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压有四个特效穴位
减缓高血压可以用中医穴位按摩的方法

减缓高血压可以用中医穴位按摩的方法穴位治疗高血压现在所说的高血压是包括在中医的“眩晕”一说范围内的。
高血压一般分肝阳上亢和肝肾阴虚两种证型。
肝阳上亢的人经常脸色发红,脾气也相对比较暴躁,特别容易着急,检查时会发现血压的波动比较大。
肝肾阴虚的人相对来说就没有急躁易怒的特点,但经常会觉得口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等等,这种人一般血压波动不大。
现在我们国家高血压人群大约有1亿多,基本上都在服用降压药。
其实,高血压最可怕的是它带来的隐患,比如,心、脑、肾最容易受到波及,当然危害性最大的还是心脑血管病了。
所以得了高血压之后最重要的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控制好血压。
这样的话,即使血压没有降到正常值,身体的各个器官也会适应了这种状态,重新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人一样能够健康地生活。
这里我提供几个方法来防治高血压:穴位按摩、中药外敷、中成药。
我建议不管什么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都要好好地利用我们人体自生的降压药——穴位。
有三个穴位从古至今证明降压效果都是非常好的,这就是太冲、太溪和曲池。
这里,我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要用它们,因为,不管是什么证型,肝阳上亢或者是肝肾阴虚,都是肝肾两脏的问题,前者是实证为主,后者主要是肝肾阴虚,肝五行属木,肾属水,水生木,肝的特点是向上的,要想不让它升发太过,就要有水来滋润它。
可以想象一下真实生活中的树,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分滋养,就会变枯,树枝树干变枯之后就容易裂开,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
肝主藏血,肝性升发,如果没有肾水的滋润,它就升发太过,血管的压力会加大,血压就会升高;如果肾水充足的话,就可以以柔克刚,把肝的那份“刚性”给中和一下,血管也会变得相对柔韧,血管弹性变好了,就能大大减少心脑血管发病的几率。
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平肝降逆,不让肝气升发太过,是肝经上最负责任、最任劳任怨的;肾经上的太溪穴补肾阴就是给“树”浇水;大肠经上的曲池穴用来扑灭火气,三穴配合起来降压效果最好。
44个特效穴位的特殊功效

44个特效穴位的特殊功效1. 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 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 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 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 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 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 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 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 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 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 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 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 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按摩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按摩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按摩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一、推桥弓:从耳垂下方,按着向下推,推到锁骨上窝里。
往返十来二十次。
它能按摩到颈动脉,刺激血压调节中枢,降血压。
这是经典的专门预防高血压的推拿手法。
二、按摩降压沟降压沟位于耳廓背面,由耳廓的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用手摸时可以清晰地摸到一条凹沟。
降压沟是耳朵上的降压反应点,长期坚持按摩可有效地稳定血压耳后有一个降压沟,就在耳后的凹陷处,当血压升高时,按摩降压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高压6-8mm汞柱,这是我亲身体验的,而且按摩后明显感觉头没那么沉了。
三、按摩三阴交早晚各一次按摩三阴交、悬钟穴每次一到两分钟,配合按压合谷穴、风池、曲池降压效果也很好。
但要每天坚持,可以不吃药。
1.三阴交:定位取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主治病症:①此穴是妇科疾病的克星,是妇科主穴,对妇科疾病很有疗效,如: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不调、经痛、带下、不孕,崩漏、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等;②此穴还能治疗男女生殖器官的疾病,如:遗精、遗尿、阳痿等;③此穴还能使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肠绞痛、腹泄、失眠、神经衰弱、全身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等得到缓解。
操作:直刺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孕妇禁针。
2.悬钟穴1.属于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2.主治:①颈项强痛,胸胁胀痛,下肢痿痹。
②痴呆,中风。
以及骨科疾病。
3.操作:直刺1~寸。
4.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血管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颈椎病、小儿舞蹈病等。
配天柱、后溪主治颈项强痛;配风池主治眩晕、耳鸣;配丰隆主治高脂血症。
3.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是一个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
就是因为他的位置在大母指和食指的虎口间,拇指食指像两座山,虎口似一山谷,合谷穴在其中故名。
高血压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

高血压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高血压,又称为“万病之源”,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它对人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是由于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引发的。
针对高血压患者,中医有一种疗法——穴位按摩,能够帮助调节气血运行,缓解高血压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帮助患者减轻高血压症状。
1. 鱼腰穴鱼腰穴位于手掌心与拇指基底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鱼腰穴可以舒缓心火旺盛引起的症状,如头晕、失眠、健忘等。
取一个舒适的姿势,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鱼腰穴,每次按压5-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2. 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当拇指与食指弯曲时的凹陷部位。
按摩合谷穴能够促进心脾经络的气血流通,缓解高血压所引发的眩晕、头痛等症状。
使用拇指指腹或食指指腹按压合谷穴,每次按压5-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3.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底,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太冲穴能够调节肝脾经络,改善高血压引起的胸闷、失眠等症状。
使用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每次按压5-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4. 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与掌指腱之间,两根长手指按在一起时处于的凹陷部位。
按摩内关穴可以帮助调节水液代谢,缓解高血压引起的水肿、眩晕等不适症状。
使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关穴,每次按压5-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5. 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当头颈后仰时感觉到的凹陷处。
按摩风池穴可舒缓颈部紧张,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脑疲劳等症状。
使用食指指腹按压风池穴,每次按压5-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6.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背部,当头部伸直时,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
按摩大椎穴有助于舒缓颈背肌肉紧张,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心悸等症状。
使用拇指指腹或中指指腹按压大椎穴,每次按压5-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通过按摩上述穴位,可以刺激和调节相应的经络和脏腑,达到舒缓高血压症状的效果。
但是,在进行穴位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开肿瘤、出血、损伤等部位;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可用力过猛;按摩时间切勿过长,避免引起不适;在按摩前后要保持双手清洁。
降血压穴位操作方法

降血压穴位操作方法降血压的穴位操作方法主要是通过按摩和按压特定的穴位,以达到调节血压的目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以及其操作方法。
1. 太渊穴:位于大腿内侧髌骨上方凹陷最低点。
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持续按压2-3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2. 曲池穴:位于手臂内侧,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之间的凹陷处。
使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3. 劳宫穴:位于手心正中央,两掌合十字交叉的地方。
用对拇指进行按摩或按压,每天数次,每次按摩1-2分钟,可以舒缓紧张情绪,降低血压。
4. 丰隆穴:位于手臂外侧,当肘弯屈曲时,肘尖凹陷处。
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可以调节血压,舒缓肩颈肌肉紧张。
5. 冲阳穴:位于两腿之间,胫骨突出的凹陷处。
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稳定血压。
6. 翳风穴:位于大腿外侧,距膝盖髌骨上方三横指宽处。
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有助于调节血压,缓解头痛眩晕。
除了按摩和按压穴位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补充调节,包括运动、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的调整:1. 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对降血压有明显的效果。
2. 饮食:控制摄入盐分的数量,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钾、镁等元素的食物,如香蕉、土豆、豆类等。
此外,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也有助于降低血压。
3. 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坐姿,定期活动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不吸烟、限制饮酒也是降低血压的重要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降低血压是一个辅助方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医生的指导。
如果血压持续升高,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另外,孕妇、高龄老人等特殊人群在按摩穴位时应慎重,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总结起来,通过按摩和按压特定的穴位,结合运动、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自己整理的降压按摩和运动方法

一、降压穴位按摩:1、太冲:穴位位置:在行间上二寸,第一二趾骨结合部的凹陷中。
独特功能:肝为人体异常重要的器官,而太冲官尤如保肝护肝的将军,时时保护着我们的身体,而且是有求必应。
当我们感到头晕脑胀(如高血压),太冲穴会让我们神清气爽﹔当我们感到有气无力时(心脏供血不足),太冲穴会给我们补充气血﹔当我们心慌意乱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志定神安﹔当我们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心平气和。
它不怒而威,能量无穷。
主治疾病:治疗失眠的最佳穴位。
也是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
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
发烧上火,太冲能去热﹔身体虚寒,太冲可增温﹔月经不调,太冲善调理﹔阳瘘遗精,太冲能改善。
慢性肝病的调理,太冲也是首选,同时还治咳喘、感冒和各种炎症诸病寻它皆有效,没事常揉体自安。
揉太冲穴,从太冲穴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效果会更好一些。
2、降压沟:取穴:降压沟、降压点、肝穴、肾穴、内分泌穴、肾上腺穴、耳轮部、耳背部。
耳穴按摩疗法已经证实有一定的稳定血压作用。
耳穴按摩疗法可以预防高血压,对轻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对中度和重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廓相应点上。
耳背有一“耳背沟”,位于耳廓背面,由内上方斜向下方行走的凹沟处。
因其有稳定血压的作用,故亦称“降压沟”。
按摩方法:用白虎下山手法(以双手食指或食指及中指之指腹,从上而下按摩双耳背之降压沟,本法由上而下按摩,形如白虎下山之势而得名。
)按摩位于耳背的降压沟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90次,以红热为度;捻耳轮部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90次,重点捻耳尖;掌擦耳背部,频率为每分钟约120次;其余穴位用耳压法贴王不留行子治疗,每次轮替选用3~4个穴位,左右耳交换治疗。
如是轻型高血压患者,贴丸后每天早晚两次按压即可,如是中型或重型患者应适当增加按压次数。
还可配足底涌泉穴,掌擦涌泉穴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180次。
治疗高血压的三大穴位

治疗高血压的三大穴位太溪穴人体第一大补穴太溪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
揉太溪穴时,很多人根本没反应,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什么反应都没有,而且一按就凹陷下去了。
这时,不痛的一定要把它揉痛,痛的要把它揉得不痛。
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气血引到脚底的涌泉穴去。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
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但调动起来后一定要把它储藏起来,即储藏到涌泉穴,这样您就有健康的根基了。
所以像每天搓脚心、做金鸡独立、泡脚之类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肾经,引火归源。
有人经常足跟痛,这就是肾虚。
您应多揉太溪穴,顺着太溪穴把肾经的气血引过去。
只要太溪穴被激活了,新鲜血液就会把淤血冲散吸收,然后再循环带走。
为什么会痛?痛就是有淤血,停在那里不动了,造成局部不通,不通则痛。
您把好血引过去,把淤血冲散,自然就不痛了。
揉太溪穴就是帮助冲散淤血。
有人经常咽喉干,喝水也不管用,没有唾液,这是肾阴不足。
揉太溪穴就能补上肾阴。
太溪穴是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补肾阴,又补肾阳。
有很多女性朋友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痛,这时揉太溪穴很管用。
有的人肾绞痛,尤其是体内有肾结石的时候肾绞痛,那么平常多揉太溪穴就能防治这种症状。
有人痛风、尿酸过高,这是尿里毒素太多了,每天揉太溪穴能从源头把这个问题解决。
有人得了肾炎,排不出尿来,揉太溪穴也能帮助把尿毒解掉。
太溪穴还可以治先天性抽搐。
如果大脑受伤,它还有辅助调养的功效。
因为脑髓是肾所主,跟肾经有极大关系,所以要想调养后天受伤的大脑,就要好好刺激太溪穴。
还有像胸闷、支气管炎、哮喘等,太溪穴都可以治。
因为肾经都经过这些病所发的位置。
老年痴呆也是肾虚的一种表现。
而打通肾经就可以防治包括老年痴呆在内的各种老化症状。
其实,我们不要光想着什么能治老年痴呆、治耳鸣、治牙齿松动,只要把肾经打通,这些症状就全没了。
肾经上的很多穴位都能治这些病,我们一定要灵活运用。
虽说太溪穴治这个、然谷穴治那个、涌泉穴也可以治什么,但用的时候一定要灵活。
降血压按摩什么穴位

降血压按摩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降血压按摩什么穴位1. 降血压按摩什么穴位2. 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3. 高血压的表现有哪些*二、降血压的蔬菜*三、降血压的水果降血压按摩什么穴位1、降血压按摩什么穴位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的风池穴,呈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共需做32拍。
其疗效是清脑提神,明目降压。
用手指按揉太阳穴,呈顺时针旋转,每旋转一周为一拍,每次约做32拍。
此法的作用在于清脑明目,疏风解表,止头痛。
找准肘关节处的曲池穴,先用右手按揉,然后再用左手按揉,放置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此法的好处是,能清热、降压。
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手随后再揉右手,呈顺时针方向按揉。
一周为一拍,共要做32拍。
其功效是舒心开胸。
分别用左右手的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引血下行,旋转一周为一拍,共要做32拍。
其好处在于,可健脾养胃,降低血压。
每个人的百会穴都位于头顶的正中央。
你可用手掌紧贴百会穴呈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拍,每次至少做32拍。
此法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
2、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3、高血压的表现有哪些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
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
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
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
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血压有四个特效穴位——不花一分钱您不妨
一试
古医指针点穴疗法,就是以指代针,意气相合,意到气到,以祛其疾。
也就是说用意念和自己身体内家功(也叫内含功)的功法,最后用气到达指尖,针对经络和穴位祛病。
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控制的同时,辅以穴位按摩,效果更佳。
1.降血压的穴位:大脚趾的第一个指节和第二个指节的连接处,就是脚趾窝上(见上左图),是人体上最敏感的降压反射区,只要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下图为足底反射区图:
2、大脚趾的外侧(颈椎反射区),只要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3、还可按耳朵内侧的降压沟,如果血压高的人,按着这里就有跳的感觉,等这里不跳了,血压就降下来了。
这个穴位要10-20多分钟就能见效。
可以作为平时的降压保健按。
力度适中就行,只要每天按上20分钟,一般坚持一周血压就能降的很好了。
4、降压操金刚指(张双振老师的独门降压方法):用大拇指尽量搓动你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由小指根到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指尖,再到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根,要用力搓动,刚开始一个手都不习惯,搓动的时候不仅好酸,你转个十几圈,可能三五圈,你会觉得手出汗了,重点在手心那块儿出汗。
这是为什么呢?掌心实际是心包经上的劳宫穴,劳宫穴是排解心脏内部的毒素用的。
如果是在经常做降压手指操,就等于是在排解心脏内部的毒素。
你可以摸摸出的汗肯定是黏汗。
黏汗就是心脏里身上的毒气,所以常年坚持,对血压调节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还可以按摩手背上的血压反射区:
5、饭后一根香蕉,既降血压又防中风
有的病人为了控制好血压,一直坚持清淡饮食的习惯,盐也不多吃。
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实在忍不住了,时不时就会开开荤,弄点美味佳肴,这样,盐吃得多了,血压也就不怎么稳定了。
有没有两全其美之法呢?这里有一偏方:每日吃了咸东西后,再吃一根香蕉。
这样既可以享受口福,又能保持血压稳定了。
人们只知道香蕉能通便,却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有辅助降血压的功效。
因为香蕉富含钾元素,一根香蕉约含400毫克钾。
现代研究发现人体内的钾每增加一个浓度,就能抵消三个浓度盐的升血压作用,具体原
因有两个,一是钾促进了盐的排泄,另一个原因是钾本身也有部分扩
张血管的作用,所以饭后一根香蕉,便能事半功倍。
对于控制血压来说,增加钾的摄入与限制盐的摄入,这两个方法的效果是相似的。
长期摄入钾也可以减少降压药的用量。
多吃钾,除了降血压外,还可以防脑中风。
有一项研究对9800名患者进行了20年的调查,发现脑中风和钾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每日摄入钾较低的人,脑中风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但如果每日摄入钾能达到1500毫克以上,脑中风的危险性就低很多。
其原因是由于钾能降血压,血压控制好了,脑中风的危险性自然就会降低。
6、注意温度:
人体在吹空调或穿衣服较少的状态下,身体感觉凉丝丝,血压会明显升高,而且长此以往会加重“病理血压”;而离开空调或加穿衣服,升高的血压会立马将下来,这叫“保暖降压法”。
如果晒晒太阳或洗个温水澡,血压也会明显降下来一部分,也叫“升温降压法”。
13、高血压、高血脂:芹菜籽*一两,用纱布包好,放10斤水煎汤,早、中、晚饮1杯。
不怕辣者,可,早中晚食生蒜2头,有降血压、血脂特效。
14、心脏病、冠心病:花生壳一次一两,绿豆5钱,煎一碗汤服下,一日二次,需半月。
3、头痛(各种头痛均可):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除根。
忌吃花椒、胡椒。
4、头晕(头昏眼花、晕眩):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此,连用7天有特效。
忌吃酒、辣。
5、失眠、多梦:睡前用半脸盆热水,加一两醋双脚浸泡20分钟,并生吃葱白1-2根。
6、干咳(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均可):生黑芝麻3钱(约一调羹),冰糖适量,共捣碎开水冲早晨空服,3天痊愈,少吃鱼类144、瘦人增胖:鸡蛋二只,打在碗内,加生番茄汁一调羹和适量白糖,用等量开水冲成半熟食用,每日一次,早晨空服(也可吃稀黄荷包蛋)
连吃一月,以后会逐渐变胖.
145、牙变白:用食盐\小苏打等量,加入调成牙膏状,每日刷牙一次,3-4天可除牙齿表层所有色斑,使牙齿洁白.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