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除草剂的种类和剂型。
常用除草剂简介

常用除草剂简介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常见除草剂简介草甘膦:属于内吸传导广谱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可作:果园、荒地、路旁、免耕地等地除草。
每亩用草甘膦40-200克。
其杀草谱:防除很多种出苗后的一年生、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
剂型:30%、46%水剂、30%、50%和65%、70%可溶粉剂。
%、%和98%、95%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草铵膦:属于非选择性触杀除草剂,有一定内吸作。
可用于果园、葡萄园、非耕地、马铃薯田等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及禾本科杂草,如鼠尾看麦娘、马唐、稗、野生大麦、多花黑麦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小麦、野玉米,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如:鸭芽、曲芒发草、羊茅,等等,每亩用草铵膦67-135克。
剂型:20%AS百草枯:属于触杀型广谱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
可作:果园、茶园、橡胶园、非耕地、免耕地、玉米、甘蔗等防除一年生、多年生杂草,对多年生杂草只能杀死地上部分,而不能杀死地下部分。
每亩用百草枯20-40ml。
剂型:20%AS2甲4氯钠:属于选择性内吸传导性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可作:甘蔗、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田、果园防治日本草、胜红蓟、香附子等阔叶杂草和莎草。
2甲4氯亩用28-56克,可与,敌草隆、阿特拉津、莠灭净、草甘膦等复配。
剂型 70%、56%钠盐水溶原粉,20%水剂。
莠灭净:属于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茎叶兼土壤处理除草剂,可作:甘蔗、玉米、果园等作物防治马唐、日本草、胜红蓟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
每亩用莠灭净80克。
可与敌草隆、阿特拉津、2甲4氯等复配。
剂型:可湿性粉剂。
莠去津(阿特拉津):属于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茎叶兼土壤处理除草剂,可作:甘蔗、玉米、果园等作物防治马唐、牛筋草、日本草、胜红蓟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每亩用莠去津57-95克。
可与2甲4氯、敌草隆、莠灭净等复配。
林用除草剂品种简介

一般用于幼林抚育,防非目的树种,禾本科草坪防阔叶杂草。防非目的树种可作茎叶喷洒,茎部注射及根部处理。每亩用有效量130-200g,对水40kg于植物生长旺盛期作茎叶处理。
防除对象:
在常用量的情况下,可防除槭树、山杨、柳、桦、蒙古栎、枫树、苦木诸、杉木、荣树、大叶栲、野葛藤、炮洛莓、盐肤木、宁麻、紫茎泽兰、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禾本科草坪中的阔叶杂草都能防除。
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稀禾定是苗后茎叶除草剂,可用于杨、柳树、沙棘、桉树、茶树、油茶,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白皮松、华山松、油松、马尾松、云松、冷杉、月季等苗圃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香附子和阔叶杂草无效。对禾本科杂草从发芽至分蘖期防效最好。一般情况下,每亩用有效量为:
一年生杂草2-3叶期为15-20g;4-5叶期为20-27g;多年生杂草4-7叶期40-80g,对水40kg喷雾作茎叶处理,施药时,每667m2加
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精吡氟禾草灵适合林业苗圃和花圃使用,每亩用有效量5-10g,对水40kg,于杂草生长旺盛期,喷雾作茎叶处理,能有效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提高剂量可防除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如芦苇、狗牙根、双穗雀稗等。
防除对象:
稗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千金子、画眉、早熟禾、看麦娘、芦苇、狗牙根、双穗雀稗等。
防除对象:
能防繁缕、牛繁缕、大巢菜、播娘蒿、田旋花、刺儿菜、藜、灰绿藜、马齿苋、反枝苋、酸模叶蓼等阔叶杂草。
注意事项:
1.施药后2-3小时内降中雨以上会降低除草效果,须重喷或补喷。
2.马蹄金、白三叶草坪对麦草畏敏感,不能使用。
3.麦草畏对人的眼睛、皮肤有利激作用,必须用清水冲洗。
(十)乙氧氟草醚
商品名称:
注意事项:
园林除草剂的种类有哪些

园林除草剂的种类有哪些
园林除草剂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很多人都不解,园林不就是种草的吗?干嘛还除草,除草是为了看着更加整洁统一化,除去杂草留下种植草,那么园林除草剂的种类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丁草胺剂型为50%、60%乳油,
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亩用药量为:60%丁草胺125~150毫升或50%丁草胺150~185毫升。
丁草胺对大豆、花生安全,故适用于玉米与大豆、花生间作的地块。
2.乙莠水
乙莠水是阿特拉津与乙草胺的混配剂,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亩用量200~300毫升。
应注意乙莠水不能用于玉米与大豆、。
我国麦田常用除草剂的种类及使用技术

我国麦田常用除草剂的种类及使用技术麦田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之一,在麦田中进行科学的除草管理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保证麦田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本文将介绍我国麦田常用的除草剂种类及使用技术。
一、除草剂种类1.非选择性除草剂:广谱杀草剂,能够对各类杂草起草杀伤作用,通常用于麦田预除草。
常见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有草甘膦、草铵膦等。
2.选择性除草剂:对麦类作物有一定选择性,在防除杂草的同时尽量避免对庄稼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选择性除草剂有草胺清、草禾胺、氯吡草胺等。
3.土壤处理剂:常用于麦田前田间整地前后处理,可杀除土壤中存在的杂草和种子。
常见的土壤处理剂有苯醚甲烷、四氯化碳等。
4.溶解型液体除草剂:通过灌溉灌入土壤中,通过溶解和透水作用杀灭杂草。
常见的溶解型液体除草剂有噻唑隆、草甘膦等。
5.慢速释放型除草剂:在麦田中定期施用,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杂草的生长发育。
常见的慢速释放型除草剂有三嗪、吡他唑等。
6.有机除草剂: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和微生物菌剂作为活性成分,对杂草起到杀伤作用。
常见的有机除草剂有百草枯、草甘把等。
以上提到的除草剂种类都是我国麦田中常用的,各种除草剂在不同生长期和不同杂草类型下使用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和使用方法。
二、除草剂使用技术1.剂量控制:除草剂的剂量控制对于除草效果至关重要,剂量过量会导致作物受害,剂量不足则无法达到杀伤效果。
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产品使用说明合理调整剂量,防止过量使用。
2.喷洒技术:喷洒是常见的除草剂使用方式,要保证均匀喷洒,避免漏洒或过度喷撒。
喷洒前应调整好喷雾器的喷雾角度和喷雾压力,并根据风向和天气条件,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喷洒。
3.春季和秋季施用:春季施用以预防和控制杂草的生长发育,秋季施用则主要针对冬季的杂草问题。
春季施药一般在麦田作物萌芽前进行,秋季施药则要根据杂草生长发育情况进行。
4.混合施用:根据实际需要,可将不同除草剂进行混合施用,以扩大杂草的防控范围。
注重夏玉米播后苗前除草

注重夏玉米播后苗前除草
1、酰胺类除草剂。
如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丙草胺、丁草胺等。
多为选择性芽前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好,对下茬作物相对比较安全。
2、三氮苯类除草剂。
如莠去津草净津、西马津、赛克津等。
多为选择性苗前芽后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禾本科杂草,兼治部分阔叶杂草。
这类除草剂的部分品种持效期较长,可能对下茬作物造成积累性药害,在使用时需要注意。
3、复配类除草剂。
主要由以上两类除草剂复配而成。
如乙阿合剂、乙丙草莠、都阿合剂等。
通过复配,扩大了杀草范围,减轻了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可能性,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提高防除效果,在使用以上除草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时间应在玉米播种后,大部分杂草尚未出土前,喷洒除草剂时要使用足量的水,使土壤表面均匀着药,形成药土层。
2、如田间杂草较少,使用品种可以乙阿合剂、乙丙草莠、都阿合剂等复配品种为主。
如果田间有少量杂草,且草龄不大,可以在上述药剂中加入约150克20%百草枯,以消灭已经出土和尚未出土垢杂草。
- 1 -。
主要除草剂的种类与分类

主要除草剂的种类与分类除草剂是一种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化学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以及公共场所等地方。
根据作用机制、化学组分和应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除草剂分为不同的种类和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除草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蔓延型除草剂:蔓延型除草剂(Systemic herbicide)又称吸收性除草剂,是通过草叶、草茎甚至根部的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通过导水和导酶系统达到草的所有部位,抑制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起到除草的作用。
常用的蔓延型除草剂有草甘膦、氟离子甘氟草酮等。
2. 触杀型除草剂:触杀型除草剂(Contact herbicide)也称非选择性除草剂,是直接接触杂草的叶片表面,通过破坏叶片细胞膜而杀死草本植物。
常用的触杀型除草剂有草铵膦、滴滴涕等。
3.超选择性除草剂:超选择性除草剂(Selective herbicide)是指除草剂可以选择性地杀死一些特定的杂草,而对农作物不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
这类除草剂通过对农作物和杂草的不同生理特点进行选择性控制。
常用的超选择性除草剂有氨苯酸类除草剂、嘧恩、氯丹等。
4. 非选择性除草剂:非选择性除草剂(Non-selective herbicide)是指可以杀死所有接触的植物,无论是杂草还是农作物。
这类除草剂广泛用于清除大面积的杂草植被。
常用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有草甘膦、百草枯等。
根据化学组分,除草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有机磷除草剂:有机磷除草剂(Organophosphate herbicide)是一类以磷酸酯类为基础,并加入了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化学除草剂。
常用的有机磷除草剂有草木灵、吡蒲隆等。
2. 氨基酸类除草剂:氨基酸类除草剂(Amino acid herbicide)是由氨基酸和植物提取物为基础,通过对植物的生理代谢产生杀伤作用的一类化学除草剂。
常用的氨基酸类除草剂有草甘膦、氨基酸草酮等。
3.合成类除草剂:合成类除草剂是指在实验室中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杀草作用。
农田除草剂的类型与分类

农田除草剂的类型与分类随着除草剂的生产与应用的不断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型除草剂,应用于农田的除草剂品种也越来越多,为便于科学的应用除草剂,应将除草剂进行科学的分类。
目前我们按照除草剂的作用方式、疏导性能、使用方法和化学结构来进行分类。
一、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类依据除草剂对杂草的选择性作用方式,可将除草剂分为选择性和灭生性除草剂。
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在不同的植物间具有选择性,即能毒害和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毒杀某种或某类杂草,而不损害作物和其它杂草,凡是具有这种选择性作用的除草剂即可称为选择性除草剂。
2、灭生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较小,草苗不分,“见绿就杀”。
这类除草剂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处于生长期的农田,如波尔森草铵膦、百草枯等。
二、按疏导性能分类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疏导性的差异,可以将除草剂分为触杀型和疏导型。
1、触杀型除草剂此类除草剂接触植物后不在植物体内传导,只限于对接触部位得到伤害。
在应用这类除草剂时应注意喷施均匀。
如氟磺胺草醚、百草枯等。
2、疏导型除草剂这类除草剂被植物茎叶和根部吸收后,能够在植物体内疏导,将将药剂输送到其他部位,甚至遍及整个植株。
三、按使用方法分类除草剂按使用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土壤处理剂和茎叶处理剂1、土壤处理剂以土壤处理法施用的除草剂称为土壤处理剂。
这类除草剂是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如:甲草胺、乙草胺、氟乐灵等。
2、茎叶处理除草剂以茎叶处理法施用的束草级称为茎叶处理剂。
这类除草剂一般能为杂草的茎叶或根系吸收。
如:滴丁酯、草甘膦等。
四、按化学结构分类依据除草剂的化学结构分类,除草剂可以分为如下一些类型:酰胺类、均三氮苯类、磺酰脲类、二苯醚类、脲类、苯基氨基甲酸酯类、硫代氨基甲酸脂类等。
除草剂分类大全完整版

除草剂分类大全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除草剂分类大全(一)、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类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具有选择性,即能毒害或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毒杀某种杂草,而不损害作物和其他杂草,凡具有这种选择性作用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
通俗地讲就是能用于某种作物、杀死其中的一部分杂草的除草剂。
如精喹能用于花生、大豆、西红柿等阔叶作物田防除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而不能用于玉米田,否则它会将玉米当成禾本科杂草杀死,它也不能杀死阔叶杂草。
再如莠去津能用于玉米田防除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而即使用量稍高也不伤害玉米。
精喹和莠去津的这种性质就叫选择性。
但是选择性对用量是有要求的,如果提高莠去津的用量到一定程度,不仅可以轻易地杀死玉米,甚至可以杀死大片的灌木林。
2、灭生性除草剂这种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草苗不分,“见绿就杀”。
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所有植物,如百草枯见绿就杀,既不区分作物和杂草,也不区分杂草所属种类。
再如前面所述的提高莠去津用量杀死灌木林,这时的莠去津就成了灭生性除草剂。
(二)、按使用方法分类1、土壤处理剂土壤处理剂也叫做苗前封闭剂,施用于土壤中,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可防除未出土杂草,对已出土的杂草效果差一些,一般在作物播前、播后苗前或移栽前施用,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等。
2、茎叶处理剂指用于杂草苗后,施用在杂草茎叶上而起作用的除草剂,如精喹、烟嘧磺隆。
很多除草剂既可作为土壤处理剂也可作为茎叶处理剂,被称为土壤处理剂是因为它在土壤中的药效更强些,如氰草津,以根吸收为主,也可由茎叶吸收。
应该说明,这种分类中所讲的苗前苗后中的“苗”严格地讲是“杂草苗”,而不是“作物苗”。
“作物苗前”施用的不一定全是土壤处理剂,比如玉米田播后苗前为了杀死已经出苗的大草,可以喷施百草枯,这是在作茎叶处理而不是土壤处理;同样,“作物苗后”施用的也不一定全是茎叶处理剂,比如在玉米苗后早期施用莠去津,此时的莠去津仍多为杂草根部吸收,所以仍然应归为土壤处理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除草剂的种类和剂型。
除草剂是一种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的不同,除草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和剂型。
一、按作用机制分类
1. 非选择性除草剂:能够杀死各种植物,包括目标植物和杂草。
这类除草剂常用于清除大面积的杂草,但也会对农作物和其他有用植物造成伤害。
2. 选择性除草剂:具有针对特定杂草的作用,对目标植物和其他有用植物影响较小。
这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草坪等地,能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
3. 土壤除草剂:通过在土壤中形成屏障,阻止杂草的发芽和生长。
这类除草剂适用于长效控制杂草的场所,如道路边坡、渠道等。
4. 叶面除草剂:通过叶面吸收,影响杂草的生长和代谢,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这类除草剂常用于农作物田间除草、园林绿化等场合。
二、按剂型分类
1. 液体除草剂:包括乳剂、悬浊剂、溶液等形式。
液体除草剂易于使用,可以喷洒或刷涂在植物叶面或土壤上,便于药剂的吸收和作用。
2. 颗粒除草剂:以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形式存在,可以散布在土壤上,通过水分的渗透将药剂输送到植物根部,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3. 气雾剂:将除草剂制成气雾状,通过喷雾器或喷雾罐喷洒,能够
快速均匀地覆盖植物叶面,提高除草效果。
4. 预混剂:将除草剂预先与其他添加剂混合,形成一种即用型的产品。
预混剂使用方便,能够减少使用者的操作复杂度,提高施药效率。
除草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包括目标植物、杂草类型、使用环境等因素。
在使用除草剂时,应注意按照标签说明正确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此外,合理的轮作和耕作管理也是综合防治杂草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少对除草剂的依赖,保持农田和园林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