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历年研究生招生考录比
中央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招生目录PS:招生目录图片若看不清楚可以右键另存为图片,在看图程序中可放大至清晰状态!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简介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在经济系的基础上合并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成立的,也是中央财经大学实行学院制以来建立的第一批学院。
经济学院坚持“崇尚经济科学、培养优秀人才、服务社会进步”的宗旨,坚持“兼容并蓄、学术自由、国际标准、关注本土”的办院思路。
学院现设有经济学系、国民经济学系、国际经济学系、应用经济学系四个教学机构和经济史研究中心、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与社会研究所三个科研机构。
目前有经济学和国民经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招生,拥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八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五个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是我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的学院,政治经济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并设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业精神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职教师5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1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13人。
共有博士生导师8 人。
特别是一批中青年学者潜力很大,是学院师资的主力军。
学院教师在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收入分配、劳动经济学、博弈论和企业理论、产业经济学等领域有较好研究,在国内顶尖和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批重要论文。
近几年全院教师承担和完成了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部委、北京市等科研项目。
学院一贯重视教育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积极实施“本科生全面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志向和学习成绩,学院在高年级试行“分类培养制”:将学生分成科研型和实践型两类,强化科研型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功底;为实践型学生开设更多实务性课程,在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企业和其它机构设立了一批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
2016中央财经大学法律(法学)(法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复习经验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法律(法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复习经验指导一、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法律(法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考试科目 备注007法学院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11人左右 035102法律(法学)30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6人左右01金融法务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02公司法务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03政府法务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04司法法务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05涉外法务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二、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法律(法学)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 考试科目政治 外语 专业一 专业二 总分 法律(法学) 42 42 63 63 300三、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法律(法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科目名称书名 作者 出版社《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必备经典案例分析 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2016年法律硕士联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2016年法律硕士联考冲刺背诵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标准化题库》《法律硕士联考法条解释》四、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法律(法学)专业考研真题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一、单项选择题:第1 -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016-2017考研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报录比和录取分数线-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6-2017考研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报录比和录取分数线-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是中国高校中会计学科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级财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国内会计、审计和财务学科建设中居于领先地位。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业介绍1、学校历年综合排名年份全国排名财经类学校排名总分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2015 121 4 14.07 3.47 5.37 2014 122 4 12.5 2.86 4.58 2013 133 6 11.98 2.79 4.41 2012 134 5 11.44 3.01 3.91 2011 121 3 10.64 4.45 2.19 上表是从近五年中国高校综合排行榜中摘取的数据。
作为一所财经类院校,中央财经大学的综合排名不是那么靠前,但从财经领域来看,中央财经大学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四所211财经院校之一,加之其处于北京的区位优势,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从整体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2、会计专业排行榜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厦门大学(985)A+2 东北财经大学A+3 上海财经大学A+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A+5 中国人民大学(985) A+6 湖南大学(985) A+7 中央财经大学 A8 西南财经大学 A9 暨南大学 A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在全国位列第七;从北京地区来看,央财会计专业也占有优势地位,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
作为一所以财经专业为主的院校,浓郁的财经氛围对学生专业方向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3、学费学制学科方向学费(元)学制(年)脱产会计硕士108000 2在职会计硕士(非定向就业)128000 2在职会计硕士(定向就业)128000 24、教学特色(1)与国际接轨的以行动学习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2)“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双导师”师资团队;(3)国内独家以Oracle EPM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化课程;(4)以实务化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整合化实践技能课程;(5)与五大主流国际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职业发展体系。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简报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简报一、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一)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016年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分为夏令营考核和常规考核两种考核方式。
经过报名、资格审查、复试、录取等环节,共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262名(含2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其中夏令营考核录取83名,常规考核录取179名,具体报名录取情况详见表一:表一:2016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表学院 专业 招生计划夏令营考核录取人数常规考核报名人数常规考核录取人数录取合计财政学院 财政学 9 28 9 9 资产评估 10 18 8 8金融学院 金融学 9 8 8 ★金融工程 2 0 0 金融 63 41 1 42会计学院 会计学 10 27 3 3 会计 19 154 23 23商学院 跨国公司管理 4 2 4 2 4 企业管理 11 4 37 6 10 技术经济及管理 5 2 6 0 2 ★人力资源管理 4 18 4 4 ★物流管理 2 2 0 0经济学院 政治经济学26 921 1 经济思想史 0 经济史 0 西方经济学 3 3 世界经济 0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 国民经济学 4 4 区域经济学 0 产业经济学 6 6 劳动经济学 1 1信息学院 产业经济学 2 5 2 2学院 专业计划 录取人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录取合计信息学院 软件工程 2 1 1 1 ★管理信息系统 3 4 2 2 ★电子商务 3 5 0 0法学院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7 641 1 刑法学 1 1 民商法学 1 1 诉讼法学 0 0 经济法学 0 0 国际法学 1 1 ★金融服务法 0 0 法律(非法学) 4 4 1 1 法律(法学) 9 21 8 8文化与传媒学院 逻辑学 3 1 0 0 ★传媒经济学 6 21 7 7 文艺学 2 4 0 0 汉语言文字学 3 1 1 1 中国古代文学 2 4 2 2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投资学 7 21 9 9 管理科学与工程 3 6 1 1 ★房地产经济与管理 4 7 2 2 ★工程与项目管理 3 14 3 3保险学院 ★保险学 4 13 4 4 ★精算学 4 16 4 4 保险 6 18 4 4 社会保障 3 6 1 1政府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12 313 3 教育经济与管理 0 0 ★城市规划与管理 0 0社会发展学院 社会学 5 5 1 1 人口学 2 1 0 0 ★社会心理学 2 1 1 1 应用心理 4 5 2 2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8 0 0 0税务学院 ★税收学 9 22 13 13 税务 7 31 6 6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 产业经济学 5 6 3 3 财经研究院 区域经济学 3 8 1 1学院 专业计划 录取人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录取合计 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国防经济 3 3 1 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国民经济学10 340 0 金融学 6 6 产业经济学 0 0 国际贸易学 2 2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金融学 10 62 4 4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 区域经济学 4 5 0 0 财政学 6 10 2 2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 劳动经济学 10 17 1 1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国际贸易学 5 5 5 国际商务 11 7 7外国语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3 1 1 1统计与数学学院 数量经济学 2 7 1 1 应用统计 4 24 3 3 ★经济统计6 280 0 ★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1 1 ★应用统计 0 0 ★数理统计 2 7 0 0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财政学 15 14 14合计 402 83 930 179 262(二)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2016年共有10228人通过全国统考报考我校,其中学术型研究生报考4191名,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6037名;总报考人数较2015年增长17.5%,学术型报考人数较2015年增加14.6%,专硕报考人数较2015年增长19.6%。
独家: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学硕考研经验解析、考研真题、参考书、分数线报录比九

考研真题就业学费,参考书目考试科目,考研经验考研笔记,考试大纲招生简章,考研辅导复试真题,考研答题技巧考研模拟考试,考研调剂录取分数线,考研答题考研真题答案,考研资料考研专业课,考研参考书金融硕士,考研免费资料下载,考研公开课考研报名,考研预测考研押题,2016年2015年2014年,金融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汇丰商学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夏令营,801经济学综合,802经济学综合,815经济学综合--育明教育姜老师整理关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金融学硕考研的一点看法:关于北京地区的重点学校基本讲完了,给大家说一下中央财经,很多考生一看到中财就会想到生死相依的贸大,一看到中财就会想到地域的低谷,很多考生人生的巅峰-沙河洼地,中财的人气可谓是不断的攀升,粉丝也是呈几何数增长,但是狂热的背后众考研学子应该冷静,不要人云亦云,关注一些分数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理智的选择,而不是虚度光阴。
中财的学硕中分为两个大的类别:801经济学综合和803经济学综合,尤其是以801为主流。
803综合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中财三院--中金发、中公财、中经管。
<图片1><图片2>大家先感受一下16年的分数,然后再对比一下去年的分数,感受到了来自中财三院的深深的恶意,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中财三院和其他学院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专业课,考的是803,都是中级的宏微观,类似于对外经贸的815经济学综合,而且中财三院相比于金融学院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偏重于国外市场,对英语的要求比较高,而且中财三院的研究生学习课程安排是比较紧的,实习的机会会少一些,大家千万不要以分数去定一个学校甚至学院的好坏,这是很片面的。
当然中财最好的学硕就是金融学,也是国家级的重点学科,每年的分数基本都是中财最高的,难度也是最大的,而且中财的专业课801经济学综合虽然专业课难度不大,但是比较压分,很多考生得不了很高的分数,导致最后的总分比较低,除了金融学院,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经济学院,15年改革,全院统一招生,全部专业统一划线,以前的一些冷门专业基本走国家线,比如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但现在皇上一声令下,都成了正宫娘娘,难度无疑增大了很多,但是机会也增加了。
2020-2021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考研参考书、历年报录比、经验复试分数线-新祥旭考研辅导

名词解释(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计算题(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考生注意事项
1.微观,学有余力学员看暑期讲义涉及到的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平新乔《微 观经济学十八讲》内容。 2.宏观,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教材一定要看,重点看核心章节。 3.可参考真题: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多恩布什《宏观经济 学》教材的院校真题,9 月份之后重点,不需要练简答题哦。
总结一下 2018 年中央财经大学 801 经济学考研真题以及复习指导 新祥旭官网 /
2018 年中央财经大学 801 经济学真题回忆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1 货币流通规律
2 市场规则
3 资本循环
4 纯粹流通费用
辨析
1 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都是由社会平均生产条件决定的
参考书目
央财 801 经济学指定了如下参考书: (1)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祥旭官网 /
(2)宏观经济学,曼昆,人民大学出版社 (3)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人民出版社 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教材采用了新的体系(分为基本理论、资本主义、社会 主义三个编目)与传统的政经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不一样,如果同 学们复习时间充裕也可以看一下吴树青的《政治经济学》中有关资本主义的部分, 本专业的学生也可以结合一下以前学习过的《资本论》的部分,进行比较学习。 以往央财 801 经济学指定的西方经济学参考书为高鸿业版本,但近几年改为了曼 昆的《宏观经济学》和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可以看到央财对于 西方经济学的考查逐渐由初级考查难度转向中级。建议跨专业考试的同学和专业 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可以先看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 将专业课的复习线拉长一些。 计量经济学部分在 801 经济学中占 20%的比例,但中央财经大学并未指定参考书, 这一部分推荐同学们看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 央财的 801 经济学考试难度较大,且竞争激烈,建议考生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复 习,尤其要在前期打好基础,经济专业学习基础是关键,做到对基础知识点熟记 于心,才能在考试当中灵活分析考题。可以说,央财 801 经济学专业课考试题目 虽然很难,但只要基础学习足够扎实,专业课也可以考出一个很高的分数。
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考博真题回忆及复试录取人数

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考博真题回忆及复试录取人数大家好我是育明506马老师央财金融学院金融学每年录取15名博士生,报录比在1:7左右,竞争力虽然没有985院校竞争力大,但是央财作为财经类院校难度要求是很高的,考察内容是政经和西经还有计量经济学,专业二为金融学国际金融证券等,初试考察英语和经济学基础还有金融学。
金融工程18年录取了1名博士生,是导师组招生的。
2019年金融学进入复试共41人,录取13人,其中非定向录取10人,复试36人,定向录取3人,复试5人;金融工程录取1人,复试3人。
初试非定向外语线50分,基础课45分,定向外语60分,基础课60分。
育明考博针对专业课的复习指导已有近10年的经验,我们有专业的师资团队,将专业课的书籍进行压缩和提取重点,将必看的内容和考试范围等一些时事资料在课堂上发放给我们的学员。
这样,我们备考的学员就能在有效的时间将专业课的成绩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考试科目导师信息:推荐使用参考书:专业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卫兴华、张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杨瑞龙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近两年)《高级宏观经济学》(Dovid Romer)“Advanced Macro-Economics”戴维·罗默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十版)《计量经济学》潘省初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专业二:金融学,李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第二版金融中介学,王广谦,富等教育出版社201第2版商业银行管理,史建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国际金融,张礼卿,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证券市场运行与管理,贺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金融市场与计量经济学,坎贝尔朱平方,上海财才经大学出版社2003应用计量经济学(原书第三版)时间序列分析,沃尔特,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8-1中国金融,姚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金融思想史(下),姚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考博英语真题分享: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考博英语(1001)1篇完型、6篇阅读、2篇英译汉、1篇汉译英、1篇作文汉译英:关于北京和故宫的悠久历史作文:在文化与商业方面与外国合作签订合同的利弊关于:育明教育辅导班1、专业课全程一对一辅导,没有小班授课。
2015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税务学院今后几年的主要目标是努力办好国家级特色专业,将税务学科建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 基地,将税务学院建成与国际税务学术界有广泛联系、独具特色并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税务专业人才培
石坚研究员 张京萍副教 授 黄云副教授 邢建平副教 授 高萍副教授 汪昊副教授 王玺副教授 张广通副教 授 杨志清教授 程永昌教授 王国华教授 靳东升研究 02.国际税收与 员 比较税制 张京萍副教 授 黄云副教授 何杨副教授 梁俊娇教授 程法光高级 经济师 王文彦高级 经济师 孙家骐高级 03.税务管理 经济师 邢建平副教 授 蔡昌副教授 樊勇副教授 赵涛副教授 杨志清教授 刘桓教授 黄桦教授 04.税收筹划 梁俊娇教授 杨虹教授 计金标教授 蔡昌副教授 汤贡亮教授 高萍副教授 05.税收法学 张广通副教 授
第 2 页 共 16 页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பைடு நூலகம்
曹明星副教 授 税务学院(015) 税务(025300) 01.税收政策与 管理 02.税收筹划与 导师组 管理 03.国际税收
37 101思想政 201英 396经济 433税务 税法与税收筹划 治理论 语一 类联考综 专业基 合能力 础
第 5 页 共 16 页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税务学院 税务学专业 2012 年报录比
2012 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共有 10918 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报考 7914 人,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 3004 人; 总报考人数较 2011 年减少 9.4%,学术型报考人数较 2011 年减少 15.5%,专硕报考人数较 2011 年增长 1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简报一、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2009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共有7602人,其中包括MBA446人,法律硕士440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162人,总报考人数较去年增长12.4%,报考人数中北京考生为2855名,外地考生为4747名。
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了周密的200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
初试统考后共有2155名考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
经过严格的复试程序,最终有1297名考生被录取,录取人数比去年增长了了30.09%。
其中MBA203名,法律硕士55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47名。
全日制专业学位会计硕士和法律硕士(法学)首都招生,分别录取122名和29名,占录取总数的11.64%。
200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情况详见下表: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录取情况统计表(表一)1、报名和录取人数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
2、录取人数并非入学报到人数,含录取当年保留入学资格研究生。
3、上表中的总录取人数中,财政学专业录取人数包括财政学院录取43人,税务学院录取43人,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研究院录取27人;金融学专业包括金融学院录取103人,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15人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录取15人;国际贸易学专业包括金融学院录取15人和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15人;国际金融专业包括金融学院录取19人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录取8人;证券投资专业包括金融学院录取15人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录取7人;技术经济及管理包括商学院录取5人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录取12人;国民经济学专业包括经济学院录取10人、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10人及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5人;区域经济学专业包括经济学院录取6人和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研究院录取12人;产业经济学专业包括经济学院录取11人,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9人和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录取15人;劳动经济学专业包括经济学院录取8人和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录取14人。
二、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今年共有870名考生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比去年的506人增长了71.9%。
经过初试和复试共录取博士研究生160名,总报录比达到5.44:1,报名和录取人数均创我校新高。
根据教育部要求,我校2009年继续定向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共报考146人,录取53人,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包括在我校博士研究生报录总人数中。
2009年博士研究生录取情况详见下表:三、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今年共有7名台湾考生报考我校2009年研究生,其中报考硕士生3名,报考博士生4名。
经过考试共有3名考生被录取,博士生2名、硕士生1名。
四、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录取情况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我校2008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录情况如下:考生报考我校,经过初试和复试最终在9个招生专业中录取46名学员。
2008年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简报一、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2008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共有6766人,其中包括MBA439人,法律硕士325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51人,总报考人数较去年增长7.5%,报考人数中北京考生为2654名,外地考生为4112名。
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了周密的200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
初试统考后共有1598名考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
经过严格的复试程序,最终有997名考生(其中MBA164名,法律硕士51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30名)被录取,录取人数比去年增长了了9.81%。
2008年硕士研究生录取情况详见下表:注:1、报名和录取人数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
2、录取人数并非入学报到人数,含录取当年保留入学资格研究生。
3、上表中的总录取人数中,财政学专业录取人数包括财政学院录取39人,税务学院录取33人,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研究院录取25人;金融学专业包括金融学院录取79人,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32人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录取11人;国际贸易学专业包括金融学院录取10人和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6人;国际金融专业包括金融学院录取15人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录取15人;证券投资专业包括金融学院录取13人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录取12人;技术经济及管理包括商学院录取10人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录取5人;国民经济学专业包括经济学院录取8人和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9人;区域经济学专业包括经济学院录取3人和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研究院录取12人;产业经济学专业包括经济学院录取10人,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3人和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录取2人;劳动经济学专业包括经济学院录取3人和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录取11人。
二、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今年共有506名考生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比去年的449人增长了12.7%。
经过初试和复试共录取博士研究生139名,总报录比达到3.64:1,报名和录取人数均创我校新高。
根据教育部要求,我校2008年继续定向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共报考76人,录取40人,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包括在我校博士研究生报录总人数中。
2008年博士研究生录取情况详见下表:三、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今年共有9名台湾考生报考我校2008年研究生,其中报考硕士生4名,报考博士生5名。
经过考试共有7名考生被录取,博士生5名、硕士生2名。
四、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录取情况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我校2007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录情况如下:考生报考我校,经过初试和复试最终在10个招生专业中录取70名学员。
2007年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简报一、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2007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共有6294人,其中包括MBA283人,法律硕士452人,高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51人,总报考人数较去年增长5.2%,报考人数中北京考生为2478名,外地考生为3816名。
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复试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定了周密的200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
初试统考后共有1267名考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
经过严格的复试程序,最终有907名考生(其中MBA135名,法律硕士69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30名)被录取,录取人数比去年下降了7.07%。
2007年硕士研究生录取情况详见下表:注:上表中的总录取人数中,财政学专业录取人数包括财政学院录取36人,税务学院录取35人,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研究院录取15人;金融学专业包括金融学院录取68人,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28人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录取9人;国际贸易学专业包括金融学院录取13人和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6人;国际金融专业包括金融学院录取18人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录取8人;证券投资专业包括金融学院录取14人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录取8人;技术经济及管理包括商学院录取9人和管理工程学院录取6人;国民经济学专业包括经济学院录取11人和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4人;区域经济学专业包括经济学院录取8人和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研究院录取11人;产业经济学专业包括经济学院录取10人和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3人。
二、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今年共有449名考生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比去年的413人增长了9%。
经过初试和复试共录取博士研究生116名,总报录比达到3.87:1,报名和录取人数均创我校新高。
根据教育部要求,我校2007年继续定向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共报考48人,录取25人,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包括在我校博士研究生报录总人数中。
2007年博士研究生录取情况详见下表:三、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今年共有12名台湾考生报考我校2007年研究生,其中报考硕士生5名,报考博士生7名。
经过考试共有6名考生被录取,博士生4名、硕士生2名。
四、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录取情况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我校2006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录情况如下:生报考我校,经过初试和复试最终在5个招生专业中录取62名学员。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并将入学时间由来年的3月调整为9月,与我校统招硕士研究生入学报到时间一致。
2006年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简报一、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2006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共有5982人,其中包括MBA189人,法律硕士562人,总人数较去年增长22.21%,其中北京考生为2423名,外地考生为3559名。
我校今年首次招收法律硕士研究生,报考情况较好。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我校严格按照复试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求,详细地制定了200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并在复试的组织管理、内容和方式以及监督等环节都作了进一步要求和细化。
经过初试统考共有1074名考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
同时,我校新成立三个具有国际化背景的研究院,为了招收到高质量的学生,就从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调剂接收了部分高分考生,以上考生按照我校200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经过严格的复试程序,最终有976名考生(其中MBA150名,法律硕士67名)被录取,比去年增长了21.24%。
根据教育部要求,我校2006年首次定向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共报考35人,录取13人,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包括在我校硕士研究生报录总人数中。
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统计如下:注:1、上表中的总录取人数中,财政学专业录取人数包括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研究院录取19人;金融学专业包括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14人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录取11人;国际贸易学专业包括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5人;国际金融专业包括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录取8人;证券投资专业包括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录取12人;国民经济学专业包括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12人;区域经济学专业包括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研究院录取10人;产业经济学专业包括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录取5人。
以上三个研究院录取的是全国著名高校(含我校)高分调剂生。
2、其余专业有的录取人数高于上线人数是由于根据学校学科发展需要,校内调剂录取的结果。
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录取情况统计表(二)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录取情况统计表(三)二、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今年共有413名考生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比去年的295人增长了40%。
经过初试和复试共录取博士研究生89名,总报录比达到4.64:1,报名和录取人数均创我校新高。
根据教育部要求,我校2006年首次定向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共报考18人,录取10人,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包括在我校博士研究生报录总人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