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4我和企鹅_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和企鹅1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和企鹅1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和企鹅1教案人教版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和企鹅 1教案人教版我和企鹅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会用“尽管……可是……”“仅仅……才……”造句。

2、了解“我”随我国南极考察队赴南极见到企鹅的情况,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

4、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5、正确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语,了解企鹅的外形、种类和生活习性,弄懂课文内容。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并理清各段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大字课文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14、我和企鹅2、揭示课题:三、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fù qū lín qū qí náo wèi ǒu 覆驱鳞躯鳍挠胃呕1、指导拼读:2、指导理解含义;覆—覆盖。

课文中指厚厚的积雪遮盖着南极大陆。

驱—驱逐。

课文中是赶走的意思。

鳞—鱼鳞状。

课文中指成年企鹅的身上长着如同鱼鳞一样的毛。

躯体—课文中指企鹅的身体。

鳍—鳍状。

课文中指企鹅原来的翅膀变成了如同鱼的鳍一样了。

挠—用手指轻轻抓。

可演示。

胃—课文中指企鹅的一个消化器官。

呕—呕出来。

是吐出来的意思。

3、指导书写。

四、巩固练习:1、拼读生字新词:2、说出生字新词的含义: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学会了课文的生字新词。

六、作业:书写生字新词五遍。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检查:看手势默写生字新词。

“覆盖驱逐躯体鱼鳞呕出”三、新授;1、讲读第一自然段:(1)指导朗读(2)师生讨论1)什么时间?“我”从哪里到哪里?(1986年1月8日,“我”从首都出发到南极大陆。

)2)“我们”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3)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简述“我们”乘飞机来到南极大陆。

)2、讲读第二自然段:(1)指导朗读:(2)师生讨论:1)南半球正是夏天,说明了南极大陆的气候与北京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2)“我”看到了什么?(长城站旁边有几只黑白相间的小动物。

语文我和企鹅教案

语文我和企鹅教案

我和企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企鹅的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总结的方式,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我和企鹅》、生字词卡片、图片、实物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南极大陆、企鹅等。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企鹅的兴趣。

(3)引入课文《我和企鹅》。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

(3)学生练习运用生字词,教师点评。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组内讨论。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总结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5.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补充、点评。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结合课文所学,进行思考。

2. 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企鹅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以“我和企鹅”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人教版部编统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看图写话含参考答案全套

人教版部编统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看图写话含参考答案全套

人教版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看图写话含参考答案全套目录我会看图★图中都有谁?她们在做什么?包b āo 馄h ún 饨tun星x īn ɡ 期q ī 天ti ān 的de 下xi à 午w ǔ,豆d òu 豆d òu 在z ài 家ji ā 里l ǐ 跟ɡēn 着zhe 妈m ā 妈ma 学xu é 包b āo 馄h ún 饨tun。

只zh ǐ 见ji àn 妈m ā 妈ma 把b ǎ 一y í 个ɡè 馄h ún 饨tun 皮p í 儿er 拿n á 在z ài 左zu ǒ 手sh ǒu 心x īn 里l ǐ,右y òu 手sh ǒu 用y òn ɡ 筷ku ài子zi 头t óu 挑ti ǎo 一y ì 点di ǎn 馅xi àn 儿er ,往w ǎn ɡ 皮p í 儿er 里l ǐ 一y ì 裹ɡu ǒ。

然r án 后h òu 左zu ǒ 一y ì 捏ni ē,右y òu 一y ì 捏ni ē,一y ì 只zh ī 馄h ún 饨tun 在z ài 她t ā 手sh ǒu 中zh ōn ɡ“诞d àn 生sh ēn ɡ” 了le 。

豆d òu 豆d òu 也y ě 学xu é 着zhe 妈m ā 妈ma 的de 样y àn ɡ子zi 包b āo 了le 起q ǐ 来l ái。

她t ā 们men 把b ǎ 包b āo 好h ǎo 的de 馄h ún 饨tun 一y í 个ɡè 挨āi 一y í 个ɡè 整zh ěn ɡ 齐q í 地de 放f àn ɡ在z ài 桌zhu ō 子zi 上sh àn ɡ,这zh è 些xi ē 馄h ún 饨tun 就ji ù 像xi àn ɡ 整zh ěn ɡ 装zhu ān ɡ 待d ài 发f ā 的de 士sh ì 兵b īn ɡ。

《我和企鹅》(精选6篇)

《我和企鹅》(精选6篇)

《我和企鹅》(精选6篇)《我和企鹅》篇1教学目的要求: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在南极洲观察到的关于企鹅的一些情况,激发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教学重点是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几种企鹅及企鹅的一些生活习性。

2.本课教学难点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想象出企鹅的样子。

教学思路:这是一篇阅读课文,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教学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阅读、自学的机会,教师在一定的时候进行指导、点拨。

课前布置学生看世界地图,找到南极洲的位置。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宣布课题。

请学生谈谈有关企鹅的一些知识。

二、组织预习。

仔细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查,在课文中划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质疑问难。

三、检查预习效果。

1.请几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各自然段。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

2.理解下列词语:覆盖壮观未成年彬彬有礼驱逐出境躯体3.说一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

4.质疑问难。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一般放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有的问题则可立即解决。

比如:“乘飞机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从北半球飞到南半球。

”则可马上解决。

四、学生默读全文,然后议论:课题是《我和企鹅》,课文内容主要写什么?(写我在南极洲看到企鹅的情况。

)五、细读课文1、2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第1自然段,你了解些什么?((1)时间、地点;(2)从北京到南极大陆距离很远。

)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指一指第1自然段所说明的飞行路线。

2.教师出示思考题。

学生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组织议论。

思考题:(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2)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写“我”想早点儿去企鹅岛看企鹅。

)(3)这个自然段的第1句话和写“企鹅”有什么关系?(说明企鹅生活在严寒的南极洲。

)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后练习题1,先带着第1、2问读课文,分小组议论,然后组织全班议论。

三年级语文下册 我和企鹅 2教案 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我和企鹅 2教案 人教版

我和企鹅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独立阅读,知道企鹅岛上三种企鹅的特征;了解企鹅的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1.课前可复习第五册的课文《在南极的日子》,查看地图,从地图上找到南极大陆,找到北京,看看它们之间的距离。

2.组织学生收集南极企鹅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洗干课题,导入新课1.师生谈话:能说说你见过的企鹅的样子吗?黑色的头和背,白色的肚皮,走起路来一摇一摆,这大概是你对企鹅的印象。

其实企鹅的种类很多,学了今天的课文,你会对这些可爱的动物有新的了解。

2.揭题板书《我和企鹅》。

二、指导自学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几项任务:1.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想一想“我”在企鹅岛上看到了哪几种企鹅?它们各有什么特点?3.找出“我”对企鹅喜爱的有关内容,多读几遍。

三、学生读书自学,在书上圈画、笔记四、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正、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按照自学要求,设计几个合作学习的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第一小组:完成任务:课文介绍了岛上的哪几种企鹅?他们各有什么特点?请你—一列出名称,并画几只不同种类的企鹅,写上几句介绍的话。

第二小组:完成任务:课文在介绍了岛上的三种企鹅后,用生动的语句形容了企鹅走路的样子。

你能从文中画出句子读读,并模仿企鹅走路的样子在班上表演吗?第三小组:完成任务: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图上的企鹅成群结队,有着不同的姿态。

认真地观察插图,并充分发挥想象,然后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看谁说得好。

第四小组:完成任务:你是从课文哪些描写中感受到“我”对企鹅的喜爱之情?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朗读,并选出组内读得最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六、引导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成果要求:1.汇报前首先读读本小组主要需完成的任务。

2.展示学习成果。

《我和企鹅》教案

《我和企鹅》教案

《我和企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增进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企鹅的介绍:外形、生活习性、分布区域等。

2. 企鹅的手工制作:学习制作简单的企鹅手工制品。

3. 企鹅的故事:讲述一个关于企鹅的有趣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企鹅的基本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动手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企鹅手工制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讲解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图片、视频、手工材料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企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企鹅的外形特点。

2. 讲解:介绍企鹅的生活习性、分布区域等相关知识。

3.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企鹅手工制品,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制作过程和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案编写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生能够制作出具有创意的企鹅手工制品。

3. 学生能够在小组交流中积极参与,展现出对企鹅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七、教学资源1. 企鹅图片、视频资料。

2. 企鹅手工制作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3. 企鹅故事书籍或电子资料。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布置:贴上企鹅的图片,营造南极氛围。

2. 手工制作材料准备: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材料进行制作。

九、安全事项1. 提醒学生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划伤手指。

2. 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制作过程,确保安全进行。

十、教学计划1. 第1-2周:介绍企鹅的基本知识,观察企鹅的外形特点。

2. 第3-4周:学习企鹅的生活习性,开展手工制作活动。

3. 第5-6周:讲述企鹅的故事,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三年级语文下册 我和企鹅一课一练 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我和企鹅一课一练 人教版

我和企鹅班级姓名一、阅读课文,填空。

(1)这篇课文按_______顺序,介绍了南极大陆企鹅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表现了“我”对企鹅的________之情。

(2021年企鹅只有________,长着________的毛,躯体呈________型,背部________,腹部________,翅膀退化成________状,走起路来________,十分有趣。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绒()状()驱()陆()茸()壮()躯()路()仍()未()颈()浑()扔()末()劲()挥()三、照样子造句。

(1)还有一种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带儿,叫帽带儿企鹅。

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1年企鹅,要换一次毛。

()(4)成年企鹅才能下海捕食。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先把腰椎向上弓起来,停留片刻,又让胸腹贴近地面,成反弓形,非常认真的做完腹背运动才离开床位。

鸭子早晨出房第一件事就是做早操:扇动翅膀,做扩胸运动;鸭掌不停地离开地面,做跳跃运动;伸长脖子,张大嘴巴,呱呱直叫,做呼吸运动。

小鸡出窝先做游戏,东飞西跳,相互挑逗,做着扑打运动。

动物的“早操”给人启迪:生命在于运动。

1.填空猫做的“早操”叫()运动;鸭子做的“早操”叫()运动、()运动和()运动;小鸡做的“早操”叫()运动。

2.判断“早操”一词引号的用法。

正确的用“√”表示:①表示引用的部分()。

②表示特定的比喻()。

3.写出近义词:(从文中找出)逗留()启发()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一、1.事情发展、外形、种类、生活习惯、喜爱。

2.金红色的、两块白毛、一圈黑毛、系帽子的带儿、毛驴、驴企鹅。

3.一尺来高、鱼鳞状、流线、黑色、白色、鳍、一摇一摆二、绒线、毛茸茸;形状、强壮;驱动、身躯;大陆、道路;仍然、扔掉;未来、周末;长颈鹿、使劲;浑浊、挥手。

三、略。

四、 2.√五、1.腹背、扩胸、跳跃、呼吸、扑打。

《我和企鹅》教案设计

《我和企鹅》教案设计

《我和企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和分布地区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企鹅的基本知识: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分布地区。

2.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观察企鹅、绘制企鹅、讲述企鹅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企鹅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分布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观察企鹅、绘制企鹅、讲述企鹅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企鹅的基本知识。

2. 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运用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收集企鹅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等。

3. 准备故事素材,如企鹅的故事书籍、音频等。

【教学环节1】1.1 导入:通过展示企鹅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企鹅,激发学习兴趣。

1.2 探究:让学生提出关于企鹅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获取答案。

【教学环节2】2.1 讲解:教师讲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分布地区等基本知识。

2.2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企鹅的知识,教师点评并补充。

【教学环节3】3.1 观察:学生观察企鹅的图片或视频,描述企鹅的外形特征。

3.2 绘制:学生动手绘制自己心中的企鹅,培养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教学环节4】4.1 讲述:学生讲述自己了解到的企鹅的故事,培养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2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师点评并引导讨论。

【教学环节5】5.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企鹅的画作,并写一段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标语。

六、教学拓展6.1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企鹅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企鹅知识的了解。

6.2 参观:安排学生参观动物园或水族馆的企鹅展区,亲身体验企鹅的生活环境。

七、教学评估7.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4我和企鹅人
教版
生活史因种的体形大小不同以及地理分布而异。

同一种内的繁殖周期还与纬度有关。

有的种长途迁移到内陆的祖传营巢区去产卵,合恩角企鹅(S.demersus,即驴鸣企鹅)和小企鹅一年繁殖2次,大多数种一年仅繁殖1次。

而王企鹅(A.patagonica)则三年内繁殖2次。

王企鹅和帝企鹅每次产卵1枚,而其他种则产2枚,偶为3枚。

大多数企鹅在南半球的春夏季繁殖。

巴布亚企鹅(P.papua)的某些种群也在冬季繁殖。

帝企鹅发育时间长,故在秋季开始繁殖,以使幼雏在成活率机会最大的夏季产出。

当企鹅入群和离群时,常有种种表演和鸣叫。

求偶配对时,常有求偶鸣叫,鸣声在两性之间有二态性。

合恩角企鹅鸣声似驴鸣。

到繁殖季节,帝企鹅能找到旧巢及旧配偶。

除帝企鹅只由雄鸟担任外,所有种都由两性孵卵。

在交配时企鹅群中十分热闹,鸣声聒耳,到孵卵时则一片寂静。

卵和雏鸟的死亡率决定于气候条件、幼鸟在生殖种群的百分比和敌害等因素,一般为产卵总数的40~80%。

产卵後,雌鸟常常离群到海洋觅食,约10~20天後回来替换雄鸟,以後便以一两周为期互相轮换。

但雌性帝企鹅从鸟群到海洋需要走80~160公里(50~100哩),一直到64天孵卵期之末才能返回;此时正值南极严冬,雄帝企鹅将卵置于足上孵化,并靠体内储存的脂肪生活。

企鹅幼雏从卵壳孵出需24~48小时,孵出後即表现有取食行为,将嘴放入亲鸟口腔,取食成液状的吐出的甲壳类或鱼类食物。

开始时,幼鸟藏在亲鸟身下;逐渐长大後,幼鸟停留在亲鸟体侧。

幼鸟从孵化到完全独立的期限,在较小的种要2个月,帝企鹅需5个半月,王企鹅12~14个月。

半成熟的幼雏会成大群由成鸟照管,如在“托儿所”内一般。

成鸟每年更换全部羽毛一次。

换羽时不能入水,通常躲在鸟群以外的一个掩蔽地点。

企鹅游泳迅速,用鳍肢作为推进器。

需高速前进时,常常跳离水面,每跳一次可在空中前进1公尺或者更远,并在此期间呼吸。

在陆上则步态笨拙可笑,但前进速度甚快,以前肢为平衡器。

可在岩石上灵活地行动,亦可在冰雪上以腹
部著地滑行,以足及前肢为推进器。

企鹅能藉太阳的位置来定向。

企鹅的食物随著种、地理区域和季节的不同而异。

大多数较小的南方企鹅以在南极富氧水面达到很高密度的磷虾为食,象大型的企鹅同时也可以以鱼为食物,在水中扑食的时候,由于企鹅是靠肺来呼吸,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到水面上换气,例如:帝企鹅在水中捕食的时候可以呆20分钟左右,一次最少可以捕6条鱼。

企鹅的大群体消耗的食物量惊人,一天超过几吨,出海一次可达数周,成群捕食鱼、乌贼和甲壳动物,天敌为豹形海豹(Hydrurgaleptonyx)或逆戟鲸(Orcinusorca)。

澳大利亚-纽西兰和南极附近地区的南非海狮属(Arctocephalus)和新海狮属(Neophoca)的海狮也捕食企鹅。

南极的企鹅常常在0℃(32℉)以下的水中游动,因而身体的保温十分重要。

水中高速运动又增加热量的丧失。

在陆地上时脚与冰块密切接触,皮肤温度在0℃。

皮肤温度所以这样低,是因为下肢内相邻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逆流热交换系统,使回心的较冷血液从流向末梢的血液中吸收热量,从而节约体热。

与鸌类相似,企鹅也具盐腺。

研究证明,帝企鹅亦能感染鹦鹉热淋巴肉芽肿型病毒病,阿黛利企鹅等体内带痕量DDT。

企鹅与鸌形目(Procellariiformes)有共同祖先,始新世後化石纪录丰富。

企鹅目含1科企鹅科(Spheniscidae),下分5亚科,仅企鹅亚科(Spheniscinae)现存18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