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桥污水处理厂概况

院桥污水处理厂概况
院桥污水处理厂概况

2.6黄岩区院桥污水处理厂

建设地点及用地面积:污水处理厂位于院桥镇后宅村、前宅村和下店头村,占地面积11.31hm2,其中近期工程用地3.51hm2。泵站共四座,十院线泵站位于院桥镇店头街村,灯塔泵站位于院桥镇灯塔村,高桥泵站位于高桥街道三坦村,南城泵站位于南城街道民建村,总用地面积0.52 hm2。

设计年限及建设年限:设计年限近期为2011至2014年,远期为2015至2020年,本次工程为近期工程(2011年~2014年);根据资金落实情况及设计、施工所需的必要时间,该工程近期建设年限为2011至2013年。

服务范围:以黄岩区绿廊为界的以南地区,包括南城片区、高桥片区、院桥片区和沙埠片区,具体见下表。

表2-2 院桥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表(近期)

处理规模:根据污水量预测,近期(2011至2014年)处理规模为1.95万m3/d,远期(2015至2020年)处理规模为4万m3/d。本次工程规模为近期1.95万m3/d。

出水: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纳污水体为温州河(排污口位于十院线3K+480m处东侧)。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院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程采用改良A2/O处理工艺,具体工艺流程见图2-1。

污水经粗格栅,通过粗格栅拦截作用,去除水中大的漂浮物或悬浮物;经水泵至细格栅,通过细格栅拦截作用去除水中细小悬浮物;通过曝气沉砂池,去除原水中粒径较大的砂粒等无机颗粒,沉淀的砂粒等无机颗粒由吸砂泵提升到砂水分离器进行砂水分离。

污水经沉砂池后进入缺氧/厌氧反应池,改良A 2/O 工艺比传统A 2/O 工艺增设了回流污泥预缺氧池(也称缺氧/厌氧反应池);来自沉淀池的回流污泥和10%左右的进水进入该池,回流活性污泥中硝酸盐氮的反硝化是靠分配部分进水中的碳源(BOD 5)进行反硝化,去除其中的溶解氧及硝酸盐氮;然后再进入厌氧区,其功能是为微生物提供一个缺氧环境,使回流污泥中微生物在吸收低分子的有机物的同时,将体内的磷充分释放,使生化池内的好氧微生物能充分吸收超过其生长所需的磷,通过排放富含磷的剩余污泥,达到除磷的目的;厌氧池的溶解氧控制在0~0.5mg/L ,生化池中厌氧、缺氧、好氧三个功能区设置相对独立,功能分区明确、协调,能抑制丝状菌的繁殖,基本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缺氧区溶解氧

图2-1 改良A 2/O 工艺流程图

图2-2 改良A 2/O 工艺中生化池工作原理流程图

控制在0.5~1mg/L,好氧区溶解氧控制在2mg/L左右。

沉淀池将曝气后的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后,澄清水经集水井后进入转盘过滤器池。沉淀池采用钢筋混凝土辐流式沉淀池,采用池中央进水、周边出水的方式,出水堰为三角齿形堰,经环形集水渠收集后的出水进入消毒渠进行紫外线消毒后排放。污泥泵池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池,接纳来自沉淀池的污泥,部分污泥通过回流污泥泵提升至生化池,剩余污泥经剩余污泥泵送至污泥缓冲池中,设置缓冲池用以调整剩余污泥的排放时间与脱水机工作时间上的偏差。再由脱水机房内的污泥螺杆泵自污泥缓冲池将污泥抽升送至机械浓缩装置对污泥进行浓缩,然后到带式脱水机进行污泥脱水。浓缩脱水后的泥饼由螺旋输送机送至储泥库。

项目附近水体永丰河为Ⅱ类水质功能区,近期项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部分经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的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后回用于生产(具体标准值见表1-4),部分经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城市绿化标准,回用于厂区绿化(具体标准值见表1-5)。远期,待院桥污水处理厂建成且本项目所在区域管网完善后,本项目生产废水仍回用于生产,生活污水经预处理达纳管标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温州河,纳管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6,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标准见表1-7。

表1-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单位:mg/L

表1-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单位:mg/L

表1-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单位:mg/m3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给浙江省环保局《关于纳管排污单位氨氮执行标准的复函》中提到的内容,杭州市的纳管排污单位氨氮排放标准暂时执行建设部《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1999)中的标准值即35mg/l,本环评也建议本项目废水入管标准的氨氮值定为35mg/l。

表1-7 院桥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标准单位:mg/m3

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2016年南京市桥北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1 概述 1.1 编制依据 1、苏政发[2007]63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07年6月7日2、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南京市桥北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利用世行贷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苏发改投资发[2007]730号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7年7月16日3、桥北污水处理厂规划选址意见(编号:浦口XYZ2007-02) ——南京市规划局浦口直属分局 2007年7月23日4、南京市桥北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007年8月5、《宁镇扬泰通地区区域供水规划》 ——江苏省建设厅 2003年12月6、《江苏沿江城镇污水处理规划》 ——江苏省建设厅 2006年3月 7、《南京市浦口区总体规划》——南京市规划院 2005年 8、《南京市浦口区近期建设规划(2004-2007)》 ——南京市规划院 2005年9、《浦口区桥北片区水环境整治可行性研究》 ——南京市市政公用局 2004年10月 10、《南京市浦口区城市排水规划》(2004年~2020年)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年3月11、《南京市浦口区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规划中期报告》 ——南京市浦口区水务局河海大学 2007年3月

12、《浦口区水质简报 2006年第四季度》 ——浦口区水务局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13、《关于桥北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厂外六座污水提升泵站规划选址的复函》 ——南京市规划局 2008年2月28日1.2 编制范围 桥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可研编制范围为: 1、污水处理厂厂区,总规模20万m3/d,一期建设规模10万m3/d; 2、厂外污水收集系统,包括污水主干管、次干管以及相应的提升泵站,服务面积120.6平方公里; 3、尾水排放系统。根据环评报告,尾水排入石头河。 1.3 编制原则 1.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遵照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对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全面分析,为工程建设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论证和评价。 2.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同时注重与当地的工程条件、习惯做法相结合。 3、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浦口区桥北地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地方财政,分期分步将污水处理厂建设至设计规模。主干管和泵站一次建成,次干管、支管逐渐建成。 4、污水处理厂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与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设计方案力求先进、实用、高效、节能、紧凑、操作管理方便,且耐冲击负荷,减少基建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 5、污水处理厂分期建设,平面布局应充分注意近、远期结合,既要满足总体要求和项目完整性,又要保持近期建设的合理性,并减少远期建设与已投产运行设施之间相互干扰的影响。 6、设计主要采用节约能源、技术可靠的设备,一般设备选用国内成熟的产品,部分关键设备拟选用进口产品。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月报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月报天津市水务局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1日 8月份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 运行情况月报 一、基本情况 本月全市已运行城镇污水处理厂94座,总处理规模为333.50万立方米/日。本月日均处理污水325.99万立方米,比上月增加14.57万立方米,平均运行负荷率为97.75%,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94.62% 目前,已运行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共74座,处理规模1.219万立方米/日,日均处理污水0.65万立方米,平均运行负荷率为53.62%。 二、污泥处置情况 全市已运行污水处理厂94座,其中停运1座(东马圈污水处理厂),本月全市污泥产生量共43784.74吨,平均日产生量1412.41吨/日,污水厂输送泥量共42969.57吨,平均日输送泥量1386.12吨/日。本月污泥处置厂接收泥量48614.87吨,污泥处置厂处置泥量48614.87吨,本月的无害化污泥处置率为111.03%,其中中心城区污泥产生量共

26234.88吨,平均日产生量846.29吨/日,占全市产生总量的59.92%,污泥处置量共26136.16吨,平均日处置量843.10吨/日,占全市处理总量的60.82%。 目前全市主要处理污泥工艺包括干化焚烧,耗氧堆肥,厌氧消化、制建材、陶粒等。 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情况 全市95座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为97.75%。其中,中心城区最高,为108.65%,东丽区最低,为50.00%。运行负荷率低于60%的厂32座(武清区13座、宁河区2座、静海区5座、东丽区1座、滨海新区8座、北辰区1座、宝坻区2座)。造甲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最低,仅为10.00%。(见附件2) 四、监督性监测结果 全市94座已运行污水处理厂中(除1座停运外),主要指标(COD、BOD、氨氮和总磷四项指标)未达标的污水处理厂共5座。(见附件3) 出水水质主要超标项为总磷、CODcr,共计2项。 本月全市各区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排名 情况如下: 第一名:中心城区、西青区、津南区、蓟州区、东丽区、滨海新区、北辰区、宝坻区 第九名:武清区

沧县马辛庄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沧县捷地乡马辛庄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80m3/d 设 计 方 案 *********************** 二零一九年四月

目录 1. 项目概况 (3) 2. 污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建设 (9) 3. 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建设 (12) 4.污水处理站的运营 (25) 5. 工程项目总投资 (27) 6. 公用工程 (29) 7.操作管理与人员配置 (31) 8.消防、安全、卫生与劳动保护 (32) 9.环境效益分析 (33) 10. 项目进度计划 (34) 11. 企业资质 (35)

1. 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我国有近60万个行政村和260多万个自然村,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公共资源配置上存在严重不均衡,农村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据环保部门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年产生量约为70亿吨,处理率仅为10%左右,9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被直接排放,容易导致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黑臭水体产生和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农村污水治理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201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农村节能减排资金)315亿元,支持全国7.8万个建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4.8万套,使22%以上的建制村生活污水得到处理。但目前仍有大量的建制村未建设污水处理设

施。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民生全面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农村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问题仍广泛存在。特别是在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上,由于当前污水治理政策、标准体系不健全,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匮乏和监管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一些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和威胁居民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和制约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从居民生活环境、身体健康到整体农村环境的改善、加快美丽新乡村的建设,农村生活污水的规范化治理迫在眉睫。 为响应国家“民生工程”号召,县政府将沧县捷地乡马辛庄村做为试点,积极开展农村污水整治工作,为村民打造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1.2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沧县捷地乡马辛庄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项目规模: 80m3/d 项目建设地点:沧县捷地乡马辛庄村

南京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第一批企业清单

序号所属区县 企业名称企业地址 1雨花台区(市直管)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雨花台区新建2 六合区(市直管)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市六合区卸甲甸 1栖霞区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江乘大道8号2栖霞区大唐南京发电厂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马渡村3栖霞区华能金陵燃机热电有限公司南京市栖霞区江乘大道8号4栖霞区华能南京燃机发电有限公司南京市栖霞区江乘大道8号5雨花台区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南京市雨花经济开发区凤集大道22号6江宁区南京协鑫生活污泥发电有限公司 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前庄路888号 7溧水区南京秦源热电有限公司开发区电厂路8号8化工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热电有限公司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9化工园区江苏南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厂街道凤凰南路158号10化工园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电厂 大厂街道凤凰南路98号11 化工园区 华能南京热电有限公司 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 1栖霞区南京江南水泥有限公司南京市栖霞区摄山镇88号2栖霞区江南-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镇88号3雨花台区南京金江水泥厂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冶金公司九号路4江宁区南京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青山社区5浦口区江苏信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星绰路88号6六合区南京雄州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市六合区雄州镇城东郊(马营村) 7溧水区溧水天山水泥有限公司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8溧水区溧水县天豪水泥制造有限公司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9溧水区南京石臼湖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溧水区孔镇群英桥 10高淳区江苏省高淳县古城水泥有限公司 江苏省高淳区固城镇桥头村秀山11 南京开发区 中国水泥厂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镇水泥厂路185号 1 六合区 南京星光再生纸业有限公司 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新光社区 1栖霞区南京润泽华针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镇润华路1号2 江宁区 南京海欣丽宁长毛绒有限公司 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利源南路9号 附件1: 印染(3家)南京市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第一批)企业清单 钢铁(2家)火电(11家)水泥(11家)造纸(1家)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月报.doc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月报 天津市水务局发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0 日 3月份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 运行情况月报 一、基本情况 本月全市已运行城镇污水处理厂94 座,总处理规模为333.20 万立方米/ 日。本月日均处理污水287.31 万立方米,比上月增加9.13 万立方米,平均运行负荷率为86.23%,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92.55 %。 目前,已运行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共74 座,处理规模 1.219 万立方米 / 日,日均处理污水0.68 万立方米,平均运行负荷 率为 55.38%。 二、污泥处置情况 全市已运行污水处理厂94 座,其中停运 1 座(大邱庄 综合污水处理厂),本月全市污泥产生量共51554.725 吨,平均日产生量1663.06 吨 / 日。本月污泥处置厂接收处置泥 量 49599.64 吨,本月的无害化污泥处置率为 96.15%,其中中心城区污泥产生量共 28313.035 吨,平均日产生量 913.32

吨 / 日,占全市产生总量的 54.92%,污泥处置量共 28353.215 吨,平均日处置量 914.62 吨/ 日,占全市处理总量的 55.93%。 目前全市主要处理污泥工艺包括干化焚烧,耗氧堆肥, 厌氧消化、制建材、陶粒等。 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情况 全市 94 座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为 86.23%。其中,中心城区最高,为 98.38%,东丽区最低,为 41.11%。运行负荷率低于 60%的厂 37 座(西青区 1 座、武清区 16 座、宁河区 1 座、静海区 4 座、蓟州区 1 座、东丽区 1 座、滨海新 区 9 座、宝坻区 4 座)。宁河区造甲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 率最低,仅为 10.00%。(见附件 2) 四、监督性监测结果 全市 94 座已运行污水处理厂中 ( 除 1 座停运外 ), 主要指标( COD、 BOD、氨氮和总磷四项指标)未达标的污水处理厂 共 7 座。(见附件3) 出水水质主要超标项为氨氮、总磷、BOD5、 CODcr,共计 4项。 本月全市各区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排名 情况如下: 第一名:西青区、静海区、津南区、蓟州区、东丽区、 北辰区、宝坻区、宁河区 第九名:滨海新区

南京雨污分流简介资料

南京雨污分流工程 王璨 1.南京雨污分流工程概况 1.1南京为何要进行雨污分流 上世纪80年代起,南京排水设施建设基本以沿河道两侧埋设截流式合流管为主。“十一五”末,全市建成污水收集管网约3580公里(其中,合流管约2480公里,污水管仅1100公里)。沿河截流式合流管留有溢流口,存在雨季合流污水溢流下河的现象,易造成水体污染。城区大量河道黑臭,问题集中体现在河里,而“根子”却在岸上。 “南京目前有60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处理能力约为200万吨∕日。”不过,记者了解到,按照环保部门的最新调查,从各污水处理厂进水量来看,进水量达到设计负荷75%以上的,差不多只有11个;达到设计负荷60%的有19个,其他污水处理厂进水量都在设计负荷的50%以下。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同时,污水厂还“吃不饱”。记者从污水处理部门进一步获悉,如果污水处理厂都能按照日处理能力满负荷运行,就像去年试点的锁金村的成效那样,南京市目前产生的所有污水,其实都能得到处理。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南京的管网不配套,不少地区地下管网没有建好,污水无法全部收集汇入污水处理厂;还有部分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导致了目前水质达标率低、污水处理厂“吃不饱”的双重困境。 南京的排水设施为何这么脆弱?周金良:大量的雨水一下子根本无法排净,极端天气会给我们带来麻烦,所以我们的排涝防汛设施,不能以极

端天气的表现来检验,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标准、办法来检验,我们的排水管道设计是符合国家规范的。以前排水管道是不到一年一遇的标准,经过改善之后,目前排水管道已经达到3年一遇的标准。尽可能去适应这种极端天气,这是我们今后的城市建设管理的不断追求。 目前南京主要的城市排水体制为“截流式合流制”,也就是说雨量不大时,雨水和污水一起通过截流干管进入污水处理厂;雨量较大时,超过干管负荷的混合污水将流入溢流管道排入河流——不难理解这是南京市内水体黑臭的源头。这边是水体脏臭,那边的污水处理厂却经常处于进水量不足的状态。原因在于除了途经合流水管的污水,还有许多污水口未经污水厂处理直接排向了内河。 因此南京要做的雨污分流,不仅是让雨污分道扬镳。还要边施工,边沿路查漏补缺,将暗中排污的管道导向“正途”。如此一来,雨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水则一路奔向处理厂,首先就降低了河道的源头污染。同时增加了污水的浓度,水处理的效率也就提高了。此外,雨污分家后腾出了更多管道空间给雨水,一定程度上也能在下大雨时起到防汛作用。 说到雨污分流,南京不是第一家。天津、昆明、广州、青岛、上海、无锡等地早年就相继开挖雨污分流管道。相对而言,南京还是落后的。南京城里雨污分流的区块一度少于30公里,污水管网不到无锡的五分之一。 雨污分流也不是什么“拍脑袋”决定。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通知要求,“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10月中旬公布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明确要求,“新区建设应当实行雨水、污水分流,雨污合流地区应当结合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要求,进行改

南京污水处理规划

污泥减量微生物制剂招商https://www.360docs.net/doc/2b3637241.html,/wunijianliang 南京市沿江城镇污水处理规划 南京市市政公用局 南京市规划局 二OO六年七月

前言 沿江开发是江苏省面向新世纪、谋求新发展、增创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南京市是省内唯一跨江发展的城市,长江岸线总长约占全省四分之一,加快沿江开发对于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规划是在新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南京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指导下针对南京市都市发展区沿江地区进行的污水处理概念性规划,旨在为南京市新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服务,成为城镇污水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性文件。 通过对南京市水环境现状、城镇污水系统现状及其基本结构形态分析,按城市总体规划和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城镇污水系统规模、空间布局、发展目标、实施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近期建设计划。

一、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2005年,全市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为8.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4.72亿吨,生活污水及第三产业污水排放量为3.78亿吨。 长江南京段总体水质稳定,达到规划功能地表水II类标准,由于南河水逆向排放至秦淮新河,对长江夹江水质有较大影响。 内外秦淮河水质优于上年,总体基本达到规划功能地表水V类标准,秦淮新河水质污染加重,总体未能达到IV类标准。 金川河各河段监测指标多次超标,水质不能达到V类标准。 仙西、江宁、浦口地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地表水水质有下降的趋势,需引起高度重视。 现状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览表

二、规划指导思想 逐步建立功能完善、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污水处理系统,服务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江现代化城市。 三、规划方针 坚持环境、安全、资源三位一体的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远近结合,分步实施,阶段见效。 提高污水收集率,减少污水直接排放量,以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提高污水处理率和达标率,以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 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设施利用率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并逐步提高污水回用率,在无害化基础上逐步实现污水污泥资源化。 四、规划范围 南京市都市发展区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 本规划范围为南京市都市发展区沿江城区,含主城、仙西地区、江宁新市区以及长江北岸浦口区、六合区沿江城区部分,总面积约1260平方公里。 主城是指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的地域,面积约243平方公里。 仙西地区指仙林新市区、新港、龙潭,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