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文本、说明书

合集下载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xxxx镇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4)第一节区域概况 (4)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4)第三节土地利用特点 (4)第四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5)第二章规划目标及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7)第一节总体规划目标 (7)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7)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9)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9)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11)第四章主要用地安排 (12)第一节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12)第二节统筹建设用地 (13)第三节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4)第四节土地整治 (15)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6)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16)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9)第六章近期用地安排 (22)第七章村级土地利用控制 (23)第一节村级土地利用控制 (23)第二节加强乡(镇)级土地利用宏观调控 (28)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9)第一节法律措施 (29)第二节行政措施 (29)第三节经济措施 (30)第四节公众参与 (30)前言一、规划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合理保障各行业合理用地需求,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

二、规划原则(一)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根基,按照稳定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立足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科学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

(二)坚持严格保护耕地。

规划修编是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根基,按照稳定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立足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严格保护耕地。

(三)强化土地宏观调控性,控制与弹性操作相结合。

按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增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不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土地利用活动需要进行刚性控制,对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观测性的要灵活控制。

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规划设计文本

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规划设计文本

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规划设计文本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土地面临着频繁利用、开发压力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土地的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制定了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规划设计。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供给,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2.改善土地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土地环境质量,提升人居环境品质;3.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发展绿色空间,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能力;4.引领城市绿色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浪费,优化资源配置。

三、项目范围本项目的试点范围包括A市的XX区、XX区和XX区,总面积约XXXX 平方公里。

试点范围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农田改造和生态保护等方面。

四、项目内容本项目将按照以下内容进行规划设计:1.土地利用规划:-制定详细的城市用地规划,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公共设施等;-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在保证城市用地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耕地占用;-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2.土地环境治理:-制定土地环境保护规划,加大土地环境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土地污染整治工作,修复受污染的土地,保护土地生态功能;-完善土地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土地环境监测站点,定期监测土壤污染状况。

3.城市绿化建设:-发展城市绿地空间,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升空气质量;-建设城市公园、社区绿地和休闲广场等绿色空间,提供人们休闲健身的场所。

4.资源节约利用:-制定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约型城市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浪费;-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建立土地登记和规划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

五、项目实施本项目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1.前期准备阶段:包括调研论证、立项审批和项目组建等工作,预计耗时1年。

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目 录前 言 (I)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4)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 (4)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 (5)第三节 土地利用目标 (6)第三章 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调整 (8)第一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8)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第四章 农用地保护利用 (15)第一节 耕地保护 (15)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 (16)第三节 其他农用地保护 (17)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用地 (17)第五章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19)第一节 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19)第二节 新增建设用地节约利用 (19)第三节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分类引导 (20)第六章 土地利用分区 (26)第一节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6)第二节 土地利用管制分区 (27)第七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30)第一节 中心城区控制范围 (30)第二节 中心城区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30)第三节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管制分区 (33)第八章 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35)第一节 生态用地保护 (35)第二节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35)第三节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6)第九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 (38)第一节 土地整治 (38)第二节 “三旧”改造 (40)第三节 重点发展区域和建设项目 (40)第十章 区、县级市土地利用指导 (42)第一节 区、县级市规划指导原则 (42)第二节 区、县级市规划指引 (43)第三节 各区、县级市指标分解 (46)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8)第十二章 附则 (53)附表: (54)图 录1、土地利用现状图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3、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4、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5、土地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图6、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7、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8、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9、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管制分区图前言广州市地处东经112°57′~114°3′,北纬22°26′~23°56′,是广东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辖十区两县级市。

裕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裕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裕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完善文本裕民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七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一节县域概况 (1)第二节规划目的 (2)第三节规划任务 (2)第四节规划依据 (3)第五节规划期限 (4)第六节规划范围 (4)第二章规划背景 (5)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5)第二节土地利用特点 (5)第三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6)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7)第三章规划目标 (9)第一节社会经济目标 (9)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 (9)第三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10)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 (12)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原则 (12)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第三节土地利用总体布局 (15)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9)第一节严格控制耕地减少 (19)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20)第六章建设用地调控和空间管制 (22)第一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2)第二节重点建设项目 (23)第三节建设用地管制区 (25)第四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27)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2)第一节生态控制红线划定 (32)第二节基础性生态用地布局 (32)第三节生态屏障用地安排 (33)第四节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措施 (34)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37)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37)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37)第三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38)第四节独立工矿区 (38)第五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39)第六节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39)第七节林业用地区 (40)第八节牧业用地区 (40)第九节其他用地 (41)第九章土地整治规划 (42)第一节土地整治规模 (42)第二节土地整治重点区域 (42)第三节土地整治重点项目 (42)第四节土地整治规划保障措施 (42)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45)第一节各乡(镇)土地利用的方向和重点 (45)第二节主要用地调控指标和要求 (45)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8)第一节规划实施的行政措施 (48)第二节规划实施的法律措施 (48)第三节规划实施的利益调节机制 (49)第四节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 (49)第五节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49)附表 (51)表1裕民县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表 (51)表2裕民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2)表3裕民县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53)表4裕民县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 (54)表5裕民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55)表6裕民县各乡场(镇)规划控制指标表 (69)表7裕民县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70)表8裕民县土地利用现状表 (71)表9裕民县各乡(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表 (72)表10裕民县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 (73)表11裕民县土地整治规划项目汇总表 (73)第一章前言《裕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于2010年开始编制,201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梓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5.15

梓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5.15

绵阳市梓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说明(2006-2020年)绵阳市梓潼县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I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绵阳市梓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说明(2006-2020年)编制单位:绵阳市梓潼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单位:绵阳市梓潼县国土资源局技术编制单位:绵阳师范学院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绵阳市梓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罗蒙(县人民政府县长)副组长:梁安君(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国虎(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成员:汤克斌(县政府办主任)张剑平(县发改商务局局长)赵云(县财政局局长)谢普才(县公安局政委)杜登元(县民政局局长)梁勇(县建设局局长)孙强(县交通局局长)邓志军(县教体局局长)欧阳运隆(县卫生局局长)白长清(县农业局局长)曾明波(县林业局局长)吴潮洪(县水务局局长)张志敏(县人口计生局局长)孙超(县环保局局长)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何仕碧(县科技局局长)陈俊(县统计局局长)马朝怀(县武管局局长)浦远富(县文化旅游局局长)冯旭昌(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孙伟厚(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罗柳生(县人武部后勤科长)办公室:刘国虎(主任)孙伟厚(副主任)蒲英张梅李天容II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绵阳市梓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任务分工编制单位:梓潼县国土资源局行政负责:刘国虎梓潼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技术负责:张梅梓潼县国土资源局规划与耕地保护股股长陈朝镇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孙伟厚梓潼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天容梓潼县国土资源局规划与征地股科员蒲英梓潼县国土资源局规划与征地股科员资料汇总:可华明蒋溢图件编制:可华明张新合说明编写:蒋溢可华明说明校核:张梅董廷旭报告审校:陈朝镇董廷旭张新合资料提供:梓潼县经开区、财政局、公安局、建设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交通局、计生局、发改商务局、文化旅游局、教体局、畜牧兽医局、科技局、统计局、环保局、武管局,梓潼县各乡、镇人民政府i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i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目录第一章规划编制背景和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地使用情况说明书范文

土地使用情况说明书范文

土地使用情况说明书范文标题:土地使用情况说明书范文引言概述:土地使用情况说明书是用于记录和描述土地使用情况的文件,它对土地的性质、用途、面积等进行详细说明,是土地管理和规划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土地使用情况说明书的内容和结构。

正文内容:1. 土地基本信息1.1 土地位置- 描述土地所在的地理位置,包括城市、区域、街道等具体信息。

- 说明土地的交通便利程度,是否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或公共交通站点。

1.2 土地性质- 介绍土地的性质,如农用地、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等。

- 解释土地的分类和等级,如耕地等级、建设用地等级等。

1.3 土地面积- 统计土地的总面积,并区分出各个用途的面积,如建设用地面积、绿地面积等。

- 说明土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2. 土地用途规划2.1 规划目标- 阐述土地用途规划的目标和意义,如促进城市发展、保护农田等。

- 解释规划目标的实现方式和具体措施。

2.2 用地布局- 描述土地用途规划中的用地布局,包括各个用途的分布情况和比例。

- 说明用地布局的原则和考虑因素,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

2.3 用地开发方式- 介绍土地用途规划中的用地开发方式,如集中式开发、分散式开发等。

- 分析用地开发方式的优缺点,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3. 土地利用现状3.1 土地利用情况- 描述土地当前的利用情况,包括各个用途的具体情况和变化趋势。

- 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2 土地利用效益- 评估土地利用的效益,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 分析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途径和可行性。

3.3 土地利用问题- 指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土地浪费、环境破坏等。

- 提出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4. 土地管理措施4.1 土地管理机构- 介绍负责土地管理的相关机构,如国土资源局、城市规划部门等。

- 解释土地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4.2 土地管理制度- 说明土地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土地征收制度等。

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1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1《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示通告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经我局主要领导研究决定,于9月15日将《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向社会各界公示。

联系单位:潍坊市国土资源局规划科咨询电话:8521281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土地利用概况和面临的形势 (4)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 (4)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6)第三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 (7)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8)第三章规划战略和目标 (10)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 (10)第二节规划目标 (11)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 (13)第一节农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 (13)第二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 (15)第三节其他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 (17)第五章优化土地利用格局 (18)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18)第二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用途管制 (25)第六章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30)第一节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30)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31)第三节规模化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31)第四节合理利用农用地 (32)第七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34)第一节统筹管理建设用地 (34)第二节推动城市建成区集约发展 (35)第三节优化调整工矿用地 (37)第四节加强整治农村建设用地 (38)第五节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39)第八章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40)第一节构筑生态安全格局 (40)第二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 (41)第三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42)第九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43)第一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分区和目标 (43)第二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 (46)第三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项目布局 (47)第四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措施 (49)第十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50)第一节概况 (50)第二节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结构 (50)第三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与布局 (51)第四节中心城区用地空间管制 (51)第十一章风景旅游与历史文化遗址用地规划 (54)第十二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57)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工程 (57)第二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58)第三节潍北沿海地区开发工程 (60)第四节白浪河治理工程 (61)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保障政策和措施 (62)第一节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62)第二节规划具体实施措施 (63)第三节建立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措施 (65)第四节建立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65)附表1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67)附表2 土地利用指标表 (68)附表3 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69)附表4 建设用地指标 (70)附表5 园地指标 (71)附表6 林地指标 (72)附表7 牧草地指标 (73)附表8 近期新增建设用地及补充耕地指标 (74)附表9 规划期新增建设用地及补充耕地指标 (75)附表10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分解方案 (76)附表11 农村建设用地挖潜潜力分解表 (77)附表12 基本农田调整表 (78)附表1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79)附表14 潍坊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区域划分 (81)附表15 潍坊市规划期间重点工程项目表 (82)附表16土地整治重点项目表 (84)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合理利用土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国务院要求,根据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技术规程,现对《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进行修订,制定《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送审稿)玉环县人民政府二○一○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农用地布局与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生态、旅游用地布局与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城镇建设用地布局与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基础设施用地布局与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滩涂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与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上轮规划)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在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依法用地意识、改善土地生产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但是随着玉环县区位条件的改善和发展环境的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土地利用布局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和相关技术规范,结合玉环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利用的要求,玉环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新桥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前言 (1)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规划目的 (1)第二条规划依据 (1)第三条规划任务 (2)第四条规划范围与期限 (2)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 (2)第五条土地利用结构 (2)第六条土地利用特点 (2)第七条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2)第八条土地利用潜力 (3)第三章土地利用目标 (3)第九条社会经济目标 (3)第十条土地利用总体目标 (3)第十一条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3)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第十二条农用地结构调整 (4)第十三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5)第十四条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5)第五章土地利用布局与调控 (5)第十五条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与调控 (5)第十六条城镇工矿用地布局与调控 (6)第十七条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与调控 (6)第十八条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布局与调控 (6)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八条基本农田保护区 (7)第十九条一般农地区 (7)第二十条城镇建设用地区 (7)第二十一条村镇建设用地区 (7)第二十二条独立工矿区 (7)第二十三条生态安全控制区 (8)第二十四条林业用地区 (8)第七章建设用地管制分区与管制规则 (8)第二十五条允许建设区 (8)第二十六条有条件建设区 (8)第二十七条禁止建设区 (8)第二十八条限制建设区 (9)第八章土地整治规划 (7)第二十九条农用地整理 (9)第三十条建设用地整理 (9)第三十一条土地开发 (9)第九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9)第三十二条土地生态网络构建 (9)第三十三条土地污染治理重点 (10)第十章村级土地利用控制 (10)第三十四条基本农田指标分解 (10)第三十五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10)第十一章近期用地安排 (10)第三十六条近期规划目标 (10)第三十七条近期重大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项目安排 (11)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1)第三十八条法律法规措施 (11)第三十九条行政管理措施 (11)第四十条经济调控措施 (11)第四十一条社会监督措施 (11)第四十二条科技管理措施 (11)第十三章附则 (11)第四十三条规划文件 (11)第四十四条规划实施 (11)第四十五条规划解释 (11)表1 新桥河镇主要土地利用指标调控表 (12)表2 新桥河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I)表3 新桥河镇耕地、基本农田情况表 (II)表4 新桥河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 (II)表5 新桥河镇土地整治规划表 (III)表6 新桥河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IV)表7 新桥河镇土地整治重点项目表 (V)新桥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第一章乡镇基本情况 (2)第二章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2)第一节规划实施成效 (2)第二节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3)第三节对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启示 (3)第三章规划编制技术路线与过程 (4)第一节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4)第二节规划编制工作过程 (4)第四章规划基础数据采用与规划成果 (4)第一节社会经济数据来源 (4)第二节规划基数的采用 (4)第三节主要规划成果 (5)第五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确定 (5)第一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 (5)第二节土地利用主要目标的确定 (6)第六章土地利用布局调整说明 (7)第一节基本农田调整布局 (7)第二节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空间布局 (8)第三节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 (8)第四节生态用地空间布局 (8)第七章土地利用用途分区说明 (9)第一节用途分区划定思路 (9)第二节用途分区方案 (9)第八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说明 (10)第一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划定思路 (10)第二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方案 (10)第九章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说明 (11)第一节农村土地污染问题 (11)第二节农村土地污染治理重点 (11)第十章规划协调论证与公众参与 (12)第一节规划方案可行性分析 (12)第二节规划方案实施效益评价 (12)第三节规划公众参与情况 (12)新桥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湖南师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第八组:姜佑林、邹铜梁、姜峰、陈静、邓晓婕二○一一年十二月前言新桥河镇位于资阳区西部,东低319国道,南畔资江,西邻桃江,北接汉寿。

距长常高速18公里,与益阳火车站相距20公里,杨桃公路穿境而过,319国道绕城线途径三个村,与石常铁路桃江站只有3公里。

新桥河镇是以新型能源与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型小城镇。

2005年底,全镇土地面积139.72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总人口8.1万,其中城镇人口1.26万。

新桥河镇是资水沿线发展轴上重点经济中心之一,也是资阳区西部的重点城镇,目前已形成以林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桥河镇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新桥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即将到期,亟需进行修编。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桥河镇工业型小城镇的功能,积极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与节约利用,新桥河镇镇政府组织编制《新桥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本规划提出了新桥河镇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新目标,是新桥河镇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新桥河镇落实土地宏观调控目标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是新桥河镇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5)《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6)《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7)《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国土资厅发〔2009〕51号)(8)《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05]4号)(9)《关于加快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10]111号)(10)《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技术规程》(TD/T1025-2010)(11)《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制图规范》(TD/T 1022-2009)(12)《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13)《新桥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4)《益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5)《资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6) 相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第三条规划任务第四条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为新桥河镇镇域内全部土地,土地面积139.72平方公里,包括27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

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以2005年为基期年,以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以2020年为远期目标年。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第五条土地利用结构新桥河镇土地用地总面积为13972.27公顷,其中农用地为11919.04公顷,占总面积的85.30﹪;建设用地为1434.34公顷,占总面积的10.27﹪;未利用地为618.89公顷,占总面积的4.43﹪。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5077.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中的36.34%,占农用地中的42.6%;园地面积241.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中的1.73%,占农用地中的2.02%;林地面积为5511.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中的39.44%,占农用地中的46.24%;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088.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中的7.79%,占农用地中的9.14%。

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为总面积为1237.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86%。

分为建制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特殊用地,面积分别为60.19公顷、1135.61公顷、37.18公顷、4.67公顷。

占农用地的百分比为4.20%、79.17%、2.59%、0.33%,占土地用地总面积0.43%、8.13%、0.27%、0.03%;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50.61公顷,占农用地的百分比为3.53%,占土地总面积0.36%;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46.08公顷,占农用地的百分比为10.18%,占土地总面积1.05%。

未利用地面积为618.89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4.43﹪。

第六条土地利用特点1、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林地为新桥河镇内用地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居第二位,其中耕地面积中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05年达到113741亩。

2.、新桥河镇东南部地势平坦、临近河流。

无论是耕种资源还是交通条件都较为优越。

因此,耕地主要在东南部地区成片状分布,建制镇等设施较为完善的服务中心也在该地区。

而镇西部则为有起伏的低山丘陵地区,耕地大多分布较为零散,同时西面林地面积广。

3、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新桥河镇有着较为丰富的,林地面积较广,有丰富的林产品,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

第七条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1、土地后备资源不足新桥河镇未利用土地只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4.43%,且多为低山丘陵区,其他可利用土地类型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可开垦为耕地的未利用后备资源匮乏。

2、土地供需矛盾尖锐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且需求量大,农业用地受到限制,有限的非农用地指标与日趋增长的非农用地需求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3、土地利用效率低,投入与产出不相协调,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地的集中、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4、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差,土地质量退化土地利用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区域的生态效益。

由于工业污染、土地不合理开发利用等原因,导致新桥河镇出现了土壤污染、土地浪费等现象,土地生态链遭到损坏,土地质量有所退化。

5、.农村宅基地所占面积大,土地利用粗放农村宅基地所占面积较大,造成土地利用的粗放,退宅基地为其他利用地的空间较大。

第八条土地利用潜力全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总潜力148.0 公顷,其中宜耕未利用地152.0公顷,可补充耕地36.0公顷;待整理耕地1324.0公顷,可补充耕地78.0公顷;待整理农村居民点用地326.0公顷,可补充耕地34.0公顷。

第三章土地利用目标第九条社会经济目标2005年全镇总人口为8.1万人,城镇化水平为16 %;2005年全镇GDP 为63254.00万元,人均GDP为7809.13元;2010年全镇人口为88976人,城镇化水平为20.64%;2010年全镇GDP为87667.34万元,人均GDP为9852.82元;2020年全镇人口为103044人,城镇化水平为27.29%,2020年全镇GDP为136788.56万元,人均GDP为13274.77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