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炼青铜步骤
商代青铜冶炼的流程

商代青铜冶炼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商代青铜冶炼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的重要工艺之一,其流程大致如下:1. 矿石开采:商代青铜的主要原料是铜矿石和锡矿石。
铜材的冶炼的过程及方法

铜材的冶炼的过程及方法铜材 -冶炼的过程及方法(1)铜矿石的冶炼过程从铜矿石冶炼铜的过程比较复杂。
以黄铜矿为例,首先把精矿砂、熔剂(石灰石、砂等)和燃料(焦炭、木炭或无烟煤)混合,投入“密闭”鼓风炉中,在1000℃左右进行熔炼。
于是矿石中一部分硫成为SO2(用于制硫酸),大部分的砷、锑等杂质成为AS2O3、Sb2O3等挥发性物质而被除去:2CuFeS2+O2=Cu2S+2FeS+SO2↑。
一部分铁的硫化物转变为氧化物:2FeS+3O2=2FeO+2SO2↑。
Cu2S跟剩余的FeS等便熔融在一起而形成“冰铜”(主要由Cu2S和FeS互相溶解形成的,它的含铜率在20%~50%之间,含硫率在23%~27%之间),FeO跟SiO2形成熔渣:FeO+SiO2=FeSiO3。
熔渣浮在熔融冰铜的上面,容易分离,借以除去一部分杂质。
然后把冰铜移入转炉中,加入熔剂(石英砂)后鼓入空气进行吹炼(1100~1300℃)。
由于铁比铜对氧有较大的亲和力,而铜比铁对硫有较大的亲和力,因此冰铜中的FeS先转变为FeO,跟熔剂结合成渣,而后Cu2S才转变为Cu2O,Cu2O跟Cu2S反应生成粗铜(含铜量约为98.5%)。
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再把粗铜移入反射炉,加入熔剂(石英砂),通入空气,使粗铜中的杂质氧化,跟熔剂形成炉渣而除去。
在杂质除到一定程度后,再喷入重油,由重油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使氧化亚铜在高温下还原为铜。
得到的精铜约含铜99.7%。
(2)冶炼的方法铜冶金技术冶炼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至今铜的冶炼仍以火法治炼为主,其产量约占世界铜总产量的85%,现代湿法冶炼的技术正在逐步推广,湿法冶炼的推出使铜的冶炼成本大大降低。
火法冶炼: 通过熔融冶炼和电解铜精矿火炼生产出阴极铜,也即电解铜,一般适于高品位的硫化铜矿。
火法冶炼一般是先将含铜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提高到 20-30%,作为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锍熔炼,产出的熔锍(冰铜)接着送入转炉进行吹炼成粗铜,再在另一种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杂,或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获得品位高达99.9%的电解铜。
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块范法和失蜡法两种基本的方法,此外还有分铸法、焊接法等工艺。
块范法块范法或称土范法,是商周先民最先采用的,是整个青铜时代中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铸造法。
其法步骤如下:1 .制模模也称为母范、作模。
其原料可选用陶、木、竹、骨、石等质料,而已经铸好的青铜器也可用作模型。
具体选用何种质料要由铸件的几何形状而定,并要考虑花纹雕刻与拨塑的方便。
一般说来,形状细长扁平的刀、削的模,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较小的鸟兽动物形体可以用骨、石雕刻为模;对于形状厚重、比较大的鼎、彝诸器,则可以选用陶土为模,以便拨塑。
2 .制范制范要选用和制备适当的泥料,其主要成分是泥土和沙。
用泥料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在铸造工艺上称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除了外范,还要用泥料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通常称为芯,或者称为心型、内范;然后使内外范套合,中间的空隙叫做型腔,其间隔距离就是所铸器物的厚度。
一般说来,用来做外范的泥料中,泥土(最好选择粘土)含量大些,用来做芯的泥料则要含砂量大些,颗粒较粗些。
范的泥土备制极细致。
采集好的泥土要经过晾晒、破碎、分筛、混匀,并加入符合一定比例的水分,将之和成软硬适度的泥土,再经过反复摔打、揉搓,其间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浸润,使之定性。
这样做好的泥料在翻范时才能得心应手。
制范的过程中,在掌握好调配泥料含水量的同时,还必须混有其他的东西,比如草木屑、草料、烧土粉、炭末或者其他有机物之类,这是为什么呢?范在成形以后是要经过高温焙烧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范因不耐烧变了形状,那么范所塑造的青铜器物也会走了形,而这些在高温下不容易走形的材料加进去之后,可大大减少收缩率来保持器物的原形,并利于透气,避免在塑成后因干燥、焙烧而发生龟裂现象。
从出土发掘情况来看,陶范最为常见。
陶范的泥料泥土的含量可以多一些,其表面还必须细致、坚实,以便在其上雕刻纹饰。
泥模在塑成后,要在室温中慢慢干燥,纹饰要在干度适当时雕刻。
铜冶炼工艺流程

铜冶炼工艺流程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等领域。
铜冶炼是将铜矿石中的铜提取出来并精炼成可用的铜金属的过程。
铜冶炼工艺流程包括矿石选矿、破碎、磨矿、浮选、冶炼和精炼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铜冶炼的工艺流程。
1. 矿石选矿。
铜矿石是含有铜元素的矿石,常见的有黄铜矿、辉铜矿、硫化铜矿等。
在选矿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原始矿石进行破碎、磨矿,以便提高矿石的表面积,便于后续的浮选。
然后通过重选、浮选等物理方法,将含铜的矿石与其他杂质分离,得到含铜的精矿。
2. 冶炼。
得到的含铜精矿需要进行冶炼,将其中的铜提取出来。
冶炼过程通常分为干法冶炼和湿法冶炼两种方式。
干法冶炼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将含铜精矿与石灰石等还原剂一起加热,使铜从矿石中析出。
湿法冶炼则是将含铜精矿浸出,通过化学反应将铜从矿石中提取出来。
无论是干法冶炼还是湿法冶炼,最终都会得到含有铜的熔体。
3. 精炼。
得到的含铜熔体还需要进行精炼,以提高铜的纯度。
常见的精炼方式包括火法精炼、电解精炼和气体吹炼等。
火法精炼是将含铜熔体加热至一定温度,通过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去除其中的杂质。
电解精炼是将含铜熔体置于电解槽中,通过电解的方式将铜从熔体中析出。
气体吹炼是利用氧气吹入含铜熔体中,氧化其中的杂质,提高铜的纯度。
4. 铜的成品。
经过精炼后,得到的铜金属可以用于制造各种铜制品,如铜管、铜板、铜线等。
铜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通讯等领域。
以上就是铜冶炼的工艺流程,通过矿石选矿、冶炼和精炼等环节,将铜从矿石中提取出来并精炼成可用的铜金属。
铜冶炼工艺流程的完善和优化,对于提高铜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方式。
中国古代铜冶炼技术

中国古代铜冶炼技术
中国古代铜冶炼技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中国古代,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被广泛用于制造武器、器具、艺术品和货币等方面。
中国古代铜冶炼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火法冶炼。
火法冶炼是指利用高温将矿石还原成金属,然后通过冷却和凝固将金属收集起来。
中国古代铜冶炼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选矿:将矿石中的铜矿物选出来,去除杂质。
2. 粉碎:将选出的铜矿物粉碎成细粉末。
3. 焙烧:将铜矿物粉末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焙烧,将其还原成氧化铜。
4. 浸出:将焙烧后的氧化铜放入溶液中浸泡,以溶解其中的杂质。
5. 过滤:将溶液中的杂质和氧化铜分离,收集纯净的铜。
6. 精炼:将收集到的铜进行加热、冷却和纯化,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其他金属。
在中国古代,铜冶炼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商代时期出现了铜冶炼的初步规模化生产,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炼铜炉,唐代时期出现了鼓风炉等高效冶炼设备。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铜冶炼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对世界铜冶炼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作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其铸造工艺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技艺,下面我将就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进行详细的介绍。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步骤:原料准备、模具制作、铸造、冷却和修饰。
首先,原料准备是青铜器铸造的第一步。
青铜器的主要原料是铜和锡。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铜器的基础材料。
而锡的添加能够提高铜的硬度和耐久性,使铜器更加坚固。
在古代,铜是以块状或矿石的形式存在,所以在铸造前需要将其熔化。
接下来是模具制作。
模具是青铜器铸造的关键,它决定了最终铸造出来的铜器的形状和纹饰。
古代铸造家通常使用泥土、蜡状物或木质来制作模具。
首先,根据设计师的要求,将青铜器的形状绘制在纸上,然后用泥土或蜡料将其模拟出来。
然后将模具烘烤,使其变得坚硬耐用,以便将熔化的铜注入模具中。
然后是铸造的过程。
首先将铜和锡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放入熔炉中加热。
当铜和锡熔化后,将其倒入已经制作好的模具中。
熔化的铜和锡会逐渐填满整个模具,形成青铜器的形状。
在铸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铜和锡的比例以及熔炉中的温度,以确保最终铸造出来的青铜器质量良好。
然后是冷却的过程。
铸造完毕后,需要将模具冷却一段时间,让青铜器完全凝固。
通常在模具中加入一些填充材料,可以加快青铜器的冷却速度。
模具冷却后,可以将其打开,取出已经凝固的青铜器。
最后是修饰的过程。
铸造出来的青铜器表面通常会有些许凹凸不平的地方,需要进行修饰。
修饰可以采用打磨、抛光等方式,使青铜器表面光滑整洁。
此外,修饰还包括雕刻纹饰等工艺,以增加青铜器的艺术价值。
总结起来,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模具制作、铸造、冷却和修饰。
这些步骤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操作,才能最终铸造出品质优良的青铜器。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不仅是古代铸造技艺的体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青铜器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是古代铸造工艺的精华,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青铜器的铸造方法。
首先,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主要包括铸模、熔铸和后续加工三个主要步骤。
在铸模阶段,铸造工匠需要根据青铜器的设计要求,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铸造模具。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以确保最终的青铜器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在熔铸阶段,铸造工匠需要将铜和锡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熔化,然后将熔化的青铜液倒入铸造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即可取出成品。
最后,在后续加工阶段,铸造工匠需要对青铜器进行打磨、刻画等工艺处理,以使其更加精美。
其次,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青铜器的铸造需要使用高温熔炼的青铜液,因此需要使用特殊的熔炼设备和工具。
其次,青铜器的铸造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铸模、熔铸、后续加工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操作,以确保最终的青铜器质量。
另外,青铜器的铸造需要考虑青铜液的流动性和凝固性,以确保青铜液能够充分填充模具,并且在凝固后能够保持形状和质量。
最后,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在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商代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并且在后来的周、秦、汉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工艺体系和风格特点,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之,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是古代中国铸造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对青铜器的铸造方法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铸造工艺,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青铜器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

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已为您重定向至该词条,更多含义请查看青铜器铸造工艺。
中国古代最初是使用自然铜,商代早期已能用火法炼制铜锡合金的青铜。
冶炼青铜的过程较复杂,大概是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在炼炉内,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取精炼铜液,弃去炼渣,即得初铜。
初铜仍比较粗,需再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
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
目录1简介2历史发展1.2.1 商、西周的治铸2.2.2 春秋时间冶铜3.2.3 秦汉时期的青铜文化3青铜器的早期采冶1.3.1 冶炼记录2.3.2 迁都原因3.3.3 水平发展4青铜器合金成分5青铜器的铸造1.5.1 块范法2.5.2 失蜡法3.5.3 分铸法和焊接法6青铜器的装饰技巧1.6.1 古代青铜器的金银错工艺2.6.2 复合金属铸造工艺和表面合金化技术3.6.3 特殊工艺1简介司母戊大方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现代已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甘肃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刀,距今约4800年,经检验,是用锡青铜铸成的。
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代,人们已能用石范和陶范铸造简陋的工具和武器。
商代早期的铜爵,所用铸型由多块陶范和泥芯组成,有的壁厚仅2毫米。
铸造技术已达一定水平。
商代中期已使用锡青铜和铅青铜两种合金,能铸造重80千克的大鼎。
具有中国特色的组合陶范铸造工艺在此期间大体已经形成。
青铜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由于其克服了纯铜的柔软弱点,且具有熔点低、铸造性能好等优点,逐渐成为古代铜器中的主要品种,并促进了车、船、雕刻、金属加工等制造技术和农业、军事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青铜器的应用,代表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艺术水平,成为这一时代的鲜明标志。
2历史发展商、西周的治铸[1]商代后期四羊方尊,青铜冶铸业臻于鼎盛,能熟练地使用多种分铸法(先铸器件再接铸附件,或者先铸附件再与器体铸接),以获得复杂的器形,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圆斝的斝柱和斝鋬就是铸接于器体上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炼青铜步骤
铜冶炼即将赤铜矿(Cu2O)与氧气结合后,获得纯铜(Cu)的过程。
这种冶炼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FM米利克文明的青铜时代。
青铜的冶炼具体步骤有:
1. 选择矿石:按照矿石的微结构品质及其中赤铜矿的比重,分类优劣,选取
最优质的矿石。
2. 矿物烧结:把矿物砖砌成烧结炉,用煤带火加热,均匀烧结造成矿块。
3.提炼铜:将烧结矿块放入冶炼炉,用空气加热,使温度上升到970℃以上。
有机物会先被完全燃烧,矿块中的赤铜矿渐渐转变成金属性的铜矿,团聚到一点,形成熔铬垢,流入冶炼炉底部的熔炉子中。
4.刮铜:把熔炉子中的液体铜凝固后,把它挖取出来,清除脏污,刮去其固定
在表面的熔铬垢,冷却形成成品铜片。
5.成型:把成品铜片熔炼成汞形状的青铜,再用锤子等工具敲打成所需的物件
的形状,出产出精美的青铜作品。
铜冶炼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制造出各种更加精美的青铜作品,而且也能够
添加其他金属成分,给我们带来了更多色彩、牢固等优点,使青铜的使用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