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县工作汇报:“点线面”结合推动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工作

县工作汇报:“点线面”结合推动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工作

用地面空间的用地方式,推行“地上+地面+地下”立体式集约用地模式,增强土地承载力和城市发展韧性。在项 目建设中,鼓励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新建的XXXX按照多层厂房标准建设,节约用地XX亩以上,并以此为标杆 全县推广,大幅降低工业项目占地规模;在公共设施建设中,XXX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在确保实用、安全的基 础上,整体设计、分层布局,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增加了地下建筑面积XX平方米;在房地产开发中,新建的XX 、XX等均建设了地下停车场,极大地延伸了地下空间,减少了地面空间利用,县城建设实现了从“平面”要空间向“立 体”要增量的转变。三是强化土地指标调配。充分利用增减挂钩、进出平衡等手段,统筹全县土地利用大局,合理解 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土地紧缺等问题,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一方面,推动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 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在保障农用地整体数量不下降基础上,保持农用地内部地类结构的 动态平衡,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腾挪土地空间;另一方面,对投资大、用地量大的项目,积极争列国家、省、 市立项项目,使用国家计划指标和省、市预留指标解决用地问题;未纳入中省重点保障的项目用地,计划指标的配 置与处置存量土地挂钩,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标准地”出让比例达100%。三是强化土地供后监管。建立建设项目用地综合验收和违约金制度,结合建设用地 动态监管系统,督促土地使用权人明确建设单位、开竣工时间等信息,并在项目所在地醒目位置挂牌公示,接受社会 监督;同时,对企业开竣工情况进行即时监管,在合同约定开竣工日期前下发《提醒书》,期间定期对项目建
二、着力解决存在问题,以难点突破提升土地利用效益。一是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抓手 ,推进闲置土地处置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利用,新上建设项目优先使用现有建设用地,挖掘闲置生产要素潜力。一方 面,对因土地使用者原因未动工开发的闲置土地,满两年以上(含两年)依法无偿收回再行调配,目前共收回XX、 XX等土地XX余亩,“退城进园”项目XX个,面积XX余亩;另一方面,推动低效用地二次利用,通过走访企业、权属 核查等工作,确定土地收储出让方式,目前正在推进XXXX余亩土地二次开发,面积最大的XX、XX等已完成收储,该 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二是加快土地立体开发。在项目建设、城市发展等工作中改变以往只利

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调整完善.doc

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调整完善.doc

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宁强县人民政府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宁强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调整的目的 (1)二、规划调整的任务 (1)三、规划调整的依据 (3)四、规划调整的原则 (6)五、规划调整的范围 (7)六、规划调整的期限 (7)第二章规划调整的背景 (8)第一节县域概况 (8)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11)第三节本轮规划中期评估 (13)第四节规划调整面临的新形势 (17)第三章规划调整的目标 (21)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1)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22)第三节规划控制指标 (23)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6)第一节农用地 (26)第二节建设用地 (27)第三节其他土地 (29)第五章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30)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30)第二节生态用地布局优化 (33)第三节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37)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43)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43)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44)第三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44)第四节独立工矿区 (45)第五节风景旅游用地区 (46)第六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47)第七节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47)第八节林业用地区 (48)第九节牧业用地区 (49)第七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50)第一节允许建设区 (50)第二节有条件建设区 (51)第三节限制建设区 (51)第四节禁止建设区 (52)第八章宁强县生态扶贫避灾移民搬迁 (53)第一节实施方案基本情况 (53)第二节实施方案调整情况 (54)第三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衔接情况 (56)第九章土地利用重点任务 (57)第一节加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57)第二节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58)第三节加强生态国土建设 (60)第四节加大土地整治力度 (63)第十章乡(镇)主要用地调控 (66)第一节乡(镇)土地利用方向 (66)第二节各乡(镇)主要用地指标调控 (67)第十一章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68)第一节交通项目 (68)第二节水利项目 (68)第三节能源项目 (68)第四节旅游项目 (68)第五节环保项目 (69)第六节其他项目 (69)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0)一、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机制 (70)二、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 (70)三、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70)四、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建设 (71)第十三章附则 (72)一、规划文件 (72)二、规划实施 (72)附表 (73)附表1宁强县规划目标指标表 (73)附表2宁强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74)附表3宁强县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调整表 (75)附表4宁强县分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76)附表5宁强县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78)附表6宁强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79)附表7宁强县各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86)附表8宁强县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情况表 (88)附表9宁强县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调整表 (90)附表10宁强县建设用地管制区面积表 (91)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调整的目的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宁强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固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计算-农业工程论文-农学论文

城固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计算-农业工程论文-农学论文

城固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计算-农业工程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概述天帮忙、地给力、人勤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支撑,而其中土地整治是地给力的重要措施。

在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现状面前,我们只有挖潜内部潜力来缓解吃饭和建设的矛盾。

农村建设用地在土地利用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不仅农村宅基地面积普遍高于国家标准,所以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较大。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主要由居民宅基地用地量的减少、闲散土地的再利用、村镇规划的落实、建筑容积率的提高、自然村向中心村的合并等构成。

2、城固县概况城固县地处陕西南部汉中盆地腹部,北靠秦岭,南依巴山。

全县土地总面积占汉中市约8.18%。

2010年,全县土地总面积2265 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5926.47 公顷(388897 亩),人均耕地0.7 亩,整体上,农村居民点用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所占比重分别是70.83%、21.72%、4.18%、3.27%,农村居民点虽占有的份额大,但农村居民点空置率较高,整理的潜力较大。

3、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3.1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根据《城固县村镇规划》中2010 年和2020 年农业人口以及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得到规划期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与基期建设用地面积进行比较,最终算出新增耕地系数和新增耕地数量。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城固各个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实地调查和专家咨询对城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60 平方米/人,规划调整幅度增5;>60~80 平方米/人,规划调整幅度增0;>80~120 平方米/人,规划调整幅度减10;>120~140 平方米/人,规划调整幅度增减15;>140 平方米/人,规划调整幅度增减至130。

(2)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依据规划期末农业人口、农村居民点整理标准和农村居民点现状用地规模计算,其计算公式为:△S=S0-QBj=△S/S0(1)式中:△S-测算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m2);S0-农村居民点现状用地面积(m2);Q 测算区域规划年末(2020 年)农业人口(人);B-农村居民点人均规划用地标准(m2/人);aj-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系数(%)。

城固县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

城固县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
2022
2023
新建
9800
30∞
世成一期项目.
三合园区 省委会
15
嘉利保公司电缆线 生产项月
汉中嘉利保合 金材料有限公
•4
莲花办
相货金属机械加1:产业孵化网厂协约6000平方 米,建设年产7000公里电缆段生产线.
2022
新建
8⅞00
8500
世成.
三合Ia区 管委会
巾级服
点项H
16
城固县仃机大米加 工及仓储设施建设
2021
2021
续建
2IOO∞
60000
世成一期部分标 准化厂防及配套 设施、路网等・
院管局
ιb⅜41.点项H
2
智造机加产业的汽 《配我产业链建设
浙江多弟Jt泰 标准件制造/ 限公司等
柳林钺
建设集配套研发、设计、生产、精华为主的汽4产业链及航天配套产品加工罂地.
2()2:?
2023
新建
[55000
75000
改造年产30万吨蒲钝石英砂制品生产线两条. 如建原仃办公楼4923平方米、研发大楼3961平 方米、原料库4860平方米、成品库3500平方米 等,购置脱水筛、破选机、除尘等设备:新建H右深加工研究院及相关配套设施.
2021
2023
续建
34000
10000
完成年产30万吨 高纯石英砂制品 生产线改造:新建 实验大楼并犷建 惊有办公楼及研 发大楼.
上元观饭
上元观慎
占地65亩,建成现代化观光生产车间8个.设置 商铺120间。
2021
2022
续建
2500
2050
建成.
经贸局
上元观镇

陕西城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项目说明

陕西城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项目说明

陕西城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项目说明一、规划性质本规划是城固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城固县全域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旨在对城固县全域旅游资源全面整合的基础上,指明城固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出科学合理的全域旅游战略定位和空间发展布局等。

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汉中市城固县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2265平方公里(北纬32°45′~33°40′,东经107°03′~107°30′),规划区含1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龙头镇、沙河营镇、文川镇、柳林镇、老庄镇、桔园镇、原公镇、上元观镇、天明镇、二里镇、五堵镇、双溪镇、小河镇、三合镇、董家营镇、博望街道办事处、莲花街道办事处。

三、指导思想规划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通过全域旅游总体动态展现,坚持“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挖掘张骞故里文化及秦巴自然生态资源,依托大区域整合、大项目带动、大交通优化、大品牌塑造、大手笔策划、大媒体营销、大活动策划的规划理念,通过科学规划和策划创新,将城固县建设成为以丝路源城文化品牌、以秦巴山水资源及乡村资源为支撑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成文化招手、生态待客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四、规划任务全面梳理城固县旅游资源状况,明确城固县全域旅游发展定位、发展模式、战略路径,规划空间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从旅游产品和游线、旅游城镇体系、旅游交通、景观风貌、产业融合、旅游服务设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规划城固县全域旅游发展,并对城固县未来旅游进行营销策划、投融资分析,制定近期全域旅游发展行动方案。

五、规划方案解读1、城固丰富的全域资源城固县是陕西汉中的副中心城市,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其全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包括文化(“丝路源城”)、生态(“两山一川”)、乡村(“西北江南”的绿色物产基地)、产业(汉中市航空、生物科技等特色产业基地)四大资源类型,呈现出“中部集聚文化与田园、南北集聚沟域与浅丘”的特征,形成以“丝路源头”文化统领的秦巴山水组合体系。

陕西省城固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方法研究

陕西省城固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方法研究
3.1划定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
1研究区概况
城固县地处陕西南部汉中盆地腹部,北靠秦 岭,南依巴山,介于东经107003
2 213.37 715”~107。30 74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是针对区域典 型生态系统,评估其提供服务功能的能力及重要 性大小,并反映其区域分异规律旧1。根据生态服 务功能的分类体系,结合城固县实际情况,选取生 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水源涵养3项生态服务 功能作为评价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固县
生态红线是我国近年来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 护方面的一项制度创新,对于保障国家和区域生
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 重要作用‘1。2|。生态红线的最早提如是在2005
收稿日期:2015旬1_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1618);陕西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14P12) 作者简介:靳慧芳,女,山西长治人,从事生态评价、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研究。
3方法与过程
在对研究区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 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 要性评价,据此划定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开展生 态敏感性评价,据此划定生态敏感区红线;根据地 方相关法规和规划,划定禁止开发区红线。在 GIS环境下,将3类“红线”叠加,并结合实地踏 勘,最终划定全县生态功能红线。
万方数划定方法研究
。653・
土壤质地 地形坡度 地表覆盖 赋值
表1
Tab.1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分级表
of
Cl躐;ification
biomVersi姆con∞r、,a协n iIIlpona眦e
3.1.2
洪水调蓄功能重要性评价根据城固县
洪水发生的频率、空间分布及危害性等特点,结合

启东市南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启东市南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启东市南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文本南阳镇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节土地利用特点与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土地利用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章主要用地安排......................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城镇村用地规模安排.......................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节构建生态良好的用地格局...................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节土地整治.................................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 错误!未指定书签。

城固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评优)

城固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评优)

旅游开发规划
旅游一体化发展空间布局
城固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1-2030)
“一心、一轴、三大板块”的空间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个旅游发展服务中心 — 城固县县城;
一条旅游发展轴 — 以108国道城固段作为
旅游发展主轴;
三大板块 — 中部历史文化观光板块;南部
南沙湖山水生态度假板块,北部桔园-胥水河沿
线乡村旅游板块。
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0平方公
里。
城乡统筹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城固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1-2030)
柳林航空城 规划定位
“中国航空产业高地,西部航 空名城”
规划结构
“两轴、三心、八片”
规划规模
2020年人口规模为5.0万人,建 设用地面积为8.5平方公里。 2030年人口规模为13.0万人, 建设用地面积25.66平方公里。
-
100
15 100 56 80 53 35 40 28
100
25 100 45 90 52 35 38 28
100
40 100 35 95 50 35以下 35以下 28以上
水体保护
废物处理 废物处理 空气质量 水质保护 环境质量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
城镇登记失业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0%,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60亿元,人均GDP达 到288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75元 。 中期目标:到2020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5%,国民生产总值480亿元,人均GDP达到 84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000元. 远期目标:到2030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60%,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850亿元,人均 GDP达到 115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5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1000 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城固县人民政府城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城固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调整目的 (1)二、规划调整任务 (2)三、规划调整依据 (3)四、规划调整原则 (5)五、规划范围 (6)六、规划期限 (6)第二章规划调整背景 (8)第一节县域概况 (8)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10)第三节本轮规划中期评估 (12)第四节本轮规划实施面临的形势 (17)第三章规划目标 (20)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 (20)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20)第三节规划目标 (21)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4)第一节农用地 (24)第二节建设用地 (25)第三节其他土地 (26)第五章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8)第一节优化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 (28)第二节加强生态环境屏障建设 (30)第三节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32)第五节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34)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37)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37)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38)第三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39)第四节独立工矿用地区 (40)第五节风景旅游用地区 (40)第六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41)第七节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42)第八节林业用地区 (43)第七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4)第一节允许建设区 (44)第二节有条件建设区 (45)第三节限制建设区 (45)第四节禁止建设区 (46)第八章移民搬迁土地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指标调整情况 (48)第一节基本情况 (48)第二节调整情况 (48)第三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衔接情况 (51)第九章土地利用重点任务 (52)第一节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52)第二节节约集约用地 (53)第三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55)第四节土地整治 (57)第十章乡(镇)主要用地调控 (60)第一节乡(镇)土地利用方向 (60)第二节主要用地调控指标方案 (61)第十一章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63)第一节交通建设项目 (63)第二节水利建设项目 (63)第三节电力建设项目 (63)第四节旅游建设项目 (64)第五节环保建设项目 (64)第六节其他建设项目 (64)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5)第一节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65)第二节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保障措施 (65)第三节实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估制度 (66)第四节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67)第五节完善土地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67)第十三章附则 (69)附表 (70)附表1 城固县规划目标指标表 (70)附表2 城固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71)附表3 城固县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调整表 (72)附表4 城固县分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73)附表5 城固县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74)附表6 城固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75)附表7 城固县各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79)附表8 城固县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情况表 (80)附表9 城固县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调整表 (81)附表10 城固县建设用地管制区面积表 (82)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调整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土地资源国情,为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势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规划的统筹管控能力,促进“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作出的重要部署。

通过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决策要求,依据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现行规划中期评估结果,合理调整耕地保有量,确保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调整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确保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总体稳定,质量有提高;适当调整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现建设用地总量和质量双控,保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十三五”重点项目落地;进一步突出规划对生态空间的保护和管理,科学保障生态用地,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势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现规划“调结构、优格局、促发展”的总体目标。

依据《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陕国土资发〔2015〕13号)及《汉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的相关要求,编制《城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

二、规划调整任务(一)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

以二次调查成果及其连续变更到2014年的土地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城固县本轮规划实施情况,进一步摸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逐年变化趋势,深入分析耕地、建设用地变化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进行客观、可行的中期评估,为规划指标的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合理调整完善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

根据本次规划调整完善上级下达给城固县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总规模三项指标的情况,统筹安排县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与主要用地规模。

划定土地用途区,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明确管制规则;研究制定土地利用的方针和目标,确定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的调控指标等。

(三)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严格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遵循耕地保护优先、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将辖区内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优化建设用地比例结构,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通过倒逼存量挖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

(四)推进“三线”划定。

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等“三线”划定成果纳入各用地布局调整成果,上图入库。

(五)以县级规划指标为约束,客观分析县域内各乡(镇)发展侧重及产业结构,分解下达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并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为“十三五”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三、规划调整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部令第72号);6、《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10年)。

(二)政策依据、技术规程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2、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10号);3、《国土资源部关于支持陕西省陕南地区生态扶贫避灾移民搬迁有关政策措施的函》(国土资函〔2013〕837号);4、《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971号);5、《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意见》(陕办发〔2014〕10号);6、《关于做好全省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工作的通知》(陕建发〔2014〕374号);7、《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陕国土资发〔2015〕13号);8、《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施方案》(陕国土资发〔2016〕44号);9、《陕西省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技术要点(试行)》(2016年);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 - 2010);1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 1027 - 2010);12、《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划》(TD/T 1021 - 2009);(三)相关规划1、《汉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4年调整完善》;2、《城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3、《汉中市城固县生态扶贫避灾移民搬迁土地综合利用实施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2014年);4、《城固县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2008-2020年)》;5、《城固县移民搬迁安置规划(2011-2020年)》;6、城固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2014年);7、城固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2014年);8、城固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2014年);9、《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0、《城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11、城固县住建、交通等其他相关部门与行业的发展规划。

四、规划调整原则(一)总体稳定、局部微调把握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总体纲领,以本轮规划为依托,根据上级下达建设用地、基本农田、耕地保有量三项指标的调整量,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规划剩余空间情况,统筹安排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建设用地比例结构,通过倒逼存量挖潜,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

(二)应保尽保,量质并重坚持以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为重点,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积极推进耕地保护由单纯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转变,进一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规划建设用地优先利用未利用地和其它农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

(三)节约集约,优化结构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完成县域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加强土地存量挖潜和综合整治力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土地高效利用。

(四)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切实落实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意图,坚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本着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原则,优化配置各业各类各区域用地,实现循环绿色发展。

(五)加强协调,充分衔接统筹考虑城乡和区域的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促进生态健康、生活宜居、生产便利的要求,科学评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并分析预测用地需求和土地资源布局,加快各类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的优化,统筹协调布局城镇村生活空间、工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统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线”划定,一体化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形成功能清晰、协调有序的土地开发利用格局。

五、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城固县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博望镇、孙坪镇、小河镇、双溪镇、水磨镇、龙头镇、原公镇、桔园镇、老庄镇、文川镇、崔家山镇、沙河营镇、柳林镇、宝山镇、上元观镇、五堵镇、天明镇、二里镇、董家营乡、三合乡、五郎庙乡、大盘乡、盐井乡、盘龙乡,共18个镇、6个乡。

土地总面积221337.36公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