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培训(91分)

合集下载

新冠肺炎知识培训考试答案(最全)

新冠肺炎知识培训考试答案(最全)
从事疫苗生产活动,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的从事药品生产活动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的条件是()正确答案: D
A、适度规模和足够的产能储备B、保证生物安全的制度和设施、设备C、符合疾病预防、控制需要D、以上都是
从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摘除护目镜的操作错误的是()正确答案: B
A、微微低头B、始终保持睁眼状态C、双手不要触碰面部D、自后向前脱下E、摘下的护目镜放入医疗性废物容器中
对物品、家具表面等可能被污染的表面消毒时,可用有效氯为()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正确答案: C
A、100mg/L-200mg/LB、250mg/L-500mg/LC、500mg/L-1000mg/LD、1000mg/L以上
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国家卫健委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正确答案: D
A、呼吸困难缓解B、心率加快C、皮肤转暖D、发绀减轻
F开头:
发热门诊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设置隔离观察室,应不少于2间,同时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24小时最大接诊量为基准,超过60人次,每增加()人次增加设置1间隔离观察室,并带独立卫生间正确答案: B
A、20B、30C、50D、60E、70
A、轻型B、普通型C、重型D、危重型
出现新冠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县(区)疾控机构按照()原则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正确答案: D
A、逐一排查B、个人负责制C、首诊负责制D、属地化管理
出现以下哪项情况时,需更换口罩()正确答案: E
A、口罩受污染B、使用时曾进入隔离病房或与患者接触C、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D、呼吸阻抗明显增加E、以上均是
A、修剪指甲B、去除首饰、手表等个人用品C、穿好工作服(无扣工作服)D、穿好工作鞋,系紧鞋带E、盘起长发,用一次性工作帽包裹好

流调培训试题及答案

流调培训试题及答案

流调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项不是流调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A. 数据收集B. 样本分析C. 沟通技巧D. 报告撰写答案:B2. 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流调人员应该采取哪种态度?A. 客观公正B. 主观臆断C. 随意猜测D. 情绪化答案:A3. 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问卷调查B. 实验研究C. 访谈D. 观察答案:B4. 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什么?A. 诊断疾病B. 预防疾病C. 治疗疾病D. 以上都不是答案:B5.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项不是信息收集的基本原则?A. 保密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完整性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些因素是影响调查结果准确性的?A. 调查方法B. 样本选择C. 调查人员的专业性D. 调查环境答案:A、B、C、D2.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A. 严格的抽样方法B. 重复测量C. 增加样本量D. 减少样本量答案:A、B、C3. 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调查结果的偏差?A. 选择偏差B. 信息偏差C. 非响应偏差D. 随机误差答案:A、B、C4. 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信息偏差?A. 匿名调查B. 标准化问卷C. 增加调查人员D. 增加调查时间答案:A、B5. 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A. 样本大小B. 抽样方法C. 调查地区D. 调查时间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流调人员在进行调查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解释数据。

(错误)2. 流行病学调查中,样本量越大,调查结果越准确。

(正确)3. 流调人员在调查过程中不需要对调查对象进行保密。

(错误)4. 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诊断疾病。

(错误)5. 流行病学调查中,调查人员的情绪化不会影响调查结果。

新冠肺炎流调培训试卷及答案

新冠肺炎流调培训试卷及答案

新冠肺炎流调培训试卷及答案新冠肺炎流调培训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属于哪一类?()A.α属冠状病毒B.β属冠状病毒(正确答案)C.γ属冠状病毒2.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新冠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暴露史发生在发病前几周?A。

1B。

2 (正确答案)C。

3D。

43.如果某境外输入病例是中国籍,那么在核心信息表中需要填写的证件号码是什么?A.身份证号B.护照号C.身份证号及护照号(正确答案)D.驾驶证号4.什么是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定义?A.聚集性疫情是指21天内在小范围(例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2例及以上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且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

B.聚集性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例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2例及以上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且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

(正确答案)C.聚集性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例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3例及以上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且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

D.聚集性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例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5例及以上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且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

5.在撰写流调报告时,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一般包括什么?A.国外活动情况B.回国经历调查情况C.可疑暴露史调查情况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6.聚集性疫情的发现方式包括什么?A.医疗机构报告B.大疫情审核分析C.个案调查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7.聚集性疫情调查资料分析一般不包括什么?A.病例传播链分析B.病例代际分析C.个案用药情况(正确答案)D.潜伏期及其传染性分析8.在撰写流调报告时,发病、诊疗和报告情况一般不包括什么?A.医院就诊信息B.网络直报信息C.转院信息D.区级专家会诊(正确答案)9.除核心信息外,境外输入病例信息还应填写什么?A.来自国家和地区、途径国家和地区B.入境交通方式及座位号C.入境口岸和日期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0.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不包括什么?A.预防性消毒(正确答案)B.个案调查C。

疫情大培训试题及答案

疫情大培训试题及答案

疫情大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飞沫传播B. 空气气溶胶传播C. 直接接触传播D. 食物传播答案:D2. 下列哪个措施不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方法?A. 佩戴口罩B. 勤洗手C. 避免拥挤的地方D. 吃生食答案:D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干咳B. 腹泻C. 头痛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需要隔离的原因?A. 防止病毒传播B. 保护他人C. 隔离期间可以外出D. 便于治疗答案:C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应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A. 保持室内通风B. 定期消毒C. 避免与家人接触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治疗过程中,以下哪些措施是必要的?A. 定期监测体温B. 服用抗生素C. 保持充足的休息D. 保持良好的营养答案:ACD2.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以下哪些措施是有效的?A. 佩戴口罩B.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C. 接种疫苗D. 定期消毒答案:ABCD3. 在疫情期间,以下哪些行为是被鼓励的?A.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B. 保持社交距离C. 参加大型聚会D. 定期进行核酸检测答案:ABD4. 疫情期间,以下哪些做法是有助于个人防护的?A. 正确佩戴口罩B. 经常洗手C. 触摸眼睛、口鼻D. 保持社交距离答案:ABD5. 疫情期间,以下哪些措施是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的?A. 居家隔离B. 避免拥挤的地方C. 保持个人卫生D. 接种疫苗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症状消失后即可解除隔离。

(对/错)答案:错2. 疫情期间,所有人群都应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对/错)答案:错3. 疫情期间,佩戴口罩是预防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

(对/错)答案:对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可以自由外出。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第九版考试试题与答案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第九版考试试题与答案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第九版考试试题与
答案
1. 新冠病毒的正式名称是什么?
- 答案:(SARS-CoV-2)。

2. 新冠病毒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 答案:中国。

3. 新冠肺炎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哪些?
- 答案:通过空气飞沫、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表面传播等方式传播。

4. 新冠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多长时间?
- 答案:一般为2-14天。

5. 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哪些?
- 答案: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乏力等。

6. 新冠肺炎对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的人群的影响如何?
- 答案: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的人群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并且
疾病的风险和严重程度更高。

7. 如何预防新冠肺炎的传播?
- 答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包括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等。

8. 新冠肺炎的治疗方法目前有哪些?
- 答案:目前尚无特定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采取对症治疗和支
持性治疗措施来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免疫力。

9.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如何?
- 答案: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导致全球
供应链中断、产业停工、股市崩盘等。

10. 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如何?
- 答案: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和机构在进行新冠疫苗的研发工作,一些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流调培训试题及答案

流调培训试题及答案

流调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疾病的病因B. 评估疾病流行情况C. 预防疾病的传播D. 以上都是2.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项不是基本的调查方法?A. 病例对照研究B. 队列研究C. 描述性研究D. 实验性研究3.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的统计指标?A. 发病率B. 死亡率C. 感染率D. 治愈率4. 流行病学调查中,病例定义通常包括哪些要素?A. 症状B. 体征C. 实验室检测结果D. 所有以上5. 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项不是病例发现的途径?A. 医院报告B. 社区报告C. 实验室检测D. 个人自报6. 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项不是数据收集的方法?A. 问卷调查B. 访谈C. 观察D. 抽样调查7.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调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A. 信息不完整B. 参与者不合作C. 数据分析复杂D. 调查成本高昂8. 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项不是数据质量控制的措施?A. 标准化调查工具B. 培训调查人员C. 增加调查样本量D. 定期审核数据9. 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项不是数据分析的步骤?A. 数据清洗B. 数据编码C. 数据解释D. 数据收集10.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组成部分?A. 研究背景B. 研究方法C. 研究结果D. 研究结论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流行病学调查只能用于传染病的调查。

(错误)2. 病例对照研究是观察性研究的一种。

(正确)3.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描述疾病流行情况的指标。

(正确)4. 实验室检测结果不是病例定义的要素之一。

(错误)5. 个人自报是病例发现的一个途径。

(正确)6. 数据收集是数据分析的最后一个步骤。

(错误)7. 增加调查样本量是数据质量控制的措施之一。

(错误)8. 标准化调查工具有助于提高数据的一致性。

(正确)9. 数据清洗是确保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正确)10. 研究结论是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非必要部分。

新冠流调考试题及答案

新冠流调考试题及答案

新冠流调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是什么?A. 冠状病毒B. 流感病毒C. 埃博拉病毒D. 艾滋病病毒答案:A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飞沫传播B. 接触传播C. 空气气溶胶传播D. 食物传播答案:D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多久?A. 1-2天B. 3-7天C. 14天D. 1个月答案:C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发热B. 干咳C. 乏力D. 腹泻答案:D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依据是什么?A. 临床症状B. 流行病学史C. 核酸检测阳性D. 以上都是答案:D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密切接触者应采取什么措施?A. 自我隔离B. 居家观察C.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D. 以上都是答案:C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应进行多久的健康监测?A. 1周B. 2周C. 1个月D. 3个月答案:B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个人防护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佩戴口罩B. 勤洗手C. 避免聚集D. 吸烟答案:D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抢购囤积防疫物资B. 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C. 遵守防疫规定,积极配合D. 忽视疫情,不采取防护措施答案:C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A. 保持社交距离B. 定期消毒C. 随意丢弃口罩D.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包括以下哪些?A. 老年人B. 儿童C. 孕妇D. 所有人群答案:D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接种疫苗B. 佩戴口罩C. 保持手卫生D.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答案:ABCD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A.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B. 保持室内通风C. 避免与发热病人接触D. 囤积大量防疫物资答案:ABC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以下哪些信息是正确的?A. 疫情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B. 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C. 遵守防疫规定,积极配合D. 忽视疫情,不采取防护措施答案:AC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以下哪些行为是错误的?A. 随意丢弃口罩B. 抢购囤积防疫物资C. 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D. 遵守防疫规定,积极配合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疫情大培训试题及答案

疫情大培训试题及答案

疫情大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飞沫传播B. 空气气溶胶传播C. 直接接触传播D. 食物传播答案:D2. 下列哪个措施不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方法?A. 佩戴口罩B. 勤洗手C. 避免拥挤的地方D. 吃生食答案:D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干咳B. 腹泻C. 头痛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需要隔离的原因?A. 防止病毒传播B. 保护他人C. 隔离期间可以外出D. 便于治疗答案:C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应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A. 保持室内通风B. 定期消毒C. 避免与家人接触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治疗过程中,以下哪些措施是必要的?A. 定期监测体温B. 服用抗生素C. 保持充足的休息D. 保持良好的营养答案:ACD2.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以下哪些措施是有效的?A. 佩戴口罩B.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C. 接种疫苗D. 定期消毒答案:ABCD3. 在疫情期间,以下哪些行为是被鼓励的?A.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B. 保持社交距离C. 参加大型聚会D. 定期进行核酸检测答案:ABD4. 疫情期间,以下哪些做法是有助于个人防护的?A. 正确佩戴口罩B. 经常洗手C. 触摸眼睛、口鼻D. 保持社交距离答案:ABD5. 疫情期间,以下哪些措施是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的?A. 居家隔离B. 避免拥挤的地方C. 保持个人卫生D. 接种疫苗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症状消失后即可解除隔离。

(对/错)答案:错2. 疫情期间,所有人群都应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对/错)答案:错3. 疫情期间,佩戴口罩是预防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

(对/错)答案:对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可以自由外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培训测试
达标要求:取得90分以上成绩
单选
1. 以下哪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能引起大流行
D 有感染后免疫
单选
2. 关于传染病,以下哪个描述是不准确的?
A 传染力大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危害也大
B 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C 毒力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
D 传染力指病原体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
单选
3.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目前认为能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A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B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发病人数增加
C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隐性感染人数增加
D 以上三种说法都可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
单选
4. 100万人口的地区,共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5000例,死亡400人。

该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死亡率为多少?
A 500/10万
B 40/10万
C 0.08
D 0.92
单选
5. 传染病之所以能传播、流行,三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环节:
A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B 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
C 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D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单选
6. 穿脱个人防护装备,尤其是脱卸个人防护装备时,必须在场指导或协助的人员是:
A 经过培训,掌握穿脱技术的人员
B 疾控人员
C 技术人员
D 参与疫情处置人员
单选
7.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行按压闭合时需:
A 单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按压
B 双手食指同时按压
C 单手食指和中指同时按压
D 随意按压闭合即可
单选
8. 手套和口罩佩戴时均需进行的检查是:
A 防水性检查
B 接口完好性检查
C 材质检查
D 气密性检查
单选
9. 脱卸防护服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污染面对人身和环境的污染,需要遵守的原则:
A 内裹外
B 折叠
C 清洁
D 快速脱卸
单选
10. 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过程中,每一步完成后均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 手卫生
B 更换手套
C 更换口罩
D 没有必须执行的操作
单选
11. 判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时,活动及接触调查应开始的时间:
A 出现症状前2天
B 出现症状当天
C 就诊当天
D 确诊当天
单选
12. 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新冠肺炎病例后,应完成初次流行病学调查的时限是:
A 48小时
B 24小时
C 12小时
D 6小时
单选
13.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应于出院后多长时间接受随访复诊?
A 第3、7天
B 第5、10天
C 第2、4周
D 第3、6周
单选
14.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冠肺炎病例的转归是怎样的?
A 均为轻症,完全治愈
B 均为重症,预后不好
C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D 轻症和重症各占比50%
单选
15. 新冠肺炎病例的潜伏期是:
A 2-4天,多为3天
B 1-14天,多为3-7天
C 5-25天,多为10-15天
D 15-30天,多为18-21天
单选
16. 分析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信息,以下哪个变量最可能发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
A 报告医院
B 年龄
C 性别
D 现住址
单选
17.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病前多少天有境外旅居史,可认为存在境外输入病例的可能?
A 发病前2天至隔离前
B 发病前14天
C 发病前1-14天
D 发病前3-4天
单选
18. 聚集性疫情主要通过哪种方法开展病例搜索?
A 病毒全基因测序
B 排查密切接触者
C 统计模型估算
D 分析性流行病学
单选
19. 以下哪种方法不可能发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
A 病例对照研究
B 医疗机构医生报告
C 病例个案调查
D 重点场所、单位和人群健康监测
单选
20. 以下哪种方法不用于调查新冠肺炎病例感染来源?
A 病例访谈
B 抽样调查
C 大数据调查活动轨迹
D 病毒基因测序
单选
21. 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指:
A 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采样当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B 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C 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14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采样前14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D 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后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采样后2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单选
22. 以下不属于密切接触情形的是:
A 直接照顾患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B 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C 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1 米内)接触人员
D 非全封闭的普通列车中,不同间软卧包厢内的乘客
单选
23. 以下关于密切接触者管理方式正确的是:
A 密切接触者在低风险区可采取居家隔离
B 14岁以下的儿童密接要视同成人单独隔离
C 半自理及无自理力人群原则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D 必须设陪护人员时,要求无基础性疾病,非老年人
单选
24. 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管理期限:
A 7天
B 10天
C 14天
D 21天
单选
25. 关于密切接触者管理流程,错误的是:
A 书面或口头告知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的缘由、期限、法律依据、注意事项和疾病相关知识。

B 每天早晚对密切接触者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询问其健康状况,给予必要指导和帮助。

C 医学观察期限为进入隔离点开始算起14天。

D 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需立即报告、诊治,采集标本、实验室检测、排查。

单选
26.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实验室检测部分必须要写的内容?
A 发病过程
B 入院查体情况
C 采样时间、采样单位、标本类型、送检单位、检测结果
D 病例的密接人员
单选
27. 新冠肺炎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病例的活动史一般从发病前多少天开始写起?
A 14天
B 4天
C 2天
D 当天
单选
28. 聚集性疫情流调报告中的背景部分,下列中的哪项必须要交代?
A 本次疫情被发现的具体情形
B 所有病例的发病情况
C 本次疫情的传播链
D 病例潜伏期
单选
29. 聚集性疫情流调报告中的临床特征和三间分布描述部分,发病时间特征通常使用什么形式展示?
A 散点图
B 流行曲线
C 地图
D 表格
单选
30. 下列哪项能描述聚集性疫情中病例之间的传播关系
A 病例地点分布图
B 病例时序图
C 病例传播关系链图
D 代间隔图
单选
31. 推动信息化进程的因素有:
A 建立部门合作,数据共享的工作机制
B 搭建集约化平台,承载多源数据,开展综合治理和分析
C 推广应用,提高政府、机构、企业、民众参与率
D 以上都是
单选
32. 以下哪类人通过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难以甄别
A 确诊病例
B 疑似病例
C 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D 与确诊病例有过间接接触者
单选
33. 以下哪项不属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局限性?
A 静态调查,难以掌握信息动态变化情况
B 调查手段单一,一旦调查对象不配合将束手无策
C 无法通过调用外部数据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进行复核验证
D 验证病因假设的效能不足
单选
34. 关于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作用,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A 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采集和应用过程需要依法依规
B 大数据技术在判断病因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C 数据采集、传输、储存、应用全流程均需要确保数据安全
D 打破数据壁垒的最佳方法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单选
35. 以下哪项不是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向?
A 以健康为中心,实现对全过程动态信息管理
B 以数据全面分析为导向,向基层采集尽可能多的数据
C 打通最后“一公里”网络瓶颈,实现联防联控数据交互
D 建立常态化人群健康大数据共享服务生态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