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基础知识自测题

合集下载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22.《宋词二首》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22.《宋词二首》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

二十二宋词二首一、基础知识1.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A.渲染气氛。

B.运用比喻,使形象更加鲜明。

C.交代离别时间、地点和人物。

D.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解析:A(起首“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

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2.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解析: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A.遥想:远想。

强虏:用很凶残的手法夺走。

B.英发:英俊勃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C.凄切:凄凉急促。

风情:风流情意。

D.骤雨:阵雨。

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解析:A(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强虏:樯与船桨,指强敌的战船)4.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两项(A C)。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中的“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和“江山如画”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解析:AC.(B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这里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

D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

宋词研究自考试题及答案

宋词研究自考试题及答案

宋词研究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宋词的兴盛时期是: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答案:B2. 下列哪位词人不是宋代的?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李白答案:D3. “念奴娇”是以下哪位词人的作品?A. 李煜B. 柳永C. 苏轼D. 秦观答案:C4.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以下哪首词?A. 《雨霖铃》B. 《鹊桥仙》C. 《满江红》D. 《青玉案》答案:B5.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以下哪首词中的名句?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如梦令》D. 《永遇乐》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宋词的代表人物包括苏轼、辛弃疾、______。

答案:李清照2.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以“东风夜放花千树”开篇,描绘了______的景象。

答案:元宵夜3. 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中,以“寒蝉凄切”形容了______。

答案:离别的悲凉4.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了词人对______的向往。

答案:明月5.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以“昨夜雨疏风骤”开头,表达了词人对______的感慨。

答案:时光流逝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宋词的特点。

答案: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重要文学形式,其特点包括:(1)形式多样,有小令、中调、长调等;(2)语言精炼,富有韵律感;(3)情感真挚,多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4)意境深远,常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

2. 宋词与唐诗有何不同?答案:宋词与唐诗的主要区别在于:(1)形式上,唐诗以五言、七言为主,而宋词则有多种词牌名,形式多样;(2)内容上,唐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宋词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3)风格上,唐诗多豪放、雄浑,宋词则多婉约、细腻。

3. 请列举三位宋代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品。

答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中小学生宋词知识竞赛题目与答案

中小学生宋词知识竞赛题目与答案

1.“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的作者是哪个朝代哪位词人?A:北宋柳永B:唐代李煜C:唐代李白D:南宋范仲淹菩萨蛮(唐代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青箬笠,绿蓑衣”的下一句是什么?渔歌子(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潇湘神》刘禹锡中“潇湘深夜月明时”的上一句是什么?潇湘神(唐代刘禹锡)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下一句是什么?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5.“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的作者是哪个朝代哪位词人?A:南宋张先B:北宋叶清臣C:唐代温庭筠D:唐代李白望江南(唐代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6.“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的下一句是什么?菩萨蛮(唐代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7.“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哪个词人?A:唐代冯延巳B:北宋冯延巳C:唐代韦庄D:北宋韦庄谒金门(唐代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8.“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的下一句是什么?相见欢(唐代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下一句是什么?相见欢(唐代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0.“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宋词导读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宋词导读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宋词导读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哪位词人的哪首词?A.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C. 李清照《如梦令》D.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答案:A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词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煜D. 李清照答案:A3.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哪位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C4.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哪首词?A.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B.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C. 李清照《如梦令》D.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答案:B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哪位词人的名句?A. 苏轼B. 李煜C. 辛弃疾D. 李清照答案:B6.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出自哪位词人的词?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C7.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哪位词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D8.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出自哪首词?A.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C. 李清照《如梦令》D.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答案:B9.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哪位词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C10.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哪位词人的词?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词人属于豪放派?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A B2. 下列哪些词句出自苏轼的作品?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D.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答案:A B D3. 下列哪些词句出自辛弃疾的作品?A.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B.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答案:A D4. 下列哪些词句出自李清照的作品?A.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C.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D.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答案:A B C5. 下列哪些词句出自柳永的作品?A.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B.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C.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单招语文宋词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单招语文宋词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单招语文宋词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词人不属于“豪放派”?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C2.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哪位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A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以下哪位词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煜D. 秦观答案:A二、填空题4. 宋词中的“婉约派”以_______和_______为代表人物。

答案:柳永;李清照5.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名句,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答案:声声慢三、简答题6. 请简述宋词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北宋初期的词风较为婉约,以柳永、晏殊等为代表;北宋中期,苏轼等人开创了豪放派词风,词作内容更加广泛,风格更加豪迈;南宋时期,辛弃疾等人继承并发展了豪放派词风,同时李清照等婉约派词人的作品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丰富了古典文学的形式,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四、论述题7. 论述李清照的词作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以婉约派风格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真挚。

她的词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尤其是对爱情的描写,既有热烈的追求,也有深沉的哀怨。

李清照的词作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她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情感,使得她的词作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婉约派词风的继承和发展,她的词作成为后世词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对明清时期的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诗歌鉴赏题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词知识竞赛试题

宋词知识竞赛试题

抢答题
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的“三词客”是指? A.苏迈 C.苏轼 B.苏洵 D.苏辙Βιβλιοθήκη 答案:BCD抢答题
5.苏轼文学创作的显著特点是? A.以文为诗 B.以才学为诗 C.以诗为词 答案:ABC D.以文学为诗
抢答题
6.“三瘦词人”的三个名句是? A.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愁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答案:ABC
4.中国史上被称为“词圣”的是?
A.杜甫 C.苏轼 B.李白 D.李清照
答案:C
5.下列属于《卜算子· 缺月挂蔬桐》中的词句的是?
A.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B.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答案:A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谁? A.诸葛亮 C.曹操 B.周瑜 D.关羽
必答题每题5分 抢答题每题10分 最终成绩计入平时成绩
1.宋词主要分为哪两派? A.浙西词 阳羡词 B.常州词 阳羡词
C.婉约 桐城
答案:D
D. 婉约 豪放
2.宋词的鼻祖是? A.辛弃疾 C.柳永 B.李清照 D.苏轼
答案:D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用这首诗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 A.妻子 C.朋友 答案:B B.兄弟 D.父亲
11.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 是南宋的? A.陆游 C.岳飞 答案:B B.辛弃疾 D.李清照
12、词被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其中小令的字数为多少? A.58 C.60 答案:A B.59 D.61

宋词导读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宋词导读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宋词导读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宋词中“柳永”被誉为“词中之龙”,下列哪首词不是柳永的作品?A. 《雨霖铃》B. 《蝶恋花》C. 《念奴娇》D. 《满江红》答案:D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哪位词人之手?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晏殊答案:A3.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是哪位词人的名句?A. 李煜B. 秦观C. 陆游D. 柳永答案:C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首宋词?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C. 《如梦令》D. 《青玉案》答案:A5.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哪位词人的名句?A. 辛弃疾B. 李清照C. 苏轼D. 晏殊答案:D6.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首宋词?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C. 《如梦令》D. 《青玉案》答案:A7.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哪位词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D8.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出自哪首宋词?A. 《虞美人》B. 《蝶恋花》C. 《念奴娇》D. 《青玉案》答案:A9.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哪位词人的名句?A. 李煜B. 秦观C. 陆游D. 柳永答案:A10.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哪首宋词?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C. 《如梦令》D. 《青玉案》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宋词中的“豪放派”代表人物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苏轼、辛弃疾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______的《满江红》。

答案:岳飞3.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______的名句。

答案:李清照4.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______的《山园小梅》。

答案:林逋5.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______的名句。

宋词测试题(精选)

宋词测试题(精选)

宋词测试题(精选)一、填空题1.“思往事,记当日、朱阑共语。

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 ——出自吴文英的《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出自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4.“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出自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出自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6.“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出自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7.“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句词出自苏轼的作品?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答案:B(出自苏轼的《游山西村》)2.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什么节日?A. 中秋节B. 元宵节C. 除夕D. 清明节答案:B三、简答题1.请简述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唐代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

宋词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细腻的表达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宋词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2.列举两位宋代著名的词人及其代表作。

答案:宋代著名的词人有很多,以下列举两位:•李清照:她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其代表作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辛弃疾:他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自测练习题(2011-07-13 15:57:10)转载▼分类:我的学案标签:杂谈宋词自测练习题一、随着词调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词牌也越来越多。

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词牌中嵌有动物、植物、花果、颜色、地名等名称,虽然词的曲调内容跟它们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联,但感觉便于联想和理解。

下面请试着选择。

(一)嵌有动物名的词牌1._______归来a、鹧鸪2._______天b、凤3._______桥仙c、燕4._______恋花d、蝶5._______栖梧e、鱼6.摸_______儿f、龙7.水_______吟g、鹊(二)嵌有植物名的词牌1._______枝香a、桂2.采_______子b、木兰3.一剪_______ c、柳4.章台_______ d、梅5._______花慢e、杨柳6._______枝香f、桑(三)嵌有颜色名的词牌1._______缕a、绛2._______玉案b、金3.满江_______ c、红4._______楼吟d、青5._______缕曲e、黄金6.点_______唇f、翠(四)嵌有地名的词牌1.忆_______ a、江城2._______春b、江南3._______慢c、扬州4.八声_______ d、甘州5._______子e、沁园二、数字入词作为一种手法,被宋代词人运用得十分娴熟,让人在欣吟诵之余,也尽情感受着数字的妙用。

下面请根据词的内容填上你认为最准确的数字。

1.重湖叠巘清嘉,有_______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2. _______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3.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4.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_______人家。

柳永《望海潮》5.三杯_______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6.但愿人长久,_______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7.心似双丝网,中有_______结。

张先《千秋岁》8. _______柔肠,盈盈粉泪。

欧阳修《踏莎行》9.花自飘零水自流,_______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10._______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三、古代文人除名、字外,多喜欢按自己的趣味取个号,宋代词人亦然。

宋人词人的号中,取“××居士”的特别多,请在下面的选项中选择配对。

1.苏洵a、淮海居士2.苏轼b、老泉居士3.秦观c、后山居士4.周邦彦d、石湖居士5.李清照e、东坡居士6.陈师道f、易安居士7.刘克庄g、清真居士8.范成大h、后村居士四、“诗庄词媚”历来被认为是诗词的分界,宋代婉约词更能见出词的柔婉的风格。

“愁”是婉约词中常见的抒情主题,其中有许多直接点“愁”的名句,请试着填空。

1.______________,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3.这次第,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4.争知我,倚栏杆处,____________。

柳永《八声甘州》5.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______。

秦观《浣溪沙》6.____________,几年离索。

错错错。

陆游《钗头凤》7.爱上层楼,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丑奴儿》8.________________,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五、填空。

1.词是由诗发展而来的,唐五代时称为曲子词,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别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宋初文坛领袖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风清丽自然,但其词却风格迥异:情调冷艳幽香,风格委婉缠绵。

欧词的名句有:泪眼问花花不语,()。

——《蝶恋花》离愁渐远渐无穷,()——《踏莎行》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踏莎行》(),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蝶恋花》3.婉约人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才子词人”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量描写中下层人民生活和都市生活的词人,其词语言通俗,艺术性强,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词抒情感人至深,名句随处拈来,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还有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同时,柳永也是铺写都市生活的高手,名句不少,如他叙写杭州名词《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封建礼教时代中盛开的一朵“女儿花”。

她的词深受时代和家庭变故的影响,读来令人唏嘘感慨。

其中,抒写相思之苦的句子有:“花自飘零水自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下眉头,___________。

”“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宋代豪放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世称“苏辛”。

苏轼作词,甩开婉约的包袱,引来天风海雨,一洗绮罗香泽,极大地开拓了词的境界,开启了豪放的词风。

苏轼的豪放词,表现了大丈夫建功立业、踌躇满志的胸襟,口为之诵,豪迈之气顿生。

比如,“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点浩然气,________________”等等。

辛稼轩词同为豪放派,但其词中更透露出浓浓的爱国情怀,表现了驰骋疆场,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

著名的句子有“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等等。

5.爱国诗词是南宋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量的作品或表现国破家亡的辛酸,或表达收复中原的斗志,或倾吐理想未圆的苦闷,显现出满腔忠勇的爱国主义精神,读来慷慨激昂、苍凉悲壮。

其中以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为这一时期的代表。

他们的爱国词句,你能写出来吗?请试一试。

岳飞《满江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潇潇雨歇。

待从头,_____________。

陆游《诉衷肠》:胡未灭,鬓先秋,_________。

此生谁料,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

《永遇乐》: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乡子》:千古兴亡多少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酹江月》: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六、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宋代词人的笔下:(一)同样是描绘春天的景色,不同的人,由于生活环境、人生际遇和情绪的差异,其笔下的吟春诗词中透露出的情感迥然不同。

如写春天的热闹,春意浓烈,我们可以吟诵宋祁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表现春愁、春怨,我们可以低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帘幕无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花人独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词句如表现惜春、残春之情,我们可以吟咏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正过秋千去”等句子。

如通过借写春景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我们可联想起姜夔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名句。

(二)在宋代词人的笔下,秋天的景物被他们一一写尽,但表现的似乎只有一情感,那就是清冷、孤寂、残破、凄凉。

这样的句子我们随口就能吟咏出来。

如:写黄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梧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暮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夕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古典诗词往往讲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其中的“景”、“物”便是人们常说的“意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鉴赏诗词的时候,如能对其中意象的寓意有所了解,就可以较准确地领会诗词的主旨。

阅读、鉴赏宋词更是如此。

如:梅:寓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

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寓伤离别。

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千:寓少女的青春。

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亮:寓思乡、思亲,人生的圆满或缺撼。

名句有:______________。

酒:寓欢悦得意或愁苦失意。

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梧桐:寓凄凉悲伤之意。

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鹃:寓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寓孤冷、愁绪。

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水:寓时光的流逝,风貌的短暂,愁苦的绵长。

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

杨柳:寓离别和愁绪。

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宋词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伟大词家毛泽东的词就深受宋词的影响。

例如:1.《忆秦娥·娄山关》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中“从头”即重新开始之义,此词沿出岳飞《满江红》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即英俊潇洒、才俊杰出的人物。

此词沿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卜算子·咏梅》反陆游词的意境而咏之,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