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和几何公差试题答案
公差与配合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差与配合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1.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列举互换性应用实例。
(至少三个)。
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3)列举应用实例如下:a、自行车的螺钉掉了,买一个相同规格的螺钉装上后就能照常使用。
b、手机的显示屏坏了,买一个相同型号的显示屏装上后就能正常使用。
c、缝纫机的传动带失效了,买一个相同型号的传动带换上后就能照常使用。
d、灯泡坏了,买一个相同的灯泡换上即可。
1-2 按互换程度来分,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1)按互换的程来分,互换性可以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其区别是:a、完全互换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
而不完全互换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
b、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成本降低。
(3)适用场合:一般来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
1-3.什么叫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答:(1)公差是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
(2)检测是兼有测量和检验两种特性的一个综合鉴别过程。
(3)标准化是反映制定、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公差与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手段和条件,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4.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的标准有哪几种?答: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5.什么叫优先数系和优先数?答:(1)优先数系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十进制等比数列,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选择题

1.一孔尺寸的要求为φ30+0052,我们在加工时最理想的目标值是( D )A.30B.30.052C.30.040D.30.0262.下列标准公差中,精度最低的是( D )A.ITOB.IT01C.IT10D.IT183.某轴段标注尺寸为,现对四个完工零件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分别为φ55.000mm,φ54.998mmφ55.042mm,φ55.023mm,则合格的零件有( A )A1个B.2个C.3个D.4个4.已知某轴的公称尺寸为φ50加工后测得的实际尺寸为φ50.022mm,则实际偏差为( D )A.0.051mmB.0.050mmC.0.025mmD.0.022mm5.关于φ20R6、φ20R7、φ20R8三个公差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上、下极限偏差均不相同B.上、下极限偏差均相同C.上极限偏差相同,但下极限偏差不同D.上极限偏差不同,但下极限偏差相同6.表面结构中,加工纹理呈两斜向交叉且与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相交的是( C )7.表面结构中,加工纹理垂直于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的是( B )8.以下不属于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影响的主要表现是( C )A.对配合性质的影响B对耐磨性的影响奥面C.对材料塑性变形的影响D.对抗腐蚀性的影响9.Ra值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C )A.样板比较法B.显微镜比较法,度C电动轮廓仪比较法D.光切显微镜测量法工眼10.表面粗糙度是( )误差。
( B )A.宏观几何形状B.微观几何形状C.宏观相互位置D.微观相互位置11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A )A.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参数值大B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小C配合质量要求高,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小D.受交变载荷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小12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标注时尖端应( A )A.从材料外指向标注表面B.从材料内指向标注表面C.根据标注的空间,可以适当调整D.A、B二者均可13.通常车削加工可使零件表面粗糙度Ra达到( A )A.0.8~6.3B.0.4~6.3C.0.4~12.5D.0.2~1.614.车间生产中评定表面粗糙度最常用的方法是( D )A.光切法B.针描法C.干涉法D.比较法15在下列描述中不属于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机械工程图学习题集加详细答案 第14章

第十四章零件图一、填空题1.根据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上的应用频率,一般可将零件分为件、件和件。
2. 零件的功能结构主要指包容、、、、、密封等方面。
一、填空题1.根据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上的应用频率,一般可将零件分为标准件、常用件和一般零件。
2.零件的功能结构主要指包容、支承、连接、传动、定位、密封等方面。
一、填空题3.由于铸造零件表面相交处有铸造圆角,使表面的交线变得不很明显,这种交线通常称为。
4.在铸造工艺过程中,为了将从砂型中顺利取出,在铸件的内外壁上沿起模方向设计出起模。
一、填空题3.由于铸造零件表面相交处有铸造圆角,使表面的交线变得不很明显,这种交线通常称为过渡线。
4.在铸造工艺过程中,为了将模样从砂型中顺利取出,在铸件的内外壁上沿起模方向设计出起模斜度。
一、填空题5.为便于零件装配及保护装配面,一般轴端和孔端都加工。
6.零件进行切削或磨削加工时,常在加工表面的轴肩、台肩处先加工出槽或槽。
一、填空题5.为便于零件装配及保护装配面,一般轴端和孔端都加工倒角。
6.零件进行切削或磨削加工时,常在加工表面的轴肩、台肩处先加工出退刀槽或越程槽。
一、填空题7.钻孔时,钻头的轴线应尽量于被加工的表面,钻不通孔时,在孔的末端应画成度锥坑。
8.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连接关系,决定了尺寸标注的三种形式为式、式和式。
一、填空题7.钻孔时,钻头的轴线应尽量垂直于被加工的表面,钻不通孔时,在孔的末端应画成120度锥坑。
8.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连接关系,决定了尺寸标注的三种形式为链状式、坐标式和综合式。
一、填空题9.零件图中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表面、极限与、几何、热处理及其他有关制造的要求。
10.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由、两个参数描述,其值越小,加工成本越高。
一、填空题9.零件图中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热处理及其他有关制造的要求。
10.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由Ra、Rz两个参数描述,其值越小,加工成本越高。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习题及答案14

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公差标准是对几何量误差的限制性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0.019 mm ,下偏差为-0.019 mm 。
3.由于径向全跳动误差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径向全跳动误差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相同,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固定的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浮动的。
5.φ30 +0.021mm 的孔与φ30-0.007-0.020mm 的轴配合,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
6.φ50mm 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0.05。
7.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最大极限尺寸。
8.孔、轴的ES <ei 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EI >es 的配合属于间隙配合。
9.某轴尺寸为Φ10-0.018-0.028mm ,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在被测要素为最小实体状态时给定的。
当轴实际尺寸为Φ9.972 mm 是,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0.02 mm 。
10.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 ,配合公差为40μm ,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过渡配合。
11.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12.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原因是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困难,所用刀具量具尺寸规格也多,成本大。
13.配合公差是指允许间隙或 过盈的变动量,它表示配合精度的高低。
14.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Re 、Ry 、Rz 三项。
15.┻Φ遵循最小实体要求。
16.φ45+0.005mm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0,φ50-0.050-0.112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0.050 mm 。
17.完全互换是指零部件在装配或换前,不做任何的选择;装配时不做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习题库(答案)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习题库(有答案))。
一、判断题1.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 × )2.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越大,公差等级越高。
( × )3.尺寸公差可以为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或零。
(× )4.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 )5.¢75±0.060的基本偏差是+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
( )6.零件装配时仅需稍做修配和调整便能装配的性质称为互换性。
(×)7.完全互换性的装配效率一定高于不完全互换性。
(×)8.设计给定的尺寸称为基本尺寸。
(√)9.零件是否合格首先要看它是否达到了基本尺寸,正好等于基本尺寸肯定是合格品。
(×)10.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件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以为正、负和零。
(√)11.孔的上偏差代号是ES,轴的上偏差代号是es。
(√)12.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13.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称为配合。
(×)14.公差带中的零线通常表示基本尺寸。
(√)15.间隙配合中,孔的实际尺寸总是大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
(√)16.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共有18个标准公差等级。
(×)17.国家标准规定了基孔制和基轴制,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基轴制。
(×)18.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9.在选基准制时,一般是优先采用基孔制。
(√)20.将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相互搭配,就可以得到每一基本尺寸的很多不同公差带。
(√)21.在同一尺寸段里,标准公差随公差等级的降低而增大。
(√)22.各级a~h的轴与H孔的配合必然是形成间隙配合。
(√)23.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是因为可以减少所用定值刀具、刀具的规格和数量。
(√)24.在公差等级高于IT8级的配合中,孔与轴的公差等级必须相同。
公差与配合试卷及答案

.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A.通用化 B. 系列化 C. 标准化 D. 优化2.决定尺寸公差带大小的是,A、公差等级B、基本尺寸C、实际偏差D、基本偏差3.ø60+0.046的孔与ø60±0.015的轴的结合是配合;A. 间隙B. 过渡C. 过盈D. 无法确定.4.对于尺寸公差带,代号为P-ZC的基本偏差为A、上偏差, 正值B、上偏差,负值C、下偏差, 正值D、下偏差, 负值5.考虑到孔、轴的工艺等价性,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合理的是__。
A.H8/u8 B.H6/g5 C.H8/js8 D.H9/a96.当需要对某一被测要素同时给出定向公差和形状公差时,其形状公差值不得()定向公差的一半。
A.大于 B. 等于 C.小于 D.小于等于7.当被测要素是圆柱面时,其形位公差带的形状是之间的区域。
A D8.孔的体外作用尺寸其实际尺寸,A、不大于B、不小于C、大于D、等于9.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特性的是。
A. Ra、B. RzC. R YD. R S m二、填空题1. 尺寸公差带二要素是指公差带的.2. GB/T1800.2将线性尺寸的标准公差分为20级,其中最高级为3. 表面粗糙度的两个高度特征参数中,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的是。
4.配合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5. 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6. 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mm,1最小极限尺寸是 mm 。
三、填表1.根据已知项,填写未知项。
+0.03Ф60E试题答案要点及评分细则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B卷) 专业年级:填写人:2010 ——2011 学年第 1 学期参考答案及得分要点评分标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正确每个得2分1C2A3B4B5D 6A7A8A9A10C 11C12B13C14A15B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每个得1分1位置和大小;2 IT01;3 Ra ;4 较小5 齿距累积误差6 随机;7下方;8 十;9高;正确每个得1分10 齿圈径向跳到误差;11 84.6mm;75.4mm;12 摆动三填表(每空2分)每空正确2分(1)+0.086 ;0.021;0;0.013;0.034(2)ǿ60;ǿ60.03;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边界;ǿ60da(60 60.03)fa<ǿ0.03四分析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0分,共20分)1.答共5处错误改正一处2分。
《公差配合》考试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差配合》考试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称为__表面粗糙度_______。
53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分为___两___大类,它们是高度特性参数和__附加评定___参数。
54表面粗糙度代号由____表面粗糙度符号___和__表面粗糙度数值_及有关规定的项目组成。
55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在图样上一般标注在_可见轮廓线___、_尺寸界线__、_引出线__或它们的_ 延长线________上。
二、判断题(对的打上“√”,错的打上“×”)1.(×)零件的互换性程度越高越好。
2.(×)凡是合格的零件一定具有互换性。
3.(×)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4.(√)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该零件的尺寸合格。
5.(×)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该尺寸必然合格。
6.(√)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值。
7.(√)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8.(√)尺寸公差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是用绝对值来定义的,因而它没有正、负的含义。
9.(√)在尺寸公差带图中,零线以上的为正偏差,零线以下的为负偏差。
10.(√)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须相同。
11.(×)凡在配合中可能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是间隙配合。
12.(√)不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则尺寸的精度就相同。
13.(√)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标准公差数值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14.(√)公差带代号是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数字组成。
15.(×)选用公差带时,应按常用、优先和一般公差带的顺序选取。
16.(√)配合代号是由孔公差带代号和轴公差带代号按分数的形式组合而成。
17.(×)采用基孔制配合一定比采用基轴制配合的加工经济性好。
18.(√)公差等级选用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的公差等级。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工程图学(下)(吉林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多选题】(10分)剖视图的种类可分为()视图、()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A.半剖B.全剖C.阶梯剖D.旋转剖2【多选题】(10分)剖切面的种类可分为()剖切面、()剖切面、几个平行的剖切面和复合剖切面。
A.一半B.几个相交的C.单一D.倾斜3【多选题】(10分)金属材料的剖面线最好画成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角,互相平行,间隔均匀的()线。
A.平行细实B.平行粗实C.60゜D.45゜4【多选题】(10分)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可以()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一半画成()。
A.含虚线的视图B.对称中心线C.粗实线D.视图5【多选题】(10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而得的视图称为()视图,其断裂边界应以()线表示。
A.点画线图B.局部视图C.局部剖视图D.波浪6【单选题】(10分)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不可能有()A.B.向视图C.局部视图D.基本视图7【单选题】(10分)局部剖视图中,波浪线不能与轮廓线等线型重合,也不能在画在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A.B.正确8【单选题】(10分)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断面。
A.B.9【单选题】(10分)用一个剖切面剖开机件可以得到全剖视图、半剖视图或局部剖视图。
A.B.正确10【单选题】(10分)全剖视图可以通过单一、几个平行的、几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得到。
A.B.正确第二章测试1【多选题】(10分)下面属于螺纹五大要素的有()和()。
A.牙型B.旋向C.大径D.小径和中径E.螺纹长度2【多选题】(10分)无论外螺纹还是内螺纹,()画成粗实线,()画成细实线。
外螺纹的()画成粗实线,内螺纹的()画成粗实线。
A.小径B.牙底C.大径D.牙顶3【多选题】(10分)普通螺纹的特征代号是(),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特征代号是(),梯形螺纹的特征代号是()。
A.“G”B.“R”C.“Tr”D.“M”4【单选题】(10分)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和几何公差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间距很小(小于1mm)的微小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
2.评定长度是指为了合理且较全面地反映整个表面的粗糙度特征,在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必需的一段最小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一般取5个取样长度)。
3.测量或评价表面粗糙度时,规定评定长度的目的在于为了合理且较全面地反映整个表面的粗糙度特征。
4.表面粗糙度与高度特性有关的评定参数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最大高度Rz与间距和形状特性有关的参数是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 。
5.要求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算数平均偏差值不得大于12.5μm,则在图样上标注为Ra12.5 。
6.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7.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计量器具的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和人员误差。
8.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代替。
9.某次测量测得值是x=30.002.标准偏差σ=0.0002,置信概率取99.73%,测量结果是x±3σ= 30.003±0.0006 。
10.尺寸公差标准(GB/T1800-1999)规定的公差等级有20 级,其中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 ,基本偏差为0 偏差,且偏差值为正公差值。
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 ,基本偏差为0 ,且偏差值为负公差值。
11.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减小。
12.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是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13.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实际偏差是指实际尺寸-基本尺寸,极限偏差是指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14.基本偏差一般为一般为靠近零线或位于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
15.孔和轴的公差带由上偏差和下偏差决定大小,由基本偏差决定位置。
16.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117.选择孔、轴配合的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原因是采用基孔制可大大缩减定值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18.尺寸公差标准规定有间隙、过渡、过盈三大类配合,当孔轴无相对运动,要求有良好定心精度,且易于拆卸时,应选用过渡配合。
19.φ60JS9的公差为0.074mm,上偏差为0.037 mm,其最大实体尺寸为59.963 mm,最小实体尺寸为60.037 mm。
20.φ20的轴,上偏差为+0.006mm,下偏差为-0.015mm,则轴的基本偏差为+0.006mm,轴的公差为0.021 mm。
21.配合公差是指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它表示配合精度的高低。
22.利用同一加工方法,加工φ50H7的孔和φ100H7的孔,两孔加工的难易程度φ50H7的孔比φ100H7的孔难加工。
23.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常用配合在孔、轴公差等级的选用上,采用“工艺等价原则”,高于IT 8的孔均与高一级的轴相配:低于IT 8的孔均和同一级的轴相配。
24.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0.05 。
25.某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配合公差为40μm,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过盈配合。
=+23μm,配合公差为30μm,则该配合为过渡配合。
X某孔、轴配合,最大间隙26.max的孔与的轴配合,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
27的轴配合,属于基轴制28 .过渡的孔与配合。
29.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间隙配合。
30.基本尺寸相同的轴上有几处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时,宜采用基轴制配合。
31.某配合部位比相应典型实例的旋转速度增高时,若为过盈配合,则过盈量应增大;若为间隙配合,则间隙量应增大。
32.在装配图上,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标注轴的公差带代号,若内圈相对与负荷方向旋转,则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紧一些。
由于内圈孔的公差带在零线之下,若轴颈选用k6公差带代号,则它们的配合是过盈配合。
33.平键联结中,键与键槽宽度的配合应采用基轴制,为避免装配困难,应规定轴键槽对轴线、轮毂键槽对中心孔线的对称度公差。
234.被侧要素遵循独立原则是指其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各自独立,应分别满足要求。
35.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对被测要素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
这时,尺寸公差只控制尺寸误差,不控制要素本身的几何误差。
36.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应用相关要求时,该要求包含了包容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可逆要求。
37.包容要求适用于单一要素如圆柱表面或两平行表面,其在图样中标注位置和符号为在尺寸公差带代号或极限偏差后面标注符号E 。
38.包容要求采用的理想边界是最大实体边界,主要用于保证配合性质不变。
39.最大实体要求采用的理想边界是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主要用于保证_自由装配__。
40.延伸公差带在图样上的表示线是细双点划线。
41.最大实体要求只适用于导出要素(中心要素)。
42.标注形位公差时,若被测要素是导出要素(中心要素),则指引箭头应与尺寸线对齐。
若被测要素是组成要素(轮廓要素),则指引箭头应与尺寸线明显错开。
43.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在给定横截面内、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 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44.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均为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不同点是径向全跳动公差带是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所限定的区(有基准要求)。
45.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在给定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时是轴线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四棱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46.在平行度公差标注中,如果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结构功能要求相同可使用任选基准的标注方式。
47.在任意方向上,线对面倾斜度公差带的形状是间距等于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平行平面按给定角度倾斜于基准平面。
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对称于线的理论正确位置的两平行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48.某轴的实际被测轴线上,各点距基准轴线的距离最近为2μm,最远为4μm,则同轴度误差值为__8_μm。
49.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相同,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基准轴线上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在给定横截面上。
3?0.041?40,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0.005 mmmm50.某轴尺寸为,轴线直线度公差为φ030.?0,最大实40.041mmmm,则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是φφ40.031 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3。
φ40.033mm体实效尺寸是φ40.046mm,体外作用尺寸是119.?0?40,则其允许的形位误差mm mmE 51.某孔尺寸为,实测得其尺寸为φ40.09 030.?0时,允许达到的形位误差数值为最大。
数值是0.029 mm,当孔的尺寸是φ40.03mm041?.0?40则允许的形位误差数φ,实测得其尺寸为40.03 52.某轴尺寸为mm,mm E 030?0. mm,该轴允许的形位误差最大值为0.011mm。
值是0.011018?0.?10并采用最大实体要求。
,被测要素给定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53.某轴尺寸为028.?0当轴实际尺寸为φ9.972mm 时,允许的直线度误差达最大,可达0.015 mm。
54.在建立尺寸链时,应遵循最短尺寸链原则。
55.尺寸链中的增环是指它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组成环。
56.尺寸链中的减环是指它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的组成环。
57.“偏差入体原则”布置,即当组成环的外尺寸按基轴制h轴的公差带,内尺寸按基孔制H孔的公带,阶梯尺寸按“偏差对称原则”配置,即按js或JS配置。
二、单项选择题1.本公司的一般(未注)公差执行原则为按()标准的要求。
A、企业标准B、国家标准C、机械行业标准2.一般(未注)公差不适用于(D)。
A、线性尺寸B、角度尺寸C、形状和位置要求D、矩形框格内的理论尺寸3.测量表面粗糙度时,取表面轮廓最大高度作为评定参数,记为:(Rz)A、RSmB、RmrC、RzD、Ra4、基孔制配合φ52H7/t6的配合性质为:(C)A、间隙B、过渡C、过盈D、不确定5.φ50f6、φ50f7、φ50f8的(B )相同。
A、下偏差B、上偏差C、实际偏差D、公差6.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则孔、轴配合是(C )。
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过渡或过盈配合7.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30μm,孔的下偏差为-11μm,轴的下偏差为-16μm,轴的公差为16μm,则配合公差为:(C )4A、14μmB、27μmC、41μmD、46μm8.利用同一加工方法加工φ30f6轴与φ25h7轴,应理解为(B )。
A、难易相当B、前者加工困难C、后者加工困难D、无从比较9.滚动轴承工作时,由于摩擦发热,内圈的热膨胀会引起(B )。
A、内圆与轴颈的配合变紧B、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变松C、内圈所受的负荷增大D、径向游隙增大10.一换挡齿轮与轴配合采用平键联结,需要变换齿轮的轴向位置,应采用(A)。
A、松联结B、正常联结C、紧密联结D、过盈联结11.轴的最大实际尺寸是其(C )尺寸。
A、最小极限B、体内作用C、最大极限D、基本12.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其(A)尺寸。
A、最小极限B、体内作用C、最大极限D、基本13.孔的体外作用尺寸与其实际尺寸比较,结论为:(C)A、等于孔的实际尺寸B、不小于孔的实际尺寸C、不大于孔的实际尺寸D、与孔的实际尺寸无关14、孔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越哪个尺寸?(B)A、最大极限B、最大实体实效C、最小极限D、最小实体实效15.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没有关系时使用的是(B)。
A、相关要求B、独立原则C、可逆要求D、包容要求16.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按独立原则标注,则尺寸公差(D )。
A、控制形状误差B、控制作用尺寸C、控制基本尺寸D、控制实际尺寸17.形位公差的被测要素是中心要素时应将被测要素的指引线置于:(D)A、尺寸线上B、图样的中心轴线上C、图样的中心平面上D、与尺寸线的延长线重合位置上18.设计时,为了保证孔、轴的配合性质稳定,常采用(C)。
A、独立原则B、最大实体要求C、包容要求D、最小实体要求19、设计时,仅为了保证孔、轴间能自由装配,常采用(B)。
A、独立原则B、最大实体要求C、包容要求D、最小实体要求20.定向(方向)公差带具有控制被测要素的(A )。
A、形状误差的职能B、定位误差的职能C、位置度误差的职能D、跳动的职能5)21.在最大实体要求后面同时标注可逆要求符号后,表示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之间(C 、允许形位公差补偿给尺寸公差 B A、允许尺寸公差补偿给形位公差、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之间没有关系C、允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互相补偿 D )来控制被测要素的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