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简报

合集下载

参加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培训的小结

参加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培训的小结

培训小结会议名称: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第十八届年会会议时间:2023年8月23日-24日本次年会由中国疾控中心及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办,旨在开展年度的学术培训和学术交流。

会议汇聚了许多优秀的专家学者,他们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分享了最新的成果和应用经验。

首先,在不同的专题报告中,我们了解到了现场流行病学在疾病监测、疫情防控、健康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他们的报告,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现场流行病学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

其次,与会现场流行病学从业人员纷纷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互动交流的环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碰撞思想的火花,也启发了我们对现场流行病学的更深层次思考。

并且,通过与同行的交流,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启迪,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合作氛围。

此外,本次年会还举办了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成果展示和交流会。

参与的培训项目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展示了精细化监测、快速应对、数据分析和预测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这些成果无疑推动了我国现场流行病学事业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本次年会中,我还了解到了现场流行病学在疫苗研发、疫情防控、健康政策制定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在新型传染病防控领域,如何利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干预措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数据隐私、信息安全等问题也是现场流行病学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通过这次年会,我不仅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还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更广泛的合作联系。

在未来,我将继续不断学习现场流行病学的最新理论与方法,将知识转化为实践,为促进公共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XX秋冬传染病流行防控培训简报

XX秋冬传染病流行防控培训简报

XX秋冬传染病流行防控培训简报概述
本培训简报旨在向参与者介绍XX地区秋冬季节传染病流行的防控措施。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参与者对传染病流行的认识,强化防控意识,以确保公众健康和安全。

1. 传染病流行趋势
1.1. 近年来的流行病情况
根据最新的疾控中心数据显示,XX地区在秋冬季节常发生以下传染病流行:
- 流感
- 呼吸道感染
- 胃肠道疾病
1.2. 影响因素
传染病流行受以下因素影响:
- 季节变化
- 人群密集场所
- 不良卫生惯
2.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2.1. 个人防护措施
参与者可以采取以下个人防护措施减少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 经常洗手,特别是接触公共场所后
- 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
- 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休息惯
-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房间清洁
2.2. 公共卫生措施
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公共卫生措施包括:
-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
- 定期开展疫苗接种和健康检查活动
- 加强对职业场所和学校的防控措施
3. 应急响应和处理措施
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采取以下应急响应和处理措施:
- 及时报告疫情,调配医疗资源
- 开展病例追踪和隔离措施
- 加强宣传教育,提醒公众注意防护措施
结束语
XX地区秋冬季节传染病流行防控培训是为了提高参与者对传染病流行防护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加强公众对传染病流行防控的意识,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病 痛折磨,提高人们的生活 质量和幸福感。
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的制定
风险评估
对疾病进行风险评估,确 定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 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提供依据。
目标设定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定 明确的预防和控制目标, 如降低发病率、提高接种 率等。
策略选择
结合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 ,选择合适的预防和控制 策略,如健康教育、疫苗 接种、环境改善等。
数据整理与分类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数据预处理
对异常值、缺失值等进行处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方法与技巧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数据的分 布情况和特征。
数据分析可视化
利用图表等可视化工具,直观地展示数据分 析结果,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01
引言
培训背景与目的
背景
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 现场流行病高参训人员的现场流行病学理 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应对公共 卫生事件做好准备。
培训内容与时间安排
内容
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数据分析与解读、疾病监测与 防控等方面。
时间安排
为期两周的集中培训,包括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等环节。
实践操作
组织学员参与模拟疫情处置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01
02
03
减少疾病发病率
通过预防措施降低疾病在 人群中的发病率,提高整 体健康水平。

布病培训班简报

布病培训班简报

扎旗启动人间布病防治综合示范区项目为了解人间布鲁氏病高发原因,进一步规范布病疫情调查及处理,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与水平,做好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探讨、交流布病防控策略与经验,扎旗疾控中心于2012年3月14日协同旗卫生局召开了人间布病防治综合示范区项目启动会议,随即举办了全旗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培训班。

来自全旗各级医院、卫生院,以及部分承担布病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的临床医护人员共8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议并接受培训。

培训主要针对扎旗人间布病疫情的严峻形势和防控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了重点安排。

分别就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及实验室最新进展、布病临床诊疗、急性传染病暴发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等进行了讲授。

通过本次系统的培训,使参训人员对布病疫情、防控策略与经验措施、暴发疫情处置、临床诊疗、实验室检测技术等,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扎旗布病防治专业人员的纵向与横向交流,为规范开展布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布病疫情上升势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麻风病培训会会议简报(精选5篇)

麻风病培训会会议简报(精选5篇)
麻风病培训会日,安徽省麻风病防治片区工作交流会、麻风病防治骨干培训班暨LEPMlS2.0启动会在芜湖召开。安徽省皮防所所长李延庆、芜湖市地病办专职副主任王学斌出席会议。
会议研讨交流了安徽省麻风防治工作进展,分析了当前麻风病防治工作形势及工作模式;就麻风病的检验、诊断、治疗及LEPMIS2.0系统的运用等内容进行授课;现场开展病例检查、病菌检验实践操作。
麻风病培训会会议简报篇3
为全面提升麻风病防治技术业务水平,加大麻风病早期发现力度、减少畸残,进一步巩固麻风病防治成果,张家界市桑植县疾病预防控制
顺县麻风村开展麻风病防治理论知识培训、麻风病症状监测实操。
本次培训邀请省疾病预防中心麻风病防治科科长旷燕飞、副科长陈欢、永顺县皮防所所长王璟等专家授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湖南省麻风病防治历史、掌握麻风病传播方式、临床表现、早期发现的八大线索。
通过此次培训加强了县际、乡镇之间防治工作的沟通和联系,进一步增进了解麻风病防治工作,充分发挥各乡、村卫生防治人员在早期发现病人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桑植县麻风病综合防治能力和麻风病防治工作质量,助力完成国家〃十四五〃规划,实现消灭麻风病的目标。
麻风病培训会会议简报篇4
为推进党史教育深入开展,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孝感麻
会议邀请中国疾控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余美文、严良斌等专家到会授课。来自全省各片区及重点地市麻防机构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60余人参加培训I。通过培训I,进一步提升了我省麻风病防治管理水平,促进
了全省麻防工作健康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麻风病培训会会议简报篇2
近日,湄潭县卫生健康局召开了20—年全县麻风病、疟疾防治工作培训会,总结回顾20—年全县麻风病、疟疾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20_年防治工作任务。培训邀请了市疾控中心专家晏海围绕麻风病防治工作简介、麻风病家属接触者随访HHC-APP工作要求、麻风可疑症状监测和线索报告、麻风病分类及治疗、麻风病畸残与康复等5个方面进行现场授课。湄潭县人民医院、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院长、管理员、门诊医生共43人参加了培训。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与管理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与管理

• (七)安排现场工作会务 • 至少组织三次信息交流或情况通报会 • 形式不拘、时间合理,可边会议、边调查、边实施 • 第一次会议(预备会议): 第一次会议(预备会议): • 决定现场调查后的准备会议 • 专业机构领导主持,各相关专业的专业人员及后勤人员参 加,共同讨论 • 确定公共卫生事件存在、决定参与调查、确定人员、明确 分工、确认后勤保障
• 2、现场评估(evaluation) 、现场评估 • 根据现场工作目标和相应的价值准则,对现场工作的投入、 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评判。 • 可以划分为可进行性评价、适宜性评估、进展评估、效果 评估、影响评估
• (二)目的 • 督导评估(M&E)是现场工作管理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主 要目的有: • 1、了解工作进度,发现影响进度的关键因素,及时发现 问题 • 2、检查目标完成情况,找出工作进展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原因 • 3、监督现场工作质量,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 4、监管经费使用情况,维护财务制度 • 5、检查物资设备使用情况
• • • • • •
(六)现场调查地点 确认原则-----三个“有利于” 1、有利于达到调查目标 2、有利于实施现场调查 3、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时间 重视现场调查的实践经验,发掘有价值的信息
• (七)调查对象和样本确定 • 明确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 高危人群、易感人群不易判断
• • • • •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与管理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陈 坤
现场流行病学的组织与管理

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定位: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定位:

专业性 + 社会实践性 = 系统工程 专业性-----卫生相关事件;社会实践-----社会公众和公共管理 2、现场调查的组织与管理的两种类型: 、现场调查的组织与管理的两种类型: 1)应急调查的组织与管理 2)非应急调查组织与管理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案例】《现场流行病学》课程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案例】《现场流行病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现场流行病学的理论与进展,共30学时,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及管理、现场调查方法与技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应急现场调查方法、现场调查中的实验室工作、现场调查工作中的法律与伦理、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生物与化学恐怖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等。

课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注重加强对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围绕坚定研究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修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使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同频共振。

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将公共卫生现场的调查和处置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将现场流行病学知识的传授与职业理想树立和职业精神培养相结合,将工作中的创新能力与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相融合。

并且,紧密结合主要授课对象(MPH研究生)的专业特点,《现场流行病学》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奉献精神、勇于冲锋陷阵的高水平研究生。

二、思政元素1.使命担当:讲述我校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事迹,尤其驰援湖北、支援柬埔寨等战“疫”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彰显公共卫生人的使命担当,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培养职业精神。

2.医者精神:以叶馥孙为代表的我校老一辈专家心系人民群众健康、不畏艰辛开展肝癌普查及干预等现场流行病学研究为例,引导学生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3.法治精神:制作《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你守法了吗?》微课,教育学生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深入挖掘《现场流行病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使公共卫生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打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现场调查方法、现场调查工作中的法律与伦理、生物与化学恐怖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现场调查中的实验室工作等一批彰显课程特色、充满思政元素的课程内容。

现场流行病学与中国培训

现场流行病学与中国培训

祝 您 健 康 长 寿
CAPM
中国 中国
预 防 医学科学院 预 防 医学科学院
现场指导教师的职责
指导老师的职责
• • • • • 关心工作生活,了解所学长短 扑捉现场机会,寻求系统保障 组织调查队伍,交待关键技术 指导重要决策,提供后续支援 审阅调查报告,共拟决策建议
奔赴现场以前
• 了解现场情况 • 确定需求:决定是否做出反应 • 师出有名:充分利用行政或技术指导关 系,指导教师的影响 • 理顺关系:上、下、左、右 • 组织团队,明确学员责任 • 技术准备:指点关键技术,规划初步行 动
成果举例
• • • • • 云南原因不明肺炎 MTX/AL-调查 手足口病调查 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甲型H1N1流感
在国家CDC的作用
• 对带动国家CDC整体现场流行病学能力 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协助WHO办4期国际沙门氏菌培训班 • 协助农业部办兽医流行病学培训班 • 为部队培训学员 • 为质检局服务应对甲型H1N1流感
在现场时
• 切入点:听取汇报,现场观察 • 快速典型调查与采取标本:优先选择指征、死 亡或重症病例 • 建立假设 • 提出并实施终止疾病流行的措施 • 制订调查表:平时备用,简要为宜 • 作出流行病学三间分析,地图 • 面向当地行政领导、群众和媒体
现场调查结束后
• • • • • • • • 给当地明确交代 汇合检验结果 资料分析 调查报告 对策建议 上报与反馈 下步行动 发表文章
WHO UNICEF 美国CDC 美国CDC 中国CDC 中国CDC
CFETP的宗旨
• 第一、培养高素质的现场流行病学专家, 使其具备8种能力和4种精神(见后文); • 第二、促进国家和地方建立更密切、更 有效的监测和应急反应系统; • 第三、作为我国与国际流行病学界培训 和现场调查的桥梁。 • 第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简报
(总第10期)
GDFETP办公室2008年4月18日
●省卫生厅领导考察GDFETP进展情况
●现场实践体会篇
参与编制抵御寒冷指引的翻译工作
我对疾病监测的理解
——从化动物经营场所外环境监测有感
云浮市某小学食物中毒现场调查体会
●科所实习篇
流研所开展的一项长期性的重点疾病监测工作,目的是及时了解我省动物经营场所SARS病原和禽流感病原流行情况,自2004年起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省流研所在广州、佛山选取动物经营场所进行每月定期外环境检测SARS和禽流感(H5N1)病原,让我们能及时掌握SARS和禽流感(H5N1)的流行情况,为SARS和禽流感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新年伊始,省卫生厅黄飞副厅长、疾控处李建中处长和科教处苏慧萍副调研员于2008年1月4日下午到我中心考察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第三期(GDFETP-3期)进展情况,并与项目办全体工作人员及学员进行了座谈。
GDFETP开办以来,得到全省各地市卫生局及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报名参加GDFETP-3期培训人员空前踊跃,共有16个地市31人报名。招生面试并录取了分别来自湛江、茂名、中山、汕头市和佛山南海区疾控中心的5名学员,他们分别从事疾病控制、公共卫生、计划免疫等工作。与往期不同,本期的理论强化课程是“走出去”的,就是加入到国家现场流行病学项目的课程学习。学员在北京学习期间也得到了表扬。
GDFETP精神体现在我们学员面临的各种任务和工作中,我们学员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时刻牢记我们的精神,时刻体现我们的精神。
(黄国贤 供稿)
我对疾病监测的理解
—从化动物经营场所外环境监测有感
2008年2月27日,我参与了省流研所和微检所每月的动物经营场所外环境采样监测工作。首先,要与经营动物场所的管理人员联系,并得到他们的配合,在采样过程中,流调人员与微检人员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带教老师叮嘱我试管编号与样本登记表要一致,以便以后阳性样品要追踪。采样时尽量随机地采集新鲜的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动物排泄物。
通过这次外环境监测采样,使我更加理解了疾病监测的意义和重要性。尽管近年的市场监测结果SARS均为阴性。但是省疾控中心每个月均坚持连续性采样,体现了疾病监测连续性的特点。我们不知道SARS何时会再来,也不知道禽流感什么时候又会发生,但是市场外环境监测结果为预测提供了依据。我深深体会到疾病监测的内涵,监测的内容也越来越广,从以前的病例监测,发展到行为监测、环境监测,以后还会开展气候等相关因素监测。疾病监测可能没有疫情处理那样轰轰烈烈,但是且有其独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疾病监测就没有科学决策的依据。
翻译工作虽然并不复杂,但在完成此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学员却获益匪浅。首先是应急工作必须体现时效性、快捷和高效,我们学员体会了只有在平时进行积累和准备,才能在急需的时候发挥出高效的处理应急事件能力;其次,体会到了敬业精神的精髓,敬业是我们GDFETP的八字精神之一,我们在项目办老师和流研所老师们的身上都感受到了这种敬业的精神。他们不怕累、不计超时工作、无惧各种困难,一心把要做的事情做好,给我们学员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最后,我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大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感受到了只有齐心、只有团结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戚佩玲 供稿)
某市小学食物中毒现场调查体会
2008年3月8日云浮市CDC给GDFETP-3学员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实战练兵现场,当天刚好是国际“三八”妇女节,这次出动的全部是女将,我们度过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妇女节。此次现场在项目办郑慧贞主任亲自带领下,由流研所郭汝宁医师、GDFETP-3学员许璐、戚佩玲与云浮市CDC组成联合调查组,针对该市某小学近期多名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通过现场调查、面访、回顾性调查获取相关资料,并采用Excel、聚集性分析(Smith-And-Pik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每周学习例会
GDFETP-3期补充课程
●会议
2008年疫情分析会议感想
死因分类培训会议感想
●课余生活
●大事记
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领导
与GDFETP-3期项目办成员及学员合影
黄飞副厅长与GDFETP-3学员亲切座谈
学员许璐、戚佩玲参与云浮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学员戚佩玲参与动物经营场所外环境监测
省卫生厅领导考察GDFETP-3期进展情况
座谈期间,项目办介绍:GDFETP-1、2期学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了技术骨干的作用,部分毕业学员已承担了科室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肇庆、深圳、清远、韶关和广州等地先后以毕业学员为主力军,举办市级FETP培训项目。目前,省内已初步构建了FETP网络。
省卫生厅领导认真听取了项目办、学员的汇报,并充分了解GDFETP实施模式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黄飞副厅长高度肯定了GDFETP所取得的成绩及其所带来的深远效应,表示更要用高瞻性、长远的眼光继续办好GDFETP,并强调要积极贯彻汪洋书记“以世界眼光谋划广东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GDFETP影响力;同时,黄飞副厅长指出,GDFETP虽已覆盖了全省21个地市,但仍不能满足对现场流行病学人才的大量需求,建议GDFETP今后要维持一定的办学规模,建立学员定期交流的机制,做好人才跟踪,充分发挥学员的作用,强化GDFETP品牌。李建中处长也充分肯定了GDFETP的作用,建议项目要持续举办,建立师资库,增加免疫规划等现场。苏慧萍副调研员也表示将大力支持GDFETP的持续发展,争取将GDFETP经费计划提请作为长期专项经费核拨。
(许璐 供稿)
现场实践体会篇
参与编制抵御寒冷指引的翻译工作
2008年1月31日,郑慧贞副所长向我们学员传达了省卫生厅召开的抗击严寒冰冻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做好收集有关严寒季节市民应注意的一些健康问题,立即拟一份抵御严寒的应急预案。
由于时间紧迫,流研所的同志和我们五位学员已顾不得下班时间已到,坚持把美国CDC网站资料《Extreme Cold-A Prevention Guide to Promote Your Health and Safety》翻译完毕。我们学员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流研所老师们的带领下,较好地完成了翻译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