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及管道绝热标准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保温、保冷)工程设计规范要求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保温、保冷)工程设计规范要求随着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工业设备及管道的绝热(包含保温、保冷)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为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而且还能够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在《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2013》中明确指出:一、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应进行保温:(1)外表面温度高于50℃(环境温度为25℃时)且工艺需要减少散热损失者。
(2)外表面温度低于或等于50℃且工艺需要减少介质的温度降低或延迟介质凝结着。
二、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应进行保冷:(1)外表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且需减少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冷损失量者。
(2)需减少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温度升高或气化者。
(3)为防止常温以下、0℃以上设备及管道外壁表面凝露者。
(4)与保冷设备或管道相连的仪表及其附件。
三、绝热材料选择(1)材料性能:绝热材料应具有良好的保温、保冷性能,同时应具备较高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抗老化性和防火性能。
(2)环保要求:绝热材料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优先选择可回收、可降解的环保型绝热材料。
可拆卸保温套(又称“可拆卸工业保温衣”)能够有效满足生产工艺及节能减排的要求,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
可拆卸工业保温套(衣)的独特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导热效率低,保温隔热效果明显2、耐高低温,耐酸碱,保温套表面易擦洗3、柔性可拆卸保温套,与设备贴合度高,安装后美观不掉档次4、能够频繁拆卸,适合经常检修的设备使用5、安装简单、拆卸便捷,节省人工成本6、可拆卸保温套憎水性能好,满足室外场所的使用需求可拆卸设备保温套应用范围:管道,容器,循环油管,循环水管,挤出机,造粒机,硫化机,橡胶成型机,锅炉,热工设备,涡轮增压器,蒸汽管道,蒸汽管道,风管加热,锅炉耐高温,涡轮保温隔热罩,管道耐高温,反应釜,不同种类的阀门等。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是确保工业生产高效、安全、节能的重要环节。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6-89

设备或管道的上述附件 必须进行保冷 其保冷层长度不得小于
保冷层厚度的四倍或敷设至垫木处
第
条 支承件处的保冷层应加厚 保冷层的伸缩缝外
面 应再进行保冷
第
条 管道端部或有盲板的部位 应敷设绝热层 并
应密封
第
条 除设计规定需按管束保温的管道外 其余管道
均应单独进行保温
第
条 施工后的绝热层 不得覆盖设备铭牌 可将铭
时 应采取防护措施
第
条 工业设备及管道的绝热工程施工 应在工业设
备及管道的强度试验 气密性试验合格及防腐工程完工后进行
第
条 在有防腐 衬里的工业设备及管道上焊接绝热
层的固定件时 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必须在防腐 衬里和试压之前
进行
第
条 在雨雪天 寒冷季节施工室外绝热工程时 应
采取防雨雪和防冻措施
第二节 施工前的准备和要求
用于保冷的硬质绝热制品 其抗压强度不得小于
四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应具有耐燃性能 膨胀性能和防潮性
能的数据或说明书 并应符合使用要求
五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化学性能应稳定 对金属不得有腐
蚀作用 当用在奥氏体不锈钢设备或管道上时 其氯离子含量指
标应符合图
的允许范围 也可按下式进行验证
式中
测得的 离子含量
测得的
度不宜小于
当外层管壳绝热层采用粘胶带封缝时 可不错
缝
第
条 水平管道的纵向接缝位置 不得布置在管道垂
直中心线 范围内 图
当采用大管径的多块硬质成型绝
热制品时 绝热层的纵向接缝位置 可不受此限制 但应偏离管
道垂直中心线位置
45° 45° 45° 45°
允许范围
图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6—89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材料第一节质量要求第二节质量检查第三章施工的准备和要求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施工前的准备和要求第四章绝热层的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固定件、支承件的安装第三节捆扎法施工第四节拼砌和缠绕法施工第五节充填法施工第六节粘贴法施工第七节浇注法施工第八节喷涂法施工第九节可拆卸式绝热层的施工第十节伸缩缝及膨胀间隙的留设第五章防潮层的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沥青胶、防水冷胶料玻璃布防潮层第三节施工第六章保护层的施工第一节金属保护层第二节毡、箔、布类保护层第三节抹面保护层第七章安全技术第八章工程验收第一节质量检查第二节交工文件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录三法定计量单位与非法定计量单位换算表附加说明主编部门:中外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1990 年 1 月 1 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 89 )建标字第 151 号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 1984 ] 10 号文的要求,由化学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 为国家标准,自 1990 年 1 月起施行。
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化学工业部施工技术研究所负责。
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89 年 3 月 27 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型[ 1984 ] 10 号文的要求,由我部施工技术研究所负责主编,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十年在绝热工程施工、设计和生产使用方面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总则为统一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方法,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设备及管道外表面温度为一196°C〜+850°C的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52及《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配套使用。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批inspectionlot按同一施工工艺条件或按规定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2.0.2允许偏差allowabledeviation在可满足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检测中允许少量检测点在本规范规定的比例范围内超差。
2.0.3现场抽样sitesampling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已施工的绝热结构按照规定抽样方法进行的取样。
2.0.4观察检查叩PearanCeinspection以目测及触感判断被检查物体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检查。
2.0.5针刺检查acupunctureinspection用长度大于绝热层厚度的直形针,垂直插入绝热层中对其厚度进行的检查。
2.0.6内衬innerliner在可拆卸式结构内,紧贴金属或非金属护壳的绝热层。
2.0.7隔汽层watervapourbarrier用于阻止水蒸气迁移的材料层。
3基本规定3.1 施工质■验收的划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可划分为检验批、分项工程和分部(或子分部)工程。
检验批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的需要,按系统或区段进行划分。
设备可按单台划分为一个检验批;管道可按相同介质、相同压力等级、同一批次的检验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组成。
分项工程的划分,设备应以相同工作介质按台(或套)进行划分;管道应按相同的工作介质进行划分。
分部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个分项工程组成。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一、绝热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1热工设计基本原则绝热工程设计是工业设备及管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原则是确保设备及管道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内部所需温度,防止热能的损失和外界的热影响。
热工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选择绝热材料、确保材料的完好无损、保证绝热层的厚度和密封性、减少热桥的产生等。
1.2节能设计原则在绝热工程设计中,节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节能设计原则是在绝热工程设计中,要考虑如何提高绝热层的保温性能,减少传热损失,有效降低设备及管道运行中的能耗。
1.3安全设计原则绝热工程设计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安全设计原则包括: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绝热材料、合理考虑使用环境的特点,确保绝热工程的安全可靠等。
1.4经济设计原则在绝热工程设计中,经济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经济设计原则包括:选择价格适中的绝热材料、合理考虑绝热层的厚度、减少材料的浪费等。
二、绝热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2.1设计前期准备在进行绝热工程设计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设备及管道的结构和运行条件进行充分了解、确定绝热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合适的绝热施工方案和技术方案。
2.2绝热材料选择绝热材料的选择是绝热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绝热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耐热性能、防水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因素。
常见的绝热材料包括:硅酸铝纤维毡、岩棉、硅酸钙板、聚氨酯泡沫板等。
2.3绝热层厚度确定绝热层的厚度是保证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重要因素。
绝热层的厚度需根据设备及管道的运行条件和环境条件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绝热层的厚度越大,保温效果越好。
2.4绝热施工方案确定绝热施工方案的确定是绝热工程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绝热施工方案能够确保绝热层的密实和完整,保证设备及管道的绝热效果。
常见的绝热施工方案包括:预制绝热块、喷涂绝热、穿管绝热等。
2.5绝热工程实施在绝热工程设计确定后,需要进行绝热工程的实施。
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绝热施工方案进行,确保绝热层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工业设备管道绝热基本规定绝热材料的选择

工业设备管道绝热基本规定绝热材料的选择3. 0. 1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应进行保温:1外表面温度高丁• 50C(环境温度为25°C时)J1工艺需要减少散热损失者。
2外表面温度低丁或等于50C1L工艺需要减少介质的温度降低或延迟介质凝结者。
3工艺不要求保温的设备及管道,当其表面温度超过60°C,对需要操作维护,又无法采取其他措施防止人身烫伤的部位,在距地面或工作台面2.1m高度以下及工作台面边缘与热表面间的距离小于0.75m的范围内,必须设置防烫伤保温设施。
3. 0. 2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应进行保冷:1外表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11需减少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冷损失量者。
2需减少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温度升高或气化者。
3为防止常温以下、0°C以上设备及管道外壁表面凝露者。
4与保冷设备或管道相连的仪表及其附件。
3. 0. 3除人身防护要求绝热的部位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不应绝执. 八八•1工艺上无特殊要求的放空和排气管道。
2要求及时发现泄漏的设备和管道的法兰连接处。
3工艺过程要求裸露的设备及管道。
4要求经常监测,防止发生损坏的部位。
4绝热材料的选择 4. 1绝热层材料性能要求 4. 1. 1绝热层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具有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的产品。
对丁软质绝热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在使用密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的产品。
绝热设计计算时可采用本规范附录A中的数据。
4. 1. 2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常用绝热材料的主要性能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导热系数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温材料在平均温度为70°C时,其导热系数不得大T 0.080W/(m-K)o2用丁•保冷的泡沫塑料及其制品在平均温度为25°C时的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44W/(mK)a3泡沫橡塑制品在平均温度为0C时的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36W/(m K)o4 1类泡沫玻璃制品在平均温度为25°C时的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45W/(rrrK), II类泡沫玻璃制品在半均温度为25°C时的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64W/(m K)o4. 1. 3硬质保温制品的密度不应大T 220kg/m3,半硬质保温制品的密度不应大于200kg/rrv,软质保温制品的密度不应大于150kg/rw。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规定

绝热设计1. 说明绝热设计规定了保温和保冷的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绝热材料的选择、绝热层厚度的计算、绝热计算主要数据选取原则及绝热结构。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0.1 绝热thermal insulation, insulation保温与保冷的统称。
2.0.2 保温heat insulation为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向周围环境散热,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
2.0.3 保冷cold insulation为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传入低温设备和管道内部,防止低温设备和管道外壁表面凝露,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
2.0.4 绝热层thermal insulation layer对维护介质温度稳定起主要作用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
2.0.5 绝热结构thermal insulation construction由绝热层、防潮层、保护层等组成的结构综合体。
2.0.6 经济厚度economic thickness绝热后,年散热损失所花费的费用和绝热工程投资的年摊销费用之和为最小值时的计算厚度。
2.0.7 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service years在计算经济厚度时所选取的计算年数(n),或绝热工程正常使用年数。
2.0.8 绝热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allow service temperatrue forinsulation materials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在长期运行时,材料没有变形、熔化、焦化、疏脆、松散、失强等现象的温度。
2.0.9 冷桥cold bridge埋在保冷层中,导热系数很大,以致引起冷量大量流失的部件。
2.0.10 绝热材料的平均温度mean temperatrue of insulationmaterials绝热材料在使用环境下,其绝热层内表面温度与绝热层外表面温度的平均值。
2.1 符号条号符号涵 义2.2.1C介质热容2.2.2C P管材热容2.2.3D N公称直径2.2.4D管道内径2.2.5D0设备或管道外径2.2.6D1内层绝热层外径2.2.7D2外层绝热层外径2.2.8F费税系数2.2.9i年利率(复利率)2.2.10K保冷厚度修正系数2.2.11K r管道通过吊架处的热损失附加系数2.2.12n计息年数或折旧年限2.2.13P E能量价格,热价与冷价的统称2.2.14P H热价2.2.15P c冷价2.2.16P c1(T a~-39℃)时冷价2.2.17P c2(-40~-196℃)时冷价2.2.18P1绝热层材料单价2.2.19P5防潮层材料单价2.2.20P9保护层材料单价2.2.21P T绝热结构的单位造价2.2.22q以每米长管道或每米长设备表示的散热损失2.2.23[q]以每米长管道或每米长设备表示的“最大允许”散热损失量2.2.24Q以每平方米绝热层外表面表示的散热损失量2.2.25[Q]以每平方米绝热层外表面表示的“最大允许”散热损失量2.2.26S绝热工程投资贷款分摊率,按复利计息。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 目录1 总则2 术语3 质量检验评定的工程划分、等级、程序及组织3.1 工程划分3.2 等级3.3 程序及组织4 绝热层的质量检验4.1 一般规定4.2 固定件和支承件4.3 捆扎、拼砌式绝热层4.4 缠绕式绝热层4.5 充填绝热层4.6 粘贴绝热层4.7 浇注、喷涂绝热层4.8 可拆卸式绝热层4.9 伸缩缝及膨胀间隙4.10 检查数量5 防潮层的质量检验6 保护层的质量检验6.1 金属保护层6.2 毡、箔、布类保护层6.3 抹面保护层6.4 检查数量附录A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表附录B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附录C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附录D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附录E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附录F 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8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通知建标〔1993〕630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89〕30号文的要求,由化学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化学工业部施工技术研究所负责,出版发生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八日1 总则1.0.1 为统一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方法,加强企业技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设备及管道内介质温度大于等于-196℃、小于等于+850℃的外部绝热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1.0.3 本标准的主要指标和规定是依据《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以下简称《施工规范》)制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及管道绝热说明
1 工艺设备、管道保温施工、验收执行如下标准规范: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 50126-200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185-2010)
2 设备、管道保温及其表示方法
2.1基于保证稳定生产、保障安全、降低能耗等方面的考虑,表面温度较高或较
低的设备必须进行保温,本说明给出了须要保温设备的位号、保温种类及保温厚度。
凡须保温、保冷及防冻保温的设备和管道,在安装完毕后,须经清洗、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保温、保冷施工操作。
2.2凡须保温的设备,在工艺流程图的设备上均有保温符号表示。
2.3凡须保温的管道,在工艺流程图的管道标注中均有保温代号表示。
2.4保温材料的选用
1)热保温材料
设备和管道热保温、防护保温及防冻保温采用硅酸铝保温材料,设备采用硅酸铝板。
硅酸铝保温绝热材料规格如下:
密度80kg/m3
导热系数0.042W / m ℃(常温)
用于不锈钢钢管保温材料的氯离子含量≤25ppm。
2)冷保温材料
设备冷保温采用自熄型发泡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管道冷保温采用自熄型发泡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管壳型材。
自熄型发泡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规格如下:容重:30~50kg/m3
导热系数:0.041W/m.℃(20℃时)
耐燃性:B1级
本工程冷保温材料采用50mm一种规格。
2.5保温施工程序
1)保温结构由保温层、内保护层和外保护层三部分组成。
2)保温操作时应对设备表面进行除尘除污处理后进行保温、保冷施工操作。
3)使用成形板材时,应根据设备需要落料施工,保温材料用镀锌铁丝或镀锌铁条紧固。
内保护层采用玻璃布,外保护层采用0.6mm中硬铝皮。
2.6保温标准(包括伴热)
本工程防烫保温厚度为30mm。
绝热设计标准为减少散热损失、节约能源、满足工艺要求、保持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工作环境、防止烫伤等基本原则,保温标准如下:
1、外表面操作温度(正常)T≥50℃,需减少热损失的设备和管道。
2、外表面操作温度(正常)T<50℃,因工艺原因需要保温的设备和管道。
3、外表面操作温度T≥60℃而又不要求保温时,对以下范围内的设备和管道应进行防烫保温,(1)距地面或操作平台的高度<2.1m;(2)与通道和操作平台的距离<0.75m。
管道保温厚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