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及成因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3、锋面雨
4、台风雨
五、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 赤道多雨带—多对流雨 副热带少雨带 温带多雨带—多锋面雨 极地少雨带 2、垂直分布 迎风坡降水多,随海拔升高,降水呈现少—多—少 的规律;背风坡降水 季节变化小:全年多雨型和全年少雨型。 季节变化大:夏雨型和冬雨型。
(2)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 主要影响因素:地形
2、等降水量线的疏密
等降水量线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3、判断地形
等降水 数值向中心减小 多为内陆盆地 多为山地
量线闭 合
数值向中心增大
第23—25题
5、判断城市影响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 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 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2、下垫面
(1)海陆位置 整体上降水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2)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洋流 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4)森林和水域 有森林和水域的地区降水较多
3、人类活动
改变下垫面状况 人工降雨
四、降水的类型
1、对流雨
受热
2、地形雨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降水的概念
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
二、降水的形成条件
物质条件:充足的水汽 凝结核多 凝 结 条 件 气流上升 气温低 气流从低纬流向高纬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
1、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 赤道低气压控制区—降水丰富 西风带控制区—降水多 信风带控制区—降水一般少 副热带高压控制区—降水稀少 副极地低压控制区—降水多 极地高压控制区—降水少 2、季风环流 受夏季风影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中国降水

各地不同的 农作物和饮食习惯
成语“南船北马”反映了南北方地区传统交通运输 工具的差异,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差 异的原因。
南方地区雨季长,降水丰富,河湖众多,传统的运输 方式以水路运输为主;北方地区雨季短,降水少,河 湖少,传统的运输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
【总结归纳】 东南 向_____ 西北 递减。 1.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降水从_____ 2.各地降水不同,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南方房 尖顶 平顶 屋多为_____, 北方房屋多为_____; 传统交通工具是 南船北马 _________, 饮食:南米北面等。
火烧寮降水的水汽来自太平 洋;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降水的 水汽来自印度洋。
下面三幅降水量柱状图反映了我国降水的什么特点?
降水集中在夏季
一、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1.地区分布: (1)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_________ 东南沿海 向_________ 西北内陆 递
减。
(2)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 1 600 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的大片地区年降水 量多在______ 50毫米。 量不足___
西南傣家竹楼
江南特色民居
新疆晾晒葡萄的晾房
这些地方的房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呢?
【慧眼识图】
1.在图中找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有哪些? 青藏高原东南部、秦岭—淮河一线。 2.说一说中国降水量地区分布有什么规 律?
我国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降水 量较大,越往西北降水量就越小。
火烧寮为什么会成为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呢?托克逊为什么成为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秦岭—淮河 3.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____________ 一线分布, 湿润 半湿润 这也是______ 地区和_________ 地区的分界线,1月份 亚热 0 ℃ 等温线,______ 暖温 ______ 带和_______ 带的分界线。
降水的原因分析

影响降水、气温的因素和气候的特殊现象一、影响降水的因素(1)我国部分地区冬雨成因:①我国台湾东北部冬雨日数特别多(月降雨日数可多达23~25天以上),原因是南下冷空气,经我国沿海水域时携带大量水汽,至台湾北部后,受到高山阻挡,形成停滞的冷锋,迫使暖湿空气上升,形成降水云带,致使台湾北部沿海一带冬雨连绵。
②贵州冬季多雨是由于来自北方的冷气团遇云贵高原地形阻挡而形成准静止锋,使降雨带徘徊于贵阳和昆明之间所致。
(2)我国海南岛、台湾岛西侧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一般应为1 500~2 000mm),主要原因是位于夏季东南风的背风一侧。
(3)北美洲西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多达2 000mm以上(一般为800~1000mm);而地中海气候也可达1 000~1 500mm(一般为300~1 000mm)。
原因是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受沿岸山脉的急剧抬升,进而带来大量降水。
(4)印度乞拉朋齐平均降雨量高达10 866mm。
原因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湿润气流受山脉的抬升作用强烈上升,使水汽凝结,成云致雨。
由于这股湿润空气“源远流长”,不断流入,大多被巍巍的高山阻挡在山的南部,这就是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
二、影响气温的因素气温日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山谷>山峰,晴天>阴天,低纬>高纬,裸地>植被覆盖地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高纬度>低纬度,平原>高原举例:(1)昆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四季如春,原因是昆明海拔较高,并且夏季南北纵列的横断山脉有利于西南风的深入,使得降水日数特别多,因而凉爽。
冬季昆明由于纬度较低又位于昆明准静止锋南侧,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小,所以温暖。
(2)南亚印度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北方南下的冬季风受到青藏高原阻挡,所以冬半年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很小,冬春季节该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气温最高的地区之一;最热月是5月上旬至6月上旬的原因: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旱季末,持续的干旱加上太阳辐射的不断增强导致气温不断升高,到雨季的来临才缓解。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降水的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降水的因素一、知识讲解影响降水的因素二、例题分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长期以来为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自然地理单元及人文景观上都是一个相对独特的区域。
境内地貌复杂多样,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
凉山彝族自治州干热河谷“干热”的气候特征,严重限制了森林植物种类及其分布,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擦尔瓦(用羊毛、牦牛毛纺织而成,能御寒、防潮)是凉山彝族最具代表性的服饰,延续两千多年,伴随着凉山彝族社会历史发展一直存留至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4-9月份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并且多夜雨,简述原因。
(2)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干热河谷地区森林火灾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且扑救困难的原因。
(3)有人说,披衣服饰保留至今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说明理由。
【答案】(1)4-9月,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富水汽,会沿山谷进入该地区,形成降水;该地区多河谷地形,白天该地区日照强烈,水汽大量蒸发,水汽沿山坡上升,不易扩散,形成云层;夜晚山谷热量不易散失,温度高,气流继续上升,山坡地气温下降快,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2)该区域11月到次年4月降水稀少,且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春冬季节,山谷风力大;该区域海拔较高,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其枯枝落叶易燃不易腐,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地形复杂,山地垂直分异明显,容易形成立体式火灾;河谷地势陡峻、山高谷深,道路稀少且崎岖难行,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扑救。
(3)昼夜温差大,晚上气温低,可以御寒;地形崎岖,擦尔瓦宽大,便于行走;下雨时可以防雨防潮;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羊毛、牦牛毛等取材方便。
【解析】(1)降水成因可以从大气环流、下垫面(地形等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据图分析,凉山位于我国西南部,水汽主要是西南季风带来的,故夏季西南季风强盛时降水量占比大。
多夜雨主要与谷地地形有关,根据山谷风的形成原理,夜间谷地气温相对较高,气流上升,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成云致雨。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降水特征和成因分析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主要根据气候类型进行判断
——时间分布
解释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均明显的原因。
图为四地气温年内变化和降水年际变化 统计图. ①~④四地气候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 带控制形成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BD.
A、①最低气温在0-10度,最高在30度以下,降水年际变化没有超过1000, 是亚热带地中海气候.①地雨热不同期,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 带高压带控制,故不符合题意; 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在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下,终年高温多雨,故正确; C、③地气温年较差最大,最低气温在0度以下,降水年际变化在500-1000 之间,是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故不符合题意; D、④最低气温在0度以上,最高在20度以下,全年的降水年际变化在6001000之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是在西风带的控制下,终年温 和多雨,故正确.
变化)、空间变化(等降水量线分布)等方面
1.降水数值特征: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大小 年降水量的多少: 一般年降水量超过800 mm属于多,低于800 mm属于少。 常用术语:多雨、湿润、少雨、干燥、干旱 一般月降水量低于50mm描述时称作稀少,干旱 50mm~100mm为少雨,湿润 大于100mm为多雨。
4.我国的降水的时空变化特点
(1)雨带移动规律 4~5月在两广,5~6月在江淮,7~8月在华北、东北,9月南撤,10月结束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2)降水量季节变化 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正常情况,受“副高”的推动,位于 “副高”西北侧的锋面出现季节性移动。 (3)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受“副高”势力的年际变化影响;“副高”势力强→夏季风势力强→北涝南 旱;副高势力弱→夏季风势力弱→北旱南涝。所以,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北方地区年际变化比南方地区大。 (4)降水类型及分布 ①锋面雨为主:每年5月~10月,并以冷锋占主体。 ②地形雨:山地迎风坡,如天山北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暖湿水汽迎风坡影响 ;西南横断山脉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迎风坡影响;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受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影响。 ③对流雨:我国夏季午后的暴雨。 ④台风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暴雨、狂风天气。 ⑤气旋雨:北方地区春季。
中国区域地理 中国气候—降水学案剖析

中国气候——降水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降水图,概括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学预习:一、降水分布特点1.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2.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点是,,。
导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导致降水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3.雨带的推移规律:(1)夏季风正常年份:5月中旬:___________。
6月中旬:___________,进入“梅雨”季节,华北地区_________严重。
7月中旬、8月:____________,长江流域出现__________天气。
9月: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夏季风在大陆消失,雨季结束。
(2)夏季风异常年份: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________-________-贺兰山-巴颜喀拉山-_________一线,此线以东受________影响大,为,此线以西受________影响小,为。
二、降水量与植被、耕地类型根据是和的对比关系,我国可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A ,B ,C ,D 。
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并填写图表空格。
合作探究:1.读中国年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找到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向东经过岭和河一线分布,与一月份等温线基本吻合。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多在______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地区则在______毫米以下,从而看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____多____少,由___ _沿海向___ __内陆逐渐减少。
(3)我国年降水量最多地区在,原因。
最少地区在,原因。
(4)描述图中A、B、C、D四处降水量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巩固练习:1.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2.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的天然植被是()A森林 B 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3.下列盆地中,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是()A 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4.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是()①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②一月份0℃等温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⑤l600mm等降水量线⑥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A.①②⑥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⑥5.东部季风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6.下列地形区位于非季风区的是()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华北平原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在地理知识中应该指的是A.夏季风 B.冬季风 C.台风 D.春天里的风右图为我国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

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影响长江以南地 区(还受东南季风影响)。
4、降水量极端地区 ①最少地区——
吐鲁番的托克逊,5.9mm。海陆位置;地形封 闭,水汽无法进入。
②最多地区—— 台湾火烧燎,6558多mm。东南季风和迎风坡影响 (地形雨)。台湾和海南(东南季风)降水东多 西少。
最高温
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5—7题。 5.对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气温大于28°C,B地气温小于28°C B.A处为山地、B处为盆地 C.A、B两处均为山地 D.A地气温高于M地 6.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 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7.对图中P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B.受洪水威胁大 C.受河流的调节作用,7月气温低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 D.水能资源丰富
湿润地区景观
半湿润地区景观
半干旱地区景观
干旱地区景观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完成3—5题。 3.甲、乙图中③、⑤两处的地形为( ) A.③是山顶、⑤是盆地 B.都是盆地 C.③是火山口、⑤是平原 D.都是高原 4.甲图中②山脉( ) A.大致呈东西走向,北坡雪线海拔比南坡低 B.大致呈南北走向,东坡雪线海拔比西坡低 C.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植被比北坡茂密 D.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植被比西坡茂密 D.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不易扩散,冬季出现我国
①年降水量大于1600mm的地区:
台湾岛、海南岛大部,东南沿海、南部沿海及南 方地区的山地迎风坡 云贵高原西、南缘,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
②800mm等降水量线
中国区域之中国降水(含答案)

课题:中国的降水一、学习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类型和分布2.能够说出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规律3.知道干湿地区划分、分布4. 能结合区域,解释降水的成因二、教学课时:2课时三、学习过程【知识清单】1.降水的定义——一般把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形成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上升冷却促使水汽凝结、足够的凝结核(尘埃杂质)。
(一)学习新知识考点1 我国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探究1:在中国年降水量图中用彩色笔描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观察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1)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探究2:读上图观察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①读上图东部季风区,四地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4 至 9月,武汉为5至8月,北京为 7 、 8 月,哈尔滨为 7-8 月。
②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夏季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明显的差异是北方季节变化大,南方季节变化小。
中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变化: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秋季。
②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年际变化: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
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考点2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原因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大兴安岭 、_阴__山、_贺兰_山、_巴颜喀拉_山、_冈底斯_山为界。
②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及高原和山脉的阻挡。
③我国的降水主要是冬季风带来的还是夏季风带来的?原因一:导致中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是夏季风影响的强弱。
探究4:探究5读左图可知①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②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影响:江淮地区的梅雨(6月)和伏旱(7、8月)。
③雨带向北移动速度过快,形成北涝南旱;雨带向北移动速度过慢慢,形成北旱南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