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第六ppt

合集下载

论语第六章(雍也)注音

论语第六章(雍也)注音

第六章论语雍也篇zǐ yuē yōng yě kě shǐ nán miàn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zhòng gōng wèn zǐ sāng bó zǐ zǐ yuē kě yějiǎn zhòng gōng yuē jū仲弓问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jìng ér xíng jiǎn yǐ lín qí mín bú yì kě h ū jū jiǎn ér xíng jiǎn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居简而行简,wú nǎi tài jiǎn hū zǐ yuē yōng zhī yán rán无乃大简乎。

子曰:雍之言然。

āi gōng wèn dì zǐ shú wéi hào xué kǒng zǐduì yuē yǒu yán huí zhě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hào xué bù qiān nù búèr guò bú xìng duǎn m ìng sǐ yǐ jīn yě zé wū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wèi wén hào xué zhě yě未闻好学者也。

zǐ huá shǐ yú qí rǎn zǐ wéi qí mǔ qǐng s ù zǐ yuē yǔ zhī fǔ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qǐng yì yuē yǔ zhī yǔ rǎn zǐ yǔ zhī sù w ǔ bǐng zǐ yuē chì zhī请益,曰:与之庾。

论语第6章

论语第6章

论语第6章以下是《论语》第六章的原文及解释:第六章:《雍也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注释】:南面:即脸朝南,古代坐北朝南,面向南方的位置为尊位。

子曰:“可也,简。

敬而行之,以临其民,不亦易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 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治理政事。

” 孔子认为:冉雍平素做人不浮躁,比较庄重,办事不繁琐,很简易。

冉雍虽然才能平平,但若以这些优点去做官治理政事已不简单了;而冉雍若被推举出来治理国家政事了,他还能朴素、简易地行事,让老百姓在他治理下很容易管理。

孔子认为:冉雍说得对。

第六章:《述而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释】:道:指政治主张和理想。

德:指遵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仁:指仁爱、仁义。

游于艺:指具有才艺的实践活动,即“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译文】:孔子说:“立志于道,坚守道德,依据仁义,娴熟技艺。

”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了他一生的经历,自述了一个人从小到老的成长过程。

孔子所列的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人生在不同年龄段上的生活写实。

通过这一段表述可以看出孔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的生活情况。

第六章:《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弟子:古时对年轻人的称呼。

入:古代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时,儿子随父亲住在内室,外出应酬则和父亲分道扬镳。

入是指处在内室侍奉父母而言。

出:与“入”相对而言,谓外出也。

“则”字有两解:一是作名词解,为准则、法则之意;二是作连词用,“则”字用法同“而”字。

谨:说话谨慎小心。

泛:广泛的意思。

亲仁:即亲贤爱众。

行有余力:指在父母亲族等亲人中博施恩惠而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尚有剩余的精力与能力。

文:文献典籍、礼乐制度等文化知识。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随和、谨慎、诚实、守信。

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六(权威直接打印)

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六(权威直接打印)

lǔ lǔ yí biàn zhì yú dào
鲁;鲁 一 变 ,至 于 道。”
zǐ yuē
jūn zǐ bó xué yú
6.27 子 曰:“君 子 博 学 于
zǐ yuē
gū bù gū gū zāi wén yuē zhī yǐ lǐ
yì kě yǐ fú
6.25 子 曰:“觚 不 觚,觚 哉! 文,约 之 以 礼 ,亦 可 以 弗
宰。闵 子 骞 曰:“ 善 为 我 一 箪 食,一 瓢 饮,在 陋 巷 ,
cí yān rú yǒu fù wǒ zhě zé wú bì rén bù kān qí yōu huí yě bù gǎi qí
辞 焉!如 有 复 我 者,则 吾 必 人 不 堪 其 忧,回 也 不 改 其
zài wèn shàng yǐ
在 汶 上 矣。”
lè xián zāi huí yě
乐。 贤 哉,回 也!”
bó niú yǒu jí zǐ wèn zhī
rǎn qiú yuē
fēi bú yuè zǐ
6.10 伯 牛 有 疾,子 问 之, 6.12 冉 求 曰:“非 不 说 子
-3-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zhī dào lì bù zú yě
zǐ yuē
yǎn zhī shì yě
之 道,力 不 足 也。”子 曰: 偃 之 室 也。”
lì bù zú zhě zhōng dào ér fèi
zǐ yuē
mèng zhī fǎn bù fá
“力 不 足 者, 中 道 而 废。 6.15 子 曰:“ 孟 之 反 不 伐,
yóu jìng fēi gōng shì wèi cháng zhì yú

论语 雍也篇第六(拼音标注)

论语 雍也篇第六(拼音标注)

论语 雍也篇第六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tài 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hào 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wú,未闻好学者也。

”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sù。

子曰:“与之釜fǔ。

”请益。

曰:“与之庾yǔ。

”冉子与之粟五秉bǐnɡ。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yì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6.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wú!以与尔邻里乡党乎!”6.6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xīn 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yú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6.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6.9 季氏使闵子骞qiān 为费bì宰。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wèn 上矣。

”6.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yǒu 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12 冉求曰:“非不说yuè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rǔ画。

”6.13 子谓子夏曰:“女rǔ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6.14 子游为武城宰。

子曰:“女rǔ得人焉耳乎?”曰:“有澹tán 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yǎn 之室也。

”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论语雍也篇

论语雍也篇

雍也篇作者:佚名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第六章(雍也)注音

论语第六章(雍也)注音

论语第六章(雍也)注音第六章论语雍也篇zǐ yuē yōng yě kě shǐ nán miàn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zhòng gōng wèn zǐ sāng bó zǐ zǐ yuē kě yějiǎn zhòng gōng yuē jū仲弓问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jìng ér xíng jiǎn yǐ lín qí mín bú yì kě h ū jū jiǎn ér xíng jiǎn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居简而行简,wú nǎi tài jiǎn hū zǐ yuē yōng zhī yán rán无乃大简乎。

子曰:雍之言然。

āi gōng wèn dì zǐ shú wéi hào xué kǒng zǐduì yuē yǒu yán huí zhě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hào xué bù qiān nù búèr guò bú xìng duǎn mìng sǐ yǐ jīn yě zé wū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wèi wén hào xué zhě yě未闻好学者也。

zǐ huá shǐ yú qí rǎn zǐ wéi qí mǔ qǐng s ù zǐ yuē yǔ zhī fǔ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论语雍也篇第六(拼音标注)

论语雍也篇第六(拼音标注)

论语 雍也篇第六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t ài 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h ào 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w ú,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s ù。

子曰:“与之釜f ǔ。

”请益。

曰:“与之庾y ǔ。

”冉子与之粟五秉b ǐn ɡ。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y ì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w ú!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x īn 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y ú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季氏使闵子骞qi ān 为费b ì宰。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w èn 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y ǒu 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 ān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冉求曰:“非不说yu è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r ǔ画。

”子谓子夏曰:“女r ǔ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游为武城宰。

子曰:“女r ǔ得人焉耳乎”曰:“有澹t án 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y ǎn 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鮀tu ó之佞n ìn ɡ,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论语雍也篇第六

论语雍也篇第六

论语雍也篇第六论语雍也篇第六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2、仲弓问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

”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

不幸短命死了。

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

”冉求却给他八十斛。

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

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译文】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

孔子说:“不要推辞。

(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

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译文】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先难而后获
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 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 译:樊迟问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为人 民应该做的事情上,尊敬鬼神却要远离它,这样就算是 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算有仁德的人。孔子说:“有 仁德的人先要付出一定的艰苦劳动,而后才获得果实, 这样才算是有仁德。”
2.办事简要
6.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 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 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吧 ,他做事还算简约。”仲弓说:“如果心里是严肃认真 的,做事简约不烦琐,这样来治理百姓,不也是可以的 吗?如果心里只图简便,又以简便的方法做事,那不是 太简单了吗?”孔子说:“你的话是对的。”
5.安贫乐道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呀!一篮饭,一瓢水, 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忧愁,颜回却不改 变他自认为的快乐。颜回是多么有贤德呀!”
6.正直无私
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孔子说:“一个人能够活着是由于正直,不正直的 人虽然也活着,那只是侥幸免于灾祸。”
7.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 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功,军队败退的时候, 他留在末尾断后,将进城门时,用鞭子打着自己的马, 说:‘不是我敢留在后面,是马匹不肯往前走。’”
8.文质彬彬
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 后君子。” 译:孔子说:“质朴超过文彩,就有点粗野;文彩超过 质朴,就有点虚浮。只有文和质比例均称,才是个君子 。”
10.推己及人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 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 谓仁之方也已。” 译: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 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 “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 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 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 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 实行仁的方法了。”
君子儒
1.不违周礼 2.办事简要 3.周济穷人 4.刚柔并济: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 5.安贫乐道 6.正直无私 7.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8.文质彬彬 9.先难而后获 10.推己及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论语
雍也篇第六
----第二组
一、君子儒 二、小人儒 三、中庸 四、乐学 五、从政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君子儒就是君子式的儒者
何为君子儒?
1.不违周礼
6.25子曰:“觚(gū)不觚,觚哉?觚哉?” 译:孔子说:“觚不象个觚,这也是觚吗?这也是吗?
6.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 夫!” 译: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献,再用礼来 约束他,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3.周济穷人
6.5原思为之宰,与之杰九百,辞。子曰:“毋(wú)!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原思做孔子家的总官,孔子给他俸禄小米九百,原 思辞谢不受。孔子说:“不要推辞!拿去给你乡邻中的 穷人吧!”
4.刚柔并济:
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
6.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mǐn)子骞曰:“善为我 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wèn)上矣。” 译:季氏让闵子骞做他的费地的县长。闵子骞对来人说 :“请好好替我辞去吧!倘若再有人来请我做官,那我 一定要逃到汶水以北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