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丙烯酸(SAE)聚合物表面施胶剂与AKD表面施胶剂的区别

合集下载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改性AKD表面施胶剂的研究与应用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改性AKD表面施胶剂的研究与应用

韦克 先生
江门市高层次 人 才,现任亚太 森博(广 东)纸业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主要从事 文化用纸质量、工艺、原辅料技术支持。
中图分类号:TS727+.5; TS75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211(2024)04-0070-05
70 第45卷第4期 2024年4月
摘 要:基于抗水型表面施胶剂与增强型表面施胶在实际生产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改性A K D表面 施胶剂概念及工艺方案,并将其应用于文化用纸的生产。结果表 明:对于使用O B A增白的文化用纸,相比于增强型表面施胶剂,苯 乙烯-丙烯酸丁酯改性A K D表面施胶剂在保证产品强度性能与抗 水性能优良的前提下,能够降低A S A的用量15.09%,表面施胶剂用 量降低13.15%,O B A总用量降低26.54%,平均每吨纸节约成本8.07 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表面施胶剂;文化用纸;荧光增白剂OBA
技术 Technology
表面施胶可以赋予纸张优良的抗水性能,同时起到 增加纸张强度的作用,也是确保纸张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的重要工艺[1-5]。常用的表面施胶剂种类有淀粉、羧甲基 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 物与A K D等[6~8],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升使用效果也会将 多种施胶剂复配进行使用。
Apr., 2024 Vol.45, No.4
Technology 技术
表1 不同表面施胶剂的颗粒电荷测定值
表3 中试成纸性能对比
样品
PCD
抗水型表胶剂A1
107
增强型表胶剂S1
-40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改性 A K D 表面施 胶剂 M 1
-39
样品

AKD施胶原理

AKD施胶原理

AKD施胶剂的假施胶及其防治现在,随着AKD(烷基烯酮二聚体)施胶技术的日益成熟和A K D价格的降低,A K D 施胶剂和以AKD为主要成分的中性施胶剂在纸和纸板的抄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采用中性施胶,可以在保证纸页强度的前提下较大幅度提高纸张灰分,降低抄造成本;可以有效减缓纸张返黄,改善纸张品质;可以保持纸机系统清洁,减少对机械设备的腐蚀;使纸机采用白水封闭循环成为可能,起到了良好的环保效益等。

采用AKD施胶有很多优点,但如果使用不当或系统条件发生变化,在生产率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产品施胶度不够或AKD施胶剂用量增大而使得成本增加,更有甚者出现“假施胶”现象。

所谓“假施胶”是指刚抄造出来的纸张经测定具有施胶效果,但放置一段时间后达不到预期的施胶效果或完全失去施胶性能。

AKD是一种反应型施胶剂,抄造出来的纸或纸板下机后要放置一段时间,经过熟化才能达到最佳的施胶效果,这段时间为3~5天,所以如果出现假施胶的现象,将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在生产上应加强管理,特别是对一些会引起假施胶的条件进行严格检测和控制,以免出现假施胶,影响AKD施胶的因素非常多,而且随着工厂生产条件和工艺结构的不同,AKD施胶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结合造纸生产的实际,对影响AKD施胶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1 AKD施胶机理AKD属纤维反应型合成施胶剂,在中、碱性条件下,反应性官能团能够和纤维素上的羟基发生反应,形成共价键结合而固着在纤维上,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薄膜,使纤维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从而使纸页获得抗水性。

AKD虽然具有能够直接和纤维素羟基反应的官能团,但在纸机湿部二者基本不发生反应。

AKD乳液加入浆料中以后,施胶剂粒子仅仅只是分散在浆料体系中,多个施胶剂粒能够形成比较大的附聚团,这些附聚团和单个的施胶剂粒子吸附在细小纤维、填料和纤维表面,上网后随着这些细料的留着而留着在湿纸页中,此时AKD只是以静电吸附和游离形式存在,它和纤维素之间的共价键还没有形成。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共聚物胶水成分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共聚物胶水成分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共聚物胶水成分在进行文章撰写之前,我需要先对给定的主题进行一些深度和广度的评估,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有价值性。

我们将从简到繁地探讨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共聚物胶水成分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然后逐步深入探讨其应用、制备方法以及实际意义。

接下来,我将着手撰写一篇满足深度和广度要求的中文文章。

文章标题:探秘胶水成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共聚物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胶水作为一个常见而重要的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胶水的成分以及其中的共聚物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共聚物在胶水中的应用,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实际意义。

1. 苯乙烯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中含有苯环和乙烯基。

作为一种重要的单体,苯乙烯在胶水中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如良好的粘结性和耐候性。

在胶水制备过程中,苯乙烯往往作为单体之一参与共聚反应,从而赋予胶水良好的粘接性能。

2.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是一种弹性良好的合成树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丙烯酸和丁醇基。

作为共聚物的一部分,丙烯酸丁酯可以增强胶水的柔韧性和耐磨性,使得胶水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固可靠。

3. 丙烯酸的共聚物丙烯酸的共聚物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树脂,在胶水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通过合适的共聚反应条件,可以将丙烯酸与其他单体共聚得到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

这些共聚物在胶水中具有优异的粘结力和耐久性,为胶水的性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以上是对胶水成分中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共聚物的简要介绍,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它们在胶水制备中的应用、制备方法以及实际意义。

4. 应用与制备方法在胶水的应用中,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共聚物往往是作为重要的粘结剂和增韧剂存在。

通过合适的比例和共聚条件,可以得到具有理想性能的共聚物,从而使胶水具有优异的黏合性、柔韧性和耐久性。

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聚合反应、改性反应以及后处理工艺等多个环节,需要精确的控制条件和工艺参数。

AKD施胶剂

AKD施胶剂
效率的20~30% • 此反应阶段对AKD上胶效果的发展影响很大
影响AKD两项重要因素
保留不良
AKD会吸附在填料及细小纤维上,但其不易有效保留在纸张上,当其进 入白水后,则AKD会因为pH值、温度及时间的条件而进行水解反应。当其有机 会再次被保留时,其已丧失部分或全部的上胶功能。
吸附AKD的填料因保留助剂而絮凝
第二阶段:分布
• 如果以颗粒方式被保留在纤维表面,则其覆盖面积将很有限 • 如果AKD在纤维表面覆盖的效果愈好,则纸张的上胶效果就愈好 • 干燥的操作条件对AKD上胶效果的影响很大 • 在某些情況下,此AKD的分布反应步骤会是影响最大的操作
第三阶段:反应
• 不是所有的AKD均能夠与纤维反应 • 未反应AKD上胶剂只能达到反应完毕AKD上胶剂
表面上胶淀粉对AKD的影响
PH值 – 维持7.0~9.0范围,太低会影响AKD熟化,太高会破坏AKD键结
氨成分的来源 - 其为一有效碱,会渗透破坏AKD与纤维间脂化结合。(AP) 添加物 – 会产生氨的物质、pH值调整剂、淀粉氧化剂等
有效的AKD含量 - 保持部分有效的AKD成分来与表面上胶淀粉在机后反应
典型的纸板机烘缸部温度
烘缸数
溫 度 ( C°)
蒸汽用量对烘缸段后端纸板温度的影响
85 80 75 70 65 60 515,15 1,2 1,25 1,3 1,35 1,4
蒸汽用量 ( t/t )
纸卷温度对边渗透的影响
边渗透 kg/m²
2,2
2
1,8
1,6
1,4
1,2
1
30
35
40
45
50
55
• 未反应上胶剂劑的降解 • PCC沉淀型碳酸钙 • 水分 • 碱成分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表面施胶中的应用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表面施胶中的应用

摘要:表面活性剂在造纸中有很大的应用,例如在制浆、湿部、脱墨、涂布加工等方面。

本文主要综述了几种主要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阳离子淀粉,AKD 专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壳聚糖,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等在表面施胶中的应用。

关键词:造纸、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施胶。

表面施胶也叫纸面施胶,纸页形成后在半干或干燥后的纸页或纸板的表面均匀涂上胶料。

施胶剂分松香型和非松香型两大类,非松香型施胶剂主要用于表面施胶。

常用的表面施胶剂含有疏水基和亲水基,因此广义地说都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施胶剂主要有变性淀粉、聚乙烯醇(PVA)、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丙烯酰胺(PAM)等。

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如:提高抗水性,可用AKD、分散松香、石蜡、硬脂酸氯化铬、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他合成树脂胶乳等;提高抗油性,可加入有机氟化合物,如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全氟辛酸铬配合物,全氟烷基磷酸盐等;增加防黏性,可加入有机硅树脂;改善印刷性能,主要用变性淀粉、CMC、PVA等[1];改进干湿强度,可加入PAM、变性淀粉等;改善印刷光泽度和印刷发色性,主要用CMC、海藻酸钠、甲基纤维素、氧化淀粉等。

为了提高表面施胶效果,通常采用两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共用的方法。

1.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施胶剂和纸张增强剂。

在造纸工业中,薯类淀粉使用效果较好。

天然未改性的淀粉粘度较高,流动性差,容易凝聚,用水稀释后易沉淀,故在表面施胶中常用各种改性淀粉。

改性淀粉在较高浓度时仍有较低的粘度,并保持良好的溶解性、粘着力和成膜性能。

用于表面施胶的改性淀粉主要有氧化淀粉、阳离子淀粉、阳离子型磷酸酯淀粉、羟烷基淀粉、双醛淀粉、乙酸酯淀粉、酸解淀粉。

以下主要介绍阳离子淀粉。

阳离子淀粉通常是指淀粉在一定条件下与阳离子试剂反应制得的产物,阳离子试剂主要有叔胺盐类和季铵盐类阳离子试剂。

阳离子淀粉还可以通过淀粉与阳离子型乙烯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制得。

AKD施胶

AKD施胶

AKD施胶AKD是反应型的施胶剂,下机后不能立刻达到最佳施胶效果,得经过72小时的熟化时间才能完全反应,所以会造成不同时间的施胶度差异。

所以在检测AKD施胶的施胶度时,要在105°C的烘箱里烘10~15分钟,再检测,会比较接近最佳施胶度。

一般来说,系统ph过高,且使用AKD施胶时,腐浆会大大的增多,要注意杀菌或更换生产用水。

1..AKD施胶与PH关系AKD的施胶效果与pH值的关系很大,一般认为只有在中、碱性条件下AKD的内酯环才能打开与纤维素上的羟基反应。

当pH<6时,AKD 几乎不能产生施胶作用;随着pH值增加,AKD的施胶效率会逐渐提高,尤其是pH在6.7~7.5之间时,纸页的施胶度上升最快;但当pH值>8.o时,施胶度的上升速度开始减慢。

可见系统pH值对施胶效果有重要的的影响,pH值太低或太高施胶效果都不理想。

其原因是pH值太低时,施胶剂的化学反应速度比较慢,随着浆料pH值的增加,反应速度随之加快,但同AKD的水解速度也随之加快,施胶效果会因AKD的水解而降低。

因此,生产上pH值一般应控制在7.5~8.5之间,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当纸机流送系统pH值在7.8~8.2之间时,AKD的施胶效果最好。

2.AKD施胶剂的假施胶及其防治现在,随着AKD(烷基烯酮二聚体)施胶技术的日益成熟和A K D价格的降低, A K D施胶剂和以AKD为主要成分的中性施胶剂在纸和纸板的抄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采用中性施胶,可以在保证纸页强度的前提下较大幅度提高纸张灰分,降低抄造成本;可以有效减缓纸张返黄,改善纸张品质;可以保持纸机系统清洁,减少对机械设备的腐蚀;使纸机采用白水封闭循环成为可能,起到了良好的环保效益等。

采用AKD施胶有很多优点,但如果使用不当或系统条件发生变化,在生产率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产品施胶度不够或AKD施胶剂用量增大而使得成本增加,更有甚者出现“假施胶”现象。

所谓“假施胶”是指刚抄造出来的纸张经测定具有施胶效果,但放置一段时间后达不到预期的施胶效果或完全失去施胶性能。

不同增效剂在AKD施胶中的增效作用

不同增效剂在AKD施胶中的增效作用

不同增效剂在AKD施胶中的增效作用刘华;王凇【摘要】该文就环氧氯丙烷-二甲胺聚合物(EPI-DMA)、聚合氯化铝(PAC)、聚酰胺聚胺环氧氯丙烷(PAE)、硫酸铝及PAE+硫酸铝对烷基烯酮二聚体(AKD)乳液施胶过程的增效作用进行研究、对比,包括检测各施胶增效体系的电荷密度、粒径分布等,考察施胶剂用量对成纸施胶度及熟化温度对增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增效剂均改变原AKD乳液的粒度分布;当施胶增效体系用量达到8.0 kg/t(纸)时,且充分熟化后,施胶效果基本相同;EPI-DMA对促进AKD快速熟化效果最好,几乎不受熟化温度影响;提高熟化温度可以显著提升AKD+PAE+硫酸铝体系的施胶熟化速度.【期刊名称】《造纸化学品》【年(卷),期】2016(028)002【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烷基烯酮二聚体;环氧氯丙烷-二甲胺聚合物;聚酰胺聚胺环氧氯丙烷;聚合氯化铝;硫酸铝;增效【作者】刘华;王凇【作者单位】凯米拉(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上海200233;凯米拉(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727+.5施胶可以赋予纸张良好的抗渗透性,增强其对潮湿环境的适用性,并改善其书写和适印性,是多数纸张生产过程的必要工艺环节之一。

施胶剂按其原料来源可分为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等二大类,其中合成类施胶剂烷基烯酮二聚体(AKD)以其适用于中、碱性抄造环境,成本较低,施胶效果较好等特点受到造纸企业的青睐[1-3];然而采用AKD进行施胶,成纸下机时其施胶熟化度较低,任其室温存放自然熟化通常需要2星期时间才能完全熟化。

由于AKD施胶熟化速度慢,为快速检测并准确控制其施剂效果带来困难,对于要求下机施胶效率较高的产品,需要辅以施胶增效剂提高其熟化速度[4]。

施胶增效剂通过提高成纸施胶度或/和提高施胶熟化速度改善施胶效果。

据报道,聚合氯化铝(PAC)、聚酰胺聚胺环氧氯丙烷(PAE)、环氧氯丙烷-二甲胺聚合物(EPI-DMA)、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及瓜儿胶等对AKD施胶均有增效作用[5-9]。

AKD碱性造纸施胶剂(2021整理)

AKD碱性造纸施胶剂(2021整理)
2.4 pH值与纸页施胶度(见表1)
AKD施胶也与施胶系统的pH值有关。只有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AKD的内酯环翻开与纤维上的羟基进行酯化反响,生成牢固的共价键而产生抗水功能。AKD施胶最正确的pH值范围是7.5~8.5。
表1 不同pH值下AKD施胶与纸页抗水性关系
pH值
10
施胶度/s
50
51
60
65
20
CaCO3
20
裂断长/m
3850
4380
4490
耐破度/kg-2
施胶度/s
46
61
59
灰分/%
11.28
13.74
(折合CaCO3)
17.71
(折合CaCO3)
填料留着率/%
表4结果说明,AKD-LT中性施胶纸具有较高的物理强度和较高的填料留着率,裂断长比松香胶施胶纸高16.7%,比分散松香胶施胶纸高2.5%;填料留着率比松香胶施胶纸高29.4%,比分散松香胶施胶纸高17.1%。实验证明经AKD中性施胶后的纸张,在施胶度相当的条件下,填料留着率较大,而强度比酸性施胶纸高得多。采用AKD中性抄纸后,虽然施胶本钱有所增加,但高的填料用量及填料留着率,可以减少纤维的用量,或增加草浆的配比。从这个角度看,可以降低原材料的消耗,使生产本钱下降。普通松香胶施胶本钱(包括填料本钱)一般在120~160元/t纸,AKD中性施胶本钱在240~260元/t纸范围,比酸性施胶本钱高出近一倍。然而实验和工厂实践报道[6,12,13],中性造纸细料的首程留着率和成纸灰分含量高于酸性造纸。由表4数据可知中性纸灰分含量比酸性纸高出5.89%,这说明中性纸中纤维原料的使用量减少了5.89%,如果纤维原料的综合平均价以4725元/t浆计,那么吨纸生产本钱可降低约219.8元,相当于中性纸的施胶本钱。也就是说酸性纸的施胶本钱即是中性纸的施胶效益。因此,利用AKD中性抄纸后生产本钱非但不会增加,相反还能降低生产本钱,吨纸增加经济效益100元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乙烯-丙烯酸(SAE)聚合物表面施胶剂与AKD表面施胶剂的区别2010年4月19日一、前言:在生产、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纸张纤维都会吸收空气和环境中的水蒸气因而导致纸张水分增加、强度降低,进而影响纸张的使用性能。

尤其是包装纸箱所用的牛皮纸、瓦楞纸和箱板纸,吸潮后会导致纸板、纸箱变软;在贮存、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纸箱变形,影响包装箱的外观质量、影响包装物的储存和码垛;甚至还会损坏包装箱内的商品。

为了解决纸张吸水和返潮的问题,通常要在造纸过程中添加抗水性能的化学品,即术语所称“施胶剂”。

最初的施胶工艺,主要是在纸浆的制浆过程中,直接在浆内添加胶体材料,即“浆内施胶”,这样可以提高纸张的抗水性,避免包装纸吸潮后影响其使用性能。

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发现,“浆内施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浆内施胶会影响纸张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会降低包装纸的强度;二是浆内施胶量较大,额外增加了过多的成本。

另外,包装纸在印刷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掉粉、掉渣(纤维脱落)以及油墨吸收不均匀和渗透等现象,影响包装纸的印刷质量,浆内施胶无法改善这种现象。

为此,开始尝试在纸张的表面涂覆一层胶体材料,可以起到防止掉粉、掉渣以及提高纸张印刷质量的作用,同时还能阻止水蒸气渗透到纸张内部,起到了浆内施胶的作用,因此,“表面施胶剂”应运而生。

表面施胶剂(简称表胶)是指在纸张表面涂加的旨在增加纸张抗水性的一种化学胶剂,既可以提高纸张的印刷性能,同时还可以防止纸张吸水返潮而导致强度降低。

相对于浆内施胶,表面施胶剂的成本只是浆内施胶的15-30%,具有很好的性价比,自2002年以后,发展迅速。

长期以来,低档包装纸例如普通瓦楞纸、箱板纸均不施胶,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纸机投产,产能相对过剩,大型纸机生产的低克重表胶纸能够取代小厂生产的高克重无表胶的普通纸,例如75克表胶高强瓦楞纸可以取代90-100克的无表胶普通瓦楞纸。

因此从金融危机之后,低速纸机生产的未表胶的低档纸正陆续被替代,一些小厂在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客观规律作用下而相继倒闭。

近年来新上的中速纸机大多增加了表面施胶的装置,因此表面施胶是包装纸施胶的发展趋势。

同时,由于浆内施胶量大成本高,正在逐步被表面施胶剂取代。

总体而言,表面施胶剂市场前景广阔。

二、表面施胶剂的简要介绍:表面施胶剂的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化学合成高分子两大类。

淀粉及改性淀粉是典型的天然高分子,但其性能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将淀粉及改性淀粉与化学合成高分子配合起来使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离子型方面,表面施胶剂又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施胶剂。

实践表明,用于包装纸的表面施胶剂,阳离子型效果最好。

目前最为普及的是阳离子型苯乙烯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简称苯丙乳液);这类产品合成工艺稳定、操作简便,在表面施胶后成膜性和抗水性好,是应用和发展最快的品种。

在表面施胶的机理方面,业内人士已普遍达成了如下共识:1)阳离子表面施胶剂,要与配合施胶的大量淀粉链状分子进行交联反应,形成以聚合物高分子为核心节点的网状结构覆盖在纸张的表面,并形成一个致密的抗水薄膜,从而阻止水蒸气进入与纸张内部与纤维结合,防止纸张返潮;同时还可以防止纸张掉粉掉渣提高印刷质量。

2)表面施胶剂的聚合物高分子还需要与纸张纤维有良好的结合,减少表面施胶剂向纸张内部的渗透,减少表面施胶剂的用量,降低成本。

3)根据以上两个特性,苯乙烯丙烯酸类的阳离子聚合物,其高分子自带的正电荷与淀粉链分子的负电荷以及纤维的负电荷结合,可以形成紧密的链接,起到了良好的表面施胶抗水作用。

4)由于纸浆抄造过程中,会携带大量的负电荷的干扰离子,而这些干扰离子会与阳离子表面施胶剂结合而降低施胶作用,因此,为了配合阳离子表面施胶剂的使用,还需要添加硫酸铝增加正电荷,来中和带负电荷的干扰离子。

因此硫酸铝是表面施胶的一个重要助剂。

三、苯乙烯丙烯酸类(SAE)表面施胶剂的特点:SAE类表面施胶剂是当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聚合物表面施胶剂,主要由苯乙烯、丙烯酸酯和各种功能单体共聚而成,其合成工艺简单、黏度低、泡沫少、使用方便,抗水效果好,目前应用最普及。

根据其合成工艺,SAE类又可分成两种:第一种,微乳液聚合型(也称为纳米乳液——是指粒径在1-100 nm的乳液):典型代表:BK-532。

我公司的PSC-330和PSC-430属于同类产品,通过仪器分析发现,微乳液聚合型表胶的性能特点表现如下:a)阳离子性强,电荷强度(Zeta电位)达到45以上;b)平均粒径小于100纳米;其中含有大量20-40纳米的粒子;c)玻璃化温度高,Tg值在40 C°以上;第二种,普通乳液聚合型:代表产品为汽巴表胶;清正合成PSC-100;国内大多数厂家均采用这种工艺,其物理性能如下:a)阳离子性(Zeta电位)比微乳液聚合型的要弱,大约是25左右:b)没有50纳米以下的粒子,平均粒径大于100纳米;c)玻璃化温度在40 C°左右;SAE表胶的施胶机理和物理性能的影响:A)SAE类表面施胶剂的施胶机理:具有阳电荷的SAE聚合物分子,通过与淀粉的交联反应,形成网状的抗水薄膜,同时SAE阳离子高分子还余纤维负离子结合,主要附着在纸张的表面,从而形成了SAE抗水高分子+淀粉链交联+纤维链交联的网状结构而成为一种致密的薄膜。

B)Zeta电位的强弱是阳离子表胶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表胶与淀粉的结合力,两者之间的结合力强,则在纸张表面上形成的薄膜强度就高;同时也关系到表胶与纤维的结合力,两者之间的结合力强,则施胶时表胶渗透到纸张内部的溶液就少,因此添加量就少;C)粒径大小影响到两个方面:第一,粒径小,乳液中的高分子粒子数就多,涂覆在纸张表面形成的网膜就更致密;第二,粒径小,意味着同等加量的情况下,抗水粒子的比表面积更大;因此如果要求达到同样的抗水性,粒径小,就意味着可以添加量减少。

通常来说,在同等固含的情况下,纳米乳液的表面施胶剂添加量要少得多。

D)玻璃化温度的高低(Tg值)对与表胶在实际应用中会否粘缸有影响,实践证明,Tg值大于5 &ordm;C以上,一般不会出现粘缸现象,因此两种乳液均远远超出,不存在粘缸问题。

四、ADK施胶剂的概述:1.AKD中性施胶剂:是以烷基烯酮二聚体(简称AKD)、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原料,经均质工艺乳化而成的白色乳液,是一种适于中碱性(pH值7.5~8.5)条件下抄造的反应型浆内施胶剂。

广泛用于各种中高档文化纸、照相原纸、果袋纸、包装纸及纸板等施胶纸的生产。

2.AKD浆内施胶机理:乳液中的阳离子AKD微粒借助于阳离子淀粉、聚丙烯酰胺等单元或双元助留系统留着于纤维表面,经压榨和初干燥阶段,AKD微粒熔融,并在纤维表面均匀扩散和重新分布,形成高度取向的单分子层,在干燥和贮存阶段与纤维分子上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而牢固地键合在纤维上,具有憎水性的长链脂肪基团转向纸面,从而达到优良的抗水效果。

但将这种施胶剂用于表面施胶时,ADK施胶剂与淀粉无法形成交联反应,形成一层抗水薄膜,因此无法阻止水蒸气的通过,因此,这样纸张在潮湿的天气下,就容易返潮。

3.AKD易水解变质,产生浮浆,影响纸机顺行。

AKD的内酯环结构使其极易同带活泼氢的物质发生反应。

水解后的AKD对施胶无效。

为尽量降低水解率,除加适当的水解抑制剂外,需要保护胶体和稳定剂使乳液稳定。

阳离子淀粉以它价廉和良好的电化性能被大量用作AKD 保护胶体和稳定剂。

但淀粉对温度适应性较差,高温时易水解变质,导致乳液贮存稳定性和耐温性下降,粘度变化大、含固量提不高等弊端。

4.需要较长的熟化期:由于AKD在水中不稳定,容易水解失效,因此在AKD乳液制备过程中,还需加一些其他物质,如稳定剂、增效剂等。

稳定剂也称水解抑制剂,它保证AKD在乳液状态时(即酸性条件下)稳定,而在抄纸过程中(中/碱性条件)稳定剂失效,AKD与纤维素发生反应产生施胶度,但AKD与纤维素羟基反应是个较缓慢的过程,需要较长的熟化时间,造成其不适用于在线涂布的涂布纸板的生产,同时也影响到造纸厂对产品的出厂质量控制。

五、SAE与AKD表面施胶剂的优缺点:1)SAE纳米乳液:典型代表:BK-532;本公司,清正合成PSC-330。

在阳离子强度和粒径分布的双重影响下,在同等添加量的条件下,表胶的吨纸消耗量最少,折成100克瓦楞纸在1.5-2公斤/吨纸;生产工艺和技术复杂,成本高,销售单价高;本公司PSC-330,相对跨国公司产品而言,售价降低了20%以上。

SAE的突出特点就是,表胶与淀粉链结合紧密,大量的纳米粒子能够在纸张表面形成致密的薄膜,因此纸张施胶后不易返潮。

强阳离子性的表胶对造纸纤维处理过程中的杂质和干扰离子较敏感,因此较适合大型纸厂和高速纸机使用(纤维较干净)。

2)SAE普通乳液:典型代表——国内的表面施胶剂。

由于阳离子性和粒径分布的双重影响,在同等条件下,其添加量通常是微乳液型消耗量的1.5-2.5倍,折合成100克瓦楞纸,其表胶的添加量在3-5公斤左右,与每家工厂的纤维处理、中水水质和污泥回抄等因素相关。

由于一些小纸机纤维中杂质较多,需要添加比较多的硫酸铝来消除干扰离子,因此施胶条件是在酸性(PH 3-4.2)。

普通乳液聚合型,技术工艺和生产相对普及,因此国内生产厂商最多。

但由于各家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导致表胶的吨纸添加量不同,彼此间单价差异最大,从5000-8000元/吨不等,是目前造纸厂最难辨别的一类。

3)AKD类:其特点是,目前唯一能够在中性条件下施胶的施胶剂,在用于浆内施胶时的PH值可以大于7;但用于表面施胶时,也需要加入硫酸铝,因此其施胶液也呈现酸性PH3.0-4.0。

表观单价便宜,但是吨纸消耗量大;性价比并不突出。

通常来说,折合成100克重的瓦楞纸,吨纸消耗量在4-6公斤不等。

新施胶的纸张,容易满足抗水性的要求,但是需要2小时以上的熟化时间,才能达到小于35 g/㎡60S。

与SAE类表胶相比,AKD类表胶无法与淀粉分子形成交联反应因此不能在纸张表面形成高分子抗水薄膜,无法阻止纸张受潮,因此其最大的缺点是容易返潮。

这一点,已经得到造纸厂的普遍认同,在潮湿多雨的华南地区,尤其是夏季,问题更严重。

另外,其乳液的保质期短,通常在15-30天左右,时间长了会水解。

AKD类型的表面施胶剂不能够用于涂布白板纸,会导致严重缺陷。

AKD类型表胶的成品纸,初始抗水性好,但在制作纸板过程中容易“打滑”,不利于胶粘剂与箱板纸粘合。

六、如何辨别表面施胶剂的品质1. 简单目测:(实物演示)从溶液的颜色上,简单区分AKD类和SAE类;从溶液的透明度上,可以简单区分粒径大小;2. 简单实验:(实物演示)将表胶液摊在玻璃皿中,烘干后观察其成膜性;将成膜的表胶,用水浸泡,观察其是否会发白;3. 仪器分析法:粒径分布、Zeta电位和Tg值;4. 可勃法评价:与标准试样的表胶在同等条件下测定其吸水值;吸水值越小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