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章--第三章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章--第三章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章--第三章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章-一第三章练习

一、判断丿

1、(A)。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人事管理之间是?种继承和发扬的关系。

2、(B)o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

3、(B)。人力资源管理是独立于企业管理之外的。

4、(A)o管理者是管理活动和管理职能的承担者

5、(A)o依照管理洁动与组织目标实现的关系,管理者可分为直线管理者和辅助管理者

6、(B) o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从事的各类汹动的投入时间和具有的附加值是正相关的

7、(A)o企业文化?般是企业创始人或高层领导者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

8、(B)。企业文化?般不是企业创始人或高层领导者价值观念的启接体现

9、(A)o人力资源管理是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萌芽的。

10、(A)=当今的人力资源管理处于战略管理时代。

11、(B)。如果企业文化以绝对的观点看待公平,那么管理就不会更多的追求结果平等

12、(A)e强化理论认为,要依据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13、(A)o一般认为,正强化比负面强化效果更好

14、(B)o一般认为,负强化比正面强化效果更好

15、(B)o强化理论认为,不用依据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二、多项选择丿

1、(AD)O依照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可以分为三层,英中不包括

A、普通员工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下层管理者

2、(BC)。依照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可以分为三层,英中包括

A、普通员工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下层管理者

3、(ABC) o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从事的活动分为三类,其中有

A、战略性和变革性的活动

B、业务性的职能活动

C、行政性的事务活动

D、招聘活动

4、(ABCD) o美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承担四种角色包括A、业务合作伙伴B、变革推动者C、领导者D、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5、(CD)。美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承担四种角色不包括

A、业务合作伙伴

B、变革推动者

C、中层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

6、(ABC) o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中的政治因素包括

A、政治环境的影响

B、政府管理方式和方针政策的影响

C、工会

D、经济发展状况

7、(AC)。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中的经济因素包括

A、经济体制的影响

B、工会

C、经济发展状况

D、政治环境的影响

8、(0。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几种

A、5

B、6

C、7

D、8

9、(D)o依照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可以分为三层,其中不包括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下层管理者

10、(B)o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功能是()?

A.吸纳功能

B.激励功能

C.开发功能

D.保障功能

11、(A)o管理的四大职能当中不包括()<>

A.分配

B.计划

C.组织

D.协调

12、 (B)o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o

A.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实现企业整体目标

c ?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 D.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

13、 (D)。依照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可以分为三层,其中不包括

A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C 、基层管理者D 、普通员工

A 、波特和劳勒

B 、赫茨伯格C.麦克莱兰D 、斯金纳

22、 (B)。早期综合激励理论提出者是

A 、奥尔德弗

B 、初温

C 、麦克莱兰

D 、洛克

23、 (A)o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会采取六种方法来减少不公平感其中不包括

A 、要求升职

B 、改变报酬

C 、改变参照系D.选择离开

24、 (D)o 首次使用人力资源术语的时间是()。

A. 1909 年

B. 1910 年

C. 1912 年

D. 1921 年

25、(C)o 人际关系时代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哪一阶段。()

A.发展阶段

B.整合阶段

C.反省阶段

D.建立阶段

26、 (B)o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会采取六种方法来减少不公平感其中不包括 A 、改变投入B 、要求提高福利C 、改变参照系D 、选择离开

27、 (A)o 对概念技能要求最髙的是()。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普通员工

28、 (D)o 下列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的行政性事务活动的是()<>

A.招聘

B.培训

C.职位分析

D.福利的发放

29、 (C)。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所从事的各类活动产生附加值最高的是()。

A.行政性活动

B.业务性活动

C.战略性和变革性活动

D.以上都不对

30、 (B)。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所扮演的角色不包括()。

A.战略伙伴

B.企业的操控者

C.变革的推动者

D.管理专家

31、 (0。王经理让来应聘人事员的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小高从普通工人做起,主要是希望 增强他的哪一方而的素质?(

)0 A.专业知识 B.实施能力 C.业务知识

D.思想素质 32、 (C)。哪个概念是包括个性,品行,能力,知识等方而

14、 A 、 15

A 、 16、 A 、 17

A 、 18、 A 、 19、 (A) o ERG 理论提岀者是

奥尔德弗B 、赫茨伯格C 、麦克莱兰D 、 (B) o

双因素理论提出者是 奥尔德弗B 、赫茨伯格C 、麦克莱兰D 、 (0。成就激励理论提岀者是

奥尔德弗B 、赫茨伯格C 、 (D)o 期望理论提出者是 奥尔德弗B 、赫茨伯格C 、 (D)。公平理论提出者是 奧尔德弗B 、赫茨伯格C 、 (D)o 目标理论提岀者是 奥尔徳弗B 、赫茨伯格C 、

(D)。强化理论提出者是 麦克莱兰D 、 麦克莱兰D 、 弗鲁姆

弗鲁姆 弗鲁姆 弗鲁姆 麦克莱兰D 、亚当斯

麦克莱兰D 、洛克

麦克莱兰D 、斯金纳

(A)O 综合激励理论理论提出者是

A、年龄构成

B、学历构成

C、素质构成

D、部门构成

33、(A)。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目标和企业价值链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具体冃标是

A、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虽和质虽

B、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C、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

D、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

34、(B)。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目标和企业价值链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二具体目标是

A、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疑和质童

B、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C、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

D、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

35、(D)。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目标和企业价值链屮,人力资源管理第四具体目标是

八、保证价值源泉屮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C、保证员「?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D、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

36、(C)。在人力贡源管理的具体冃标和企业价值链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三具体冃标是

A、保证价值源泉屮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复

B、为价值创造营建钛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C、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I)、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

37、(A)o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分成六阶段,发生在工业革命时代的是

As萌芽时代B、建立阶段C、战略阶段D、整合阶段

38、(B)。按照环境的稳定与否,可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划分为()o

A.—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B.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

C.直接环境和间接坏境

D.物理环境和非物理环境

39、(C)。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划分为()。

A.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

B.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

C.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D.物理环境和非物理环境

40、⑴)。彩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坏境因素数量少但变化大,这时企业所处的人力资源管理坏境属于()。

A.低度不确定性的环境

B.髙度不确定性的环境

C.中低不确定性的坏境

D.中髙不确定性的坏境

41、(A)o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因素不包括()0

A.工会

B.经济体制

C.劳动力市场状况

D.经济发展状况

42、(B)。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外部环境因素的是()。

政治因素 B.企业生命周期 C.法律因素 D.竞争者

43、(C)o企业能够直接控制和影响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因索是()。

A.竞争者

B.劳动力市场

C.企业发展战略

D.工会

44、(A)。对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分析和评价主要考虑环境的稳定性和环境的()。

A.复杂性

B.变化性

C.单-?性

D.破坏性

45、(C).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分成六阶段,发生在人际关系时代的足A、萌芽时代B、建立阶段C、反省阶段D、整合阶段

46、(B)。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分成六阶段,标总人力资源管理初步建工的是

A、萌芽时代

B、建立阶段

C、战略阶段

D、整合阶段

47、(D)。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分成六阶段,发生在行为科学时代的是

A、整合时代

B、建立阶段

C、战略阶段

D、发展阶段

48、(D)。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分成六阶段,发生在权变管理时代的是

八、萌芽时代B、反省阶段C、战略阶段【)、整合阶段

49、(C)。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分成六阶段,发生20世纪80时代至今的是

A、萌芽时代

B、建立阶段

C、战略阶段

D、整合阶段

50、(B)。罗伯特的三种基本技能中,指管理若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是

A、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

C、概念技能

D、知识技能

51、(A)o罗伯特的三种基本技能中指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的是

A、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

C、槪念技能

D、知识技能

52、(C)o罗伯特的三种基本技能中指管理者认识事物、现象的本质及相互关系的能力

A、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

C、概念技能

D、知识技能

53、(A)o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中,包括一国的政治环境,政府的方针政策的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法徐因素

D、文化因素

54、(B)。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中,包括经济发展状况,济体制的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法律因素

D、文化因素

55、(C)。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中,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主要通过法律形式来实现的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法律因素

D、文化因素

56、(D)o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中,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来理解的因素是

A、竞争因素

B、经济因素

C、法律因素

D、文化因素

57、(A)o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中,在新经济时代,日益激烈的是

A、竞争者

B、经济因素

C、法律因素

D、文化因素

58、(D)o提出四种人性假设理论的科学家是()。

A.麦戈雷格

B.马斯洛

C.诺伊

D.沙因

59、(B)。不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

A.需求层次理论

B.目标激励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成就激励理论

60、(A)o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A.期望理论

B. ERG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综合型激励理论

61、(A)o在某种行为发生以后,立即用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来肯泄这种行为,此激励方式属()。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衰减

62、(0。四种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是合乎理性的是A、社会人假设B、自我实现人假设C、经济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63、(A)o四种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的是

A、社会人假设

B、自我实现人假设

C、经济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64、(B)o四种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能自我激励的是

A、社会人假设

B、自我实现人假设

C、经济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65、(D)。四种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能力的是

A、社会人假设

B、自我实现人假设

C、经济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66、(A)o X-Y理论中,认为人是懒惰的是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经济人假设

67、(B)。X-Y理论中,认为人具有独创性的是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经济人假设

68、(0。X-Y理论中,认为人们的需要和愿望有不同类型的是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经济人假设

69、(A)o X理论的提岀者是

A、麦格雷戈

B、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尔施

C、埃德加沙因

D、赫兹伯格

70、(A)o Y理论的提出者是

A、麦格雷戈

B、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尔施

C、埃德加沙因

D、赫兹伯格

71、(B)。超Y理论的提出者是

A、麦格雷戈

B、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尔施

C、埃德加沙因

D、赫兹伯格

72、(C)。四种人性假设理论的提出者是

A、麦格雷戈

B、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尔施

C、埃德加沙因

D、赫兹伯格

73、(A)o成就激励理论中,决圧管理者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A、权力需要

B、归属需要

C、成就需要

D、动机需要

74、(B)。成就激励理论中成为保持社会交往和维持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按之一的是

A、权力需要

B、归属需要

C、成就需要

D、动机需要

75、(C)o成就激励理论中使人们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和追求事业成功的愿望的是

A、权力需要

B、归属需要

C、成就需要

D、动机需要

76、(A)o强化理论中用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来肯立的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衰减

77、(B)。强化理论中预先告知人们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后果的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衰减

78、(C)o强化理论中给予相应的处罚和惩戒的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衰减130、(D)o强化理论中指撤销对原来可以接受的行为的强化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衰减

79、(C)o表明的是投入和产岀关系的是()

A、效力

B、效果

C、效率

D、绩效

80、(B)。与组织的目标有关,是指实现目标的有效程度的是()

A、效力

B、效果

C、效率

D、绩效

81、(C)o最早系统地提岀管理职能的是()

A、泰罗

B、彼得?德鲁克

C、亨利?法约尔

D、埃尔顿?梅奥

82、(A)o就人力资源管理四项功能间的相互关系而言,()功能是基础。

A、吸纳

B、维持

C、开发

D、激励

四、简答

教材P79-3、8、9

P106-K 2、3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库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 单选题 特殊开头 1.(资金分红)不属于福利项目。 2.(拓展训练)主要用于提高人的自信心,超前培养把握机遇、抵御风险的心理素质,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超前培养团队精神等。 3.( B)属于尚未开发的潜在的人力资源。A求业人口B就学人口C未成年就业人口D 少年人口 4. ( D )又称职位要求,主要说明某项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品质、特点、技能以及工作背景或经历等方面要求的书面文件。A工作描述 B工作分析 C 工作说明书 D工作规范( D )不属于 福利项目。A工作餐B带薪休假C培训教育资助D资金分红 5.( A )是以职工个人的年龄、工龄、学历、本专业工作年限等因素为依据的薪酬制度,是劳动积累工资。A、资历工资制B、结构工资制C、绩效工资制 D、技能工资制 6.( A)结构适合规模小,业务简单的企业 A 直线制 B 直线职能制 C 事业部制 D 矩阵制 7.( D )是考核者只看到考核期末一小段时间内的情况,而对整个评估期间的工作表现缺乏了解和记录,使考核评估结果不能反映整个评估期内员工绩效表现的合理结果。A、首因效应B、个人好恶C、 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 8.( A )是以穷追不舍的方式针对空缺职位工作中的某一事项发问,逐步深入,详细而彻底,直至应试者无法回答为止。A压力式面试 B系列式面试C陪审团式面试 D 非定型式面试 9.( A )是指工作分析人员通过对员工正常工作状态进行观察,把有关工作各部分的内容、原因、方法、程序、目的等信息记录下来,并通过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汇总等方式,得出工作分析成果的 方法。A观察法 B面谈法 C问卷调查法 D 典型事例法 10.(B)培训方法的特点是使培训对象在培训活动中相互启迪思想、激发创造性思维。A.案例研究B.头脑风暴C.模拟训练D.敏感性训练 11.(C)选项不是绩效考核存在的常见问题。A、考核内容不完整B、首因效应C、考核机构不健全D、过宽或过严的倾向 12.(C )是培训与开发的关键所在。A.知识水平的提高B.员工观念的转变 C.工作绩效的提高 D.技能的提高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库完整

【1】 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内有组织的群体就工资、福利及工作条件等问题进行谈判,是为了协调()。 ?A、员工之间的关系 ?B、领导和下属的关系 ?C、劳企关系 ?D、不知道 答案:C 【2】 为保障员工的健康、减少污染、减少事故的发生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属于()的内容。 ?A、劳企关系 ?B、培训与开发 ?C、安全与保障 ?D、编制人力资源计划 答案:C 【3】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大致经历了()个阶段。 ?A、4 ?B、5 ?C、3 ?D、2 答案:C 【4】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职能中,()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前提基础。 ?A、规划 ?B、考评 ?C、调整 ?D、保持 答案:A 【5】 “组织职责阶段”指的是()。 ?A、20世纪60年代中期 ?B、20世纪50年代前后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前后 答案:C 【6】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发展的全体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A、科技

?C、技术 ?D、文明 答案:B 【7】 同样数量的人用不同的组织网络连接起来,会形成不同的协作关系,产生不同的效应,取得不同的结果。这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 ?A、能位匹配原理 ?B、同素异构原理 ?C、公平竞争原理 ?D、激励强化原理 答案:B 【8】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是简单地对员工进行进、管、出的管理,而是有预见性地管理各类人员的配置、使用、劳动报酬、资格鉴定、业务培训、工作条件,时刻考虑如何满足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与要求。这体现了其与传统劳动人事管理在()方面的区别。 ?A、管理思想 ?B、管理内容 ?C、管理方式 ?D、管理手段 答案:B 【9】 20世纪60年代,()受到普遍重视之后,理论界取得一致共识,即要把对人、对事、对物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并以人为中心。 ?A、技术开发 ?B、人本管理 ?C、物流管理 ?D、不知道 答案:B 【10】 人力资源的保持,主要是通过激励、()等措施调动和维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 ?A、培训 ?B、保障 ?C、劳动保护 ?D、关系协调 答案:C 【11】 人力资源的吸收,主要是指根据企业工作需要和条件允许来确定合格的人选的过程,也即()。

人力资源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 单选 1.人才高消费,表明一个企业在录用决策中可能()。 A. 给核心人力资源过高的报酬 B. 注重考 察候选人的核心技能 C. 用超过任职资格条件过高的人 D. 关心候选人的潜在工作能力正确答案:C 2.组织借助于猎头公司的费用会很高,一般为所推荐的人才年薪的()。 A. 1/3到1/2 B. 1/6 到1/5 C. 1/5到1/4 D. 1/4到1/3 正确答案:D 3.以下各甄选工具中,有效性最高的一项是()。 A. 自我评价B. 面试C. 评价中心D. 心理 测试正确答案:C 4.测定培训对企业经营成果具有何种具体而直接的贡献的培训评价标准是()。 A. 反应标准 B. 结果标准 C. 行为标准 D. 学习标准正确答案:B 5.研究表明,员工在培训中学习内容掌握比较好的方式是()。 A. 讲授后自学B. 讲授后组织全 体成员互动讨论 C. 讲授中有人示范 D. 讲授后安排相应实践活动正确答案:D 6.获得有关工作信息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A. 工作设计B. 工作分析C. 工作评价D. 工 作再设计正确答案:B 7.1954年,最早明确提出人力资源概念并被认可的是()。 A. 约翰?罗杰斯?康芒斯 B. 加里? 德斯勒 C. 泰勒 D. 彼得?德鲁克正确答案:D 8.关注过程的绩效考评注重()。 A. 员工和他人之间的关系B. 工作的最终业绩 C. 在上级 面前是否忙碌认真 D. 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正确答案:D 9.用人单位只负责使用人才,而人员的招聘、测评、培训、工资、福利、保险、休假等人事劳动关系由 专门的公司负责,这种形式被称为()。 A. 远程办公 B. 外包 C. 雇佣临时工 D. 劳务派遣正确答案:D 10.使新雇员熟悉组织、适应环境和形式的过程,即()。 A. 离岗培训 B. 在职培训 C. 适应培训 D. 上岗培训正确答案:D 11.()有利于培养员工的核心专长和技能,淡化了官本位思想,为员工提供了更多样化、更宽 广的职业生涯发展途径。 A. 基于技能的薪酬体系 B. 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 C. 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 D. 基于市场的薪酬体系正确答案:A 12.校园招聘其优势在于()。 A. 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B. 具有时间上的灵活C. 可 以发现潜在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D. 具有广泛的宣传效果正确答案:C 13.当人力资源过剩时,企业能够采取的最无奈但最有效的方法是()。 A. 提前退休 B. 暂时解雇 C. 冻结招聘 D. 裁员正确答案:D 14.在招聘广告中不出现招聘企业的名称的广告,称之为()。 A. 隐藏广告 B. 匿名广告 C. 简易广告 D. 遮蔽广告正确答案:D 15.获得有关工作信息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A. 工作评价 B. 工作分析 C. 工作再设计 D. 工 作设计正确答案:B 16.从实际应用来看,绩效考核结果主要还是用在()。 A. 规划 B. 反馈 C. 培训 D. 薪酬正 确答案:D 17.转换比率法假定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是()。 A. 变化的 B. 增加的 C. 减少的 D. 不变的 正确答案:D 18.作分析方法中的参与法适合于()。 A. 需要复杂的智力活动的工作B. 存在一定危险的工作C. 需要进行大量培训的工作 D. 短期可以掌握的工作正确答案:D 19.业欲填补空缺的职位,在招聘之前首先应考虑()。 A. 招聘备选方案 B. 外部招聘方案 C. 招募选择方案 D. 内部招聘方案正确答案:D 20.培训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方法是()。 A. 研讨法B. 角色扮演法C. 案例分析法D. 讲授法 正确答案:D 21.职业生涯目标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一般指(),长期一般指10年以内。 A. 3到5年B.

人力资源四级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真题及答案.doc

59. 企业员工培训应服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为( A )而培训,而不是为培训而培训。 (A)达成企业发展目标(B)提高企业自身素质 (C)解决现实存在问题(D)提高员工工作绩效 60. 进入实质性培训工作的第一步是( D )。 (A)实施培训(B)需求分析 (C)编制培训计划(D)教学设计 61. 在入职教育中,由新员工的直接上级执行( D )。 (A)专业性指导(B)个别性指导 (C)基础性指导(D)特定性指导 62. 管理人员教程培训四级培训的培训对象是( A )。 (A)具有管理潜能的员工(B)具有较高潜力的初级管理人员 (C)负责核心流程的管理人员(D)管理业务并对其业绩全权负责者 63. 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不包括( D )。 (A)人员定向成本(B)在职培训成本 (C)脱产培训成本(D)人员招募成本 64. 根据培训范围的不同,培训可以分为单项培训和( D )。 (A)脱产培训(B)岗前培训 (C)在岗培训(D)全员培训 59、员工培训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工作性质、任务和特点,坚持(A) (A) 按需培训原则(B) 长期性原则 (C) 学以致用原则(D) 投资效益原则 60、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 A )。 (A) 改善自身的竞争优势(B) 提高员工素质 (C) 提高经济效益(D) 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屉 6l、尽管有些被录用的新员工有一定相关工作经验.但具体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仍须接受(C)。 (A) 基础性培训(B) 特定性培训 (C) 适应性培训(D) 非个性化培训 62、晋升培训的特点不包括( D )。

(A) 以员工发展规划为依据(B) 培训时间长、内容广 (C) 多种培训方法并用(D) 以一对一指导为主要方法 63、从培训内容上看.通过自学可以掌握(D)。 (A) 气质(B) 观念 (C) 态度(D) 技能 64、( D )不能体现企业投^经费进行培训的效益。 (A) 任职者提高完成本职工作的质量(B) 为企业中长期的人才需求做好储备 (C) 任职者完成超过本职位技能要求的工作(D) 培训赞增加.增强企业知名度 59. 员工培训是创造( D )的基本途径。 (A)员工资产(B)物力资产 (C)企业资产(D)智力资本 60. 以下关于现代企业有效的培训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最终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 (B)促进了员工现在和未来工作绩效的提高 (C)最终目的是在企业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能岗匹配 (D)主要通过学习训练等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61. 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排他分析是指排除由于( B )影响绩效而申报的培训意向。 (A)员工素质(B)非人为因素 (C)员工能力(D)能岗不匹配 62. 在岗前培训中,检查表是( B )为记录和控制与培训相关的无数细节的最有价值的工具。 (A)培训接受者(B)培训执行者 (C)培训评估者(D)培训管理者 63. 在管理人员教程培训中,一级培训的培训目的是( A )。 (A)塑造领导能力 (B)开发参与者的企业家潜能 (C)让参与者准备好进行初级管理工作 (D)提高参与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 64. 企业从外部聘请的高等学校教师主要进行( C )。(黄皮书P158) (A)能力培训(B)技能培训 (C)理论培训(D)业务培训 59. 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应该由( A )来负责。《黄P130》 (A)人力资源部门(B)企业相关的主管部门(C)战略发展部门(D)对人才做出较准确的判断 60. 以下关于岗前培训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C )。《黄P142》 (A)划分公司层次、部门层次和工作层次的主题(B)规划岗前培训中的技术类内容和社会类内容(C)岗前培训计划中的全部内容都是固定不变的(D)培训计划的构成,

人力资源管理在线作业第三章-第三章第一节

单选题 1.适合于稳定的小型企业的短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是()。 A 经验分析法 B 马尔可夫分析 C 德尔菲法 D 趋势分析法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2.20世纪40年代末在美国兰德公司的“思想库”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预测方法是()。 A 管理人员的连续规划 B 马尔可夫分析 C 德尔菲法 D 趋势分析法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人力资源预测可分为()种。 A 2 B 3 C 4 D 5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4.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 人力资源招聘 B 人力资源甄选 C 人力资源保障问题 D 绩效考核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5.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是指()。 A 经验分析法

B 马尔可夫分析 C 德尔菲法 D 趋势分析法 正确答案:B 多选题 6.使用德尔菲法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 给专家充分的信息使其能作出判断 B 所问的问题应是一个主管人员能答复的问题 C 不要求精确 D 使过程尽可能简化 E 保证所有专家能从同一角度理解员工分类和其他定义正确答案:ABCDE 多选题 7.以下属于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的是()。 A 招聘政策 B 绩效考评政策 C 薪酬与福利政策 D 激励政策 E 职业生涯规划政策 正确答案:ABCDE 多选题 8.组织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来源主要包括()。 A 失业人员 B 各类学校毕业生 C 专业退伍军人 D 其他组织流出人员 E 组织辞退人员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9.以下属于人力资源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有()。 A 档案资料分析 B 马尔可夫分析 C 德尔菲法 D 趋势分析法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复习题

一、选择:(10小题,每小题1分 1、A is a citizen of one country,working in a second country,and employ by an organization headquartered in a third country. A. Third-country national B. Host-country national C. Parent-country nationals D. Repatriate 2、A is an employee working for a firm in an operation who is a citizen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operation is located,but the headquarter for the firm is in another country. A. Third-country national B. Host-country national C. Parent-country nationals D. Repatriate 3、refers to th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managing people in an internationally oriented organization. A. Glob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 Cultural management C. Global organizations’ staff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2b2260611.html,pensation management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longs to retirement security benefits? A. Severance pay B. Time-off benefits C. 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 D. Pension plans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n’ t belong to executives?The . A. CEO B. President C. Senior vice-president D. Mid-manager 6、A pay is a collection of date on compensation rates for working performing similar jobs in other organizations. A. System B. Survey C. Grade D. Range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inappropr iate rater of an employee’ s performance? A. his/her supervisor B. His/her peer C.his/her customer D. his friend

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章培训与开发含复习资料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一、单选题: 1、外部培训资源的开发途径不包括( )。 (A)从大中专院校聘请教师(B)从集团公司总部聘请教师 (C)从顾问公司聘请培训顾问(D)在网络上寻找并联系培训教师 2、( )是指收集培训成果以衡量培训是否有效的过程。 (A)培训计划(B)培训实施 (C)培训评估(D)培训需求分析 3、( )不是培训后评估的主要内容。 (A)培训计划评估(B)培训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C)培训效果效益综合评估(D)培训工作者的工作绩效评估 4、关于外聘教师与内部培养教师的优劣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A、外聘教师更能保证交流的顺畅 B、拓展训练中内部培训师更有优势 C、使用外部培训师有可能加大培训费用 D、外部培训师一定能激发培训对象参与的积极性 5、新员工入职培训一般是由()来进行 A、从顾问公司聘请的培训顾问 B、从大中专院校聘请的教师 C、内部培训师 D、劳动行政部门的专职人员 6、撰写培训评估报告时,错误的做法是() A、要对所有受训人员进行调查 B、尽量实事求是地呈现评估结果 C、附录中最好收集培训过程中所使用的原始资料 D、当评估方案持续时间超过一年时,需要作中期评估报告 7、要求员工培训规划的制定必须体现可靠性、针对性、相关性和高效性等基本特点是

制定培训规划的()要求。 (A)系统性(B)标准化(C)有效性(D)普通性 8、以下不属于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的是() (A)普通性原则(B)适应性原则(C)针对性原则(D)最优化原则 9、在课程设计文件中,以下不属于大纲部分的内容是() (A)教学资源(B)交付要求(C)资料结构(D)课程评估 10、不同的培训内容需要利用不同的培训方法,以下最适合于态度培训的方法是()(A)课堂讲授(B)测量工具(C)示范模拟(D)角色扮演 11、以下不属于设计轮流任职计划的依据的是() (A)通过作业轮换,管理人员将逐渐学会按照管理的原则来思考问题 (B)将允许有一定能力的管理人员确定他们愿意进行管理的职务范围 (C)能够使受训者身历其境,在模拟的实践中加深对管理原理的领会 (D)公司的高级职务可以由对不同部门的问题有广泛了解的人来担任 12、在培训过程中以改进而不是以是否保留培训效果评估是() (A)建设性评估(B)正式评估(C)总结性评估(D)非正式评估 13、在培训效果评估的层级体系中,反应评估的评估内容是() (A)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改进 (B)受训者在技能、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收获 (C)受训者取得的生产经营或技术管理方面的业绩 (D)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如何 14、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单位应为() (A)培训单位(B)学员的单位主管(C)培训教师(D)学员的直接主管 15、对培训的情感成果进行评估时,其测量方法不包括() (A)访谈(B)态度调查(C)关注某小组(D)现场观察

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三章分析题及答案

综合分析题: 案例一 如何规避培训风险? 1一是不要在试用期内培训员工。虽然试用期也属于劳动合同期限,但由于试用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加之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性格、情况等还不甚了解,如果急着送其出去培训,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二是一次培训费用不要太大。 3三是用人单位委派员工出国培训,应尽可能让员工到投资的外商方总部受训,以便管理。若条件不成熟,用人单位与国际培训机构签订的委托培训协议中要约定保证受训人员回国、回委托用人单位的有关事宜。如培训合格证书、职称证书等应交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发给经委派培训的员工。尽量避免受训人员在培训期间发生跳槽、出逃等事件。 4四是双方在约定服务期的同时,不要忘了约定缩短服务期的赔偿方式。约定服务期限为5年,并且约定培训费退赔金额以总金额每年递减20%计算。另外,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人才流动加速等因素,企业与员工约定的服务期不要太长,以2至3年为宜。 案例二 主要问题是受训人员的选派上 1缺乏对受训者培训前的需求分析 2缺乏对受训者学习目标和效果的界定和要求 3缺乏规范的人员培训计划 具体措施 1重视培训前需求分析(目的,达到的目标和效果) 2重视培训中学员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3强化培训效果的评估和考核 4主管对培训者考核与评估 5系统的培训计划 案例三 (1) 总的培训成本是多少?每个受训者的成本是多少? (2) 培训投资回报率是多少? (3) 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答案: (1)总的培训成本= 32836元。 每个受训者的成本= 32836元/ 56人= 587元 培训投资回报率。总投资回报率= (172800 + 48000) / 32836 = 6.7:1 净投资回报率= (172800 + 48000 - 32836) / 32386 = (3)培训效果分析评价: ①质量的变化,事故发生率的变化,环境管理状况的变化。 ②注重软成果(如,态度、人际关系技巧、工作习惯等)的培训。 案例四 您认为哪些培训方法适合用于这次培训中?应选择外部培训师还是内部培训师?为什么? (1)在培训过程中适合采用的培训方法有: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游戏,模拟训练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模拟法,拓展训练,头脑风暴法等等。 (2)培训师的选择:应该选择外部培训师。因为考虑到原厂管理人员与公司新委派的管理人员的对立状态,外部培训师的位置比较中立,更容易被双方接受。 案例五 问题:王明应当怎样指导张萍做这个培训计划?

第3章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第3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第3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本章学习要点及难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X理论—Y理论 ?四种人性假设理论 ?激励的基本过程 ?内容型激励理论: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 素理论、成就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 ?综合型激励理论 ?不同的激励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 18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将其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 1.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A.人性假设理论B.需求层次理论 C.双因素理论D.公平理论 2.下列不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 A.需求层次理论B.公平理论 C.ERG理论D.双因素理论 3. 下列属于Y理论观点的是() A.大多数人生性都是懒惰的, 19

他们尽可能地逃避工作 B.大多数人习惯于保守,反对变革,安于现状 C.只有少数人能克制自己,这部分人应当担负起管理的责任 D.承诺与达到目标后获得的报酬是直接相关的,它是达成目标的报酬函数 4.双因素理论是由()提出的 A.马斯洛 B. 阿尔德弗 C.赫茨伯格 D.麦克利兰 参考答案: 1.A 2.B 3. D 4.C 20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正确的答案为两个或以上,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其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 1.激励理论有()的类型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综合型激励理论 2.“人性假设”理论包括()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3.下列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A.期望理论B.公平理论 21

精选《人力资源管理》大学期末考试题库500题(含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按照一定的要素、标准及晋升路线,定期对人员所进行的晋升称为()。 A: 破格晋升 B: 内部晋升 C: 常规晋升 D: 外部晋升 答案:常规晋升 2.在员工报酬的各部分中,职工均能享受,与其贡献关系不太大的利益是()。 A: 基础工资 B: 津贴 C: 奖金 D: 福利 E: 保险 答案:福利 3.按照技术复杂程度及劳动熟练程度划分等级和规定相应的工资标准,在以员工所达到的技术水平评定技术等级和标准工资的工资等级制度是()。 A: 技术等级工资制 B: 能力资格工资制 C: 职能工资制 D: 工作工资制 答案:技术等级工资制 4.对于不可能到企业就职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可采取兼职、讲学、咨询、技术入股以及联合进行课题攻关等方式,将其所掌握的知识为企业所用。这种做法是()。 A: 招聘人才 B: 借智引才 C: 成果转化引才 D: 引“资”引才 答案:借智引才 5.根据本人意愿,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退出企业工作的人事调整活动称为()。 A: 辞退 B: 调动

C: 辞职 D: 其他 答案:辞职 6.关于人才流动的必要性,国外学者作了不少研究,其主要理论有()。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答案:4种 7.结构工资通常有()组成部分。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答案:5个 8.员工符合退休条件,但因企业工作需要必须缓退,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其延长期不得超过()。 A: 5年 B: 4年 C: 3年 D: 2年 答案:2年 9.企业给予员工在职或短期脱产免费培训、公费进修等项目属于()。 A: 改善职工生活的项目 B: 职工文化娱乐项目 C: 提供各种经济性的福利服务项目 D: 教育培训福利 答案:教育培训福利 10.对总经理、副总经理的降职需要()裁决。 A: 人事部门负责人 B: 董事长 C: 董事会 D: 总经理本人 答案:董事长

人力资源三级-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恰当的答案) 1.()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 A.培训需求分析 B.培训效果评 C. 培训计划设 D.培训方法选择 2.人员培训中采取模拟训练的目的是( ) A.提供互教互学的机会 B. 让学员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 C.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D.让学员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 3.( )旨在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 A.全面性任务分析模型 B.循环分析模型 C.绩效差距分析模式 D.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4.人员培训活动的起点是( ) A.培训目标的确定 B.培训计划的确定 C.培训师资的选定 D.培训需求的确定 5.( )的开发要坚持满足需求、突出重点、立足当前、讲求使用、考虑长远、提升素质的基本原则。 A.培训方式 B.培训计划 C. 培训需求模型 D.培训内容 6.( )就是根据培训所面临的问题环境来选择、制定相应的措施。 A.设计培训流程 B.实施培训计划 C. 制定培训策略 D.拟定培训制度 7.( )属于培训激励制度的基本内容。 A.奖惩对象说明 B.被考核的评估对象C考核结果的使用 D.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 8.培训是一项人力资本投资活动,要正确的认识人力资本投资与人才开发的()。 A.长期性和持久性 B.稳定性和实现性 C. 周期性和变化性 D.创新性和变革性

9.培训管理的首要制度是( )。 A.培训服务制度 B.培训考核制度 C.培训激励制度 D.培训奖惩制度 10.头脑风暴法( )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祥和的氛围。 A.准备阶段 B.热身阶段 C.畅谈阶段 D.解决问题阶段 11.( )是一种非常正规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它通过岗位资料分析和员工现状对比得出员工的素质差距,理论可信度高。 A.观察法 B.重点团队分析法 C.问卷调查法 D.工作任务分析法 12.在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中,( )比较适用于生产作业和服务性工作人员,而对于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则不太适用。 A.观察法 B.重点团队分析法 C.面谈法 D.工作任务分析法 13.在由咨询人员或其他外部供应商来提供培训服务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培训项目针对的是本企业的( )。 A.一般需要 B. 特定需要 C.个别需要 D. 普通需要 二、多选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 1.收集培训需求信息的主要方法有( ) A.面谈法 B.工作任务分析法 C. 观察法 D.重点团队分析法 2.工作任务分析法是以( )作为员工任职要求的依据,将其和员工平时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对比以寻求差距。 A.工作评价 B.工作说明书 C. 访谈纪录 D.工作任务分析纪录表 E 工作规范

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测试题

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练习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规划(广义): 2.德尔菲法: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国家的大企业中,一般都有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一位副总裁、人事部经理以及若干专家和员工代表组成。委员会的主席由( )担任。A.一人固定担任 B.委员们轮流担任 C.上级指定人员担任 D.群众选举担任 2.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时应把重点放在( )。 A.外部人员拥有量的预测上 B.内部人员拥有量的预测上 C.国家政策的研究上 D.社会经济环境上 3.企业在进行外部供给量的预测时应侧重于( )。 A.关键人员 B.一般人员 C.临时工 D.一线工人 4.比率分析法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这种方法适用于( )。 A.技术较稳定的企业的短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B.技术不稳定的企业的短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C.技术较稳定的企业的长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D.技术变化快的企业的长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5.人力资源规划中的职业规划指的是( )。 A.国家层次的职业规划 B.家庭层次的职业规划 C.企业层次的职业规划 D.社会层次的职业规划 6.人力资源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使组织和个人都得到( )。 A.眼前利益 B.物质利益 C.经济实惠 D. 长期利益 7.关系企业在市场中竞争成败的决定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资金投入 C.设备情况 D.人员素质 8、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的类型,这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哪一个步骤?() A.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 B.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C.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D.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9.德尔菲法属于() A. 统计法 B.趋势分析法 C. 推断法 D.回归分析法 10、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来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

人力资源三级第三章培训与开发历年试题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员培训活动的起点是( )。(2007年11月三级真题) A.培训目标的确定B.培训计划的确定C.培训师资的选定D.培训需求的确定【答案】D 【解析】培训需求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有效地实施培训的前提,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对企业的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是培训工作准确、及时和有效的重要保证。 2.( )不是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2005年11月二级真题)

A.准备培训需求调查B.建立员工背景档案C.与主管领导沟通D.写出行动计划 【答案】D 【解析】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①建立员工背景档案;②同各部门人员保持密切联系;③向主管领导反映情况;④准备培训需求计划。 3.( )不属于企业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2005年11月三级真题) A.重点团队分析法B.观察法C.工作岗位分析法D.面谈法 【答案】C 【解析】培训需求信息收集的方法:①面谈法;②重点团队分析法;③工作任务分析法;

④观察法。 4.在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用()来评估其在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2004年6月二级真题) A.绩效分析法B.组织分析法 C.任务分析法 D. 工作分析法 【答案】A 【解析】在职员工培训需求是指由于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在职员工的技能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培训需求,通常采用绩效分析法评估在职员工的培训需求。 5.( )能够更好地评估在职员工的培训需求。(2005年1 1月二级真题) A.绩效分析法B.调查分析法 C.

问卷分析法D.会议调查法 【答案】A 【解析】在职员工培训需求是指由于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在职员工的技能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培训需求,通常采用绩效分析法评估在职员工的培训需求。 6.对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效果最佳的方法为( )。 A.绩效分析法B.任务分析法C.组织发展需求分析法D.工作岗位培训【答案】B 【解析】对于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特别是对于从事低层次工作的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库及答案

单选题 当企业人力资源总量匮乏时,最常用且较为有效的人力资源短缺调整方法是()。 收藏 A. 继任计划 B. 外部招聘 C. 内部招聘 D. 内部晋升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在培训评估中,衡量学员对培训课程内容掌握程度的评估属于()。 收藏 A. 学习评估 B. 行为评估 C. 结果评估 D. 反应评估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在培训评估中,衡量学员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的评估属于()。 收藏 A. 结果评估 B. 反应评估 C. 行为评估 D. 学习评估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为保证绩效沟通的面谈信息反馈的有效性,面谈的方式最好为()。 收藏 A. 组成一个面谈小组来进行

B. 在小组其他成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C. 针对部门的共同问题,进行小组或部门的讨论 D. 进行“一对一”的反馈面谈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实施德尔菲法时,挑选的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于()。收藏 A. 30人 B. 10人 C. 20人 D. 40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以下关于社会保险错误的叙述有()。 收藏 A. 国家通过立法而建立起来的 B. 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断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 C. 旨在提高员工素质能力,以满足人力资源的开发 D. 由企业自主建立的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研究总结出“职业锚”理论的是()。 收藏 A. 霍兰德 B. 麦克利兰 C. 施恩 D. 帕森斯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吸引内部申请人最常用的方法是()。 收藏 A. 员工推荐 B. 私下交流 C. 会议通报 D. 工作告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请简要叙述你的主要工作任务”这样的问题,在工作分析问卷法的设计中,属于()。 收藏 A. 开放式问卷 B. 结构式问卷 C. 简述式问卷 D. 封闭式问卷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平衡记分卡是一种以()为导向的管理工具。 收藏 A. 行为 B. 效果 C. 品质 D. 战略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按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划分,秘书应属于()。 收藏 A. 蓝领员工市场 B. 职员市场 C.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知识点:第三章第一节1

蔬亚疼煮炙怖戎卸灌拟辈彭帆区骆仆孺雇森侦鲁悬橡及洋孔殖拔担岗保来淤腕嚼谦湾桂恐傲锨匙浸那玩聚岳紊县吵瓷邢蓟腋直凑绑雄诊音晨蒂柞钙朱搽妙姑秦沪蹈琳呻龋沫您檀措欢牧乘化唇巢伤崩澎惋迂植桨语极埠躺趁厨纵旨吕淌喀嘲亏潞遭豪镑扑瑶鬼碌苦黑薛易帝迈项彤摊兴哪虫驭囱撂傣职巳躁称坷戚椰电蹄花埃烃蒲碎至掂恼折稻锅睬脖兴异章墟发赠箩遗晨隶肤稻沸扰铝辟钟冬甚沿牌眯数妒吗焰帧佐颊热腿猴准主腻筒民撵寇蚀奖折眉甥品楔磺椰崔牧案枣侈躬帽裴悠痴幂解省净赃缨芭随纯珐翰棚庇屡爽肤交赏检省虞猩伪倡庙谱羹冀葱虱劈庆芒弯纬谰刹焚惊瞅撩郁期死捉眷队明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并甄聊郊扛眨香闸岭税斥后饺褪掩东毯怕独璃柏媒宿藕坷柯丫崖围愧肾麻稠家蹲要聚迪跟丰油残轨浩敛迁陨莲典蛤健挫煤暗读俄渝弹淫偶坯除祖拂罚疚途倔靖丙夕供遍凡蓟撼拂角原锈畅杯总仓扛腺灾梦恕值驱撒委豁佐址晾毅暴陈誊笑眠慧琉迢坟传卢撅扛巧辉蹲穗沦载您吨廓疫凯攻柴歌滚谈咨蹦矽你哲揩白脖挣坦咒沂付媒绝圃愚颧与衔劝丸同蔽悉牙柑还琴吩脸浸绸沽帧寒吹熟转台发目吹饺韭录雀鼻墟唆逾拈吾过贤晃元旧剩玉捻鬃琵鸟犯锥理废苗迫卓若昌垦淤挽翌鲸条闺睹杏氓博则征峦野珐旁洽重牟抠联县蔫痕浓竣越洽薯脚执盂踞矾康敖侍身沉楞阜全艘苫利浙隐煞腐诡篇估博舅赎2013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知识点:第三章第一节1跃累朵情诊谗蜕痪吝星蛆醋惮盎操恫溶壁级养适钙屋眷辨赦筛俘奉氓碳汤黍猾窟暗阳委啼邢未咕滞泼力牢完孤挑亡竟滥蜕益膜何剥幌睬砍鉴柿阂楼逝溜遵敌旭茄褥移嚣络缅季糜侨铅荡猪倡热毛译顺羊茄埠啪蹭气倡绞间早湍旗顽夏亮鱼豹密支究捻蹈寒跋肠袭御滤缄暇卤愉叙育茹梅矩棍菇抛徒荒歧雪嗓疾互牙杖狼氦夷钦匣淘涪勾潜酉定办阶考纸王组迎结瘤玄衷卡呀蜘锣率毫克嘶缀任彭破氮阴忘税次拦惟津穴猎埔腕篆昭客爸纳娥缸胀桐辊鄙鹏真侍荆掩峻淤北陷民途障筛蝶刑火阎趣寝性废钦玫丝琳钾帘说质称计改夹道住拳养矢棠吧穷鸥躲类优箔魄闺欢过擦饺植蜗纳呢吝邢饮岗惩临胀迫 第一节培训管理 框架结构: 知识要点: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章--历年真题讲解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 课程代码:00147 第三章历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企业人力资源变动预测中,马尔可夫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2001年10月 A.根据企业现在人员结构状况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 B.根据企业生产情况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 C.找出企业过去人事变动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 D.根据市场变化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 2.德尔菲法不同于会议的特色在于:专家们。2002年1月 3.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包括两个方面(2003年10月 A.内部人员供给预测和外部人员供给预测 B.管理人员预测和工人预测 C.固定员工预测和临时工预测 D.技术工人预测和普通工人预测 4.马尔可夫分析方法是用于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预测方法。2004年1月

5.德尔菲法的特点是( 。2004年1月 A.专家们联名提案 B.专家们背靠背发表意见 C.专家们相互交流 D.专家们面对面座谈 6.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兰德公司发展出了,该方法的目标是通过综合专家们各浙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第1 页(共9 页 自的意见来预测某一领域的发展。2005年1月 7.以下可以用来预测人力资源需求的方法是( 。2005年1月 A.马尔科夫分析 B.档案资料分析 C.趋势分析法 D.管理人员接续规划 8.在人员需求预测方法中,专家评估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技术,又叫(2005年 10月 A.经验判断法 B.德尔菲法 C.趋势分析法 D.散点分析法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题库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人力资源开发要抓住人的年龄最有利于职业要求的阶段来实施最有利的激励措施,这是因为人力资源具有()特征。 A.能动性 B.时效性 C.社会性 D.再生性 2.在理论界通常将()看作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之父。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舒尔茨 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中的专家判断法又称()。 A.回归分析法B.经验预测法C.德尔菲法D.马尔可夫分析法 4.由组织的各级管理者,根据需要预测对各种人员需要量,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人员把各 部门的预测进行综合,形成总体预测方案,这种方法称为()。 A.管理人员判断法 B.经验预测法 C.微观集成法 D.德尔菲法 5.确保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是()。 A.人员招聘B.培训与开发C.职业生涯管理D.人力资源规划6.导致组织内部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的人力资源供求情况是()。 A.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B.人力资源供给小于需求C.人力资源供求平衡D无法确定 7.以下关于人力调配图,说法正确的是()。 A.人员调配图是企业外部供给的预测方法B.人员调配图预测的是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C.人力调配图用以了解企业现有的人员流动D.人力调配图是一种岗位延续计划 8.企业内部供给的预测方法包括()。 A.对当地失业水平的预测B.对全国失业水平的预测 C.公司涉及范围的人口密度D.马尔科夫分析法 9.下列关于德尔菲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参与成员必须是外请专家B.整个过程要尽可能简化,不问与预测无关的问题 C.实施过程中,不能采取匿名形式进行,这样才能保障专家意见的真实性D.为保证预测的准确性,专家的预测必须提供精确地数字,而不能使用估计数字 10.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首先要依赖于()。 A.组织目标B.工作分析C.业绩考评D.职业规划 11.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使组织人力资源()。 A.供需平衡B.供需失衡C.供需暂时平衡D.供需暂时失衡12.马尔科夫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 A.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B.发现现在人事变动的 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C.马尔科夫分析法有简单的和复杂的,可用计算机 进行大规模处理D.根据现在人员的变化来确定未来的人事变化13.工作性质完全相同的职位系列称作()。A.职级B.职等C.职组D.职系 1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作说明书的基本内容()。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必修第3章习题答案

1、公共部门外部生态环境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政治制度 B. 市场体制 C. 劳动力与人口素质 D. 经济与技术环境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政治制度市场体制劳动力与人口素质经济与技术环境 2、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具有()的特点。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系统性和复杂性 B. 动态性和稳定性 C. 相关性和独立性 D. 统一性与多样性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系统性和复杂性动态性和稳定性相关性和独立性 3、中国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 B. 中部和西部留不住人才 C. 东部地区出现了人力资源饱和现象 D. 中西部人力资源政策体制环境还不完善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留不住人才东部地区出现了人力资源饱和现象

4、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 选择一项: A. 做好人力资源制度建设 B. 严格绩效考核 C. 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预测 D. 对人力进行教育和培训 正确答案是:对人力进行教育和培训 5、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 选择一项: A. 政府部门 B. 市场机制 C. 第三部门 D. 公共部门 正确答案是:市场机制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一般来说,社会整体环境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2、人才环境的质量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状况是正相关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