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化工生产企业碳排放量计算表
碳排放概念、计算公式及换算

碳排放宣传碳足迹”来源于一个英语单词“Carbon Footprint”,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简单的讲就是指个人或企业“碳耗用量”。
同时他还是由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
摘要:其中“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
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一般包括了采购、生产、仓储和运输,其中仓储和运输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概念简述A carbon footprint is "the total set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caused by an organization, event, product or person." 碳足迹指的是由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
温室气体排放渠道主要有: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能源使用以及各类生产过程。
通常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用二氧化碳当量(CO2e)来表示。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
“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
“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计算方法计算你的“碳足迹”[理念]公众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碳补偿转变生活方式,放弃各种“高碳”生活,倡导“低碳”的生活。
[基本公式]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耗电度数×0.785×可再生能源电力修正系数;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0.785;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内=公里数×0.275×该飞机的单位客舱人均碳排放;中途旅行:200-1000公里=55+0.105×(公里数-200);长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公里数×0.139。
河北省化工生产企业碳排放量计算辅助表

第2批
2.0000
第3批
1.0000
第4批
2.0000
非化石燃料原 材料
含碳产品和含 碳输出物
含碳产品和含 碳输出物
4、气体原材料和产品含碳量检测值计算
物料名称 检测时段 气体组分编号 气体组分名称
1 第1批 2 … n 1 第2批 2 … n 1 第1批 2 … n 1 第2批 2 … n
2.00
入厂量(t) 第6批
3.00
第7批
1.00
第8批
2.00
第9批
3.00
第10批
1.00
第11批
2.00
入厂量(t) 第6批
3.00
第7批
1.00
第8批
2.00
第9批
3.00
第10批
1.00
第11批
2.00
活动水平(t) 第5批
2.00
第6批
3.00
第7批
1.00
第8批
2.00
第9批
3.00
气体燃料品种 低位发热值(GJ/万Nm3) 第1批 第2批 算数平均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三 原材料、含碳产品和含碳输出物含碳量检测值计算 1、固体化石燃料原材料含碳量检测值计算
含碳 固体燃料品种 第1批
1.0000
第2批
2.0000
低位发热值(GJ/t) 第6批
1.000
第7批
2.000
第8批
3.000
第9批
4.000
第10批
1.000
第11批
2.000
水泥、化工企业排污税核算计算表

在线二氧化 在线氮氧化物
碳排放量
排放量
(kg)
(kg)
3000
3000
30000
1、颗粒物排污税核算量 颗粒物排污税公式=
2、二氧化硫排污税核算量 二氧化硫排污税公式=
3、氮氧化物排污税核算量 氮氧化物排污税公式=
4、水泥粉尘排污税核算量 水泥粉尘排污税公式=
颗粒物排放量(kg)/2.18*2.4 计算值
3302.75
二氧化硫排放量(kg)/0.95*2.4 计算值
7578.95
氮氧化物排放量(kg)/0.95*2.4 计算值
75789.47
水泥产量(吨)*0.2/4*2.4 计算值
12.00
排污税合计(元)
86683.17
审批
审核
制表:
排污税核算计算表
产品产量
熟料(吨)
水泥 (吨)
100.0 100.0
在线核算数据
石灰石 (吨)
窑运行时 间(h)
在线窑平均 风量
(m3/h)
在线颗粒物平 均浓度
(mg/m3)
在线二氧化 在线氮氧化物 硫平均浓度 平均浓度 (m
280
在线颗粒物排 放量(kg)
河北省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模板

河北省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报告主体(盖章):报告年度:编制日期:年月日根据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河北省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本报告主体核算了201 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填写了相关数据表格。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企业基本情况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三、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四、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五、其他希望说明的情况附表1~附表7本报告真实、可靠,如报告中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本企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人(签字):年月日一、企业基本情况1.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名称所属行业组织机构代码企业注册地址省市县(区)村(小区)企业办公地址省市县(区)村(小区)法定代表人电话传真通讯地址邮编单位分管领导电话传真单位碳排放管理部门名称负责人电话手机电子邮件传真联系人电话手机电子邮件传真通讯地址邮编2.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总产值(万元)(按现价计算)主要产能/产品名称年产能(单位)年产量(单位)年产值(单位)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1. 企业概况及核算边界2.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过程及主要设施3.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制度4、报告单位主要排放设施信息*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台数碳源类型**设备位置设备更换情况备注1234……*年排放量在10000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单台设施。
**碳源类型包括化石燃料、非化石燃料、碳酸盐、含碳原料、其他温室气体、电力热力等。
5、温室气体排放量源类别温室气体本身质量(单位:吨)CO2当量(单位:吨CO2当量)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工业生产过程CO2排放工业生产过程N2O排放CO2回收利用量企业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CO2排放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吨CO2当量)备注:()若净购入电力或热力排放量为负值,请在()列出具体数值。
4三、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1. 化石燃料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活动水平1:化石燃料消耗量)种类数值单位数据来源监测设备监测频次记录频次无烟煤烟煤褐煤洗精煤其它洗煤煤制品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柴油一般煤油5石油焦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其它石油制品焦油粗苯炼厂干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密闭电石炉炉气其它煤气天然气其它能源品种**企业应自行添加未在表中列出但企业实际消耗的其他能源品种2.工业生产过程CO2排放的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61)原材料消耗过程的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活动水平2:原材料投入量)种类数值单位数据来源监测设备监测频次记录频次无烟煤焦炭原油石脑油石油焦碳电极天然气其他*(活动水平3:含碳产品产量)种类数值单位数据来源检测方法检测频次记录频次乙腈丙烯腈丁二烯7炭黑乙炔乙烯二氯乙烷乙二醇环氧乙烷氰化氢甲醇甲烷乙烷丙烷丙烯氯乙烯单体尿素碳酸氢铵标准电石8其他*(活动水平4:含碳废物输出量)种类数值单位数据来源监测设备监测频次记录频次炉渣粉尘污泥其他**企业应自行添加未在表中列出但企业工业生产过程中实际存在的碳输入及输出的物料品种。
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附件4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化工生产企业准确核算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或碳排放权交易策略。
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电石工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全国乙烯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小节阐述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基本框架。
本指南考虑的排放源类别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CO2回收利用以及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排放,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以及硝酸、己二酸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
河北省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流入或流出企业边界的化石燃料、含碳的原材料、含碳的产 品或含碳的废物。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或废气如果被现场 回收利用而不流出企业边界则不属于碳源流。 (9) 活动水平 量化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或清除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活动量, 例如每种化石燃料的燃烧量、化石燃料用作化工原料的量、购入 的电量、购入的蒸汽量等。 (10) 排放因子 与活动水平数据相对应的系数,用于量化单位活动水平的温 室气体排放量。排放因子通常基于抽样测量或统计分析获得,表 示在给定操作条件下某一活动水平的代表性排放率。 (11) 碳氧化率 燃料中的碳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的百分比。
动,其温室气体的核算方法应保持不变。
四、主要内容
《河北省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包括正文和附录,正文分别明确了指南的适用范围、 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 量保证和文件存档、报告内容以及河北省行业特殊情况说明,附 录包括报告格式模板和相关参数缺省值。 本指南考虑的排放源类
鉴于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是一项全新的复杂工作, 本指 南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存在不足之处, 希望相关使用单位能及时予 以反馈,以便今后做出进一步的修改。 本指南由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本指南编制单位:河北科技大学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河北省 工程咨询研究院、河北省节能监察监测中心 本指南编制负责人:赵瑞红 本指南主要编制人员:张砚池、姚秋枫、胡永琪、孙中彦、 刘玉敏、王小梅、王利人、刘沣霄、张向京、赵风云、李昆杰、 王建英、许永权、徐智策、赵莹、姜海超、韩江则、潘福东、李 梧森、李亚洲、王赫、程盼军、付文杰、徐明明、柴彤、霍玲玲、 栗明宏、郝京华、樊新召、陈莹、李婷婷 本指南咨询行业专家:周剑、唐进、李鹏、杨晋、李翠平、 史伟伟、郑显玉、王峰、唐春潮、周才华、李青、侯纯莉、谭芳、 郝庆军、路遥东、崔晓东、孙书勇、李子琦、孟翠玲、李莲、闫 浩春、王灵秀、陈曦、蒋廷松、张曦、刘强、谢月红 感谢清华大学和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专 家的大力支持。
化工生产企业(烧碱生产)温室气体碳排放补充数据表(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为电解槽实际出槽碱量
3.2.1≥30%烧碱出槽碱标号(%)
为实际电解槽出槽的碱浓度
4≥45%烧碱
4.1≥45%烧碱生产产生的排放量(tCO2)
0
4.1.1与4.1.2之和
4.1.1≥45%烧碱生产电力消耗产生的排放量(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3)计算
如果能源多于1种,应自行加行,一一列明并填数
5.1.1.2化石燃料低位发热量(GJ/t或GJ/万Nm3)
如果能源多于1种,应自行加行,一一列明并填数
5.1.1.3化石燃料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
如果能源多于1种,应自行加行,一一列明并填数
5.1.1.4化石燃料碳氧化率(%)
举例来说,如果碳氧化率为98%,则填数字98;
3.1.2.2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GJ)
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
如果是蒸汽锅炉供热,排放因子为锅炉排放量/锅炉供热量;如果是自备电厂,排放因子参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中机组供热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若数据不可得,采用0.11tCO2/GJ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
按烧碱产品生产工序分类的排放情况
3≥30%烧碱
3.1≥30%烧碱生产产生的排放量(tCO2)
0
3.1.1与3.1.2之和
3.1.1≥30%烧碱生产电力消耗产生的排放量(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3)计算
3.1.1.1≥30%烧碱生产电力消耗总量(MWh)
为电解工序的电解电耗和动力电耗之和
全部烧碱分厂(或车间)≥45%烧碱合计
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附件4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化工生产企业准确核算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或碳排放权交易策略。
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电石工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全国乙烯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小节阐述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基本框架。
本指南考虑的排放源类别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CO2回收利用以及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排放,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以及硝酸、己二酸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其他能源品种*
*报告主体实际消耗的能源品种如未在表中列出请自行添加。
二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1. 原材料消耗产生的CO2排放
碳源流
物料名称
投入/产出/输出量 (吨或万Nm3 )
检测值 检测值
低位发热值(GJ/t,
碳输 原料(化石 入 燃料)
其他
碳源流
物料名称
投入/产出/输出量 (吨或万Nm3 )
净购入量 *(MWh或 GJ)
0.00
年份
净购入热力隐含的CO2排放(热量结算)
蒸汽 热水 合计 0.00 0.00 ---
*购入电量与外供电量的净差,若为负值,则记为零;购入蒸汽、热水的总热量与外供蒸汽、热水的总热量之 **对于热力的CO2排放因子,如有供热单位提供的排放因子数据,应以其替换表中已给出的0.11吨CO2/GJ。
合计
CO2排放因子(吨CO2/吨碳酸盐) 计算值 碳酸盐分子量 CO3 数目
2-
碳酸盐纯度** 实际所取值 计算值 检测值
合计
NOx/N2O尾气处理技术
N2O去除率 检测值 缺省值 实际所取值
尾气处理设 备运行时间 (小时)
合计
NOx/N2O尾气处理技术
N2O去除率 检测值 缺省值 实际所取值
尾气处理设 备运行时间 (小时)
检测值
缺省值
碳输 入
其他含碳 原料
含碳产品 碳输 出
其他1
含碳产品 碳输 出
其他2 其他3
含碳废物
其他
*
合计
* 请报告主体根据实际投入产出情况自行添加
2. 碳酸盐使用过程产生的CO2排放
CO2排放因子 物料名称 物料中碳酸盐 消费量(吨) 供应商提供 数值 缺省值
其他*
合计
* 请报告主体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加 **碳酸盐纯度缺省值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性状数据
年 份
20 年
河北省化工生产
一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
含碳量(tC/吨或tC/ 序号 燃料品种 消费量(吨/万 Nm3)
计算值 检测值 检测值 低位发热值(GJ/t,GJ/万Nm3) 缺省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实际所取值
300.00 0.00
合计
三 CO2回收利用量
CO2外供量 (万Nm )
3
外供CO2纯度*
CO2气体密度(吨/ 万Nm )
19.7
3
CO2回收利 用量(吨)
0.00
*CO2外供气体的纯度应根据企业台帐记录来确定
四 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CO2排放
类型
电力
购入量(MWh 或GJ)
外供量(MWh或 GJ)
净购入热力隐含的CO2排放(质量结算)
购入 类型
热水 蒸汽
质量 (t)
热水温度 (℃)
蒸汽的热焓 热量(GJ) (KJ/Kg)
-0 -0 合计
河北省化工生产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表
含碳量(tC/吨或tC/万Nm3) 计算值 单位热值含碳量 (tC/TJ) 缺省值 实际所取值 计算值 检测值 碳氧化率
3. 硝酸生产过程的N2O排放
硝酸生产工 艺类型 硝酸产量 (吨) N2O生成因子(kg N2O/吨硝酸) 检测值 缺省值 实际所取值
合计
4. 己二酸生产过程的N2O排放
己二酸生产 工艺类型
硝酸氧化法 其它
己二酸产量 (吨)
N2O生成因子(kg N2O/吨硝酸) 检测值 缺省值
300.00 0.00
0.11 0.11 0.00 0.00 0.00
合计
CO2排放因子**(吨 碳排放量(tCO2) CO2/MWh或吨CO2/GJ)
0.00
0.11 0.11
0.00 0.00 0.00
热量与外供蒸汽、热水的总热量之差,若为负值,则记为零。 换表中已给出的0.11吨CO2/GJ。
外供 质量(t) 热水温度(℃) 蒸汽的热焓 (KJ/Kg)
热力消费量 (GJ) 热量(GJ)
0.00
硝酸生产装 尾气处理设 N2O排放量 置运行时间 备使用率 (t) (小时)
碳排放量 (tCO2e)
0.0000
0.00
己二酸生产 尾气处理设 N2O排放量 装置运行时 备使用率 (t) 间(小时)
碳排放量 (tCO2e)
0.0000
0.00
排放因子 碳排放量 (tCO2/GJ) (tCO2e)
-0 -0 0 0
合计
碳氧化率 CO2与碳分 实际所取值 子量百分比 碳排放量 (tCO2)
缺省值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0%
3.667
0.00 0.00
实际所取值
碳排放量 (t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0.0000
0.00
实际所取值
碳排放量 (tCO2)
0.00
碳酸盐纯度** 供应商提供 实际所取值 数值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碳排放量 (tCO2)
发热值(GJ/t,GJ/万Nm3) 实际所取值
0.0000 合计
含碳量(tC/吨或tC/万Nm3) 计算值 低位发热值(GJ/t,GJ/万Nm3) 缺省值 实际所取值 单位热值含碳 (tC/TJ) 缺省值 计算值
0.000
0.0000
含碳量(tC/吨或tC/万Nm3) 计算值 物料主要成分分子式 分子量 碳原子数目 物料纯度 计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