: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包括木构架、砖石结构、瓦屋顶等。
3. 布局和空间:中国民居的布局和空间设计体现了家族和社会结构。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地区的中国民居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民居的特点和特色,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第三章:北京四合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四合院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对北京四合院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1. 北京四合院的定义:北京四合院是一种传统的民居建筑,由四个建筑围成一个四合院。
2. 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四合院的建筑布局、结构和使用功能。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北京四合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和特色,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第四章:云南丽江古城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南丽江古城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对云南丽江古城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1. 云南丽江古城的定义:云南丽江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民居建筑而闻名。
2. 云南丽江古城的特点:古城的建筑风格、布局和使用功能。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云南丽江古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云南丽江古城的特点和特色,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各具特色的民居》小学语文说课稿

《各具特色的民居》小学语文说课稿《各具特色的民居》小学语文说课稿一、说教材《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藏戏》之后又一篇展示壮丽多彩的民风风情的阐明性散文。
内里先容了客家民居和傣族的竹楼。
文章分两部门,有各自的标题,独立成文,用词正确,语言柔美,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形貌了独具特色的民居。
二、说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其中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为教学重难点。
三、说策略本文是一篇非常故意见意义的`阐明性散文,在先容客家人的住宅时,用了数字、打比喻等阐明要领。
以是在讲授时,可以接纳门生自主探究、小组互助的要领,老师点拨引导。
计划公道的表格,让门生在阅读中完成表格。
四、说过程(一)、民居展示,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三)、了解民居特点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我知道的民居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具特色的民居说课稿
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篇课文将带我们走进民居的世界。
一、【说教材】《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继《北京的春节》《藏戏》之后又一篇展示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的说明性散文。
本文介绍了客家民居(土楼)和傣族的竹楼。
文章分两部分,有各自的标题,独立成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向人们描述了独具特色的民居。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文章,因而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上和收集整理信息方面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终提高其语文能力。
三、【说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进一步学习巩固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小组自主合作了解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特点。
四、【说策略】本文是一篇非常有趣味的说明性散文,在介绍客家人的住宅时,用了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所以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法,教师点拨引导。
设计合理的表格,让学生在阅读中
完成表格,了解民居的特点。
五、【说设计意图】1、从激趣导入着手,出示民居邮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民居版刻作品展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主动参与学习。
2、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结构。
3、根据小学语文高段备课组(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小课题,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在拓展延伸这一块采用版刻民居作品展示介绍的形式交流。
六【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民居。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了56个古老的民族,织就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
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2、出示民居邮票一组,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
3、介绍民居:民居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各具特色。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课文,去领略各具特色的民居。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抓课题关键词(各具特色)进行解析(二)、出示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a:用默读的方法,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b: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找出文中能概括客家民居特点和傣家竹楼特点的词语。
师板书: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的世界2.出示
词语认读,理解意思。
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偏僻贮仓崇山峻岭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整齐划一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四)、了解客家民居特点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内容说明方法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客家民居内容说明方法位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结构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列数字打比方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举例子引用资料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4、小结:客家民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真不愧是“世界民居奇葩”呀!(五)、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傣家竹楼特点1.师引入:了解了客家土楼,我们深深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团结所震撼,在我国的彩云之南,有一个美丽的民族,他们用不同于客家土楼的方式诠释他们的住宅,同样令人折服。
那就是----傣家竹楼。
2、学生自己对照客家民居特点的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3、小结:傣家人用泼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自己美好的祝福,多么团结幸福呀!(六)、课外拓展,迁移练写。
1.出示课后“资料袋”一组邮票,介绍来历。
2、师:同学们在课外还收集了其他民居的资料和图片想和大家分享,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吧!学生版刻民居作品展示,交流介绍自己喜欢的民居。
3、小练笔:这一幢幢风格各
异的普通民居,是我们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谋生存、图发展的历史记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民居建筑艺术上不朽的智慧结晶。
看到这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居风貌我们怎么不为各具魅力的民居惊叹呢?我们怎么不为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震撼呢?我们怎么不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祖国骄傲和自豪呢?选择一个角度,写下你的赞美,抒发你的情感吧!4、师生评议小练笔。
(七)、总结1、老师向学生推荐可以收集民风民俗的网站和书目。
2、投票:你最喜欢在哪种民居里居住?
七、【说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
傣家竹楼绿色的世界
八、【说课后作业】
o1、仿照本文的写法,用文字向我们介绍一种你喜欢的民居。
o2、继续收集有关于民风民俗的资料。
3、请为你喜欢的民居投上宝贵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