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目录
总 论 ………………………………………………………………………… 2 甲状腺 ………………………………………………………………………… 4 乳 腺 ………………………………………………………………………… 7 肝 脏 ………………………………………………………………………… 11 胆 囊 ………………………………………………………………………… 19 胰 腺 ………………………………………………………………………… 25 肾 脏 ………………………………………………………………………… 29 腹部创伤 ………………………………………………………………………… 35 前列腺 ………………………………………………………………………… 42 妇 科 ………………………………………………………………………… 44
压,MI 不宜超过 0.2。 (1)根据不同造影软件的成像效果调整 MI,直至获得最
佳的微泡 - 组织信噪比。 (2)根据目标病灶的回声、位置、深度等条件,适当调
整 MI 以获得最佳的对比增强成像。如病灶位置深在, 适当调高 MI 有助于观察病灶的对比增强情况,但会增 加微泡破坏和缩短成像时间。 (3)低 MI 与高 MI 成像配合的方法是在造影剂尚未过峰 值前自动或手动将机器的发射功率调节至 MI 大于 1.0, 把探测范围内的微泡击破,然后再恢复到原来的低 MI
者,包括正渐变为或进行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过去 7 天内,安静状态下出现典型心绞痛;过去 7 天内,心 脏症状出现明显恶化;刚接手了冠脉介入手术或其它 提示临床不稳定的因素(如最近心电图、实验室或临 床所见提示的恶化);急性心衰,心功能衰竭 III/IV 级 及严重心律紊乱的患者。 3. 伴有右向左分流的心脏病患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 动脉压 >90mmHg)、未控制的系统高血压患者和成人 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 4. 孕妇和哺乳期患者。 5. 18 岁以下患者。
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转 移性 肝 癌 由于受 原 发性痫 灶 的病 理 及血供 不 同的 影 响 , 增 强 表 现 较 复 杂 而 现 小 。。多数 其
转 移 癌瘤体 内部供 血不 足 , 边 供 I 多 ,J J 州 札较 l 血供 来 .
源 于 肝 动 脉 , 本 无 门 静 脉 参 与 。 l 此 肝 转 移 癌 基 夫 I
动脉 相快速 整体增 强 , 门脉相 及延 时相呈 等增 强 。
1 造 影剂 的注 射 : 用 生 理盐 水 5mI溶 解 ) 使
收 稿 日期 : 0 0 1 0 2 1 —0 —1
喻 沁 等 : 声造 影 技术 在 肝脏 局 灶 病 变 诊 断 中 的 骱 床 应 用 超 i
呈 高增 强 , 延时 相 2个病 灶呈 等 增 强 , 病 灶呈 高 2个
增强。
6 肝 硬化 结节 : ) 3例 4个病 灶 , 维 声 像 图 有 二
肝 硬化 表现 。造 影后 , 脉相 均 呈无增 强 , 动 门脉 相 及 延 时相 呈等 增强 。 7 孤 立性 坏死 结 节 : ) 2例 2个 病 灶 , 者均 曾 患 有 肝脓 肿病 史 , 维超 声 表 现 为高 回声 结 节 。造 影 二 显示 3 期 相均无 造 影剂 进人 , 个 即为无 灌 注状态 。
变 的发现 率和 定性 诊断 能力 。超 声造 影 技术 克服 了 它们 的局 限性 , 利用 造影 剂 微 泡 在 声 场 作 用 下 产 生
的非线 性 效应 , 增强 病灶 中血 流 信号 的显 示 , 同时 可
超 声 造 影 技 术 在 肝 脏 局 灶 性 病 变 诊 断 中 的 临 床 应 用
喻 沁 , 爱云 , 春 雪 , 周 余 张丽 丽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检查技术之一,具有无创、简便、安全、低成本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科室的诊断和治疗。
超声造影是在超声检查基础上,注入一种超声造影剂后进行的检查,可以增强超声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提高其诊断价值。
本文旨在对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进行指南,包括适应症、操作方法、常见并发症等方面,以便临床医师正确合理地应用超声造影技术。
一、超声造影剂的选择目前市面上的超声造影剂主要包括微泡型和颗粒型两种。
微泡型超声造影剂主要由气体泡和表面活性剂组成,注射后在血液中形成稳定的气体泡群,可以增强超声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适用于心脏、肝脏、肾脏、卵巢等多种器官的检查。
颗粒型超声造影剂则由固体或液体颗粒组成,也能增强超声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适用于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的检查。
在选择超声造影剂时,应根据具体的检查部位和需要增强的病变类型进行选用,并注意其使用的禁忌症和限制。
二、超声造影的适应症1.肝脏疾病: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包括肝血管瘤、肝癌、肝囊肿、肝炎等。
2.肾脏疾病:超声造影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包括肾癌、肾结石、肾囊肿、肾动脉狭窄等。
3.妇科疾病: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中也有广泛应用,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腔积血、宫颈癌等。
4.心脏疾病:超声造影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中也有重要作用,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瓣膜病变等。
5.其他:超声造影还可以用于乳腺、胃肠道、淋巴结等部位的诊断。
三、超声造影的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患者应空腹或进食清淡食物,术前建议禁食4-6小时。
操作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禁忌症和过敏史。
2.设备准备:超声检查仪器应选用超声造影检查模式,并选择适宜的超声探头。
3.超声造影剂的使用:将超声造影剂注入导管后,通过引流管或静脉滴注管,呼气患者输入体内。
注入速率应适中,过快的注入速率会导致微泡过度扩散或破裂,过慢的注入速率又会影响造影效果。
肝脏超声造影指南2012版

肝脏超声造影指南2012版一、肝脏超声造影的概述肝脏超声造影是一种通过向肝脏注入超声造影剂,使肝脏组织在超声图像上呈现出不同回声特点的诊断方法。
它有助于提高肝脏病变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二、肝脏超声造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肝肿瘤、肝硬化、肝脓肿、肝血管病变等。
2.禁忌症:对超声造影剂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等。
三、肝脏超声造影的操作流程1.准备阶段:向患者介绍检查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准备超声设备和相关器械。
2.造影前准备:患者禁食4-6小时,保持空腹状态。
3.造影过程:将超声造影剂注入患者肝脏,通过实时超声观察肝脏组织的回声变化。
四、肝脏超声造影的图像解读1.正常肝脏超声造影图像:肝脏组织呈现出均匀的高回声。
2.异常肝脏超声造影图像:根据病变类型,表现出不同的回声特点,如低回声、无回声等。
五、肝脏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1.诊断肝肿瘤:鉴别良性和恶性肝肿瘤,评估肿瘤大小、形态、边界等。
2.评估肝硬化程度:观察肝脏实质回声分布,判断肝硬化程度。
3.诊断肝脓肿:观察脓肿部位、大小、形态等。
4.评估肝血管病变:检测肝血管狭窄、扩张、畸形等。
六、肝脏超声造影的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检查安全。
2.造影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及时处理。
3.合理选择超声造影剂,提高成像质量。
七、肝脏超声造影的发展趋势1.超声造影剂的研发:发展更安全、效能更高的超声造影剂。
2.超声设备技术进步:提高成像分辨率和灵敏度,提高检查准确性。
3.临床应用拓展:肝脏超声造影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综上所述,肝脏超声造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肝脏诊断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其适应症、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最新]肝脏超声造影应用指南
![[最新]肝脏超声造影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cec581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5.png)
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一、适应证1.肝脏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s, FLLs)的定性诊断,如:(1)常规超声检查或体检时偶然发现的病变。
(2)慢性肝炎、肝硬化,常规超声筛查时发现的病变。
(3)有恶性肿瘤病史,定期超声随访中发现的病变。
(4)肝内脉管(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胆管)内的栓塞物,不能明确其性质。
(5)复杂性囊肿或囊实性肿物。
2.常规超声疑似存在病变,或者其它影像检查发现病变但常规超声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CEUS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并进一步做出定性诊断,或在CEUS 引导下进行组织活检、介入治疗。
3.对移植肝,CEUS用于全面评估受体和供肝血管的解剖和通畅程度,以及随访中肝内出现的异常病变。
4.肝外伤(详见「腹部实质性器官创伤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5.肝脏肿瘤消融治疗中CEUS的应用:(1)治疗前明确肿瘤性质、大小、位置、数目及血供状况。
(2)治疗中引导定位。
常规超声上病灶显示不清或边界模糊、肿瘤残留或局部复发难以与原先的消融灶区分时,可采用CEUS引导靶向穿刺,以达到精准的治疗。
(3)治疗结束后即刻或次日判定消融是否有效,以确定是否需要补充治疗。
(4)随访中判定肿瘤的局部治疗效果。
6.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局部放疗、注药治疗及靶向治疗等疗效的评价。
二、检查前准备1.造影剂制备及注射要求参见总论。
2.建立患者周围静脉通道。
3.了解受检者临床资料(病史、实验室和其它影像学检查)和检查目的,判断是否适合CEUS检查,排除禁忌症(见总论);并获得知情同意。
三、检查方法按下列顺序分3个步骤:1.常规超声检查2.造影条件设置:进入造影检查模式,调节成像条件(方法参见总论)。
3.实施造影:探头切面置于感兴趣区,目标病灶尽可能位于图像中间。
经肘前静脉团注造影剂(参见总论),声诺维®常规推荐用量为2.4ml,对肥胖或严重肝硬化、脂肪肝患者,可相应增量至4.8ml。
超声临床应用指南

超声临床应用指南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快速、准确的医学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针对超声临床应用进行指南,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超声检查的技术和临床应用。
一、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类可听到的20kHz的声波。
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的传播、反射和吸收特性来获取影像信息。
超声波通过探头发射到体内,被不同密度、不同声阻抗的组织反射回来,形成超声影像。
根据组织的声学特性,不同组织会在超声图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回声强弱、形态结构等。
二、超声检查的常见应用1. 腹部超声:用于检查肝脏、胆囊、胰腺、肾脏等腹部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及功能情况,对肝脏病变、胆结石、胰腺炎、肾囊肿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2. 心脏超声:通过超声检查心脏结构、功能、瓣膜活动等,对心脏病的诊断和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3. 甲状腺超声:用于检查甲状腺结节、囊肿、功能异常等情况,对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有重要意义。
4. 乳腺超声:结合乳腺钼靶、磁共振等检查方式,对乳腺结节、囊肿、乳腺癌等疾病进行综合评估。
5. 泌尿系统超声:包括前列腺、膀胱、输尿管等器官的超声检查,对泌尿系统结石、肿块、梗阻等疾病有辅助诊断作用。
三、超声检查的操作技巧1. 患者准备:事先告知患者检查部位和注意事项,协助患者脱去与检查无关的衣物及饰品,保持部位清洁。
2. 探头选择:根据不同部位和病灶的位置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并注意消毒涂抹防污罩以保持无菌状态。
3. 仪器设置:调整超声机的参数,包括频率、增益、深度等,优化超声图像质量。
4. 操作技巧:保持手部稳定,轻柔移动探头,调整探头位置和角度,确保对所检查部位全面覆盖。
5. 影像采集:连续采集超声图像,记录关键结构特征、异常表现及测量数据,辅助医生诊断。
四、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可重复的检查手段,可以早期发现肿瘤、囊肿、结石等病变,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中国介入超声临床应用指南

第二章超声引导消融治疗
第一节肝脏肿瘤消融治疗 第二节肺肿瘤消融治疗 第三节肾及肾上腺肿瘤消融治疗 第四节脾脏肿瘤及脾亢的消融治疗 第五节甲状腺结节消融治疗 第六节乳腺肿瘤消融治疗 第七节下肢静脉曲张消融治疗 第八节子宫肌瘤消融治疗 第九节子宫肌瘤高强伤的介入治疗 第二节放射性粒子植入 第三节介入超声在浅表器官、肌肉骨骼、神经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产科穿刺活检
第一节绒毛活检 第二节羊膜腔穿刺 第三节脐带血穿刺 第四节胎儿心脏穿刺 第五节减胎术 第六节异位妊娠介入超声治疗
第二章超声引导消 融治疗
第一章超声引导穿 刺抽吸和置管引流
第三章其他
第一章超声引导穿刺抽吸和置管引流
第一节腹部脓肿穿刺抽吸和置管引流 第二节腹部囊肿穿刺硬化治疗 第三节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 第四节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 第五节经皮门静脉穿刺栓塞 第六节经皮肾盂造瘘 第七节心包积液穿刺和置管引流 第八节胸腔积液穿刺置管引流 第九节盆腔积液穿刺抽吸和置管引流
1
第六章腹膜后 穿刺活检
2
第七章肌肉骨 骼穿刺活检
3
第八章胰腺穿 刺活检
4 第九章腹腔、
胃肠道肿块穿 刺活检
5
第十章脾脏穿 刺活检
第十一章妇科 疾病穿刺活检
第十二章产科 穿刺活检
第一章肝穿刺活检
第一节肝弥漫性病变 第二节肝局灶性病变
第二章肾穿刺活检
第一节肾弥漫性病变 第二节肾占位性病变
第三章乳腺、甲状腺穿刺活检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中国介入超声临床应用指南》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中国介入超声临床应用指南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超声造影

修订版。随着造影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经验积累,新型 造影剂正在进入临床,今后仍需反复修改,以期更加完 善全面。
二、CEUS概述 1.造影剂及其成像技术 目前中国临床应用的超声造影剂主要是声诺维, 为由磷脂包裹的六氟化硫微气泡。其经外周静脉注射 后,可通过肺循环到达全身各脏器及组织。数分钟后 微气泡破坏,随呼吸排出。与增强CT或MR造影剂 不同,SonoVue只停留在血池中,不会进入细胞外间 隙。超声造影剂无肾毒性,也不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发 生危及生命过敏反应的几率约为0.001%,远低于增 强CT检查,与增强MR相当[10]。可能出现的副反应 主要有红斑、皮疹、注射部位发热、血压下降等。 Sonazoid是带氢化卵磷脂外壳的全氟丁烷 (Daiichi—Sankyo),将于近期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 Sonazoid可被Kupffer细胞吞噬,因此在血池显像后 可滞留于肝和脾内达数个小时,此时相称为“血管后 期”或“Kupffer期”[1“。 目前CEUS多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成像。 超声仪需配备专用的造影成像软件,通过选择性提取 来自微泡的谐波信号,同时压制组织来源的信号进行 成像。 2.CEUS的适用范围 (1)常规超声(US)检查或普查偶然发现声像图不 典型的肝内实性局灶性病变。 (2)肝硬化患者需明确肝内结节性质,以及作为定 期随访的手段。 (3)恶性肿瘤患者发现肝内病灶或可疑结节的定 性定量诊断。 (4)肝内结节CT、MR检查结果不一致或不明确 者。 (5)穿刺活检结果与临床或影像检查结果不符合 者。 (6)对肝血管及肿瘤血供的评估。 (7)局部消融治疗前对CT、MR、US诊断信息的 补充,确认肿瘤大小、浸润范围及数目。
鬻 ’o: 一●_.
o.,,蒿 :o·强
熏 瓣i
一、良性增生结节 RN血供与周围肝组织基本一致,内部无明显异 常血供,CEUS动脉期无异常增强,门脉期或实质期与 周围肝实质呈等增强(图2,3)[27-29]。DN在动脉期~ 门脉期呈延迟或与肝同步等增强,实质期可显示轻度 退出,提示结节内门静脉供血减少;少部分结节在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超声造影剂的使用
造影剂按说明书的要求配制后,可采用以下方式给药: ①经周围静脉注射。最常用的是经肘前静脉团注,其次经 腕部浅静脉。给药方式和剂量可依靶器官和检查目的而定, 注射后用 5ml 生理盐水冲管。也可采用连续注射的方式, 必要时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注速度。②经管道注入(如胆 管、尿道、输卵管、引流管等)。在 10-30ml 的生理盐水 里加入 0.2ml 的造影剂,一般可获得良好的显影效果。
五、检查者的资质
检查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应预先接受 CEUS 相关 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培训。检查者应至少具备以下知识 或技能: 1. 了解 UCA 的基本构成、体内代谢途径和与超声波辐照
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的相互作用。 2. 掌握 CEUS 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应对 UCA 可能造成的
不良反应。 3. 理解 CEUS 的成像原理和伪像、诊断优势和局限性。 4. 熟悉所使用的仪器、正确的成像条件设置和调节、规范
3
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甲状腺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编写组:戴晴 1,丁红 2,王文平 2,吕明德 3,严昆 4,张波 1, 罗葆明 5,郑荣琴 6,姜玉新 1,钱林学 7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肿瘤医院 ; 5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
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总论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编写组:执笔:刘广健、吕明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定义
本指南叙述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是 指 使 用 已 在 我 国 上 市 的 微 泡 超 声 造 影 剂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UCA)和低机械指数(Mechanical index, MI)的造影成像技术。
0.05 ~ 0.08,单点聚焦置于病灶深部边缘,调整增益 抑制甲状腺背景回声,气管、筋膜等维持在可见水平。 3. 患者体位 同常规超声检查甲状腺的体位。患者充分暴露颈部,并在 造影检查过程中保持该体位不变。 4. 超声造影方法 (1) 首先使用常规超声显示甲状腺内病灶,多发病灶者, 选取常规超声为可疑恶性病灶或拟行穿刺活检病灶为 造影对象。调整探头位置、增益、PRF、壁滤波,在基 频状态下将图像调至最佳。 (2) 选定甲状腺病灶最大切面或血流最丰富切面(应尽 量显示部分周围腺体组织作对照),切换至造影模式。 (3) 保持探头位置、体位等不变,调整好所需参数;同
的图像存储方法。 5. 判定合格的图像质量及检查的可靠性。 6. 掌握 CEUS 各种增强表现的定义、术语及正确的图像判
读方法。 7. 掌握常见病变的 CEUS 增强表现及分析指标。 8. 规范的 CEUS 检查报告。
参考文献
[1] 中国多中心研究资料:提高超声造影诊断水平和规 范 化 应 用 的 研 究( 公 益 性 行 业 科 研 专 项 经 费 资 助 项 目 200802-10)。 [2] Albrecht T, Blomley M, Bolondi L,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contrast agents in ultrasound. January 2004. Ultraschall in Med 2004; 25:249–256. [3] Claudon M, Cosgrove D, Albrecht T, et al. Guidelines and good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 Update 2008. Ultraschall in Med 2008;29:28-44. [4] Piscaglia F, Nolsøe C, Dietrich CF, et al. The EFSUMB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Update 2011 on non-hepatic applications. Ultraschall in Med 2011, Published online.
一、适应证
1. 甲状腺疑难病例的诊断。即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困难的病例。
2. 甲状腺结节或病变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3. 判断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
二、检查前准备
一般无须特殊准备,充分暴露颈部。
三、检查方法
1. 超声造影剂 造影剂制备及注射要求参见总论。声诺维® 经外周静
者,包括正渐变为或进行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过去 7 天内,安静状态下出现典型心绞痛;过去 7 天内,心 脏症状出现明显恶化;刚接手了冠脉介入手术或其它 提示临床不稳定的因素(如最近心电图、实验室或临 床所见提示的恶化);急性心衰,心功能衰竭 III/IV 级 及严重心律紊乱的患者。 3. 伴有右向左分流的心脏病患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 动脉压 >90mmHg)、未控制的系统高血压患者和成人 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 4. 孕妇和哺乳期患者。 5. 18 岁以下患者。
脉团注,每次用量为 1.2 ~ 2.4ml ( 用量以造影效果达到最 佳为宜,必要时可用 4.8ml)。如需多次注射,间隔时间至 少大于 10min,以保证循环中的微泡已经清除。 2. 仪器、探头及超声造影条件设置 (1) 仪器:配有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超声诊断机械指数(MI)
时制备好造影剂,并将 20G 套管针穿刺入患者外周静 脉(一般选取肘正中静脉),建立静脉通道。 (4) 经外周静脉快速推注准备好的造影剂,同时嘱患者 不做吞咽动作,防止病灶移位,避免深呼吸对超声造 影观察的影响,连续实时观察病灶的动态灌注过程, 并进行图像存储。若一次造影结果不满意,可在安全 剂量内进行第二次造影剂注射,再次观察病灶的造影 表现。 (5) 注射造影剂后,除保持探头位置、体位等不变进行 超声造影观察外,也可以对甲状腺进行全面扫查,有 助于发现常规超声难以显示的甲状腺病灶。 5. 检查时注意事项 (1) 为防止出现造影剂的超敏或过敏反应,检查室应配 有心肺复苏设备及抢救药品。 (2) 应仔细询问病史、查阅病历,严格掌握造影剂禁忌 证 ( 参照指南总论 ),避免不良后果。
压,MI 不宜超过 0.2。 (1)根据不同造影软件的成像效果调整 MI,直至获得最
佳的微泡 - 组织信噪比。 (2)根据目标病灶的回声、位置、深度等条件,适当调
整 MI 以获得最佳的对比增强成像。如病灶位置深在, 适当调高 MI 有助于观察病灶的对比增强情况,但会增 加微泡破坏和缩短成像时间。 (3)低 MI 与高 MI 成像配合的方法是在造影剂尚未过峰 值前自动或手动将机器的发射功率调节至 MI 大于 1.0, 把探测范围内的微泡击破,然后再恢复到原来的低 MI
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目录
总 论 ………………………………………………………………………… 2 甲状腺 ………………………………………………………………………… 4 乳 腺 ………………………………………………………………………… 7 肝 脏 ………………………………………………………………………… 11 胆 囊 ………………………………………………………………………… 19 胰 腺 ………………………………………………………………………… 25 肾 脏 ………………………………………………………………………… 29 腹部创伤 ………………………………………………………………………… 35 前列腺 ………………………………………………………………………… 42 妇 科 ………………………………………………………………………… 44
三、设备要求和检查条件的设定
必须使用具备 CEUS 功能的超声检查仪及与其匹配的 探头。各厂家推出的造影成像软件的名称虽有不同,技术 原理都是在尽可能获取超声场内微泡非线性谐频(谐波) 信号成像的同时,尽量减少来自组织的信号,从而获得高 信噪比的成像。目前 CEUS 检查主要采用低 MI 实时成像 的方法,高 MI 间歇成像很少单独使用,多与低 MI 成像 配合。仪器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图像资料动态存储功能。 检查条件的具体设定主要包括: 1. MI 的调节:目前我国市售的声诺维®只能耐受较低的声
实时造影模式。此法可显示病灶的血流再灌注,也可 借助肿瘤微血管成像模式显示病灶的血管结构。 2. 增益的调节:注射造影剂前使用增益自动优化功能或手 动调节图像的增益及均匀性。以肝脏检查为例,调节 后的图像以肝组织为无回声,仅膈肌、胆囊壁等显示 为线状回声为准。 3. 深度和聚焦点:检查时应尽量将病灶置于扫查区域的中 部,深度调节至能包括完整的目标病灶和适量的邻近 组织。聚焦点常规置于目标病灶的底部水平,为了得 到均匀性更好的图像,可以增加聚焦点的数量,但一 般不宜超过 2 个。 4. 帧频的调节:一般设定在 8-20 帧 / 秒,帧频过低将减低 时间分辨率,不利于实时显示;帧频过高则因单位时间 内发射的超声波脉冲数增加而造成不必要的微泡破坏, 使造影成像时间缩短。 5. 探头频率的选择:以肝脏检查为例,使用中心频率为 3.5MHz 左右的探头能获得良好的对比增强图像。可根 据体格或病变部位的深浅选用适当的探头频率。 6. 动态范围的调节:适当的动态范围有助于真实地显示组 织增强的差异。范围过低虽使对比度增加,但由明到 暗之间的细节丢失过多导致图像粗糙;范围过高可获 得细腻的图像,但明暗之间的对比度欠佳,不利于显 示增强的差异。 7. 图像显示方式:对常规超声上容易捕捉的病灶造影时可 采用单幅显示,必要时可在低 MI 的常规超声图像和造 影图像之间切换,进一步确认病灶位置。对于不易显 示的病灶,建议用双幅显示的方式,实时对比和确认 扫查目标无误。 8. 计时器:预先打开时钟菜单,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启动计 时器。 9. 造影中超声仪的调节:为获得最佳的图像,可随时调节 增益或 MI。如果要兼做定量分析,每例检查的成像条 件则应保持一致。 10. 图像存储:首先确认机器存储空间是否充足,设置适 当的存储条件和方案,造影检查开始的同时立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