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乳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ppt
最新乳腺癌侵袭与转移-PPTPPT课件

血管源性和套叠式血管生成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007, 8, 464-478
VEGF与血管新生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2y2 2007, 6, 273
激酶活化,TK 磷酸化
激活其下游信号通路
Mukesh K. Nyati, et al. Nature Review 2006; 6:876–85.
巨噬细胞通过EGFR Y1086, c-Src, Erk1/2和Akt磷 酸化和小GTP酶活性刺激胃和结肠直肠癌侵袭
Oncogene (2014) 33, 2123–2133
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途径
Sharon F McGee et al. EMBO Rep. 2006;7:1084-1088
乳腺癌的转移途径模型
乳腺癌平行转移模型
二、乳腺癌侵袭与转移的相关分子机制
乳腺癌侵袭与转移的相关分子机制
促进侵袭与转移因素
EGFR家族
Her-1/-2/-3/-4
P53基因
VEGF
膜外区
跨膜区
TK
膜内区
➢EGFR的配体 表皮生长因子(EGF )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 ➢EGFR等蛋白酪氨酸激酶功能缺失或其相 关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活性或细胞定位异 常,均会引起肿瘤、糖尿病、免疫缺陷及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
EGFR信号通路及放疗与化疗作用
配体与受体结合
受体二聚体化
内在的蛋白
MMP
MMP-2/-9
E-钙黏素 KiSS-1 抑制侵袭与转移的因素
乳腺癌课件PPT

康复训练方法指导
身体锻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适 合的锻炼计划,如散步、瑜伽 、太极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和
免疫力。
呼吸练习
通过深呼吸、放松练习等,帮 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疼 痛和不适。
肌肉放松
通过按摩、热敷等手段,放松 肌肉,减轻疲劳和疼痛。
营养指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提供合 理的饮食建议,保证充足的营
04
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
心理支持策略分享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 困惑,理解他们的情绪
和需求。
积极引导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 感,引导他们积极面对
疾病和治疗过程。
提供信息支持
向患者提供关于乳腺癌 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 了解疾病和治疗方案,
增强信心。
建立支持网络
鼓励患者加入乳腺癌患 者支持团体,与其他患 者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养摄入。
家庭和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建议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治疗和康复期。同时,家庭成员也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社会支持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乳腺癌患者的关注和支持,提供相关的医疗、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帮助。同时,政府和社会组 织也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总结反思
根据效果评估结果,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 今后的活动提供改进方向和建议。
后续跟进
对参与者进行后续跟进,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促进乳腺癌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乳腺癌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01
02
03
04
均衡饮食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病理学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病理学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乳腺癌是一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目前的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1.遗传因素:乳腺癌存在家族聚集性,约有5-10%的乳腺癌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
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是乳腺癌遗传的主要原因。
此外,其他基因突变如TP53、PTEN等也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2.激素水平:女性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激素水平的变化,特别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增高,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如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或晚育、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等都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
3.饮食与生活方式:饮食中高脂肪、高糖分和高胆固醇的摄入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
此外,缺乏体力活动、肥胖、长期暴露于雌激素类似物质等生活方式因素也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
4.放射线暴露:接受过胸部放射线治疗,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乳腺癌的风险会增加。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乳房肿块: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肿块通常是无痛的,质地坚实,边界不清晰。
2.皮肤改变:乳腺癌患者乳房皮肤可能出现凹陷、皱缩、皮肤溃疡、皮肤橙皮样变等改变。
3.乳头溢液:乳腺癌患者乳头溢液通常是单侧乳房,有时会伴随出血。
4.乳房形状改变:乳腺癌患者乳房可能出现形状改变,如乳房萎缩、不对称等。
乳腺癌的病理学: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多种多样,根据乳腺癌细胞的形态、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可以将乳腺癌划分为多个亚型。
1.浸润性导管癌:约占乳腺癌的70-80%。
其特征是乳腺癌细胞侵袭乳腺导管壁,有明显的浸润性生长。
2.浸润性小叶癌:占乳腺癌的10-15%。
特征是乳腺癌细胞侵袭乳腺小叶结构,形成多个小结节。
3.黏液癌:占乳腺癌的5%,乳腺癌细胞含有大量黏液物质。
4.基底样乳腺癌:占乳腺癌的1-5%。
乳腺癌细胞具有基底细胞的特征,预后相对较好。
2024版年度乳腺癌讲课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
2024/2/2
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
是乳腺癌筛查中的主要方法。
乳腺超声
用于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
MRI不作为乳腺癌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但对乳腺癌的术前评估有较 大价值。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可用于乳腺癌术前及术后的复发及转移情况。
9
实验室检查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 烟等,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0
05
乳腺癌的康复与随访
2024/2/2
21
康复期生活调整建议
01
02
03
04
合理饮食
推荐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 菜和水果,减少高脂肪食物摄
入。
2024/2/2
适量运动
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 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提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参照世界卫生 组织(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同时, 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相似症状的疾病。
11
03
乳腺癌的治疗
2024/2/2
12
手术治疗
乳腺癌根治术
切除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及腋 窝淋巴结,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
保乳手术
仅切除肿瘤及部分正常乳腺组织,保 留大部分乳房,适用于早期乳腺癌且 肿瘤较小的患者。
6
02
乳腺癌的诊断
2024/2/2
7
临床表现与体征
乳头溢液
血性、浆液性或水样溢液。
乳头、乳晕异常
乳头回缩、糜烂、破溃等。
乳房肿块
无痛性、质硬、边界不清、活 动度差的肿块。
乳腺癌图文课件版

目 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的诊断 • 乳腺癌的治疗 • 乳腺癌的预防与康复 • 乳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乳腺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上皮组 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 癌症之一。
分类
乳腺癌可以根据组织学和分子生 物学特征分为多种类型,如浸润 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髓样 癌等。
。
乳房皮肤改变
乳房皮肤出现凹陷、皱 褶、红肿、破溃等症状
,可能提示乳腺癌。
乳头溢液
非哺乳期出现乳头溢液 ,尤其是血性溢液,应 警惕乳腺癌的可能性。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常伴有腋窝淋巴 结转移,导致淋巴结肿
大。
02 乳腺癌的诊断
乳腺X线摄影
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筛查的常用方 法之一,通过X线检查乳腺组织的密 度和结构,有助于发现乳腺肿块、钙 化灶等异常表现。
然而,核磁共振检查费用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因此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主要用 于临床怀疑乳腺癌或X线、超声检查阴性时的补充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乳腺癌确诊的金标准,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取乳腺组织进行病 理学检查。
病理学诊断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分级、分期等信息,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 后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X线摄影存在一 定的辐射,且对于致密型乳腺的检出 效果较差,因此不作为首选筛查手段 。
X线摄影对于微小钙化的检出尤其敏 感,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 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高频超声 探头检查乳腺组织结构和血流情
况。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乳腺肿块、囊 肿、导管扩张等异常表现,尤其 对于致密型乳腺或X线检查阴性
乳腺癌的科普知识PPT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化疗:使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癌细胞,减 小肿瘤大小。
乳腺癌康复 护理
乳腺癌康复护理
营养均衡:合理摄入蛋白质、维生 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心理疏导: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 对治疗过程中的不适。
乳腺癌康复护理
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 ,促进康复。
乳腺癌预防 措施
乳腺癌预防措施
乳腺癌的早 期诊断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乳腺自查:通过定期自查可以发现 乳房异常情况。 定期乳腺检查:定期通过医院专业 检查来发现乳腺异常。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摄影是一种常见 的乳腺癌筛查方法。
乳腺癌的治 疗方法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根据乳腺癌的不同 阶段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不同的手术方式。 放疗:通过外部放射线或内部 放射源来杀灭肿瘤细胞。
乳腺癌简介
乳腺癌早期症状:乳房肿块、乳房变形 、乳头溢液、皮肤凹陷、乳房疼痛等。
乳腺癌的危 险因素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乳腺 癌的风险增加。 女性性激素:长期接触雌激素 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家族史:如果一级亲属中有患乳腺癌的 人,个人患病风险会增加。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症状明显的女性, 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
健康饮食:低脂、高纤维饮食 有助于预防乳腺癌。 定期体检:定期去医院进行乳 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乳腺癌预防措施
较少雌激素接触:减少长期接触雌激素 的机会,如减少激素替代治疗。 平衡工作生活:减少工作压力,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乳腺癌的科普知识PPT
目录 乳腺癌简介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乳定义: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 瘤,起源于乳腺细胞,通常在乳腺 组织内形成肿块。 乳腺癌的发病率:乳腺癌是女性最 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在男性 乳腺中发生。
《乳腺癌知识讲座》ppt课件

02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与体征
乳房肿块
无痛性、单发、质硬、 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
滑的肿块。
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 液、浆液、乳汁、脓液
。
皮肤改变
酒窝征、橘皮样改变。
乳头、乳晕异常
乳头回缩、糜烂、皮肤 脱屑、瘙痒等。
晚期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04
乳房外形改变
皮肤破溃、结节、水肿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的死亡率已有所下降。但仍是女性恶性肿 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 乳腺癌生存率的关键。
高危人群
具有乳腺癌家族史、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月经初潮早或绝经晚、未育 或晚育、长期高脂肪饮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危 人群。
乳腺癌的分类与分期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进展
靶向治疗
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进 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可考虑使用内分泌治疗药 物。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目前已在部 分乳腺癌患者中取得显著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05
乳腺癌的康复与护理
术后康复锻炼指导
疼痛
持续性、剧烈疼痛,可放射至 肩背部。
转移症状
根据转移部位不同,出现相应 症状,如肺转移可出现咳嗽、
咳痰、呼吸困难等。
恶病质
消瘦、乏力、贫血、发热等全 身症状。
乳腺癌的转移途径
01
02
03
淋巴转移
主要转移途径,可转移至 腋窝淋巴结、内乳淋巴结 和锁骨上下淋巴结。
血行转移
可转移至肺、骨、肝、脑 等器官。
2024版年度乳腺癌教学课件

01乳腺癌概述Chapter定义与发病率定义发病率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年龄遗传因素生殖因素生活方式乳腺癌的病理类型02乳腺癌的临床表现Chapter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乳晕异常疼痛多数乳腺癌患者早期无疼痛症状,晚期出现疼痛常提示肿瘤已侵犯神经。
乳房皮肤破溃、出血肿瘤侵犯皮肤可致破溃,常伴出血、感染,甚至有恶臭。
转移症状根据转移部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症状,如肺转移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骨转移可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等。
乳腺癌的体征03乳腺癌的诊断方法Chapter01020304原理缺点优点适用人群01020304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折射等物理特性,对乳腺组织进行成像。
原理无辐射,对囊性和实性病灶鉴别能力强,适合各年龄段女性。
优点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对微小钙化灶显示不清。
缺点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女性,特别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适用人群原理优点缺点适用人群病理学检查01020304原理优点缺点适用人群04乳腺癌的治疗方案Chapter乳房保留手术乳房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030201术后放疗保乳术后放疗根治性放疗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在手术前进行,旨在缩小肿瘤,提高手术成功率。
解救化疗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等,用于抑制雌激素生成,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如他莫昔芬等,用于阻断雌激素对肿瘤细胞的刺激作用。
卵巢去势通过手术或药物使卵巢失去功能,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
激素治疗1 2 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免疫治疗05乳腺癌的预后与随访Chapter预后评估指标病理类型与分级01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02激素受体与HER2状态03随访计划与内容随访时间随访内容关注复发和转移生活质量关注心理支持01功能锻炼02健康生活方式0306乳腺癌的预防措施Chapter高危人群筛查家族遗传史了解家族中是否有乳腺癌病史,对于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的女性,应加强筛查和监测。
个人病史曾患有乳腺良性疾病、胸部放疗史或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等,都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