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法对比表格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氧气

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学生学校华附年级初三次数第 4 次科目化学教师毛文丽日期时段课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氧气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与反应原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步骤教学难点1、如何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教学目标1、熟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与反应原理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综合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一、课前热身:1、课前20分钟测试上节课化学计算的内容,并检查学生的错题总结。
2、阐述本节课要讲的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如何学好本节的内容。
二、内容讲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与反应原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步骤三、课堂小结:带领学生对本次课授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四、作业布置:安排少量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巩固练习管理人员签字:日期:年月日作业布置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备注:2、本次课后作业: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练习课堂小结家长签字:日期:年月日Δ常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氧气考点分析:近五年的中考中,实验室制取氧气与二氧化碳是中考的重点实验,一般以选择题或实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是关键。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应用题计算知识点一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与反应原理 1.反应原理: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 2.实验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3.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固 + 液 气体)4.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水中的溶解性或与水是否反应来选择(CO 2一般用向上排空 气法)5.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想容器中加入固体药品(大理石) ③从长颈漏斗中加入液体药品(稀盐酸) ④收集CO 2 ⑤验满6.验满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7.检验方法:将生成的CO 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练一练】1.以下反应中均能生成 CO 2气体,不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D.石灰石和稀盐酸 选择其一说明理由:2.以下最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 ) A.CaCO 3CaCO 3高温CaO+CO 2↑B.NH4HCO3 NH 3↑ + CO 2↑ + H 2OC.2CO+O 2点燃2CO 2D.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知识点二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步骤1.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 CO 2用:固体 + 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装置如图所示。
总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性质,制取和应用和许多反应规律

氧气: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
降温加压:成淡蓝色的液体。
升温减压:成雪花状的蓝色固体化学性质:性质活泼(1)氧化性;(2)助燃性,C S P Mg Fe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C+o2=(点燃)co2 S+o2=(点燃)SO2 2Mg+O2=(点燃)2Mgo 3Fe+2o2=(点燃)Fe3o4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制取:实验室制取:原理: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2KClO3=(MnO2做催化剂,加热)2KCl+3O2↑ 2H2O2=( MnO2做催化剂)H2O+O2(节能,简单,安全)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试验步骤:连接装置→气密性检查→装药品→收集气体→先移导管→再撤酒精灯工业制取(分离液态氧气)——物理变化空气→(降温,加压)液态空气→(升温)→先N2出来→后O2出来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成无色无味气体,微溶与水;加压降温下会变成固态干冰。
化学性质:a灭火试验: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b能与水反映生成碳酸:CO2+H2O=H2CO3 H2CO3=(加热)CO2↑+H2O(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CO2):CO2+Ca(oH)2=CaCo3+H2O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原料,制冷剂,化肥。
试验室制法:原理:CaCo3+HCl=CaCl2+H2O+Co2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注意:不能用饱和HCl,反映速度太快。
工业制取.CaCo3=(高温煅烧)CaO+Co2氢气: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密度最小),降温可成液态、固态。
化学性质:(1)可燃性:a在氧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放热 2H2+O2=(点燃)2H2O.注意:使用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b(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点燃)2HCl(工业制取盐酸的方法)(2)2Cu+O2=(加热)2CuO(氢气还原氧化铜)注意点:试验开始先通氢气再加热.H2+CuO=(加热)H2O+Cu(置换反应)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夺取氧化物中的氧制取:原理:Zn+H2So4(稀)=ZnSo4+H2↑工业制取:2H2O=(通直流电)2H2↑+O2↑如果需要大量H2:启普发生器★(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十二: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氧气: 2KMnO4====2K2MnO4+MnO2+O2↑MnO22KClO3_2KCl+3O2↑△MnO22H2O2_2H2O+O2↑2、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4、实验室制CO2:CaCO3+2HCl-CaCl2+CO2↑ +H2O十三:工业制法1、 O2:分离液态空气高温2、 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3、 H2:天然气和水煤气高温4、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5、熟石灰:CaO+H2O-Ca(OH)26、烧碱:Ca(OH)2+Na2CO3- CaCO3↓+ 2Na OH制取氧气: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分解2KClO3==2KCl+3O2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2]高锰酸钾直接加热分解2KMnO4====K2MnO4(锰酸钾)+O2+MnO23]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催化常温分解2H2O2====2H2O+O2 (制氯气装置不加热)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氢气:Zn+H2SO4(稀硫酸)==ZnSO4+H2↑用启普发生器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用启普发生器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总结起来,三种气体都可以用固液反应的方法制备,都可以排水发收集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二.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5)酸 + 碱 -------- 盐 +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实验室制氧气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氧气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氧气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项目。
下面我将依次介绍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并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1.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aq) → 2H2O(l) + O2(g)制备氧气的实验通常使用过氧化氢(H2O2)作为反应物。
过氧化氢在反应过程中会分解为水和氧气。
这个反应是一个单一替代反应,过氧化氢的氧原子被水分子替代。
反应物即是过氧化氢,生成物则有水和氧气。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HCl(aq) + NaHCO3(s) → NaCl(aq) + H2O(l) + CO2(g)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中,通常使用氢氯酸(HCl)和碳酸氢钠(NaHCO3)作为反应物。
氢氯酸和碳酸氢钠反应时会产生盐、水和二氧化碳。
这个反应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氢氯酸的氢离子和碳酸氢钠的碱性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以上是实验室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两个常见化学方程式。
接下来,我们将对制备过程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制备氧气的实验中使用的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
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是一种氧化剂。
实验中,我们可以直接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或者使用催化剂(如锰dioxide)来加速反应。
反应过程中,过氧化氢分子中的O-O键会断裂,产生水和氧气。
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我们使用氢氯酸(HCl)和碳酸氢钠(NaHCO3)来制得二氧化碳。
这个实验常见于化学教学实验中,用于展示酸碱中和反应。
在实验中,将氢氯酸和碳酸氢钠混合,会产生气泡和冒烟现象,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收集和使用。
简单总结一下,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aq) →2H2O(l) + O2(g),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HCl(aq) + NaHCO3(s)→ NaCl(aq) + H2O(l) + CO2(g)。
制备氧气的实验使用过氧化氢作为反应物,而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则使用氢氯酸和碳酸氢钠作为反应物。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在化学实验中,气体的制备是一个常见的实验项目。
无论是用于实验研究还是应用于工业生产,制备气体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体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和氮气。
一、氧气的制备氧气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呼吸、燃烧和氧化反应等领域。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备氧气:1. 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H2O2)分解可以制备氧气。
首先,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反应瓶中,然后加入少量的催化剂,如锰(MnO2)。
在加热的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H2O2 → 2H2O + O22. 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也可以制备氧气。
选择适量的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锰(MnO2),放入烧杯中,然后加热至较高温度。
金属氧化物分解生成金属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MnO2 → 2Mn + O2二、氢气的制备氢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实验室和工业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氢气制备方法:1. 金属与酸的反应一些金属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常用的金属有锌(Zn)和铁(Fe),常用的酸有盐酸(HCl)。
将适量的金属放入反应瓶中,然后添加足够的酸。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Zn + 2HCl → ZnCl2 + H22. 水的电解水的电解是制备氢气的另一种方法。
使用电解槽装置,将两个电极(一个是阳极,一个是阴极)浸入水中,然后通电。
在电解的过程中,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H2O → 2H2 + O2三、二氧化碳的制备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植物光合作用、饮料制造和灭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二氧化碳制备方法:1. 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燃烧将适量的一氧化碳(CO)和氧气(O2)混合,然后点燃混合物。
在燃烧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O + O2 → CO22. 碳酸酸和酸的反应将适量的碳酸酸(如碳酸钠)与酸(如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2

气体(O2和CO2)的性质、用途 和实验室制法
你知道吗?
动植物呼吸
医疗急救 灭火
金属切割
人工降雨
绿色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氧气、二氧化碳的性 质、实验室制法和用途; 2、通过对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归纳 、总结得出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MnO2
2KClO3
2KCl + 3O2
发生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
1.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2. 2H2O2
MnO2
2H2O + O2
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
比空气重
比空气轻
“难” 或“不易” 溶 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特殊的气体收集装置
比空气轻
比空气重
无毒!
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
相信你能思考
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 法时,应考虑哪些情况?
1.制得气体较纯 2.反应条件容易满足 3.反应速率适中 4.操作比较简便 5.方便收集 6.产物无毒无害
相信你能组装
实验室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怎 样?需要哪些仪器?你能完成装置的组 装吗?
发生装置
固体加热型
2KMnO4
K2MnO4 + MnO2 +O2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不供给呼吸
H2CO3
(不稳定)
+H2O
CO2
+Ca(OH)2
CaCO3↓
+H2O
[讨论归纳] 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决定 用途 保鲜食品或人工降雨 灭火 制汽水、雪碧等碳酸饮料 保存粮食等 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取

K2MnO4
MnO2
O2
3、用氯酸钾制氧气
氯酸钾
(白、固)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白、固)
氧气
KClO3
KCl
O2
制取氧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反应原理 2.收集方法 3.实验装置 4.实验操作步骤
5.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装置及仪器:
试管 铁架台 导管 集气瓶 酒精灯 水槽
2、选择收集方法
⑥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是防止固体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
⑦.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出导管后熄 灭酒精灯. (防止加热停止后, 装置内压强减小,水倒流而炸裂 试管)
⑧.收集氧气采用排水法(不易溶 于水)和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 气略大)。
1)反应原理
2H Cl=CaCl2+H2O+ CO2↑ CaCO3 +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分 解 过 氧 化 氢 溶 液
原理
②加 热 高 锰 酸 钾
③加 热 氯 酸 钾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过氧化氢 (无、液)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黑、固)
H2O2
MnO2
H2O
O2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高锰酸钾 暗紫色固体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绿色固体 黑色粉末
KMnO4
检验 与 验满
检验: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验满: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5、注意事项
• ①要先点燃酒精灯,给试管预热。 • ②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 流而使试管炸裂)。
• ③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④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 (增大受热面积) ⑤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能太长,应 只稍伸出橡皮塞即可. (便于气体排出)
氧气复习课课件

知识回顾二:
02
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 密度
水溶性
三态
氧气
_无__色_无__味气__体__ 密度略_大__于_空气
_不_易__溶于水
液氧\固氧均为 淡__蓝__色
二氧化碳
无__色无__味气__体__ 密度_大__于_空气
_能__溶于水
固态称为”干__冰__”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3、铝粉在空气中燃烧 4、铜在空气中加热
能任意弯曲的细铁丝,在自己制取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实
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
因 铁丝生锈
.(写出一条即可)
知识回顾三:
03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基础知识过关
1.氧气的产生与消耗 (1)产生: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消耗: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7、木碳在空气中燃烧 8、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9、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氧气的化学性质
32FMe+g2+OO2点2=燃点点=点=燃燃=燃====F2Me3OgO4 42ACl+u3+OO22点==燃加==热====22AClu2OO3 4P+5O2=点=燃==2P2O5
①图中A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 光合作用 。
除此以外,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主要途径为海水吸收,此过程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
②请各举一例实现图中所示的物质变化,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课型:新上课时间2011年4月2日主史正红审核:化学备课组班级姓名组名第号辩手组长签名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复习目标]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检验方法;归纳制取气体的方法、思路和实验注意事项。
[复习导航]一、经典回顾,清晰网络[活动1] 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表示)制氧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2]实验装置(结合图1装置回答问题)⑴写出图1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 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⑥_______。
⑵用图1装置代号填下表:气体药品名称发生装置收集装置O2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CO2大理石和稀盐酸图1[活动3]实验操作1.步骤:制氧气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制二氧化碳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取氧气操作中的追问⑴气体发生装置组装好后,为什么先要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如何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为什么要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⑶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为什么要先预热,再定点加热有药品的部位?⑷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⑸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宜过长?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⑻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什么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⑼为什么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上?3.制取二氧化碳操作中的追问⑴实验室制CO2气体为什么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制出的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⑵为什么不能用粉末状的碳酸钙或碳酸钠代替块状的石灰石?⑶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⑷为什么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⑸实验室要制备干燥的CO2气体,应选择用什么做干燥剂?⑹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备CO2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活动4] 实验检验(验满和证明)验满:⑴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如何知道氧气是否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知道氧气是否收集满?⑶使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如何知道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证明:如何证明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证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自评1]通电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MnO2 A.通电使水分解:2H2O2H2↑ + O2↑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2H2O + O2↑MnO2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2KMnO4K2MnO4 + MnO2 + O2↑D.氯酸钾加热分解:2KClO32KCl + 3O2↑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对比学习
氧气二氧化碳
药品1.高锰酸钾
2.氯酸钾(MnO2作催化剂)
3.过氧化氢溶液(MnO2作催化剂)
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
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
装置
ⅠⅡ
(1和2用装置Ⅰ, 3用装置Ⅱ)
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略大于
空气)
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的
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若木
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
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
二氧化碳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
条复燃,则氧气收集满了
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收
集满了
注意事项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
的湿存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破
裂
2.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
钾粉末堵塞导气管
3.收集氧气时,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时,才能收集气体
4.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撤导气管再
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底
部,使试管炸裂
1.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
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
长颈漏斗中逸出
2.导气管伸入不宜过长,只
需刚刚露出橡皮塞,否则不
利于气体的导出
工业
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高温煅烧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